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心得分享10-3-27
《文钞》
若夫广明因果报应,不爽毫厘。堕狱生天。唯人自召。
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有什么因得什么果,里面没有人为因素。有人为因素,则有亲疏、远近、好恶、爱恨,有人为的分别和执着。这个不是人为因素,是纯粹自然规律。所以里面没有私情,没有不公平,没有你能想象到的人为问题。
丝毫不爽,是一丝不差的意思。所以说人人平等,真正公正。
堕狱升天,是你作善还是作恶,得到的结果不同。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是自己搞的,和任何人没有关系,也没有佛菩萨的干预,没有上帝的干预,没有任何人为在干预。
咱们俗话讲,都是自己招惹的结果,东北人讲,都是你自己做(zuo)的。古书里面讲,都是自作自受。
“乃如来至极悲心,欲令众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耳。故不惜现广长舌相,为诸众生尽情宣演。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若能常修善因,决定恒享乐果。”。
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一般说佛有十种名号,这是其中之一。佛慈悲,希望众生离苦得乐,一生演说妙法。三十岁开悟,就开始讲经说法,用了四十九年。是故说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当中一定有一个能造万物的造物主。佛教当中没有。佛说人人都是佛,本来是佛,但以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
迷了,本性还在,只是一时迷了而已。经过修行,仍然能证得自性,而成佛。佛度众生,首先要他们出离苦海,那就要教导众生改过迁善,改过迁善的最好办法,就是因果报应的道理。
因果报应真的是自然规律。你做事之前,要仔细考虑好结果如何,有什么因得什么果,果报不好的不可做,果报理想的可以做。如此作善作恶,你心里是一清二楚,当然要趋吉避凶。不受恶报,即灾祸。永享吉祥,那就要作善。
故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有修行,已经觉悟,起码比起凡夫来说,是觉悟了。他就有能力判断结果好坏,不敢任性,小心谨慎还来不及呢,怎么敢任性呢?结果不善,这种因不敢做,故称菩萨畏因。
众生没有修为,做事都凭情绪,任性冲动,大胆妄为,可事情到了结果的时候,碰巧遇到吉祥还没话说,要是遇到灾祸,那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可是你在做因的时候为什么不小心谨慎呢?这就是觉悟者和没有觉悟者之间的差别。觉悟的人,知道做事要谨慎,先要看看结果能不能承受?不能承受,这事不能干,马上要停下来。
众生没有觉悟,做事不细心,更提不上谨慎。任性冲动,尤其是情绪用事,几乎没有理智,你怎么能不出差错呢。等到结果的时候,才知道不能接受,可是已经晚了,什么都来不及了。
这样看来,菩萨只有善报,吉祥。众生就没有这样好运了,赶上灾祸,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但这件事不是好运,是做事谨慎,用因果判断,这事能不能做。运用因果报应,人们都会吉祥,没有灾祸。
故称因果报应,是趋吉避凶的判断标准。
“此即《书》:‘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积善必有馀庆,积不善必有馀殃之意’”。
儒家的两本古书,都有因果报应的理论。《书》是《尚书》,《易》是《易经》,这说明儒家不简单。
“但儒唯约现世与子孙言,佛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尽而论。而凡情未测,视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导师,自趣险道,欲不堕坑落堑,何可得耶”。
但是儒家讲因果报应,重点在现世和子孙,佛法论因果报应,是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只讲自己,和子孙没有关系。这里面就有差别了。
儒家讲的主体不明确。我做因,说别人得果。应该是我作因,我得果报,我作因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有连带性,连带不能超越主体。这是主体不分明。再者,儒家讲的是一世因果,佛法讲的是三世因果。今生做因,这一世得果报,来世也能得果报,来世之后,很多世当中,也能得果报。你做事对自己有这么大的影响,能不小心谨慎吗?
