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 覃塘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7月25日,覃塘区召开第五次党代会,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接续发力,加快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工业港口新区,打造面向东盟和粤港澳大湾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开启覃塘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是覃塘建区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最快、质量最优、效果最好的时期,地区生产总值从104.1亿元增至189.5亿元,年均增长12.8%;财政收入从7.6亿元增至20.5亿元,年均增长22%,总量进入广西前20名。2020年在同类28个重点开发区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覃塘区从第20名跃升至第一名,获评为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工业经济大突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72家增到22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40.1亿元增至343.6亿元,年均增长38.3%,增速居贵港市首位。这是覃塘区“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交出的满意答卷。

创新成为覃塘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五年来,该区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系数连年居贵港市榜首。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2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华润、台泥获评为全国绿色工厂,覃塘产业园获评为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区,成为广西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重点培育的十大千亿元园区之一。

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拥有1600家企业的林产业成为覃塘首个百亿元产业,人造板产量占广西的30%以上。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中强铝业、国创科技汽车研创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部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0亿元。覃塘新材料科技园是广西认定的第一批化工园区、自治区级特色小微企业示范园,长年向周边板材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正着力培育成千亿元产业。华润水泥(贵港)公司、台泥(贵港)水泥公司先后建成装配式建筑、固废处置项目,全区水泥产量连年超1000万吨,居广西首位。

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发展后劲十足。2016年以来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48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华能集团、中国铝业集团、海螺集团等国际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先后进驻,世友木业、志光家具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覃塘区连续五年获评为贵港市“招商引资优秀单位”。

现代农业强崛起

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这一系列国字头荣誉,凸现了覃塘区现代农业在全国崭露头角,耀发光芒。

覃塘区建成广西第二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数字化。“平台”成功引进2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建成4个自治区级现代化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183个县乡村级示范园。“覃塘莲藕”“覃塘毛尖”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覃塘毛尖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清单。

依托覃塘生猪循环产业核心示范区,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助力农业种植数字化。2020年,全国糖料蔗高质量发展推进落实会在覃塘区召开,覃塘区获评为全国糖料蔗绿色高质量高效创建示范县。支持贵港汉世伟生猪养殖项目数字化养殖模式,带动全区农业养殖数字化,覃塘区连续10年获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激活农业土地创造财富新活力。五年间,覃塘区“土地预留转”及流转各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推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6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388家落户,助力2100户1.3万贫困人口脱贫,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增收2100万元。

一批农业品牌脱颖而出。“壮园”牌天然富硒黑米获评为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五里绿茶获评为中国富硒好茶,13个农产品获富硒产品认证,2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米、百香果获绿色食品认证。建成1个自治区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特色产业不断做强做大,万亩莲藕、万亩桑叶、万亩富硒稻、万亩稻虾、万亩中草药5个万亩特色农业基地呼之欲出,为贵港市打造“中国南方小龙虾之乡”贡献覃塘力量,正阔步向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迈进。

乡村振兴获好评

乡村风貌大提升。先后完成249个基本型、39个完善型、2个精品示范村庄建设。占地40平方公里的覃塘区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和“两高两道”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取得明显成效,重塑了覃塘区乡村的“形、实、魂”。覃塘区在贵港市率先出台“农村宅基地每户不超过150平方米”的规定,推进“三清三拆”基本完成,拆围墙建花园蔚然成风。自治区水库移民整村提升工程建设现场会在覃塘区召开。覃塘区荣获广西乡村风貌提升初期考评县级考评第一档第2名,获评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级示范县。

生态文明成效好。覃塘区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6.6%,江河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实现100%,郁江河畔各村污水处理池全部建成运行,5个矿山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行列,获自治区通报表扬。10个乡镇全部获评“自治区级生态乡镇”,有6个村获国家级荣誉,覃塘区获评“自治区级生态县”,在广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

城乡面貌换新颜。贵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0公里长、6车道宽的覃塘城市大道通车运行,占地3平方公里的荷美新区初具雏形,老旧城区改造基本完成,贵港西环高速、覃塘南环路、覃塘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抓紧建设,城区供水工程(一期)实现并网。

文旅振兴迈大步。荷美覃塘和九凌湖旅游风景区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布山古郡等6个景区荣登3A级景区榜,9个景区获评为自治区级旅游区。覃塘区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时期,全区共接待游客1010.8万人次,旅游总消费98亿元,年均分别增60%、65%。

