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竞技,所以天气越冷越好?服用黑芝麻丸能够预防脱发?餐前用开水烫一下碗筷就能消毒杀菌?2月28日发布的2022年2月“科学”流言榜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1. 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竞技,所以天气越冷越好
流言:
冬奥会是运动员在冰雪赛场上的比拼,为了保证赛场上冰雪的质量,让比赛顺利进行,冬奥会期间天气越冷越好。

真相:
低温不仅会带来体感上的寒冷,还会对比赛的成绩和安全性、运动员比赛器械及赛场设施等带来实际影响。
比如在雪橇、雪车、钢架雪车项目中,最理想的天气是0℃或低于0℃的晴天。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赛道上的“雪”其实是人造冰,厚度要达到5厘米以上,温度需要保持在-2℃至-3℃。
跳台滑雪是公认的成绩最易受天气影响的比赛之一,气温低于-20℃或高于0℃都不适宜比赛。如果气温较低,会让运动员肢体出现僵硬,当气温在-20℃以下或持续极寒天气时,雪质过硬,甚至出现比较厚的冰晶层,运动员落地时很容易摔伤。自由式滑雪也有类似情况,过低的气温对于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动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气温太高也不行,可能导致赛场出现无雪情况,温度过高也无法造雪。另外,高温还会给比赛带来一定风险,比如跳台滑雪项目在气温较高时,比赛场地积雪的湿度增大,变得松软,容易导致运动员受伤。因此,为了达到相关比赛的条件,国际奥委会在主办城市的选择上,2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就是其中一项核心指标。

2. 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异种器官供体
流言:
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器官供体。

真相:
实际上,灵长类的“近亲”们,并不是人类理想的器官移植供体。
将灵长类列为器官供体面临着包括技术、伦理在内的诸多问题。例如,灵长类中大多数物种体型较小,其器官性能和尺寸无法承担人类代谢的需要;灵长类繁殖率较低(平均十年一代),而体型较大的猩猩和狒狒,本身就处于濒危状态,也难以满足人类对器官移植数量的需求。它们还可能带有一些人类易感染的病毒,如猴免疫缺陷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一旦这些器官移植到人体上,发生重组后可能产生更有害的病毒。
与灵长类不同的是,猪的器官大小与人类相仿,传染疾病风险较低,数量相对更为充足等优势。从性能参数来看,猪与人的体温均为 36℃~ 37℃,心脏大小、管道分布和动力输出,甚至心率(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猪为55~60次/分钟)都相类似。可预见的器官移植范围包括角膜、皮肤、胰岛、关节、肌腱、韧带、肾脏、心脏、肝脏等多方面。目前在医学界,植入人体细胞的猪的心脏瓣膜已经用于患者治疗,猪的韧带肌腱移植也已经成熟,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现阶段异种器官移植的最佳选择对象。

3. 干眼症就是眼睛缺水
流言:
顾名思义,干眼症就是“眼睛缺水”,所以勤滴眼药水就行了。

真相:
出现干眼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随便用眼药水“补水”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失明。
干眼症,是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常表现为眼睛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红眼痒、视力模糊、疼痛、畏光流泪,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损伤甚至视力损害。
角膜的保湿靠泪膜,而泪膜的最外层覆盖有一层睑板腺分泌的“油”,以防止水分过快蒸发,这层油就是睑脂。如果腺体分泌不出油脂了,就会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80%以上的干眼患者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
对于“缺油”型的干眼症,一味用眼药水进行“补水”不仅成效甚微,还可能因破坏脂质层而加重病情。同时,眼药水中的防腐剂及其他化学物质,也会对眼表角膜、结膜细胞产生损害。目前正规医院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再配合人工泪液,来缓解干眼症的不适症状。

4. 服用黑芝麻丸能够预防脱发
流言:
网红黑芝麻丸能够“以黑养黑”,拯救发际线。

真相:
黑芝麻的黑来自一种黄酮类物质,但人体内黑色素细胞组成的氨基酸衍生物,跟黑芝麻中的色素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就算吃黑芝麻,并不能帮助体内黑色素的生成,减少白头发。
理论上,黑芝麻里的维生素B2可以预防脂溢性皮炎,但是要满足成年女性每天1.2毫克的维生素B2需求,得吃 500克以上,男性则要更多。绝不是商家、网红推荐的那样,随便吃一点就能达到期望中的效果。
此外,黑芝麻是一种油料种子的作物,它的含油脂量通常可以达到重量的一半以上。而如今的脱发者以“脂溢性脱发”为主,其皮肤油脂分泌多,真菌容易繁殖,引起毛囊损伤。如果进食过多的黑芝麻丸,还可能会加重油脂分泌,引起头皮的瘙痒、红斑等,并会造成体重和血脂的负担。

