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阴阳类像

一个八字就是一个太极,干支阴阳五行是总纲。

太极分阴阳,五行分阴阳,水为阴,火为阳。

水为消极,为疾病,为悲伤,火为积极,为健康,为喜乐。  

    水火为阳,为思想为精神,金木为阴,为物质为实体。

阴阳定生死。五行定富贵贫贱与疾病。十神论人事及六亲,依附于干支之上。

五行不足预测人间纷杂事物,进而产生十天干十二地支。

干支分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天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天干。

                子寅辰戊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阳旺需要阴,阴旺需要阳,这种情况叫做阴阳相抱。阴阳势均力敌就是相战,反而不好。

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阳的类象:天、动、明、大、积极、向上、男……

阴的类象:地、静、暗、小、消极、低下、女……

宇宙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时间流逝,是动态的,所以时间类属阳;空间相对固定,是静态的,所以空间类属阴。

时间为阳,可以悄悄溜走,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所以阳的东西是无形的;

空间为阴,静静展现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得见,也可摸得着,所以阴的东西是有形的;

知识是无形的,所以属阳;可以承载知识的书本是有形的,所以属阴。

八字中天干代表天,天是阳的属性,所以天干是动的,因为动,所以天干之间可以随意发生作用;因为阳的东西是无形的,所以天干表天象,如:甲为雷、乙为风、丙为日、丁为星……;

八字中地支代表地,地是阴的属性,所以地支是静的,因为静,所以地支之间不能随意发生作用,只有在冲、刑、合、穿、破、墓等外力作用下,地支之间才能产生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绝非现在某些八字理论中所言的地支间可以相互生克的谬论,八字理论源于自然,自然之理就是八字之理,学者不可不明。

明白了阴阳之理,我们就可以自推阴阳在八字中的用法:

如:天象可以影响地球的万物,天干可以作用地支;地支不可以随意作用天干,因为地球上的万物无法作用天象,只有地支透干时,才能作用,因为透干了,地支就动了。

如:阳为大、为急,阴为小、为缓,所以当同样是表示发财的时候,丙财就会比丁财发的快而且大;

如:同性之间的生克有阴的性质,因为阴是有形的,所以同性间的生克表现为有形的生克。庚克甲是七杀,是同性间的克,是有形的,所以七杀对人的伤害,往往表现为外在伤疤;辛克甲是正官,是异性间的克,是无形的,所以正官多表现为法律、规章制度等无形的约束。假如甲是一个命局中的正财,癸就是伤官,伤官生财是异性间的生,所以这种得财往往表现为靠智力、技术、手艺等无形的方式获取;食神生财的话,则表现为凭借投资、实物交易等有形手段获取了。

