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如何看待“佛菩萨安排的”

问:章嘉大师说师父一生是佛菩萨安排的,请问我们凡夫是否也是佛菩萨安排的?

  答:我早年学佛的时代,生活非常艰难。佛法常言:‘法錀未转食轮先。’无论求学或者求道,生活安定是先决条件,生活不安定就无法安心求学。所以,章嘉大师劝导我,只要真正为佛法、为众生,而不是为自己,一生就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无论是顺境、逆境都是佛菩萨安排的。这就是把自己计划自己的生活放下,不再为自己去想,就是佛菩萨安排的;如果我们自己还要计划,佛菩萨就不要操心了。你自己什么都放下,他绝对要照顾。我想了很久,最后想还是不要自己操心,让佛菩萨操心,自己操心挺累的。这要对佛菩萨有完全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很难做到。《楞严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决定不再为自己,活在世间也是为佛法、为众生活的,这样才能真正得诸佛护念,你的生活才是佛菩萨替你安排的,一切都随缘,没有丝毫勉强。

  如果一般人也想让佛菩萨安排自己的生活,一定要发心。如果不发心,或者发的不勇猛、不真诚,你的一生是业力安排的,就是世俗人讲命运安排的。真正把业力转变成愿力,就是佛菩萨照顾,龙天善神有责任、有使命要守护你。

#正能量##早安心语##晚安心语#
了凡四训(第一卷) ——2001/4/16、档名:19-16-01(下)

【己巳归】
第二年从北京回到南方。
【游南雍】
这个时候了凡先生三十五岁。『南雍』就是南京的国子监。可见得他调查,搞清楚了,他选择南京的大学,想到这个学校去念书。
【未入监】
还没有上学,在没有上学之前。
【先访云谷会禅师】
没有上学之前,听说栖霞山,栖霞山在南京,现在南京有个栖霞寺,他到栖霞山去访问云谷禅师。『云谷』是大师的号,他的法名叫做「法会」,所以此地称他「会禅师」,这是尊称他。云谷禅师是当时佛门的一位大德、一位高僧。这个时候云谷禅师已经是六十九岁,了凡先生三十五岁,云谷大了凡三十四岁。了凡三十五岁去见他,这也是头一次遇见。 我们在后面传记里面看到,云谷禅师的行谊,他的道风,他是一个真正开悟的人。虽然很年轻的时候出家,出家的时候也跟现在一样,做一些经忏佛事。但是那个时候经忏佛事,跟我们现在性质完全不一样。后来他觉悟到,出家干这些事情,与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我不是为这个而出家的,这个出家就等于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所以生死事大。十九岁他就去参学,寻师访道,以后他确实成就了。开悟之后,他在寺院里面韬光养晦,专做苦行,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工他做。以后有一些地方上的名士、官员发现他,这是一个真正有道的高僧,所以就帮助他,希望把栖霞山的道场恢复。他老人家无意于名闻利养,他介绍另一位法师去作住持、方丈。道场复兴之后,他在山后面很隐密的一个地方,建了一个小的修行地方,这个地方叫做「天开岩」。人迹罕至,他一个人在那边苦修。我想,了凡先生去访问,必定是在这个所在;天开岩,一定在这个所在,因为法师已经六十九岁。法师是七十五岁圆寂的,也就是一五七五年,这一年了凡先生四十一岁。所以了凡先生跟他见面,与大师圆寂这个时间并不很长,只有七年。我们想想,他一定是住在栖霞山天开岩。大师平常接众,不管哪个人去访问他,他总是丢一个蒲团,叫你坐在那里,叫你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一句话都不说。一天不讲一句话,都在定中。了凡先生去参访他,大概也不例外。
【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跟了凡先生,他们坐在禅堂里面,三天三夜一句话没说。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
特别是修行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妄念太多了,妄想、分别、执着太多,这个心定不下来。
