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何被戏称为“安徽省会”?安徽跟南京过去到底是啥关系?

南京是中国的极有韵味的一座城市,当游客乘一游船荡漾在秦淮河间,会感到一阵时空的错乱,六朝古都的风采在那时候尽数显现。这一个沉淀了千年的古城,城市之中的每一处都有着它独特的风韵,都篆刻着历史的痕迹。像一个阅尽天下事的女子,成熟而内敛,满腹经纶气自华。

可这样一个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韵味山水风光的城市却在他本来的省会中认同度不高。很多人知道南京,但不知道南京是江苏省的南京,反而认为它是旁边安徽省的南京,这个梗的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故事呢?

江苏安徽本为一体

江苏省是中国东部的一沿海的大省,可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让这一个省极其的"散装",因此总有各种段子调侃江苏的这种"散装"现象。一个拥有十三个市的大省,行动起来却像十三个省,各有各的主张,谁也不服谁。

其根本原因是江苏省的十三个市经济都相对发达,每个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的风格,光是文化中心就划分了三个大版块,而江苏内部各个市之间有自己的"鄙视链",仅仅是因为喜吃甜还是更爱辣都能让江苏人争得不可开交。

也是因为江苏这谁也管不着谁的样子,造成了今年年初驰援武汉时,江苏省是以市甚至是以区以县为单位出发驰援,好一个"内斗"大省。也是因为如此它才获得了"散装江苏"的称号。

其中南京作为其省会,更是被着重调侃的对象。而网上"安徽省会南京"的梗,也再次被翻出来。

这种说法与古代历史颇有关系。

中国的行省制度初见于元代,当时元朝的地理位置辽阔,为了便于管理,便以山河为界限划分各个区域,制定中国现代省级的划分也有当时划分的影子。

到了明朝,整体上延续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划分的区域位置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变了一些称呼,明朝时候的南京被定为其首都。

那时南京的权利范围包括江苏和安徽两省,彼时的南京还被叫做南直隶,名字简单明了跟字面上的意思相差无几,南方的"直隶"也就是都城的意思。

正是因为其作为明朝的首都,经济繁荣人口众多,且文化多元,得天独厚的优势富甲一方。其周边的城市也因为与首都紧邻,且自身的地理位置优越,各种贸易航运往来不绝,相继地发展起来,为现代该地经济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的南京与如今的北京地位相当,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地位,致使它坐拥整个国家最多的财富和最多元的文化,而江苏和安徽当时只能算是它手下的小弟,但由此可见,安徽和南京的历史渊源颇为深厚。

要说当时的南京发展势头有多么迅猛,仅看文化一方面就可见一斑。以当时的科举为例,南直隶当时拥有的江南贡院,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其自身的占地面积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算是明朝文化教育的中心,而活跃在朝廷之中的官员也有接近一半是来自该书院。

现今江苏的文化总共有三种大文化组成,分别以徐州的中原文化、南京的江淮文化和苏州吴文化为中心,而南京地理位置上与安徽十分接近,还有明代的那一段历史,因此比起拥有三种主流文化的江苏,安徽与南京的文化更为相似。

宋朝的时候,将当时统一的汉地划分为了江南、两浙路、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南包括苏南和浙北,两浙路的治所为越州,之后更改为杭州。

而南京正是江南东路的首府,掌管着宣州、徽州和池州等,虽然江南东路和西路管辖的州际频繁变化,但南京与安徽的关系的确紧密。当时的徽州和宣州成为了如今安徽省的一部分,因此调侃南京是安徽的省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

南京曾单独担任安徽省省会近百年

清朝的行政区划分比较混乱,但其延续了明朝的行政制度,只是将南直隶改为了江南省。

当时的清廷为了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利,防止明朝的残余势力奋起反抗,考虑到曾经的南直隶是全国的政治金融中心,导致江南省极为的发达,这里的汉人势力更加的活跃,其背后还靠有富商支持,活动经费充足,种种原因让清廷十分的忌惮。

