【如法受持分第十三】2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我们的清净自性,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没有什么来去、生灭之相,哪有说什么法?

【本心元净。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说。二乘之人。执著人法是有。】有人、有法,【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皆空。】人空就是没有我相;法空就是万法皆空。【即无所说。】本来就不生不灭。【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就是毁谤佛,佛没有说法,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闻。为什么?尘自生灭,自性不动。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这表法的。比喻有微尘的烦恼,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那么多的微尘,【是为多不。】多不多呀?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种种的微尘,如来说:微尘当体即空,微尘还是不可得,你再把它分析,这个微尘还是不可得。方便说:有一个名字叫做微尘。

诸位这样听,听不懂,你现在要注意听喔!我现在要讲《楞严经》的思想:

譬如说:(师手托着一个杯子对听众说)这是个极微尘,最小的单位,世尊第一个问你:这个颗粒微尘,一粒沙,颗粒微尘,“有”还是“没有”?世尊在《楞严经》里面先问你:这个颗粒微尘是“有”还是“无”?来,你先回答。世尊就是问:如果是“有”,就是还有三度空间,这个颗粒微尘,如果是“有”的话,“有”就是还可以分析,不能叫作微尘,“有”就是有长、宽、高,虽然是几厘米,很小很小,世尊问你:那个微尘有没有?“有”,如果可以分析,那么就不叫作微尘,还可以分析吗?如果说:这个微细的颗粒微尘说空,世尊反问你:那么集多少的空,变成一个颗粒微尘?我们都知道,集所有的空,不可能变成一个微尘,所以讲“有”不对,讲空,也不对。所以,这个颗粒微尘还是心所影现出来的。科学家怎么分析,它统统在变,叫作不究竟,这个原则是在地球用的,物理,在地球用的,要他方世界,重力统统改变,这些定义、定理不能用。很简单啊:光是不是跑直线的?一定跑直线的吗?right? 光一定跑直线的吗?错!光如果受到电力的影响、重力的影响、强烈的拉力,光是跑曲线的,这样了解吗?我在建国中学是念物理的,比你更清楚,所以,这个世间,叫作法无定法,我们现在的物理、化学,在这个地球可以用,跑到他方世界去不能用,重力加速度完全不一样,引力不一样,张力不一样,完全不同,地心引力完全不同,时空架构不同,所以科学家一直发现号,什么“火星号”,什么一直探到外太空,一直往外探讨,科学家就是往外,释迦牟尼佛刚好相反,往内,往内心世界探讨。住外一直探讨…,世尊说:不管你的太空船飞到多远,看到多少的世界,一句话,统统叫作妄想。一句话就解决了:统统叫作妄想。为什么?你内心里面刹那变化,你现在就叫作妄想的色身,不管你科学怎么发达,怎么搞,统统叫做生灭无常法,统统叫作妄想,世尊一句话就解决了,不用搞得这么累。科学带给我们方便,也带给我们严重的副作用。

所以,底下看: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因为微尘当体即空,方便说:就人类所能认识的,那个叫作极微尘。

【如来说世界】世界当体即空,也根本没有这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方便说:有一个世界。所以,往外探讨叫作颠倒妄想;往内觉悟,叫作正知正见。要觉悟。如佛所说的这个世界,它当体就是空,这个方便说:叫作世界。

【微尘者。众生妄念。烦恼客尘。】“客”就是来去不定,我们是主人,来作客的,住一、两个晚上就走了,叫客尘。【蔽净性。】清净自性,【喻如微尘。如是烦恼妄想。如病眼人。见空中花。如愚痴人。捉水中月。】水中的月,你抓不来的。【求镜中像。】你也摸不着。【枉用其心。】冤枉用你的心。

