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阳光[超话]#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一切的东西、一切的万法都是我们自在本性随缘显现。特别是讲了「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把心与物、心与心这个条理关系已经调理清楚了。当然这个法在第四卷有168个字,还会有详细说明。所以从这里一直说到后面第四卷专门就是讲我们的「心缘心所」这个法。所以佛在这里感慨万分,怎么还在讲这个因缘自然和合相,还搞不清楚啊?「云何复说」,还在这里绕圈子出不来。我们把刚才这个次第搞明白了以后,一切的众说纷纭是不是都成了多余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声闻人是执著在外尘境界上,「狭劣无识」,是见识短浅;「不能通达清净实相」,我们刚才讲的这整个的一段内容就是「清净实相」。这里的「清净实相」绝对不是把垃圾堆排除在外,甘露水就是老鼠药,垃圾堆就是黄金白银,这叫「清净实相」。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清净不清净,没有什么香甜苦辣、红黄黑白,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香非臭、非明非暗、非长非短、非一切,可是它可以随缘显现一切。

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我今警告你啊,我今劝导你啊。「诲」,就是教化;「当善」,是正当名分的善,就是讲真,不是世间善,要跟佛知佛见保持一致,叫「当善思维」,否则你就是打妄想。「疲怠」,就是懈怠、马虎,不负责任。「妙菩提路」,就是佛在前面第一卷、第二卷反复讲的「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而且「妙奢摩他」作为悟门,是第一炮,反复讲要从悟门而入,要先明心见性。如果不明心见性,你修种种行皆是盲修瞎炼。「妙菩提路」,就是由明心见性、由一心三藏这个门而入。有的把它说为五十五位;有的把它说成六十个圣位;有的把它说成四十一分法身大士,种种说法有区别,意思是一个意思。妙是妙在哪里呢?妙在五十五位也好,六十个圣位也好,无量的等级也好,它可以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年,成就于一时,乃至成就于一念,是妙在这里。你一念悟,最低保障线永远不落三恶道,往上它不封顶。

《法华经》第十七品就专门说明这个问题,只看当人心量能不能放开,只看你相信的程度。有些人听懂了一心三藏,恨不得发痴发狂,各人的境界就是不一样。有人明白的当下就发心要把自己整个的生命供养给一切的众生,他到处奔走呼号。同样在一个时空点,老师讲同样的法,各人得到的受用、解脱的境界天地之别。就看我们怎样把持好自己的心,叫随心应量,分分己获,这叫「汝当善思惟」。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所以阿难现在比以前心要诚恳了,以前会犟嘴,现在感到佛都揪心了——哎呀,我怎么这么愚痴啊!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

 

将欲敷演大陀罗尼:「陀罗尼」,译作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通过这个办法来扩大法会大众的心理空间;就跟世间法一样,有时候在一个闷胡同里走不出来,不妨来换一个角度。

诸三摩提:这里就是暗示着在后面二十五位菩萨,是不是「诸三摩提」啊?它带有系统性的成就。在二十五位菩萨讲法之前,也还有种种的法门来启发。「三摩提」,一般是指修行的法门,「妙修行路」呢,说为是证门。后面讲到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证到那种果位。因为在整个第一卷、第二卷,佛着重是从悟门来深入;那么对于这个中下等根机来讲呢,你盯着悟门讲反而越讲越糊涂,所以有时候不妨让你们松一口气;但是记好,最后还是要引导到从悟门而入。你不讲悟门,那你等于白讲。这是体现出佛的良苦用心。所以「将欲将欲」,这是佛已经有这个思想准备了。

妙修行路:在佛看来,专门盯着阿难这个心反复讲呢,阿难反而越听越紧张,所以在这里下一步就是把这个讲法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扩大。

汝虽强记,但益多闻:阿难博闻强记,过目成诵、入耳不忘,但是也仅仅是多记了一点东西而已啊,并没有开智慧。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奢摩他」就是讲一心三藏,就是讲我们的本来面目。「微密观照」,大至佛刹,小至微尘,你在哪里随便拿出一样东西来,你能不能「微密观照」?我摔跤了,让我摔跤的这个石头是什么?为什么石头就是阿弥陀佛?这就是通过「微密观照」。「心犹未了」,心还没有通达,他现在还是似是而非。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这是佛以阿难为当机,实际上旨在利益当下的法会大众以及未来一切众生

