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力“立足基层——寻访最美科技工作者 | 冯文梅:勇做铁路货车技术革新排头兵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专家冯文梅,是铁路货车造修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因为年幼时一个亲身的感受久久萦绕在脑海,使她坚定报考了铁道学院,毕业后与铁路货车结下不解之缘。30年来,她把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扛在肩头,深钻细研铁路货车造修工艺技术及质量管理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铁路货车造修技术升级换代。2月9日,记者赴该公司采访了铁路货车技术革新能手冯文梅。

深耕生产线 兑现幼时梦

冯文梅出生于1968年,是土生土长的忻州人。年幼时她随母亲在地里劳作,经常因为交通不畅,运输设备简陋,无法将优质的农作物运出去,她深深意识到交通对于农民的重要性。1986年冯文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铁道学院,大学毕业后顺利分配到太原机车车辆厂(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前身),成为钢结构二车间的一名技术员。
随后15年间,她扎根基层单位,认真钻研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在生产一线历练才干,在层层考验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升货车产品质量,在鲜红党旗的引领下,一步步成长为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货车造修技术领域的中流砥柱。
自2003年开始,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全面提升铁路货车运载能力,我国铁路货车开启了三次大的升级换代。冯文梅成为我国铁路漏斗车60吨级、70吨级和80吨级三次大的升级换代的见证者和造修技术革新的缔造者。
2004年7月,铁道部正式策划70吨级新型铁路货车立项研制工作,车型涵盖敞、棚、平、罐、漏所有货车车型,至2006年,铁道部决定新造铁路货车全部采用70吨级新型车。升级换代的新车型轴重23吨、重载70吨级、时速120公里、单列运载重量5000吨,标志着中国铁路货车进入高速、重载的新时代。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作为漏斗车领域的主导设计单位积极参与其中,时任车辆分厂技术处处长的冯文梅深知“产品可以买,创新技术能力是买不来的”,载重从60吨级提升到70吨级,轴重从21吨提高到23吨,时速由80公里提升到120公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变化,其中更包含了装载重量、牵引吨位、运行速度、检修周期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的探索攻关。任务艰巨、责任巨大,在几乎没有任何外来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冯文梅带领技术团队认真钻研,翻遍了国内外铁路货车领域的专业资料。白天画图下现场,晚上根据收集回的数据问题,总结经验,修改技术方案,她本人更是吃住在工厂,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一个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冯文梅和她的技术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和不服输的冲力韧劲,攻克了车体钢结构、转向架、制动系统等多项技术难题,全面提升了铁路货车造修技术水平,实现了60吨级铁路漏斗车向70吨级铁路漏斗车跨越的精彩蝶变,为日后80吨级铁路漏斗车升级换代建立了丰富的知识储备,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工艺求精湛 甘愿作人梯

2014年根据太原市政府“退城入园”专项工作的统一部署,市区工业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城市周边的工业园区纾解,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位列其中。在接到上级通知后,冯文梅及其团队迅速开展搬迁策划工作,围绕公司整体搬迁计划,结合搬迁进度安排,组织对新厂区车辆系统的工艺布局进行施工前评审,从工艺流程、设备布置、能源提供、产品及零部件转序、配送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并组织实施,为太原市铁路装备园区的顺利投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新厂区工艺设计进程中,由冯文梅主持设计并投产的货车新造钢结构生产线,在中车专家组对公司“新厂工艺规划与设计”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时,给予了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其综合技术指标漏斗车生产线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敞车生产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生产线应用的“心盘定位传输车”“敞车翻转机”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作为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铁路货车造修技术领域的首席专家,冯文梅在投身铁路货车造修技术革新事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她常说:“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的毕生所学就要回归到群众中去,只有在那里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多年来她积极致力于学术研究,在《铁道车辆》《机车车辆工艺》等国家、省部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篇,组织编制了《铁路货车轮轴检测技术》《铁路货车钩缓装置检测技术》《铁路货车标识技术》等专业技术手册,其内容覆盖面广、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大大方便了使用者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功成身未退 努力再攀登

