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国企整合成1家,一年后营收规模翻番,武汉城建集团——“化学融合”锻造头部企业】2020年9月,武汉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原武汉地产集团等7家市属国企整合成立新的武汉城建集团。此番重组涉及近万名员工,未发生业绩滑坡和上访投诉,实现“物理整合”零震荡,继而催生“化学反应”——
2021年,该集团预计年营收突破500亿元大关,实现规模倍增;利润总额由25亿元增至36亿元,同比预计增长44%,有望首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武汉城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付明贵表示,国有企业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关键是市场化机制。重组后,集团在实现零震荡基础上,迅速变“物理整合”为“化学反应”,激发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国企改革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建引领、产业重构、体制创新、企业文化、人才激励等诸多方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武汉城建集团撷选三个改革试点举措,希望借此管窥国企改革密码。
企业竞标:11家房企内部比选激发鲶鱼效应
“在武汉房地产市场,民营企业项目管理层跟投项目很常见。但在市属国企里,我们试行风险抵押金制度,风险共担,在武汉绝对算头一份!”武汉城建集团总经理应志刚表示。风险抵押金正是城建集团在综合开发板块推行的机制创新之举。
综合开发板块,是该集团整合后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重要利润来源。整合前,7家市属国企管理8家房地产企业,业绩、实力、规模参差不齐,品牌较为分散。
重组后,正逢“房住不炒”大调控,房地产行业走集约化、品质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迫在眉睫。武汉城建集团顺势成立新的全资子集团——武汉地产集团,统筹管理旗下11家开发企业(含新成立3家),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管理体系、制度流程。
这样一来,对外,新的地产集团业务专一、实力雄厚,能提升整体竞争力;对内,原各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外部竞争,缩减了运营成本。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武汉城建集团在全市多轮集中供地中斩获13个地块,权益面积201万平方米,规模排名武汉房企之首。这些地块“入库”后,交由哪家开发公司如何开发,不再由集团指派、分配,而是由11家开发公司进行市场化的内部比选、竞争。
各公司根据规划条件,编制设计方案等,公开比选、综合评分,谁的方案优、效益好、周期短、成本低,就交给谁实施。
为保证实现预期收益,集团还与开发企业领导班子和项目团队签订责任书,交付风险抵押金。若不能实现预期收益,风险金自动扣除;若超过预期收益,抵押金退还并给予奖励。
“在集团内部,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1月12日,回想起武汉归元C地块“明镜台”项目的落地经过,武汉城建集团江北公司董事长王继兵难掩激动。
2020年底,在汉阳归元C地块的内部比选中,王继兵带领团队充分调研,最终提出颠覆性方案——放弃原本设定的高密度定位,改为低密度、高品质定位,项目预估利润翻了1倍多。
最终,该方案经过十余轮上会讨论、打磨,成功打动评委会,顺利中标。
王继兵说,正因为对方案有自信,他和团队对缴纳百万元风险抵押金没有丝毫犹豫,“原计划100万元的风险抵押金由公司班子成员分摊,没想到普通员工都主动要求参与,最终近30人仅花两天时间就缴清了。”
王继兵坦言,与同行市场化企业而言,自己认缴的20万元风险金,额度、风险与回报率并不算高,但充分激发了自己和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家都是项目股东,个个干劲满满”。
类似的创新之举,还发生在集团综合开发板块的各环节。在克而瑞武汉市2021年房企销售榜中,武汉城建集团全口径商品房销售额415亿元、商品住宅销售389亿元,连续两年夺得武汉市场“双第一”,排名中国房地产销售百强第57名,较去年进位11位。
干部竞位: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
武汉城建集团由7家企业重组而成,各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班子成员,就有7套班子,重组后集团的班子成员多达19人。
如何调动领导干部积极性?