5. 花滑运动员天生转圈不晕
流言:
花滑运动员平均每场比赛要旋转近百圈,他们那么“能转”是一种天赋,普通人转两圈就晕了。

真相:
花滑运动员之所以转不晕,是因为他们在不停地训练,并非天生不会晕。
人们耳朵里的前庭系统是负责人体自身平衡感和空间感的感知系统,也是保证人在复杂运动中维持协调与平衡能力的重要结构基础。
人在原地转圈时,前庭系统半规管中的内淋巴液会按同样的速度转动,此时人体内一个特殊的感受器“壶腹帽”接收到这个信息,并反映给脑部,大脑就知道人在转圈。当身体突然停止旋转后,内淋巴液的移位一般持续3秒就会停止,但壶腹帽却需要经过25-30秒钟回到原有状态。因此,当人停止转圈后,会有一种朝相反方向旋转的感觉。
花滑运动员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前庭系统逐渐习惯了头部的空间变化刺激,对这些刺激变得“迟钝”,进而战胜了人体的自然反应,身体变得适应旋转,从而可以顺利实现高水平的姿势和平衡控制。

6.自酿酒、纯粮酿造的酒更健康
流言:
纯粮酿造的酒才是粮食精华,自酿酒、纯粮酿造的酒更健康。

真相:
酒对健康的影响来自于其中的酒精以及其他杂醇。实际上,不管是“纯粮酿造”还是“食用酒精勾兑”,其中的酒精都是通过粮食发酵而来的。只要是酒精,对于健康都有同样的危害。
另外,很多人推崇的“自酿酒”“土法酿酒”,其发酵工艺过程缺乏很好的掌控,后续往往没有规范的蒸馏操作,所以所含杂醇通常更高。一些杂醇对健康的影响比酒精还要大,这也是有时喝“自酿酒”“土酒”更加“上头”的原因。所以,从健康角度考虑,建议不要饮酒。对于那些自酿酒,则更要小心。

7. 磁暴对卫星杀伤力巨大
流言:
一次磁暴导致40颗“星链”卫星出现问题,说明磁暴对卫星的杀伤力非常大。

真相:
磁暴对卫星的影响,主要与卫星的设计思路和轨道位置两方面有关,并不能一概而论。
太阳耀斑爆发时,可能出现较强的太阳风,除了可能直接损坏卫星外,也会造成地球附近磁场产生大范围的扰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磁暴”。自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活动基本上都是以11年为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中都会产生几千几万次磁暴。大部分情况下,在轨卫星最多就是通信暂时受到影响,并不会因此坠毁,我们用不着谈磁暴色变。
那为什么“星链”卫星在磁暴中损失惨重呢?因为“星链”项目属于商业卫星,为了节约成本,会使用一些并不十分成熟的新技术,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这些卫星的可靠性不像传统卫星那么高,一旦出现磁暴,往往更容易出故障。
另一方面,磁暴爆发时,常会导致大量带电粒子注入大气层,加热大气——高层大气原本很稀薄,可磁暴使其受热、密度增加后,空气阻力也随之猛地变大。这时如果卫星不能及时打开发动机升高轨道,就会像陷入“泥沼”一样,轨道越来越低,结局可想而知。而星链卫星恰恰就是在低轨道释放的,这些卫星因磁暴进入安全模式后,没能及时退出并打开发动机调整轨道,这是其批量受损的主要原因,而其他更高轨道上的卫星则不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8. 孩子床头放柠檬,能帮助长高
流言:
柠檬会产生一种特殊香气,让孩子更好地进入睡眠。深度睡眠更多的孩子,身高是长得非常快的。