荷美覃塘·湖美四季田园综合体、布山古郡、荷塘月色“藕”像西街等一批百亿元文旅项目加快推进。7月23日,第八届覃塘区荷花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期间还举办小龙虾啤酒音乐节、“我为家乡代言”覃塘区电商大集、第一届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覃塘区产业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覃塘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

党建工作创新局

2017年,覃塘区获评为全国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县,以党小组引领、户主会议决、理事会执行的屯级“一组两会”协商自治模式,被列为自治区2020年第四批改革典型经验在全广西推广。

打造“书记抓党建·点上看”平台,将“点上看”深化拓展为“比比看”“回头看”,进一步压实了三级党组织书记责任。开发“覃塘智慧党建”系统,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

覃塘区实施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提升行动,95.2%的村(社区)场所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全市第一,先后有38.7%的村党组织获评星级党组织。

推进基本保障标准化。该区每村不少于3万元村级办公经费、不少于5万元服务群众经费。建立“覃塘区组织力提升发展基金”,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用于基层党建项目建设。去年9月,覃塘区在全国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实践暨党建引领强村善治研究会上作了典型经验发言。

该区充分运用广西第一个县级村集体经济孵化器,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从720万元增至2823万元,年均增长58.4%。2020年11月,自治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覃塘区召开。

该区建立广西首个县级乡村振兴学院——覃塘区乡村振兴学院,培训农村党员以及各类人才5000人次。目前,村“两委”委员平均年龄比上一届年轻了10岁,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2.5%。

【#贵港# 覃塘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7月25日,覃塘区召开第五次党代会,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接续发力,加快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工业港口新区,打造面向东盟和粤港澳大湾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开启覃塘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是覃塘建区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最快、质量最优、效果最好的时期,地区生产总值从104.1亿元增至189.5亿元,年均增长12.8%;财政收入从7.6亿元增至20.5亿元,年均增长22%,总量进入广西前20名。2020年在同类28个重点开发区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覃塘区从第20名跃升至第一名,获评为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工业经济大突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72家增到222家,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40.1亿元增至343.6亿元,年均增长38.3%,增速居贵港市首位。这是覃塘区“十三五”期间工业经济交出的满意答卷。

创新成为覃塘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五年来,该区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系数连年居贵港市榜首。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2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华润、台泥获评为全国绿色工厂,覃塘产业园获评为自治区绿色制造示范区,成为广西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重点培育的十大千亿元园区之一。

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拥有1600家企业的林产业成为覃塘首个百亿元产业,人造板产量占广西的30%以上。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中强铝业、国创科技汽车研创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部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0亿元。覃塘新材料科技园是广西认定的第一批化工园区、自治区级特色小微企业示范园,长年向周边板材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正着力培育成千亿元产业。华润水泥(贵港)公司、台泥(贵港)水泥公司先后建成装配式建筑、固废处置项目,全区水泥产量连年超1000万吨,居广西首位。

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发展后劲十足。2016年以来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48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华能集团、中国铝业集团、海螺集团等国际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先后进驻,世友木业、志光家具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覃塘区连续五年获评为贵港市“招商引资优秀单位”。

现代农业强崛起

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这一系列国字头荣誉,凸现了覃塘区现代农业在全国崭露头角,耀发光芒。

覃塘区建成广西第二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助力农业产业发展数字化。“平台”成功引进2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建成4个自治区级现代化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183个县乡村级示范园。“覃塘莲藕”“覃塘毛尖”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覃塘毛尖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清单。

依托覃塘生猪循环产业核心示范区,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助力农业种植数字化。2020年,全国糖料蔗高质量发展推进落实会在覃塘区召开,覃塘区获评为全国糖料蔗绿色高质量高效创建示范县。支持贵港汉世伟生猪养殖项目数字化养殖模式,带动全区农业养殖数字化,覃塘区连续10年获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激活农业土地创造财富新活力。五年间,覃塘区“土地预留转”及流转各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推进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6家,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388家落户,助力2100户1.3万贫困人口脱贫,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增收2100万元。

一批农业品牌脱颖而出。“壮园”牌天然富硒黑米获评为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五里绿茶获评为中国富硒好茶,13个农产品获富硒产品认证,2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大米、百香果获绿色食品认证。建成1个自治区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特色产业不断做强做大,万亩莲藕、万亩桑叶、万亩富硒稻、万亩稻虾、万亩中草药5个万亩特色农业基地呼之欲出,为贵港市打造“中国南方小龙虾之乡”贡献覃塘力量,正阔步向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迈进。