当时的江南省的富裕跟现今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涵盖有如今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看这三省市如今的发展就可以想象当时是怎样的盛况。

那时仅江南省一个省交给皇帝的税收就占据了全国税收的近三分之一,而经济的发达也致使该地的政治特别的活跃,科考之时此地的考生能够占据榜上半数的名额。于是有了那句"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可以说当时清朝版图上难有能与之匹敌的省份。而这个明朝汉人盘踞多日的地带,有钱又有人,一旦被有心人所鼓动,清廷的政权恐怕会旁落。

为了防止"反清复明"的声音动摇清廷的根基,上位者决定将此地进行分割。在1661年江南省被分为江南左、右布政司,也就是从中心对开,一分为二,江苏和安徽成为了两个独立的省。

可不知道是清政府故意为之还是管理混乱,本应该各个省份的省会都是自己的省市,安徽偏偏当了个例外。一直从清朝建都以来,直到乾隆时期接近百年的时间,安徽的省会都不是自己的市,而是南京。南京当时被叫做江宁,也就是两江总督的所在之地。

当时安徽的学子参加需要在各省省府考试的乡试,都需要前往南京,这样一来就显得划分不是特别合理,乾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将安徽的省市迁回了安庆,从1677年到1760年,仅是清朝时期南京就担任安徽的省会近百年。

江苏和安徽曾"在一起"了三百年,而南京当安徽的省份也有近三百年(明朝两百多年加上清朝近百年),要说将安徽和南京两者硬生生分开来讲,摒弃两者的"前世渊源",倒显得有些残忍了。

毕竟历史上的安徽和南京,甚至安徽和江苏都是无法分割的,曾有一段共同的历史,总有些是一直传承下来的。

安徽南京"再续前缘"

如今大家调侃南京是安徽的省会,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南京对江苏的影响力还不如对安徽的影响力大,看起来南京倒不像是江苏的而是安徽的了。而有着三百多年"感情"的南京和安徽,曾经"被迫分离",如今又"再续前缘"。

他们"再续前缘"的契机就是"南京都市圈",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各省市之间协调发展而建立起的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圈,旨在以南京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令人惊奇的是,这其中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南京不仅成功与安徽"再续前缘",也成为了中国"最早" 的跨省经济圈。不怪网友们会调侃,南京是安徽的省市,因为他发展经济都不忘带上"老朋友"。

现今该都市圈拥有江苏省的四个城市,还包括了安徽的四个城市,并且城市还在不断增加中。这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跨省都市圈,且他们到南京也就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现在都市圈有六万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三千六百多万,生产总值达到三亿,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带动南京周边城市发展的一大"发动机"。

所以南京被戏称"徽京"不仅有历史原因,还与当代有着巨大的联系。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城市影响力巨大,对周边省市的辐射强,这对南京今后的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但同时安徽的市级单位也不应该仅是"愤怒",而应该积极发展自身的经济势力,稳扎稳打求发展。

合作共赢,南京与安徽的故事未完待续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固步自封绝不能前进,合作共赢才是新的趋势。南京的实力是由六朝古都的历史而积攒起来的,但现今南京本土的发展已经趋近于饱和,这时候利用其自身的优势,积极动员身边的"伙伴"加入到发展中的队伍中来,南京才有可能走向更高的平台。

南京与安徽的渊源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而这种历史不应该成为两座城市发展的包袱,而应该成为助推力,利用这一本是同源的文化优势,地方交流的畅达,积极合作携手共进。

就跟现今的重庆与四川一样,虽然重庆独立成为了一个直辖市,从政治的角度看,它跟四川省的地位相同,但从历史的角度看,重庆一直是四川下属的市,但两地的交通已经日趋完善,经济交流频繁,相互影响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南京如今带动安徽的小伙伴在一个都市圈,续写着南京和安徽的故事,期待未来的安徽能和江苏一起比肩!#垂直领域点亮计划#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已经有足够的资源养活这些”无用阶层“。