【非微尘是名微尘者。】当体即空,微尘也是空。【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如果你觉悟了,万法不生一灭,就用这个无生,走到哪里统统是无诤。我告诉你:这个世间,诤也没有用,你就是每天清算、斗诤,终归来,双手空空。所以,有个国王往生以后,在这个棺材打两个洞,把手伸出来,然后,告诉世间人: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我离开这个人世间,也是两手怎么样?空空。这国王告诉世间人,就是这样子:我贵为一国的国王,朕即是天下,我死了以后,棺材打两个洞,两手放出来给你看,还是空。意思就是:你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所以,一念悟来,转为妙用。【前念无诸妄想。湛然清净。即非微尘。】非微尘就是空。【后念不住清净。】就是不住清净之相。【是名微尘。 】

【非世界是名世界者。若无妄念。即佛世界。有妄念。即众生世界。】

【前念清净。即非世界。后念不住清净。是名世界。】简单讲:这个是念头的问题,有妄念就是众生;如果念清净,当体即空,非世界,非就是空嘛!把这个世界放下、空下来,当体即空。后念不执著就清净,方便说,大家这样讲嘛 ,你讲这个是娑婆世界,我也这样讲嘛!你讲这个是台湾,我是方便讲;你讲这个是地球,我也是方便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呢?【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就是可以用庄严的表相,来看到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吗?或者见到你的清净自性吗?

说:【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因为如来就是我们的心性,释迦牟尼佛的清净自性无相的,你看不到,你不能说:你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说你见到佛。众生都看到假佛,看到三十二相佛,真佛看不到,真佛,真佛是清净自性,无相的清净自性,你看不到的。所以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如来说庄严的三十二相,其实当体即空,真正的明心见性,才是真正的庄严。【是名三十二相。】所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这是方便说:佛有三十二庄严相,是为了让众生认识佛,你要讲不生不灭,众生搞不来,搞不懂的。

【三十二相。谓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具修六波罗蜜。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也。于意根中无住无为。】在我们的意识、意根当中,意识形态当中,统统不执著。【是三十二相清净行也。】所以,真正三十二相清净,就是我们的本性。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就是空相。简单讲:悟到空性的人,是世界上最庄严的人,他也不计较,他与世无诤,他也没有人我是非,统统没有)。【是名三十二相者。此谓法身有名无相。】法身就是但有名字,没有相。【故云非相。即悟非相。即见如来。】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个还是告诉你:有相始终比不上无相。你用有相住相布施,绝对是著相,是没有办法跟无相修行的人比较的。

【譬如有人舍身命布施。求无上菩提。此谓住相布施也。】还是有一个执著。【法华经云。若于外相求之。虽经万劫终不能得。】

【受持四句偈。载应化非真分中。】“载”:就是前面说:应化身不是真正的清净法身。那一个段落有讲过(在《应化非真》这一品中有讲)。

【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者。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这个要画双黄线,看经典要会抓住重点,一念见到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人空、法空、万法皆空,这个人就拥有正见。既然人空,那争什么呢?既然法空,哪里有什么执著的东西呢?没有啊,统统没有,众生看到什么,就关进去什么。所以,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如果你悟到,一切现象都是空,什么都束缚不了你。所以,并不是说:我们抓去牢狱里面关,我们才叫做不自由,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不自由,看到金钱,执著,被金钱关在金钱的牢笼里面;看到名利,执著,每天都在追求名利,你也是被关在名利的牢笼里面啊!到百货公司,每天,不累,shopping,早上去,冲,血拼,我少了一个什么皮包,再去冲!哎呀!这个不是名牌!再去冲!就这样子,你就被关在名牌里面。所以,世尊才是了不起的人!柏拉图说:所有的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就是你看到什么就执著什么…世尊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世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看,一句就解决,看到什么千万不要执著什么,因为那是虚妄的东西,世尊才是大圣人啊!

