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变化之术由来已久,在汉代已经有不少著名的善于变化之术的方士,至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就有相关记载:变化之术中,比较大的只有《墨子五行记》,本来有五卷。刘安没有仙去时抄出其中的要点,成为一卷。方法是用药用符,能够让人飞行上下,隐藏自己,而且沒有 定的形态,含笑着变成妇人,面孔一绉,成了老头儿,蹲在地上,又变为小孩子,执着木棍,立即长成树林,种下种子顷刻生成瓜果可以吃,画地便成了江河,撮一把泥土变成山,坐那儿便可召来各种美味佳肴,至于凭空兴云、起火,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其次有《玉女隐微》一卷,也能够变化成飞禽走兽的形象,以及金、木、玉石,兴云致雨达到百里方圆,兴雷也能如此,渡大河用不着渡船和桥梁,分身成千人,借着风高飞,在没有空隙的地方进出自如,能吐气变成七彩,坐于原处却看到八极以外,以及地下的事物,放出光芒达到万丈之高,暗室中自能生出光明。但是作法中要步星纲几十种,步法曲折能以弄清,很少有人能够踏准的。至于《淮南鸿宝》和《淮南万毕术》,都不及这本书的。

又有一种白虎七变法,取三月三日所杀的白虎头皮,活骆驼身上的血,虎血,紫绶带,鞋上的花纽儿,和浮萍一起,于三月三日混种下。初长出的草象芝麻苗,结有果实,就用这果实再种,长一次,产生一次变异。共七次种植,用其果实合成药,也能够用来变化形体改变面貌,随意飞行或潜行水底,和《墨子五行记》、《玉女隐微》差不多。除此之外,就不足谈了。

这里说的几乎包括了道教中大部份变化之术。

从内容上看,变化之术可以分为变化自身和变化外物两大类。前者主要为变形易貌、化凡为仙及隐显随心的各种法术;后者有兴云布雨,使万物有无、异类互变等法术。大多数变化之术都以步罡、掐诀、符咒等手段,加以本身炼气、存想等构成,也有相当一部份使用了某些药物,造成了某些化学或者物理变化。

变化外物的法术比较常被提起的有搬运、豆人纸马、缩地脉、划地成河乃至装天等,有些只见于神仙传说,有些则在道书中留下了方法,如道书中有关于“草豆法”的记载,即撒豆成兵、斩草为马,与平常说的豆人纸马差不多。它的核心是用咒术。画灰用坛,置香盘、净水,用大豆一斗二升、净草一束安于坛心,披头作咒,并用《起灵符》等法器,据说可以将之咒成活人活马。缩地脉,神仙家言,地脉随意伸缩,千里可缩成一寸。

二.如学得此法,“往往甚速於飞空”(《金锁流珠引》卷一七)。据说东汉的费长房得过来壶公传得此术,能缩地脉千里。有的道书说如果学成地轴禹步,存想二十四位地轴神,可以开一寸之地而为万里江山,或万里江山摄为一寸。其法载在《金锁流珠引》卷二七,主要方法是用符箓,掐诀步罡。

变化自身的法术,有飞行虚空、存神驭气、隐沦、分形及一般地变形易貌等等,此类法术种类也很繁多,其要义在于使自己神通自在,打破一切时间空间和通常的自然规律的束缚。这类神通假如真的拥有,那便具有常人所不具备、且难以抗拒的异能,这种异能又可用于不同的目的。因此,它们的传播既可以造福于民,也可加祸于民。所以,道门中对此类秘术的传授有严格的规范,不允许传给心术不正之人。而且认为即使学得正法,若是用于不正当用途,那也会招致失败。正如崂山道士的故事中,王生学了穿墙而过的法术,但妄想用之于入人内室为盗,结果在墙上碰得头破血流。

这类变化自身的法术,大抵也用符咒诀步为主,而且常要配合以内气的运转,和存思,有时也要用药物,如移形易貌(易容术),便要用药。不过,药料的配方都秘而不宣。这种改易容貌的方术只能算是小术,比较重大的法术,如隐沦、分形(分身法)、存神驭气等,便要求带符箓,精存思,内气充盈,踏罡步斗纯熟。这里以隐沦为例,稍事说明。

