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人或者看自己福报,要分很多方面,不能看到谁比较有钱,就很单纯的定调为这人很有福报,满心羡慕,那就偏离实相了,要知娑婆是不完美的,大家不一定在哪个方面就会有所缺憾,所以大家才有机会修行,究竟来看,只有佛才是福慧圆满,觉行圆满,连大菩萨都没有圆满。   
有人有貌美的福报,但没有财富的福报,有些人有财富的福报,但没有貌美的福报,有些人有财富也有貌美的福报,可又未必具足智慧的福报,有了智慧的福报,可能又少了健康福报,有了健康的福报,可能又缺少婚姻的福报,有婚姻的福报了,又可能没有名望上的福报,有名望上的福报了,又可能没有修行的福报…… 
 
 在对照自己有没有福报的时候,也要清楚自己的哪方面厚,哪方面薄,不自卑也不用骄傲,因为你总有不足,对一般凡夫俗子来说,修行的路都还很长,绝不能以有福处为傲,才好踏踏实实的培福报,比如女子以为貌美,男子以为帅,有钱,有些人觉得自己修行好,懂得多等等为傲,这些都不对,不管你哪里有福,一旦心傲了,那立马就成没福了,没福了,那么有福报处多半反成障碍,让这个美女结不了婚,有钱的男子找不到良伴,自以为“懂”得多,“修行”好的人多半没法缘,没人认可,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就告诉我们学佛的美貌女众:汝切不可以貌美而生骄傲心,此心不除,便难载福。  又对修行人说过,即便你修行不错,可是一旦生了慢心,那么本来此心如月皎洁,慢云一起,便掩月光,那就失了觉照,行事就把握不好分寸了,诸如此类的训诫,古大德说了好多好多。
但佛菩萨就不会有这问题,佛菩萨无慢心,所以各方面福报都很大,但却都能成为他的助力,不会成为障碍,好比菩萨相貌很庄严,美丽,能令众生生钦敬心,菩萨就好利用这方面福报来渡化众生,一般的美女就不行,她相貌庄严美丽了,是有福报,可是不会利用,啊,这个美貌就增长了她的虚荣傲慢心,或者着力点放在魅惑众生上,那就可能无福反招祸,成祸水了。 
 又好比菩萨的智慧很大,又没有慢心,那就都成了渡化众生的善巧方便,可是一般凡夫有点小智慧,完了,就开始沾沾自喜,自以为得,看谁都不行不过如此了,你看谁都不行的时候,恰恰人看你也很不行。 
 又好比菩萨神通广大,菩萨就能善用这份神通做有用的事,可是到了凡夫手里有了神通,指不定就成了卖弄炫耀,反成祸根,这都是一样。  所以这是针对某方面有福的人说,如果自己哪哪都不行,没一样行的,那就要整体的来修福,从身到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里提升,因为福报这东西,很多都是连带着来,互相增上的,好比一个人有智慧了,就比较容易创造财富,也比较容易让婚姻和谐,一个人可以创造财富,还能让婚姻和谐,那么他的智慧也一定很不错,一个人身体健康了,那么就比较有体力去创造财富,在修行上也能比较容易,一个人有名望了,在财富和婚姻上的福报也都比较容易得来一点,这些都是自己福报,本钱,只要会善用就没问题,不会善用,那就要出问题。
  我们看到很多文章里,说邪淫很消福报,为什么呢?就是邪淫了之后,一个人身心内外的整体状态都会迅速下降,状态越下降就越无福,就越不容易把握住本来可以把握住的很多东西,所以邪淫,绝对是修行人要力戒的事情。

 现在拥有的,叫现在福。假如自身具足的德行,智慧,能力,潜力等等,暂时没有因缘让其变现出来,但是在将来有因缘的时候,就能变现出来的,叫未来福。  好比一个很有德行的天才还在上学,籍籍无名,但智慧德行都有了,只是现在还是上学阶段,所以不太有钱,家境也不太好,看起来好像没福报,但实际上未来不可限量。  又好比一个人天天念佛,戒定慧功夫都很好,但是不求世间福,不往这用功,看似“无福”,其实他福报很大很大,将来能预知时至,正念往生。 
 哪个有成就的人,都一定经历过“无福”的时候,只是他们在无福的时候慢慢“修福”,所以将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福报就全变现出来了。 
 福报既然可修可变现,那么同时就也是可损有漏的。
 说到智慧,智慧当然也是福报的一方面,只不过呢,有福报的人如果没有智慧,那么他的福报就有了很严重的缺陷。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这是六祖的话,大家还记得吗?看六祖的叮嘱多好,从心而觅,感无不通,那么我们有没有从心而觅,心甘情愿,心口如一,踏踏实实的去做功夫。