所以,一念见性,人法俱空,即名正见。【而为他人说此经典。所得净妙无相。无为功德。无有限量。】
~《金刚经》讲解  慧律法师(连载)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三藐三佛陀。我及余菩萨摩诃萨。善于如来自性。自觉觉他。佛告大慧。恣所欲问。我当为汝随所问说。大慧白佛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为作耶。为不作耶。为事耶。为因耶。为相耶。为所相耶。为说耶。为所说耶。为觉耶。为所觉耶。如是等辞句。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于如是等辞句。非事非因。所以者何。俱有过故。大慧。若如来是事者。或作或无常。无常故。一切事应是如来。我及诸佛。皆所不欲。若非所作者。无所得故。方便则空。同于兔角。槃大之子。以无所有故。大慧。若无事无因者。则非有非无。若非有非无。则出于四句。四句者。是世间言说。若出四句者。则不堕四句。不堕四句故。智者所取一切如来句义亦如是。慧者当知。如我所说。一切法无我。当知此义无我性。是无我。一切法有自性。无他性。如牛马。大慧。譬如非牛马性。非马牛性。其实非有非无。彼非无自性。如是大慧。一切诸法。非无自相。有自相。但非无我。愚夫之所能知。以妄想故。如是一切法空。无生无自性。当如是知。如是如来。与阴非异非不异。若不异阴者。应是无常。若异者。方便则空。若二者。应有异。如牛马相似故。不异长短差别。故有异。一切法亦如是。大慧。如牛右角异左角。左角异右角。如是长短种种色各各异。大慧。如来于阴界入。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解脱。非异非不异。如是如来。以解脱名说。若如来异解脱者。应色相成。色相成故。应无常。若不异者。修行者得相应无分别。而修行者见分别。是故非异非不异。如是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大慧。智及尔焰。非异非不异者。非常非无常。非作非所作。非有为非无为。非觉非所觉。非相非所相。非阴非异阴。非说非所说。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非一非异。非俱非不俱故。悉离一切量(见闻觉识识名为量)。离一切量。则无言说。无言说。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灭则寂灭。寂灭则自性涅槃。自性涅槃。则无事无因。无事无因则无攀缘。无攀缘则出过一切虚伪。出过一切虚伪。则是如来。如来则是三藐三佛陀。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离一切根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悉离诸根量 无事亦无因 已离觉所觉 亦离相所相

  阴缘等正觉 一异莫能见 若无有见者 云何而分别

  非作非不作 非事亦非因 非阴不在阴 亦非有余杂

  亦非有诸性 如彼妄想见 当知亦非无 此法法亦尔

  以有故有无 以无故有有 若无不应受 若有不应想

  或于我非我 言说量留连 沈溺于二边 自坏坏世间

  解脱一切过 正观察我通 是名为正观 不毁大导师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修多罗摄受不生不灭。又世尊。说不生不灭。是如来异名。云何世尊。为无性故。说不生不灭。为是如来异名。佛告大慧。我说一切法。不生不灭。有无品不现。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生者。则摄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愿为说。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我说如来非无性。亦非不生不灭。摄一切法亦不待缘故。不生不灭亦非无义。大慧。我说意生、法身、如来名号。彼不生者。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七住菩萨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来异名。大慧。譬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如是等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无自性。如是大慧。我于此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愚夫悉闻。各说我名。而不解我如来异名。大慧。或有众生。知我如来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觉者。有知导师者。有知广导者。有知一切导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纽者。有知自在者。有知胜者。有知迦毗罗者。有知真实边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生者。有知无生者。有知无灭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谛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法性者。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无相者。有知解脱者。有知道者。有知意生者。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祗百千名号不增不减。此及余世界皆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彼诸愚夫不能知我。堕二边故。然悉恭敬供养于我。而不善解知辞句义趣。不分别名。不解自通。计著种种言说章句。于不生不灭作无性想。不知如来名号差别。如因陀罗、释迦、不兰陀罗。不解自通。会归终极。于一切法。随说计著。大慧。彼诸痴人作如是言。义如言说。义、说无异。所以者何。谓义无身故。言说之外。更无余义。惟止言说。大慧。彼恶烧智。不知言说自性。不知言说生灭。义不生灭。大慧。一切言说堕于文字义则不堕。离性非性故。无受生。亦无身。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非不饶益义说。言说者。众生妄想故。大慧。若不说一切法者。教法则坏。教法坏者。则无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若无者谁说为谁。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莫著言说。随宜方便广说经法。以众生希望烦恼不一故。我及诸佛为彼种种异解众生。而说诸法。令离心意意识故。不为得自觉圣智处。大慧。于一切法。无所有觉。自心现量。离二妄想。诸菩萨摩诃萨。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大慧。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如实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息。是名如实。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应摄受。随说计著。真实者离文字故。大慧。如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观指。不得实义。如是愚夫。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不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实义。大慧。譬如婴儿。应食熟食。不应食生。若食生者。则令发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不生不灭。不方便修。则为不善。是故应当善修方便。莫随言说。如视指端。是故大慧。于真实义。当方便修真实义者。微妙寂静。是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随一切外道经论。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与此相违。计著言说应当远离。