乡村振兴获好评

乡村风貌大提升。先后完成249个基本型、39个完善型、2个精品示范村庄建设。占地40平方公里的覃塘区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和“两高两道”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取得明显成效,重塑了覃塘区乡村的“形、实、魂”。覃塘区在贵港市率先出台“农村宅基地每户不超过150平方米”的规定,推进“三清三拆”基本完成,拆围墙建花园蔚然成风。自治区水库移民整村提升工程建设现场会在覃塘区召开。覃塘区荣获广西乡村风貌提升初期考评县级考评第一档第2名,获评为“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级示范县。

生态文明成效好。覃塘区去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6.6%,江河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实现100%,郁江河畔各村污水处理池全部建成运行,5个矿山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行列,获自治区通报表扬。10个乡镇全部获评“自治区级生态乡镇”,有6个村获国家级荣誉,覃塘区获评“自治区级生态县”,在广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

城乡面貌换新颜。贵隆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0公里长、6车道宽的覃塘城市大道通车运行,占地3平方公里的荷美新区初具雏形,老旧城区改造基本完成,贵港西环高速、覃塘南环路、覃塘城区至石卡产业园一级路抓紧建设,城区供水工程(一期)实现并网。

文旅振兴迈大步。荷美覃塘和九凌湖旅游风景区获评为国家4A级景区,布山古郡等6个景区荣登3A级景区榜,9个景区获评为自治区级旅游区。覃塘区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时期,全区共接待游客1010.8万人次,旅游总消费98亿元,年均分别增60%、65%。

荷美覃塘·湖美四季田园综合体、布山古郡、荷塘月色“藕”像西街等一批百亿元文旅项目加快推进。7月23日,第八届覃塘区荷花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期间还举办小龙虾啤酒音乐节、“我为家乡代言”覃塘区电商大集、第一届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覃塘区产业发展大会等系列活动,覃塘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

党建工作创新局

2017年,覃塘区获评为全国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县,以党小组引领、户主会议决、理事会执行的屯级“一组两会”协商自治模式,被列为自治区2020年第四批改革典型经验在全广西推广。

打造“书记抓党建·点上看”平台,将“点上看”深化拓展为“比比看”“回头看”,进一步压实了三级党组织书记责任。开发“覃塘智慧党建”系统,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

覃塘区实施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提升行动,95.2%的村(社区)场所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全市第一,先后有38.7%的村党组织获评星级党组织。

推进基本保障标准化。该区每村不少于3万元村级办公经费、不少于5万元服务群众经费。建立“覃塘区组织力提升发展基金”,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用于基层党建项目建设。去年9月,覃塘区在全国县域乡村治理数字实践暨党建引领强村善治研究会上作了典型经验发言。

该区充分运用广西第一个县级村集体经济孵化器,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从720万元增至2823万元,年均增长58.4%。2020年11月,自治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覃塘区召开。

该区建立广西首个县级乡村振兴学院——覃塘区乡村振兴学院,培训农村党员以及各类人才5000人次。目前,村“两委”委员平均年龄比上一届年轻了10岁,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2.5%。