事业也一样,你从前谈客户,总是心急,局促不安,没有状态,你客户就不容易谈成,你通过这些修行,心气平了,你开始变的落落大方了,平常自然了,可以把握住很多微小细节上的东西,让客户心里舒服并认可你了,自然客户就容易谈成。

  通过修行,你开始懂得人心,会做人了,说话得体了,人事都处理得当,大处小处都能照顾到,领导也喜欢,那你自然而然就有机会得到提拔,或者去一个更适合你的位置,这就是有福报,因为你真正具备能力把握住。

  所以一切的形式都是手段而非目的,目的是开智慧,心气平,眼界宽,心量大,脾气小,格局大,心思细……

以前的人刚出家,都要做些最低下的工作,真正的让心气平下来,具足承载心,这样也是更好的培福,布施的是自己体力或智慧。

  记得六祖这句话,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心能接得住,也具足因缘,就是有福报,心上接不住,因缘也不足,就是福报不具足。

  所以修福可以善用任何形式,却不受限于任何形式,只要见地清晰,在自心这块方寸地上,由心出发的以平常心做,那么生活中一切时处,都是修福的好时处,遇到事情不知怎么办了,别担心,就用你所有知道的好坏词去度量,去判断一下,在做的时候,真诚的,厚道的,不自欺并量力而行的去往正确的方向去做,比如我们可以在……

在懦弱逃避与承担之间,选择承担。

在欲爱和慈悲之间,选择慈悲。 

在绑架和尊重之间,选择尊重。

在虚荣和平常之间,选择平常。

在占便宜和宽厚之间,选择宽厚。

在勤奋和懒惰之间,选择勤奋。

在嫉妒和随喜之间,选择随喜。

在昧心不安和不昧为难之间,选择不昧。

在维护我执和放下我执之间,选择放下……

如此种种,在在处处,都是修福,只要修行人不自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心,自然能知道方向,就能从许许多多的纠缠思想中,得到解脱。

《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原文全篇转发
天道:五台山论道: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真乃神作,此段论道更是需要仔细理解。
作者:豆豆

《悟》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幽幽古刹千年钟,
都是痴人说梦。

智玄大师说:“敢问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丁元英回答道:“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智玄大师含笑而问:“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智玄大师问道:“施主以钱敲门,若是贫僧收下了钱呢?”
韩楚风答道:“我们就走。如果是钱能买到的东西,就不必拜佛了。”
智玄大师说:“施主上山并非为了佛理修证,有事不妨道来,贫僧虽老学无成,念句‘阿弥陀佛’却还使得。”

丁元英把“神话”、“扶贫”的来龙去脉以及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向智玄大师简要讲了一遍,并且着重解释了主观上的“杀富济贫”和文化属性思考。这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也不是简单的扶贫,而是基于一种社会文化认识的自我作为。

智玄大师说:“施主已胜算在手,想必也应该计算到得手之后的情形,势必会招致有识之士的一片声讨、责骂。得救之道,岂能是杀富济贫?”

韩楚风随口一问:“那得救之道是什么?”

智玄大师说道:“投石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妙在以扶贫而命题。当有识之士骂你比强盗还坏的时候,责骂者,责即为诊,诊而不医,无异于断为绝症,非仁人志士所为,也背不起这更大的骂名。故而,责必论道。”

丁元英说:“晚辈以为,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晚辈无意评说道法,只在已经缘起的事情里顺水推舟,借英雄好汉的嗓子喊上两声,至少不违天道朝纲。”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参悟,心做心是,何来讨个心安呢?”

