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各人格类型都像什么花#
INFJ:
”地上的每个现象都是一个比喻,而每个比喻都是一扇开启的门,准备好的心灵可以通过门进入世界内部,在那里,你和我、日和夜都会成为一体。每个人都会在生命道路的这里或那里遇到这扇门,每个人总有一天会想到所有可见的东西都是比喻,比喻后面的才是精神和永恒的生活。可是只有少数人愿意进门,用美丽幻象换取预感到的内部真实。——《爱丽丝》
INFJ~
INFJ这一类型呢,我觉得像鸢尾花。

INFJ作为“精神世界的引路人”,让我想到了黑塞笔下的《鸢尾花》~

鸢尾花,也是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伊里丝的名字。世界各地的神话中,彩虹都是神与人之间的桥梁。伊里丝被认为是神和人的中介者,她能将人的祈求、幸福、悲哀、怨怒、祝福传递给神,亦能将神的旨意传递给人,沟通天上与人间,还能带领终须一死的凡人前往天堂。因此,古希腊人会在至爱的坟前种一株鸢尾花,以示对彩虹女神的崇敬,祈愿她能带领逝者离开冥府,到达极乐世界,这信仰源于更早之前的文明,印度与埃及艺术都以鸢尾花象征生命和复活……可见,无论生死,伊里丝都能使人通于神明——多么令人惊讶,理解居然等同于永生。

自人类筑起巴别塔被变乱语言以来,文明与个人一样,都难以相互沟通。无论是东西方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往往被迫选择血与火作为彼此吞噬的方式,却并没有意识到,在大地之上与在方舟之上并无不同,众生皆有灵魂,生来便是平等。黑塞用童话为所有人解读这个道理:人人心中皆有一朵鸢尾花,只是大多数人并不懂它,随着长大更是遗忘了它,更别说花中的隐藏的秘密。因与伊里斯同名,鸢尾花的花语意为“消息”。携带着生命最初的信息,鸢尾花始终在记忆里,花朵并不因被遗忘便停止开放——那蓝色的路,金色的柱,巨大的花萼里有着藏在所有幻景背后的秘密,这个秘密无法被描述,只有自己才能理解它蕴含的道理,如果一定要为这个秘密起一个名字,那么一定只有一个字配得上作它的名字,那就是——“爱”。
文字内容节选自《文艺报》

人们说,黑塞的《鸢尾花》,实际上是在写他自己。
抛开黑塞身上体现出的“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这样的精神东方人特质,单论“鸢尾花”这一意象本身而言,它预示着一个人放下外界的标签、放下世俗的影响,放下评判的眼光,通过自己的眼睛,来看到内在的真实的自己,从而找到一条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路,回到心灵栖息的地方。

这是一条回归之路,也是一条内在的探索之路。顺着Ni的指引,一步步接近“原型”,或者说,“集体无意识”。并在对“原型”的洞察之下,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所在。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这条路,也即荣格所说的“自性化”(黑塞和荣格也是朋友,两个人的Ni真的很相似)。

相信我。我给你们的不是说教和指示,我凭什么教你们呢?我跟你们讲这个人的路,但不是你们自己的路。我的道路也不是你们的道路,因此我/无法教给你们。路就在我们身上,不在诸神那里,不在说教中,更不在律法里。我们身上有路、真理和生命。——《红书》
这是鸢尾花作为“使者”的一面。

其实,Ni主导的类型身上,或多或少都存有鸢尾这样的特质。
立法、改善、把事情变得简单,这些都会变成错误和邪恶。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自己的路,一条通往团体之间互助友爱的路。人们会看到和感受到他们的路之间的相似性和共同点。
律法河朔胶的共通之处就是把人们逼向孤独,因此,他们就会逃离不想要的接触所带来的压力,但是孤独会把人变得敌对和充满恶意。
因此,给人尊严,让他们各自独立,这样,每个人才能够找到自己所归属的团体,并去爱它。
力量对抗力量,蔑视对抗蔑视,而爱只会与爱相随。让人性有尊严,相信生命能找到更好的路。——《红书》
鸢尾花作为“消息”呢,是连接精神世界与现实的桥梁,是返回到自身,思考自己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以便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再回过头来处置与繁杂的外在世界的关系。

