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利好来了!武汉市这些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江岸后湖片区新增一处商业综合体
1月18日,江岸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215.6亿元,涉及商贸物流、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武汉新荣TOD天街综合体项目位于江岸区后湖大道与汉黄路交会处。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53亩,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拟打造一个集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住宅、开放绿地、中小学为一体的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160亿元。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以新荣地铁站点为中心,以5—15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是集办公、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生活服务圈。

江汉区打造数字技能人才“沃土”
1月18日上午,江汉区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涉及数字经济、新消费、楼宇经济、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将有力推进江汉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卓越”城区。
武汉云数字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项目是江汉区此次集中开工中的亮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将采用“一中心、三基地”模式推进建设和运营,其中主基地位于江汉路243号,由武汉产投集团牵头出资,华为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基地、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参与运营,项目总投资7.45亿元。项目以培养数字技能领域人才为主要方向,建成后将针对高校学生、企业在职人员及社会公众进行数字技能素养方面的培训。

武汉城市商务主轴将新增商业新地标
1月18日上午,硚口区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时代·新世界项目A地块举行。硚口区当天共开工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00.1亿元。

汉阳区建设又一处多元化商住一体社区
1月15日,汉阳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东投汉阳城、中海建桥项目A包、汉阳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四期)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151亿元。
当天的开工活动会场设在东投汉阳城项目现场。据悉,东投汉阳城项目位于龙阳大道和汉新大道交会处,预计总投资额超10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将打造一座集多层商业步行街区、写字楼(150米高)、高端住宅、开放绿地为一体的多元化商住一体社区。此外,还将大力引入新能源行业相关企业入驻写字楼,并同步引入配套高端酒店品牌,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发展。

“双子塔”将亮相武昌区沙湖畔
1月18日上午,武昌区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24.5亿元,涉及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等。#双子塔将亮相武昌区沙湖畔#
总投资18.5亿元的保利维塔项目位于中北路与兴国南路交会处,规划净用地面积1.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拟建2栋商务写字楼及配套设施,2022年计划投资3亿元。为了实现大楼的智能化,未来2栋大楼将实现5G信号全覆盖,并选择全智能的家居设计,实现设备互联互通、虚拟会议等多种运用场景。据介绍,维塔项目最高设计高度约170米,独特的造型将使它成为沙湖畔的新地标。

#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青山段开工建设#
1月18日上午,青山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开工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104.9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
青山湿地一期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是此次开工的重点项目之一。青山湿地生态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全长约12公里,计划投资约17亿元。项目整体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实施范围为中石化柴油码头至八吉府大街段,总长11.08公里。主要内容为堤防生态整治工程、岸线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自然湿地工程及引水工程。二期实施范围为武丰闸至中石化柴油码头,总长1.18公里,主要内容为码头及配套工业厂腾退、集并和建设。

#长江三峡工控系统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开建#
1月18日,洪山区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12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其他项目9个。
据介绍,此次洪山区开工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为长江三峡工控系统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总投资3亿元,项目位于洪山区书城路36号,占地面积16.2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17万平方米。该项目将依托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大型清洁能源电站编程控制器等技术上的优势,开展基于国产工业控制器的清洁能源电站安全、可控、管控一体化系统的研发,形成自主可控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

蔡甸加快打造智能家居产业集群
1月18日,蔡甸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22个,总投资138.6亿元。此次集中开工先进制造业项目12个,均在常福产业新城,全面对标“车谷副城”,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四大主导产业引进产业链头部企业,为推动制造业突破性发展夯实基础。
敏华华中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678亩,项目建设采用敏华工厂标准化模式,将打通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环节,建设由智能厂房、办公大楼及职工配套组成的综合体,主要生产智能沙发、智能床垫、智能床架、定制家居等产品。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约60亿元,预计年上缴税收约1.4亿元,可新增就业岗位约10000个。

#江夏区百亿元新能源项目年内投产#
1月18日上午,江夏区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楚能50GWh新能源电池项目现场举行。当日,江夏区共有2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96.9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11个,其他项目13个。    
据介绍,此次开工的楚能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用地面积733亩,主要建设联合厂房、原材料仓库、研发试制中心、行政办公楼以及相关附属配套用房等,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购置电池生产线10条,项目建成后以生产和研发动力及储能50GWh新能源电池为主。