冯文梅在钻研铁路货车造修技术的同时,还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由她组织开展的《降低新造车制动典型故障反馈率》《侧架组成划线工艺改进》《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认证》等项目多次荣获省、市、公司奖项。2012年在她的主持下公司成功获批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为推动公司科技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9年公司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新型创新平台,组织开展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本可功成身退的冯文梅主动请缨,再次挂帅项目组,带领科技工作团队进行项目申报。为确保一次性申报成功,从项目材料内容到印证文件收集、项目工作汇报,事无巨细必亲自把关,经常通宵达旦的审核资料,跟进项目进度。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第26批)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山西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批,为推动山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历经30年的人生洗礼,冯文梅已成为在铁路货车造修领域不可多得的科技人才。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山西省劳动竞赛“个人二等功”“太原市劳动模范”“全国铁路先进女职工”等荣誉,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2018年当选为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工作者要勇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为迎接铁路货车由80吨级向100吨级的跨越,冯文梅正带领团队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冯文梅满怀信心地向记者说:“我相信,未来随着80吨级铁路货车以及有盖漏斗车等重载绿色环保车型的普及应用,我们的铁路货车必定更加快捷高效,天空更加蔚蓝,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来源:科学导报

#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 | 民国南京名医公馆巡礼

王重阳

南京作为民国首都,各界精英汇聚,医疗界亦然。这些大牌医生们走南闯北,开创学科,也曾为很多重要历史人物开方诊病,在南京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迹。时至今日,不少名医在南京的旧居公馆尚且保存完好,无声地矗立在被梧桐浓荫掩映的大街小巷之中,尤其是颐和路一带。走进这些民国建筑或可领略南京城市名片中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李士伟公馆

李士伟公馆位于鼓楼区武夷路4号,紧邻宁海路和北京西路,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始建于1935年。主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楼高二层,是典型的传统江南古典风格建筑,为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域内所罕见(另外两座中式建筑为宁海路5号马歇尔公馆和老菜市荷兰大使馆),黑灰色小筒瓦铺顶,悬山顶檐口带垂花门罩,外墙青砖勾缝,布局合理,采光充沛,院内竹林扶疏,浓荫如盖,清幽宜人。另有西式平房两幢,厕所、厨房各1幢,计有房5幢18间,用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5.7平方米。

武夷路4号系李士伟在南京中央医院任妇产科主任时购建的花园式住宅兼对外营业的诊所,一楼东侧有对外诊室两间。南京解放前一度租给英国文化委员会使用,时至1950年3月,期满后由李士伟的大妹委托邓慎康代为照管。1950年3月,邓氏迁居入住其间。1951年3月10日,该建筑出租给白敬宇药房使用。现为江苏省直机关用房。2006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9月被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

李士伟(1895~1981),字子仪,河南三门峡卢氏城郊乡东湾村人,妇产科专家。著有《中国初生婴儿体重及量度》《中国孕妇骨盆之量度》《产科creatinaria之研究》等,翻译马士敦著的《妇产科讲演集》《妊娠子宫出血》。其妇产科医学之研究贡献实多。

李振翩、汤汉志伉俪公馆

李振翩、汤汉志公馆建于1937年前,占地面积874.26平方米,现存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主楼坐北朝南,假3层,青砖外墙,青瓦人字顶,东西各两个壁炉,木制门窗。北立面有联廊与平房连接,东侧有青砖拱形门。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李振翩(1898~1984),湖南娄底人,曾接生过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第一个儿子毛岸英。1929年,汤汉志与李振翩结为伉俪,同年随李振翩到美国,在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从事病毒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回国,并将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和医学书籍,赠送给国内几家主要医学院校,为中美友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黄子濂公馆

