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有个“1元租书”店,开业两年不曾盈利,却被一帮热心市民集体“供养”
贵阳深巷有个连店员都请不起的“1元租书”,开业两年不曾盈利,却被一帮热心市民集体“供养”,他们不仅自愿不拿工资当起“一日馆长”,还把家里的部分书籍送给图书馆。

贵阳这座城市的温情与厚度,仿佛缩影到了这个不足40平方米的图书馆里。

“1元租书”不卖书,只售卖“阅读”本身

躲在贵阳市电台街一个深巷里的三克岛图书馆,是方静于2019年底,离开生活了13年的北京,回到家乡开设的一个私人图书馆,经营模式是通过1元租书的形式,为贵阳市民提供一个阅读体验的场所。“其实就是做一个我想看书的地方,同时也开放给其他人,让所有人实现书房自由,这里不卖书,只售卖‘阅读’本身。”

方静认为,人终其一生,读到一些有价值的书,就是一件非常难得事情,所以她决定忠于自己的激情,把这个看上去就没法赚钱的图书馆开起来。

“书大部分是我和家人以前收集的,版本都比较老,具体数量也没有统计,但不到40平方米的小店基本摆满了。图书馆还摆了5张桌子方便读者在书堆里边喝茶边看书,计时收费,但免费提供饮品。”方静说。

“图书馆这件事,从开始’想做’到’做到’,经历了两年的迂回和曲折,几乎没有人支持我,但也几乎没有人不鼓励我,不支持我和鼓励我的都是同一拨人,他们对己对我诚实,同时他们各自看过一部分世界的真相,明白什么是真实。”

不出所料,截至目前,方静的这个图书馆依然没有找回成本,方静笑言:“我从在北京工作时的时薪200元,变成了时薪4元,哦,现在稍微好一点,可以达到时薪10元了。”

方静粗略算了一下,按照这个进度,她的这个“创业项目”投资回报大概得是50年起,“当时这里就是一个毛坯房,光是装修就花费了7个月的时间,装修费、日常水电等支出,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且2019年底刚开业就遭遇了疫情,当时差不多停业了半年的时间。“你说我慌不慌?慌啊,但你说我想不想继续?我又想啊。”

幸运的是,贵阳这座城市,给了三克岛图书馆的包容,两年来,一些热心市民不仅自愿不拿工资当起“一日馆长”,还把家里的部分书籍送给了图书馆。

这样的温度,让方静有了继续把图书馆开办下去的理由。“我刚准备开业的时候,我老公问我,如果这个图书馆根本没人来,或者这个城市的人根本不买这个单,你会不会对人类失望?”

也许方静现在可以肯定的回答,这个城市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她是有温情和厚度的。

“一日馆长”没有工资,但干得很开心

2022年2月初,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吉松回到两年未归的贵州老家,在贵阳参加完一个跑酷聚会之后,打算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看看书,他在网上搜到三克岛图书馆,就找着来了。

“我还以为是那种宽敞的公共图书馆,结果却如此狭小,不注意头都会被撞到。”吉松说。

Anita是个在澳洲读博的学生,她就住在电台街附近,2020年年底,一次无意的闲逛,她发现了朋友跟她提到过的三克岛图书馆。“很安静,有不少我喜欢的书,而且有些书在外面的书店还不容易寻到。”

2020年秋天,还在北京念大学的何雨昂被他的父亲拽到了三克岛图书馆,“我老听我爸说起这个图书馆,说是一个念过中国传媒大学的师姐开的,我心想肯定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方才发现,它太特别了,我没想到贵阳居然会有这样一个地方存在。”

做自媒体的哲凯经常探店街拍,2020年,他听说三克岛图书馆很出片,也跑来看了一眼。“来过几次图书馆之后,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甚至可以和陌生人聊天了。”

吉松、Anita、何雨昂、哲凯一致的感受都是,见到这个图书馆的第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图书馆,并且一致断定开这个图书馆不赚钱。

