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明海法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一定要把修行的理念应用在生活中,自我调理情绪、心理状态,保证自己的心态处于一种很卫生的状态。这种卫生要依佛法的修行为标准。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心态是不卫生、不清净的。今天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三点意见,就是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卫生。

第一个,莫追忆。普通情况下,我们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经常会追忆、回味,包括我们刚刚做过的自己非常得意、高兴的事,过去以后你还会把那个成绩反复地在自己心里回味;也包括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你也会在心里耿耿于怀,造成心理的堵塞;也包括我们过去做错的事情,在内心深处埋伏着一种悔恨……所有种种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抱住不放的心态就是追忆。

有些人,岁数越大,越喜欢追忆,追忆过去的事。这种心态和禅是不相应的。所以,我们要训练我们的心变得非常利索,就是办完一件事马上放下,做完就了,而不要再回味。心用得好的人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刚学佛的时候,我们老和尚在北京广济寺主编《法音》杂志,也很忙。有时他正在改一篇文章,来人了,他就把改文章的工作放下,转身跟来人讲话。他讲话也挺投入、挺亲切的,也回答别人的问题,也没有什么不耐烦,然后问问题的人走了,他转身又改他的文章,就像只是一转身,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可能正在改文章,来了一个电话,他又接电话,电话里是一些具体的事,可能需要他拿主意,他又是那种状态,电话放下,又继续改他的文章,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这个就是心很好用。怎样做到让心很好用呢?不能让已发生的事留滞在心中,不要追忆。我们要经常用这个标准来检查一下自己。

第二个,莫等待。我们除了生活在追忆中,还经常生活在等待中。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一个时间、远处的某个地方,心好像才有着落。我们经常会想: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

比如一个母亲有一个儿子要考大学,在还没有考大学的时候她就特别担心,她会想,我现在什么都不愁,什么都不担心,就是担心这个儿子考大学,等他考上了大学就好了。她觉得这件事办了,她就会彻底快乐了。

等到这个目标达成以后,马上她就会有新的目标或者有一件新的事,让她想等这件事怎样我就好了。那件事不达成,她的心就老是这么悬着,如果达成了呢,她就又会有新的等待……永远没有尽头。

我们出家师父有时候也有等待的心理。比如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就说我现在一门心思把身体调好,好了以后好好修行。到那时我就怎么样:每天拜多少佛、诵多少经、坚持打坐等。这是一种等待。

还有的是等待别人:现在周围环境不好,周围的人都不修行,没道心,等周围的人都有道心了,他就有道心了。这样的时候可能永远不会来。

我们整个社会生活有时候也会处在等待中:人们会等待一个科学发明,等待科学家解决一个疑难问题,等待医学家攻克一个疾病,然后就想:啊,到那时就好了。比如等待医学家攻克癌症,想癌症被攻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是在等待中又会有新的问题、新的疾病出现。在不断的等待中生命被浪费了,心也被悬在半空,不能落地。

佛法的修行是叫我们反求诸己,就是不依任何外在条件,当下安住、自足、自立,不期待外面如社会、家庭、个人等任何条件。并不是我们把外在的某一个条件改变了,于是我们的心就安了,就有智慧、开悟了。这不是佛法,这是外道。心外有法、道在心外就叫外道。

道在心内的意思是说不管在任何条件下,我们当下就可以明白,不用再等待,当下就够。这种生活态度、这种心态才是与禅相应的。

柏林寺过去十几年基本上都在施工,我们每天都在工地的噪音中生活,包括打禅七。

这里的老常住知道我们以前打禅七都是伴着工地上整天叮咣拉锯的声音、混凝土浇铸的声音,更要命的搭架子铁管从车上倒下来、从楼上扔下来的声音,也就是最近这两年禅七才基本清净,但我到居士那边坐还能听到文殊阁、普贤阁后面有推土机的声音,因为那儿在拆迁,所以过去我们寺院整个是一个大工地,整天生活在噪音中。

刚开始也不适应,心里也有一种等待的心理:什么时候不施工就好了,那时我就好好打坐,好好念经。有一段时间,我住在现在祖师殿的西边、云水楼一带,那个地方原来是个院子,我住的那间房子墙外就是一个带锯,就是锯大木头的锯子,声音非常大。

