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命”与“天”#传统文化##国学知识# 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天道观和认识论为基础的。安之若命和与天为一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庄子认为人无力胜天,亦不能违命。荀子在《解蔽》篇批评庄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由天谓之道,尽因矣。”荀子对庄子的批判是公允而且切中要害的。“命”与“天”是理解庄子人生哲学的关键。

01.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命”
“天”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上古时代以“天”为世界最高的有意志的主宰。“命”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说文》云:“命,使也,从口从令。”段玉裁解释为:“命者天之令也。”

“天”与“命”在中国古代常常结合为“天命”,用来表示上天的意志或命令。《尚书·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亟之。”夏多罪恶,上天的意思要除掉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说“善之代不善,天命也。”《诗经·大雅·文王》说:“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億,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天命靡常”是说天命是可以变化的。周初的天命思想对于儒家学派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老庄哲学中,“命”是一个哲学范畴,与“道”紧密相关。《老子·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静曰复命”中的“命”不是上天的指令,而是蕴含着必然性的意义。

庄子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生天地,为“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庄子从万物生成的角度对于“命”作了规定。《庄子·天地》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一句是说,事物在未形成形体之时,已经具备了阴阳的区别,而且阳变阴合流行其间,这就叫做命。因为“命”在万物未成形体之时就已经存在了,所以“命”是一种事物先天具有的属性。

庄子认为,作为万物一员的人对于先天之命不能有所损益。《庄子·至乐》篇说:“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褚,布袋;绠,绳索。布袋小不可以装大东西,绳子短不可以汲深井里的水。命形成了,人们就要与之相适应,不可以有意损益。

庄子还认为,“命”是一种不可知的力量。《庄子·大宗师》篇子桑谈及自己所以贫困的原因时说:“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不得也。父母岂欲我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欲我贫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子桑认为使其贫困的原因既非父母,亦非天地,而是一种不得不然的力量“命”。《庄子·达生》十分明确地指出:“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命”是不能改变的、不得不然的一种趋势。

不得不然即为必然,必然与偶然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庄子认为“命”具有绝对的必然性,它排斥偶然,在庄子看来偶然也是必然。

《庄子·德充符》有一则兀者申徒嘉与郑子产合堂共师的记载。子产以其高位而傲视断足的申徒嘉,申徒嘉批评子产,认为人世间幸与不幸都是命中注定,用自己的幸运傲视他人之不幸是没有道理的。他说:“游于羿之彀中。中央地,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羿为传说中上古善射之人,发必中。走进了羿的射程之内,这是必定被射中的原因,然而却不被射中,这是一种偶然性。但庄子认为,被射中是“命”,不被射中也是“命”。人们的任何遭遇都是由一种与生俱来的必然性所左右,所决定。

正因为“命”具有绝对的必然性,所以命对于人是不可抗拒的。《庄子·大宗师》说:“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吾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大块,指天地、自然;大冶,铸铁工匠,此处指万物变化的主宰。天地自然赋于我人的形体,用生使我劳作,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因而以生为快事,也应当以死为快事。在自然的造化面前,人们对于先天之“命”,无法抗拒。所以庄子要求人们对于人生的一切变化、际遇都应当“安之若命”。

《庄子·德充符》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合,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欲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为才全。”

人的生死存亡,事业的穷达,德行的高下,种种的遭遇都是事物的变化,“命”的运行,人们无法明了其起始,也无法预测其变化,所以只好顺其自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因此而扰乱了本性的平和,侵入人的心灵。使心灵安逸自得而不失愉悦,日日夜夜保持着春和之气,心灵能与外界产生和谐感应,这就叫做才全。
《庄子·人间世》说:“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成玄英疏曰:“夫为道之士而自安其心智者,体违顺之不殊,达得丧之为一,故能涉哀乐之前境,不轻易施,知穷达之必然,岂人情之能制!是以安心顺命,不乖天理。自非至人玄德,孰能如兹也!。”既然人的主观努力不能改变自己的境遇,安心顺命,就可以保持内心的安静。庄子认为能具备这样的精神状态,自然就是最高的道德修养。

02.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天”
老庄哲学以“道”为最高范畴。《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以“天”与“地”对举,天为自然之天。《老子》一书对天没有太多的解说,而在庄子哲学中,“天”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
《庄子》一书中,“天”主要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自然之天,如《庄子·逍遥游》云:“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庄子·大宗师》有“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天之所为”即自然之所为,自然之所为是自然而然的。“人之所为”即人类的作为,人类的作为是有目的的行动。