【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你很奇怪!你在这里坐了三天,我『不见起一妄念』,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什么缘故?云谷禅师好奇!平常很少说话,遇到了凡先生,跟他说了这么一大堆的话,不容易,这也是特别的缘分。我们要懂得这里面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确确实实有时节因缘。他遇到了云谷禅师,这才开始转变命运,「立命之学」是云谷禅师传授给他的。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我早年念到这一句,我想了凡先生这个时候是标准凡夫。也不错,一生按照命运去过日子,到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一生没有大过失,来生肯定不堕三恶道,标准凡夫。他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这个话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例外。凡人只要你有念头,你就不能没有数;也就是说,你就不能没有定命,只要你有妄念在。如果没有妄念,你就超越命运。了凡先生虽然能够改造命运,他只能改变,他不能超越。云谷禅师了不起,为什么没有把高一层的,超越命运这个方法教导他?这也是要观机授教,看看了凡先生的本质,他的天赋。这些有道德的高僧,都有能力观机,看你是上根,还是中根、下根,应机说法。所以一切众生遇到这些高人,没有不得利益的。我们看看了凡先生,他是中人的根性,他不是上根,他是中根。对中根,当然不能够说上法;说上法,他不能接受。所以说法,契机比什么都重要。法不契机,等于是闲言语,这是佛经上说的。闲言语,用现在的话来说,废话,白说了。所以必须要契机契理。我们要深深相信,任何一个人都有命运、都有一个定数,只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换句话说,你在这一生当中,你必定是盲目摸索。了凡先生他被人算定,他清楚;他这一生,他所行的方向、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只是照着命运走就是。我们可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在茫茫大海当中盲目在摸索。如果随顺烦恼,摸索当中还会造许许多多罪业,这些罪业损我们的福报,减我们的寿命;一般讲折寿,折损我们的寿命。这种情形在今天社会,可以说比比皆是。如果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心地善良,没有非非之想,存心、行事都能守规矩,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不做损人利己之事;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必定替自己增福,替自己增寿,不知不觉当中得福报。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不好,这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人是凡夫,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善,我们天天被不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造不善业的机会就多了,而且不知不觉在造孽。这个事情很可怕!我往年求学的时候,李老师给我讲了一故事,不是给我一个人说,上课给我们同学们一起讲的。他讲到,从前古时候,有一个地方发生了一个逆伦的命案,儿子杀父亲。这个事情在从前不得了,这是大事情。这个事情上报给皇帝,当然这个儿子处死刑,皇帝下了命令,这个地方的县长撤职查办。县长犯了什么过失?这个地方是你统治的区域,是你教化的地区,你怎么教化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你教育失败,县长撤职,巡抚记过,巡抚是当时的省长。这种行政处分还其次,朝廷下命令,那个时候县都有城墙,把城墙拆掉一个角;皇帝下命令,城墙拆掉一个角。这什么意思?你们这个县,出了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是你们全县人的耻辱。现在我们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杀父亲、杀母亲,太多了。古时候的教学跟现在的教育一对比,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时候社会能安定,长治久安,人民确确实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无论是富贵或是贫贱,有亿万财富的人,他活得幸福不幸福?没有幸福;他快乐不快乐?他没有快乐。他生活得很可怜,说个不好听的话,不是过着人的生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有没去想过?这里头都有定数。定数,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语言造作,都有加减乘除。