哪怕他们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但是也可以把他们圈养起来,或者说随意折叠起来,像垃圾一样堆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展娱乐/游戏产业的原因,因为必须让这部分的精力消耗掉,让他们沉醉于娱乐八卦、各种段子中。

一言以蔽之,这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点好玩的东西,他们便会沉浸其中,慢慢消耗自己的生命。 https://t.cn/A6UefZPR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涨0.8%,随后涨幅扩大至1.2%。

  相关报道>>>

  最新解读!20多家公募公司把脉A股:“中长期绝佳买点”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重挫,沪指一天重回2700点。

  朋友圈传播很广的一条段子:大家不要太难过,如果病情控制得住,钱还能涨回来;如果病情控制不住,要钱也没用。

  在A股3000点“恐高”的投资者,目前不少股票9折开卖,现在该不该出手呢?

  虽然A股一天内重回2700点,但多家机构人士集体“看多”A股,认为当前股市调整主要是情绪面宣泄,从市场流动性、整体估值、外资流向等因素看,股市大幅调整则是中长期绝佳买点。

  从板块投资机会看,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对餐饮、电影、旅游等行业形成利空,但对医药、科技、消费等板块形成利好,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沪指重回2700点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避险情绪集中释放,A股市场大幅低开,沪指开盘跌幅超8%,在随后银行、医药等板块带动下,盘中跌幅有所收窄。

  截至今天收盘,沪指狂泻230点,以2746.61点报收,跌幅7.72%。沪深300跌幅7.88%,创业板指跌幅6.85%。中信30个一级行业满盘尽墨,电子、综合金融、机械、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医药、银行等板块盘中跌幅收敛,相对大盘有显著的超额收益,流感、生物科技和医疗保健等概念股更是逆市大涨。

  不过,虽然A股开门遭受重挫,但市场的亮点也不少:

  一是今天A股大跌,“聪明资金”则趁机抄底,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入181.91亿元。

  二是政策呵护有加,助力A股共克时艰。继证监会暂停融券卖空之后,中国央行果断出手,向市场注入1.2万亿元流动性,并下调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以进一步降低市场资金成本。央行还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市场流动性情况,确保流动性充足供应。

  第三,多家公募基金集体“看多”A股,认为当前调整是中长期绝佳买点。

  博时基金:

  短期波动之后将重拾企稳反弹趋势

  对于首日暴跌,博时基金表示,目前市场的共识已经形成,新冠疫情对交易节奏的影响是确定的,开盘后权益市场有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剧烈震荡。但疫情虽然会对短期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却很难改变经济自身的运行趋势。

  在政府的调控和全国人民努力下,疫情会及时得到控制,经济在短期波动之后也会再度重拾企稳反弹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也将催生和推动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生活和商业模式发展,为价值投资者带来全新的机会。

  博时基金认为,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冲击,2020年资产配置策略是明确的:基于从衰退到弱复苏的宏观场景的判断,风险资产优于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中基于盈利增长而不是估值提升的成长和金融优于消费和周期。

  在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资产配置何去何从,关键是要判断这种冲击对前述宏观场景的破坏程度如何。我们认为本次疫情冲击主要在四个方面: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流动性与政策。

  第一,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我们判断疫情对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拖累1.5~2个点,对全面的冲击在0.5个百分点左右。GDP的下行对风险资产的冲击是明确的,但下行空间也是有边界的,这是资本市场的支撑线。时间放长一些,我们会看到无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这一次的疫情,经济本身都处在短期上升阶段,疫情虽然会对短期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但是很难改变经济自身的运行趋势。

  第二,对通货膨胀的冲击。2020年初市场对通胀的担心除了猪肉外,还有对非食品价格上涨一级PPI对CPI的冲击,目前看这些因素都不存在了。因此,经济断不会陷入滞胀状态。不仅如此,通胀的下行为货币政策的放松打开了空间。

  第三,对流动性的冲击。央行明确金融市场开市后,人民银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因此货币政策会马上反应,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流动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结构上。基于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国债收益率短期下行是大概率的事情,疫情冲击结束后,收益率将会重新上行。