《庄子》中,“天”的另一重意义是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秋水》篇云:“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成玄英疏曰:“夫牛马禀于天,自然有四蹄,非关人事,故谓之天。羁勒马头,贯穿牛鼻,出自人意,故谓之人。”“天”指事物的本来面目、自然的状态。“人”则是对事物的自然状态的目的性的改变。这里的“天”已经迥异于宗教意义上的有意志的人格神的天。
庄子把“天”“人”对举,在中国哲学史上明确提出了天人关系问题。那么,庄子认为“天”与“人”是什么关系呢?庄子认为“天”性圆满自足,无须人为。《庄子·逍遥游》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在“天”面前,人为实为徒劳。庄子坚决反对“以人助天”。

《庄子·道充符》说:“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斫,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贷,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鬻,《释文》云:“音育,养也。”圣人不用谋虑,哪里还用得着智慧?不用斧凿,哪里还用得着胶漆?浑然无缺,哪里还用得着德行?不求谋利,哪里用得着经商。废弃“知”“胶”“德”“商”四者而不用,就是“天鬻”,“天鬻”即是大自然的养育。人与自然之天相比,实在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故曰:“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天与人的对立即自然与人为的对立,天与人的统一即人“与天为一。”所以《庄子·秋水》说:“天在内,人在外,得乎在天”。事物的自然状态是内在的,人的有目的的作为都是后加的、外部的,最高的德性在于顺乎自然。

《庄子·大宗师》说:“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畸人,同奇人;侔,等也,从也。畸人就是异于世俗而与天为一的人。所以说,从天的角度看是小人的人,却是世俗的君子;从天的角度看是君子的人,却被世俗认为是小人。

《庄子·大宗师》说:“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不管你喜好还是不喜好,天人都是合一的。不管你认为天人是否合一,天人总是合一的。认为两者合一,就与天同类。认为两者不合一,就是与人同类。把天人看作不是相互对立的,这就是真人。这里的“天与人不相胜”即天人之间的一致与和谐。

《庄子·山木》说:“何谓人与天为一邪?”庄子的回答是“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人为,是出于自然的;自然的事,也是出于自然的。人属于天,天不能属于人。天能决定人、影响人,而人却不能决定、影响天。所以圣人安然地顺应自然,体逝而终。

《列御寇》说:“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圣人安于自然,不安于人为;众人安于人为,而不安于自然。又说:“古之至人,天而不人。”“天而不人”即去人为而纯任万物之自然。
在庄子哲学中,“命”与“天”两个范畴是有区别而又相联系的。庄子有时将“天”与“命”对举。《庄子·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人之生死是必然不可免的,就象黑夜与白昼的交替一样是自然的规律。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干预的,这都是物理的实情。

《庄子·秋水》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人灭天”是说在天人相与之际,不要以人为去毁坏事物本来的自然状态。《吕氏春秋·论人》说:“释智、谋、巧、故。”所以“故”与“智”“谋”“巧”同类,指聪明智慧。“无以故灭命”即不要用聪明智慧去抗拒命运的安排。人对待“天”与“命”明智的办法就是“顺天安命”。

03.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人生哲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精神世界的“逍遥游”和世俗生活的遁世。这两个层次的建构都离不了“命”与“天”两个范畴。庄子的逍遥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这种精神自由的境界的实现,是以顺天安命为基础的。庄子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都可以说是“安之若命”“与天为一”的典范。

庄子在《养生主》一文中,曾将居于“材”与“不材”,“有用”与“无用”之间的世俗的处世方法概括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尽年”,其实质也是“与天为一”、纯任万物之自然。正确理解了庄子哲学中“天”与“命”两个范畴,玄远的庄子的人生哲学也就不再神秘了。
庄子的“天”承认、肯定了事物的自然状态,也承认和肯定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但是他在天人关系方面,主张消极的“天人合一”,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是不得不然的“事之变,命之行”,从而完全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庄子所谓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适应,一种精神的自我慰藉。荀子在《解蔽》中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是对庄子消极的人生哲学的有力批驳。

庄子以“天”为事物的自然状态,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对后世颇有影响,柳宗元就曾说过:“庄周言天曰自然,吾取之。”庄子的“命”具有“不知吾所以然”的客观必然性的含义,包括了一切不可解释的际遇。荀子的“节遇之谓命”或许就受到其启示。庄子明确提出天人关系,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可以看做消极的人生哲学中的积极成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喜马拉雅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免费音频

止学

智卷一

1、智极则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2、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3、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

4、智不及而谋大者毁,智无竭而谋远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饰智,以智止智,智也。

用势卷二

1、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智者不衿。

2、势莫加君子,德休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

3、众成其势,一人堪毁。强者凌弱,人怨乃弃。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4、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利卷三