那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施工完了就好了,然后我就安安静静地好好打坐。后来也许这种希望太渺茫、时间太长,慢慢就适应这种噪音了。适应的意思是什么呢?你不再注意、分别它,就像没听到一样,该打坐打坐,该诵经诵经,心里没有那份等待了。

我们可以反省一下,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是不是有这种等待的心理,若有,赶紧放下,把心安住在当下,接受问题的存在,面对它。

有的人说,师父,我当下很糟糕,身体在生病。那你就面对你的病,面对生病的觉受。有的人打坐,腿子很痛,说哪一天腿不痛就好了。不要等哪一天!现在你就观察痛,面对那个痛。如果有这种不等待的心理,我们就会变得勇敢,因为你敢于面对一切,不会回避什么。

第三个,莫犹豫。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见两可情形,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究竟怎么办呢?怎么拍板呢?我平时接待来访的在社会上做生意、做事业的信徒,经常请我来帮他们拍板。

比如很多人叫我给他的公司取名字。还有的人说这个名字也好,那个名字也好,师父你看哪个名字好?另外很多人叫我给他的孩子取名字,有的说这个名字不太好,师父你再给取一个吧!

这个我觉得也是很有意思的,我是一个出家人,头光光,两手空空,没有公司,也没有家室,却让我帮他们拍板。他们的很多问题都是在这样或那样之中,有时候我就随便帮他们挑一个,很多时候我告诉他们其实都可以,随便你自己挑,因为问题不是在于外面的这个或那个名字,这样或那样做,而是在于你自己的心态、努力和作为。

我们在两可之中挑选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妄想,觉得任何一个难题、任何一件事,都有一条最正确的道路摆在那里,我想找到它。有没有这条最正确的路呢?有!它在哪里呢?在我们心里,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努力、掌握之中,而不是在我们心之外有一条正确的道路请师父给找出来,叫算命的、测字的帮我找出来。不对!

人生的正确道路在我们每个人的掌握之中。有时候也许你觉得已经挑到那条最正确的路了,但如果你放弃努力,仍然会出问题,不能把握。不是也有很多人在很光明的道上翻车吗?不管是世间人还是修行人,都有可能。

所以一个修行人,特别是居士们,面对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不要犹豫。这里并不是让你随随便便对待,而是不要思前想后,在犹豫中失去机会。要学会观照,然后断!所谓当机立断,机是机缘,面对一个机缘的时候立断。立断不是思前想后,一思前想后就错了,怎样选择都不对。

这里不要思前想后,不要用推理,要培养另外一种能力——观照。一个机缘只是一刹那,观照需要我们的心非常安住,任何时候都要很专注,很专一,很单纯,很透亮。面对任何机缘,你这一照,一定是最正确的,不会错的。

所以要信我们的心,信自己,要信最正确的答案就在我们心里,不要犹豫。一犹豫,我们的心就被障碍了,会失去机会,所以要当机立断。这样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疑难,处理问题,才是我们修行人的风格。 https://t.cn/R2Wx8ts

Day 70
今天爸比生日
是个好日子呀哈哈哈
也是开始阅卷的第一天
小兵一枚居然成了个小组长
今天批了将近三千份试卷
任务还艰巨着呢

碰到前辈领导
还看到以前的同事朋友
下班时还碰到以前带过的娃
迎上来把我给围住了
看着他们越长越高越来越帅气美丽了
多可爱啊
期待他们越来越好心想事成前途无限光明
还有几个娃看着我一愣让后凑过来了
估计是以前别的班的娃吧
我不太有印象了
但是曾经串班加学校活动
他们应该还是记得我的
就像我还记得我的老师一样呢

看到同事发来的工作消息和鼓励
看到别的学校的老师前辈加我QQ也给我鼓励
好神奇啊
回来爸比妈咪也给我鼓励
那就也要给自己鼓励啊
今天是个加油向上的好日子
嗯[耶]

对了
看到几个娃的答题卡
内容是:心中有党,成绩理想!
哈哈哈 正能量十足哦[嘻嘻]

#中国—东盟中心简讯#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接受《光明日报》专访】

2019年2月21日,《光明日报》刊发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专访。主要内容如下:

