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两会话题】#小亳跑两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长三角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来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1.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
“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亳州中医药发展迎来新机遇。市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和参会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助力亳州发挥中医药资源整合集聚的“乘数效应”,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抢抓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0年,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成效明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50亿元,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增长14.2%,992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22个药品品种成功转入我市生产,113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
如何抓抢机遇,推动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九三学社亳州市委建议,要全面落实“世界中医药之都”规划,尽快启动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中医药项目,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做精做优中药饮片、做大做强中成药、做专中药延伸产品、加快发展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等方面有新突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与沪苏浙包括全国先进地区的创新合作,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亳州,谋划建设长三角中药企业产业园。着力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握关键,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提高各类中职学校办学水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是关键。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近3年来我市引进涉药类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开展项目合作近90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博士1人、硕士121人、急需专业的副高级以上人才22人。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在职研究生60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亳州学院设立了中医药学院单独校区。但中医药人才短缺依然是我市药企存在的普遍现象。
为此,市政协委员姚亮建议,要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工作,加大创业扶持资金保障和兑现力度,探索推进“揭榜挂帅”制度,厚植成长沃土,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空间。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带徒授业。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招考工作,努力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选择更为优秀合适的人才。
针对中医人才晋升、加薪渠道有限的现实,市政协委员侯怀奇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诊治的投入,拓宽中医人才晋升渠道,提高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的主动性,提升中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大中医行业的吸引力。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康养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成立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联盟,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康养产业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都给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亳州,更要扬“亳”所长,立足中医药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加速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医药康养产业高地。
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调研发现,我市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运动康养氛围浓厚、药膳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区位交通便捷、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并成功被列入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为此建议,明确发展定位,早日完成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力量,创新手段,加快中医药康养园区建设;打破界限,形成合力,推进“医养结合”;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品牌宣传,加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积极支持融资信贷需求。同时,以市场为主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2.实施乡村振兴
补短板 强弱项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谭现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我将认真贯彻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地把目光聚焦在‘三农’上,继续创新生态瓜菜的种植技术,扩大生态瓜菜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谭现祥说。
报告指出,培育“绿色亳农”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年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市政协委员蒋家彬认为,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和申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农村绿色生态产业。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报告指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84个……
市政协委员芮绍勇认为,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建设美好新家园。
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模式,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方林飞说。
市人大代表杨华说:“现在城乡道路越来越畅通,城乡公交通村达乡,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比如在林拥城城乡公交首末站等人数较多的站点应设置乘客等待休息区,方便乘客阴雨天气时等车出行。”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报告指出,建成县乡联网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
对此,市政协委员王海运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规范交易,培育壮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报告还指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2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470万亩,培训职业农民3200人次……
2012年11月,市人大代表唐晓梅成立了晓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留守妇女开展草莓种植技术、管理、营销等知识培训,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劳动力转移,帮助她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情激动,以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不辜负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也呼吁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唐晓梅说。
市政协委员魏绍军也认为,要培育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把农业交给更多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才能使得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农民收益最大化。


3.融入长三角
按下融入“快车键” 实现发展“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长三角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发展提速增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互联互通, 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红利;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扩大对长三角蔬菜供应……在今年两会上,加快融入长三角,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加大招商引资 吸引“凤凰”来栖
2019年10月15日,亳州正式成为长三角大家庭的一员,并被赋予“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定位。“入长”一年多来,我市借梯登高、借力发力,收获了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去年我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取得的成就让人振奋。今年我市将聚焦主导产业,继续开展融入长三角招商引资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每个载体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相信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开花,亳州的发展将会实现再提速。”市人大代表王在光说。
市政协委员李宣衡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亳州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新格局,亳州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思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方式与手段的全面创新。要认清亳州的优势,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变资源“嫁”亲为产业“相”亲,实施精准招商,推进强强联合。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在招商中提升产业层次。要营造“亲商”“聚才”新环境,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亳州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 打破行政壁垒
“报告提出,去年我市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就医的住院和门诊医保费用实现直接结算。今年将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居民服务‘一卡通’覆盖面,这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福利。”市人大代表孙萍萍说,建议进一步加强上层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互联互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要做好旅游策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长三角游客到亳州观光旅游。”市政协委员马峰建议,要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沿线城市召开专题旅游推介会,大力宣传亳州特色资源,打好世界中医药之都、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王牌,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出鼓励优惠政策,刺激和吸引更多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居民来亳旅游观光。