#临空港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4个#
1月15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一季度“开门红”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京东华中电商产业园项目(二期)现场举行。全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203.8亿元。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包括京东华中电商产业园项目(二期)、菱电EMS全产业链国产化、曙光网络安全研发生产中心等9个产业项目,107国道快速化改造、金银湖水质提升、径河二小等5个政府投资项目。涵盖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网络安全等产业以及道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民生工程。

黄陂区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1月18日上午,黄陂区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6个,总投资147.9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9个,总投资54.4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3个,总投资82.8亿元;其他项目4个,总投资10.7亿元。
开工仪式会场设立在临空产业园鑫实泽高端医疗设备生产基地项目现场,该项目投资主体武汉鑫实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制、生产、销售创新医疗器械的高科技公司,其研发的3D打印外固定系统,填补了国内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的技术空白。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7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个。

新洲打造国家级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基地
1月18日上午,新洲区武汉磁电公司磁电防护材料科研生产基地(二期)等12个项目集中开工,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55亿余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122亿元。此次集中开工的12个项目,先进制造业占了11个,现代服务业1个。
武汉磁电公司磁电防护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是航天产业基地内高新材料产业板块的重要组成单元,该项目将为基地内部其他产品的研发、制造提供基础材料支撑,与基地内部相关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链条。该项目将建成为国家级电磁防护材料产业基地,支撑民用领域电磁防护材料应用,建成后将建立专业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施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项目,电磁防护材料综合产业能力居国内第一。“十四五”末,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10亿元。

华星光电t5项目总投资150亿元
一季度,东湖高新区共有18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495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此次开工项目布局呈“十字轴”状,沿光谷科创大走廊创新主轴高新大道、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分布,既服务于湖北东湖科学城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又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发挥作用。
华星光电t5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对现有第6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进行扩产,产能将从现有的5.3万片/月提升至9.8万片/月,计划于2025年竣工,主要生产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屏、车载显示器、VR显示面板等。目前,武汉华星光电已建成两条高端面板产线,是全球最大的LTPS单体工厂。

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开工
1月18日,武汉市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武汉经开区作为主会场,共有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中国电子云全球总部、东软睿驰南方基地、武汉中创为量子通信产业园等2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585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据介绍,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项目,总投资63亿元,将在中国车谷建设先进智造中心、越野基地、总部办公及商业展示中心等,计划2023年一期正式投产,最终具备1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是继岚图汽车之后打造的又一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将填补国内高端新能源越野车空白。https://t.cn/A6JOlSuv

【安排省级财政支出1345亿元!“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山东新年“红包”来了】

 

  2022年山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新年“红包”已派出,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1年12月31日下午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下称《2022年第一批政策清单》)已印发,初步测算,“政策清单”安排省级财政支出1345亿元(预算资金345亿元,专项债券1000亿元),其中,延续实施的122项政策涉及支出105亿元,新增减税规模50亿元,56项新提出政策涉及支出1240亿元。

  “ 2022年,我们将紧扣培育壮大‘十强’现代产业,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打造一批代表新经济和未来产业方向的引领性集群、领航型企业、标志性项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栋表示。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福一表示,强化跨周期调节和政策统筹衔接,政策清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各牵头部门细化细则加快落地,让其真正在“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黄金作用”。

  新增减税规模50亿元 真正发挥“黄金作用”

  《2022年第一批政策清单》逐项梳理2021年出台的四批政策清单、179项政策,最大限度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能不退出的尽量不退出,明确政策到期后分类执行意见,形成了2021年政策包分类执行清单。2022年继续实施类共122项政策,包括:扩大有效需求类34项、稳定经济运行类15项、加快动能转换类36项、强化要素保障类20项、社会民生事业类17项。明年不再延续执行类共57项政策,其中因年度工作已完成、政策明确执行到期或国家政策调整等,不再延续执行、政策退出的,共31项;因政策调整较大、需完善提升,原政策废止、不再延续执行的,共26项,进一步整合后纳入新一批政策清单。

  聚焦重点任务,结合我省实际谋划推出56项政策,新一批政策清单主要包括6部分内容:

  培育壮大有效需求。聚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高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扩大绿色投资、稳定住房和汽车消费、畅通物流体系等领域,推出18项政策。

  稳定经济运行。聚焦减税降费、稳定贸易规模、强化能源保供等重点领域,推出4项政策。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创新载体建设、“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领域,推出14项政策。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提高城镇化的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水平,推出6项政策。

