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心得,是对于情绪管理的一个体悟——失控的时候,自问“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瞬间,就从暴躁中脱离出来。还有诸多事,与其纠缠在那些懊悔,烦躁中,不如直接跳到结果。预测最坏的打算,把自己从未知的恐惧中解救出来,然后再自问“现在我还能做什么把损失降到最低”。任何问题,归根于自我,便都会变得简单。

所以我是属于哪种呢?忽然有点搞不清楚了

“荐骨型权威|在做任何决定时,不要自问自答,学会聆听自己的身体荐骨的回应和直觉,找个你信任的人,把你想解决的事用是/否的问题写下来,让Ta来进行他问你答。”

“直觉型权威|抓住直觉的瞬间,放胆去做,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不要让脑子过度介入。”

(最近觉得人类图很好玩,跟我之前喜欢的一首歌初衷类似。
嗯是【西野加奈】使用说明书 トリセツ - 电影 《女主角失格》主题曲。

#小金一直在努力#
5.11
《断舍离》
第三章:先头整理头脑开始——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自我轴心”的窍门——注意提问时的主语

能用的东西,和我用的东西是不同的。

我们在处理物品的时候,常常会发出感慨说扔掉很可惜,那就是让物品当了主角的状态。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可多数人都说,“这个东西可以用”,拿物品当了主语这是把主角的位置拱手让给了物品,把焦点聚在物品上的状态。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以自我为主语,要经常自问“主语是我还是物品?”“这个东西我要不要用”

在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是“我”而不是物品。
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

选择物品的技巧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记于心。

在断舍离里什么是“扫除”
明确的分为 筛选出必需品的收拾,需要利用收纳术的 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在没有收拾,也就是在没有筛选物品,物品数量庞大,丝毫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就开始整理,结果过不了多久,还是恢复原貌,还是乱七八糟,没办法打扫。这种所谓经常地打扫和整理只是将原本杂乱的东西放回原处,或者是把家里的东西改变一下形态移动一下,甚至仅仅是挪开而已。

而我们在这一步之前需要进行“收拾”,筛选出必需品,是把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丢出家门。

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刷、擦的打扫。

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在经济学里有个众人皆知的80/20原则,也就是说80%的营业额都是有20%的营业员完成的。按照这个意思,80/20原则也可以说成是巨额的成果,是由少数人的创造经验原则。
如果把这一个概念转换成我们生活的物品。绝大多数的时候,光靠20%的物品就足以应付生活。换句话说,如果只留下两成物品,在五次里,只有一次会因为没东西用而困扰。
也许你会说,如果把东西全部留下来,那岂不是连一次困扰都不会发生了吗?可这样根本不行。那些占了八成的东西,虽然几乎没有出场的机会,但却会时不时让我们觉得不安,结果反而是更伤脑筋。那八成的东西只要存在,就会造成困扰。
说到底,只需要两成的东西就能搞定4/5的状况,况且剩下的那八成都是没有用的、令人徒生困扰的废物。所以,扔掉它们更划算,不扔掉,反而会吃亏。

你舍不得扔掉的东西,是不是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一个半月都派不上用场呢?

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改变人际关系才要改变用眼睛看不见的人的肋在其关系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所以不妨从眼前的环境开始着手改变吧,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你还会收获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感觉——一直都在潜意识里的东西也一并被清理掉了。

⭐“可惜”的两种含义
在文中有说过,可惜这种感情是让物品变成主导者,也就是并非“我要用”,而是“这东西还能用”,仅仅是因为还能用就没有办法扔掉。“可惜”其实是珍惜物品的代名词,在考虑某件东西要不要扔掉时拿出这句话来,就等于是出于负罪感而不把东西扔掉的赦免令。
实际上可惜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却是爱惜物品的心情,在决定把某样东西带回家的时候,请务必认真感受这种心情,因为如果这种心情是发自内心的,那就不会把东西搬回家之后就置之不理,如果你连它的存在都忘光了,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爱惜了。
如果在接受物品时就意识到要爱惜物品的话,是绝对不会出现堆积如山的无法尽其用的物品。

✔对于物品既然觉得“可惜”,就不该仅仅是把它拿回来收着,而是要去分享。正是因为觉得“可惜”,才不能为了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用到”,而将其无限期的保管起来。而是要把她送到此时此刻最为需要的地方去。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可惜”让他成为物品循环的原动力,这也是断舍离的重要技巧。

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选择力,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面对众多选项而无从选择。但如果是把选项缩减成三个或者四个,你或许能从中选择一个。(进行筛减)

作者说:如果经常把一大堆东西一股脑塞给孩子,那他们就有可能成长为没有自主性选择了那低下的人。想想看,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口头禅是无所谓的人呢?那就是从小被给予的太多,没能学会思考到底需要什么。