加快融合步伐 提升发展质效
“去年我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设,全市供应长三角地区农产品241万吨、销售额20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令人鼓舞。”市人大代表高丽说,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让更多的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的千家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我市与沪苏浙的3个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沪苏浙的13个园区开展对接合作。今年,将推动亳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支持谯城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园、建设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区。
“去年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在亳州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园区发展作了新规划,建议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功能,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合作,让园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市人大代表葛振说。

【市两会话题】#小亳跑两会#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融入长三角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来看看代表委员们怎么说。

1.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
“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亳州中医药发展迎来新机遇。市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和参会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建言献策,积极作为,助力亳州发挥中医药资源整合集聚的“乘数效应”,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

抢抓机遇,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2020年,我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成效明显,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450亿元,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增长14.2%,992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入省医保目录,22个药品品种成功转入我市生产,113个品种签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合作协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迈向中高端。
如何抓抢机遇,推动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九三学社亳州市委建议,要全面落实“世界中医药之都”规划,尽快启动纳入“十四五”规划的中医药项目,梯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做精做优中药饮片、做大做强中成药、做专中药延伸产品、加快发展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等方面有新突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与沪苏浙包括全国先进地区的创新合作,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亳州,谋划建设长三角中药企业产业园。着力从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领域、提高产业层次三个维度,构建集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医药贸易、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文化旅游、中医药延伸产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把握关键,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开工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提高各类中职学校办学水平。
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是关键。在加强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近3年来我市引进涉药类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开展项目合作近90项。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博士1人、硕士121人、急需专业的副高级以上人才22人。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在职研究生60人。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支持亳州学院设立了中医药学院单独校区。但中医药人才短缺依然是我市药企存在的普遍现象。
为此,市政协委员姚亮建议,要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工作,加大创业扶持资金保障和兑现力度,探索推进“揭榜挂帅”制度,厚植成长沃土,创造“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空间。加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带徒授业。开展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招考工作,努力为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选择更为优秀合适的人才。
针对中医人才晋升、加薪渠道有限的现实,市政协委员侯怀奇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诊治的投入,拓宽中医人才晋升渠道,提高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的主动性,提升中医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大中医行业的吸引力。

扬“亳”所长,打造中医药康养高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成立市中医药健康旅游联盟,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康养产业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都给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亳州,更要扬“亳”所长,立足中医药优势,加强政策引导,加速产业集聚,加快推进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奋力打造长三角中医药康养产业高地。
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调研发现,我市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运动康养氛围浓厚、药膳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区位交通便捷、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的独特优势,并成功被列入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为此建议,明确发展定位,早日完成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强化力量,创新手段,加快中医药康养园区建设;打破界限,形成合力,推进“医养结合”;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做好品牌宣传,加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切实保障建设项目用地,积极支持融资信贷需求。同时,以市场为主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2.实施乡村振兴
补短板 强弱项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新时代幸福新农村……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谭现祥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并积极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我将认真贯彻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地把目光聚焦在‘三农’上,继续创新生态瓜菜的种植技术,扩大生态瓜菜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谭现祥说。
报告指出,培育“绿色亳农”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个……
“乡村振兴,首要任务是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近年奔走在扶贫一线的市政协委员蒋家彬认为,要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和申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农村绿色生态产业。

提升乡村宜居水平
报告指出,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84个……
市政协委员芮绍勇认为,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建设美好新家园。
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
“要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安全水平,实施‘农村公路+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模式,带动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客货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方林飞说。
市人大代表杨华说:“现在城乡道路越来越畅通,城乡公交通村达乡,方便了村民出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短板,比如在林拥城城乡公交首末站等人数较多的站点应设置乘客等待休息区,方便乘客阴雨天气时等车出行。”