真相:
柠檬帮孩子长高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孩子能不能长高,除了受到遗传的影响,还和三个因素有关:睡眠、营养和运动。
睡眠对长高和智力发育确实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绝大部分孩子并不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如果存在,想通过闻柠檬味来实现加速睡眠也不现实,因为柠檬并没有助眠功效,而且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柠檬的气味。
孩子的身高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与外部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主要包括睡眠、运动、饮食、情绪等四方面。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保持充足并规律的睡眠,坚持运动,保证充足营养,以及保持良好情绪等,为孩子的身高助力。总之,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长高,必要时可向正规医院咨询。

9. 餐具用开水烫烫就能消毒
流言:
在外应酬聚餐前,记得先用开水烫烫碗筷,这样就能消毒杀菌,放心使用了。

真相:
吃饭前用开水烫碗,由于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足,不能保证杀死多数致病性微生物,其作用顶多就是冲下浮尘,图个心理安慰。
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时间。举例来说,可引起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普通细菌繁殖体,80℃热水需要5-10分钟、沸水需要2-5分钟才能杀灭;婴儿腹泻病毒需要100℃处理5分钟才可灭活;甲肝病毒在56℃可存活30分钟,乙肝病毒60℃能存活4小时,连续煮沸1分钟才能破坏它们的传染性;而要杀灭其他耐热能力更强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温度更高、时间更长。
但一般餐厅提供的热水热茶,为了避免烫伤,多在70℃-80℃左右。这些水倒在凉的餐具里,温度还会降至更低。另外,不少人烫餐具的时候,最多烫个十几秒,这在作用时间上也是远远不够的。
聚餐时,比起开水烫碗,人们更需要做的是使用公筷公勺、分餐,或者使用包装好的消毒餐具。餐具只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流程,就可以放心使用。(北京晚报 记者刘苏雅)

【撷取古诗唯美意象!#设计师揭秘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演变#】昨天(2月8日)上午,在冬奥历史上第一次设置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决赛中,“青蛙公主”谷爱凌创造历史拿下金牌!这也是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中国队夺得的首枚金牌。
随后进行的颁花仪式上,礼仪志愿者身穿具有中国特色的颁奖礼服“瑞雪祥云”款款而来。“瑞雪祥云”颁奖礼服与冬奥“顶流”谷爱凌和带有金色橄榄枝的“冰墩墩”同框,扮靓冬奥会雪上项目赛场的高光时刻!

近期,本台记者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雪上颁奖礼服“瑞雪祥云”设计团队进行专访。“瑞雪祥云”礼服方案由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成员陈曦、陈亚萍、朱怡然和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共同设计。其中,陈亚萍和朱怡然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研究生,从创意、手稿、纹样创作、打版、选料、样衣制作、修改调试再到最终的成衣方案全程参与。北京服装学院贺阳教授设计的帽子,将传统的花帽式样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这套颁奖礼服锦上添花。陈曦作为中央美院艺术设计研究院特聘专家,对设计理念把控、服装款式打版、色彩及配饰设计给予了方向性指导和关键性把关。她也和北京“双奥”颁奖礼服有着独特情缘。

中央美院艺术设计研究院特聘专家陈曦 右二为中央美院研究生陈亚萍

设计灵感:撷取古诗的唯美意象

颁奖礼服“瑞雪祥云”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汉服深衣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相连和对襟旋袄的款式。裙摆上,从冬奥会核心图形中提炼出的山形与雪道线条元素极富动感。设计以“瑞雪”和“祥云”两个传统吉祥符号为主题。陈曦联想到宋代诗人魏也创作的《次韵和李殿院咏雪》诗句:“瑞雪祥云见盛时”。从古诗中提炼出的唯美意象,用于冬奥颁奖礼服的设计,以此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福!

“瑞雪祥云”礼服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用手推刺绣的形式展现中国传统绘画中“金碧山水”的技法,展现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金碧山水”画兴盛于唐朝贞观之治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精神上升期的美学品味,风骨俊峭、意境隽永。颁奖礼服的颜色选用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中的霞光红和天霁蓝,结合2008年夏奥会的祥云元素,体现北京“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悉心指导

“整个设计过程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陈曦回忆。期间,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为央美设计团队提供了悉心指导。考虑到颁奖礼服需要功能和时尚兼备,该团队在设计中也有一些遗珠之憾。

