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曹丕“招黑”的两个传说】 因为“七步诗”上了热搜,曹植自然而然也被热搜了。前不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推出封面故事《曹操·缔造魏国》,并以系列文章介绍曹操纵横捭阖的故事。这中间,都绕不开曹丕。
  曹丕即魏文帝,在位七年。他的文治武功虽然并非特别出色,但也不能说平庸无为。那为什么对他的评价偏低呢?很显然,“七步诗”“心机男”抢甄氏的故事,都一直在给他“招黑”。尽管这两个故事或被证伪,或最多“莫须有”,但因流传太广,很多人仅凭朴素的满腔义愤,就恨起他来,曹丕确实有点冤。
  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传说往往“更让人相信”
  从两个故事说起。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他逼曹植写“七步诗”了。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了这件事:魏文帝曹丕命令曹植,七步以内写成一首诗,否则杀头。没想到,曹植七步之内,吟出那首流传至今的《煮豆诗》。
  虽然不少学者从各种角度论证,这个故事应不属实,但丝毫不影响其广泛流传,并为大家津津乐道。
  这个故事形成的效果,类似如今娱乐圈里那种“虐粉”套路带来的结果,粉丝们因为同情自己的“爱豆”受到打压,反而加倍支持。那么,曹丕不挨骂谁挨骂?
  娶到甄氏的故事里,曹丕妥妥地被塑造成了“心机男”,这对他又是一个大大的减分项。
  甄氏原本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夫人,才貌俱佳,家世也很显赫。按某些“趣历史”的表述,曹操攻打邺城,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据甄氏为己有。意想不到的是,曹丕捷足先登。原来,曹丕也早已听闻甄氏貌美,借此机会率先冲进袁府,抓到甄氏,并大大方方地请求曹操,把她赐给自己为妻。事已至此,曹操也没办法了。曹丕计谋得逞,顺利抱得美人归。但是,“心机男”的称号也就坐实了。如此心机,岂能不令人鄙薄。
  围绕甄氏的故事至此并没结束。排在“建安七子”首位的孔融,因为曾拿这件事讽刺过曹操,引来杀身之祸。听说曹丕娶了甄氏一事后,孔融一本正经地对曹操说,这事再正常不过了,以前,武王伐纣,就把妲己赐给了周公。本来,曹操一直感觉此事有点夺人妻室之嫌,闻听有这样的历史掌故,非常高兴,于是,赶紧向孔融打听,语出何典?孔融回答,以今例古,应当如此。曹操这才明白,孔融是在讽刺自己,心里暗恨不已。在此之前,孔融经常对曹操傲慢无礼,早已惹得曹操大为不满,他这番“过嘴瘾”无异于火上浇油。最终,曹操借别人奏免之机,把孔融杀头了事。孔融作为一位名士,如此丧命还是引起很多人的惋惜与不平。尽管关系间接,这件事的一大块罪过,也被记到了曹丕头上。
  还有一个说法,曹植名作《洛神赋》,也与甄氏有关。据说,曹植也是非常倾慕甄氏,思慕而不得,于是以甄氏为“蓝本”,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写下了这篇辞采华茂、气度雍容的赋中名篇。当然,这也是无稽之谈,好事者附会而已。但是,那些相信这个故事而为曹植鸣不平的人,还是把责任追到曹丕那里。
  种种传说,虽不是事实,编造故事的人可能觉得有趣,像相声中甩了个“包袱”,但对于曹丕的名声来说,却极有杀伤力。这么多“黑料”,曹丕名声能好到哪里去?
选拔人才“勿拘老幼”
  按正史记载,曹丕在文治武功方面,都还能够称得上有所作为。
  曹丕去世后谥号“文”,当然与他好文、“文治”有关。《三国志·魏书》评价曹丕“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曹丕之好文,一是诗文创作颇有成绩,二是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而言之,他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开七言诗创作风气之先。文学理论方面,写出了《典论·论文》,许多观点卓有见识,影响至今。
  在文治方面,他非常重视文化和选拔人才。《三国志·魏书》记载,黄初二年,曹丕即位后的第二年,因为注意到“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蒸尝之位”,遂下诏设宗圣侯,奉孔子祀,并命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万户吏卒以守卫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
  黄初三年,曹丕下诏选拔人才,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后取士,是吕尚、周晋不显于前世也。其令郡国所选,勿拘老幼;儒通经术,吏达文法,到皆试用。有司纠故不以实者”。这个选拔人才的标准可谓不拘一格,明确要求选才不要受年龄等条件限制,真正有才华的人就要擢拔,而且明确命令政府部门对那些“不以实”取才,仍然机械呆板按条文操作的,进行监督和纠正。