隐沦,又称隐遁,俗称隐身法。据说能修成此法,便能够使自己的形迹在别人眼皮底下消失,甚至连鬼神也不识自己下落,那么任何灾难也无法临身了。这种隐沦之法,在魏晋时已经有相当系统的发展。

三.《抱朴子内篇·杂应》记载说:有人问隐沦之道,我说:神奇的方术有五种,坐在那里突然消失也算在里边。但是对增长寿命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在人间无缘无故显示这种神通,反而招致怪异的评议,不足以随便施行。只是可以备来应付兵乱和危急之时,不得已时才使用它,可以免除灾难。服用《大隐符》连着十天,想隐身便向左转,想显身则向右转。或者用玉丸涂在人身上;或是用蛇足散,或是怀中藏著「离母之草」,或是折下青龙之草,身体伏在六丁的方位下;或者进入竹园之中,手中执著「天枢之壤」;或者依河洛书河图的样子造一座石房子,而隐在云层的荫影之下;………或可变为小儿,或可变为老翁,或可变为飞鸟,或可变为走兽,或可变成为草,或可变成树木,或可变形为六畜,或依傍树木成树木,或依傍石头就变成石头,依傍水变成水,依傍火变成火,这此都是所谓移形易貌,不能全部都隐藏的。

从这些记载看,当时的隐身法,主要有用符和用药两大类。用符的,比较高级,可以让人全隐,用药的,则要差一些,只能随不同的环境,变成和环境一样的东西。至於具体的运用方法,抱朴子没有详说,实际上是有特别的讲究的。比如,所谓伏于六丁之下,是指处在六丁的方位,六丁在何处,是需要推算的,而且一般说来,走至这些方位,步伐有一些特殊的样式,即所谓的踏罡步斗。后世隐沦之术的发展,在大抵上沿著用符、用药和对方位的推算、步伐的规定,或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路数。只是更加强调法师自身运气存想的决定作用。

变化之不仅是道法中的一大类,而且往往是其它道法的基础,比如飞神驭气之术,在上章奏时便要用到。据《长恨歌传》说,唐玄宗在晚年思念杨贵妃,派了道士运用存神驭气之术,即存想自己的元神驾驭着元气,“上穷碧落下黄泉”去寻找香魂,结果在蓬莱仙岛才找到她。这种存神驭气之术是变化之术的一种,常被称为出神、出阳神,也称飞神驭气。自己在原处不动,元神却可以到处往来,到达形体无法抵达的天府或仙境。如上章奏时,常要出神,往三天之上,当三清或玉帝面,递上章表,奏明事由,面聆神旨,带回有关的信息。章奏通常在祈祷、破幽等法事中使用,存神驭气之术在具体运用中便成了其法事的一部份。
#中国道教#

#梅蓝魅蓝[超话]#
“备胎”男女的三大心理,很准

疫情期间,出现了很多新的流行词,其中有一个词叫做“饱和式诊断”,意思是但凡有点类似征兆的都要去诊断一下,言外之意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毕竟病毒太具有传播性了,留有一丝丝的余地,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为此,才有了如此广撒网式的排查。

其实,类似于“饱和式诊断”的事情,还有男女恋爱中的备胎现象,那么蓄养备胎或者主动甘愿做备胎的人,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心理特点呢?

一般来说,主动做备胎的人,那是真的爱了,毫无办法,几乎很少有人愿意充当别人爱情里的查漏补缺,大多数人都想要一份偏执的爱与被爱,如果不能,也愿意等待,等待,再等待。

换句话来说就是,很多被备胎的人,不是甘愿接纳这样的身份,而是动情后才发现自己变成了他人的备胎,纯粹属于不得已的尴尬。

当然了,其中还有一小部分人,也属于善于挑战型的人格,就是喜欢撬墙脚,总觉得别人的东西好,就连爱情也一样,不争抢,似乎缺少了点味道。对于这样的情况,只能这样说,可怜之人必然有可恨之处。

那么,主动蓄养备胎的人,又有怎样的心理特点呢?