最初,大家希望用红色斗篷作为灵感来源。“在中国画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斗篷,比如昭君出塞和薛宝琴踏雪寻梅时的形象。” 陈曦介绍,斗篷是近几年国际流行的趋势,也是非常时尚的单品。团队研究了各种长度和款式的斗篷,但考虑到户外比赛场地的风会很大,斗篷可能会被掀起。

在诸多尝试后,最后还是选择放弃这一方案。“瑞雪祥云”将在本届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所有雪上场馆的颁奖仪式中使用。为应对冬季雪上场馆极寒和强风的气候条件,设计团队最终根据三层穿衣的法则,将礼服设计成三层结构。依托航天技术与高科技材料,提高防风、抗寒、保暖能力。

奥运会颁奖仪式是整场赛事中最荣耀的高光时刻,也是转播镜头最集中的场景。考虑到转播及镜头呈现需要,设计团队对礼服的领口、袖口、胸前、肩部等重点部位的细节和色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处理,保证颁奖礼服在镜头中最佳呈现。“瑞雪祥云”颁奖礼服设计团队成员,研究生三年级学生陈亚萍为大家做了相关讲解。

设计师回应:

不能以日常时装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冬奥颁奖礼服

2021年12月31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系列颁奖服装发布后,引发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评论。记者对网友观点进行集中整合,颁奖礼服“瑞雪祥云”团队设计师陈曦对此做出回应:

Q1:为什么不用汉服作为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

首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需要展示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时代精神面貌,如果选用古装作为奥运颁奖礼服不太恰当。而且汉服并不能作为中国服饰的唯一代表。同时,考虑到服装的功能性,汉服的宽衣博带不适用于冬季。宽袍大袖的汉服很容易灌风,无法起到保暖作用。另外,作为服装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完全照搬。真正的传承是要让它适用于现代生活。只有将传统服饰元素、风格融入现代生活,才有使之传承下去的可能,这应该是设计师研究的方向。

Q2: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为什么看上去像少数民族服饰?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古代冬装的款式大都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没有胡服骑射的融入就没有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化。旗袍也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但却成为全世界都能辨认的中国服饰元素。中国服饰的美就在于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朝代更替和民族大融合而体现的包容性。

Q3:冬奥颁奖礼服为什么使用高饱和度的颜色?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以日常时装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奥运颁奖礼服。它更像是演出服或舞台服装,而且是在特殊场合使用的服装,生活中也不会有类似的场合。首先要满足颁奖仪式现场环境的需求。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穿这样高饱和度的颜色,但是在雪山的背景下如果用淡雅的颜色是无法与环境分隔开的。在转播镜头中需要高饱和度的色彩但又不能反光才能有好的效果呈现。在设计的初始阶段组委会并没有将礼服的使用场合细分为冰上、雪上还是颁奖广场专用,因此我们设计的时候要同时考虑这三种环境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冬季场地颁奖大部分在室外,颁奖礼服既要保暖又要体现身材的婀娜。因此冬奥的颁奖礼服比起夏奥来说,在面料和款式上的发挥余地非常有限。

采访设计师陈曦

“双奥”情缘:坚定初心的圆梦之旅

北京2008年奥运会时,陈曦在北京奥组委以工作人员的身份组织了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征集,并组织专家和设计师进行深化修改和制作,将三个设计师创作的五个系列共15款颁奖服装以统一的形象呈现在奥运赛场。陈曦表示,当年的经历不仅为所有奥运人留下一生的珍贵回忆和散不开的奥运情结,也成为她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14年后,她有幸以设计师身份与颁奖礼服再续前缘,弥补了当年只能临渊羡鱼的遗憾。

2008年陈曦在北京奥组委负责颁奖物资的制作项目

对陈曦而言,奥运精神可理解为个人拼搏与团队协作缺一不可。她说:“就像我们08年奥友群的群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奥运精神不只是赛场上的竞争和颁奖台上的荣誉,它更是每个人生活中处处都会感受到的一种激励,一种永不放弃的坚持。尤其是现在的疫情期间更需要这样的精神鼓舞。”

时尚编导评价北京冬奥颁奖礼服:

打造美丽中国 共享科技未来!