  深化改革开放。聚焦能耗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扩大高水平开放等领域,推出8项政策。

  强化社会民生保障。聚焦扩大就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从公益性岗位开发、普惠养老托幼等领域谋划推出6项政策。

  减税降费聚焦三大领域

  政策清单中,减税降费政策备受关注,对此,山东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李学春介绍,此次政策清单减税降费政策主要聚焦在三大领域:

  聚焦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政策清单中,集合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减负措施,比如,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至15万元,使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到免征增值税优惠;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基础上再减半,实际税负仅2.5%。

  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比如,阶段性缓缴制造业中小企业部分税费;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免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降低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标准,通过这些措施,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为制造业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方面,税收政策力度非常大。比如,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提高至100%,同时,企业享受政策的时间由第二年汇算清缴时享受,提前到研发费用发生的当年即可享受。

  2亿元支持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

  2022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要实现“五年取得突破”,政策清单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将给予政策支持。经济导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此次针对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在认真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基础上,又谋划提出14条政策措施。

  其中,产业集群培育方面,围绕集群综合实力、发展活力、研发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居前10位的,省财政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创新载体建设方面,从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中安排2亿元支持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对已突破“卡脖子”技术并转向大规模产业化的优质项目进行全要素赋能支持。

  据悉,202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聚焦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四批政策清单,共涉及扩大内需、降本减负、加快产业转型、稳定外资外贸、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等13个方面179项政策,全年可为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规模700亿元以上。

  24项政策“护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工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新生介绍,政策清单中,围绕高质量发展包括24项,其中,既有开创性的新政策,也有对现有政策的深化细化。

  例如,聚焦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大对关键基础、核心技术、“卡脖子”等薄弱环节突破力度,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实施技术攻关,对承担国家产业基础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的企业,省财政采取股权投资方式予以支持。对我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首次与合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签订流片合同,并利用其生产线完成产品流片的费用,给予单户企业最高300万元补助。积极将信创产品纳入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版次高端软件等推广目录,省财政给予单个企业最高500万元保费补贴。研究确定全省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和加氢站建设任务目标,对各市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省财政根据评价结果对各市给予奖励。

  聚焦扩大技术改造有效投资。调整优化重大技术改造财政贴息政策,省级设立“技改专项贷”,构建财政、银行、担保全方位融资联动机制,变“竣工后贴息”为“建设中支持”。建立“技改专项贷”项目库,统筹用好省级技改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保费补助或股权投资支持。

  聚焦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统筹优化全省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布局,对综合排名前5位的二级节点,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主营业务收入、工业设备连接数、用户及开发者数、服务中小企业数等指标综合排名前10位的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省财政按其上年度实际服务企业上云上平台收入总额的10%-30%,每个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培育不少于10家工业互联网园区,对综合指标排名前5名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补。对省内数字经济园区开展综合评价,筛选优势突出的省级数字产业园区,择优给予每个最高200万元奖补。

  聚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鼓励“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创新服务券”等模式,严选服务机构、配券产品和领券条件,支持企业围绕创新和技术、数字化赋能、工业设计、市场开拓等方向提升能力,按照服务额度比例,单张服务券最高补贴5万元。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

  省级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工程将这样落实

  山东跨境电商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与先进省市相比,我们在生态圈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培育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省商务厅总会计师、二级巡视员孙敢敏介绍,省商务厅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企业主体壮大、产业链生态圈优化,提出了“开展省级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工程,2022年认定15个跨境电商平台、20个跨境电商产业园、50个公共海外仓,每个主体省财政最高支持50万元”这一政策措施,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培强”跨境电商平台。发挥我省外贸产业集群优势,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培育集交易、支付、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鼓励企业建设跨境电商独立站,打造覆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柔性自主供应链体系。深化与亚马逊、Wish、eBay、速卖通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开展“产业带+跨境电商”线上拓展行动,为纺织、轻工、机电等特色基地跨境电商全链条发展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实现外贸产业数字化转型。

  “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引导支持企业规划建设集研发设计、数字营销、仓储物流等要素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重点引入报关清关、支付结算、税务保险、培训孵化、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型企业,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闭环和良好生态。鼓励园区制定各类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标准,规范和引领园区产业发展。