第一,缺爱,或者可以说是,骨子里严重缺爱。他需要通过外界的极致温暖和疼爱,才能滋养好内心里的匮乏与荒凉,换句话来说就是,这样的人根本不能好好爱自己,他只能依赖别人的体贴和温暖来圆满爱意的缺失。

第二,缺少安全感。求胜心态较强,稍微一点挫败都无法承受,与其被惨淡的结果伤害,不如提前预防,那么也就有了防范于未然的举动,比如,发展暧昧,交往较多的异性,爱很多人,也希望被很多所爱,等等。

第三,喜欢人群中寻找存在感。害怕孤单,哪怕一天或者半天的空窗,也是受不住的,所以才有了向外行走的种种迹象。

1.缺爱

缺爱的人,为何喜欢蓄养备胎?

按照常理来说,缺爱的人,应该是爱情的疯狂追逐者吧?

事实上,缺爱的人,大多是爱情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不是真的没人爱,或者爱没人,而是找不到真正契合着自己内心的人,所以才有了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放弃,不断地遇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往往都是极致的寻求,有些挑剔,还有些苛刻。

用“饱和式诊断”的办法来寻找爱情,绝对是缺爱的人奔赴爱情的典型特征,他们不肯错过任何一个感觉还不错的人,总觉得找不到是块心病,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肯放过一个。

那么,他们暧昧着的情丝,都会动真情吗?不会的,他们也会有所选择,也会有所放弃,稍微不符合内心里的预期,就会淘汰掉,属于大面积撒网,选择性捕捞。

备胎之于他们,不是爱慕的对象,而是可供选择的范围。他们会暧昧着,也会互动着,甚至还会人情往来着,但是继续与否,关键在于内心里的一份定夺,不符合完美的遇见,都会被剔除在外。

他们之所以寻求完美的爱情,是因为自己本身无法带给自己幸福和快乐,以为完美的爱情可以补足这份空白,可是事实上,太多人生的遗憾,竟然都是爱情所带来的。

本以为爱情可以填补寂寞,可是令人更加寂寞的事情,又往往是深情后的沉默。

2.缺少安全感

缺少安全感的人,会害怕被人抛弃。

他们为了避免尴尬的局势,宁可先行一步,这样的人内心里都拥有着极强的求胜欲,凡事都想争第一,属于特别傲娇,特别强势的类型。

看似很强悍的人,内心里却胆怯地要命,表面上的霸道、不服气和主见等等,其实都是伪装出来的完美,其实内心里早已支撑不住这份不安,比如,正相处的恋人偶尔不回信息;偶尔争执吵闹;偶尔断联等等,就是这些事情,使得他们对感情毫无安全感可言,甚至冥冥之中判断出这份爱并不是自己的安稳和幸福。

人一旦有了这样的困惑,总难免心意偏移,若再遇见一些异性,就很容易出现暧昧和情丝不断的情况。

骨子里缺少安全感的人,是很容易蓄养备胎的,因为他们太怕失去了,很想成为幸福和爱情的主舵者,一旦稍微有不安的情况,他们就会启用某些暧昧,赖以安放自己的不安与慌乱。

3.喜欢人群中的存在感

蓄养备胎的人,是受不住孤单的,稍微一点独处,他就会煎熬难耐,甚至表现出各种不适应和难过的情绪。

为了安抚自己的不安与惶恐,很多人就会在人群中寻找存在感,比如,结识新的异性,从激情中获得短暂的愉悦,有些时候是聊以慰藉,有些时候则是动真格的,总之,这样的模式会长久维持下去。

那么,受不住孤单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才造成如今的向外求索呢?

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内心里都极度缺少自信,喜欢被外界承认,哪怕别人只是表面上的逢迎和客套,他也会觉得宽慰和舒适。

人群里的缤纷是很假的,属于孤单者的狂欢,越是内心里空洞无依的人,越喜欢往人群里钻,试图从中找到一份慰藉和安放,事实上,类似于这样的热闹很难彻底治愈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孤独感,过了今天,明天还会孤单侵扰与淹没,甚至被孤独吞噬,无所适从。 https://t.cn/z82P1BO