他们经常光顾三克岛图书馆,和方静也熟悉了起来,有时候方静需要外出,店里没有人照看,他们就主动担任起“一日馆长”的职务。

“‘一日馆长’就是招呼一下客人,帮忙找书,或者给客人泡茶,虽然没有报酬,但我可以在图书馆免费看书。”吉松告诉记者,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很理解方静开这个图书馆的初衷,他很乐意为这个图书馆出一份力。吉松家在毕节,为了当“一日馆长”,他甚至在附近的酒店自掏腰包开了一间房,以便工作结束后有个地方睡觉。

“送书来的人太多了,数不胜数。”

方静告诉记者,担任过“一日馆长”的顾客现在大约有十来个,他们当中有大学生、留学生、公务员、自媒体,现在他们有些已经处成了朋友,并以“村民”互称。

“三克岛图书馆为这个城市增加了人文气,我们经常会在图书馆组织一些朗读活动,有一次,我们用多个国家的语言来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片段;有一次,我们一起朗读剧本,活动结束,大家还跑去机场放了一场烟花。”“村民”何雨昂说。

记者看到,有诗社来这里做诗展,还有很多顾客留下字条把留言窗栏都贴满了……在“村民”吉松看来,这些表现形式已经超出了图书馆的范畴,互动性让这座城市更加充盈,“除了麻将,还可以追求一下诗和远方。”

在三克岛图书馆,还留有一个空间摆放热心市民送来的图书。“送书来的人太多了,数不胜数。”方静说。

“这些送书来的市民希望自己的书能被人分享,而且他们知道,自己还想看的话,随时都可以来。”方静说,三克岛图书馆并不对外回收旧书,但如果有市民主动拿来,她都会接受,因为她不想辜负他们的一番好意。

“我最感动的一次是,有一位顾客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两楼厚百层,三克重千斤’,我觉得他盛赞了我,是在用过分的赞美来鼓励我坚持做这个事。”方静说。

“我已经做好了五年不赚一分钱的最坏打算。”方静说:“我很欣慰,因为赚钱这个事情不难,赢得人的心更难。顾客给我的反馈,倾注的赞美,以及他们愿意在这里付出时间这些事,让我对这个图书馆的寿命有了信心。”(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问菩 文图)

#我们的天才儿子主人公小宇已回家# 【《我们的天才儿子》全网刷屏,父亲回应:小宇已经回家】喜欢这个故事的读者们,不妨把你们的爱藏得深一点,久一点,让这个悲伤而幸运的故事有一个最好的结局

这是一个伴随着巨大苦难与奇迹的真实故事。这是“倾听”栏目20多年来,接到的第一个从殡仪馆打来的电话:“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他妈妈今天刚走了。”昨日,本报“倾听·人生”栏目推出了《我们的天才儿子》,报道一位不为人知的“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和他父亲金性勇的真实人生。

金晓宇幼年不幸眼部残疾,后来又确诊为躁郁症患者,翻译就是他和命运抗争的唯一武器。十年来,他翻译了英语、日语、德语共22本著作,读了浙江图书馆几乎所有外语小说,并细心照顾了患阿兹海默症的妈妈生命中最后三年。

作为编辑,我的朋友圈也被自己编的稿子毫无预兆地刷屏了。我的第一反应是目瞪口呆。因为《我们的天才儿子》并没有刻意推广。这个残酷而温柔的故事,已经不能用感人来形容,读者说“看这个故事前请准备好纸巾”。没有任何的准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迅速在网上流传,靠着读者自发的转发,本文在杭州日报新闻客户端阅读量达到689万,杭报微博阅读量近300万,话题1200万,官方微信破100万。新京报、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国内二十几家媒体来电联系采访,至少有七家影视公司表示想拍摄这个被称作“杭州版《美丽心灵》”的故事。

每一个新闻爆款背后折射的都是此时此地的世道人心。《我们的天才儿子》作者叶全新是“倾听”栏目的资深作者,写过很多“倾听”的故事。但这一次,她说,她写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生命,“一个如此弱小又如此强大的生命。”

这可能就是金晓宇父子的故事能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的缘由。虽然素不相识,但关于爱,关于不幸,关于救赎,这些人类的情感是彼此相通的。

对许多人关心的生活问题,金老一一答复了

昨天,金性勇老人家里电话一直在响。白天我打了好几次,都是忙音。

我告诉金老,有很多读者流着眼泪看完他们的故事,也有很多热心肠的人士愿意提供无偿帮助,有想给这个家做老房子改造的,“地暖、防滑都安排上”,有想送小宇一台新电脑的,有介绍精神科名医、提供躁郁症医疗帮助的,有想上门探望、送点年货的,还有愿意长期资助捐款的。

金性勇老人在电话里回应,“我们现在真的不需要这些(物质)帮助,谢谢大家的关心!”