武汉城建集团采取交叉任职方式。
吴克军,原来是武汉园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重组后,他担任集团党委委员、董事。通过交叉任职,他又任中央商务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一年时间,商务区集团干成了多年想干而没干成的事:整合集团资源,成立武汉城建置业公司。一年间,销售额由10多亿元攀升到60亿元,有力助推武汉城建集团拿下“双第一”;完成拆迁4万平方米,包括一栋拖了13年之久的老楼;完成供地280.95亩,实现土地收入30.2亿元,而一年前,这两项数据均为零;注册成立武汉城市服务集团,将整合原来7家物业公司,谋划尽快上市。
从“水杉树”到“法桐树”,吴克军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说,重组之前,7家企业各自都发展不错,就像一棵棵“水杉树”,挺拔、向上,但水杉树有一个特点,长到一定时候会“枯梢”,越长越小,越长越窄。
重组之后,呼应集团发展,整合资源,城建集团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法桐树”——根深叶茂,树大荫浓,是城市行道树中遮阳面积最大的树,能给市民和城市带来最大实惠。他之前任职的园发集团,原来行业排名全国第13位,重组后跃升全国前三。
今年39岁的李景龙,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获益者。此前,他级别不高,是建工集团一名骨干员工。如今,通过选拔,他既是武汉建工新兴建材绿色产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又是湖北绿缘新兴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长。
担任两家公司主要领导,李景龙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武汉、黄冈两地跑,干劲十足。据悉,他的年度考核,主要是合同额、销售额、利润三大指标。
李景龙说,身兼两职,从企业来说,有利于装配式产业发展,起到“1+1>2”效果;从个人来说,若目标完成,收入在原基础上增加三分之一。
“李景龙的岗位,是按处级领导来考核的。”武汉城建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陈颖解释,集团大力推行内部“去行政化”,创新实行职级与岗位分离,由体制内“管身份”转向市场化“管岗位”,将一批有能力、责任心强但职级较低的干部,选用到高一层级岗位,出现了不少“高职低就”“低职高就”现象,极大促进了企业发展。
人才竞岗:用市场导向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高崇博被派去“操盘”甘露山项目了!
在武汉城建集团,这项人事任命曾“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惊讶,有人不解,甚至有人质疑,因为——
甘露山项目太重要了。这个投资超过700亿元的项目,不仅是重组后武汉城建集团最大的项目,还是武汉疫后重启当天签约的第一批项目,具有标志性意义。
34岁,高崇博太年轻了。这个2012年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才进入武汉城建的小伙子,上班没几年,就能扛下这么重的担子?
但短短6个月后,甘露山项目就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这一重量级项目,创下武汉城建速度新纪录。该集团曾有个同类项目,用了3年时间才开工。
让干事者得益,让担当者出彩。武汉城建集团在全集团发出表扬通报,同时给予甘露山项目团队40万元重奖。
2021年11月,高崇博被破格提拔为武汉城建集团下属文旅城公司的副总经理。
高崇博的故事背后,是国企年轻人才和专业人才的选拔、任用和激励问题。
2021年6月4日,武汉城建集团总部大厦大会议室。
包括武汉城建集团班子成员在内的多名面试官一字排开,每人手中拿着一张有10多个打分项的表格。
当天上午,从43份来自全国的简历中筛选出来的4人参加面试,角逐武汉城建集团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这个职务要求高,其中一条是近5年操盘的市政公建项目累计产值达30亿元以上。
最终,时任武汉汇泽荣翊市政工程公司董事长周继勇竞聘成功。
这是武汉城建集团全方位打造现代企业制度,聘请职业经理人的生动案例。去年,该集团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了5名职业经理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坚持市场化转型。35岁的王兴园成了“吃螃蟹”的首批人员之一。
2009年,王兴园毕业后进入武汉建工集团,一路成长为项目经理。2021年,他拿出31.46万元购买公司原始股。他说,每年有固定收益,享受了企业发展的红利,同时对企业认同感、责任感更强了。
原来,2021年,武汉建工集团推行员工持股,确定178名核心骨干员工参与持股,最终8796万元入股资金全部实缴到位。同时,根据严格标准,量化员工持股资格,灵活开展持股人员梯队管理。
这最大程度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武汉建工集团实现营收240亿元,同比增长101%,营收规模实现翻番。

【新一轮“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玄机】昨天,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与首轮“双一流”相比,本轮发生了不少变化。“态度青岛”梳理发现,共有7所高校新增入围,目前进入“双一流”名单的高校增加到了147所,山东还是上一轮的三所高校入围,但在学科上有所变化,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原文链接https://t.cn/A6iudTsx)

1
