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奶奶在其被找回前离世#【跨越33年的跪拜:病床上被养父放弃,寻亲4天找回亲情,奶奶仨月前抱憾离世】陆源仔细端详着家里泛黄的老照片,留心观察自己和家里亲属面容上的相似之处,仿佛在寻找自己始终存在于这个家的痕迹。

由于想到了母亲的临终遗言,以及多年受困于找寻无果和对女儿的极度思念,高麦成顾不及在意他人的眼光,跪在母亲的灵前嚎啕大哭。在高麦成母亲弥留之际,曾对晚辈强调,“这个老房子一定不能拆,必须等孙女回来看一眼。”彼时,陆源已经离家33年。

很多迹象表明,陆源的这场寻亲活动无疑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双向奔赴。在认亲现场,陆源与母亲始终手挽手,不时贴面耳语。囿于性别歧视、社交压力和流言蜚语迟迟不敢认亲的陆源没有想到,认亲后迎接她的,将是另一番人生剧本。

“浑身发抖,像做梦一样”

这天是2月20日,早上6点,董红英起了个大早就开始忙活,她脑海中不断回忆着33年前的陈旧往事,一种充斥着激动、后悔和自责的复杂情绪汹涌而至。早在3天前,高麦成和董红英夫妇就请好了年假,从北京出发前往老家渭南。此前,董红英在北京做家政服务,高麦成从事安保工作,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认亲。

33年前,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陆源尚在襁褓中就被寄养在一户人家,父母想再找回时已经不见踪影。时隔33年,陆源终能和骨肉血亲重逢,这让双方都激动不已。

董红英不时在门口张望,寻觅陆源的踪影,在早前的时候,她只在视频中见过女儿。同样希冀早日见面的,还有陆源本人。由于即将见到分别多年的亲属,陆源的神态和情绪逐渐变得不可控,她浑身发抖,在李景伟、杜小华等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前进,眼泪止不住地流。

在认亲仪式上,除了和陆源阔别33年的父母,到场的还有她的姐姐妹妹以及其他亲属,由于被拐走的时候还不到2个月,绝大多数亲属对陆源都没有印象。

陆源曾经无数次想过跟亲生父母相认会是怎样一番感人至深的光景,但当现实如潮水般汹涌袭来时,还是让她感到猝不及防,“像做梦一样”。

“妈!”陆源手捧着鲜花,跪倒在亲生母亲面前,然后哭着爬起来,在簇拥的人群中与父母逐一拥抱,并用手拭去他们眼角的泪珠。董红英也同样泣不成声,她为自己当年送走陆源的决定感到后悔不迭,“妈妈对不住你,这么多年你受苦了。”陆源不停地摇头,像是跟所有陈年旧事握手言和。

“带你去看看奶奶”,高麦成打开了老房子的门锁,一进门便跪倒在母亲的灵前,哭喊道:“妈,你孙女回来了。”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宣泄的阀门,高麦成随即嚎啕大哭起来,越哭越伤心。一旁的董红英也难忍悲恸,边哭边轻拍高麦成的后背,她告诉陆源“这里有你奶奶的气味”。

去年10月,高麦成的母亲去世,在弥留之际,她曾对晚辈强调,“老房子一定不能拆,必须等孙女回来看一眼。”没想到仅仅在三个月后,陆源就找到了。陆源接过纸巾为高麦成擦了擦眼泪,喃喃自语“如果早几个月寻亲,或许有机会见奶奶最后一面”。

陆源仔细端详着家里泛黄的老照片,留心观察自己和家里亲属面容上的相似之处,仿佛在寻找自己始终存在于这个家的痕迹。“我跟我妈眼睛长得一模一样,跟奶奶长得也有点像。”

“人家不跟我说”

老房子内仍陈设着高麦成、董红英夫妇结婚时用的家具。董红英看到33年前的炕,往事再度浮上心头。“我就是在这里生的你呀!”她对陆源说。

33年前的10月19日,晚上10点,董红英孕痛发作,高麦成赶忙去卫生所找医生,奶奶则去找村里的接生婆。接生婆还没到,陆源就出生了,“至少有5斤”。在母亲董红英的记忆里,刚生下来的小陆源“红光满面的,眼睛滴溜滴溜地转,长得特别好”,但新生命的降临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除了欣喜,还有无奈。陆源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养了女儿还不到2个月,夫妻俩就把孩子送给外人寄养,当时甚至还没来得及给襁褓中的女儿起名字。等夫妻俩再想找回时,才得知寄养家庭又把女儿给了别人,自此就断了联系。