  这些政策,对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文治方面的举措,曹魏政权也是一脉相承的。曹操生活的年代,鹿逸中原,群雄纷争。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大可能地笼络人才,曹操主张“唯才是举”,提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都可以量才适用。提出这样的主张,可能也与曹操本人的经历有关。《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可见,他虽然小时候很聪明,但并未走那条由学入仕之路,反而有点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据了解,东汉官僚选拔采取“察举制”,至汉顺帝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上书“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同时要求官员考察对象必须满足基层任职“满岁”的条件,朝廷同意并颁行。汉桓帝本初元年,对基层任职时间的要求进一步延长,必须满10年才可以。按专栏作家江上苇的说法,曹操举孝廉,“时年20岁不到——无论是按照阳嘉制的很年40岁,还是按本初诏的基层锻炼10年,他哪项都不满足。”更何况,他还“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各种条件都不具备,曹操仍然被成功荐举。这样一个特殊经历,可能让曹操认识到,如果严格按照那些条条框框,许多像自己一样的人才,会被拒之门外。这与现实需要严重不符。所以,他后来颁布《求贤令》,提出要“唯才是举”;后又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要求举荐“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而且强调“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至曹丕,如上所述,同样要求“以实”取才,起到了承上启下、延续文脉的作用。
  曹叡(魏明帝)做太子时,即“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后,认为“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曾下诏要求各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他还认为,“世之质文,随教而变”,要求选拔任用有真才实学者,“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后来,还曾专门下诏,把曹丕所著《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
  可惜,魏明帝时,已经“大权偏据”,诏令也被臣僚们当成例行公事,还有谁愿意去推行落实呢。
厚葬都是“愚俗所为”
  此外,在军事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为政理念,也颇能显示曹丕与众不同的个性。
  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当了皇帝后,曹丕仍然面对诸多军事行动,包括魏国内部发生的叛乱。或许是厌倦了刀兵生涯,或许是心存悲悯,他一直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魏书》中记载,山贼郑甘、王照及卢水胡率众投降,时已嗣位丞相、魏王的曹丕非常得意,在众多谋士臣僚面前,接连列举出历史上很多先例,证明自己力排众议、不必用兵而让对手来降的策略有效、有功。曹丕还特别表示,“吾今说此,非自是也,徒以为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能够运筹帷幄,尽最大努力避免刀兵相见,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值得称道。
  主张简葬,并以身作则。按《三国志·魏书》,曹丕将陵地选在首阳山,对于身后事,通过“终制”作了详细交代。其中,明确提出,陵墓需“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即不封土,不种树,不建寝殿,不造园林,不修神道。曹丕认为,“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葬了,就要像藏起来一样,让别人找不到。那些大造陵墓,招摇厚葬的,纯粹是“愚俗所为”。此前已经有无数实际例子说明,厚葬更容易被盗墓。一旦陵墓被盗挖,对于逝者,无异于受刑,如同“戮而重戮,死而重死”。所以曹丕反复叮嘱,如果不按他所说的办,就是不忠不孝。曹丕去世后,他的丧葬事宜即按“终制”执行。
  曹丕主张简葬,并非突然异想天开。首先,是有思想基础的,这方面与曹操一脉相承。另外,应该也有多方面的现实考量。客观而言,他有为自己打算的因素,希望百年以后,能真正入土为安。更重要的,恐怕还是为治国算计。毕竟,长年不断的战争,给社会生产带来了极大破坏,如果再兴厚葬之风,必然会造成社会生产和财富的极大浪费,由此又会挤压其他需求。比如,军队筹集物资就会遇到更多难题。如果军队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战斗力又如何保障?倡导简葬,节约资源,类似一系列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消除或缓解。事实也是如此。
  从这些政策来看,曹丕还是很有远虑的。有远虑,则大致能把握和顺应大势。但是,他当了七年皇帝就去世了,很多政策的效果可能才刚刚显现,有的甚至因为世乱而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应该也是导致他在社会评价上拿“低分”的一个原因。如果他能多在位几年,又会是什么情形?有没有可能拿出一整套令人惊叹的治国良策,直接改变天下版图?这个问题肯定又是众说纷纭。怎么想象大可天马行空,也不必较真,因为历史都已经发生,再离谱的想象也不过是图个乐而已。总之,曹丕属于那些八卦传说的受害者,反过来说,正是凭借那些传说,曹丕才为更多人知晓,这也算历史的一个补偿吧。