  尔时大慧菩萨。复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显示不生不灭。无有奇特。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非数缘灭。及涅槃界。不生不灭。世尊。外道说因。生诸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妄想为缘。生诸世间。彼因此缘。名差别耳。外物因缘。亦如是。世尊与外道论无有差别。微尘胜妙。自在众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灭。世尊亦说一切性不生不灭。有无不可得。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是故我言。无有奇特。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

  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我不如是堕有无品。大慧。我者离有无品。离生、灭、非性、非无性。如种种幻梦现故。非无性。云何无性。谓色无自性相摄受。现不现故。摄不摄故。以是故。一切性无性非无性。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愚痴凡夫。妄想作事。非诸贤圣。不实妄想。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揵闼婆城及幻化人。种种众生。商贾出入。愚夫妄想。谓真出入。而实无有出者入者。但彼妄想故。如是大慧。愚痴凡夫起不生不灭惑。彼亦无有有为无为。如幻人生。其实无有若生若灭。性无性。无所有故。一切法亦如是。离于生灭。愚痴凡夫。堕不如实。起生灭妄想。非诸圣贤不如实者。不尔如性。自性妄想。亦不异。若异妄想者。计著一切性自性。不见寂静。不见寂静者。终不离妄想。是故大慧。无相见胜。非相见。相见者。受生因故。不胜。大慧。无相者。妄想不生不起不灭。我说涅槃。大慧。涅槃者。如真实义见。离先妄想。心心数法。逮得如来自觉圣智。我说是涅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灭除彼生论 建立不生义 我说如是法 愚夫不能知

  一切法不生 无性无所有 揵闼婆幻梦 有性者无因

  不生无自性 何因空当说 以离于和合 觉知性不现

  是故空不生 我说无自性 谓一一和合 性现而非有

  分析无和合 非如外道见 梦幻及垂发 野马揵闼婆

  世间种种事 无因而相现 折伏有因论 申畅无生义

  申畅无生者 法流永不断 炽然无因论 恐怖诸外道

  尔时大慧以偈问曰。

  云何何所因 彼以何故生 于何处和合 而作无因论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观察有为法 非无因有因 彼生灭论者 所见从是灭

  尔时大慧说偈问曰。

  云何为无生 为是无性耶 为顾视诸缘 有法名无生

  名不应无义 惟为分别说

  尔时世尊复以偈答。

  非无性无生 亦非顾诸缘 非有性而名 名亦非无义

  一切诸外道 声闻及缘觉 七住非境界 是名无生相

  远离诸因缘 亦离一切事 唯有微心住 想所想俱离

  其身随转变 我说是无生 无外性无性 亦无心摄受

  断除一切见 我说是无生 如是无自性 空等应分别

  非空故说空 无生故说空 因缘数和合 则有生有灭

  离诸因缘数 无别有生灭 舍离因缘数 更无有异性

  若言一异者 是外道妄想 有无性不生 非有亦非无

  除其数转变 是悉不可得 有无性不生 非有亦非无

  离彼因缘锁 生义不可得 生无性不起 离诸外道过

  但说缘钩锁 凡愚不能了 若离缘钩锁 别有生性者

  是则无因论 破坏钩锁义 如灯显众像 钩锁现若然

  是则离钩锁 别更有诸性 无性无有生 如虚空自性

  若离于钩锁 慧无所分别 复有余无生 贤圣所得法

  彼生无生者 是则无生忍 若使诸世间 观察钩锁者

  一切离钩锁 从是得三昧 痴爱诸业等 是则内钩锁

  钻燧泥团轮 种子等名外 若使有他性 而从因缘生

  彼非钩锁义 是则不成就 若生无自性 彼为谁钩锁

  展转相生故 当知因缘义 坚湿暖动法 凡愚生妄想

  离数无异法 是则说无性 如医疗众病 无有若干论

  以病差别故 为设种种治 我为彼众生 破坏诸烦恼

  知其根优劣 为彼说度门 非烦恼根异 而有种种法

  唯说一乘法 是则为大乘

大珠慧海禅师:【一日禅】

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

问:何者是无为法?