我们听从外在客体的支配,投其所好。我们自己的人性淹没在与客体及与他人的种种关系之中,我们经常与人格面具保持一致,俯首帖耳地充当某种社会道德的顺民。我们虽然以牺牲自己的内在现实为代价赢得了社会的赞赏,但我们自己的内在世界却一片空白,我们不得不在精神的双重磨难中讨生活。——《心理类型》
infj这一类型的存在,是透过表象,看到人们心中的内隐状态,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帮助人们看到内心中真实的自己,使人们更靠近自己的心灵,更靠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路,与内心深处的“神性”。

与真实自我相处,通向内在的圆融与统一。
只有那些既听不到内在召唤,也不了解外在教义的人的困境才是真正令人绝望的,他们就是如今的大多数人,身处内心和外界的迷宫中。唉,向导,温柔多情的童贞女阿里阿德涅在哪里,她为我们提供简单的线索,给予我们迎击弥诺陶洛斯的勇气,当怪物被杀死时,她给予我们找到自由之路的方法。
在本以为会发现可憎之物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神祇;在本以为会杀死另一个人的地方,我们杀死了自己;在本以为会向外远游的地方,我们来到了自我存在的核心;在本以为会孑然一身的地方,我们却与全世界在一起。
文字内容选自约瑟夫· 坎贝尔 《千面英雄》

或许INFJ就是这样一种模样吧~
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心中的爱,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回到自己心之所在的地方,听从灵魂的指引,踏上那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就是回到了家,回到了归属之处。

#电影#
“你可以跟我说出,金门大桥上有多少颗铆钉,用了多长的悬索,桥有多高,但只有当你站在上面,看到她的美,听到悬索在空中歌唱…这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人类的体验,不只是想象,而是生活。”

这段对白出自电影《芬奇》,讲述了一个男人和一个机器人、一条狗的末世旅行故事。在浑浑噩噩的2021年影坛中,本以为《困在时间中的父亲》稳操胜券,没想到,汤姆·汉克斯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在略有些阴霾的年代里,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光,单方面宣布,《芬奇》当之无愧的年度最佳。

汤姆·汉克斯可以说是时间杀手,他的大多数片子,都能快速的把人拉进去,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根本不觉得片子长。而且他还特别擅长独角戏,无论是那种彻底与世隔绝的《荒岛求生》,还是《阿甘正传》、《幸福航站楼》一样的心灵孤旅,他都能一个人呈现一段完整的人生。

《芬奇》有一点像《阿甘正传》+《我是传奇》+《WALL·E》,故事发生在未来,太阳耀斑烧毁了地球的臭氧层,地球的生物大多数毁于高温与辐射,而人类在末世的情绪中为了争夺食物自相残杀。芬奇就是幸存者之一,他是一位工程师,他的日常就是跟狗躲在发电风车的内部,白天出去带着一只电子狗收集食物。

芬奇怕自己生病或者意外死亡之后,狗无法生存下去,就造了一个机器人,给他扫描了非常多的人类书籍,但机器人刚造出来的时候,虽然脑袋里知道的很多,却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更糟糕的是,风暴来袭,芬奇必须要上路了,带着他的狗,和一个机器人以及一条机器狗,开始了他们逃往旧金山的旅程。

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甚至有些平淡,但汤姆·汉克斯用他精湛的演技,带着我们进行了一场心灵之旅,一部好的电影,就是观众能在看过、笑过、哭过之后,将影片中的很多东西带回了自己的生活。