1、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2、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3、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4、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运有兴衰,存畏警焉。

辩卷四

1、物朴乃存,器工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2、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3、王者不辩,辩则少威焉。智者讷言,讷则惑敌焉。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

4、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也矣。

誉卷五

1、好誉者多辱也。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忌焉。

2、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3、赏名勿轻,轻则誉贱,誉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4、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情卷六

1、情滥无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测。

2、上无度失威,下无忍莫立。上下知离,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3、情存疏也,近不过已,智者无痴焉。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4、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艰。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蹇卷七

1、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2、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3、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4、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大,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释怨卷八

1、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弥祸不消。

2、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3、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也焉。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不结焉。

4、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心卷九

1、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2、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3、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4、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修身卷十

1、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2、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3、诚非致虚,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4、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午读心语【20200516】——《气说》


愿你少发“火气”,不动“怒气”,充满“灵气”,浑身“锐气”,活得“神气”,迎来“运气”,更加“福气”!

天有“天气”,地有“地气”,月有“阴气”,日有“阳气”。纵观天地万物,大凡都有“气”。

人就更是“一气贯终生”,“上气接下气”:在娘肚子里有“胎气”,生出来有“奶气”,小时候“淘气”,长大了充满“朝气”,迟暮之年有“暮气”,老了自然有“老气”。

正因为“人活一口气”,因此应该富于“勇气”,树立“正气”,抵御“邪气”,少沾“俗气”,避免“闲气”,更不可“无气找气”。

假如你眉宇间缺少“英武气”,那也不必“怄气”,更不可“泄气”和“丧气”,只要你有“骨气”,有“志气”,认准目标“一鼓作气”,你就会一样“来气”,照样活得有“名气”。

如果你身为男人,不必事事处处显示“须眉气”,不行的事情要“服气”,受到委屈要“忍气”;朋友之间少“傲气”,师长面前多“客气”;少年气盛莫“负气”,血气方刚不“斗气”,鸡鸣狗盗切忌“沆瀣一气”,善恶有别不搞“哥们义气”;挫折面前有“锐气”,遇到困难不“叹气”,仗义执言显“豪气”,面对邪恶来“虎气”;每临大事有“静气”,志存高远养“浩气”,上下求索无“惰气”,奋斗终生不“歇气”,如此男儿最“帅气”。

要是你是女儿身,除了“脂粉气”,不妨有点“阳刚气”,待人接物不要“小家子气”,言谈之间谨防“阴阳怪气”,在男人面前“秀气”而不“嗲声嗲气”,在老人膝下“顺气”而且“细声细气”,教育后代“轻声轻气”,有时“憋气”也要“息气”;高兴时可以“大笑一气”,烦躁时不要“乱骂一气”,最不可“浪声浪气”,少来点“尖声尖气”;芝麻小事莫“赌气”,注意收起“小脾气”,心胸豁达少“脾气”,和颜悦色增“美气”;有钱可以“珠光宝气”,无钱不要“攀比一气”,宁可“倒吸一口凉气”,也不要“低声下气”。

或许你是一介书生,难免有些“穷酸气”,满腔经纶爱“吭气”,遇事常常“书生气”,有时来了“丹田气”,还要冒“馊气”,犯“傻气”,否则觉得不“解气”;经济常常不“景气”,两袖清风少“油气”,唯有诗书养“清气”,博古通今多“才气”,即使不能“扬眉吐气”,也不少减“书生意气”,穷则独善不带“浊气”,达则兼济净化“空气”。

人生几人不“生气”,哪个又能免“受气”?其实不管哪种“气”,都会导致伤“元气”,到头自己找“晦气”,那时觉得更“可气”,甚至“气上加气”“背了气”。

愿你少发“火气”,不动“怒气”,充满“灵气”,浑身“锐气”,活得“神气”,迎来“运气”,更加“福气”!

——《气说》(转自微信群)

[书友们议论]

书友一:“情绪还是得自己控制。那些豁达开朗的人,身心都比较健康。凡事斤斤计较,或者说憋气生气的人,身体才容易出问题。”

书友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书友三:“个个都能做到不气,心理医生会失业的。没有愤怒会少了很多诗人。”

书友四:“没有急火攻心,欣喜若狂,心如刀绞,人生是不完整的。那是木头。人不冲动枉少年。这“气”说呢,50岁以后再好好感受就行了”

书友五:“so,生活并没有想象的美好,但也不会太糟糕。”

书友六:“现在的小青年要么佛系要么道系。我感觉我就是道系。佛系道系是雅称。”

书友七:“不要这么看待后浪好吗?”