《纯印》—“纯印”的真实义

“纯印”的真实义

一百多年前,自带法名的“纯印”来到世间,广度有缘众生,其名号涵有深义。纯即心、即空、即一、即体、即理、即真、即净;印即法、即道。“纯印”之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依纯印示现所修,即可返本还原,当生成就。
纯乃真,印乃法,真法也。纯乃心,印乃法,心法也。实为心心相印,以心传心,大乘佛法也。此法离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文字,无字经是真经,佛菩萨为度化众生,使令早日破迷开悟,明心见性,不得已而用有相的文字、言语来引导启迪迷蒙者,由信而解,渐渐依法修持,逐步上达新阶。引迷入悟,须经五戒十善,四圣谛(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六度万行,直趋觉境。
其实,妙法本来自心固有,无须外求。真佛在自心,心外本无佛。心外亦无法,心外亦无道。心生万法,天地归心。空却本来我,实理自心得,真理自心修。法本无得法。无得即是空。未悟此理时,须凭言说、文字之助缘,依指为引鉴,依经典为度筏。待彻悟时,弃指而奔月,抛筏,轻装直趋一真。此时,若仍依言说文字皆成累赘。可谓超生了死是了一,然一亦应了,才是真的解脱。讲说了言语、有相的白纸黑字不是一,乃存一。一既存,非纯净,与心性不相应。若明理,或触类旁通。世人的博学、聪明、智慧、才能是识,是有漏之智。无知是根本智,有知是后得智。当你空却凡心为佛心时(还本来我),无智无得时,皆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包罗千经万论。空无之真,依外法决不可得。唯有修者、悟者自得。“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道法本无言,非言亦不显。”“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讲经说法,乃是修行的助道之缘,如过江必用舟载。但真正讲经说法,不离自心,非述非法,应向本性下功夫,才能建立万法,法由自心生,法由自心灭,心具万法,万法尽通。一法不立,一法不染,心体本净无住法相故。佛说种种法,皆是助道之缘。因病投方,因人施教,渡人迷津。对下智劣根者,先以小乘形相喻之,导迷入悟,否则难以入教。对于中等根性者,则见机而行,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对较上智者,则阐扬性理、妙理。佛传法是传心,传其固有之心,诱发自己的良知良能。此良知良能,则是我未生以前带来的,良知无所不知,良能无所不能。所以道由心得,不由法得。若依法得,人云亦云,分别教相,心徒增知见,成障智慧的所知障。与道、与心无益。“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妙理。是自性妙慧,不是世慧,是神慧。不在言语。”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天天诵经而不行善,心仍搞贪嗔痴,等于有病不服药天天念药方,但病愈,药与方即须舍掉。犹如过江后,到彼岸就弃舟登岸,再顾恋载渡之舟,即是负担。不能恢复我固有的至清至净的本来面目。纯印老人讲:“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是自心,佛是自心佛,非心外所求之佛。悟道之人,自悟本性,了愿了冤,一了百了,自度自得。并非依靠佛菩萨为我了。佛不能度我,全赖依教奉行,依法修行,自己度自己。只要悟得“无心”(破我相我执)、“无法”(破法执、断无明),真空即是自己佛性,何用他求。
纯乃空。空无所不包、无所不示、无所不闻。大道无言,理本真空,性本无为。大道无形而蕴育天地,大道无情而运行日月,大道无名而长养万物……大道默运——昼夜运转而无声。所以谓大道无言,真佛无口,无示无听亦真示真听。
说他大,真是大,宇宙万物心中纳。说他小,真是小,隐于微尘无处找。
法是不学而生,道是不求而得。佛是自家本有,空却见闻觉知,真空之妙心无穷无尽。
“纯印”乃“无心之心法”。学佛人应多行无为的功德,广为国家、社会、民族谋利益,以净化心灵。依慈悲博爱为准则,以己之力造福于人,不建个人功德碑,却广行功德,不得真功则难以立德。多行功德才能了愿,不为修行而行善事,不为成佛而办佛事,不为我而利他,常行常新,死守“无功无德”之心,方能了前生之罪孽。此即佛之心地。“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其学佛应效法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即无我,无我则空。只有在生活中“小善广为,小恶不为。”空却我,还真我,此“我”本不贪不染、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善无恶,此即不二之法也。如心中想成佛,必有魔来对待。因佛与魔如影随形,永远是分不开的。妄想成佛反作魔。但求无心,修不走心之法,方为真修,此乃成佛之道,纯印之法也!