  第四,政策冲击。政府目前的政策是全力稳疫情,稳定社会和经济,稳预期。未来的政策将会以保增长为主要目标。在对内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同时,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会加快,非常时期,海内外都看到了中国的力量,信任和决心是开放的基石。

  总体来看,虽然短期疫情对国内经济及部分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中长期仍然看好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潜力,尤其在科技,消费,医药等领域将会有长期持续的投资机会。

  嘉实基金:

  长期看好A股、港股投资机会

  此次新型肺炎疫情对市场短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情绪面因素。从历史周期来看,疫情冲击不会对整体宏观增长和企业盈利方向造成根本性影响,而这才是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因此不必恐慌。

  如果把这次的新型肺炎疫情分为三个阶段,则从2019年12月武汉爆发疫情到2020年1月中旬是第一个阶段,市场对疫情认知不足、反应温和,恒生指数反弹至近期新高29056点。随着1月19日周末爆出新增感染病例,市场开始快速下跌并进入第二阶段,至1月31日恒生指数跌到26312点,从17日近期高点累计下跌9.4%。1月30日夜里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措辞比市场预期温和。参考非典疫情和巴西寨卡病毒疫情的情况,在当前位置我们对股指的表现并不悲观,港股市场已完成了大部分跌幅,未来一段时间有望逐步过渡到第三阶段,期间市场将筑底反弹。

  新春伊始,与2019年相比,A股市场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将由估值驱动逐渐切换为盈利驱动,趋势性机会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丰富,但波动率可能会加大;同时拉长时间周期观察,目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无论是上证50还是沪深300,放在与海外市场横向和A股市场的历史纵向比较,仍然是系统性低估的,看好中长期投资机会。未来,科技、先进制造、大健康、大消费等依然是值得关注的长期方向。

  华夏基金:

  疫情阶段性冲击市场不改变中长期运行趋势

  从A股自身估值、市场流动性、疫情对实体经济影响、历史经验、监管政策呵护等各个维度看,疫情将对A股的短期市场构成冲击,但下行空间有限,大概率不会改变市场的运行方向。因此,投资者不必过分恐慌,如果市场短期出现恐慌性下跌,反而是不错的布局时机。

  首先,从A股估值看,无论是纵向历史比较,还是横向和国际市场的其他主要指数比较,都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再从实体经济看,疫情对短期经济会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使经济增速和就业水平显著滑出合理区间;在市场流动性方面,居民资金、机构资金和境外资金对A股的配置是长期趋势,增量资金入市为A股带来活水;此外,借鉴2003年SARS疫情对A股市场影响的经验看, SARS疫情在短期(大约1~3个月)内,对实体经济和大类资产价格走势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影响中长期趋势。

  总之,疫情的出现,将对A股的短期市场构成冲击,并不改变我们对今年A股市场整体偏乐观的判断。回顾历史,A股全面熊市的出现往往由一些重要根本性因素出现,例如通胀引起的宏观紧缩、全球经济危机,全面贸易摩擦等,而疫情的爆发对市场更多的是阶段性冲击,并不改变中期或者长期的运行趋势。考虑到A股市场目前估值处于历史偏低区间,企业盈利增速逐步触底反弹,流动性环境边际改善,在增量资金流入下,等待疫情形势明朗后,A股指数整体向上空间将再次打开。

  工银瑞信基金:

  A股的投资吸引力正在进一步增强

  今日市场震荡下行,主要指数均告下跌,市场调整主要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影响。春节期间(1月24日-1月31日)A50指数期货、恒生指数和中概股普跌,跌幅分别为7.7%、5.7%和5.3%。为此,今日市场大跌并不超出投资者预期。

  短期而言,疫情的不确定性很可能还将对市场带来情绪面扰动,加大市场波动。不过我们倾向于认为,今日市场大跌是资本市场对疫情这一外生冲击所带来的风险的一次集中释放,建议更应着眼未来。