公路片的生命力就在于跟人生这个旅程的隐喻相契合,而《芬奇》这个末世之旅,更是将现代人的生存状况,用一种夸张的方式精确的呈现了出来。在人潮中的现代人,本质上是孤独的。置身于车海里,但仿佛每个人都身处孤独的末日,从出发点到目的地,完成自己的那个任务。

我们孤独到可能只有宠物相伴,甚至连宠物都没有,只有一些冰冷的机器,以及机器屏幕上的那些陈词滥调。而且在疫情的催化下,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疏远。《芬奇》虽然是一个设置在未来的科幻背景,但却能映射到每个人孤独的心中。他的故事,也就围绕着这个共通的背景,讲述人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芬奇》在旅程中,自然的带出了很多人生的话题,而能够让它问鼎年度最佳的,就是对两个内容的诠释。其中之一,就是文初那一段对话所讲述的——体验。

有句话说得好,纵然懂得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即便我们听说过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山是雄伟的,水是清澈的,除非我们亲眼见过,亲身体验过,否则这一切不过是脑海里的一串字符。

当我们置身于草场花海,被那满眼的红绿所围绕,当我们立于泰山之巅,被那雄阔所感动,当我们面向大海,被那苍茫所震慑,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那被总结的一串串字符背后的真正含义。

人生不是平面的,因为体验,而变得立体;人生不是无趣的,因为体验,而变得迷人;人生不是灰白的,因为体验,而变得鲜活。体验,是每个人存在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异于他人的关键,正是因为面对这个同样的世界,我们会有着相异的体验,人才得以区隔,体验就是我成为我,他成为他的关键。

甚至就连我们所说的生活,在抽离了体验之后,也不过是两个干瘪的字眼。什么是生活,简单来说,不过是对人所经历一切的总括,是所有人生体验的总和。生活在意义上来讲是空洞的,只有落到一个个体验上,生活才有真正的价值。

《芬奇》的另一个主题是关于信任,芬奇的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因为他见证了人们在末世的互相残杀,活下来的他异常敏感。就连他自己造出来的机器人,最初他也是不信任的。这种不信任也表现为两个层次,首先芬奇没有把机器人当做一个有人类思想的“人”,其次,芬奇也没有把机器人当做他的伙伴。

在机器人犯错的时候,芬奇会责怪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芬奇不相信机器人。但就像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一样,这一路,就是芬奇重拾信任的旅程。最终,芬奇与机器人建立了信任的关系,还给机器人取了名字,叫做杰夫。

在荒凉的末世,或者在熙攘的当代人性孤岛中,信任是人走出自己的前提,只有信任才能够让人与人之间进行一种更加有意义的沟通,否则人将永远被困在那个自我的世界里,承受着永恒的孤独。

从这个角度看,《芬奇》的脉络更加清晰,就是面对人与人隔绝的现状,真正好的疗愈方法,是在物理意义上,走出去,用心去体验,在精神意义上,走出去,用心去沟通,去相信。

如果只停留在此,影片的意义也足够了。但是《芬奇》的最后,又是硬生生将立意拉到了另一个高度。

由于一个意外,他们的车似乎无法前行了,芬奇崩溃了,他觉得他们不可能到达旧金山,看不到金门大桥了,而且他由于此前暴露在辐射中,也身患重病,可能就要死在路上。

但当芬奇再次睁开眼睛,杰夫正开着车,他们已经开进了旧金山。杰夫说,他知道他们一定能到,因为他相信芬奇。

仔细去感受,在此,影片带有了一些宗教意味,或者说,接近了人生的真谛。人生的关键,在于希望,而希望在于相信,相信的根本并不在于相信的可行性,相信本身是人的一种选择,当我们选择了相信,就有了希望,人生就可以向前,也只有当我们选择了相信,人才表现出了自由。

宗教是对一种相信的选择,哲学则选择了另一种相信,即便没有这些,人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相信,这些相信支撑我们活下去,并且是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们相信明天总会到来,相信自己总会在到来的明天醒过来。

现代人的普遍孤独的根本,是普遍缺乏信任,这种信任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更体现在人对于自我,对于未来,对于应许的不确定。在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之后,人就在狂奔的现代生活中,失去了最终的相信。

纵观人类历史,宗教与艺术,是人可以相信的两种选择,一种是神圣的生活,一种是诗意的生活,但现在的神圣已经被科学所取代,而诗意则被文化的荒漠所覆盖,现代人,该如何更好的带着希望生存下去呢?