佛讲因果报应:“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仔细看,这是三世因果,可不简单。前世,今生和来世。因和果,都在自己身上,与别人没关系。即便有关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把因果说清楚,说明白。
前世的因,今生得果报,今生的因,来世得果报。从始至终是我一个人,前面因与果,是一件事。后面的因与果,又是一件事,这当中有两件事发生。
今生的果报好,还理想。今生的果报不好,就很难了。可是无论如何,来世不能产生坏果报,这才叫理智,才叫谨慎,也叫“菩萨畏因”。那怎么办呢?今生做的一定要善,来世才可能有善报。
如论如何不能作恶。多困难,挨打受罵都能认可,吃亏上当也能忍受,不再计较,再也不能造恶业了。
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可真不简单。常说信佛人都信因果,可是信佛人都能这样做到吗?信因果的人多了,你能这样做事情吗?即便口上说能,真到生活当中,可一点也不简单。有一万种理由不想再作善事了。
为什么?害怕吃亏、上当,受不得欺负。

#传统文化##因果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十善》心得分享10-3-27
《文钞》
若夫广明因果报应,不爽毫厘。堕狱生天。唯人自召。
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有什么因得什么果,里面没有人为因素。有人为因素,则有亲疏、远近、好恶、爱恨,有人为的分别和执着。这个不是人为因素,是纯粹自然规律。所以里面没有私情,没有不公平,没有你能想象到的人为问题。
丝毫不爽,是一丝不差的意思。所以说人人平等,真正公正。
堕狱升天,是你作善还是作恶,得到的结果不同。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是自己搞的,和任何人没有关系,也没有佛菩萨的干预,没有上帝的干预,没有任何人为在干预。
咱们俗话讲,都是自己招惹的结果,东北人讲,都是你自己做(zuo)的。古书里面讲,都是自作自受。
“乃如来至极悲心,欲令众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耳。故不惜现广长舌相,为诸众生尽情宣演。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若能常修善因,决定恒享乐果。”。
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一般说佛有十种名号,这是其中之一。佛慈悲,希望众生离苦得乐,一生演说妙法。三十岁开悟,就开始讲经说法,用了四十九年。是故说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当中一定有一个能造万物的造物主。佛教当中没有。佛说人人都是佛,本来是佛,但以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
迷了,本性还在,只是一时迷了而已。经过修行,仍然能证得自性,而成佛。佛度众生,首先要他们出离苦海,那就要教导众生改过迁善,改过迁善的最好办法,就是因果报应的道理。
因果报应真的是自然规律。你做事之前,要仔细考虑好结果如何,有什么因得什么果,果报不好的不可做,果报理想的可以做。如此作善作恶,你心里是一清二楚,当然要趋吉避凶。不受恶报,即灾祸。永享吉祥,那就要作善。
故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有修行,已经觉悟,起码比起凡夫来说,是觉悟了。他就有能力判断结果好坏,不敢任性,小心谨慎还来不及呢,怎么敢任性呢?结果不善,这种因不敢做,故称菩萨畏因。
众生没有修为,做事都凭情绪,任性冲动,大胆妄为,可事情到了结果的时候,碰巧遇到吉祥还没话说,要是遇到灾祸,那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可是你在做因的时候为什么不小心谨慎呢?这就是觉悟者和没有觉悟者之间的差别。觉悟的人,知道做事要谨慎,先要看看结果能不能承受?不能承受,这事不能干,马上要停下来。
众生没有觉悟,做事不细心,更提不上谨慎。任性冲动,尤其是情绪用事,几乎没有理智,你怎么能不出差错呢。等到结果的时候,才知道不能接受,可是已经晚了,什么都来不及了。
这样看来,菩萨只有善报,吉祥。众生就没有这样好运了,赶上灾祸,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但这件事不是好运,是做事谨慎,用因果判断,这事能不能做。运用因果报应,人们都会吉祥,没有灾祸。
故称因果报应,是趋吉避凶的判断标准。
“此即《书》:‘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积善必有馀庆,积不善必有馀殃之意’”。
儒家的两本古书,都有因果报应的理论。《书》是《尚书》,《易》是《易经》,这说明儒家不简单。
“但儒唯约现世与子孙言,佛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尽而论。而凡情未测,视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导师,自趣险道,欲不堕坑落堑,何可得耶”。
但是儒家讲因果报应,重点在现世和子孙,佛法论因果报应,是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只讲自己,和子孙没有关系。这里面就有差别了。
儒家讲的主体不明确。我做因,说别人得果。应该是我作因,我得果报,我作因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有连带性,连带不能超越主体。这是主体不分明。再者,儒家讲的是一世因果,佛法讲的是三世因果。今生做因,这一世得果报,来世也能得果报,来世之后,很多世当中,也能得果报。你做事对自己有这么大的影响,能不小心谨慎吗?