【十三五·郫都答卷丨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农业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来
郫都区把广袤的乡村大地
作为建设公园城市的根基
聚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农业品牌溢价效益愈加明显
小博哥了解到,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4年实现10%增幅,2020年上半年,全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64元,同比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5:1以内。
“经验农业”变“精准农业”
“硬科技”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走在现代农业生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田畴翠绿,运输车辆进进出出,一派忙碌景象。一气呵成的育苗生产线、蓄势待发的植保无人机、精准的农用北斗系统,描绘着一幅别样的耕种图景。
近年来,郫都区灵活应用“北斗导航+互联网”手段,创新搭建“互联网+农机”云平台,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机多干活,让农户得实惠”,着力推进“经验农业”向“精准农业”转变。
2019年,全区主要农作物机械化耕种收综合水平达91.38%,成功创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目前,全区14家农机合作社44台农机安装了北斗系统。“互联网+农机”云平台构建起“农田—RTK固定基站—现代化农机—互联网—用户方、管理方”新连接,让农民享受“滴滴”式农机服务,促进生产效率最大化。
同时,依托北斗系统导航、农机装备制造、销售等全产业链优势,启动红光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建成唐元智慧农业园区等物联网基地5个,建立2000亩全程机械化种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提升全区机械化水平。
“产量型”到“品质化”
“郫都造”产品附加值提升
这5年,郫都区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发展,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催生了一批叫得响、走得远的“郫都造”农业品牌。
丹丹豆瓣为每件产品贴上了“身份证”——农产品溯源二维码,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岳平说,“做好产品溯源,既能更好地接受消费者的监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同时还能帮助宣传丹丹品牌。”
目前,郫都区已建成一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创新开发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系统,农残快速检测数据实现实时上传,全区69家农业生产主体接入“国家平台”,71家接入“四川省平台”,94家接入“成都市平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和备案产品240个,认证成果居全省前列。
有了品质保障,圆根萝卜搭乘蓉欧快铁,端上了国外餐桌;唐元韭黄等40余个农特产品入驻北上广深蓉等城市高端新零售商超;100余种产品入驻京东中国-郫都特产馆,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9.45亿元;农产品外贸进出口额3300万美元,约占农业增加值的5%;今年4月,郫都区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名单……2018年以来,郫都区大力开展“买全川、卖全球”行动,“郫都造”农产品名声大噪。
“闲置房”变“抢手货”
改革激活乡村要素资源
“城里人”李星,卖掉了自己的电梯房,回到老家郫都区安龙村当起了“新村民”。李星现在的“家”叫安农书院,这里几个月前还是闲置多年的破旧老屋。李星的书院,之所以能够在租用宅基地上顺利建设,得益于郫都区在产权制度改革上的大胆创新探索。
近年来,郫都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抓住农村各项改革试点机遇,探索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引导推动资本、人才、信息、项目向农村汇集,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得益于土地制度改革,面积1.8平方公里的青杠树村,建起300多家民宿和餐饮,年接待游客超过260万人次,旅游收入上亿元;敲响四川省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的战旗村,去年乡村旅游收入578万元,成功创建AAAA景区;中国小微盆景发源地之一的安龙村,逐步建成了以盆景文化产业为主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小村……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浪潮,激发了郫都乡村资源的澎湃动力。
近年来,郫都区畅通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要素“下乡”“兴村”通道,累计引入院校专家165名,培育“新村民”20余名,“专家院子”“示范农场”等模式,带动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1%。2019年,全区新增城乡就业共计近5万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4100余人、农业职业经理人621名。
通过创业、要素、产品、生活、生态等共享,有效破解了城乡土地、人才、资金等城乡资源配置失衡问题。
“林盘”变“景区”
生态价值多级多元转化
金秋时节,郫都天气微凉,人气还热。
“走!去诗里田园赏最美夜景。”十一假期,新晋网红打卡地诗里田园度假区开园,看飞舞的萤火、听此起彼伏的蛙鸣、数点点星光……丰富的沉浸式田园生活体验,刷新了我们对乡村美学的认知。
32岁的程家船村村民蒲涛丽,长年在海南务工,如今,在诗里田园景区找到一份行政工作。谈起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她笑着说,这是发展旅游带来的红利。现在,村里不少村民放弃了外出打工,在景区谋得一份满意的生计。
用音乐打动情怀,用美食捕获味蕾。从过去“农科村式”的近郊游,到把音乐会搬到稻田中央,深夜的泥巴小院依然觥筹交错,周末去水隐桑田感受“寸锦寸金”,在“农业+”跨界融合理念下,一个个乡村新消费场景如雨后春笋涌现……
近年来,郫都区把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最鲜明的产业,坚持“一个精品林盘(聚落)催生出一个规上服务业企业”的理念,大力发展“林盘+”乡村民宿、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新业态。引入社会资本整体开发村民聚居点及周边林盘、绿道等资源,打造了花园里等特色消费场景,生态价值实现多级多元转化。