芬奇又嘟囔着他的道理,“你可以跟我说出,金门大桥上有多少颗铆钉,用了多长的悬索,桥有多高,但只有当你站在上面,看到她的美,听到悬索在空中歌唱…这是一种体验,是一种人类的体验,不只是想象,而是生活。”

可机器人却反问到:但你还没去过金门大桥,芬奇。

芬奇说:是的,杰夫,我没去过,正如我说的,人类充满矛盾,我真希望我更好的利用了我过去的时间。

机器人接着说到: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芬奇。

可惜的是,芬奇并没有熬到金门大桥前,但他最终跟机器人吃了一顿体面的午餐,带着他的孤独、遗憾、留恋以及信任、尊严和对人生最后的感悟,重新回到了这片大地。
(文章选自豆瓣评分“解毒时光”) https://t.cn/RqhYjDq

倪光南院士被联想扫地出门过程!如今80余岁仍从未放弃
学术派 2021-12-01 23:05

学术派
与学术前沿同步,做最具创新的学问人。致力于推动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着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学术派创建于2015年6月,至今运营已6年有余,2021年6月进行了认证迁移。本号“专注为学者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学问之家
致力于做具有时代和民族担当的知识分子,独立思维,理性批判,高瞻远瞩,兼容并包,不人云亦云,不空穴来风,不偏执,做思想和时代的引领者,为祖国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文明不懈奋斗。
公众号

1995年6月30日,联想集团的会议室内,倪光南和柳传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联想中层以上的干部,2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虽然大家都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但是都保持沉默,不敢妄议。随即,联想董事会宣布:解除倪光南总工程师和董事职务。柳传志起身发言,声泪俱下。他表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会忘记科教兴国——这样一个大目标,而内心感到全心全意为了这样一个大目标工作,永远是最幸福的人。被解除职务的倪光南院士坐在台下,镇定自若。会议散场,倪光南和柳传志各自默默离开。十年时间,他们从风雨同舟变成了背道而驰。

01
1939年8月1日,倪光南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时值抗战,从小就听父母讲述逃难的经历,他对“国弱被人欺”有着切肤之痛。倪光南从那时起就明白,国家应该富强起来,才不会被人欺负。1961年7月,倪光南以5年全5分的成绩学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1年8月,倪光南应邀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作,他当时在国外的年薪是国内工资的70倍。然而仅仅两年之后,他就毅然回国,并且自掏腰包,购买了足够研制几台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国内。他说:“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在倪光南的心中,有一个科技产业的兴国梦。柳传志在1970年进入计算所,相对于默默无闻的柳传志,倪光南是“明星科学家”,柳传志对他钦佩不已。1984年,计算所发起成立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给了20万的启动资金,柳传志被选为主管日常经营工作的副经理。但是公司业务还没开展起来,就被人骗走了14万。柳传志、王树和、张祖祥三人一筹莫展。冥思苦想之后,三个人一合计,想到了一个人——倪光南。为什么是倪光南呢?那时候,计算机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因为无法处理汉字,没法推广普及。怎么办?只能研发出具备汉字处理功能的“汉字处理产品”。倪光南自掏腰包从国外买回来的关键器材,起了大作用。倪光南主持研发的第二项汉字处理的产品取得成功,技术转让给4家企业,一共生产了600台。在此基础上,倪光南课题组将LX-80移植到PC,继续推动联想式汉卡的开发工作。