黄子濂公馆位于北京西路27号,为中央大学口腔学院院长黄子濂于1937年前置地所建,占地1200平方米,有西式洋楼1幢,平房数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06.46平方米。1947年5月埃及驻华大使馆租用,租期3年,合同期满,市房管局对该房实行代管。现存主楼1幢,平房2 幢,主楼依坡而建,坐北朝南, 假3层,米黄色外墙,青瓦人字顶。1楼东南侧为半圆形平房连接主楼,上为半圆形露台,2楼东侧、南侧、3楼东侧均为露台,1楼四周均设大门,西侧2间平房也与主楼相连。院内原有防空洞1座,因塌陷而改为走道。目前为部队用房。2012年3月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1月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

黄子濂(1897~1979),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是中国第一位教授美式牙科技术的医学教授,曾担任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口腔学院院长。

徐梓楠公馆

徐梓楠公馆位于宁海路22号徐梓楠公馆,建于1936年,占地约700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平房各1幢,建筑面积378平方米。现存主楼、平房各1幢,主楼坐北朝南,高3层,青砖外墙,青瓦人字顶,大坡顶,带壁炉,木制门窗,南侧底楼两根圆柱支撑门厅,主楼北侧2楼上为露台,西南侧平房1幢,水泥外墙,青瓦人字顶。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徐梓楠(1893~?),浙江建德人。长期在军中任军医监等职,著有《处理残废机障荣誉军人之我见》《为服务于知识青年师军医进一言》《兵站第一线战时伤运问题》《四年来服务兵站卫生勤务的检讨与改进之商榷》等。

沈克非公馆

沈克非公馆位于赤壁路16号,建于1935年,占地面积924平方米,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附属小楼各1幢,平房2幢,建筑面积406.6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297.1平方米。该建筑现存主楼及附属小楼,主楼坐北朝南,高2层,红砖外墙,红瓦四坡顶,带老虎窗,木制门窗。东北侧附属小楼为红砖外墙,红瓦四坡顶。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该房产后由沈妻陈翠贞(1924 年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也是著名的儿科学先驱),委托南京师范大学李美筠教授全权处理。故目前该房屋使用单位是南京师范大学。

沈克非(1898~1972),原名贤亚,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民国时期,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助理医师及住院总医师,安徽芜湖弋矶山医院外科主任,南京中央医院外科主任兼副院长、院长。1946年作为中国医学界首席代表赴纽约参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筹建工作。1950年率领第二批志愿军医疗队奔赴前线,并任医疗队技术顾问团主任顾问。1959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和中山医院院长兼大外科主任,著有我国第一部大型外科参考书《外科学》。

严季约公馆

严季约公馆位于西康路56号,建于1937年前,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原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附属小楼各1幢,平房2幢。现存主楼1幢,坐北朝南,假3层带壁炉烟囱、老虎窗,西侧部分小2层,建筑面积234.6平方米;南、西侧平房2幢5间,与主楼均为青砖清水外墙,白水泥勾缝,青瓦人字顶。1946年12月,严季约将该处卖给国民政府中国农业银行作职工宿舍。现为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所有。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

严智钟(1889~1974),字季约,直隶天津人,中国科学社生物科学组医药股成员,参与编纂我国第一部药物辞典《中华药典》,终生服务于创建和发展新式医学卫生事业。

黄孟虞旧居

黄孟虞旧居位于玄武区石婆婆庵8-3号和石婆婆庵10号,1926年置地,1936年建造。现存建筑为砖木结构,有青色砖墙3层楼1幢,红色砖墙3层楼1幢。此地原系黄孟虞私人开办的慕慈医院,南京解放后除一部分自住自用外,均捐赠给国家。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

黄孟虞(1891~1980),生于江苏扬州,民国期间著名的妇产科女医生。1924年,黄孟虞在南京市长江路石板桥开办了一家妇产科诊所,后迁往碑亭巷石婆婆庵8号,取名私立慕慈医院。南京解放以后,慕慈医院并入南京市立产科医院(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前身之一),石婆婆庵8号院址划给新成立的江苏省中医院使用。后来黄孟虞一直工作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一线。