  首先,从市场行为来看,今日北上资金逆势大幅流入,显示中长期资金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其次,当前各部门全力抗击疫情,一些积极信号正在显现,我们对本次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充满信心。再次,短期疫情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中国经济的强韧性经得起检验。最后,当前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也在不断发力,也体现出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呵护。

  今日人民银行开展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两个期限公开市场操作的中标利率都较前期下降10个基点。与此同时,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发文缓解并解决目前一些企业和员工遇到的困难。

  为此,综合来看,尽管短期市场仍可能出现一些波折,但经历今日市场大幅调整之后,我们认为,A股的投资吸引力正在进一步增强。风险方面,继续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及政府相关政策。

  广发基金经理李耀柱:

  受疫情影响有限科技长牛格局不变

  新冠肺炎疫情会影响市场短期的风险偏好,短期市场面临回调压力。但从中长期看,影响市场的变量还是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变化。考虑到疫情对资本市场本就是‘黑天鹅式’的冲击,短期回调反而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中长线布局机会。

  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我们需要用中期与长期的核心逻辑进行思考,这也是未来更多超额收益的来源。

  新冠疫情对市场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情绪面,长期影响不大,预计在看到疫情有所缓解、更多对冲性政策利好落地之后,市场情绪将迎来修复。如果疫情使得经济短期增长压力加大,宽松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流动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市场利率环境的下行,对于科技板块也将构成利好。

  对照2003年,春季躁动的五朵金花在疫情结束后依然主导市场,其相对优势持续到2006-2007年的大牛市期间。此次疫情发生前,科技成长是结构性行情主力,背后的原因也是科技成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具备中长期基本面优势的板块。因此,长期看,科技行业长牛格局不变。

  富国基金:

  新冠疫情将是经济短期冲击

  相比2003年SARS,当前中国有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更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和更丰富的政策经验;相对于墨西哥和巴西,中国有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最为广阔的内需市场。

  短期来看,尽管2020年春节长假后的旺季开工被相应推迟,工业生产等产业链将受到负面影响,与消费有关的领域冲击显而易见。但另一方面,未来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力度或进一步加码。1月31日,央行、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已从货币、信贷和区域等方面加强对于抗击疫情的支持。

  对于A股市场,短期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而中期流动性、经济运行节奏和政策取向更是决定市场的核心逻辑;一旦疫情势头得到遏制,届时开放的格局、有吸引力的估值、海内外机构投资者的纷至沓来,A股仍将是全球投资者最为瞩目的市场。从近期海外及港股市场的反应来看,即便短期A股回调,预计幅度可控;同样,短期的、一次性冲击造成的回调,往往是理性投资者积极布局的宝贵时间窗口。

  兴全基金:

  市场短期受疫情冲击,

  长期趋势未改或成配置良机

  兴全基金密切跟踪疫情进展,认为疫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2019年以来逐渐企稳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短期冲击,但我们相信,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趋势都不会发生改变,对于长线资金而言短期调整或成为布局优质资产的良机。

  我们预见,上市公司一季报等显示的短期盈利数据的波动会影响投资者的短期情绪和风险偏好,从而带来股价的短期波动,但我们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观点未变,仍将坚持投资布局于基本面优秀的上市公司。

  从理论上看,无论是DCF还是DDM的估值模型,影响权益资产价格的核心要素是企业长期盈利前景和贴现率。长期的盈利前景取决于长期的经济趋势,而随着资管新规打破刚兑,贴现率亦将下行,此两者均会有利于提升权益资产价值,整个市场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为疫情的冲击而发生大的改变。