采访中国最佳时尚编导周迎

中国最佳时尚编导、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职业模特委员会荣誉委员周迎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颁奖礼服作品不仅呈现了礼仪人员端庄、大方的形象,同时还满足了防寒保暖的要求。冬奥颁奖礼服的科技感十足,采用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的材料制作,具有耐高低温和皮肤适应性好的优势,实现用科技服务冬奥。相信今后,如果将冬奥服饰中的高科技运用到日常服饰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服装的舒适度,让全民共享科技发展红利!(北京新闻广播)

科学猜想文集

(369) 《嘉萌地区恐龙灭绝最具代表性》

      

赵海滨博士,黑龙江省地质调查院、齐齐哈尔分院高级工程师,主持嘉荫地区恐龙灭绝成因的研究。在一次地质调察中,他发现嘉荫地区恐龙化石产出的层位多,化石产出的点也比较多,化石产出比较完整等特点,更产生了研究嘉荫地区的古环境想法。嘉荫地区是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早的地区,后来又陆续发掘出了大量的恐龙化石,但对恐龙的生活环境与灭绝原因一直没有作出科学解释,这个未解之谜一直触动着赵海滨博士,他们的考察队能否挑战这个难题呢?赵海滨博士的提议引起了其他队员的共鸣,调察古环境的工作就此展开。而他们的研究方向正好弥补了早期恐龙化石发掘与研究上的不足。

       嘉荫地区恐龙生活的时代属白垩纪晚期,比较接近恐龙灭绝的年代,主要物种为鸭嘴龙,骨骼化石占90%,其它恐龙化石占比仅为10%,其中发现了极少的肉食性恐龙,如霸王龙等。依据这些特征,赵海滨博士将他们研究恐龙生活与灭绝的重心放到生态环境上,于是,他们将恐龙化石出土层位的沉积物作为研究的重点,通过环境研究探索恐龙死亡的成因。

嘉荫地区地层的出露处在白垩纪晚期,白垩纪晚期正好是恐龙灭绝的地史时期,所以,嘉荫地区在研究恐龙灭绝从时代上是一个很好的地方。第一步,他们在恐龙化石采挖的层位采集一些沉积物,送往研究所进行分析,因为沉积物中除了含有碳等矿物质之外,还有大量的孢粉化石。孢粉是植物的一部分,代表着不同的植物,不同孢粉的沉积量代表那个时期不同植物的繁荣状态。如果采集到了这些孢粉等同于找到古环境的一把钥匙,通过孢粉研究古环境,来探索恐龙灭绝的成因,对任何科学工作者都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赵海滨研究团队队员们在永安村发现了一块区域,这里曾经出土过恐龙化石,并且地层年代也正是白垩纪晚期,也就是恐龙灭绝的时期。队员们在恐龙出土的附近发现了一些质量较好的地层,这些地层土质细腻,很有可能存在孢粉化石。他们将采集到的样本送到中科院进行化验,显微镜下的孢粉千姿百态,分别代表着不同种类的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实验,队员们拿到了釆集样本的分析结果。永安村的孢粉组合结果:嘉荫地区生长有大量的松树、杉树等裸子植物,如光滑双来松粉、仲长双束松粉、冷杉粉丶雪松粉、清晰雪松粉、林氏松型叶、楔鳞杉;其次,就是蕨类植物。植物图谱表明这里应该是暖湿的亚热带气候,即长江流域北部的气候特征,冷季湿冷,暖季湿热。

     嘉荫县的纬度在48.88度,从古磁场来判断大陆漂移状态,嘉荫地区古纬度位置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经度上发生了一些漂移。从今天的气候判断嘉荫地区的古气候,最大的可能为暖温带的大陆季风湿润气候。而从植物的孢粉上看,绝大部分为松类植物,松类植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偏冷湿的物的物种,显然与今天嘉因地区的气候没有太大区别,为什么嘉荫地区能繁荣恐龙,同时又透露出恐龙灭绝的信息呢?