从名单来看,2017年时公布的首轮建设高校和学科,本次全部入选,没有一家落选。首轮公布时,建设高校和学科分开进行,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还分为A类高校36所和B 类高校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有140所。如今第二轮对外公布,统一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没有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教育部对外称,考虑到首轮建设时间实际不足,加上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所以建议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不调出,但对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一般,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提升程度都不突出的16个建设学科,进行约谈,并给予公开警示。警示学科和调整后的学科,到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从教育部公布的情况来看,这16个学科具体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内蒙古大学的生物学,辽宁大学的应用经济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数学(撤销,调整为教育学),延边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统计学(撤销,调整为应用经济学),宁波大学的力学,安徽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华中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广西大学的土木工程,西藏大学的生态学,宁夏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新疆大学的化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海军军医大学的基础医学。
其中来自东北地区的高校有4所,来自西北地区的高校有3所,新疆大学成为被公开警示最多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他们是唯一有两门学科在列的高校。
与首轮的140所高校相比,本轮增加到147所高校,增加的7所高校分别是: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其中广东独占3所高校,成为这一轮“双一流”调整后的最大赢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47所“双一流”高校的具体学科中,只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被列为自行公布,据悉,此举目的是扩大高校建设自主权,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

2
在本轮“双一流”高校中,山东与5年前相比,在学校方面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此前呼声较高的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都没有入选,省属高校无一入围。
但在具体学科方面,山东还是有所变化。5年前,山东上榜“双一流”的三所大学,总共有6个学科入围,分别是山东大学的数学和化学,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和水产,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这次,山东入围的学科增加了2个,都来自山东大学,即中国语言文学和临床医学。
不过,作为全国GDP排名第三的经济大省,即使山东有3所高校的8个学科入围“双一流”,跟其他省份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全国GDP排名第一的广东省,有8所高校入围,分别是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入选学科达到了21个,是山东的近3倍,仅中山大学一所高校,入选的“双一流”学科,就达到了11个,超过山东的总和。
全国GDP排名第二的江苏省,更是有16所高校入围,是山东的5倍还多,具体分别是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光南京一地,就有13所高校入选“双一流”,与名校云集的北京和上海位于同一档次。
四川、湖北、陕西三省,虽然在GDP方面无法与山东相提并论,但入选本轮“双一流”的高校和学科,也远远超过山东。四川有7所高校入选,分别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入选学科达到了13个;湖北也有7所高校入选,分别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入选学科更是达到了32个,是山东的4倍;陕西则有8所高校入选,分别是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入选学科为20个。
与山东一样,GDP排名全国前列的浙江,入选“双一流”的高校也不多,有浙江大学、宁波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3所,但入选的学科达到了23个,是山东的近3倍,仅浙江大学一所高校,入选“双一流”的学科,就达到了21个,让山东难以望其项背。
事实上,据山东省教育厅2020年9月公布的数字,山东的高校数量达到了152所,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这两个GDP大省,与山东的GDP排名基本相符,其中在校生达到了231.25万人,人数位居全国第二,但具体到“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上,就出现了较大差距。
对此,山东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行动。2020年6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山东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