【滨江新增3个“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厉害了!高新区(滨江)3个“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经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批准发布,他们是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起草的《核工业用 轻型电随动主从机械手》,杭州西兴软包装材料厂主持起草的《食品包装用耐蒸煮、高阻隔塑料复合膜、袋》,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持起草的《基于过氧化氢生物去污隔离器》,注:上述3个标准将于10月6日、10月7日和10月15日正式实施。一起来看看吧!

#三联美食# 《一碗抄手, 巴适得板》 文 | 苑丛梅
史书记载,抄手原是民间祭祀的食品,南宋以后,传入市肆,成为民间美点。元代大画家倪瓒就很喜欢吃抄手。倪瓒的画有一种晴空明洁、纤尘不染的境界,被后人尊为逸品。他为人迂阔脱俗,对于饮食讲究却毫不含糊,绘画之余,著有《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专门有一章节就抄手的吃法娓娓道来。

倪瓒吃抄手,其馅用细肉臊子加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并以少许川椒杏仁酱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擀薄。下汤煮时,用沸汤打转抄手,不用锅盖,待浮便舀起。也许正是吃了这抄手,倪瓒的笔下才多了几分袅袅的仙气。

说起抄手,您或许有点陌生。但一提到馄饨、云吞,您便会莞尔一笑,心中释然。是的,这种美食在四川称之为抄手,北方人叫馄饨,广东人冠之为云吞。抄手比云吞、馄饨个大、饱满,汤色讲究营养丰富,除原汤本味外,还有红油、海味、干拌等多种味型。

四川人善于将成本廉价、常见的食材,变成精妙可口、花样繁多的美食。在对待美食的创作方面,一点都不苟且含糊。民国时期仅四川境内就有成都龙抄手、重庆吴抄手、温江程抄手、内江鸡茸抄手、万县海包面等。

当今的成都,各式美食再度风起云涌,民间智慧层出不穷,就连小小的抄手,也花样创新百出。我单位附近,抄手店就有4、5家之多。有骨汤大抄手、豆瓣抄手、红油抄手、菌汤抄手、干拌抄手等。每到饭点,坐堂人满为患,还有打包叫外卖的,电话声不绝于耳。

一碗抄手,7、8个下肚,胃口便撑不下了。我最喜欢吃原汤抄手,特爱喝那碗用猪骨熬制的浓汤,醇香鲜美,与金元宝般的大抄手相配,醉美成仙。

讲究实际的人,到菜市买几个现包的抄手,回家开火煮熟,再兑好汤料,配上几根小青菜,荤素兼顾,所花费不超过10元,就可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可以说,抄手是四川平民美食,粉丝众多。