#大慈大悲妙莲华##妙祥妙法莲华经##妙茹云莲华#

谛闲法师念佛开示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念佛开示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海涅曾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不犯错,而是懂得反省自己,知错改错,
  • #青海旅游#青海敦煌加茫崖十日游大环线 D1: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茶卡(住) D2:茶卡—柴达木盆地—翡翠湖—大柴旦(住) D3:大柴旦~315最美公
  • 《一日一打油,一日一唱和》,20211101,第1949天,造句与兄唱和: 与其缠纠悲喜, 不如开步千里。 可借云雨落墨, 兼探幽山藏奇。 附为民兄今晨的打油
  • 阳春这个镇的自来水如奶茶,被刷屏了... ... 原创 南方阳春 南方阳春 今天 图片 近日,阳春松柏镇有群众反映自来水出现浑浊的情况,还发了朋友圈和抖音
  • 吻戏是演员的基本修养 鹿晗宋妍霏舌吻戏超欲高甜演绎得激情又不油腻 他们真情实感地接吻表现两位演员演技很出色很有代入感 《穿越火线》剧情是两个因意外分离了十一年彼
  • 《牡丹亭》第四十一出·耽试原文   【凤凰阁】〔净扮苗舜宾引众上〕九边烽火咤。秋水鱼龙怎化?广寒丹桂吐层花,谁向云端折下?〔合〕殿闱深锁,取试卷看详回话。〔集
  • 看不到的,就别为难了,人生本是单行线,属于你的景色不多;看不懂的,就别追究了,凡事还是糊涂好,不必让自己太累;看不惯的,就别逞强了,就算是头破血流,也未尝有好的
  • 方便免洗,补水保湿,清洁收缩毛孔~免水型,可以敷着过夜,用一次,早上醒来脸就像剥了皮的鸡蛋一样~【赠运费险】#好物推荐官# 山人养号食谱 第五?!
  • 他们并不喜欢被束缚,所以当有控制欲的天蝎遇到双子大概是十分无语的。当被问及是否愿意购买宣传为“推荐给女性”的商品时,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中,都有差不多25%的人表
  • )我们图图啊国家一级体操运动员特别喜欢在阳台的栏杆上来回散步看风景打瞌睡闭着眼睛旋转和跳跃花式托马斯全面旋转如果你不露面你会死的昨晚我听到吱吱声我转身看了一眼T
  • 这两天重温的时候也回顾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早年的时候其实还是有一点成见的,像对小李子,就觉得他长得好看,演技嘛就嘛嘛得啦,可能是因为这样,也就对他的好看有了免
  • #日常[超话]# 今天的天气由雨转晴 我在秋日漫游 “微笑面对的话 基本上都会顺利的”[玉兔]又是满课的一天 也是充实的一天最近就超级喜欢豆奶麦片~ 不过要控制
  • #山西忻州新娘跟妆##山西省忻州市新娘跟妆跟拍##忻州婚纱礼服租赁##忻州婚纱礼服租赁##忻州化妆##山西忻州婚纱礼服##山西太原婚礼婚纱礼服租赁##meety
  • 而且对于话剧我还有一点理解,就是战战不是专业出身,先天具有劣势,所以在小言公子播出的时候被黑的毫无还手余地,被某些人带节奏说不会演戏(这个问题其实音音乐方面也
  • 继续写笔记,努力鸭!!
  • 按照悦近来远的理论,我的的做法完全相反:你还不是我的客户,我对你没有任何义务,我是不会在你身上投入的;我一定要把我所有的资源都投入给对我最好的人、最爱我的人。2
  • 对“5·12”大地震的悲痛纪念,对拐卖儿童的“梅姨”的愤怒……《时光代理人》表达了很多内容也有很多烧脑情节,比如EMMA案就有隐藏的真相。对“5·12”大地震的
  • 中韩公司均秉持着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一路发展,时刻从患者安全性出发,专业咨询和翻译人员负责联系韩国正规医院及专家,帮助消费者沟通想要了解的相关手术问题,指定手术方
  • 去年,上海代表队几乎把全国年龄组比赛的冠军历史性的包圆了,包括北京市足协在内的许多地方足协主席都带队纷至沓来,上门请教:上海足协用的是什么妙着,竟然短时间内取得
  • 记一件发生在周末的事情。 原神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玩了,更不要提去好友的大世界溜达。列表的几波人基本上名字改过,也没什么印象深刻的。由于天目刀精炼缺矿,看好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