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大概距离你的命数不会超越太多,一般算命看相都能算得很准确。如果我们的恶念善念、善行恶行,幅度很大的话,你有大善或者是有大恶,就把你的定数改变了。如果你有大善,你命中不好,它会变好;如果你造的是大恶,你命里头本来很好,会变坏。凡人在所不免,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现代社会,没有一样不在诱惑人,人心怎么能够定得下来?所以今天修道,今天做学问,不容易成就。能在这个时代,学业、道业有成,都是相当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没有相当的善根福德,都不可能。你有善根,你能够明理;你有福德,你才不动心。面对所有一切诱惑,不会起心动念,这是真功夫,这是真的福德。古时候古大德,学校是教学的场所,佛门是修行的场所,为什么要选择在山林人迹罕至之处?实在讲,它的目的无非就是避开社会的诱惑,让我们的心容易定下来而已。现在难了,我学佛讲经,虽然这么多年,佛教许许多多的道场,我都没有去过。在中国,我只去过九华山、去过峨嵋山。而现在这些道场,公路开上去了,游客很方便,以前很不方便。我小时候,我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庐江,距离九华山不算太远,但是从前朝山要走三天,现在汽车三个小时。从前要走三天,真的要有诚意。还有人三步一拜,大概要走七天到十天,从我们家乡很虔诚的拜到九华山。选择这些地方,无非是交通不方便,游人不方便,不喜欢人家到这儿来,我们这个环境宁静,不要被人破坏。现在开上马路,寺庙里都装上电视,完了,这个染污已经到家里来了。现在修道难了,太难太难了!我在国外这么多年,一直到今年,我们才选择澳洲图文巴的小城,山上,山城。这个小城,人口只有八万。而且这个地方的人非常保守,在现在讲是很难得的做学问、修道的一个好环境。不能选择在都市,都市诱惑力量太强,没有定力决定不能成就。花花世界,你怎么修行?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听那边的同修们告诉我:虚云老和尚曾经到香港,香港同修要挽留老和尚定居在香港,老和尚说:这个地方花花世界,不适合修行。所以住了没几天,就回到中国去。为什么?诱惑力量太大,名利心太重,不是一个修行的处所。如果要像是了凡先生这种心态,那行。他已经知道自己命运,算定了,打妄想也是枉然,他心定下来了。这一说明,云谷禅师就哈哈大笑。
【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英雄豪杰。什么叫豪杰?一般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这个人就是英雄、就是豪杰。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了凡先生能做到。再一问什么原因?命被人算定,打妄想也枉然,这样才不打妄想。这是凡夫,这是一个标准凡夫。我们要知道,从这个地方要真正省悟过来,看看云谷禅师怎样开导他,怎样教化他,怎样把他这些错误的观念扭转过来,这是真实的学问。了凡先生能接受,是他的善根。佛家讲善根,是能够明了。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这是他的福德。有善根、有福德,又遇到这样好的善知识开导他,这是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他成就了。他能够把他的命运改变,道理在此地。好,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

#正能量##早安心语##晚安心语#了凡四训(第一卷) ——2001/4/16、档名:19-16-01(下)【己巳归】第二年从北京回到南方。【游南雍】这个时候了凡先生三十五岁。『南雍』就是南京的国子监。可见得他调查,搞清楚了,他选择南京的大学,想到这个学校去念书。【未入监】还没有上学,在没有上学之前。【先访云谷会禅师】没有上学之前,听说栖霞山,栖霞山在南京,现在南京有个栖霞寺,他到栖霞山去访问云谷禅师。『云谷』是大师的号,他的法名叫做「法会」,所以此地称他「会禅师」,这是尊称他。云谷禅师是当时佛门的一位大德、一位高僧。这个时候云谷禅师已经是六十九岁,了凡先生三十五岁,云谷大了凡三十四岁。了凡三十五岁去见他,这也是头一次遇见。 我们在后面传记里面看到,云谷禅师的行谊,他的道风,他是一个真正开悟的人。虽然很年轻的时候出家,出家的时候也跟现在一样,做一些经忏佛事。但是那个时候经忏佛事,跟我们现在性质完全不一样。后来他觉悟到,出家干这些事情,与了生死、出三界不相干,「我不是为这个而出家的,这个出家就等于维持自己的生活而已」,所以生死事大。十九岁他就去参学,寻师访道,以后他确实成就了。开悟之后,他在寺院里面韬光养晦,专做苦行,别人不愿意做的苦工他做。以后有一些地方上的名士、官员发现他,这是一个真正有道的高僧,所以就帮助他,希望把栖霞山的道场恢复。