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冰雪之上,绘五环之光】
【艺境观象】 

在9.6cm×11.1cm这巴掌大小的画面中,冰封的冬季,冰面上有的人弓着背轻盈飞舞,有的人略显拘谨地调整着身体重心,八路军战士和百姓们一起溜着冰,冰刀划过的道道痕迹仿佛轻快的旋律,是生命的礼赞。版画家刘岘于1941年创作的这幅《延安溜冰》,刻下冬季生机勃勃的运动场面,刻下延安军民生活的瞬间,大胆别致的构图,富于变化而颇具装饰感的线条,细腻而又声声啄木,唱出艰苦岁月里欢快的生活之歌。

在近日举办的“迎冬奥·美在逐梦”中国美术馆藏体育题材美术作品展中,这件版画作品尺幅最小,却在刀笔中寄托着溢出画面的饱满情感。

体育从人类劳动中诞生,是人们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愉悦精神、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发源于古希腊文明的奥林匹克,已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中国人的奥林匹克梦想由来已久。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风尘苦旅独闯奥运;1984年,许海峰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此后,中国健儿不断地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以傲人的成绩使中国成为无可争议的体育大国。2008年,盛夏的北京,百年奥运,一朝梦圆。那一刻,奥林匹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2022年2月4日,奥林匹克圣火将再次在北京点燃,北京将成为全球首座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经提到,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体育和艺术的融合正是“力”与“美”相互交融的完美例证。

2017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邀请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顾拜旦塑像,这件《微笑的顾拜旦》落成于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也在此次展览中得以呈现。雕塑中的顾拜旦,胡须微微上翘,眼神中充满温暖。巴赫曾说:“我最喜欢这尊雕像的笑容,顾拜旦的笑容既充满活力又透出一种坚毅,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礼赞”。

160余件中国美术馆藏体育题材经典佳作,创作时间跨度长达80年,通过“力”与“美”的创造,弘扬着奥林匹克精神。“这些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充满了体育的力量,也充满了美的创造。”吴为山表示,美术作品生动、立体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当代中国形象,也向世界讲述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故事,谱写着“力”与“美”的华章。

雕塑《走向世界》中坚韧的竞走运动员意气风发;中国画《决战之前》再现了中国女排以拼搏奋斗抒写“振兴中华”的理想;雕塑《挑战》捕捉了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运动员奋力掷出铁饼的瞬间,高扬的手臂,挥洒激情的瞬间,奏响了顽强不息的生命强音……这些奥林匹克竞赛中的拼搏身影,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文化之美。

从黄胄的《打马球》、刘开渠的《踢毽子》、朱成的《千钧一箭》,到冯杰的《征服珠峰》、李宏钧的《全民健身 律动中国》,体育运动之美从未离开艺术家们的视线。通过作品,观众不仅能够看到“力”与“美”的相融,也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心中对人类体育运动之美的崇敬之情。

许海峰、李宁、邓亚萍、刘翔、郎平、罗雪娟……专注于“人物肖像”的摄影师逄小威拍摄的30余幅奥运冠军组像足足占据了展厅里的一面墙。黑与白之间定格的那一张张冠军的面庞,震撼人心,仿佛构成了一面民族精神之墙。“从这些肖像中可以看到体育人眼神中的一种坚定,一种清澈,还有对于生活的热爱。”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张湘祥在摄影作品前驻足良久。

“冠军,能在这张画前合张影吗?”有人拉住了张湘祥,在一旁悬挂的正是艺术家尚可为他创作的画像。几天前,在“为奥运冠军画像”活动中,艺术家李洋、尚可、黄华三分别为王丽萍、张湘祥和高崚三位奥运冠军创作了肖像,以中国画的灵动笔触展现出奥运健儿的飒爽英姿和精神风貌。

除了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带着乡土味儿的民间剪纸和农民画,展现着百姓日常喜气洋洋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景,为观众津津乐道。

出身于剪纸世家的郭爱仙是包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奥运团花”系列剪纸单纯质朴,古拙而浪漫,因有着对称美和秩序感,“简中求繁,繁中求韵”,让人仿佛正透过万花筒,看着缤纷的图景。冰球、花样滑冰,还有钢架雪车呢,她用一双灵巧的手为时代鼓与呼,剪出了一个多彩的奥运梦。

踢毽子、赛龙舟、舞龙灯、赛马……这些极富中国特色的民间游艺、竞技活动在作品中好不热闹,“全民体育”凸显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创新,也向多元文明的世界展示出自信、自强的中国形象。