何英祥旧居

沿石婆婆庵路向东出发,到太平北路,北行 30 余米,紧靠太平北路两栋紧紧相连的两层英式小洋楼,就是笼子巷住宅A楼何英祥旧居。

这两栋小楼,是在南京市近现代建筑及风貌保护区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先觉的力荐下,才得以保留下来的,并于 2006年,被正式纳入1912街区。

北边的一栋英式小楼,门口一侧的墙上,有块长方形的标牌,上面清楚地记录了小楼的身世:“该建筑始建于1910年,系民国时期英式建筑,当时著名牙医何英祥曾在此居住。2003年12月被南京市文物局认定为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保护建筑。”2007 年随着该片区被开发成“南京1912商业街区”,这座建筑也由南京百纳餐饮管理公司重新整修,改作为一家经营海派菜餐馆,名“芳·满庭”。2009年4月笼子巷住宅 A 楼被公布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2013年10月21日笼子巷住宅 A 楼被公布为南京市玄武区文物保护单位(现门牌太平北路64号)。

东墙另一块说明牌介绍:南京典型民国小洋房,建于1920年代,英式花园洋房,传统半木构建筑,为街区历史最悠久的单体建筑。1930 年代为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公寓,蒋介石的御用牙医曾在此居住。

何英祥还有一处旧居位于玄武区碑亭巷110号,为何英祥1918年自建 ,与1912街区相邻。现存2层楼房1幢,砖混结构,带拱形柱廊,原来青砖外墙红砖嵌线,现为水泥抹面。2014年6月,被公布为南京市玄武区不可移动文物。

何英祥,牙科医生,1949 年前去澳门。何英祥在碑亭巷的牙科诊所当年确实小有名气,著名学者竺可桢曾多次于此就诊,其日记中有多次记录。

钟世藩、廖月琴夫妇旧居

从何英祥故居沿太平北路向正南方向出发,左拐进入长江路,向东直行 500 米左右进入汉府街,继续直行不到 200米,路南,就是汉府街35号钟岚里民国建筑群。

钟南山先生的父母,协和名医钟世藩、廖月琴夫妇曾经寓居于此。钟岚里现存18幢建筑,高 2~3层,建于1930年代,寓“钟山烟岚”之意,是民国时期典型的里弄式住宅,临街建筑有统一的小阳台,顶层设有阁楼,建筑朴实不失气势,近似欧洲早期联排式房屋,极具民国风情。

除了钟岚里,钟世藩夫妇还曾寓居桃源新村。其位置在梅园新村街道东南部,梅园新村北侧,南起雍园,北至竺桥。此处原为一片桃树林,后建设为国民政府公务员住宅区,目前桃源新村片区被公布为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占地约2.6公顷,包括平房小住宅、独栋楼房住宅、联排公寓多种类型,共有 26 幢民国建筑。

卓海宗旧居

钟岚里马路北侧,就是梅园新村。位于梅园新村片区东南角梅园新村1-4 号、9-12号住宅,房主为知名中医卓海宗,建于1930年代,两栋均为四联住宅,各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分1梯两户和1梯1户两种,清水砖墙,两坡屋顶,木质门窗,立面采用拱门、山花等民国时期常用装饰。2013年10月被公布为南京市玄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卓海宗(1886~1948),又名慈沛,字乾润,号雨亭,浙江奉化松岙镇人。曾替蒋介石搭脉诊病,为当时的“总统府国医”,1946年任中国医药改进会理事长。

文章选自《南京史志》2021年第1期

审核:王达云
   窦予然
发布:梁 刚

#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 | 赖国考(四):古赖国属地的历史变迁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我将古赖国属地的变迁胪陈如下:

一、赖国(?——前538年)