民国三十年,姨父大学毕业。教书之余,好吃的姨父常携着新婚燕尔的姨妈下馆子。那时的街道多是两排木房子间的青石板路。姨妈身着暗纹提花的粉绸旗袍,跟着姨父遍访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川菜小吃。一双黑色高跟牛皮鞋踩在青石板路上,“蹬蹬”直响。姨父记性很好 ,一谈及治德号的蒸牛肉,半边桥的王胖鸭,长顺上街推车叫卖的夫妻肺片,上升街层层起酥的鲜花饼,他顿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有时他们也约上母亲,三人说说笑笑来到熙熙攘攘的春熙路,吃上一碗龙抄手。那时薪水虽然微薄,但每周能吃上一碗龙抄手是母亲早年生活中极美好的回忆。

1941年龙抄手开店之初,店主张光武汲取倪瓒关于制作抄手的经验,讲究汤清馅细,制皮薄,很快办出了特色。姨父的老师,原川大校长向楚特地为其题写了匾额挂在门楣上,距今日已有60多年的历史。

母亲对龙抄手情有独钟。为了让她高兴,某个周日,我便带着父母请他们在草堂附近的龙抄手连锁店,过一把瘾。我们一人一碗二两的海味抄手,果不其然,龙抄手皮特薄软,入口化渣,肉多笃实;特别是那一碗奶白色的汤,有鸡的鲜香,猪骨头的浓香,也有海鲜的异香。满满一大碗,我毫不费劲地吞了下去。然而母亲边吃边摇头,“怎么不像原先的那个味道了呢?”

常听老一辈的人,叹息今日成都众多名小吃,徒有精美的座堂,那些身怀绝艺的师傅早已失传于市井。尽管其连锁店遍布成都大街小巷,营业面积扩大几十倍,却难得最初的真味。我疑心,民国三十年代,犹如上海月份画中的美女,身穿紧身旗袍,梳着爱司头,在上一辈人心中,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情结。那个时代有种底蕴的深厚、新派优雅奇异的美。所以爱屋及乌,连抄手也那么有滋有味。

四川人也喜欢自力更生,在家包抄手吃,大凡有清汤和红油两类。

抄手馅,要三分肥,七分瘦的精肉。最好用菜刀在家自己剁细,这比用机器搅碎更有嚼劲。然后放盐、姜粒、两个生鸡蛋,顺时针搅匀。喜欢海味的,还可加入斩碎的金钩,口味更丰富。

红油抄手,调味其实也很简单:一点酱油、一点葱花、一点姜末、一点猪油、些许盐。最关键在于红油的炼制。讲究的人家,将晒后的干辣椒,倒进石头做的舂窝里,坐下来用十足的耐心,慢慢杵细,杵成粗颗粒的粉末后,倒进罐子里。然后烧一锅菜籽油,油温八成熟,浇入。辣椒粉与滚油相遇,立刻呲呲作响,咕咕冒泡,爆出了不得的香味。油很多,调羹里,一半辣椒,一半红油。

清汤则相对更简单。好吃的馅料,一碗白开水,放点盐、葱花、香油,则足以。煮抄手,讲究宽水、旺火。最后配上豌豆尖,同样美不可言。

那年初春,为了打开父母的胃口兼补充他们的营养,我包了几十个抄手,冻在冰箱里,随吃随煮。出乎意料,抄手格外鲜美。与以往不同的是,我自作主张在抄手馅中放了一勺酱油,所以吃起来肉馅有股淡淡的酱香。母亲吃了一大碗 。