33年来,夫妻俩一直都没放弃过寻找陆源,但唯一的线索只存在于寄养人。多年来,“孩子大了不想认你们”是寄养人搪塞高麦成、董红英夫妇的一贯说辞。被问的不耐烦了,只说“孩子在河南”。

对陆源失联耿耿于怀的,还有高麦成的母亲。在她生前的最后几年,一直被未找回孙女的困扰包围着。一次次询问儿子孙女的下落,换来的不过是“人家不跟我说”,“河南那么大我上哪儿找”的回应,她谴责儿子“心坏了”。高麦成默不作声,涕泗横流。

对于女儿的境况,高麦成一直是好奇的。但由于听信了寄养人的说辞以及内心对于送走陆源的深深愧疚,父女相认的感人戏码,高麦成并不敢过多期待。认亲现场的大多数时候,高麦成只是抹着眼泪,少言寡语。

高麦成这些年在北京打工也并未存下什么钱,前些年在工地干活的一场意外还导致他差点生活不能自理,休养了一年多才好。他拿出大部分积蓄封了个红包,递到陆源手上,像是要弥补缺失了多年的父爱。

意外得知并非亲生

陆源后来回想,关于自己身世的秘密,似乎早已初现端倪。

陆源在河南开封杞县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那时候就有很多小伙伴对她提起“你是捡来的”,但她那时并未相信,只当是玩伴的恶作剧。在开封杞县生活十年后,她随父母迁往山西太原。2008年,长大成人的陆源在太原与她第一任丈夫相恋结婚,并育有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于2010年因为车祸去世。陆源为养育孩子辛苦工作,女儿只能由其外婆照顾。

2012年,陆源一位舅妈深知,平日里一直是陆源的母亲在帮忙照看小孩,一次便对陆源说起,今后要多照顾母亲。陆源本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叮嘱,但舅妈却多说了一句“你的妈妈虽然没有生你,但养了你这么多年。”

陆源很难描述听到这句话时的心情。她脑海中有无数个关于自己身世的疑问,但由于担心影响与父母的感情,陆源并未向养父母询问关于亲生父母的事情。尽管如此,寻亲的想法已然在陆源脑海里悄悄埋下,她想知道自己在哪儿出生,故乡是什么样,亲生父母是谁。

同年,陆源的养母遭遇车祸离世。此后,养父再娶,陆源与养父的关系逐渐疏离,联系甚少。因为工作的关系, 2012年起陆源开始在开封兰考居住,并于2017年改嫁。

在一片“只有朋友没有亲人”的疆土,陆源的归属感在逐渐崩塌。当与养父母阖家团圆的叙事已被画上休止符,寻亲的想法就再度蠢蠢欲动。陆源询问了家里亲戚和上一辈的老人,得到的回复冰冷且伤人“父母不要你了,再找也没有意义”。顾忌熟人社会下的社交压力以及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寻亲的念头冒出来又很快被掐灭,陆源说服自己的理由很充分“万一父母不想认我怎么办?”

2021年12月24日,正值平安夜,已有7个月身孕的陆源突然昏倒,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为早产,经过手术,胎儿未能保住。在手术台旁,朋友给陆源养父打电话,但对方一句话没说就挂断了。

在病床上被养父放弃后,心灰意冷的陆源摒弃了从养父那里汲取些许温存的幻想,被迫接受了茕茕孑立的落寞情节。与之相对的,是陆源的寻亲热情再度被点燃。她迫切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当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没怪过你们”

2022年1月1日,陆源朋友刷到了李景伟寻亲成功的视频,从找寻到成功仅用14天。这让同为开封兰考人的陆源看到了希望,她试着私信李景伟求助。李景伟当天就回复陆源并且鼓励她拍摄一段寻亲视频。该视频由李景伟的抖音账号发出,点击量高达70多万。

陆源的寻亲视频被她的一位表哥看到,表哥在旁敲侧击下从一位长辈处得知,陆源是从陕西渭南被拐到河南开封的。有了老家的地址后,陆源又通过养父母家的亲戚多方打听,终于在1月4日,联系上了在北京打工的亲生父母。同样,看到归属地为河南的电话也让高麦成感到欢喜,他笃定对方就是他期待了33年的女儿。

“你还记得我吗?”