小宇的中学同学和班主任也辗转来联系,想看看失联已久的老同学。金老说,“欢迎大家有空来家里坐坐、聊聊,但希望是春节后吧,节前家里实在有点忙。”

故事的见报,对老人来说更像是完成了一桩盘桓已久的心愿。“我把心里话说出来,小宇看了报道,也接受了。因为有些话当着小宇的面,以前不敢讲。”

父亲悬念儿子的心放下了,这比所有金钱和物质报偿都来得无价!

对许多人关心的生活问题,金老一一答复:小宇的医保和养老保险一直在交,到了退休年龄就能拿到养老金;残联也有托养中心,已经办好手续,但现在不想去。“一是小宇去了后,他孤单,我也孤单。他在家里,我们两个人还能相依为命。二是等我老了做不动了,到时候我再到养老院去,他再去(托养中心)也可以。现在我们两个人不要分开。”

一个老派的知识分子,仍维持着优雅的自尊。

现在最需要的是平静的生活,细水长流的关怀

好消息是,小宇已经出院回家,等待已久的《本雅明书信集》样书也已收到,预计下月上市。目前他正在全力翻译第二本本雅明的著作《拱廊计划》。

儿子的翻译事业,无疑就是这个两人家庭的命根。读了我们的报道,翻译界、出版界都震惊了。

小宇第一本译作《船热》的责编芮逸敏,出国多年,看到报道后发来短信,让这对父子“十分开心”。

还有出版社向小宇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合作。杭州市翻译协会也邀请小宇入会,愿意为他举办翻译作品展。

很多读过金晓宇译作的翻译同行、出版同仁都纷纷转发,并细致地表达内心的惊和敬:

“天啊,读《和语言漫步的日记》的时候我还一直跟朋友说很佩服,起码要掌握德日中三门语言才能译这本书。”

“没想过多和田叶子小说的译者背后是这样的故事。”

“原来都是他翻的,赞美!太不容易了。”

“他翻译的《船热》和《诱惑者》都读过。班维尔的文字美而复杂,很难翻译。译者真的好厉害又好可惜!”

更多的留言,是看了报道后的网友给小宇的祝福:

“金晓宇,加油,相信你会看得见。双亲或许会离去,苦乐也会随风散。但文字会记住你,书本上永远有你的注脚。加油啊这位译者。”

豆瓣上小宇翻译的作品,标记“想读”的人数显著上升。书店里,小宇的译著被重新翻了出来摆台。而他的翻译处女作《船热》在网上突然炒到了308元一本。

喧嚣也迎面而来。这样的留言更显得珍贵:

“巨大的苦难之下,也希望这个世界,能给小宇不打扰的温柔。”

是的,金老和小宇现在最需要的是平静的生活,细水长流的关怀。考虑到小宇的身体情况,大家尽量不打扰。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给人留下的只能是伤痛。所以,《我们的天才儿子》的读者们,不妨把你们的爱藏得深一点,久一点,让这个悲伤而又幸运的故事有一个最好的结局。

我们祝福小宇!(杭州日报)#洞见计划#

【美食节 | 广东音乐+广府美食能否碰撞出火花?“出圈”的方锦龙这样说】在2019年末的B站《bilibili 2019最美的夜》跨年晚会后,满头银发的国乐艺术家方锦龙一夜“出圈”,火爆全网。

如今,作为国乐圈顶流的广州籍国乐大师方锦龙,即将在广州再次上演一场非同一般的国乐创新之作:在计划于12月9日启动的2021年广州国际美食节上,方锦龙独出心裁策划了一场岭南文化明珠广东音乐和广府美食的“约会”——十首广东音乐与十道粤菜的“乐韵粤宴”,并将现场演奏广东音乐名曲。

那么,在方锦龙看来,广东音乐是否具备“火出圈”的潜质呢?音乐加美食到底“有没有搞头”?趁着他紧张筹备“出征”美食节的间隙,记者对方锦龙进行了专访。

方锦龙在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留耕堂内演奏。

关于广东音乐

50年前广州就有娱乐界“四大天王”

广东音乐具备“火出圈”的潜质

有人评价您是国乐圈中最引人注目的“流量”,很多人觉得您的国乐作品好玩又有趣,您是怎么做到的?