  “提升”公共海外仓功能。目前我省企业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海外仓200多个,总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下步,将以美欧、日韩、东盟等主销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为重点,培育一批在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发展、多元化服务、本地化经营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海外仓。建设山东省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商品展示展销平台,加快建立海外仓数字化营销体系,为全省跨境电商发展、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提供支撑。

  2021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聚焦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四批政策清单,共涉及扩大内需、降本减负、加快产业转型、稳定外资外贸、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等13个方面179项政策,全年可为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规模700亿元以上。政策清单落地,达到了稳定经济运行、增强市场信心的预期目的。从经济运行情况看,我省主要指标运行良好。1-11月,投资、消费、进出口分别增长6.9%、16.4%和34.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2.7和12.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6.8%,税收占比达到74.8%。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8.9%。11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累计上涨1.2%。新登记市场主体213.4万户、同比增长7.3%。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以创新为引领 打造“蘑法”产业——天津市宁河区潘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
宁河区潘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历史名镇潘庄镇,规划范围为齐心庄村外南侧,东至齐心马路,南至大贾村边界,西至大龙湾村路,北至滨保高速。示范园范围内农业人口3.36万人,总面积43.6平方公里,以食用菌种植为特色,带动食用菌加工和休闲旅游,是以蘑菇全产业链建设为目标的延伸农业产业链型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宁河区潘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坚持绿色生态是主调、种业研发唱主角、设施农业打主板、康养休闲画主题、智能智慧造引擎,通过科学规划和重点布局,加强蘑菇种植核心技术攻关,注重品牌化、标准化、高端化生产,打造现代产业链融合范本。园区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全国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天津放心菜基地”“省级科技园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培育了130个专业合作社和79个家庭农场。2020年底,实现了示范园内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670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走出了一条以“蘑法”为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一、主要亮点

(一)规划先行,构建产业发展支撑轴

采取政府统筹指导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科学编制示范园总体规划,把提升产业能级与农业资源保护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紧密结合,构建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条。持续完善园区道路、电力通信、垃圾污水处理、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示范园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重点打造“一核四版块”。“食用菌产业核”:建成一二级食用菌种质培养中心,联合科研院所打造一流研发团队;建成日光温室310栋,林下高温香菇冷棚64栋;建成年生产食用菌包2100万包的全自动生产线和全自动香菇液体菌种制备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农业科技研创与电商服务版块”:高标准建设未来星国家级星创天地,邀请学界知名专家进驻,建设教授工作站,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智能种植设施版块”:建成543.92亩智能化水稻种植基地、菊花示范基地、特色果林种植基地,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种植基地面积1200亩。“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版块”:建设268.43亩特食用菌酱品厂,食用菌仓储、分拣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和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版块”:建成盛世龙湾陶艺展馆、宁河民俗体验馆、蘑法工场科普基地等文旅设施,打造了农耕和非遗文化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地域特色突出的农文旅区域共享品牌。

(二)品牌经营,构建持续增收核心力

利用物联网为智慧农业技术支撑,建设“气雾栽培”技术的阳光果蔬园,通过远程监控系统、无线传感器监测等科技功能,建设智慧农业大棚,种植高效绿色农产品,实现全程标准化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产品依标生产率达到100%,上市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通过农业生产智慧化不断推动品牌战略发展,形成了“齐心食用菌”和“齐心生机产品”共融互促的统一品牌。充分发挥市场带头人作用,利用展会、网红等多种形式统一组织市场推介,目前示范园已经打开京津市场,入驻北京新发地市场、华润等大型商超,使示范园产品销路得到保障。2018年以来,基地生产品牌化得到加强,品牌产品产值占示范园农产品总产值的比重由75%增长至100%。

(三)绿色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突出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现代农业理念,利用宁河七里海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首都东南部绿色生态屏障区的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围绕食用菌产业生态循环模式,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王贺祥教授达成合作协议,研发食用菌种植新技术,推广具有耐盐碱和无重金属积累两大生理特点的食用菌菌种,形成“食用菌栽培—菌糠改良土壤—耐盐植物栽培—耐盐植物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的盐碱地食用菌生产链条。开发立体种植、林下养殖等循环农业产业新业态,形成促进产业提升的新动力,逐步带动高端农产品二产加工联动升级。以生态、文化、创意为引导,以农事体验、创意农业为主要特征,深化“农业+文化+旅游”,打造食用菌为载体的文化创意和养生休闲示范园区,形成食用菌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