纯乃空,但真空含妙有,真空无为而无不为,不是“顽空”。顽空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它不能生妙有。真空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虚空含山河大地、宇宙万物,所以不空。但宇宙万物确存在,是有。虽有乃是心生、缘生、幻生,本非实有,非有则空,此即真空生妙有。真空在天曰“理”,赋人曰“性”,蕴育天地,人生曰“道”。人若能空却五欲六尘,无知无见、无想无念即返本还原,便是佛。凡夫欲成佛成菩萨,必须要革心、洗心、转心、变心,与世人所求、所想、所行、所为相违悖,此即纯印老人一生的示现。“事事无心事事行,心不存事,看开放下。”心中除一声佛号外,别无一物,此即无为。道不求而得,学其不学,不学之学,为真正之学。此学真正之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此知是我身本有的良知,良知被后天尘劳所昧,必以佛号启之、洗涤,这就叫修道、悟道、行道、了道、证道。证道不离身心,身外无道,心外无法。各宗教无不是我体之分相也,信仰上,众生有分别、有选择,但佛性没有分别,此即“心佛众生一性也”。此性必以无为、无贪、无著、无得而证。欲达此性,最稳妥最方便莫过于念佛法门。此即纯印来娑婆度众生之愿也。
一百多年前(一八八七年),自带法号的释纯印来到人间,非一般因缘。旨传佛的心法。纯,是不生不灭、不坏不离的,非一非异的金刚心。学佛人若能洞彻此心性,便得道果。佛讲的金刚经,即是金刚心,此心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一切善恶都出于这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造恶,令身受苦。心是身的主(支配者),身是心的用(被支配者)。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造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心正成佛,心邪成魔。一切惟心造,可见心是一切祸福的种子。
此心无定,非邪非正,亦非佛魔,因其善变故。纯印老人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何者是佛呢?见性是佛。性在何处?性本无时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始无终地在作用。性在作何作用?为什么人们看不见呢?性无体无相,犹如虚空无有内外,无有实体。非空非有,非有非空,大到虚空法界,小到微尘,性无不在作用。怎奈迷人不觉不识,难察觉性的体性。性是如何在作用呢?广说无尽,略说有以下诸方面:
性入胎而成身形,出胎出世而称人。称形体不同之名;性在眼曰见;性在耳曰闻;性在鼻曰辩气味;性在口曰谈论发声;性在手执捉运用;性在脚奔波交替相用。性若展开遍现时,涵十法界。性若收摄时,不出微尘。悟者知此即佛性,又称妙明真心(纯印)。迷者将此性称灵魂(非灵乃魂)。
世间有形有相的诸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可感觉到;所以人们容易接受了解。唯佛的心法(纯印),极难使人相信和了解,更少有人会运用。所以纯印老人住世一百多年,为表此心法,在生活中运用与修行。至往生前十天,方向其犟牛子告知她名字的来历。可见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通过纯印老人体传口教,可结论为:迷时人逐法,悟时法逐人。解时舍识用根,迷时根识合用。世人若识此心,无一动念。无知无见,无想无念,是名正觉,即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修行人为什么得道悟道证道者甚少呢?因有知见故。此知见无不是由自己而发,即我相。如能做到纯印老人那样,逢苦不忧,遇乐不喜,逆境不馁,顺境不兴,辱而不恼,为无我相,不见己故。己若能亡,钱财、亲眷怎能看不开,放不下呢?此即纯印老人说的看不见的心。若能悟此心,把得住,看得定,能作心的主人,六根对六尘,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不被心所支使,身、口、意不造恶,常修善,就是佛的行持,佛的行愿。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样修行,必定成佛。
可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无不是从自己的清净心中流出。
纯印之义,即佛的心法印,以心传心之意。悟此心即佛,迷此心即凡夫。佛心,众生心,无二亦无别,一念心生十法界。
从“纯印”二字可顿悟如来圆顿心法,在语默动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上,能契理契机,法法自在,法法一如,直趋觉路。明了,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大道无言,全靠心悟。
修行人若不悟解心性之理,犹如镜中索物,水中捞影。宇宙万物,唯人有智灵,生于世间,有苦有乐,最易修证。智灵是心之性,亦万物之性,物性则空,何以故?无形无相,目视不见影,思之又非遥,无见而非无。世人若明此理,永断纤疑,圆成大信,即得纯印法。
境立映心有   心无境不生
若将心系境   心境各盲盲
