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按照华严境界,我们都活在全息宇宙的影像里

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到如今流传最广的是禅宗和净土宗。唐朝时非常兴盛的一个宗派叫华严宗,其源头可溯至法顺。法顺之所以被尊为“华严初祖”,在法顺所著华严五教止观)中,提出了“五教”之说。

第一是“法有我无门”——小乘教。认识自我是空,不知道诸法亦空,“我无”而“法有”,是小乘的止观方法。

第二是“生即无生门”——大乘“始教”。包括大乘空、有二宗。空宗以为因缘故生,本性无生;有宗认为境无识有,识有是生,境无是无生,圆成实性无生无灭,这些都是在承认客观现象后又否定客观现象真实性的说法,是针对某种根性的人而言的。
第三“事理圆融门”——大乘“终教”。依据是《椤伽〉等经的“真如缘起”论。所谓“理”,就是“心真如门”,也就是宇宙的本体,所谓事,即“心生灭门”,亦即宇宙万有现象。认识到本体现象真实如一,互不妨碍,不再执着于空有,亦不需再破这个破那个,安然不动,这是大乘“终教”。
第四是“语观双绝门”——大乘顿教。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达到一种神秘直觉体验,不再假借言说,因此也就达到行禅坐亦禅的高明境界,有点类似于禅宗顿悟的说法。

第五是“华严三昧门”—— 一乘“圆教”。这主要指的是“法界缘起”学说,明白无误地搞清楚了世界的本质,也能随顺世间一切现象,从而达到一种任运无碍的状态,“圆”者,达到圆满无碍境界也。

华严宗的理论中心是法界缘起说。无尽缘起论是华严宗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认为凡所现象,皆从因缘而起;因果之间重重涉入又互不干涉;可以一物为因,万物为果,也可万物为因,一物为果,彼此重叠涉入,圆融无碍。无尽缘起论运之于法界,则有法界缘起说,法界缘起又有四法界、一真法界等多重涵义。

“法界”是佛教专有的术语。“法”,事物;“界”,分界,类别。一切事物的总类即称“法界”。在华严宗人的心目中,法界即是万物本原——真如和一切现象的总概念。所谓法界缘起,是说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真如(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生起,生起的过程起作用的是因缘,缘起即是法界,法界即是缘起,彼此涉入,不即不离。华严宗称这种状态叫“圆融”。

法界缘起论提出的依据是对《华严经》的发挥。《华严经)经描述了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境界,说在这样的境界里,宇宙万物同时显现,不仅显现天堂,而且显现地狱,乃至十方诸佛世界,无不在释迦牟尼的证道境界上自然显现。这仅仅是空间,时间也不例外,过去状态、现在状态、未来状态也都在这一念之中显现出来。总而言之,三界十方时空的全体显现于一种境界之中。

华严宗据此推论说,世界的一切现实(包括时空两个方面)之间都是互相通达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现象与本质不二,个体与整体如一。这样,在《华严经》“无尽圆融”思想的指导下,吸取《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说,华严宗建立起了法界缘起论。

华严宗首先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们的逻辑与空宗的逻辑没有多大区别,既然是缘起,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体性。不过法藏在缘起学说中更强调本体的作用,他说:“达无生者,谓尘是心缘,心是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尘。由相待故,则无定属缘生;以无定属缘生,则名地生。”

这里法藏论述了心与尘的关系,尘是外缘,心是尘的内因。心与尘之间实际上是彼此相生的关系。心与尘和合在一起,就生起种种事相。说到底,心仍然是一个决定因素,但既然生起尘来,心也就成了与尘相对的存在了。

尘是心变化而出,心本身是超越事物的存在,那么实际上再大的事相与再小的事相也是没有大小可谈的,在事相的层次上说大说小,说长说短,如果看一下它与心的关系的话,则不过是一种“心”境而已。法藏介绍说:“通大小者,如微尘相是小,须弥高广为大。然此尘与彼山,大小相容,随心回转。且如见高广之时,是自心现作大,非别有大;今见微尘小之时,亦是自心现体小,非别有小。”这就是说,不管大小,都是自心变现,自心变现出大、小的事相,不是另外实存一个大与小。

根据这样的逻辑,华严宗人提出了很有气势的命题,“芥子纳于须弥”,“海水纳于毛孔”,后世有芥子须弥的成语,大致发端于此。又有不少佛教信徒,开口闭口“一瞬间含永远,一微尘映世界”,原话也都出自华严宗经典。自心变现是华严宗立论依据,但具体论证时,他们觉得仅仅说什么东西都只是变现太简单化了,所以又反复地去论证“一”与“多”的关系。在“一”与“多”的关系上,他们先抽象地承认“一中有多,多中有一”的辨证关系,进而,通过自己特有的逻辑方法,推导出“一即切”,一切即一”的结论。

所谓圆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和谐,大相通。说的更玄一点,就是说每一个时空点之间都是互通的,从任意一个时空可以进入其它所有的时空。它们之间从根本上讲没有大小、前后的决定性,可以顺着走也可以倒着来,可以从小针尖进入大世界,也可以把大世界放入小针尘里。《维摩经》里谈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时,曾说菩萨把七劫变为一日,一日变七劫;又能在一间小小的屋里安放无数巨大的莲花座,而屋子外的世界并未受到影响,这就是一种解脱的神通。又比如《法华经》里说,娑婆世界实为净土,只是因为众生心地有污垢才觉得它是垢土,又说世界不管如何成住坏空,释迦的乐土不会变迁,这也可说是一种圆融境界。