对于柳传志抛出的橄榄枝,倪光南答应了,他相信柳传志能很好地推广他的科研成果。应邀出任公司的总工程师,倪光南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不做官,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出席宴请。他想一门心思搞研发,不被外界所打扰。倪光南的加入,将联想式汉卡的全部技术都带入了公司。1985年5月,公司推出了适用于PC机的第一型联想式汉卡,开始投放市场。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的倪光南,也由此和联想式汉卡连在了一起。联想式汉卡前后一共更新了8个型号,为公司创造了上亿的利润,并且带动了包括计算机产品在内的整体营销,最终“联想”也成了公司的新名字。1988年,在联想汉卡站稳脚跟后,倪光南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微机上,他带领团队研发成功了中国制造的联想主板和扩展卡。1990年,采用自主设计主板的联想微机在国内推出。联想式汉卡和联想微机,都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倪光南也因此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截止到1994年,联想的销售额达到了47.6亿元。这十年时间,是倪光南和柳传志合作亲密无间的十年。然而随着国外电脑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汉卡已经江河日下,联想要突破瓶颈,就必须寻求创新。此时,一个不畏艰难的科学家,和一个谨慎行事的企业家,互相之间出现了裂痕。他们,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两条道路。

02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是优先发展科学技术,还是紧跟市场先赚钱?倪光南和柳传志关于发展方向的争论,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技术派”与“市场派”的一次决斗。倪光南坚定地认为,必须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抢占制高点。他计划对标Intel,从芯片设计入手发展“中国芯”。1994年,倪光南与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中科院承诺由联想牵头,组织有实力的计算机企业一起参与,制定一个国家投资计划。但在最后一刻,此前和倪光南步调一致的柳传志第一次说了“不”。柳传志的理由是,芯片项目投入和风险巨大,不是联想的实力可以支撑。倪光南是“技术至上,并不清楚整个市场是怎么回事”。柳传志的路径是先利用成本优势占领市场,做大做强,再做技术开发。科学家并不在乎失败多少次,因为只需要成功一次就够了。但是企业家不这么认为,因为一失足就可能成为千古恨。两人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极度自信而又固执己见是他们的共同点,最终造成了水火不容的局面。每次开会,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直到1995年6月的那次会议,倪光南被解除职务,被迫离开联想。倪光南离开后,其主持的理想ASIC芯片、程控交换机等项目被陆续终止。1996年的一次大会上,联想从提倡了十年的“技工贸”道路转向“贸工技”。倪柳之争,划上句号。中科院的一位前领导说:“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在二选一时,只能选柳传志,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当时中国的现状,因为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国科技公司被美屡次制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忍不住去想象:如果当时走倪光南的技术路线,今日的联想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将会如何?
即便是在被解聘之后,倪光南院士还是向联想呼吁“请不要解聘我的工作成果”,“希望我的这些工作成果,不要受到牵连”,然而事与愿违。被免去总工程师职务的他,成了一个闲人,什么工作也不需要做。1999年,联想对外发布公告,正式解聘倪光南。作为联想的创始人之一,倪光南离开了工作15年的联想,没拿到半点股份。扫地出门,不过如此。他却坦言:“自己终于解脱了,获得了新生。”刚刚离开联想,一个叫李德磊的人就找上门来。倪光南回忆:“当时他非常急切地找到我,说日立美国突然哟啊停止外包给BBT(方舟科技前身)的一切项目,然后问我该怎么办。”李德磊在中科院计算所读研时与倪光南相识,BBT是他实际控制的一家公司。当时李德磊在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设计总监,BBT承担了日立芯片的外包业务。当时的中国芯片领域一片空白,BBT却磨练了一支CPU的技术队伍。这个技术团队,让倪光南眼前一亮。不谙世事的他,以为看到了重启“中国芯”的希望。他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李德磊找人、找钱、找资源,自己却分文未取。2001年4月,中国第一片自己设计的嵌入式芯片“方舟1号”诞生,备受瞩目。经过高级别专家鉴定会,“方舟1号”被推上技术神坛,国家陆续投入资金支持方舟科技。在众多部门的推动下,方舟科技顺利拿到巨额的政府采购。形势一片大好,倪光南以战略市场部副总裁的身份加盟公司。但是问题很快暴露出来,李德磊把“宝”都押在了政府采购上,拒绝为市场客户供货。这些客户都是倪光南以信誉拉来的,不得已之下,倪光南只得离开。方舟芯片同样遭遇困境,因为服务器端被Wintel联盟把持,人家根本不支持方舟的工具软件,这让用户叫苦不迭。2003年,随着政府采购的淡出,方舟芯片市场大幅下滑。作为一个商人,李德磊看不到利润,自然选择放弃。李德磊宣扬自研芯片没有市场,放弃了“方舟3号”的研发。这次芯片研发的夭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倪光南也为自己看错人而感到自责,2006年,他为当年请求国家支持方舟CPU研发,向科技部“负荆请罪”。