方案中提到,山东高水平大学实施分类建设,按照“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3种类型,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在“筑高峰”建设计划中,支持山东大学等3所驻鲁部属高校,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在若干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冲一流”建设计划中,遴选支持5所左右优势突出的省属高校,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或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型高校前列。在“强特色”建设计划中,遴选支持10所左右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急需的省属高校,强化特色优势,夯实服务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支撑基础。
而在山东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支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驻鲁部属高校,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型高校前列,在若干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施省属高校“双高”建设计划,建设15所左右高水平大学和50所左右高水平学科,推动省属高校向国家“双一流”迈进。
可以预见,到第三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公布时,山东应该会有新的提升。

#羽生结弦[超话]#这一路的颠沛流离该拿怎样的结果去回应.十年时光,从小将到老将,他将花滑视为自己的所有。他是独一无二的神话。满身的伤,满目的痛,满心的热血,羽生结弦早已成了我心中的神明。他是永不落幕的神话,是我渴望去接近、去追寻的星辰大海。他是奇迹和实力的本身,他将创造前人未可及的奇迹。北京冬奥会的冰场上会因羽生结弦而更加与众不同。他只是站在那里,便足以令我热泪盈眶。
羽生结弦,平安顺遂,如愿以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运营官方账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理念,‘00后’只是一个标签。”“运营官方账号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理念,‘00后’只是一个标签。
  • 下家的东西少往超话里发(想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我只能合理怀疑你是不是想走以前大粉的路养腿毛自己当大粉)你的目光应该在比你优秀的人身上,眼睛一直盯着比你差的人身上你们
  • #光与夜之恋[超话]# 避雷xyID:抹茶脑袋 到底是运输伤还是盗2022年图下一盘大棋来讹钱??没钱别吃谷 p10和11是划痕图大家可以来找不同 后面附上
  • ” 勺子递在钟琳月唇边,她张口咽了下去,看着吴妈:“对不起,吴妈,让你担心了。”勺子递在钟琳月唇边,她张口咽了下去,看着吴妈:“对不起,吴妈,让你担心了。
  • 不过我觉得爱不是稳定的东西,只是在那个时间里特别迷人,是啊,没了爱,这个世界该有多没意思。走在五月末的路口,由你来选择是欢喜六月,还是烦恼六月,开启热情,还是怨
  • 一个男人,最大的骄傲, 是有一个女人在乎,想念,牵挂一个女人,最大的骄傲,是有一个男人再忙都会发消息给她,因为他知道有一个傻傻的女人在牵挂着他,等待他一份感情不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24、我觉得你和空气好像呀,在这世界上空气无处不在,而你在我心里也是无处不在。 9、 怪我的眼睛藏不住心事,一提到你的名字,就温柔泛滥。
  • 但也许,自己,才是有风的地方~13、回来的那一天晚上发生了一个很巧合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也去大理了,聊天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最近的距离可能只隔了一个小村庄,而且一
  • 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很像玉帝,用书里的话讲就是“显圣”二字。换句话讲,玉帝代表了第八识精神功能的这一部分,而妹妹思凡则代表了第八识物
  • #蒲熠星[超话]# 「✨2024.04.20✨」蒲熠星·银河系礼物指南你好呀~30岁的蒲·温柔本身·心软的神·抽象宇宙的具象浪漫·熠星多幸运今晚能与土星的环、木
  • 每次和亲友在不同的城市碰头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城市的名字因为某人某事的发生都变得有温度了一点。未来好像去杭州生活,因为有很多朋友在杭州还有姐姐也在,感觉比这
  •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那些看似平平淡淡却大有所成的人,都是历经了无数黑夜的挣扎,在多年的沉淀中才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春日好食光# #用照片记录生活# #微博
  • 4.现在本田可以拿得出手的车也就思域,雅阁和CR-V了,现在思域销量实在不怎么样,你说操控吧世面上大把操控好的车,你说家用这就是A级车还卖那么贵,CR-V现在也
  • 一是难得能见到穿西服的新一有如此休闲的风格(瞬间联想到东西名侦探初次对决那篇的新一,没有好好系上所有扣子,稍稍露出脖颈、锁骨真的是太香了);二是小兰也是少有的俏
  • 始终相信,世间所有的美好,都会在一个合适的机遇里如约而至,哪怕等得辛苦,却从不辜负。愿你,被岁月眷顾,清醒,温柔。
  • 婴灵收到功德后往哪里去,就要看阳间堕胎父母的功德有多少了,是否有足够的功德,来分配给婴灵超升。’地藏菩萨于地狱众生最有缘,最少也要念49部,这是我们地府的记录当
  •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这个世界上,善良与爱永远不会过时,它们如同空气与阳光,是每个人都能给予和接收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携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正能量如涟
  • #吴磊[超话]##吴磊骑有此理去了瓦努阿图# wl#吴磊骑有此理# 喜欢吴磊六百多天了 这些日子里我成长了许多 你陪我度过了一段难熬的日子 流言蜚语的攻击 升
  • #张云雷 千万份爱给你# ️❄️☁️⭐[音乐][话筒][羞嗒嗒][憧憬][亲亲][爱你][抱一抱]#张云雷说好了一辈子# ​招财不愿意出门儿​猫甜甜磨叽半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