丁元英说:“无忏无愧的是佛,晚辈一介凡夫,不过是多识几个字的嘴上功夫,并无证量可言。我知道人会骂我,我以为佛不会骂我,是晚辈以为,并非真不会挨骂。大师缘何为大师?我以为是代佛说话的觉者。”

智玄大师说:“贫僧乃学佛之人,断不可代佛说话,亦非大师。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百家争鸣。贫僧受不起施主一个‘讨’字,仅以修证之理如实观照,故送施主四个字:大爱不爱。”

丁元英说道:“谢大师!”

智玄大师说:“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韩楚风说道:“佛教主张利和同均,大师坦言等级乃天道与代价,不拘门户之见,令晚辈十分敬佩。晚辈在想,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还有物质的一面。”

智玄大师说:“施主不必拘礼,请讲。”

韩楚风说:“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智玄大师说:“利和同均,不平等已在其中。”

韩楚风说:“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智玄大师说:“施主的观点与佛教的主张并不矛盾,不同的是施主认为主流文化应该给强者个人一定的道德价值空间。贫僧以为,无论功德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将是众生的福报。”

韩楚风说:“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智玄大师对丁元英宽怀一笑,说:“释、道、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施主这一刀下去,一个都没幸免哪,哈哈哈……”

丁元英说:“不敢,不敢。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在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智玄大师说:“施主尚未畅所欲言,不好。海纳百川,施主纵是沧海一滴,我佛也愿汇而融之。今日有缘一叙,自当请施主开诚布公,以利佛理修证。”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丁元英和了一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智玄大师走到书案近前,写道: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务取真经
一生一灭一枯荣
皆有因缘注定

智玄大师说:“此‘天’非彼‘天’,非众生无明之天,亦非众生无明之命,此乃道天,因果不虚,故而改字‘方知’。修行不落恶果虽有信无证,却已无证有觉,已然是进步。能让迷者进步的经即是真经,真经即须务取。悲喜如是本无分别,当来则来,当去则去,皆有因缘注定,随心、随力、随缘。”
智玄大师信手把原句的“休言”改成了“方知”,把原句的“勿”改成了“务”,把原句的“悲、喜”改成了“生、灭”,把原句的“哪个前生”改成了“皆有因缘”。九个字的改动,理虽同是,而意思、意境、意气却全然不同,即灭嗔怒、我慢,直指究竟。
韩楚风看后说:“精妙!九字之境,无证而证。”
丁元英说:“谢大师开示。”
智玄大师说道:“贫僧与施主的一阕之缘今日圆了上阕,贫僧九字不实之处还望施主修正。下阕贫僧不改了,留半阕缘待续,倘若施主在某年的某一日想改下阕了,如蒙不弃,可带着改过的下阕再来圆续半阕之缘。”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不弃,一定。”
智玄大师说:“施主身上乃三气居中啊。”
韩楚风问:“哪三气?”
智玄大师答道:“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韩楚风问道:“十分之气,还有一分呢?”
智玄大师说:“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韩楚风脱口而出一个字:“绝!”
…………
丁元英和韩楚风两人出了茗香阁,穿过一道拱形门来到一禅寺的后院。
韩楚风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
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
韩楚风说:“刚才有话没敢说,怕有吹捧之嫌,可又不吐不快,现在可以说了。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说:“不敢当,不敢当。”话音刚落,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自嘲道:“咱们怎么转起文来了?可别恍恍惚惚以为自己也是大师了。”
韩楚风说:“惯性,惯性,一下子收不回来了。”
韩楚风说:“这趟如果不来,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只是你我都有谤佛之嫌,也不怕下了地狱?”
丁元英说:“没有地狱,天堂焉在?总得有人在地狱呆着,咱们就算上一个,不然天堂就没着落了。”
韩楚风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让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韩楚风说:“可以,当然可以。只是你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这个弯子转得太大了。”
丁元英说:“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
韩楚风感叹道:“古有千金一笑之说,如今一看,那千金一笑又算得了什么?” https://t.cn/R2LjByJ

#123如是我闻[超话]#【琉璃光法王子】

楞严经名相概念 卷五 393.

琉璃光法王子是修风大。

有佛出世,名无量声:

无量声佛应该也是

在因地修风大而成就。

刮风有声音啊,

诸佛菩萨名号

都有种种的缘起。

开示菩萨本觉妙明:

我们的觉本来就是明,

他不依靠外尘,

自来就明,法尔如是。

「妙明」,

它能显现出十法界万法。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

世界是依报,众生身为正报。

这就包罗万相。

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一切万法的变现

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心在动,

心动是不是风?