感想:或许现在的教育我们都推崇的是,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但这种“自己做选择”,并不是把一大堆的东西全部让孩子自己选,而是家长在判断之后给出范围划分,例如“最多能选三个”,“从三个当中选”,“分成三种”。这样更容易理解,也容易付出行动,锻炼自主选择能力。

“换位思考”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通常会提到换位思考,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我们在对待物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站在物品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你是无法发挥原本作用的物品,被放在了一边置之不理或者是随意对待。你会讨厌那个如此对待你的人吗?想必大多数人不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吧。
物品是一面映照你自己的镜子,它所照出来的是那个你想当做不存在,不愿意承认的自己。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宋代·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每日一善# [春游家族]#阳光信用# 摸鱼儿 · 记年时人人何处「宋」何梦桂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待把酒送
  • #馋嘴美食安利##同城种草##冰淇淋##梦龙欢愉不止一面##种草花花万物#[好爱哦][好爱哦]便宜15.0 元大洋,今天只要 【34.8元】 【顺丰包邮】透心红
  • 拿到铜牌就封神,其他不敢想,第四名往后也不遗憾,不知道再过多少年中国再出一个新飞人!等我们回到楼下,发现有一块宣传板,上写“田经世界冠军史冬鹏7月24日亲临圣洁
  • #互联网##易车研究院#据易车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车市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高端新能源车市的消费群体,以制造、互联网、能源、建筑等行业为主。这点你不得不服,
  • “家乡和在外人才之间有了稳固的‘连心桥’我们举办推介会、恳谈会、投资环境说明会等活动,覆盖的人群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明显。近年来,六安市人社部门创新实施党建引领“
  • 这人害怕无法向将军交差,又担心自己性命不保,于是借助天象,说两个神兽死亡是吉兆,然后将两个黑熊制作成标本,留在了沈阳的皇宫内。这人害怕无法向将军交差,又担心自己
  • 今日大无语事件,我悠闲的和我闺蜜在八根住坐的看打篮球,然后一个小男孩坐在了我旁边,然后悄咪咪的把他的饮料放在了我旁边,但是我的半袖很长,然后他的饮料就悄咪咪钻到
  • “清静心”是刚刚接触到真心,不圆满,阿罗汉的心、辟支佛的心——清静;再提升,“平等心”平等就是菩萨:再提升就是“觉”你看看前面有定,慧还没有完全生起来,到“觉”
  •   2. 产褥期应避免长期卧位,产后6-8小时,产妇在疲劳消除后可以坐起来,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身体生理功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  
  • 普通的丹麦民众记录了自己与黄色的各种偶遇,一般粉丝穿黄色外套庆祝,狂热粉则把自己的自行车染成了黄色……这也是丹麦人生活HYGGE的小诀窍之一:有自己热爱的事物并
  • 风来,雪舞,选一隅从容的静寂,在时光深处读你,将眷恋,叠放在指尖,轻描淡写,堆砌一段地老天荒的话,只为你重复着爱的絮语。旧年,已然,于北风凛冽的呜咽声中盛大的落
  • 善良是充满芬芳的的香水,当洒洒在别人身上上时,自己也会留留下一缕幽香{指路回}善良良是一棵生机无穷的种子,只要你舍舍得播种,就会得到意想不到到的甜果。善良是充满
  • #孟鹤堂0426生日快乐# [抱抱]#孟鹤堂 向上向善# .•**•.¸¸.•**•.¸¸❄.•**• 给山里娃娃加个鸡蛋和牛奶 使可爱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让
  • 如果长大的过程无可奈何,长大的责任无法逃避,希望你能在渐渐老去的岁月里,也给自己留一份简单和纯真。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简单的人,都能拥有一份从内而外的豁达,从容面对
  • 【金秋逢十九,四院扬帆航】10月17日晚,虽然气温在秋天有所下降,但是口腔的团团们有幸受邀来到贵医南校区的大礼堂观看由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
  • 第二站选择北九水是前天看同事发的朋友圈,大赞此地为圣地,我这人听不得别人夸什么,立马要改变行程,到了这里和爸妈越看越眼熟,前几年朋友带着玩儿时我们来过这[睡]只
  • 在那期间路易十四的财政部长科尔伯特Colbert 禁止国外进口的奶酪,随着命令弗拉芒(Flemish)农民创造和生产出一种一模一样的可以替代Edam的奶酪,Mi
  • 最近找这块小香的也很多!我们还找到了年初带煦宝过去祭拜孔圣时求的符~神奇的是居然还在书院的名优学子榜上找到了宝爸的大名,当年也是枚学霸呢,希望若干年后煦宝也可以
  • 好多年了发现自己真滴好喜欢吃面包去哪旅游都找面包店每天早餐宵夜面包不带腻就觉得吃面包好满足好治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面包脑袋吗[泪] 之前一直吃光和手感 这次
  • ”(这部分可能有些记忆错误)提问:“你们在刀myu上海公演回来后一起去了寿司店,那个时候不是和鸟还有小越一起吃那个雪糕吗,后来怎么样了啊?”提问:“你和关系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