作为“为奥运喝彩”艺术写生团团长,艺术家何加林从写生团成立之初就时刻关注着北京冬奥会,多次携写生团前往北京首钢冬奥组委所在地、张家口冬奥会比赛场地等进行写生采风。“当时遇上寒潮,张家口的最低气温有零下34摄氏度,但大家依然满怀热情,用画笔为北京冬奥会加油助威。”何加林介绍,艺术团不仅举办了“百名画家画冬奥”活动,同时在“奥运文化进校园”活动中通过讲座宣传体育文化艺术,让师生感受别样的冬奥文化体验。“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参与到冬奥题材、体育题材的美术创作中来,面向世界讲好中国体育故事”。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次全球体育盛会,更是多元文化绽放、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相约北京,待五环之光再次绽放,让我们共赴冰雪之约。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成都业之峰装饰# #装修设计# #室内设计# #意式轻奢# #好设计共欣赏#华通城力都健身游泳俱乐部1楼,会所投资超500万,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是东莞首
  • 再者,他身边的其他人其实也是这样的,虽然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但是当他要去这么做,要放大自己纯善的那一面是,那旁人也都告诉他“不可以”。 就比如,欧阳旭身边
  • 堂本:感覚的にですけど、デビュー曲ってもっと明るい派手なイメージだったので、(デビュー曲が「硝子の少年」に決まって)“え?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って感じ」と答え、
  • 同时,还举办了以“关注蓝星孩·献爱丑小鸭”为主题的爱心书画笔会,与会的书画家们现场创作了100余幅精美的书画作品,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赠送给丑小鸭学校的孩子
  • 2000年后在汐留地区的再开发中发掘出遗址,重新复原了开业之初的旧新桥站的站台结构,并在其中设立了“旧新桥停车场铁道历史展示室”为日本铁道留下了初始的记忆。此后
  • 基于此,大众集团计划在欧洲与合作伙伴共建6座40 GWh级别的大型电池工厂,到2030年总的年产能将达到240 GWh。&a
  • 而野人跟偷家的态度是,人家一wgr转推有什么关系,他又不是zgr;zgr就是zz敏感,人家又没发什么,转推点赞怎么了,谁会仔细看转推点赞内容;又没多大的事儿,干
  • #唐山女孩被暴力围殴是所有人的噩梦#第一,她们没有穿着暴露,而且这是每个人的穿着自由,第二,她们只是在公共场合和朋友一起吃烧烤,第三,是他们先动的手,她们属于正
  • 一位欧洲大型资管机构亚太区首席代表向记者表示,随着人民币持续释放下跌压力,不少海外大型投资机构正重返人民币债券市场,究其原因,一是他们依然看好中国经济稳健增长所
  • #苏尚卿[超话]##苏尚卿0530生日快乐# 乖宝今天是陪你过的第五个生日啦也意味着我终于跟你走过五年的时间啦真的很谢谢你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可爱美好的小
  • Tania分享生产过程,透露经历了20多小时的阵痛,最后顺利诞下爱女,形容过程「非常非常难忘」:我一定系好爱好爱好爱呢个男人同呢个屋企先做到呢件事。不過有女萬事
  • 测试开始1你的五官是大还是小?-确定好长相是偏浓还是偏淡后,我们来确定长相的冷暖:暖系长相和冷系长相上的区别,也可以叫亲和力与距离感的区别:1距离感越低,钝角越
  • 又云:“尽己之谓忠”:你做什么事情都能尽上自己的责任,没有躲懒偷安就是忠。“行而宜之之谓义”:做任何事都恰到好处,不过亦无不及,即是宜之,就是一个治事之宜。
  •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图片,系统全面地辑录了汉江航运与汉中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往事,补史之阙、继史之无,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存史价值。  《汉中文史丛书
  • (除了裙子和掉率用错心了之外别的部分是真的超用心[二哈])这次阁掉率就低的离谱,看剧情看的好不容易想原谅一下gd,一抽阁我简直恨不得手撕gd,再次辱骂gd一百遍
  • 我一激灵抢过斧头那个人就服软退却,但另个人却不理会我的警告往我衣服里塞了一个不知名的东西,还有一个人躺在旁边的地板上。今天清晨睡得很沉,做梦梦到我还住在小时侯的
  • 像我们这个星球初心流言四起时黑到白的一样2、爱人,你走后令我看到一幅画离开墙壁留下的空白有多深刻。都怪你歌曲:菊花台 歌手:周杰伦 专辑:依然范特西 你的泪光柔
  • [举手]我看到新图、听到宝宝的声音超级快乐,仅此而已因为惧对孤寂,我们一路都在邀约,相伴栉风沐雨,携手穿越红尘。山水可相忘,日月本无牵,到最后才发现,形影相吊成
  • 对她而言,央视是更大的平台,是所有主持人的梦想,那里有她的诗和远方,她必须去!”此外,杨澜还说:“我不关心吴征是不是富豪,我爱他的成熟,我们有精神层面的共鸣,当
  • ”最后我想说,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要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加油]Part 7 进城(故事讲述人是周秉义大哥诶[憧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