  不同的投资者因不同的投资风格、不同的投资时间维度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行为。短期的趋势投资者会考虑做出短期回避风险的动作,但对于理性的长期投资者而言,短期事件冲击或是一个不错的资产配置时点。SARS期间,巴菲特逆势大手笔买入中国石油H股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其持有四年后在2007年市场一片乐观之际抛出,获取盈利近10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05:40 在我爸生病的十几年的过程中,我就是个混账12:31 照顾了父亲最后一个月,这个月成为后来可以活下去理由 14:02 做病人家属的怨恨和在病人死后的愧
  • 今天腿叔分享的案例术前腿型已经非常理想了,大腿整体并没有太多脂肪堆积,但是由于她工作性质原因,作为一名模特对于身材的要求极高,所以为她制定了相应手术方案,塑造漫
  • 爸爸说:差不多吧 那会儿还是WY接的我呢[允悲] 瞬间一脸黑线 好在LG不在家…我严肃的说 打住啊 再说下去 过几天没准又秃噜嘴叫错名字了[二哈][二哈][二哈
  • #姐姐的爱乐之程# #王子异加盟姐姐的爱乐之程# 少年乃天成,帅气不自知。等到今时今天,我总可以说,在枝繁叶茂的校园里,我遇见了你~这场平凡又华丽的故事,我来
  • 慢慢地你会明白,其实一个人过得好不好,跟他所遇到的人,所经的事,所处的环境,并没有太大关系。当你一个人,慢慢减少对别人,对结果,对外在一切的期待,就不会去纠缠,
  • 关于“虞美人”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便是源自秦末虞姬,即项羽之姬妾,常随侍军中。而说起这个词牌,就不得不想起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 不管,你有多么的天真,遇到现实的人,你就是笑话。常 常发笑的人对于生活是同情的,他看出人类共同的弱点,事实与理想的不同,他哈哈地笑了。
  • ![鼓掌]p1是第一次做的,做了两个多小时,表情还挺有意思的但很多地方都没缝好[允悲]p2是第二次做的,一个小时就完工了,缝的比第一个好,因为眼睛的材料都还在路
  • [笑cry]哦对了,他这几天一直催着我帮他开个店,他要卖他的二手玩具,也是为了攒钱买房车。再就是,我从没跟他说过投资这个词啊,他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参与报名,品鉴春日礼赞,悠享春日“食”光吧~敲重点‼️今日小程序专星送™️免运费哦~#女神节#要更爱自己,给生活加点惊喜与浪漫,精致的你值得更
  • 李时珍说孕妇忌服,可能也是怕利水太过,把羊水也利干了,虽然在现实应用中并未见对孕妇有什么危险,且常有相助之益,但为安全起见,权且听他老人家的吧。其实这样的朋友当
  • 上述案件中的赵某和王某除了给罗某公司2.5亿元的违规担保之外,另经法院查明,2015年下半年,两人还私自为攀枝花市兴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2.2亿元的反担
  • 上半阕以景作结,不仅当时的环境可想,主人公黯然神伤的情态亦复可知。“今宵酒醒何处”三句是他想象今夜酒醒后的场景,“杨柳”本就暗含离别之意,而“晓风残月”也是哀景
  • ”我承认,我错了,太把对方当回事了,导致他安全感爆棚,觉得这个女人跟定他了,黏定他了,其实不是呢,任性的年龄早就过去了,我想这是“成长”~只不过“成长”的方式变
  • Laufe nicht der Vergangenheit nach und verliere dich nicht in der Zukunft. Die V
  • 据支付宝方面今天(3月5日)发布的搜索周报,对比全国高校商圈数据显示:学生返校第一周,杭州高校消费回暖热度全国排名第一,其他TOP4城市分别为上海松江、北京昌平
  • 它的大部分参数都可以通过 “快照” 的形式来捕获。ReSample 中的工具也可以单独作为插件使用,使用户能够真正进入 2nd Sense 的世界。
  • 三月你好#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春天比你先来了,可是如果你会来,那春天不值一提如此艰难的二月,也都被我们走过了。二月再见,三月你好3月如歌,万物齐吟;
  • 女孩推荐[鲜花]【1838号】几几年:96所在地:石家庄家乡:石家庄工作:初中教师年收入:身高:166体重:52学历:本科兴趣爱好:古筝,刷剧,旅游车房情况:家
  • 年轻时看周星驰电影,代入的都是周星驰,勇敢的无厘头,一往无前,莫欺少年穷,长风破浪会有时。年轻时看周星驰电影,代入的都是周星驰,勇敢,一往无前,莫欺少年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