他老人家无意于名闻利养,他介绍另一位法师去作住持、方丈。道场复兴之后,他在山后面很隐密的一个地方,建了一个小的修行地方,这个地方叫做「天开岩」。人迹罕至,他一个人在那边苦修。我想,了凡先生去访问,必定是在这个所在;天开岩,一定在这个所在,因为法师已经六十九岁。法师是七十五岁圆寂的,也就是一五七五年,这一年了凡先生四十一岁。所以了凡先生跟他见面,与大师圆寂这个时间并不很长,只有七年。我们想想,他一定是住在栖霞山天开岩。大师平常接众,不管哪个人去访问他,他总是丢一个蒲团,叫你坐在那里,叫你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一句话都不说。一天不讲一句话,都在定中。了凡先生去参访他,大概也不例外。【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跟了凡先生,他们坐在禅堂里面,三天三夜一句话没说。【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特别是修行人,修行人为什么不能成就?妄念太多了,妄想、分别、执着太多,这个心定不下来。【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你很奇怪!你在这里坐了三天,我『不见起一妄念』,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什么缘故?云谷禅师好奇!平常很少说话,遇到了凡先生,跟他说了这么一大堆的话,不容易,这也是特别的缘分。我们要懂得这里面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确确实实有时节因缘。他遇到了云谷禅师,这才开始转变命运,「立命之学」是云谷禅师传授给他的。【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我早年念到这一句,我想了凡先生这个时候是标准凡夫。也不错,一生按照命运去过日子,到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一生没有大过失,来生肯定不堕三恶道,标准凡夫。他的命运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这个话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也不例外。凡人只要你有念头,你就不能没有数;也就是说,你就不能没有定命,只要你有妄念在。如果没有妄念,你就超越命运。了凡先生虽然能够改造命运,他只能改变,他不能超越。云谷禅师了不起,为什么没有把高一层的,超越命运这个方法教导他?这也是要观机授教,看看了凡先生的本质,他的天赋。这些有道德的高僧,都有能力观机,看你是上根,还是中根、下根,应机说法。所以一切众生遇到这些高人,没有不得利益的。我们看看了凡先生,他是中人的根性,他不是上根,他是中根。对中根,当然不能够说上法;说上法,他不能接受。所以说法,契机比什么都重要。法不契机,等于是闲言语,这是佛经上说的。闲言语,用现在的话来说,废话,白说了。所以必须要契机契理。我们要深深相信,任何一个人都有命运、都有一个定数,只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换句话说,你在这一生当中,你必定是盲目摸索。了凡先生他被人算定,他清楚;他这一生,他所行的方向、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只是照着命运走就是。我们可怜,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在茫茫大海当中盲目在摸索。如果随顺烦恼,摸索当中还会造许许多多罪业,这些罪业损我们的福报,减我们的寿命;一般讲折寿,折损我们的寿命。这种情形在今天社会,可以说比比皆是。如果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他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心地善良,没有非非之想,存心、行事都能守规矩,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不做损人利己之事;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必定替自己增福,替自己增寿,不知不觉当中得福报。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不好,这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人是凡夫,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不善,我们天天被不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造不善业的机会就多了,而且不知不觉在造孽。