金木为形,代表物质。水火为气,代表精神。土为金木水火的转化之地。

形旺者,体格强健;气旺者,智慧超群。用行者,喜欢物质享受;用气者,追求精神生活。火之气偏于感性思维,水之气偏于理性思维。

阳化气而阴成形,气怕死而形怕绝。辰戌为气库,不开既有用;丑未为形墓,用之必须开。

日干为体,其他七字为用。体无定用,惟变是用。日干与其他干支组成六亲关系,而推定吉凶祸福。

形不怕死,气不怕绝。壬死在卯,丙死在酉。庚绝在寅,甲绝在申,气怕死,形怕绝,故壬水怕卯木。金木为形,水火为气。

伤官生财,富贵自然来;伤官不生财,辛苦瞎折腾。伤官去官格,此命应为官;伤官见了官,丢职牢狱边。

凶杀合刃,伤残之命。禄多则贫,库多则虚。

身强,印旺中亡。伤官,入墓者凶。四柱全阳,口恶心善。

水若无土,少子之断。(无官杀,亦可同论)。隔角重逢者,定主有刑克之虞。

商人须视地支生旺之财。官宦须看得时官杀之支。

七杀、偏印重,走遍他乡之客。伤官,劫财重,欺瞒负赖之徒。

凡阳日干见阳七杀,为我所喜者,可当钱财看。阳干合阴为合财,阴干合阳为合官。

贴身的食伤生财,财又生日元的官合身,经商之命。

禄带七杀脾气差,杀旺身弱必伤残。巳火具有阴阳两性及可变性。

五脏:肝、心、脾、肺、肾;为阴。

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为阳。

2,9阴阳五行解析

木曰曲直:乙木为曲,甲木为直;主仁。

火曰炎上:丁火为炎,丙火为上;主礼。

土曰稼穑:戊土为稼,己土为穑;主信。

金曰从革:辛金为从,庚金为革;主义。

水曰润下:癸水为润,壬水为下。主智。

阴阳与天地不是一个概念,阴阳指气,天地指形;也就是说阳不等于天,阴不等于地。

    天,指宇宙中不可见的部分,阴,指宇宙中可见的物质。强调一下,可见,不单单指人的眼睛所见,指的是一切物质性的东西。我们人的肉眼所见,属于可见光的一个小小范围,在可见广之外的很多东西,依然属于物质,属于阴的范畴。

    天干为气,而气依形。气行于地,阖辟于支。升而为魂,盖临于形。气而上者为道,无形可见为天!

    河图重阴阳二气相合,洛书重阴阳二气之分。合为顺,分为逆。故,阴阳顺遂而精粹者昌,阴阳乘悖而混乱者亡。以甲、丙、戊、庚、壬五阳神,以丙火居四象太阳为最有发言权,丙临太阳成功之位,阳以至极,阴待始生,卦居离九乃阳数之至尊。五阴者,乙、丁、己、辛、癸阴神也。以癸水居四象太阴为最有主宰权,癸临太阴君子之位,阴以至极,阳以渐生,卦居坎一乃一阳数之初生。故,五阳皆阳丙为最,五阴皆阴癸为至。五阳之中独丙火之气秉阳之精,而为阳中之阳。五阴之中独癸水之气秉阴之精,而为阴中之阴。

    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五阳干之气各有刚健之性质,从不依赖五阴干之趋向的现实与利益!五阴干之气各有柔顺之性能,趋于见势忘义。不见豪爽慷慨,只进不出,所以阴干有吸纳之能,阳干有给予之质!

     有阴阳,而生五行。甲乙者,木之阴阳也。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而承兹生气者,乙也。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万木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故其为乙,而甲之质乃坚,有此甲乙,而木之阴阳具矣。其它天干仿类。       

    天干五行之阴阳二气与地支之时序结合,地支代表着五气运动之阴阳平衡及方位,不但可以作为万物的生和成的太极点,而且还可以适应作用于人类降生所秉行阴阳二气多少的凭据,用它来记录人的生存规律和活动情况。但不能用它来预测人的吉凶,为什么?因干支没有六亲的功能,无法推算人事吉凶。故,只能断万物四时的衰旺成灭。 https://t.cn/Ryhpwdq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道教真正的食养之法
道教的营养观是一种,重外养,更重“内养”:“养德”、“养气”、“养精”和“养神”的整体营养观。《长生诠经》:“去暴怒以养性,少思虑以养神,省言语以养气,絶嗜欲以养精。”去除狂暴愤怒可以修养心性,不过妄的思虑可以修养心神,简练语言可以修养心气,杜绝过度的嗜好和欲望可以修养精神。只有内外养结合,我们才能身心通泰,祛病延年。