03
历经了联想和方舟的两次挫折之后,倪光南再也没有加入一家公司。但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国产操作系统,芯片、软件和文档格式国家标准UOF等开放标准。倪光南院士看来,“中兴事件”的危机不仅在于供应链、技术和信息被对方钳制,更大的风险在于网络安全,“自主可控不等于安全,但不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这些年,国外血的教训不少。国外因操作系统被黑客攻击、信息存储系统被非法监听的案例不胜枚举。Intel、ABM和ARM的芯片架构更是被爆出,存在“熔断”和“幽灵”两个安全漏洞,能够让黑客远程控制机器,盗取数据信息。这几家公司的芯片,几乎应用于全球所有的桌面系统、电脑、智能手机及云计算服务器。但是刀砍不到自己身上,就感觉不到肉疼。直到“中兴事件”,中国IT界才感受到缺少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锥心之痛。倪光南说:“芯片事件给人的教育挺大,比我们讲一百遍都有用。”是啊,如今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被国外的芯片技术“卡脖子”。再不寻求创新和突破,就成了别人“案板上的肉”。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的强势崛起,让无数中国人为之欢呼,为之摇旗呐喊。世界上很多国家,虽然没有核心技术依然过得很好,但是中国不一样。大国崛起,中美之间势必要在方方面面,都进行多番较量。倪光南院士惋惜道:“直到今天,Wintel的核心技术,包括Windows OS和Intel CPU的知识产权,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也没有获得过,也就更不能设想,美国会把这些技术卖给或者换给中国。”