亚热带气候有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侯,中国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嘉荫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位于北纬48°8′30″至49°26′5″,东经129°9′45″至130°50′之间。今天属于温带地区,温带地区的气候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嘉萌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暖季高温多雨,冷季是低温干旱少雨,如果嘉荫地区中生代的纬度与今天一样,为什么冷季会出现湿润气候且气温并不是很低呢?我们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造陆运动,中生代还处在陆块隆起阶段与陆块不相连状态,大陆实质上被水环境分割得七零八落,许多陆块还处在平原洼地状态,在日照充足的条件下形成暖湿空气的范围较广,暖湿空气北上,形成中生代中高纬度地区温暖湿润气候的重要因素。无法流通,只能通过就近扩散,使嘉荫地区出现温暖湿润,类似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今天暖季的气候较温暖的角度看,中生代没有形成不同纬度上气温差异较大的现象,松类植物在嘉荫地区的过度繁荣证明当时的气候冷季不是很冷,暖季相对较温暖的气候特征,其湿度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是形成高纬度气候相对干燥的原因。嘉荫地区靠近大洋,其湿度明显要高于其它地区,加上平原地区的日照充足,气温相对要高一些,使嘉荫地区出现温暖湿润,类似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中生代嘉荫地区冷季为什么可以获得充足的日照呢?我们推演性思考:地球是否存在黄赤交角的变化,即中生代黄赤交角比今天小,高纬度地区无法形成寒带的寒冷气候,因而形成不了中国对吹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也就出现不了冷季比较寒冷气候。今天中纬度地区如果不受寒潮的侵袭时,其气温也不低。恐龙在中国中纬度地区的繁荣恰恰证明了中生代的大气环流与今天不态一样,与嘉荫地区处在相近纬度的内蒙古省白垩纪晚期同样出现了恐龙繁盛景象,证明白垩纪晚期的冷季确实不存在极寒气候。

三、中生代对流层的海拔高度有可能相对较低,对流层的空间高度与大气密度是形成三圈环流的重要条件,同时是构成不同纬度气压差变化的重要条件。在对流层空间较小的条件下,无任空气密度有多大,都不会形成大气环琉现象,因而也不可能在中或高纬度地区形成冷高压,自然就不会形成冷气团、极寒气候。在这种条件下,在中低纬度产生的暖湿气团不能通过高空相互作用而形成三圈环流,冷干气团与暖湿气团仅能在附近地区扩散,无法形成季风环流,是构成中生代嘉荫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求证嘉荫地区中生代的古气候环境,考察队考察了大平林场,大平林场位于嘉荫地区旁边的黑龙江边,与俄罗斯只有一河之隔,这里的地层时代要比永安村组更晚一些,地层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恐龙化石,这个地区的孢粉特征与永安村的孢粉极为相似,但是地层指示湿润气候的鹰粉有了明显的增加,这一情况远远超出了队员们的想象。鹰粉数量的增加说明嘉荫地区当时气候环境由暖湿向温湿气候坏境转化。这两个地区的气候是否能代表当时整个地区的气候呢?无独有偶,上个世纪80年代,地质矿产部的张志诚对嘉荫地区的植物化石进行了研究,认为当时嘉荫地区环境是一种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比张海滨博士的研究团队研究的结果更温暖潮湿。根据嘉荫地区出土的恐龙化石来看,以食草的鸭嘴龙为主,证实嘉荫地区是块水草丰美的优良环境,温暖潮湿的环境。潮湿多水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蕨类与藓类等植物的生长,而这些都是食草恐龙鸭嘴龙喜爱的美食,这样的生态环境应该是恐龙生存的乐园。