饮食的利弊
俗语:“药补不如食补。”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所以我们道教在养生方面认为人的机体需要得到补益、精气需要获得充实。
蒲虔贯《保生要录》说:“饮食者,所以资养人之血气。血则荣华形体,气则卫护四肢。精华者,为髓、为精;其次者,为肌、为肉。”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营养的来源,可以滋养我们的血气,血可以滋养我们的形体,气可以护卫我们的四肢;髓和精是人体中的精华,其次是人体中的肌肉。孙思邈在《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十九《食治》篇记载:“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饮食是安顿身体的根本,不知道如何适宜地饮食的人,是不足以合理的养生的。此外,孙思邈还认为食物带来的营养能够排邪、安腑脏、悦性爽志、调理气血,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病功能。
另一方面,道教对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损害,也具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痛陈:“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踰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人们得得各种疾病,大多是由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饮食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纵情声色所带来的危害;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对声色的欲望会降低,但饮食确实每天都需要的;饮食合理的话,久而久之,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不合理的话,日积月累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具体而言,饮食损害功能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饮食导致丹田元气的散失。《云笈七签》:“始生之后则饮食。饮食之后即腑脏实。腑脏实即诸脏相隔。诸脏相隔即丹田气亡其本也。”人出生之后需要开始饮食,但饮食也会致使腑脏充塞,丹田之气仅在脏腑和心胸之间短短几寸的狭窄空间往来运行,这样一来,人不可避免地因元气的不足而加速衰老。
2.饮食滋养人的同时也在滋养体内的“三尸九虫”。“三尸九虫”有人认为是指体内的各种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导致人走向毁灭的负面因素,包括贪欲、邪淫、不良的情绪等等。《云笈七签》称:“贪于饮食,尸(指三尸)乃千变万化,随欲而归,令人世患日深,多愚早亡。”对饮食有过多贪欲的人,身体内的三尸会跟随人们的各种欲望而千变万化,危害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各种祸患日益加深,让人愚钝,甚至过早的死亡。

内养的重要性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饮食》里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龄。”擅长养生的人以“养内”为主,不擅长养生的人则以滋养形体为主;“养内”的人擅长使各脏腑大道和谐,使血脉顺畅,让一身的卫气营血的流行自然和谐,依此能百病不生。只知道“养外”的人,其实难免只是纵口腹之欲,贪恋各种滋味,追求饮食带来的身体愉悦;这样虽然能使得肌肤、形体丰腴,脸色光润、悦泽,其实在身体里面,酷烈之气灼伤、侵蚀着人的脏腑,使其精神虚弱。这样的情况是不能保全人们本来的和谐状态的,又何谈祛病延年呢。
“外养”和“内养”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外养”主要滋养肌和肉,不合理地偏重外形的滋养;“内养”则主要是填精补髓,使五脏盈溢,髓实血满,万神具足。

道教饮食“内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德
首先,道教的饮食不能伤害其他生命,强调“养德”。所以道教的饮食也是遵循着慈心于物、积善立功的教导的。《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说:“第一诫者,不得杀生,割断他命,煎煮美味,以饶一身。”第一条诫命是,不得故意追求美味去杀生,去割断其它动物的生命,用各种方式来烹煮成美味,来满足自己对味道的贪求。《抱朴子·内篇》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追求长生久视的人,必须要有志于积善立功,要能慈心爱物,宽以待人,保护生态和谐。
其次,道教还主张少食为佳,强调“养气”、“养精”和“养神”。司马承祯在《坐忘论》里也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云笈七签》中说:“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矣”,意思是说,人的情性形命出自元气,元气是人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所以,修炼培养元气,就是道教养生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方法。
道教所说的“气”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它的理论直接源自于博大精深的“精气”学说:首先是指呼吸自然界的空气,这称为“清气”;其次是指先天父母雄精时的元气,这称为“先天之精气”;其三是指通过饮食物质所产生的能够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后天之精气”。在道教看来,人的活力源泉在于体内之气,因此,通过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的“养气之道”,就能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养精
《随机应化录》记载:“养精者,少淫寡听”,保养精气,需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降低不合适的声音的影响。
《云笈七签》记载:“含气养精,血脉丰盈,骨濡筋强,润滋皮肤”,涵养精气,可以使得血脉丰盈,胫骨强劲,皮肤细腻滋润。