(四)创新机制,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政府+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推广“四统一分”的集群式产业发展模式,即“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和分层管理,由龙头企业出资在核心区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为示范区内农户和合作组织提供菌种、食用菌栽培技术服务、产品购销服务,农资租赁等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推广土地入股和“租金+分红”两种联农带农模式,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得到有效保障。2018年以来,示范园核心区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生产的产值占比由15.8%增长至25.6%。

二、特色政策举措

(一)科技驱动,助力示范园产业升级

园区高度重视科技发展,与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交流。在食用菌研发方向,与天津市武警医药研究所和天津农学院合作共同研发液体菌种、菌包制作、菌丝营养液提取、蘑菇培育等技术。在绿色发展方向,与台湾(天津)农伟汇生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园区农作物全部使用营养植物酵素种植取代农药化肥使用,确保种植产品在绿色和有机之间的生机产品,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口感和食品安全档次,打造齐心生机品牌。目前,示范园共获得9项发明专利,包括8项秸秆处理加工设施设备实用新型专利和“一种处理生物质压缩成型设备的停机与死机的方法”的发明专利。

在生产设施方面,大力发展食用菌林下种植、棚室种植、工厂化种植。在工厂化生产车间方面,利用人为控制环境温湿度和通风技术及设备,实现食用菌、果蔬周年生产。菌种方面,目前,示范园核心区已采用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的技术和设备,缩短了制种时间,降低了制种成本,提高了接种成活率并延伸了食用菌生产链。蔬果生产方面,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设备,采用滴灌技术,实现自动化灌溉,完成大田滴水、滴肥,节约成本,保护土壤。在大田种植方面,实现机播、野草防控、收割、秸秆利用全程机械化管理。

(二)人才引育,助力示范园双创升级

充分利用示范园区的发展基础,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失地及返乡农民的创业与就业,围绕高级人才激励、科技人才孵化、层级能人互信、农村人才培训,形成了示范园梯次人才开发与利用机制。园区聘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1名,主要负责育苗、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研发、文化艺术培训、旅游拓展项目等工作;与天津众创空间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谋划建设大学生农业孵化器,邀请大学生人才到园区创新创业,搭建返乡、还乡、有创业理想年轻人的梦想平台。优化人才结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升产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2018年以来,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就业情况得到强化,示范园内吸引本地大中专学生、务工经商返乡创业人员兴办合作社或兴办家庭农场、开办乡村旅游点的数量不断增加。

(三)产业帮扶,助力示范园增收升级

示范园核心区主要发展食用菌产业,充分利用齐心村、大龙湾村、大贾村三个村庄秸秆资源6800吨、劳动力资源4665人、耕地资源24915亩,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构建食用菌全产业链体系,打造农村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产业化体系,促进示范园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实施天津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场和动力源。以核心区为核心载体,对周边农户进行示范引领,在传授农户种养殖新技术的同时,吸引部分农户到园区经营,为入园农户提供种苗,搭建销售平台,保障周边农户既能产又能销,使农民增收有了保障。同时,宁河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园联动带农作用,宁河区困难村产业帮扶食用菌基地落户示范园,成立由宁河区农业农村委负责项目监管,潘庄镇、大北镇、七里海镇等八个相关镇组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联动44个困难村,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紧紧围绕落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任务,突出精准扶持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达到产业帮扶的目的。对推动宁河区规模农业、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核心区示范带动,目前潘庄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数大幅增加,尤其是家庭农场由2017年的3家增加到2020年的73家,土地集中化经营比例大幅提高。截至2020年底,潘庄镇规模化土地经营比例超过60%,使更多的农民既能从土地获得稳定收入又能从种植业当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劳动报酬,每年可为每个困难村产生2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联农带农示范效果明显。

三、经验启示

一要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国家战略,发挥核心区对困难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实现示范园建设发展与联农带农双丰收。

二要全力落实国家、市区各项政策,坚持以核心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通过抓农业技术集成化服务创新,推进示范园及周边产业融合发展。

三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围绕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开展产学研联合技术攻关和示范试验,整体提升示范园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