当心动了以后,

风已经在迷惑颠倒中

跑到自己的对立面,

叫「妄缘」。

之所以是妄,要明白,

风在十法界里无所从来,

无所从去,找不到根本,

没有来龙去脉,

可是它宛然现前。

用智慧去观照,

这个风当下是不是我啊?

不就是我心里动了一下嘛,

可是我们却不认识它。

什么「缘」呢?

由于依靠它,

依靠我们心里的变化,

又出现了地水火风、

世界、山河大地、

天人鬼畜,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

我们的本来面目,

是借助这个风力、

借助动这个缘而变现。

我们曾经做过实验,

两个手一合,

用意念三分钟后,

左手比右手长出来几公分,

是不是通过心动以后

再变出来的?

「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这个风力所转

实际就是无明妄动,

就是我们的妄想心。

其实妄想心

是什么东西啊?

就是我们的真心,

没有一法不真。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

这是从空间万法而言,

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等等。

观世动时:

这是从时间的

迁流变化来看。

「世」是表时间,

过去、现在、未来,

「界」是表空间,

东南西北上下十方。

观身动止:

这是有情身的变化,

比如行、住、坐、卧等等。

观心动念:

心里动念无非是在时间、

空间里分别执著。

它同时包括对过去、现在、

未来打妄想,

又包括对东西南北

上下十方万法的种种分别。

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一切的万法动相千差万别,

但是本性无别。

「动」无非是生住异灭。

我时觉了此群动性,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回顾一下前面第三卷,

佛对阿难怎么讲风大的。

无所从来,无所从去,

却宛然现前,

是不是就归到

我们的心动啊?

由此而开智慧。

十方微尘,颠倒众生,

同一虚妄:

「虚妄」

就是「一心三藏」

就是「阿弥陀佛」

就是「如是我闻」、

性相一如。

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

其实《楞严经》

难懂不难懂啊?不难懂,

只要你用心观照。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

一世界内所有众生:

这是指

一个佛土之内的众生。

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

有无量恒河沙数个

三千大千世界,

无量就是无量,

没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你能如是观照,

当下打开心量。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遇到无量声佛时间不久,

就证得了无生法忍,

这也是福至心灵。

尔时心开,

乃见东方不动佛国,

为法王子:

不动佛国就是娑婆世界

东方妙喜刹土,

教主是阿閦如来,

也叫不动佛。

「为法王子」

是证到解脱德。

事十方佛,身心发光:

当你果真清楚明白

深信不疑,

十方三世皆是我

当人当下一念之所变现,

你就是「事十方佛」。

这是究竟义。

那么,这里主要讲

琉璃光法王子

已经是证量位功夫,

可以游遍十方,

奉事诸佛。

洞彻无碍:

我们首先在见道位

调整心态,

大光明中没有哪一法

不是哪一法。

比如这个茶杯,

它当下就是好吃的苹果,

苹果就是老鼠药,

老鼠药就是肯德基。

你要会转,

但是你必须讲清楚为什么。

《华严经》就讲,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

最难传的就是这个法,

把有情跟无情

说为是一个东西。

这就是石破天惊的大法,

这是跳跃式的思维。

我们一念心光

即遍及十方三世

一切的万法,

可是我们

却在迷惑颠倒之中。

之所以有碍,

是我们自作多情,

背觉合尘,

你能当下回光返照,

便得无碍。

佛问圆通,

我以观察风力无依,

悟菩提心,入三摩地:

风力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谁也靠不住,

十法界找不到。

可是它却灵明不昧,

宛然现前。

所以,

这不是我是谁啊?