方锦龙:这一切来源于我的理念:“民乐,要与民同乐”。有了这个理念,就会经常琢磨观众喜欢什么,年轻人喜欢什么。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快,就喜欢一些趣味性强的娱乐给自己减压,那我想我就要找到音乐中的快乐,让人们在欣赏音乐中感受快乐,所以我创造了一些音乐会和音乐表演作品,在其中加上我的“方氏脱口秀”,让大家既能听到我的音乐,也听我对音乐新的诠释。

心中装着观众这个需求来策划国乐演出,自然能做到好玩有趣了。

广东音乐是否也有“火出圈”的潜质?

方锦龙:太有了!广东音乐其实早就出了圈啊,《步步高》《赛龙夺锦》……哪个中国人不是年年听、常听到?在我看来,它们就是最流行时尚的音乐!

往回说,近一百年前广东音乐就曾经“火出圈”。20世纪30年代,广东音乐、粤剧,都是我们广州的流行音乐,在当时的戏院、茶楼里经常上演,长寿里、太平沙、宝华坊这些地方,还有长堤的先施百货等都有戏院,像我们现在的剧院和音乐厅一样,也时时发布演出信息,那时候的潮人,都是这些地方的常客。20世纪80年代,香港流行乐坛出现了四大天王,但是我告诉大家,这个称号一点都不新鲜,早在他们50年前,广州就有娱乐界“四大天王”——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程岳威(后为何浪萍)。只要我们用心做,这一切不是不可能重现的!

您在番禺开设了一个国乐传承基地,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契机?

方锦龙:我开设的“方锦龙艺术世界”工作室在番禺沙湾古镇。这里是广东音乐发源地,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浓厚的文化根基,而深入研究广东音乐,正是我1988年南下广州的初衷。作为广东音乐典雅派代表人物,沙湾古镇的何博众与何氏三杰中的何少霞都是琵琶高手,广东音乐是沙湾乃至番禺、广州最闪亮的文化名片。琵琶作为广东音乐先驱最早使用的乐器,它的符号,值得写满整个沙湾。

另外,都说艺术源于生活,沙湾古镇有浓郁的生活文化气息,漫步在历史文化悠久的小巷间,品尝这里特色的小吃美食,体验古人怡情雅乐,在这里的所闻所见都会成为我创作的灵感来源。

让更多人喜欢广东音乐,让广东音乐也火起来,您有何建议?

方锦龙:广东音乐孕育生长于岭南,和岭南人民热爱生活的特质一脉相承,它关注的是活生生的生活,创作目的也在于满足民众的生活情感需要。因此,广东音乐无论作品题材还是创作灵感大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比如著名的广东音乐曲子《雨打芭蕉》《赛龙夺锦》《步步高》等,光从名字,就不难看出它们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如此直接而具体。

我认为要让广东音乐也火起来,首先要让广东人自己先喜欢起来。沙湾古镇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但现在甚至还有很多广州人不知道。所以需要我们在宣传、演出、教学传承等方面都作出更多努力。再说了,广州本来就是一个开改革风气之先的城市,广东音乐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还吸纳了不少西方音乐,把广东音乐这个海纳百川、无论西东的特点继续发扬光大,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

关于广州美食

生活除了音乐不能没有美食

最爱番禺美食“爬金山”

除了音乐之外,来到广州品尝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您最喜欢的广州美食是什么?

方锦龙:生活除了音乐,不能没有美食。

广州的生活从早餐开始就很丰富,早茶文化被全国人民津津乐道。我也很喜欢饮早茶,泡上一壶茶,再点些叉烧包、肠粉、干蒸、凤爪、粥粉……广府人用“一盅两件”开始一天的生活,让人觉得很有能量。

广州的汤我也非常喜欢,根据时令用材料,四时不同,特别养生。每次从外地回来广州,我都得赶紧喝上几碗老火汤,才觉得解乡愁——广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嘛。

您最想介绍的一道广州美食是什么?