这个事情很可怕!我往年求学的时候,李老师给我讲了一故事,不是给我一个人说,上课给我们同学们一起讲的。他讲到,从前古时候,有一个地方发生了一个逆伦的命案,儿子杀父亲。这个事情在从前不得了,这是大事情。这个事情上报给皇帝,当然这个儿子处死刑,皇帝下了命令,这个地方的县长撤职查办。县长犯了什么过失?这个地方是你统治的区域,是你教化的地区,你怎么教化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你教育失败,县长撤职,巡抚记过,巡抚是当时的省长。这种行政处分还其次,朝廷下命令,那个时候县都有城墙,把城墙拆掉一个角;皇帝下命令,城墙拆掉一个角。这什么意思?你们这个县,出了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是你们全县人的耻辱。现在我们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杀父亲、杀母亲,太多了。古时候的教学跟现在的教育一对比,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时候社会能安定,长治久安,人民确确实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无论是富贵或是贫贱,有亿万财富的人,他活得幸福不幸福?没有幸福;他快乐不快乐?他没有快乐。他生活得很可怜,说个不好听的话,不是过着人的生活。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有没去想过?这里头都有定数。定数,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语言造作,都有加减乘除。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大概距离你的命数不会超越太多,一般算命看相都能算得很准确。如果我们的恶念善念、善行恶行,幅度很大的话,你有大善或者是有大恶,就把你的定数改变了。如果你有大善,你命中不好,它会变好;如果你造的是大恶,你命里头本来很好,会变坏。凡人在所不免,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现代社会,没有一样不在诱惑人,人心怎么能够定得下来?所以今天修道,今天做学问,不容易成就。能在这个时代,学业、道业有成,都是相当的善根福德因缘;如果没有相当的善根福德,都不可能。你有善根,你能够明理;你有福德,你才不动心。面对所有一切诱惑,不会起心动念,这是真功夫,这是真的福德。古时候古大德,学校是教学的场所,佛门是修行的场所,为什么要选择在山林人迹罕至之处?实在讲,它的目的无非就是避开社会的诱惑,让我们的心容易定下来而已。现在难了,我学佛讲经,虽然这么多年,佛教许许多多的道场,我都没有去过。在中国,我只去过九华山、去过峨嵋山。而现在这些道场,公路开上去了,游客很方便,以前很不方便。我小时候,我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庐江,距离九华山不算太远,但是从前朝山要走三天,现在汽车三个小时。从前要走三天,真的要有诚意。还有人三步一拜,大概要走七天到十天,从我们家乡很虔诚的拜到九华山。选择这些地方,无非是交通不方便,游人不方便,不喜欢人家到这儿来,我们这个环境宁静,不要被人破坏。现在开上马路,寺庙里都装上电视,完了,这个染污已经到家里来了。现在修道难了,太难太难了!我在国外这么多年,一直到今年,我们才选择澳洲图文巴的小城,山上,山城。这个小城,人口只有八万。而且这个地方的人非常保守,在现在讲是很难得的做学问、修道的一个好环境。不能选择在都市,都市诱惑力量太强,没有定力决定不能成就。花花世界,你怎么修行?我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讲经,听那边的同修们告诉我:虚云老和尚曾经到香港,香港同修要挽留老和尚定居在香港,老和尚说:这个地方花花世界,不适合修行。所以住了没几天,就回到中国去。为什么?诱惑力量太大,名利心太重,不是一个修行的处所。如果要像是了凡先生这种心态,那行。他已经知道自己命运,算定了,打妄想也是枉然,他心定下来了。这一说明,云谷禅师就哈哈大笑。【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英雄豪杰。什么叫豪杰?一般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这个人就是英雄、就是豪杰。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了凡先生能做到。再一问什么原因?命被人算定,打妄想也枉然,这样才不打妄想。这是凡夫,这是一个标准凡夫。我们要知道,从这个地方要真正省悟过来,看看云谷禅师怎样开导他,怎样教化他,怎样把他这些错误的观念扭转过来,这是真实的学问。了凡先生能接受,是他的善根。佛家讲善根,是能够明了。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这是他的福德。有善根、有福德,又遇到这样好的善知识开导他,这是因缘。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他成就了。他能够把他的命运改变,道理在此地。好,我们今天讲到此地。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回收旧通信物资如下: ❤4芯-288芯回收各种品牌光缆/各种型号光缆 , 信用价高 公平公正 上门回收 诗佳期待为你服务 ! 回收旧通信物资如下