四要强化产业链高水平、高层次延伸,推进发展模式由低端初加工向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方向转换,提高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五要打造农文旅特色品牌,以传承区域传统乡村特色文化为抓手,建设体验式、展示型商贸休闲度假体系,提高示范园二三产业比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讲了六段诗妖的故事,其中一段是晋惠公时的童谣:“恭太子更葬兮,后十四年,晋亦不昌,昌乃在其兄。《隋书•五行志》记载,隋炀帝到达东都时,在长乐宫饮酒大醉,写了一
  • 飛行機迄の間、ルーブル美術館から凱旋門迄、再度散歩。原作:久世蘭(講談社「週刊少年マガジン」連載)監督:奥村よしあきシリーズ構成・脚本:筆安一幸キャラクターデザ
  • 他写道,运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挥汗如雨,更是心灵的升华,是攀登高峰,俯瞰世界的豪情壮志。在人生的旷野中,与伍嘉成一起奔跑,体验运动的惊奇与美好,让每一天都充满动力与
  • #番茄免费小说# 《大宋之蚁》 第十三章询问 雷樟走后,檀儿道:“椿儿,莫怪大姐说你,你单单听了邓敏之言,就断定林三郎与妙音有意?平素林三郎待你如何,你
  • 而且我之前分享过我是从两百一十斤减下来的,皮肤和肌肉不可能不松弛,所以我还需要一些提升项目。这个古老难题,如果遇到有经验的医生,他们会着重对待,直接收紧双下巴,
  • 从那儿开始,我真正的被打动了,我觉得作为新农人的他们都能坚持下去,那在农村生活二十年的我,有什么理由去嫌累!非常谢谢十个勤天,因为他们,我爱上了土地,感受到了粮
  • -这份独特之礼❤️‍不仅是对你热爱运动的最佳奖励更是对心中那份纯真与浪漫的完美诠释✨ -快来Keep,为爱加冕,为幸福助力#keep奖牌# #HelloKitt
  • 美联社、CNN、《金融时报》等西媒因此认为,莱希的去世将“重创”伊朗政局,同时“或点燃已成为火药桶的、极其不稳定的中东局势”。刘中民告诉观察者网,至于此事件是否
  • #鞠婧祎[超话]#jjy#鞠婧祎姜黎非# jjy#鞠婧祎千香引# 级偶像&演员鞠婧祎全能全网千万级收藏单曲拥有者✈️单曲恋爱告急火爆全网强势出圈⭕2022内娱
  • 然而临时起意,又刚好有合适的团队,就决定冲冲冲了~这一次行程其实遇到了很多状况,很多非预期的小事情一个个蹦跶出来,感觉到自己真的天选之女哈哈哈哈。QHL:夏天里
  • 懂得感恩,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周围的⼀切都是那样的美好[抱一抱] ​#王鹤棣[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艾特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
  • 三天三个城市睡三张床终究还是把一化妆包遗忘在小城[允悲]老妈说哪个城市也不如家乡小城温度刚刚好6月初的京城也太热了吧[抓狂]赶脚超越了省城下午下班小伙伴们一致公
  • 事实上,只要是新鲜的猪牛羊肉,甚至不需要调味,只是炭火烤,再放点盐,就是上等的美味了。淄博烧烤口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蘸料,在北京应该叫“干料”吧,在别处吃不到
  • -有任何水果的需要 找老王,可以少踩很多雷!就五六月份啊,武汉这种天气啊,大家懂的都懂,梅雨季节衣服一定要慎选洗衣液哦,好爸爸除菌除螨除味洗衣液'③效合①厉害!
  • 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鲁迅先生在他的《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说道:虽弱水四绕,孤立独成,犹将如何如何.
  • [困] 我爸竟有万亿资产(80集)[互粉] 少帅的复仇女佣(96集)陈政阳&张紫淋[太阳] 别拿往事折腾今天了,别让昨天给今天陪绑了,不管昨天你迷失到了
  • 16、 关于“读书”梁晓声的这句话说得真好: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周国平
  • 在小羽面前,他可以不是尊贵的信王殿下或受人追捧的孟笙拂,而可以只做那个笨拙但真诚的谢存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似真还假,似假还真,存真和假玉一样,都并非完美无瑕
  • 苏菲很平凡,没有魔法,甚至会闯出一些麻烦,哈尔从未责怪她,他表现出来的温柔是,只要你在我身边就有意义。她被荒野女巫变成老太太,很快就接受了外形的衰老,并且认为因
  • 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地翻山越岭,你要知道:最终使你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