激发农业农村活力
报告指出,建成县乡联网运行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促进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
对此,市政协委员王海运认为,要加快推进农村产权规范交易,培育壮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报告还指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22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发展到470万亩,培训职业农民3200人次……
2012年11月,市人大代表唐晓梅成立了晓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留守妇女开展草莓种植技术、管理、营销等知识培训,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劳动力转移,帮助她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情激动,以后,我会继续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动更多农民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不辜负人大代表的职责。我也呼吁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唐晓梅说。
市政协委员魏绍军也认为,要培育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把农业交给更多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农民,才能使得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农民收益最大化。


3.融入长三角
按下融入“快车键” 实现发展“加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长三角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发展提速增效;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互联互通, 让群众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红利;构建绿色农产品产业链,建立完善可追溯体系,扩大对长三角蔬菜供应……在今年两会上,加快融入长三角,仍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加大招商引资 吸引“凤凰”来栖
2019年10月15日,亳州正式成为长三角大家庭的一员,并被赋予“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新定位。“入长”一年多来,我市借梯登高、借力发力,收获了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
“去年我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取得的成就让人振奋。今年我市将聚焦主导产业,继续开展融入长三角招商引资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每个载体至少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相信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开花,亳州的发展将会实现再提速。”市人大代表王在光说。
市政协委员李宣衡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亳州跨越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面对新格局,亳州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思路,加快招商引资理念、方式与手段的全面创新。要认清亳州的优势,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变资源“嫁”亲为产业“相”亲,实施精准招商,推进强强联合。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在招商中提升产业层次。要营造“亲商”“聚才”新环境,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亳州加快融入长三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 打破行政壁垒
“报告提出,去年我市实现与长三角所有城市公安类电子证照互认互通、医保‘一卡通用’、236个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就医的住院和门诊医保费用实现直接结算。今年将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扩大与沪苏浙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居民服务‘一卡通’覆盖面,这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福利。”市人大代表孙萍萍说,建议进一步加强上层设计,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城市的互联互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一体化发展的红利。
“要做好旅游策划,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吸引长三角游客到亳州观光旅游。”市政协委员马峰建议,要在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高铁沿线城市召开专题旅游推介会,大力宣传亳州特色资源,打好世界中医药之都、花戏楼、地下运兵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王牌,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出鼓励优惠政策,刺激和吸引更多高铁沿线及周边城市居民来亳旅游观光。

加快融合步伐 提升发展质效
“去年我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建设,全市供应长三角地区农产品241万吨、销售额202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令人鼓舞。”市人大代表高丽说,建议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绿色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让更多的绿色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的千家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我市与沪苏浙的3个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沪苏浙的13个园区开展对接合作。今年,将推动亳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省级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试验区。支持谯城经开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新兴产业园、建设长三角省际合作示范区。
“去年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在亳州召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园区发展作了新规划,建议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功能,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对接合作,让园区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市人大代表葛振说。

新兴县:依托人文历史底蕴 打造文明幸福城市

初秋的新城,绿意盎然,花枝招展,河水潺潺;无论是伫立新兴江边看五光十色的街景,还是行走在纵横交错的巷道觅市井人家,或者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中奔忙行进,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座洋溢着千年禅宗文化蕴味的县城交通有序、卫生整洁、文明礼貌。

新兴是一座拥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直以禅宗文化驰名海内外。近年来,新兴县党委政府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重要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该县随着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高位推进,持续掀起创建热潮

干劲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记者走访中了解到,6月28日,新兴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创建推进会上提出全县上下要有“有创则必成的信心”,以百日攻坚、志在必得的意志和决心,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的话证实了这种感知,“目前,全县‘以上率下、全民参与’的创建态势得到持续强化,‘人人参与、全民共享’的创建氛围日益浓厚”。

为高质量推进创文工作,全县上下把“创省文”作为县委、县政府重点中心工程,以“决战决胜冲刺年”的创建决心强势推进。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且在人、财、物各方面提供最强保障。