心境各随住   两者即恒清
悟净心无起   迷心境自非
若迷心与境   心境两茫茫
悟境心始净   知心境亦清
净心无染境   了境心无形
心空实无境   眼障耳不闻
真性涵宇宙   意净天无云
自性如虚空   真妄在其中
彻悟本来我   一通一切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抛开个人产权比例的说法,先来看看,该建材城拆迁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且如果仅仅按照这种标准,就断定建材城会拆迁,那么杭州类似的“待拆迁房”太多了。
  • 在一起以后,他替我抵挡了不少流言蜚语,他回击了那些所有伤害我的话,他还击了那些伤害我和番薯的人,从前我常和他说:“没必要,不如算了吧,我们相仿的年纪,你可以有更
  • 换句话说,“周边教育”出了问题!(二)青年创意专项赛面向16至35周岁的驻保高校及技工院校在校生、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项目类型不限,须有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的创
  • 2499年快速成愿招财女神督造于曼谷的瓦三潘翁寺、由泰国第一神尼咩次布伦作为制作人、用上了瓦拉汗莱寺龙婆添制作佛牌都会用上的其一圣粉叫桫椤粉。 据说帮这坤平在年
  • 以下为8月情感类广电红人榜:TOP1 #真哥# (安徽卫视)TOP2 王燕 @湖南台王燕 TOP3 主持人伟佳 @夜航伟佳 TOP4 #译萱# (吉林市交通广播
  • ”这位2019年世界冠军认为,在过去12年里,正是由于他身边缺乏一个团队,才真正让罗伯逊付出了代价,而且他不确定2022年是否最终会再次成为澳大利亚人的一年。将
  • 例如yeezy 350 V2,AJ1,不过即使你做的再好,过鉴定还是有难度的,你必须要换鞋盒!所以虽然是按照正品的细节去做,但是你在鞋标的打印,鞋面编制,胶水,
  • 謝謝你♪純:啊哈哈,要是在生日也認錯可就太失禮了。能有這麼多人祝福我們,真是幸福啊♪   裕太君,感謝你的降生!
  • 【向大大-你不穿不懂的秘密】善于发现它的价值所在❗ 记忆棉有独特的热性能,它含有一种温感记忆性粒子,可以在5—10分钟内感应人体的温度,其软硬度依体温而变化,这
  • 最后 文笔好棒 太爱了[泪]这些天很多人在谈移民,翻到十年前自己的旧微博:你们就当我是中国的脑残粉好了。最后一个哭点就是番外段战舟为丛林做奶油蛋糕的时候,他做了
  • 4、调味品:沙拉酱、番茄酱等以调剂味道为卖点,却是高盐高糖食品,如果不注意控制摄入量,对血糖的威胁很大。豆类、蔬菜与谷类所含的淀粉即为复合碳水化合物,其中包含的
  • 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初期,更强调的是以高房价来推高地价,以此来增长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因此保障性住房关注不多。详戳↓↓↓#光明资讯##广州摘星# 广州本轮疫情爆
  • 【经济参考报:社保重大改革蹄疾步稳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备受关注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制度“靴子落地”。#个人养老金制度#【#社保重大改革蹄疾步稳 个
  • 金汇荣盛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表现最为活跃,持有贵州茅台市值高达近122亿元,并且在去年四季度还加仓了贵州茅台逾31万股,按照茅台最新每10股派216.75元的分
  • 突然想去刷神奇动物在哪里,六点四十才出门结果意外的顺利,电梯恰好在家门口,一进商场地库虽然写着“车位已满请下负三”但一转头就看到了车位,停好车开始找电梯一抬头不
  • 昨天农药也是有板块效应的。昨天农药也是有板块效应的。
  • 这本书对应的点,会让你开始注意打扮自己的外表,服装的搭配,居家环境的美化等。你花费在食物上的心思,会无缝地平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家庭生活里也会开始充满情趣,有点
  • 今日关键词:无语且倒霉今天中午去遛石头 遇见了哈士奇定定 她不想跟石头玩 却要跟我玩 咱心想这哪有人跟狗玩的啊果不其然 抓我扑我 这爱太沉重了(第二次了)大脚丫
  • #赵丽颖[超话]#zly#十六逐风踏云梦,与颖奔赴星海中# 无语了 你怎么长这么好看 和天上的星星月亮一样 脸蛋怎么比博物馆里的雕塑还完美无瑕 是哪个不负责任的
  •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在通气会上介绍称,3月以来,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地相继出现本土感染病例,导致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停工停产、销售门店暂停营业,给广汽集团及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