合十方佛,传一妙心,

斯为第一:

在前面第二卷佛讲,

诸佛如来及大菩萨,

于其自住三摩地中。

所以圆教明心见性的菩萨

才能与

「十方佛传一妙心」。

十方三世

有情无情一切万法,

就是一个妙心,

就是一个本体。

#学懂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题##宇宙科学知识话题##正法华##中华正能量话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窗外的世界连成生锈的链铁幕在远方,看得见深沉渴求光的温热覆盖全身人如一座座大山,静默如暗黑的冰偶尔地颔首,只为方才未拉扯的分别夜空中升起一朵巨大的生活阴谋阻挡我
  • 老人正好七十一岁,可想而知,他是知道自己老了,即使更坏一点也不会被拘留了,于是,上演了这样的一出“讹人”戏码。更奇葩的是,老人的一群子女全部跑到了医院,丝毫不讲
  • 昴——逆卷家最后的良心,个人觉得他才是最好的那个人[心]表面上看着脾气非常暴躁,像一个人形二哈热爱拆家,实际上却是细心温柔很有责任感的人,不会给唯妹起一些奇奇怪
  • 露瞬即逝,珠落玉盘,素鲤跃于恒水之畔,无缀自玲珑而耀,缘因水自天来似潮起落,听雨霖含情追夙,可堪愿?意兴悠哉,安石之遁东山,恍然重到,范蠡之逝五湖。
  • 2021.12.7临走时我承诺他们下次一定会再和他们一块儿玩,但是我爽约了,或许他们也早就忘记了我[悲伤][泪][泪][泪]#印象笔记[超话]# 当初选择印象的
  • 荷兰选手科恩在柏林奥运会上战绩平平,在刻苦训练和期盼中度过了12个春秋的她,终于可以在伦敦一展英姿了。 17岁的美国选手罗伯特-马赛厄第一次接触全能项目时,距
  • #考研英语[超话]#23考研英语资料持续更新 推荐老师 ①语法:田静/刘晓燕 ②阅读:唐迟yyds ③作文: 周思成,去年英一都压中 ③长难句:田静/刘晓燕 ④
  • 我眼里的柏超如果说柏是从小就叛逆始终渴望自由,心有远方志在四方的完美主义者,希望所有事都做到最好却又希望它不是最完美的,游历各地做遍所有自己想做的喜欢的快乐的事
  • 新城发展迷思#看透事物的本质有多难# 吸引人口进入新区的因素在开发者看来很简单,无非是导入公共服务(学校医疗)和产业商品房,医疗对距离并不是很敏感,所以重要的是
  • ✊对于我而言考编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不被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可为了考上,我就没有好好生活过。其实这个是我的废话博,表达的的三次元心情,这
  • 再说谁拉黑我我也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玩儿,能不能不要在我的生命里找存在感啊!平时生活比较简单两点一线,下班了就看看剧做做瑜伽,刷微博了解发生的新闻热点时事,比较慢
  • 就是指低认知水平的人,只能看到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却总紧盯着别人的缺点和漏洞。低认知的人,都是单线思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和外界的观念兼容。
  • 【投稿】有些事憋在心里已经很久了 是这样的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 特别是动漫 也走了艺术生的路 可是报的专业并不是我喜欢的专业 我当年说我想报动漫系 我爸不答应 给
  • 确实是师父老人家牵着这小姑娘了,啧啧,难道我在戏文里看的要成真了吗?娇弱美人弟子与挺拔英俊师父的戏码要在我身边真实上演了吗?我心里想着,美滋滋的。那是一个初秋,
  • [购]: 过了25岁,补充胶原蛋白、抗氧化一定要重视起来啦[抓狂] 【69】Swisse斯维诗 胶原蛋白肽固体饮料7包*3盒 内含水解胶原蛋白和维C,能有效抗氧
  • 我买药像在进货一样[单身狗]那家药铺又换了一个阿姨,感觉这次的这个好好呀( ¨̮ )懂的好多,我问了她一些问题,她还给我解答,给我讲了一些医学知识(虽然我其实是
  • #zeenew[超话]# 220805 NuNew twi更新两则⛅️:我想请求一下大家的帮忙可以吗? 有中国电视剧、外国电视剧或者泰国的也行,有一些故事情节相
  • 采取“管委会+公司”模式管理运营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将在省级部门统筹谋划和全力支持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破解昆明市有产业、缺陆路口岸和西双版纳州有口岸
  • #运动打卡##运动生活##团建##攀岩# 人才专访 | 顾学娟——承担责任,拓展机会励展珍视员工的发展,通过提供培训、辅导、团建和社团活动,打造多元和包容性的
  • 」他不仅笑说大家都是工人,导演只是工头;更表示电影有电影神,而「拍片像乩童神灵附身,上身完、拍完就很虚,有这信仰认知才能电影路走得比较长远。」前两部片惨痛经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