方锦龙:其实广东的美食我都喜欢,就像我喜欢广东音乐,也一样是首首经典。你看,《雨打芭蕉》,原生态的;《赛龙夺锦》,是热火朝天的民间运动;《鸟投林》,歌唱自然、赞美自由;《平湖秋月》,描绘自然风光;热烈的《步步高》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作品每一首都有不同的情绪,就跟我们的粤菜一样,每一道都有自己的特色。

有一道叫“爬金山”的广州番禺传统特色美食,很能代表鱼米之乡的生活趣味,我想特别介绍一下。它的吃法就是把鲮鱼肉去骨打成鱼胶,放一锅鱼汤在中间,人们转坐着一勺一勺挖着放入鱼汤中烫熟,蘸调味料吃,味道很鲜甜。锅中的鱼肉像一座山,一勺勺往上挖,因此而得名“爬金山”,用粤语说,意头很好。从这道菜就可以看出,粤菜相对来说,更注重细节和体验感。

您觉得美食和音乐有没有共通之处?

方锦龙:对于我来说,聆听音乐和品尝美食,都会让我身心愉悦。我认为这二者关联很紧密,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我们人首先要吃饱了,然后又吃好了、吃美了,那么就有了精力去玩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各种艺术行为,包括音乐。广州人最经常说的话就是“得闲喝茶”,最喜欢做的事是“喝早茶”,约三两好友,一起谈笑风生,一起品尝美食,观察美食中的创意,也会为创作带来灵感。

方锦龙在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留耕堂内演奏。

关于美食节

让味觉和听觉跨界握手

广东音乐和广府美食将“琴瑟和鸣”

即将到来的广州国际美食节,您也会献上精彩的节目,能透露一下具体有什么内容吗?

方锦龙:我将会在现场演奏广东音乐名曲,至于具体怎么演,先卖个关子,我想应该会给到大家惊喜的!届时,粤菜大师、著名西厨、东南亚名厨分别对应10个我挑选的广东音乐曲目,现场发布同名全新菜式,美食名家进行精彩点评,讲述美食+广东音乐的文化内涵,全力打造“乐韵粤宴”这一爆点美食文化产品,让岭南文化的明珠广东音乐和广府美食合力奏响“琴瑟和鸣”的美妙之音。

这种美食与音乐的交融,您是如何找到切入点的?能否介绍一下这次创作和演绎的亮点或看点有哪些?

方锦龙:国乐的创作亮点不是说想有就能有的,首先还得要有传统的底蕴。我认为过去很多传统的东西今天看来其实也很时尚,就像我们看到很多露脐装,并不是我们现代人先穿起来的,敦煌壁画早都有了。越传统就越时尚这句话,有它的道理在。

这个道理,我用在了本次“乐韵粤宴”上,从挖掘传统,到创新表达,美食和音乐的融合,就顺理成章了。广东音乐、广州美食,二者的共同点很多:都来自传统、都属于岭南、都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很有名气、都是广东的标志性符号。民以食为天,说到好吃的没人不开心,那么,我们就把这么开心的事情,带到广东音乐中去,让味觉和听觉跨界握手吧!我相信二者的结合,一定能起到互相推动的良好效应。

相信本届美食节一定会为广州的饮食文化带来一个新局面!