巩固人缘相亲 筑牢合作之桥
——访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

近年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好戏连连。继文化交流年、教育交流年、旅游合作年、创新年后,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于今日正式拉开帷幕。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对话伙伴关系中最具活力、最富内涵的一组关系,人文合作功不可没。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东盟关系进入新时代,双方正致力于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人文交流是这一进程的重要内容,可以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陈德海指出,一是通过人文交流加强互学互鉴、互融互通,通过利益互融、安危与共,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心相通,共同培育命运共同体意识。二是支持社会各界和民众多走动、常来往,厚植双方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民意基础。重点深化在教育、文化、科技、环保、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强青年、媒体、智库和地方交流。“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中国-东盟民众往来越频繁,双方友好的基础就越坚实。三是推动中国-东盟务实合作更多“沉下去”,接地气,更多惠及双方20亿广大民众,更好体现人文关怀,彰显双方均秉承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近年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成绩斐然,有力地促进了双方民心相通,切实成为双边关系中政治安全和经贸合作之外的第三大支柱。”陈德海介绍,双方交流合作水平全面提升,涵盖教育、文化、旅游、新闻等主要领域,涉及音乐、舞蹈、美术、戏曲、广播、电影、电视、出版等各个方面,一系列彰显双方特色的品牌项目如中国电影周、东盟国家美食节等不断涌现。双方人员往来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已超过5000万人次,每周有38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双方互派留学生已超过20万。中国早在2017年即成为东盟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当年赴东盟国家游客人数超过2000万。双方交流合作机构、机制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在东盟国家设立的文化中心已增至6个,建立了33个孔子学院和35个孔子课堂,“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东盟青年部长会议”等教育合作、青少年交流的创新机制成效显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陈德海认为,当前中国-东盟关系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迈入提质升级的成熟期,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双方在人文交流领域面临四大发展机遇。第一,高层引领更为有力。2018年11月,双方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东盟第21次领导人会议上签署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为双方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其中明确规定将继续鼓励双方人文交流与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第二,合作理念更趋契合。众所周知,东盟是多民族、多文化和谐共处的榜样,中方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协商一致、照顾彼此舒适度的“东盟方式”相互呼应。双方尊重各自国情和发展道路,不断加强治国理政、发展理念、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合力打造“互信、互谅、互利、互助”的中国-东盟合作精神。
  第三,顶层设计日益完善。近年来,双方持续举办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创新、海洋等主题年活动。今年延续了这一良好做法,多边层面启动了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中方将向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增资,东盟秘书处的基金管理团队也将很快开始运作。中方将设立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开展“未来之桥”中国-东盟青年领导人千人研修计划,未来5年邀请1000名东盟优秀青年来华培训。
  第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越来越深入人心,双方社会各界对中国-东盟关系的认知度、支持度不断提升,参与中国-东盟合作的意愿日益强烈。由中国民企和著名主持人联手打造的大型文化纪录片《丹行线》就充分展现了社会力量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希望今后双方社会各界继续广泛参与,以多种方式加强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事业添砖加瓦。
  今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应借势而为,充分发挥好媒体在推动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陈德海认为,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进程中,媒体肩负着特殊使命,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国和东盟媒体不断加强对彼此事务和双边关系报道的频度、广度和深度,一些媒体还开设了“中国专版”或“东盟频道”,相关报道数量大、形式多、内容实,是推动双方务实合作的重要助力、传播友好情谊的重要桥梁和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为促进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巩固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陈德海看来,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交融、血脉相亲,处于相近的发展阶段,双方人民对和平发展有着共同期望,对美好未来有着共同憧憬,双方的梦想是相通的。对讲好中国-东盟故事,双方新闻界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理念和实践。他们聚焦双方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梦想,生动讲述各国人民追梦圆梦的故事并相互传递,为地区发展汇聚正能量。他们充分展示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成就和前景,不断把中国与东盟各国对合作发展的信心、对和平发展的追求、对共赢发展的诉求和维护多边主义的主张传递给世界。他们积极分享经验、互学互鉴,共同应对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共同破解媒体融合发展的艰巨挑战。这些成功经验对于讲好中国-东盟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应继续坚持和发扬。期待双方媒体充分利用媒体交流年这一契机,发挥独特优势,加强交流合作,不断为双边关系发展作出新贡献。
  陈德海最后表示,作为中国和东盟十国共同成立的唯一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的发展历程凝聚了中国和东盟十国的共同努力和心血。中心的不断发展壮大,彰显了中国-东盟关系巩固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心将以落实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为指引,用好媒体交流年契机,不断完善媒体交流平台,探索开展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合作有效机制,并且通过举办一系列“接地气”的友好交流活动,推动媒体交流合作提质升级。同时,希望通过双方媒体,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介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中国-东盟合作成果,增进相互了解,提升双方民众的中国-东盟合作意识。双方应为共同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不断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