养神
《淮南子》:“心者,神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是故圣人贵而尊之,不敢越也!”心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心的,形体长时间的劳作而不休息,则会枯竭,精神长久的消耗而不停止则会竭尽,对作为生命之根的精神,不要让其过度劳碌,不过度劳碌的最好方法就是节制嗜欲,清静无过分的作为,克制欲念,只有这种以中致外的内修的养生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教饮食思想的基本理论
饮食自然
道教思想家并不是局限于人类自身的生存活动境域中来谈“饮食”,而是把它归置在一个整体的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中来加以审视和认识。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少胜于多:这是道教对饮食的量的基本规定。所谓“少胜于多”,并非是禁欲式的节制饮食,而是“节量饮食”,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需求状况,按一定的量和程序来合理地摄取饮食。
2.熟胜于生: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指出:“凡食皆熟,胜于生”,这里的“熟”,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食物本身要烹制成熟;二是指作为食物的动植物资源,应是已经“成熟”的个体。
3、素胜于荤:总体来说,道教提倡以素食为主,慎用荤腥食物。道教对于饮食结构选择的倾向性:一是尽量降低自身的能量需求,从而减低饮食用量;二是在饮食过程中,尽量不伤及其他生命。
根据自然饮食的观念,道教饮食还提倡“三因制宜”,即因事因地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的观念也是我们道教饮食理论的渊源之一。
《保生要录》论述五行、五味、五脏六腑调和论:“天有五行,人有五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土制水,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故四时无多食所王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王之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王气也。”在挑选食物的时候应该多挑选与当时的季节的“五行”相生的属性的的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按时节养生的效果。为使阴阳平衡,则饮食上就需要“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偏耽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藏气不均。”自己喜欢的食物不能吃太多,不能太过偏食,否则会产生疾病;所讨厌的食物也不能全然的不吃,否则身体所藏的五行之气会配属不均匀。因此,在挑选食物的时候,除了要按照时节挑选之外,还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

五脏学说
精气学说、四气五味学说、辨证论治、五脏六腑补养论,皆可从阴阳五行学说追溯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的五脏六腑食疗理论主要包括:饮食偏倚害五脏与五脏所欲五味理论;五味各归所喜理论;生、克、制、化关系与对应的补、泄、散、收、软、缓等食疗法;五脏应四时、五方、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理论。我们在选择食物的配属的时候可以多参照这样的配属体系。
此外,孙思邀还系统地归纳了“五味动病法”、“五味所配法”等有关饮食法则。各位在日常的食材挑选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参照。
四气、五味与季节摄养论