答:有为是。

问:今问无为法,因何答有为是?

答:有因无立,无因有显;本不立有,无从何生?若论真无为者,即不取有为,亦不取无为,是真无为法也。何以故?经云:若取法相,即著我人,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即是取真法也。若了此理,即真解脱,即会不二法门。

问:何者是中道义?

答:边义是。

问:今问中道,因何答边义是?

答:边因中立,中因边生;本若无边,中从何有?今言中者,因边始有,故知中之与边,相因而立,悉是无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问:何名五阴等?

答:对色染色,随色受生,名为色阴。为领纳八风,好集邪信,即随领受中生,名为受阴。迷心取想,随想受生,名为想阴。结集诸行,随行受生,名为行阴。于平等体,妄起分别系著,随识受生,名为识阴。故云:五阴。

问:经云:二十五有,何者是?

答:受后有身是也。后有身者,即六道受生也。为众生现世心迷,好结诸业,后即随业受生,故云:后有也。世若有人,志修究竟解脱,证无生法忍者,即永离三界,不受后有;不受后有者,即证法身;法身者,即是佛身。

问:二十五有名,云何分别?

答:本体是一,为随用立名,显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十恶、十善、五阴是。
问:云何是十恶十善?

答:十恶: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乃至贪、嗔、邪见,此名十恶。十善者,但不行十恶即是也。

问:上说无念,尚未尽决。

答: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无余思求是;对诸境色,永无起动,是即无念。无念者,是名真念也;若以念为念者,即是邪念,非为正念。何以故?经云:若教人大念,名为非念。有六念名为邪念,无六念者,即真念。经云:善男子!我等住于无念法中,得如是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照无余世界,不可思议功德,佛说之犹不尽,何况余乘能知也。得无念者,六根无染故,自然得入诸佛知见;得如是者,即名佛藏,亦名法藏;即能一切佛、一切法。何以故?为无念故。经云:一切诸佛等,皆从此经出。

问:既称无念,入佛知见,复从何立?

答:从无念立。何以故?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又云:喻如明鉴,鉴中虽无像,而能现万像。何以故?为鉴明故,能现万像;学人为心无染故,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无量知见。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何以知之?譬如师子儿,初生之时,即真师子;修顿悟者,亦复如是,即修之时,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故云即凡即圣也。修顿悟者,不离此身,即超三界。经云:不坏世间,而超世间;不舍烦恼,而入涅槃。不修顿悟者,犹如野干,随逐师子,经百千劫,终不得成师子。

又问:真如之性,为实空,为实不空?若言不空,即是有相。若言空者,即是断灭。一切众生,当依何修,而得解脱?

答:真如之性,亦空亦不空。何以故?真如妙体,无形无相,不可得也,是名亦空;然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即无事不应,是名亦不空。经云: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自诳诳他,彼此俱坠。努力努力!细细审之,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得如是者,即入涅槃,证无生法忍,亦名不二法门、亦名无诤、亦名一行三昧。何以故?毕竟清净,无我人故;不起爱憎,是二性空,是无所见,即是真如无得之辩。此论不传无信,唯传同见同行,当观前人有诚信心,堪任不退者,如是之人,乃可为说,示之令悟。吾作此论,为有缘人,非求名利,只如诸佛所说,千经万论,只为众生迷故,心行不同,随邪应说,即有差别;如论究竟解脱理者,只是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汝莫求虚名,口说真如,心似猿猴,即言行相违,名为自诳,当堕恶道;莫求一世虚名快乐,不觉长劫受殃。努力努力!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