据了解,自6月份以来,县创文办坚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创建专项检查,并及时将结果进行通报;每旬召开点评会,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周一主题、一周一点评”。全面推行“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和“片区包联”的“纵横结合、点面互补”创建责任机制。据统计,至8月15日,县四套班子领导已累计调研创建工作186人次,县直单位到包联片区开展创建活动累计达1860多场次,全县累计开展各类创建志愿服务活动3200多场,服务时长达38.4余万小时。

精细管理,打造平安有序城市

“您好,为了大家的安全,请您戴上口罩。”当你出入各类场所,都能听到这温馨的话语。“您好,请您耐心等候绿灯。”“您好,请您走人行道”……在县城多个十字路口,身穿黄色马甲的交通志愿者认认真真地劝导行人误闯红灯,文明出行。

据了解,新兴县交管部门通过常态化开展礼让行人文明劝导活动,开展“创文明交通、治秩序乱象”大整治,重拳整治违法停车、非机动车闯红灯等十大交通违法行为;设立文明交通随手拍曝光台等,实现城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经抽查,全县公交车礼让率稳定在98%以上,出租车礼让率达到100%,社会车辆礼让率在96%以上。同时,根据疫情防控“1米线”要求,从“排队上下车、排队办事、排队游览、排队购物”等细节抓起,推进文明共创与平安共建。

据该县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6000多名平安巡防员、志愿者协同作战,形成了全社会讲文明、创平安、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示范引领,善美理念深入人心

助人为乐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

记者前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新兴一老人从公安局往县府方向出走,至今仍未回家。其中9点43分在凌丰紫荆广场附近出现,身穿紫色上衣,手拿黑色雨伞。家属急寻,求广扩散。在得知该消息后,不少新兴市民立即转发并自发加入寻找队伍,为家属提供线索。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寻找,家属终于在当晚11时左右成功找到该名走失老人。”

再如,前些时候新兴一企业陈姓员工晨练时经过沿江南路东山庙桥附近,发现一青年男子在江面漂浮挣扎,疑似溺水。陈姓员工和其他热心群众迅速跳进江中,合力救起落水青年,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人工施救,成功救活该青年。

类似的好人好事在新兴时有发生。为了引领新风尚,新兴县出台了《新兴县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做到常态化开展“四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了梁焕珍、黎鑫、黄美芳、刘旷原、温琼格等一大批“南粤新乡贤”“道德模范”“云浮好人”“新兴好人”。

据统计,2020年1-7月份,六祖慈善会、北英慈善会等慈善组织向社会累计捐助7000多万元,温氏集团、翔顺集团等企业向社会累计捐出资金近1亿元,在全社会树立了“小城大爱”的鲜明导向,努力使新兴这座城市在建设上日新月异,又充满了爱心和温情。

创建为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铺好群众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前灯。新兴县坚持创建为民,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比如,新兴县住建部门成立了“城市修修补补小分队”,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填好城市的每一处坑洼;成立户外广告牌整治专业队,拆除(整改)户外广告牌2053处。各“包联”单位干部职工利用节假日走进背街小巷、城中村,铲除城市“牛皮癣”;老旧城区“微改造”项目让老城焕发新时代风采,城市公交成为城市文明流动宣传车……一系列扎扎实实的举措,以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中村“六乱”、公交车营运秩序、老旧小区道路坑洼、背街小巷排水不畅等4类重点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

当前,在新兴县城各主要交通站点处,市民都自觉排队上车,秩序良好;在各农贸市场,地面干净,台板整洁,商品有序摆放;在大街小巷,车辆停放有序,垃圾分类处理,污水按要求排放……这一幕幕场景反映了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也体现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深化宣传,营造城市新风尚