四气(或四性)是指食物或药物的寒、热、温、凉,五味则是指辛、甘、酸、咸、苦。四气、五味搭配不同的季节,可以形成一个复杂的饮食养生系统,这样的摄养系统可以非常精致地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食材的挑选,具体烹饪方法的择取,等等。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一个妙方,两味药,治疗胃痛、胃胀、吐酸水,……
张仲景《伤寒论》曰,古语有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中医理论很奇妙,妙在“整体观”,它认为人与社会、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
人必须在这个整体环境里才会活得下去,所以中医治病会考虑人的吃、住、行、心情、气候、节气等等。
同理,中医也认为五脏是一个整体,彼此有很紧密的联系,密不可分,所以才会衍生出“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五行相生简单来说就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而五行分别代表五个脏腑,金代表肺脏、水代表肾脏、木代表肝脏、火代表心脏、土代表脾脏。
只要一个脏器生病了,其他脏腑也会受到牵连并不是毫无关系的,所以张仲景《伤寒论》说,古语有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就是说,如果大夫看到患者肝脏生了病,一定要知道肝脏的病会影响到脾脏,因为肝气克伐脾土,要做好保护脾脏的准备。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脾胃不好,整天胃痛,按照五脏整体观念可以得出,病因并不只在脾胃,根本原因可能出在肝脏上面。
在中医中,有一个典型的证型,虽然胃脾胃不适,但是根本原因却是肝的问题,最终导致既伤肝又伤胃,这个证型叫做肝火犯胃。
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一般脾气不好的人,脾胃容易出问题,一生气就容易胃痛、胃胀、吐酸水、嘴里发苦,这就是典型的肝火犯胃。
有个患者,是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脾气大,脾胃不好,经常胃胀、胃痛、吐酸水,
每天早晨起床时感到嘴里发苦,再就是老想吐酸水,又吐不出来,嘴里也是感觉酸酸的。
虽然症状不是很严重,但是这样也是很苦恼,于是找出了之前吃过的很多中成药,香砂养胃丸、理中丸、胃泰颗粒等等,吃过一阵没有好转,于是便来求助。
我仔细询问他的情况,得知这次胃病是因为一次生气导致的,现在除了晨起口苦、想吐酸水、嘴里发酸以外,还感觉两侧胁肋部不太舒服、胀得难受。
我便告诉他,你的胃病根源找到了,根本原因就是肝火犯胃。
肝气太旺盛,没有得到宣发,在体内化成了一股火,木克土,肝火自然克伐脾土,导致胃失和降,所以才会出现呕恶、吞酸、口苦的症状。
并且,肝的经脉在两侧胁肋部经过,肝火旺盛,会导致胁肋胀痛。
当务之急是清泻肝火,消除疾病之源,否则服用少健脾胃的药也是白搭。
我建议他服用左金丸,暂停其他健脾的药。
他按照我说的方子,让药店给做了2周的丸药按时服用。
结果,还能等吃完2周,他的胃病就好了,胁肋胀痛的感觉也消失了,直呼中医太神奇了。
左金丸是什么药呢?竟然有如此神效。
左金丸,又名回令丸,出自《丹溪心法》,在古籍中是治疗肝火犯胃的要药。
左金丸的组成也非常简单,只有黄连和吴茱萸两味药,关键是黄连和吴茱萸的比例特殊,按6:1的比例做成丸药,每次服用3-6克,每日2次。
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左金丸的组成。
首先说一下黄连这味药。要说起喝中药的滋味,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肯定会说中药太苦了。
虽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是苦的,但是苦味的中药确实是让人印象深刻。
苦味的药都有一个特性,就是苦寒清热,那么黄连也不例外,甚至还是苦寒药的杰出代表。
黄连,颜色是黄色的,而且根上长满疙瘩,宛若串连在一起的珠子,所以叫做黄连。
如《唐本草》就说,江东黄连节如连珠。黄连素来以苦著称,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言,可见黄连味道之苦。
根据中医理论,苦味入心,苦能清热,所以黄连能够入心清火,可以治疗心火亢盛之失眠。
黄连之苦,不但能够清热,还能够燥湿,胃中有湿热,会阻碍中焦气机升降而造成痞满,黄连清热燥湿,可以清胃热除痞。