恐龙自侏罗纪晚期进入到顶盛顶峰时期,并一直延续到白垩纪晚期奇迹般的消失,上述嘉荫地区的古气候是不会构成恐龙灭绝的,在考察队对恐龙灭绝现象百思不解的时候,一部分队员在考察中又有了新的发现,黑龙江南岸地区和乌拉嘎镇都出现了一些暗色沉积层,和前两个组相比,这个地层时期更晚一些,是最接近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期的地层。暗色沉积层是由沙石快速堆积形成,比如说泥石流或者是洪水突然来临,从而形成快速堆积,快速堆积都会形成这种沉积相。奇怪的是恐龙的化石恰好是含在这些暗色的沉积层中间,队员们纷纷猜测:这里的恐龙灭绝有可能是自然灾难引起的。赵海滨博士认为:突然降临的灾难可能构成部分恐龙的死亡,但绝对不能构成恐龙的灭绝。恐龙巨大的躯体足以应对这种自然灾难,即使是灾难性死亡,恐龙的骨骼化石应该是就原地埋藏,骨骼化石保存应该是相对完整的。队员们努力寻找都找不到完整恐龙化石,大多数恐龙化石都是零散的,而且食草恐龙与食肉恐龙的化石同时出土于一个采集点,说明恐龙灭绝不是自然灾难所至,暗色沉积层不能解释恐龙灭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莱利:蜘蛛侠》风格类似于编剧Peter David及画师Greg Land的“共生体蜘蛛侠”系列,探索本·莱利首次接手“蜘蛛侠”身份那段时期未讲述的故事。
  • !这也是淘金客们在不断努力的路上所发现的种种优势,并且用这些优势不断地进行推陈出新的方式进行解决,解决了很多困难和难题。
  • 总被人评价说我玩笑话太过不知道做错了什么总是让人挨说都嫌我啰嗦 都求我闭嘴拜托我只想活跃一下气氛 却都说我话多我真的没想让这场面变得多难堪外面陷阱太多不知该如何
  • 贰零贰壹年拾贰月贰拾捌上了九个小时课 在教室待了13个小时 说不麻木是假的 希望星光不负赶路人昨天早晨七点多 零下一度 看见那些考研的考生排队进考场的时候仍然还
  • コーラスはすべて自分でやっているので、全体を通して聞いたときに「光一らしいな」とか、「この曲に対してこんなコーラス入れるんだ」とか思っていただければと。こうした
  • !続いては、れんこんの特徴をふんだんにいかした“れんこんたっぷり筑前煮”切り方によって、違った食感が楽しめるのだとか!
  • 【小记】 镇海:兴足傲游,饱览天下美景奇观,是人生一大乐事。 术赤:春意萌发或是秋高气爽之日,架鹰驱狗,纵马狂奔,满载猎物而归的时候会是我一生最大的乐趣。 明安
  • 今天我朋友给我发视频的时候,我正在吃饭,把他给馋美了,他在家里已经吃了三顿泡面了,不是没有物资,是他不会做饭,做的死难吃,还不如吃泡面[允悲]半场战报|水晶宫
  • 他自己也表示因为这次火灾,他造成了全身40%的深度烧伤,因为被烧伤非常疼,所以这几天只能由他的经纪人代发动态。徐真真在说唱圈里,绝对算得上是长得帅气的rappe
  • 果能志心持念,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心佛两彰,而复双泯时,则实相妙理,觌体显露,西方依正,彻底圆彰。纵根机陋劣,未证三
  • #阳光信用[超话]#❣️ #每日一善# ❣️ #阳光信用# 你未来的样子藏在现在的努力里当你自己想要去哪儿并且全力以赴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每日一善[超
  • 其实,他是很挑剔的,然而又自卑。#世界上哪有什么圣诞老人#,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doge]你自己的梦想,都是靠自己去实现,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 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我们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中国足迹。【#2021,致敬中国航天人#】 纵观整个2021年,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次刷新“中
  • #每日一善# 你未来的样子藏在现在的努力里生活总是来来往往 千万别等来日方长今天请继续努力 未来幸福可期请成为永远疯狂永远浪漫永远清澈的存在仅此一次的人生,当然
  • #同花顺大数据# 【新冠检测板块超全概念股大数据】全球疫情防控严峻的形式下,新冠检测个股业绩,依然值得关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要谨慎哦) 1. 西陇科学 00
  • )今年还看了很多别的剧但是大多是看完就看完,没有多上头没有太深记忆的就不写了[兔子]〰️今年喜欢的男主设定仍然是勇敢狗狗不怕困难,打直球不憋心口[抱一抱][给你
  • 扬州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扬州城的面积为5平方公里,而在明末只有3.9平方公里。作为对比,可以参照当时南方其他城市的人口。
  • 海贝文化体现出了一种“全球在地性”即它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球性的;而将陆地世界和海洋世界联系起来的贝币世界,则为全球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腾讯视频今年上了19
  • “照见五蕴皆空”这六个字,“照见”就是修行的功夫 ;“皆空”就是修行的见地;“五蕴”就是我们修行时时刻刻要超越的对象,要破除的执著,要克服的烦恼。这个过程都在我
  • 你是春日里,吹来的花信风;你是夏日里,倒悬的银河,星辰交替,季节更换,唯有我对你好爱,永不改变!你是花,我是绿叶,你的美丽,是我一生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