更多广州国际美食节资讯

请点击官方小程序了解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文字:刘怀宇

图片:吴伟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批由“中工信用服务网”培训颁发的职业技术培训证书送达后,对于收到并持有证书的学员而言,不但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示培训后的工作技艺和才能,还可在今后的职
  • 原生郁金香TOP1 演员上榜理由:这个品种由橙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构成,一看到就会让人想起阳光明媚的春天。TOP5 弗洛伦蒂娜上榜理由:红色的月季给人迎面而来的热
  • “高级无风格伤感情绪文案”1.如果你诚实一点 也许我就不会走了2.幸福来之不易 你我都要学会珍惜3.刺痛我的话 我会记一辈子4.难怪新人迟迟不来 原是我把旧人一
  • [爱你]#棣欣引力[超话]# 祝王鹤棣25岁生日快乐[彩虹屁][彩虹屁][蛋糕][给你小心心]永远热血永远真诚永远热爱希望你每天开心,期待你的更多作品[心][打
  • #一念关山# 经过了好几天大结局的剧透,我自认为我已经接受了结局,我不会溃不成军,可是我低估了自己的能力……钱昭没的时候我还可以接受,接着孙郎没的时候,我开始眼
  • 工藤新一(激推)毛利兰(激推)古见王马小吉狛枝凪斗日向创-关于我的产品-狛日不逆不拆新兰不拆不逆王最/最王杂食-关于雷点-狛右、柯哀、不喜欢对我的推指手画脚、黑
  • NO.4 巳蛇属蛇人情绪高涨的一天,精力旺盛,能快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还有只要是你心中想做的事都会一一努力来完成,心满意足。感情较好,单身者多出去走走易有机会
  • ”“然后我觉得大家千万不要把思考和内耗弄混了,有的时候好像看起来我一直在想东西,然后一直表达自己的东西,说少‘内耗’啧…”“内耗很重要的一个事情,一个是‘内’还
  • 冬至快乐[打call]图一是妈妈给我煮的饺子[兔子][兔子]今天和妈妈甜蜜喝奶茶了图二是我和阳姐都带了饭 又起别劲想吃饺子 ny嘴上说我们两个是颠婆娘 然后中午
  • 但是只会涂眼睛下面和眼尾了,毕竟眼皮是不能再消了[笑cry]本来眼皮的层数就不太稳定……跟我一样眼睛有细纹困扰的妹子可以去做一下小熨斗和小蓝胶的功课,如果只是单
  • 关于这种退回去的衣物是否能够被二次售卖,这依赖于商家的政策和对商品的检查程度。首先,购物者通过在旅游期间穿过的衣物并保留吊牌,然后试图将其退还并要求退款,这是一
  • 其实我就总觉得,其实我的人生都早已被我自己安排好了,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挫折和悲伤,但是总会过去的,大概是我在决定出生之前就已经在一个小屋里计划这一生,为了好玩和
  • 续航方面,正常使用一天一充,80w快充充电很快,基本上只需要半小时就充满了,让我终于可以远离用电焦虑,音质表现也不错,也适合拿来听音乐,散热方面目前来看做得比较
  • 科颜氏Kiehl's 淡斑精华 Clearly Corrective Dark Spot Solution 大名鼎鼎的淡斑精华,果然没有令我失望,七天就能见到效
  • 冬至夜长梦多,我有温暖被窝#三元逸士祝您升官发财流年大吉# 我们都曾幻想过,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将所有的遗憾重新来一次,这样的人生该多完美呀!看着老大,感觉时间还
  • 当然,这醋吃的吧,是让人哭笑不得[允悲],不过呢,在又忙又冻的头发懵的日子里,倒是挺让人嗨皮振奋的。虽然很酸吧,但是还带着点甜,这一定是打翻了陈年的苹果醋[允悲
  • 虽然可能后面还有大风暴 好歹这次有这么多人陪伴他维护他呢 我还是少操点心 多表达爱就好啦 生死之外无大事 一切顺其自然 朴素的价值观就是要好人必须胜利!祝你拥有
  • 宝宝生日|周岁文案: 1.┏┈┈┈┈┈┈┈┈┈┈┓ ︎ ┗┈┈┈┈┈┈┈┈┈┈┛ 2.ʜᵃᵖᵖᵞ ʙⁱʳᵗʰᵈᵃᵞ ♪♬ +=ᵕ̈ 愿ღ健康‮快 ‬乐
  • 呼…真是幸好…一想到专家们在各种方面的帮助,我感到很幸运而且因为“Ponyjeong Hall”赞助场所,所以可以rongna一定数量的人在室内等待。尽管如此,
  • ” 楚意穿衣服,shen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斑驳,“今天当送你的了,以后别点我,我不喜欢和你do。” 陆燃气得抓住他的.月要.把人重新ya回c上,“那我就次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