同时,发挥10个A级景区带动作用,精心策划成灌高速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走廊、天府艺博园等片区建设,出台《社会投资田园综合体项目导则》,引进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陌上花开、看川国家地标品牌农业博览园等32个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项目,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家园”变“公园”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湾溪流,数丛修竹,菜畦竞绿,桃李悦目,无市井之嚣声乱耳,唯田园之美景陶情。”这是《郫都林盘赋》盛赞的郫都乡村生活意境。
市委提出,“西控”区域要大力保护山水田园的生态本底,努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宜居的生活优势、融合的生产空间,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供美好生活空间。近年来,郫都区按照市委“西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再到“处处美”的公园城市画卷。
郫都区8700多个林盘中,分布着12万户农户。过去,农村污水点多、面广、分散、难治理问题突出。在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怀东眼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打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场硬仗的关键问题。
把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策略路径,由党政一把手亲自统筹实施农村污水治理行动,郫都区创新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厕所污水“三水共治”模式,截至2019年底,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86%,农村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5%,垃圾处理率达100%,成功承办全国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讲堂暨现场推进会。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创新出“九大碗”“打平伙”等方式,探索出“乡贤出智出策、大户出钱出材、人才出技出艺、农户出工出力”的群众投入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共同打造美好家园。https://t.cn/A6bFLiD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太坊后市操作上周家豪个人建议币价反弹1300-1350做空,狙击位置1200即可。以太坊后市操作上周家豪个人建议币价反弹1300-1350做空,狙击位置120
  • 人生是由咸甜苦辣所組成,學會適應,讓你的環境變得明亮;學會調節,讓你的心情不再憂傷;學會寬容,讓你的生活沒有煩惱;學會奉獻,讓你的人生充滿陽光。#凝聚v力量##
  • #和小林一起吃吃拍拍[超话]#记录生活中的感动[微风][微风][微风]我就随口说一句想吃鸭肠,结果买了好几袋子,每天都会回来给我带好吃的,买鸡柳炸蘑菇,知道我爱
  • 其实应该在只有几个人到场的时候就去,这样,再大的聚会也变成小聚会了。虽然推免人数会占据统考名额,也会引起大家的心理波动,但目前考研报名快要结束了,相信大家都已经
  • 中甲联赛第四阶段的比赛将在26号正式打响,青岛青春岛和青岛海牛等6支球队一起进驻唐山赛区,进行收官阶段的比赛,而对于前三个阶段球队的表现以及第四阶段球队目标的提
  • 人一旦有了隔阂就很难再走近了,你放弃我的瞬间,我从未怪过你。[微笑]这无穷无尽的打怪啊……#今天磕牛肚了吗[超话]# #今天磕牛肚了吗# 2022.10.18神
  • #peanut[超话]#居然是在国庆当天到的,完全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我妈问我我有没有买快递的时候我都一脸懵逼哈哈哈总之就是非常惊喜非常高兴!佛耶戈帅我一脸,甚至
  • (记者 周瑜原)#宜宾疫情防控#【叙州区9月18日在全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宜宾市叙州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9月18日在全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
  • 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他说: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快乐,物质的富足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内心的快乐和富足。
  • 当然也有年轻人长老年斑,因为大多数是身体内因素造成的,外部因素只占一小部分。虽然说打巧时会这样,其实也是好朋友让我们历练自身,和明白一些不易的果实。
  • 」@任嘉伦Allen[月亮代表我的心]#任嘉伦请君#[月亮代表我的心]#任嘉伦无忧渡# [月亮代表我的心]#任嘉伦暮色心约# ✨ 任嘉伦暮色心约| 任嘉伦请君
  • 任选两副再随机送一副ailsalens astrobreak星碎金粉 星星点点,装点你的双眸,镜片的直径自然,搭配珠光的设计,完全的诠释了闪亮双眸!银闪闪的小星
  • 安哥烈园21号它像抽积木,而这座积木塔被抽出的空隙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不知道你在这里上班或shopping时,是否有注意到一座酷似“积木塔”的摩登大楼呢?
  • 总结就是#苏菲超熟睡安心裤#真的很好用,可以说是满分使用感,任何一个还没用过这款安心裤的姐妹我都会伤心的,平时舍不得下手的这次双十一的攻略给你们总结好了,直接冲
  • 再加上赤小豆有消肿的功能,所以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赤小豆还有一定的瘦身的效果,所以红小豆粥也是一款非常适合平时喝的粥。原料:黄小米,水1、水先煮沸,要滚水的状态
  • 王一博这人,生活中应该很简单纯粹,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乐意做的事,那种玩百八个心眼的他大概都懒得理,他心里明镜一样的什么看不透,只是不想说的那么明,他说过,是我的
  • 菊池:担任演唱会伴舞的「Jr.SP」的和田优希君,也对这样的我说了这种话,可能偶尔也有好奇心强的后辈......我呢,不太擅长接受这些呢,无意中就会想「是因为考
  • 目前,武汉就有了第一批职业遛娃师。目前,武汉就有了第一批职业遛娃师。
  • 2022年1月19日,甘肃省农垦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2.807亿元竞得兰州安宁区植物园旁G2126号宗地,共计23150.4㎡,合约34.726亩,楼面地价
  • 为了满足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快速增长的民用水处理市场需求,2007年,怡口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全球第六家生产基地,并同期在新加坡设立了投资巨大的研发中心,以向亚洲,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