赖国始封时间不清楚,大概在西周时期。因其弱小依附于吴国,是吴国的附庸。周景王七年(前538)灭于楚,赖子播迁,迁徙情况不详。赖国的活动除了赖子向楚灵王投降,其他未见文献记载。

二、濑渚邑(前538年——前221年)

赖国灭亡后,楚灵王没有来得及“迁许于赖”,其地当年冬天十一月就被吴国收复。因赖子迁走,这里不再是赖子采邑,吴国将其变为属县,改为濑渚邑(县)。《万历溧水县志》:“溧水,春秋时属吴,名濑渚邑。”又曰,“鲁昭公四年,楚伐吴,遂灭赖。赖,即今之濑也。”濑渚邑的前身是古赖国,“地仍其旧,则名亦仍其赖而已”(《万历溧水县志·邑名》)。

濑渚邑,又作濑渚县。南宋《景定建康志》引《滕(胜)公庙记》:“固城,吴时濑渚县也。”邑,亦县也,是县的别称。春秋时期,诸侯大国常将掠夺来的土地赏给亲近侍卫及有功大臣,而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国,被灭掉后就改设为县,进行直接管理。最初的县都设在边远地带。最早在领地内设县管理的是楚国,吴国及一些大国也继起效仿。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东周时期,含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在某些大国里通行起来,‘楚灭九国,改设九县’。”赖国变成濑渚邑(县),管理制度上发生了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

改“赖”为“濑”,大概是因为这里是水乡泽国,地曰濑渚;水曰濑水,或曰濑湖。《辞源》:“渚,水中小块陆地,水边亦曰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溧水,即永阳江之上源,大江之水南汇于此,江上有渚曰濑渚。”赖国改为濑渚邑,地名非常写实。

春秋末期,濑渚地区极不平静,经常硝烟弥漫,战争一直不得消停,濑渚邑今天属吴,明天属楚。为躲避楚国的攻击,吴国曾将县邑迁到陵平山下(今溧阳境内),改为陵平邑。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楚国攻打吴国,败吴军,取陵平邑,改为平陵邑,赖地属楚。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伍子胥伐楚,烧固城,大败楚军,赖地回归吴国。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赖地为越国所有。

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国灭掉越国,赖地在楚国境内。楚怀王时,楚国使用阴谋手段,派召滑到越国为相,制造了越国的内乱,趁机占有了濑湖地区,打开了进攻越国的大门,进一步控制了整个江东地区。 

范环对楚怀王曰,“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南察濑湖而野江东。”——《战国策·楚策》

楚国人一直视濑渚地区为战略要地,欲把这里作为进攻吴国、越国的跳板,以实现控制江东的目的。“察濑湖而野江东”是楚国几代人的梦想,从楚灵王的灭赖国,到楚怀王的取濑渚,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此后一百多年里,赖地一直为楚国领地。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赖地属秦。

三、 溧阳县(前221年——591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管理。设溧阳县,属鄣郡。溧阳,因境内的溧水而得名。溧水,就是古代的中江,亦名濑水。山南水北为阳,县在溧水北面,故曰溧阳,古人也有称溧阳为濑阳。

《辞源》:“溧水,水名,在江苏溧阳县,也作陵水,一名濑水,又名永阳江。即《汉书·地理志》所谓中江。《史记》六六《伍子胥传》:‘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江即溧水。源出安徽芜湖县,东流经高淳、溧阳、宜兴入荆溪,东注太湖。自东坝既成,又改由芜湖西出长江。