文本来源于《顿悟入道要门论》•随喜分享•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五、清桐此名字的灵感来自于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出自文学典故,显示的女孩很有涵养,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了一种冷艳的气质。(研究级高级工艺
  • 北京国安8轮不败但平局多涨分儿慢北京国安这场对梅州客家虽然不像上一场对天津的结果理想,但是过程却比那一场要好,无论是得分的机会、控球率、乃至于打出的配合,都有了
  • ”领益智造拟在荆门投建电池结构件项目7月21日,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为满足公司业务扩展及产能布局的需要,公司或其指定的下属公司拟与荆门高新技术产业
  •   此外,包头市在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等方面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北方股份连续9年入选全球工程机械50强,海外订单占比超50%,始终引领国内矿用车电动化、无人
  • 二手车销售顾问 大明☎& VX :13701330829 丽姐 ☎& VX :18510359133《车型》2017款 奥迪S3 改款 2.0
  • 以上就是本期关于电商网站是否必须要申请EDI经营许可证的全部内容了,喜欢的朋友可以给众致君点点赞哦。#莹子碎碎念# 姐妹们,我又来反馈啦,这次是SO FRE
  • 周末重要资讯整理如下,#应莹# 在昨天提到的CPI数据等都是次要的,就目前来看,一些地方的社会用电量才是主要的。 我觉得吧,徐翔妻子这事儿它没那么简单,应莹几
  • ”黑汉道:“我夜来得了一件宝贝,名唤锦-佛衣,诚然是件玩好之物。” 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我把你
  • 户口在县城,但户主不是适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我们称之为“挂户”“挂户”的学生,原则上不予择校,由全椒县教育体育局根据公办学校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公办学校
  • 相信很多吃过的人,都会入胃难忘,油炸糕这东西大半个中国都有,但大同油炸糕好吃而且馅也丰富,还可以按照喜好做成不同馅料的油炸糕,无论是哪种馅,吃起来都是外酥里嫩,
  • 【心不定,人迷茫,逃到天涯海角都会碰壁】 上海女子图鉴和北京女子图鉴两部剧都将上漂和北漂的年轻人生活展现得淋淋尽致。想起刚毕业到上海那年我们也迷茫过、挫败过,因
  • 与其她异性暧昧 精神出轨 冲动分手 挽回感情[给你小心心]委托人与男方在一起多年,最近因为自己比较忙碌,和男方沟通变少,但却在一次偶然间发现男方与一位女性朋友走
  •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一定使我变成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博士生,但我是一个过得快乐的我自己。但是好在我的生活里有他,如果没有他,我想我的人生并不会完整。
  • 我只想不屑地说,人家从一开始就不是给你们看的好吧~_~。之前就有人把kk滑板的照片放出来,说磕到了,评论里有一位同事说了一句,kk滑板的最后一张是一个灯,那不就
  • 早上問摩羯座♑️要不要一起出行 才知道這個週末大家聚會 因為他沒跟我說 我非常生氣 他覺得我應該不想去 就沒說於是我把他說了一頓 用你來替我決定麼?我只能啊啊啊
  • #tt观察室# 今天干饭的时候大家闲聊到了体重Xiaoxiang:哦我之前好胖哦[困]众人:你?Xiaoxiang:我之前120[困]Puff:“我之前胖过,1
  • 可见,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钗恰恰不是玩弄什么“城府”以讨好家长的人!第40回,在贾母携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宝钗蘅芜苑那“雪洞”一般朴素的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
  • 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检测手段,使企业产品全部通过不锈钢复合管国家标准(GB/T18704-2008)。生产DN15-DN800规格复合管材及复合管件,并且全部
  • 然后一瞬间,一只真正的蝴蝶出现了…#阅读给我超能力# @浪花朵朵童书 #毛毛虫##蝴蝶##荨麻##等待##静听花开##化茧成蝶##绘本推荐##好书推荐##亲子共
  • 因为,这条路是不易,你本不该来这里的;这条路很艰辛,明年今天你会觉得被拔了一层皮;这条路也还行,至少你会敬佩你自己今天的选择;这条路挺不错,你哭过笑过努力过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