“我当然记得。”高麦成斩钉截铁地回答。

“你知道我什么时候出生,生在哪里吗?”

“你生于1988年10月19日,地点在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营里村二组26号。”高麦成连当时卫生所医生的名字都报了出来。

当晚,父女俩加了微信。高麦成小心翼翼地向陆源讲述33年前的往事,仔细斟酌着语序和措辞,生怕女儿怪罪。一句“我没怪过你们”让高麦成宽了心。1月8日一早,陆源和董红英通了视频电话,看到双方的那一刻,两边都失声痛哭。这次视频聊了很久,得知女儿这三十余年的经历,董红英直言“亏欠孩子的太多。”

2022年1月30日,DNA对比结果也确认了双方的血缘关系。在与亲生父母相认后,陆源才得知自己其实出生于1988年,而非户口簿上登记的1987年。

认亲仪式高麦成本想在老家大张旗鼓地办,“乐队、鞭炮……怎么热闹怎么弄。想让大家都知道我女儿找到了,越热闹越好”。后来跟亲戚朋友商量,因为去年10月陆源奶奶刚过世,大家建议认亲的事情不要大操大办,最后选择认亲从简。

“受宠的感觉真好”

受疫情影响,认亲仪式定在了2月20日。

认亲现场董红英和陆源始终手牵着手,不时贴面耳语。一同出现在陆源认亲现场的,还有杜小华、赫东峰等寻亲家长。他们希望借助陆源寻亲成功的热度进行宣传,期盼自己的孩子也能早日回家。

在认亲仪式现场,陆源呼吁更多对自己身份存疑的女孩积极寻亲。“勇敢迈出那一步,不要有任何顾虑,父母没有放弃你们,这样才能距离幸福更近一步。”她说,这既是为其他走失的孩子打气,也是感谢大家鼓励她走出了这一步。陆源称,接下来她将作为一名寻亲志愿者,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寻人信息,期待走失的孩子都能早日回家。

相认后,陆源和丈夫被拉入了家庭微信群。这个群的群名叫“开开心心一家人”,爸爸妈妈、陆源夫妇、姐姐姐夫、妹妹妹夫8个人都在群里。大家开心地聊天,没有丝毫拘谨。

加入大家庭后,陆源的生活被彻底改变。现在她每天醒来就能收到父母的信息,内容无非关乎吃穿用度是否充足。“起来了没有?”“吃饭了没有?”“家里还缺什么东西?”琐碎的关心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照顾和关爱。陆源在抖音上发布有一条视频:高麦成、董红英夫妇为陆源擀皮、包包子,并在镜头前配合做出各种鬼脸,视频配文“受宠的感觉真好”。

为了迎接陆源,姐姐姐夫做了渭南特色大饼,边做边拍了视频;姨妈特意穿了喜庆的红色大衣,前前后后忙着招待客人;83岁的爷爷身着军大衣,戴着党员纪念章,几度落泪,双手合十并不停感谢在场的宾客“谢谢你们帮助我娃回家”。