所以20多年来,无论多么艰难,倪光南都坚持做自主研发。他说:“有些事情,如果你觉得不可避免,那么早下决心比晚下决心要好。比如北斗,我们十几年前就下决心要搞,现在北斗很好用。”很可惜,智者的先见之明,抵不过企业家眼里的真金白银。2013年,倪光南发起成立了“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希望统一标准,依靠应用商店模式建立一个软硬件生态系统。不过他也坦然表示,联盟的力量很有限,没资源也没钱,没人、没权、没用,只能表达愿望,他更希望在政府层面能够重视和引导。一位有良知的科学家,从未停止过奔忙呼号。要做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要搞中国自己的芯片、半导体。可喜的是,如今从国家到企业终于决心要突破了。倪光南曾经的助手梁宁评价他:“世人眼中,他是一个堂吉诃德。为了梦想被一个又一个人利用,而他明知道自己在被人利用,还是宁可冒着一世英名赴水流的风险,还是继续尝试,继续努力。”不过对于名利,倪光南从没有放在心上。他不谙世事,也不会为这些世事所累。他自言道:“没做成事之前,可能会被当成堂吉诃德。但也不一定要自己成功,我做一段,人家接着做。从大局看,一个企业不行,还有更多企业出来,依托产业界发展一定是可以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累➕1周二了,这周的教案啥的都没写今天真的没有摸鱼讨厌下雨的第n天手上长倒刺,我给扯掉了,我缺维生素了,不会吧不会吧,我不吃蔬菜但是我也有吃水果啊手真欠,扯掉
  • 制片人、影评人、电影史学家马可·穆勒 Marco Müller 。制片人、影评人、电影史学家马可·穆勒 Marco Müller 。
  • 我不是菅田将晖的粉丝 但发这条微博的目的就是骂你 实在是又蠢又贱又恶心 素质低下 十分自信 觉得自己貌比吴彦祖金城武 整天yy还骗过自己这些都是真的 另说明:
  • ”中科绵投循环经济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按照政府职能部门要求启动了园区二期项目建设,新增日处置生活垃圾500吨、餐厨垃圾100吨的处理能力,届时将更加高效
  • “洞察力”的目标不是漫游,而是保持静止,因此,它可以仔细测量火星内部的属性,这包括地震活动(来自火星风暴和陨石撞击)温度(通过热流实验)和它的核心的大小和形状(
  • 可能真的很平凡的小事,但是在郁闷的时候来这么两波操作就感觉很开心很开心,好运要沿承下去呀,至少明天要一切顺利,哈哈哈,我会是那个过儿吗(虽然没看多少,但是考的一
  • GU极优与浪花男子时尚联名系列本次再度火爆来袭~“以色彩赋能时尚, 让日常生活更快乐”的设计理念,将可以反映各位成员个性及喜好的代表色与GU的自由时尚风格相结合
  • 流动筹码处于相对集中状态,对股价而言并不一定意味着非常明确的多空意义,这需要根据不同的运行周期来分别判断,对于已经经历过充分炒作,股价已经在相对高位的个股,如果
  • 【#韩国咖啡馆比便利店还多# 】韩联社21日援引韩国关税厅(海关)和食品行业数据称,2021年韩国咖啡进口额同比增加24.2%,为9.1648亿美元,创下历史
  •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
  • 【#父亲节#可以发的朋友圈文案#九宫格#】1⃣️‍♂️ᴴᴬᴾᴾᵞ♡┏☆━ᶠᴬᵀᴴᴱᴿ' ˢᴰᴬᵞ ━☆┓我在努力长大请你慢慢变老┗--------------
  • 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
  • 今年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个kcl,知道小企鹅里有很多学生党、工作党,大家都很忙,追星也只是为了开心,我也没有什么生活费,CC wital甚至也都没有入手,但
  • 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是自己的心肝宝贝,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承认了,你跟它融合成一体了,恭喜你,你成佛了。见别人顺利自己
  • ‼️‼️重点都是当天现做,保证新鲜和口感。礼盒包装的设计图案也是轻奢国潮风格。
  • 最好的活法,就是给自己做减法,不浪费时间,多感恩生活;最好的活法,就是让自己少负重,不胡思乱想,多珍惜拥有!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多大;心有多好,人生的命运就多
  • 你明知道我在生气,可你不哄、不道歉、不承认错误,每次都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给我发消息,只要我回了,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人都是有底线的,你还不珍惜,还妄图想
  • #水仁間#* Tối nay cũng qua Đạo tràng với anh, nhưng không có bốc thuốc. Bữa Sư Cô ở
  • [心]《园丁与木匠》这本书是老朋友了,我头一回读到它时哥哥还小,都是纯理论接触,没有现在这么深的感触,但当时它给我印象蕞深的是,如果把成人的注意力比做探照灯,那
  • 她的颦眉垂眸,既是为了眼前人同样失去至亲感受到的悲伤绝望与共鸣,也是为了自己曾有过美好回忆,如今却被战火吞没的雷贝里欧区。少女们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太过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