  • 你不能永远总是对过去也许会发生的事耿耿于怀 ——石黑一雄《长日留痕》初恋就像一壶白开水,不管当初多么沸腾,放得久了,终究是一壶凉白开这世界明晃晃的,我继续以我的
  • [二哈][二哈][二哈]很多朋友都特别好奇地问我们说,一块和田玉原石是如何蜕变成一件华丽的首饰呢?每个人都在说芬达,这里上两颗芬达色标[污][污][污]~,芬达
  • 女人在想,你爱我就会来找我。男人以为,你爱我就不会离开我。
  • 我见此美景,中心摇动,打油一首,真所谓:白云万里任涂抹,峰峦叠嶂不是山。左下:喝青汁两个多月,皮肤斑点明显淡化,但是眼袋还没消,皮肤下挂没弹性,显老……右下:青
  • ”此时此刻我坐在人海之中,背后是无数为他而来的尖叫呐喊,舞台灯光如水,他立在红色衬衣里像一缎潋滟的红鲤,他轻轻开口,嗓音微低。”他的面前是万千为他而来的人,湿润
  • 元始天尊曰:吾等统一朝服,备齐珍贡,协力而作此宏伟巨制无极万寿图,法界稀珍精雕为画轴,其内宏伟画作乃吾等众神至心所笔,还望至亲欢喜啊!太清道德天尊曰:吾等众神至
  • 能‮见遇‬你们太好了”空‮让明‬人由内而‮的外‬改变从‮底心‬散发‮美出‬好的光芒让‮移人‬不开眼当‮人别‬靠近你会‮然自‬地被你吸引仅‮是仅‬和你待在一起就‮
  • [打call][打call]18岁是生日的一个转折点,以后的浩翔就是成年人了,我的养成系也到此结束了…成年后的翔哥会有更多机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是我相信浩翔不
  • [音乐] #鳌拜拜[超话]#有人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我已经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仍然健康。也正因此,很多纹身的人都会对自己过去做的选择有所抱怨
  • 高谷廉,毕业于日本东北艺术工业大学雕刻学科,29岁时专攻雕塑的高谷廉在东京开始了对平面设计领域的探索,并在2011年创建了设计工作室AD&D(Art D
  • 【传奇收官 生活启幕——为颐和金茂府居住理想再提案】当越来越多的人,将人生哲学溶于生活态度,他们对人居的选择也由浮华转向更深层次的探索。“她是一座晶莹剔透却总是
  • 今天的Epcot依然很美,除了阵阵妖风[捂脸]Test track的照片很搞笑,每张脸表情都很丰富第四张图可以命名为《开车开到一半发现自己还没驾照》[捂脸]想去
  • FOSS将多品牌集合的买手模式全面地带入中国零售领域,以时尚、前卫和高品质为标准,将时下最in品牌带给拥护潮流文化但有着不同个性追求的消费者。近年,我们合作的设
  • 身为剧粉一员,笔者切身感受到《夜色倾心》对观众心理的稳稳“拿捏”:开场即被高颜值的男女主CP吸引,反玛丽苏套路的剧情设定让观众如“开盲盒”般体验充满悬念的追剧爽
  •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这几个特征!#传统文化# 如今信道的人有很多,但是信道之人,未必会修道。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以求福报,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也有另一
  • 阿凤七夕给的三明治 凉拌鸡胸还有小蛋糕疆印大盘鸡真的好吃[赞][赞][赞]买的小锅做了面 煮了玉米蒸了红薯幸福感upupup炒饼跟烤金针菇好配[馋嘴][馋嘴]阳
  • 对,他说的是对的,可是我怎么不在意呢,我大学三年牺牲了那么多可以去享受青春的时刻,为每一门分数忧心,熬大夜写论文,我怎么说服自己每一步都算数?因为你作为咨询者,
  • 北宋鈞窯,紫藍釉色,花朵5⃣️辨的造型,大型溶器,鈞窯美譽,古語有云,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縦然有家財萬貫,不及鈞瓷一件,古人所指的是,優之良品的上品佳器啦,此器造
  • 看完了《隐入尘烟》 我一点也不想哭 可能我见过的苦难远远超过于此吧 人生三大悲哀:少年丧母 中年丧偶 老年丧子 看着我身边的一些人 我觉得比她们啃一辈子馍馍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