接下来陆源准备接父母到河南去住一段时间,让父母看看自己生活的城市,高麦成夫妇欣然接受,称“听女儿的”。

当初囿于性别歧视、社交压力和流言蜚语迟迟不敢认亲的陆源怎么也不会想到,认亲后迎接她的,将是这样一番温馨的亲情脚本。(正观新闻记者 杨泽雅)#洞见计划#

#nk细胞vs衰老大作战##肿瘤防治科普##免疫##肿瘤##抗衰老#
用NK细胞来治疗肿瘤、抗衰保健为什么越来越火?
NK细胞的大名叫作“自然杀伤性细胞”。在日本,NK细胞回输作为肿瘤治疗和抗衰保健的有效手段已经常态化;在美国,有关NK细胞的研究如火如荼;在国内,NK细胞也已走上临床研究之路……随着科学界对NK细胞更深入的研究,NK细胞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NK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常年战斗在保卫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上,它不需要被激活就能直接上阵杀敌,也不需要其他细胞的配合,自己单独就能识别并清除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兼具免疫监视、免疫应答、免疫记忆三大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免疫细胞。因此,它又有“人体第一道防线”、“抗衰老界的奇迹”、“抗癌战士”等绰号。
NK细胞除了具有天然主动的杀敌能力外,还具有“免疫记忆”功能,也就是说,它们一旦与某种异物(外来的、衰老的或者自身突变产生的抗原)发生反应后,如果再一次接触同样的刺激,就可以快速启动二次免疫,发挥更强的免疫应答。最能颠覆传统认知的是,它们还能“记住”炎症细胞因子的特殊环境,以至于在下次感受到相似的炎症环境时,就可以产生强烈的杀伤功能。这是其他免疫细胞基本做不到的,这也奠定了NK细胞防治肿瘤、抵御病毒感染、抗衰老“三管齐下”的临床应用方向。
1.NK细胞在识别和杀灭肿瘤的机制上有它特有的方式
我们人体每天都会产生约6000个癌细胞,负责日夜“监视”这些癌细胞的就是以NK细胞为主的先天性免疫细胞。为了“生计”,狡猾的癌细胞在不断变异,扰乱视线,让一些免疫细胞无法正确识别并杀死自己。多数癌细胞在生长的早期会把“个人身份信息”(MHC-1类分子)搞得隐匿一些,用来避开免疫系统监视,然而,这种反常的行为反而会激活NK细胞,让NK细胞在早期就能发现和消灭癌细胞。也就是说,当人体细胞身份信息不清或缺失时,NK细胞就会被激活,这就是“抗癌第一道防线”的真面目。
2.NK细胞对几乎所有常见的癌细胞类型都有杀伤作用,包括血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神经肿瘤、淋巴癌、食道癌等,其的抗癌机制也非常多样
除了释放细胞受体来对抗外敌外,NK细胞还可以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或通过死亡受体直接杀死癌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调节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细胞间接杀死病变细胞;另外,NK细胞还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体相结合,发挥细胞毒性作用杀死靶细胞。早在2013年,一项实验对3625名癌症患者长达11年的随访研究,就已确定NK细胞的活性越好和更好的癌症治疗效果以及更低的癌症复发风险相关。不论是在胃癌、神经母细胞瘤还是结直肠癌患者群体中,都有相同观察结果。
近期,120万元一针的CAR-T——成了最网红的最具实力的抗癌代表。然而,CAR-T需要个性化定制,不能通用,而NK细胞则是可以人类通用的“现成”免疫疗法。如同给T细胞装上一个特异性识别肿瘤的“导弹头”CAR一样,科学家们正在给NK细胞也配套CAR,CAR-NK不仅加强了NK细胞活性,还能有效降低NK细胞受到的抑制,毒副作用更小,抗肿瘤效果更好,且大家都能用!目前已有多项关于CAR-NK的临床试验,这些临床试验多集中于血液肿瘤治疗,也尝试着在解决实体瘤。
NK细胞对产生免疫逃逸的病毒有效,在临床已经证明对这类病毒如对甲型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丙肝病毒均有效,对此次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也同样奏效。
3.NK细胞能清除体内的僵尸细胞,延寿20%-30%
人的衰老是由于构成人体基本单位的细胞衰老造成的,随着年龄增长,那些停止生长的细胞在体内不断积累,形成毫无用处的“僵尸细胞”,久而久之会引起衰老相关疾病,如老年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组织/器官纤维化、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这些疾病都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作为先天性免疫细胞的核心细胞,NK细胞是机体清除衰老细胞的绝对主力军。2016年2月4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美国梅奥诊所分子生物学家Baker的最新成果:以NK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清除衰老细胞可使动物寿命延长20%-30%。结果还证实,清除这些僵尸细胞会延迟肿瘤形成、保持组织和器官功能,甚至是延长健康寿命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方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Aging》上一篇论文指出,随着年龄增加,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细胞免疫功能的T细胞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功能上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而NK细胞尤其在维持老年人健康上,保持抗感染和抗肿瘤功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健康人相比,癌症患者体内的NK细胞活性通常有明显地降低,因此,有效增加NK细胞数量,提高细胞活性被认为是可以直接提升癌症患者免疫力的重要因素。相信随着科学不断发展,NK细胞未来必将在防癌、抗癌和抗衰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滚蛋吧肿瘤君#

#欢喜的小日常# 火锅下午茶

欢喜之前也吃过很多家下午茶了
但是火锅下午茶还是第一次见[笑而不语]
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真的有被惊艳到!
这个火锅造型,搭配各种食材的小甜品
还有水果 坚果 面包
既丰富又可爱,两个人吃刚好~

高颜值的美味不可辜负,快叫上小姐妹或者男票一起来尝尝,两个人的下午茶仪式感瞬间拉满!
拍照也很出片奥[good]