书友八:“我大概是克系了。”

群主:“我是核物理系的。”


[笔者语]大家在群里的七嘴八舌,让周六的群活跃了起来,之前提到的沉重问题瞬间转移了,变得轻松起来。真喜欢!

人活于事,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若没有这口气,什么都是浮云,这篇文章总结出了人生哲理,很棒!

(图三选自网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成年人的恋爱有多现实# bubble不知道bubble吹泡泡 唐九洲和小乌龟赛跑 唐九洲累了原地睡觉唐九洲追不上小乌龟唐九洲给bubble抱 ​​​唐九洲我想
  • 都可以问@深圳牙套仙女酱 均为兔费 深圳牙齿矫正:虎牙暴出、智齿引起深覆合、后槽牙咬合不上需要大概多少钱哪家医院医生好靠谱? #深圳牙齿矫正/深圳正畸/深圳整牙
  • 康朋街的5家店中,只有康朋街31号仍继续营业,因为巴黎人和美国士兵仍然对香水和配饰有大量的需求1955-2 标志性的2.55菱格纹手袋1955年2月,嘉柏丽尔·
  •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应该以经济发展为目的去无良破坏环境,每个公民都要做环境的守护者、建设者,千万不能做环境的破坏者,我们要真正理解和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
  • 其实一直都想发微博 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 想想有什么好说的呢 你过得很好吗 还是过的很差劲呢 都不是 就是很平淡的生活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有时候想想回家的日
  • 在整个行业苦分发渠道久矣之时,TapTap这股清流显然就很对缺乏发行业务的中小开发者胃口,而对游戏的公平推荐与优质服务的运营思路,也反过来吸引了拥有优质内容的开
  • 看完纪录片《玄奘之路》的感受呢,大概是觉得他真的太不容易了,二十七岁毅然西行,离开国土十九年,虽说他是为了他心中的“佛法”但看到他求学那烂陀佛学院的时候我在想,
  • 我的新年愿望是:再过几年,突然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那里住着曾经在地球上逝去的人,包括我的爱人武永利,他还是那个他,健康快乐的他。 很幸运在2020的最后你出现
  • 美甲美肤美容,不如她笔下兰亭与心中的曲水流觞!养得贵族精神美甲美肤美容;不如她笔下兰亭与心中的曲水流觞!
  • 今日分享[哈哈]今天去练车 看见那个叔 撞了右杆子 又撞左杆子 我笑了 我不是嘲笑 是那个叔真的很逗 [允悲]然后到我了我开始没思路了 我是撞了左
  • 他创建爱心团队人数达到4769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的精神信仰。2020年开设“花蕾逐梦残障儿童培训班”及“让世界看到我们的美”残障女性修养课堂,帮助众多残
  •   佛教要解决的问题,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就是要解决我们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向什么方向发展。因此,我们要正思维,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各种境,要智慧地生活,
  • ”虽然两人的感情没挨过3年,但两人体面地官宣分手,没有撕逼,没有埋怨,还是叫着彼此的专属昵称“丸子再见啦” “再见曦公举”并祝福彼此,温柔到让人误以为还在吃糖,
  • 这正是我不喜欢饭圈的原因,也是我从来只愿solo追星、做个散粉的原因。很好罗一舟 你很值得 你知道么 陪着你一直一直走下去下午和几个mtjj争论了一番,我发现毒
  • 早出晚归因梦去,何误相思在心头。早出晚归因梦去,何误相思在心头。
  • 蒋介石和宋美龄蒋介石出生于节气霜降宋美龄也出生于霜降闻名于世的轰动婚姻原来是霜降之恋霜降是阳下入地阴气始凝万物毕成温差最低蒋介石呆板死板丢了江山但抱得美人归一生
  • 同时,为给辖区居民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当天近30名来自市发改委、半边街社区、华龙幼稚园的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组成志愿者队伍在现场保驾护航,并为居民准备了矿泉水、口罩
  • 1.出年:19952.身高:164 3.体重:1004.职位:国企单位5学历:本科 6.月入:1w7.户籍:惠州8.现居: 深圳9.星座:天秤 婚姻:未自我介绍
  • 感恩!我们天生就会有喜欢和不喜欢的,自己喜欢的不一定就好,不喜欢的也不一定不好,所以,破除“我执”是需要清醒的头脑,需要贵人的引导,更需要温暖家庭里的家人善意关
  • 第二幕可以直接封神了,情感的递进非常非常自然,演员们之间的配合很默契。人活着要来看一场隐秘的角落[泪]第二幕祝老师唱的很好,高音很稳气息也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