秦、汉时溧阳县的治所在固城,古赖国在溧阳境内。

四、 溧水县(591年——1493年)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大将韩擒虎、贺若弼分别从朱雀门、西掖门打进建康城,焚烧城楼,拆毁城墙,建康城变成一片废墟,他们要把这个六朝金粉之地变成耕牧之区。为了消除陈在江南统治的影响,隋王朝对陈辖地的行政区重新规划调整:废掉了丹阳郡;撤掉建康县,将建康县、秣陵县、同夏县并入江宁县。废掉丹阳县,分割溧阳县;将丹阳县东境与溧阳县的西北境合并为溧水县。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溧水建县,属蒋州。原来在溧阳西北境的古赖国,自隋朝开皇十一年,便划入溧水县境内。历隋、唐、宋、元、明,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留存了近千年。

五、 高淳县(1493年—— )  

弘治五年十二月(1493年1月),析溧水县西南七乡置高淳县,属应天府。原在溧水县南九十里的固城归入高淳县,自此古赖国在高淳县境内。高淳县,今为高淳区,属南京市。

结 束 语

一、方志记载与《春秋》《左传》《史记》等古文献的叙事是相契合的。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斗韦龟、公子弃疾修筑赖城事,这从方志收录的古固城资料中得到了印证。古固城究竟原为吴所筑,还是楚所筑,我们已无法弄清;公子弃疾是新建赖国城,还是修缮古固城,我们也无法断定,但古赖国修筑了城邑这是可以肯定的,这不仅有史传、方志的记载,还有古固城遗址作为证据。固城见载于《左传》,春秋时期它已名著史册,古固城就是赖国城,这是可信的史实。

《左传》叙事表明赖国在吴、楚边境,且邻近朱方,而固城镇正当其地。固城镇今在苏皖交界处,南接宣城、广德,西邻芜湖、巢湖,东连溧阳、宜兴,此地正是春秋时吴、楚相邻的中间地带。固城镇与丹徒距离也不甚遥远,1983年之前溧阳县、溧水县、高淳县、丹徒县同属镇江地区,都归镇江行政公署管辖。固城距离丹徒仅 120公里,徒步也就三五天行程。如此之近的距离,当年楚灵王克朱方后“遂灭赖”,这是完全可行的。固城的地理位置与《左传》叙事是相契合的。

如果说《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溧水县志》这类郡县方志,记载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可能囿于地域之见,而《太平寰宇记》是北宋的全国地理总志,《南畿志》是留都南京所辖应天府及江淮南北十三府、四州的地理总志,都是汇聚了全国优秀的历史、地理学者编纂的。这些志书,包括官修的《一统志》,都言之凿凿说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我想这些专家学者总不会捕风捉影凭空杜撰;方志中记载的古固城史料总不会是不加考证的空穴来风! 

二、溧阳、溧水的得名留有古赖国的痕迹

《公羊传》《榖梁传》将“灭赖”写作“灭厉”,“厉”与“溧”今天读音完全相同。不过,古代“厉”读若“赖”,《战国策》“豫让又漆身而为厉”,“厉”也读“赖”。是否古代“溧”也读“赖”呢?极有可能。今天溧水方言读“溧”为入声,高淳方言“溧、赖”发音相近。南朝陶弘景《真诰》“夫至珍者,万乘不能激其名,投金溧女是也”,唐李白《濑水贞义女碑》“还吴雪耻,投金濑沚”。陶弘景笔下的“投金溧”,就是李白文中的“投金濑”。溧即濑,溧水即濑水,“溧”与“濑”古代同源同义,直到今天发音仍然相近。 

由赖而濑,由濑而溧,地名虽然变化了,但变化中有因袭,在新地名中保留某些原地名的元素,以示其渊源关系。是否可以这样说,秦朝的溧阳,隋朝的溧水,其县名仍留有濑渚邑,甚至古赖国的痕迹,只是古赖国渐行渐远,这些痕迹被磨灭得不易觉察罢了。

溧阳市、溧水区、高淳区三地的历史均开篇于春秋时期的古赖国,这是有历史依据的。三地同根同源,其历史文化都植根于古赖国,而我们对于古赖国的历史知之甚少,我写此文的目的,是想引起大家对古赖国探讨的兴趣。