三里屯通盈中心二层·鹤院儿
#北京下午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そんな時に皆さんから頂いたレターや、ネットなどでハッシュタグを付けた、たくさんの愛で溢れる言葉は自分にとっては凄く心の支えであり、救いであり、糧でありました。吸
  •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心酸是不能言表的,责任是不能卸下的,委屈是自己消化的,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幸福是自己拼搏来的!晚安~”10、“世界上有一种男人,他不爱你也不
  • 有一种“整容”叫张子枫胖10斤,看清生图下的腰围,我没眼花吧最近有关新四小花旦的消息也是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因为复工,另一方面则是宅在家期间变胖了,为了给粉丝打
  • 如果当初没能遇见你,现在的我在哪里逗留所有的爱都是冒险,那就心甘情愿等待我们一生中所有悬念我一往情深的恋人,她是我的爱人我和她相遇以前,漫无目的地浮沉健哥的一往
  • 前几天看一个关注博主谈结婚七年的纪念文章,如果说新一岁有什么期许的话,希望新一年我能努力做到“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坦坦诚诚放在另外一个人面前”[蛋糕]发现生病到漫
  • 好久没说脆脆了,我俩一直不是腻腻歪歪那种,工作日有时候一天都不会打一个电话或发一条信息。【求助】之前救助的口炎、肾衰、贫血的流浪猫,明后天可能要安排手术拔牙,之
  • 现如今人民币贬值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人民币贬值首先会推升国内通胀,我们吃的喝的、用的都可能面临涨价。第一、有可能发哥顶不住830的煤价,可能会把价格放到150
  • 今天的中国每天因为 ​​​​【李彦宏首度回应无人车上路 未来无人车一定比人类司机更安全】前两天我在五环上跑了一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李彦宏首度回应无人车上路
  • #嬗变小课堂#你知道海鸥线是什么吗❓海鸥线是指从正面看,鼻头与双侧鼻翼之间连成的弧线,看上去看一只飞翔的海鸥形态,是衡量鼻部美学的一大标准。#上海鼻综合##医学
  • 19年看了阿令,当时看见他俩同台就笑得giegie的,从来没追过星所以我以为和以前一样看看就过了,开学后学校管的严不能带手机,感觉对她们的兴趣逐渐消失,20年寒
  • 喜欢咖啡的宝子千万不能错过它!没尝过的可以看小助理给大家的测评[打call]这款饼干特别适合喜欢咖啡的宝子!
  • 【在知爱建 惠想惠干|惠民县县领导中秋节走访慰问援藏疫情防控医务人员家属】9月9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健,县政府副县长周帆,走访慰问援藏疫情防控医务人员家属
  • -寿喜烧开始讲和之国的故事,但是罗宾打断了他的话,因为她看到有光从通道上的一个洞里照出来。  天已完全⿊了,借着⽉光⼩⽩兔在空中往下⼀看,“呀!那不是我的家吗!
  • #郑基悦[超话]# [专辑&演唱会] 划重点 第四张专辑 - ‘KAI ON MUSICAL’ 收录27首歌曲 包括: 从2011年story of my
  • 既然舅舅不收这个钱,那我也只能收起来了,就像舅舅说的那样,以后多抽时间陪陪他们,陪伴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孝顺。我创业的时候借了二舅10万块钱,期间舅舅一直都没有向我
  • 准备申的同学可以注意一下这个专业的PS要求,你的PS里需要涵盖以下内容:1)你申请这个专业的原因;2)你对商业和可持续性之间关系的兴趣;3)你在这个领域的初步知
  • 或许它暂时不能改变你的现状,但假以时日,它回馈的一定让你惊喜。或许它暂时不能改变你的现状,但假以时日,它回馈的一定让你惊喜。
  • 短短八十多分钟的片长还要拍七个小故事,谈情谈爱谈两性关系还要兼顾lgbt,自然是拍不出十日谈的感觉了,只能是浅尝即止了,3.0分看完了《重生之女将星》tag:b
  • 完毕啦(要先把面合好放着才有筋性的哦~~)这样的比例可做40个小饺子冬至在北方是必须吃饺子的~刚好大白值班 就想给他送过去 又表达了爱意 又显摆了厨艺!。
  • (我这个中奖绝缘体)这学期经历了很多事情,也曾经陷入极大的心理内耗之中,不过还好,一切都慢慢好转,希望老板在走之前能让我毕业就行了。突然看到去年组会上给老师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