黄连味苦,苦能清火,胃火炽盛则能耗伤津液导致消渴,黄连清热保津,能治消渴。
左金丸为清降肝火之剂,却选用了擅入心经的黄连为君药,此乃“实则泻其子之法”的具体体现。
黄连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而黄连又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
如《本草纲目》中所说,“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
有黄连这味苦寒清热的药,肝火、胃火导致的嘈杂吞酸、呕吐口苦很快就能消失。

但是黄连性味苦寒,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该怎么办呢?
此时性温热的吴茱萸就能派上用场了。吴茱萸这味药很神奇,本身是黄、黑、青三种颜色的混合。青色可以入肝、黄色可以入脾,黑色可以入肾。
又因为吴茱萸味道辛辣,辛能走气,令经脉中的寒凝之气通行而起到止痛效果。
图片

故而,吴茱萸色青能温肝散寒,治疗肝经寒凝、寒疝腹痛、痛经。
色黄入脾胃,能温中止呕、还有苦味,苦能降气,所以还可以降逆止呕。
色黑入肾,能够温肾止泻,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吴茱萸在此有四大妙用:
1.吴茱萸可以疏肝解郁,使肝气调达,郁结得开,肝火不得继续化热;
2.吴茱萸性辛热,可以反佐黄连,避免了黄连苦寒直泻损伤脾胃阳气;
3.吴茱萸味厚下气,可以借助气往下的气降逆胃气,胃气降逆呕恶自止;
4.吴茱萸入肝经,可以当做引经药,引领黄连入肝经,清肝火。
黄连和吴茱萸两味药,寒热相合,升降有序,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左金丸不仅可用来治疗以胁肋胀痛、呕吐口苦、嘈杂吞酸等为表现的肝火犯胃证,
现代研究,左金丸还可用于急慢性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证属肝火犯胃的患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说出新年快乐的时候 好像看到了自己将来一生的状态 才忍不住流下眼泪,如果没有人能打碎这样一个平衡的我 也许只是一辈子维持现在的生存方式,如果这样的话 对我来说
  • 然后荒唐的开始急于脱单,见了好多好多人,就为了早点忘了你。[阿米娅]置顶[阿米娅]嬷嬷的自我修养空间[兔兔]不喜勿看和动动小手指就可以拉黑了推角色步骤:听声音,
  • ”13、如果你发自内心地爱你的孩子,不要求回报,你只是因为爱了他就已经满足了,这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让孩子必须用一些事情来跟自己交换。1、我们总想花很大的力气去
  • [鲜花]在7月29日、8月12日、26日将举办时尚旅拍主题体验日,界时会有东风韵最新发布的原创时装,这种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碰撞之美的艺术效果穿上身,非常的潮;
  • 16岁已过去,好的坏的,都已然成为风景.守护你的第643天.很开心遇到你.即使未曾见过,见字如见面,所以就约等于我们已经见过面啦(哈哈哈,有点子离谱)以后会见面
  • 也愿错过的人能遇到说晚安的人,愿你充实一点,身边围绕幸福,一切顺利~未能再见一面,但也不负遇见。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不管是自己成长
  • #罗云熙[超话]#lyx#罗云熙1227出道十三周年快乐# lyx#罗云熙出道十三周年纯白写真# lyx#罗云熙# 云起江湖独步时,玉质为龙天命逆。 试问天
  • 为了迎接这一盛事,上海地铁11号线也换上了全新“动物城式”装扮,从车体到座椅,都充满了都市丛林的气息,仿佛把人们带进了真正的动物世界。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已经换
  • 女性角色: 心理学家——祖丽(锁月) 独立的女强人,靠自己撑起一片天,技能属于中规中矩主打的就是独立。 女性角色: 心理学家——祖丽(锁月) 独立的女强人,靠
  • 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这一年积劳成疾,虽然觉得劳也只是间歇性的劳,但长期积累的疲惫还是可能很难通过短暂的休息消除吧。  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让贺明整个人陷
  • 【让我们赤诚且勇敢,奔赴下一场山海】时光匆匆,不会为谁而停留。 ​​​#2024新年贺词# (解放军报)#谢谢你们中国的企业家们#【致敬坚韧的中国企业家们】在中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做一个善良的人,善良是心湖绽放柔媚的花朵,它如雪花一样晶莹纯洁,是人生的底色;它如太阳一般温
  • 我发现一个越过越顺的生活玄学这个玄学算是个顶级思维“如果遭遇不幸,就想着这个灾难对我必有好处,这是上天做的最好的安排” 所有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都是好事情,顺则修
  • 金业901:我说你这机器好奇怪,你不是说这台电视机欺负你,一直想换个地方吗,现在我回来了,你又赖着不想走。海信电视机:反正机主对我也没什么兴趣,我宁愿摆在这当装
  •   纳兰迦旻的脸色苍白,对着姜云姝的耳边着急道:“陆爷最擅长的就是斗地主,你这是直接往他的枪口上撞啊……”  姜云姝低声问:“你忘了吗,我最擅长的也是这个。”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
  • 尼古拉斯·岳曾凭借宝马4系Coupe车型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奖,后又主导了畅销车型--第三代别克GL8的设计,是一位既具备欧美豪华汽车品牌设计基因,又熟悉中国用户需
  • 延展性特别好,10ml可以用很久哦;小林制药的马桶开花清新又美观,洗手间从此进去总是香香的~❤️截团时间:7.12❤️PS:评价请不要提及团购,请不要随意中差评
  • ❤️爱你~❤️✏️新年想要对EXO-L说的一句话灿烈:2024年要更! KYOONG的2024愿望清单再次塑造身型,成为唱歌高手,尝试进行冥想,制造特来骑的弟弟
  • 最后一天给这发了吧反正糊了吧唧挺抽象的想了一年费死劲看了原著的戏也总算看上了挺好的就这样吧今年最后一场 图是2829混一起的都是这一家子关于这个戏想法有很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