拟稿:傅章伟
审稿:王达云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音准不错,鼓点也可以听到,日常出门听歌4⃣️游戏用户,可以开启电竞模式,延迟低至0.038s,脚步声、喘息声,都可以听清魅族PANDAER的东西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 有为何展颜,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陇南全力战疫情##疫情防控陇南在行动# 『疫情防控文县在行动|文县新冠肺炎集中医学隔离点的战“疫”人』https://mp.weixin.qq.com/s?_
  • 更通俗地说,天文学研究起源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的一切事物。宇宙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从整体上研究宇宙。
  • #韩娱跳蚤市场[超话]# kpop小卡福袋 男团女团都有 大量 seventeen nct dream NCT 地租 次划 有少量 enhypen符 NMIX
  • 这么看来肉体是灵魂的房子,气是肉体生命的能量,气又是灵魂的身体,灵魂.神才是真正的人体,修行是灵魂的修行,所以叫灵修,灵魂为心.所以叫修心,灵魂有三个所以叫三魂
  • 当有人对你提出善意的警告时,意味着你是还有改善的转机的;而当你什么“坏话”都听不到的时候,却可能意味着你已经走入绝境了。也就像吉尔伯特法则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人
  • 这是2024年看的第6本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想看这本书最开始的原由是因为模糊记得在中学课本里有这样一篇文章。想回看下写的都是什么内容。其二今年2月份才发现有
  • 】氤氲烟火气,浪漫夜古都,“大邑商·夜安阳”博物馆夜游开放活动中,多个场馆的绚丽光影秀成为关注焦点。】氤氲烟火气,浪漫夜古都,“大邑商·夜安阳”博物馆夜游开放活
  • 扬州行——博物馆篇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远看是很宏大的建筑物,旁边有座高塔。近看正面是一只船帆的造型。一到周末,人流量跟当年世博园有的一拼。在经过曲折的走道后
  • 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肯努力挑战,曙光就在前方.脚踏实地,比什么都重要,天下没有不劳而获,更没有一夜暴富的生意,因为那根本不符合商业规律,你可以海阔天空地想
  • 2024.03.17 农历二月初八日 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对于每一个佛弟子来说,这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佛陀的出家是婆娑世界最大的福报,他引领我们
  • 六年前,我还是一个很懵懂的小女孩,你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喜欢上的爱豆,花了钱,投过票,其实六年的时间真的很久,久到我已经忘记我为你做过些什么,只记得我用着不太好的千
  • 早上八点从家里出发,从冀州南上高速,全程268公里,一路使用智能辅助驾驶,三个小时的路程很轻松,中途在沧州东服务区休息了一下,继续整装出发,中午12点左右从黄骅
  • 13、红枣、红糖都不补铁,糖分很高,多吃反而会肥。2、盐吃多了身体会水肿,胖好几斤。
  • #电锯人#二创#记录一下二创思路(本人喜欢自言自语,对自己碎碎念)画的很潦草很菜但爱画嘿嘿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摸眼神,摸着摸着就开始刻画起头部了,要不然就着这个
  • 除非你比他们更了解这个领域,否则你作为一个编辑是无法判断对错的。既然这里的谬误应该是指领域以外的主观意识谬误,那什么是“最大的谬误”呢?
  • #刘宇宁烈焰ost向死而生# | #刘宇宁帝林# |#摩登兄弟[超话]#(补作业版)我是飞飞播出前来的,勉勉强强算是大白菜粉吧,准确说应该是直播粉加歌手粉。#
  •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学校突然有了一笔奖学金,刚开始孩子们情绪振奋,但一段时间后还是该玩玩该学学;你陪着朋友走出情绪阴霾,但你一走,糟糕的情绪还会卷土重来
  • 但正因为整体产业链的差距,许多核心零部件都被国外品牌垄断,国产车型无谈价优势,但在保证整体性能的基础上,国产车型整体利润空间偏小,别人吃荤,我们吃素。经过几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