华严宗谈圆融时常常提到帝释天的宝珠网,所有的宝珠都能映显其他宝珠的形象,这样重重无尽(如现代科学的全息影像)。法藏为了开导弟子还曾用镜子作过实验。说起来有点象全息照片,每个点都包含整个图像,华严宗的圆融也是如此,每个时空点都可以是整个时空界,以至于“于佛一毛孔中即有一切佛、一切处、一切时乃至一切益,如一毛孔一切遍法界,诸毛孔现,皆亦如是。”

法藏的思维则充满佛教特有的思辨意味,他说:“融念劫者,如见尘时,是一念心所现,此一念心现时,全是百千大劫。何以故?以百千大劫,由本一念,方成大劫。既相成立,俱无体性,由一念无体,即通大劫;大劫无体,即该一念。由念、劫无体,长、短之相自融。乃至远近世界、佛及众生,三世一切事物,莫不皆于一念中现。何以故?一切事法,依心而现,念即无碍,法亦随融。是故一念即见三世一切事物显然。一念即百千劫,百千劫即一念。”
世界万有的生成、发展全过程以及彼此间的一切关系放入一念之间,一点之中,彻底地打通一切相对性的界限,从而显发出所谓真如佛性解脱境界,就是华严宗的主要理论特色

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
  • 今天的贝贝Part1⃣️可儿自己选的小粽子手绳,明天可以戴起来啦2⃣️第一次喝有点“吐槽”的意思,但是我发现我慢慢爱上了这家酸奶,运动完总想喝一杯[允悲]3⃣️
  • #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刘宇宁白愁飞# /#摩登兄弟[超话]# ⑩ ┏ ┯ ┓ ┏ ┯ ┓ ┏ ┯ ┓ ┏ ┯ ┓  ┠ 六 ┨ ┠ 一 ┨ ┠
  • [awsl][awsl](大家可以和队友实践一下,非常神奇…或者就当我发爱情疯说了一大通胡话!因为手背相对比较干,所以碰到手臂内侧就会瞬间感到那里非常的滑,像果
  • 2014-2015赛季,回国后的李秋平执教此前一个赛季垫底的青岛队,结果李秋平硬是把这支实力不突出,投入也不大的小球队带到了联赛前四名。不过作为国内的资深教练,
  • 亲爱的你好我这里是专业出售厂家一手货源的,手里有9000多家的厂家一手货源号一店满,➕二店微信:zh5200803招加盟也招代理咱们的货源主要是提供微商,实体店
  • 麻溜码字去了,不能再鸽了[允悲][允悲][允悲]另外其实喊我啥我都可以的,我不纠结称呼这事儿,爱咋叫咋叫,大家都随意点开心点就好啦……但是嗷,咱们是一家人呐,大
  • 公司酿酒基地距离贵州茅台酒厂icon仅2公里,与其共享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独特的酿造环境,秉承茅台古镇千年传统酿造工艺,潜心研制开发出了储香型“赛台酒”、“
  • ”❹自分の生活に忠実である忠于自己 热爱生活 ​​​❺私の手を離してはいけませんよ不可以放开我的手喔❻月が綺麗ですね今晚月色很美❼今でもあなたは私の光如今你依旧
  • 亚马逊称,目前,约有18,000多家意大利中小企业在其平台上销售,这些企业迄今已在意大利创造了5万多个就业机会。阿里的野心,真不小,说出来你不信,全球最大电商公
  • 袁冰妍我很开心有你,你的实力和魅力慢慢把我的心占满了,不说再见,期待接下来你的落花时节又逢君,倾城亦清欢,雷霆令,我会一直都在[爱你][爱你][爱你]加油努力的
  • 无视黑子,不理他就熄火了!无视黑子,不理他就熄火了!
  • 散户在面对牛股的上涨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眼红,更不能因为牛股的光环而失去了理智。坚持不盲目追高绝对是一种美德,也是能让我们在市场长期生存的一大法宝。
  • 熊的功课 冯传波fcb、徐筱褆xxt、刘月更lyg、谢卫国xwg 有一些z圈和非z圈的,可以结合参考看看,不建议只盯着z圈 刘跃飞lyf、刘正茂lzm、殷初阳y
  • 8个正常人混入精神病院,出院时7人成了病人 |著名的精神病实验#遇到工作狂老板该辞职吗# 大脑,可以说是人类最为神秘的一个领域,也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虽然科学技
  •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 以后找个家常菜做的好的然后安安心心做公主太多细节了 火候太重要了 教程又不会提 真的很难拿捏 就只是做了熟了 远远达不到我心中迪丽舍斯的标准[单身狗]然后中午做
  • 要知道,唐代以前,冰块非常珍贵,不仅数量有限,还价格昂贵,到了“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的地步,大臣在蒙皇帝赏赐冰块时都会深感为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某日得到几
  • 幸福的夫妻,是一次牵手,一生牵手,哪怕感觉是左手牵着右手,也是你情我愿,从未心理失衡婚姻路上,你给我一个肩膀,我给你一个拥抱;你给我一张笑脸,我对你眉开眼笑;你
  • (遂怒开废叔卧室门)↓"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也想不明白有什么养废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