今年以来,新兴县统筹“线上线下”立体宣传,创作一大批诸如《文明新兴花儿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镇、村(社区)、小区和学校、企业宣传,以及机关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派发宣传小册子等,最大限度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创省文”。与此同时,新兴县创文办牵头策划设计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兴县荣誉、城市创文宣传标语、讲文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诚信经营、非物质文化遗产、身边好人”等19类内容公益广告宣传,在社区、城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园、广场及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显著位置,分别以户外广告灯牌、T牌,各类围挡、宣传栏,以及公交车、户外大型广告显示屏等广泛刊播,共计8.9万多个点位、8.5万多平方米;全县各单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内容达到100%,不仅让创文公益宣传成为了新兴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了一次大型户外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一场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展出,营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向上向善的城市公益宣传新风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论是“1%工作法”还是“畅聊早餐会”这些加起来形成了芜湖服务企业的体系,而芜湖最终致力打造的一个标准是要构建网上政策超市,把很多的散落在各个部门城市与营商:政
  • ”[蛋糕]百里玄策是他在KPL胜率最高的英雄,共使用22局,胜率高达为77.3% 祝老刘生日快乐,新的一岁收获满满[打call] 忽然觉得,如果两年前我真的成功
  • 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突然断了线的风筝,流年似水从指尖划过,所有流逝的瞬间,都不仅仅是过往云烟,这一切的发生却留痕迹,周家人五十年传递的爱定能长久留在“人世间”。
  • 5 抹面胶浆 根据产品说明配制粘结砂浆;将预留的用于翻包保温板的玻璃纤维网用外保温专用粘结剂翻 包粘贴在保温板上,高层建筑大阳角部位必须做双层网;抹底层专用粘
  • Q4:现阶段去成都(办事或看病)需要向社区和单位报备吗,回来需要隔离和做核酸吗? 从成都返绵需要报备,返绵后是否需要隔离和做核酸,请对照“健康绵阳”“绵阳疾控”
  • 时光老去远了年少的我,船家来又去,月色照涟漪,我站在桥边回望过去 只见松灯仍迷离,恍惚桥边又看见你对我笑说:你也在这里…听#旧梦惊尘#日常想念莫团长啊[泪] “
  • 因为自己落下了一些人生功课 所以才会煎熬#什么才是正确的恋爱观#,#年轻女性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美股大跌会影响A股吗#像高仿手表,广州,上海的手表批发市场就
  • 在学校里老想去聊城逛街了,结果真去了却没想象的那么快乐!10、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 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的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10、所谓的花季,就是所有生命没有高低之分,偶然
  • #服装设计# Louis Vuitton 度假村 2022创意总监 Nicolas Ghesquière 选址于巴黎郊区的 Axe Majeur,这是由已故的以
  •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条件(一)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的海内外人员,可申请进入省内博士后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定向委
  • ”在《阳台上的两姐妹》Two Sisters (On the Terrace) 中,雷诺阿描绘了在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日子里两个可爱的少女。1875年,他创作了《费
  • ④微波功能无法完美实现美拉德效应以上种种缺点也反应了为什么有些用户认为微蒸烤是不好用的,就如上面所说,微蒸烤的好用与否与用户的需求紧密关联,当你的需求点与机器的
  • 萌娃语录自己摆好小人说:他们手牵手转圈圈 要把加油站的小人转晕在外面看到一个水壶倒在地上,又退回去捡起来放到椅子上,小孩子好善良被暖到最近喜欢说“而且”“所以”
  • #精灵梦叶罗丽王默[超话]# #王默0315生日快乐# #寄给王默的315封情书# 默默,算起来这是我遇见你的第七年了,也是我喜欢你的第七年,虽然中间我曾放弃
  • #xiaolaohu平小虎[超话]##虎のrank# 为了防止可能今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质疑,所以弄了个tag汇报一下虎子每天的rank记录,考虑到选手的作息,因
  • [中国赞][中国赞]除了有方法技巧,还有写人、描景、记事等多种类型的优秀素材和精彩范文呢,从方法教学到范文解析,一步步稳扎稳打,能让孩子全面掌握写作的精髓,快速
  • 维信诺所在的新型显示产业,是我省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是促进二产提质扩量增效的重要领域。”省经信厅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做强做优全产业链,培育5个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
  • 2022年高考深圳高三一模高分作文点评(一)(二)(三)(四)优秀范文26篇
  • 唯一不足的就是分量少,没抢到几口就被我弟嗦完了哈哈哈~3、 螺蛳粉作为吃货,菜单里怎么可能没有螺狮粉? 这个家长口中的「臭粉」在YQ期间身价大增,都快吃不起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