佛讲因果报应:“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仔细看,这是三世因果,可不简单。前世,今生和来世。因和果,都在自己身上,与别人没关系。即便有关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把因果说清楚,说明白。
前世的因,今生得果报,今生的因,来世得果报。从始至终是我一个人,前面因与果,是一件事。后面的因与果,又是一件事,这当中有两件事发生。
今生的果报好,还理想。今生的果报不好,就很难了。可是无论如何,来世不能产生坏果报,这才叫理智,才叫谨慎,也叫“菩萨畏因”。那怎么办呢?今生做的一定要善,来世才可能有善报。
如论如何不能作恶。多困难,挨打受罵都能认可,吃亏上当也能忍受,不再计较,再也不能造恶业了。
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可真不简单。常说信佛人都信因果,可是信佛人都能这样做到吗?信因果的人多了,你能这样做事情吗?即便口上说能,真到生活当中,可一点也不简单。有一万种理由不想再作善事了。
为什么?害怕吃亏、上当,受不得欺负。

如果一个你曾经很喜欢但伤害过你的人,过了两三年后,突然回来找你,向你道歉,你会原谅他吗?有个人的回答让我渐渐明白了很多
——————
会接受道歉,但是不是真正的原谅,其实是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他曾给我心里造成那么深的伤害,心里的伤即便好了,没有以前那么疼了,但是那道疤永远都在,永远都好不了,那些年整晚崩溃痛哭的情绪,心里的伤痛,泪水沾湿脸庞的枕头,无助绝望的日子,都是自己慢慢熬过来的,这些痛苦不是一句简单的道歉就能轻描淡写的翻篇,那个人对于我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无论是爱也好,恨也好,都已经过去了,都快不记得那个人和那件事了。我原谅也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我自己,我选择放下那些恨意,那些一直折磨我的记忆我也不想再去回想,现在的我能吃能睡,过得很好,如果时间真的可以倒流,我更希望回到他还没有伤害的那个时候,这样我还是从前那个善良可爱,相信爱情,的我,一个连仇恨都没有的我,这道坎,永远的跨过了。
不因为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这样自己也不快乐,不因为迟来的道歉满心感动,这样以后也不会再收到同样的伤害。我们需要开启自己的新生活,努力提升自己,去遇见更值得喜欢的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作者/末那大叔幸福小记[心]找到生活的掌控感怎么摆脱焦虑,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觉得自己是有能力掌控生活的[鲜花]早上6点半起床赶作业和胡思乱想一晚的焦虑,因为出
  • 这种情况下,韩国媒体说中国技术距离他们2年,这也太奇葩了。也就是说这些技术要领先韩国人的。
  •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唯心主义错误的回答了物质和精神谁
  • 基于这个方案,就不能有的国家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也不能搞阵营对抗、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而要在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内行事、做大要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
  • 所以即便父母再烦人,再不负责任,只要曾经被他们爱过,就是很珍贵的经历。​分析婚姻:命局为魁罡格,魁罡女命,一般都不利婚姻,尤其日柱临华盖,年柱也临华盖,月柱临寡
  • 地处北京市朝阳区的一位招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一般来说,直接在银行买到的金饰价格会低于购买投资金条再加工,因为银行的金饰是批量生产,而黄金加工的成本较高,且会有一
  • ”[黑線]吃完去看了 第20条emmm怎么说呢比我预想中难看一点或者说其中ml这个角色大部分时间真是让我厌蠢症爆发的完全无法正常按照剧情节奏观看影片只想把她嘴巴
  • 逛了很久才把公园逛完,走累了,看到好多人在太阳下围炉煮茶,我也是来喝壶茶吧,一个人,最自由了~娃同学的奶奶真的是位可爱的阿姨。她说我不摘,就去看看,结果下去看见
  • 有的人不甘心平凡,有抱负有梦想,不甘心碌碌无为,等待机会有一天能大展拳脚,有的人觉得平凡是福,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最实在的,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出来。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电影戏杀##江湖观影团# 戏杀:反转、脸谱、命运 《戏杀》——一部全程高能的民国时期悬疑电影,虽然演员阵容
  • 对不起,真的每次发照片都有拖延症,照片很多都在相册里,但不修,今天和一起逛了展子最后转战天府红,我好后悔没去今天的排o,早知道我就选排o,虽然我浓度也不是很高,
  • 然而,天秤座在选择伴侣时往往追求完美,这种对理想爱情的执着有时会导致他们在爱情的道路上尝试多种可能性,从而编织出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情感篇章。然而,射手座对自由的渴
  • #刘宇宁帝林#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 #摩登兄弟[超话]# 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你是一颗永不熄灭的星。你的每一个瞬间,都让我们沉醉在你的世界里,无法自
  • 这家口腔医院是我朋友推.荐的,之前查了一下,他们在全国有很多分店,是一家专业的口腔机构挂了号后,医生先给我做了个CT✨由于我是前牙反颌,俗称地包天,比常人更容易
  • [笑哈哈]初三的时候新来了个语文老师 中年 卷发 不白 喜欢穿单鞋 上课的时候老是把鞋脱了 她是个直爽的人 我俩因为battle曹操多疑 不能和别人一起睡觉闹过
  • 没想到,青蛙把小鱼儿吹的泡泡儿全打破了,小鱼儿的芦苇秆儿,也不知甩到哪里去了。在水下鼓掌,青蛙根本听不见,小鱼儿就跳舞给青蛙看,她扭着身子,摇着尾巴,表达自我的
  • 结果更绝的是我公众号搜错了,在总所下面留言了哈哈 丢人啊 这次事后,小闫总拿这个揶揄我,下次再给我打电话除非你说我是小糊涂蛋不然我不接我说我这次就把马手机号背下
  • #小贝小甲向前冲# day261 (8个月又17天)一直以来小家伙晚觉入睡躺的位置都是平行小床短边,给麻麻夜里两边喂奶都留出空间,这两个月开始各种翻滚扭头,挡的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省级 知网主办单位:黑龙江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版周期:旬刊ISSN:2096-4110CN:23-1601/G0(2020)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