我深受鼓舞,雄心勃勃地制定计划:还要学做蛋烘糕、樟茶鸭、钟水饺、宫保鸡丁……做抄手毕竟简单,其中的奥妙有章可循,但要做那些经典的川菜佳肴,没有一点底气怕是不行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别人的事超关心乜都发喺圈度自己父母的事从来唔发唔去多关心他们(她父母)的身体健康问题你妈乜都为你操心而你只顾自己同陌生人(自私精)[哼]你妈唔开心你从不问候唉
  • #暂停恋人关系# 听过一句话说:“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期待所有的故事都与他有关,这世间的日月星河是他,一草一木是他,三餐四季也是他。听过一句话说:“当你爱上
  • 渐渐更加理解大佬和老白离开了 他们当然可以再踢一个赛季或是更长 但他们每多踢一年就意味着年轻球员少踢一年 说得更严重一点也许因为那一年新的可能的“哈维”或者“小
  • 我们每次看到的都是那个热热闹闹的阿梅,却理解不了你的孤独。你走的时候硬是生生的捱到见过所有的朋友才合上眼睛,你爱热闹啊,是喜欢人多的,你害怕孤独是吗。
  • 私は好きだ!#某C爱吃葱# illust_id=74870639 #Fate/GrandOrder# #ジャンヌ・オルタ# #ウエディングドレス# #ドレス#
  • 愿所有美好萦绕你在你缤纷的人生之旅在你飞翔的彩虹天空里在你未来闪耀的紫色梦里无论你是清晨的牛奶还是晚上的宵夜无论你是夏天的凉风还是冬日里的棉袄只要是你,没有原因
  • ”魏老师说她可惦记我呢,我不在她还会打听我去哪了,55555555真是个小宝贝,之前我的小纸条也是她送的。晚饭有两个肉圆,一定要外婆也吃一个......桩桩件件
  • 或许,风,只顾着自己的潇洒,却忘记了树叶的失落?今日,走进冬的长廊,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一个冬天?
  • (因为穷)其实我也不懂我的消费态度,我对别人花钱没有心疼点,出去请客吃饭喝酒都不在乎,倒了给自己买衣服,买东西扣的要死,我印象中我没买过超过一千块的衣服。我:就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受害者有罪论以及它背后的逻辑真相。 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里,虽然大部分网友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智,但以不负责任的言语抨击受害者,以及以更为苛刻的
  • 还有豆腐也好吃,其他的都好吃!此人很有可能不会做纹身,在社交网络里面没有一个纹身作品展示,全靠自己身上那些纹身吹嘘自己,再加上跟几位纹身师合影,出来招摇晃骗!
  • 今天只有一件事情想要分享 以後也只想每天分享3⃣️件讓我開心的小事✍昨天晚上发了消息給叔叔让他读一段話 哈哈哈早上收到了語音消息 听起來像是在朗誦一樣 可能也是
  • Rickest Rick大概是无限宇宙中最孤独的人了吧对着Toilet-invader说我可以毫不犹豫赐你死亡却又策划了一个幼稚又浪漫的惊喜“我讨厌你进入我的世
  • #声优[超话]##神谷浩史##大谷育江# 动漫中总有一些角色,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些角色背后的声优,通过配音赋予了人物灵魂,日漫中有很多声优大佬,他们为不
  • [心] Derma One适合25-40岁,Time Perfection适合40-50岁,Prime Renewal适合50岁以上,此外还有Advanced
  • 若信力未充,心散浮动,观行浅薄者,必须发愿往生,以仰仗阿弥陀佛愿力增上缘,速成菩萨道,尔后倒架慈航,救济苦难众生。(2) 往生净土之因大师以持戒念佛自行化他,重
  • 择偶要求:年龄小一两岁均可,有稳定工作,有上进心。择偶要求:年龄小一两岁均可,有稳定工作,有上进心。
  • ”行者道:“这桩事,作做是我的魔头罢,你怎么又把那有罪的孽龙,送在此处成精,教他吃了我师父的马匹?做的时候我就在想:若搁在古代,对我施行穿刺琵琶骨,我肯定接受不
  • b漫终于追上更新速度了啊,果然还是看得清楚更爽,而且翻译也比以前用心了一点,如果能做到没错误就好了。又看了一遍,顺便还更了最新话,在微博也还没看过的。狮组太可爱
  • #新车资讯#【标致508L全系增加银翼灰色】日前,我们从东风标致官方了解到,旗下中型车——标致508 L将全系增加一款全新银翼灰色,全新银翼灰色在视觉上的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