(《光明日报》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曹元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电影目前正在紧张拍摄中,可是近期一部分观众不理智甚至过激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剧组拍摄与进度,泄露演员及剧组信息、未经允许在现场拍摄并在网络传播等行为,更是给各位
  • 我们已经上中班了对不对,每天妈妈接送你上学,你会给妈妈讲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这种心情应该是谁都会有的,我身边有乐队伙伴失去了母亲,肯定也很痛苦吧。
  • 终于发布了!店主家官网1:1买版,不管皮质和五金都是开模定制非市场上现有的哦,大厂定制做工很好,相似度真的很高,这个价格相当于买到两个包,性价比超高,推荐你们一
  • [允悲]恩,一下发一周,我是有多懒。 10月10日:我妈还没说我就自己穿上了秋裤保护我的姨妈痛[允悲],而他们的关注点都是我的袜子好可爱[汗] 10月12日:满
  • 因为很多时候,上班你只顾着自己,只要自己好就行了,但是你会发现这个社会,你是需要很多的关怀的,而在USANA就是共赢,有价值感的事情,是不会让一个人抑郁的,所以
  • 好久不见 最近过的怎么样很想你想和你碎碎念几句 以DreamRiderKyra的身份我最近过的不错 虽然有一点点忙 也有一点点颠倒 我却总是很开心 和你讲过吧
  •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因为你的一点好,就原谅你所有的不好,那就好好珍惜吧!如果有那么一个人,因为你的一点好,就原谅你所有的不好,那就好好珍惜吧!
  • 今天刚看完纪录片《一个男团的诞生》感觉那个粉丝说的特别好,像我们这样创造营时候可能是最热爱的,但是或许以后都可能不能第一时间去洞悉他的动态,但依然像个老朋友一样
  • 不管是酸是甜,不管是苦是辣,都是你自己的生活,都是你自己的体验,走过了不能重来,失去了便是永远。不管是酸是甜,不管是苦是辣,都是你自己的生活,都是你自己的体验,
  • !噫!
  • 事实上这些年能在电影院引起我身心反应巨大的电影只有娄烨和李安导演的作品!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用纪录片式的镜头让人在翻江倒海的晕眩中,深刻体会到人性的贪婪带给
  • (5)避免有“王”、“玉”、“君”、“帝”、“大”、“长”、“冠”的部首。(2)有“辶”的部首,其形象似蛇;还有“酉”、“鸟”、“羽”的部首,因为“巳酉丑”为三
  • ”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途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觉得我是我,似乎这“我”是永远不变,实则与时辰钟
  • 解释:见过了这么多惊心动魄的案例分析,他知道家庭需要的是什么~  18.学法学的女生顶得住压力。解释:法学是偏理性的学科,不是靠脸蛋吃饭~  13.学法学的女生
  • 双方基于物流园区发展需求,共同开展5G 网络与物流园区的合作研究以及网络的规划、建设工作,形成5G、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由江苏省广
  • 用ag的话来说,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现阶段的我们必须努力走好每一步,因为你不知道走的哪一步会决定你一生的幸福!
  • 存在是否真的即合理,至少在这部片子里我是这么想的。 我只知道,在我的爱情里,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
  • 最近看文物、文化、艺术方面的,过几天去看博物馆的时候理解的透彻些。日本美术那本是整套世界美术史中的一本,铜版纸,质量非常不错。
  • 再好的生活,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再好的感情,也都有遇到磕磕绊绊之时。比如再好的工作,都不可能是没有压力的。
  • 我们到达餐厅的时候,五六年级孩子已经排排坐在餐厅里,饭还没打到的孩子安静的观看餐厅大屏幕上的国学经典诵读。来面试的小甜妞 此刻还不知道对面来面试他的HR姐姐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