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帅如换刀or换汤不换药?2021足坛五大帅位易主】
2021年行将结束,在过去的一年中,多家豪门帅位易主,有些的确起到了换帅换刀的奇效,有些则换汤不换药,成果甚微。最受瞩目的重磅换帅是哪些?它们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切尔西
时间:2021年1月26日
变动:兰帕德→图赫尔
评级:★★★★★
2020年夏窗进行一番豪购之后,切尔西在“神灯”带领下开创了一个强势的开局,然而联赛行至半程,蓝军已显露高开低走之势,今年1月25日兰帕德下课时,球队已经跌至英超第9名。
此时接手切尔西,图赫尔并没有得到俱乐部100%的信任,他的合同期限仅有18个月。然而这位蓝军队史首位德国主帅刚刚上任就带来了一波反弹,连续14场未尝败绩,完全颠覆了此前兰帕德8轮2胜的颓势,3月就拿到了自己的首座英超本月最佳教练。
至此,图赫尔治下蓝军的强势还远远没有结束,欧冠赛场上,他们迎来真正的考验。16强赛双杀马竞,1/4决赛力克波尔图,半决赛淘汰皇马,他们在葡萄牙与曼城会师。上赛季率领巴黎在决赛中惜败拜仁,图赫尔此番没有再留遗憾,凭借哈弗茨的制胜一击,德国教头如愿登上了欧洲之巅。
这一切与2012年仿佛如出一辙,救火主帅一鼓作气,带蓝军捧起欧冠奖杯。决赛后,图赫尔签下了一份直到2024年的新合约,这是对球队下半赛季的极大肯定,也是对他执教能力的绝对信任。

皇马
时间:2021年6月1日
变动:齐达内→安切洛蒂
评级:★★★★
毋庸置疑,齐达内是皇马最成功的主帅之一,但两度执教,终有一别,上赛季结束后,齐祖主动辞别帅位。
安切洛蒂的二进宫令人期待,却也颇感担忧。2013年首次接手皇马时,没能捧得西甲奖杯成为了他教练生涯的一大缺憾,如今辗转回归,安帅有望集齐五大联赛冠军头衔;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齐达内缔造了银河战舰一代王朝,球迷期望很高,接替他,难度可想而知。
如今西甲赛程过半,安切洛蒂的能力得到了一致认可。诚然,本赛季马竞略显颓势,巴萨举步维艰,两大对手几乎已经不战自败,但皇马本身也拿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在人员不齐整的情况下,安氏皇马一路领先,两场德比战皆完胜,稳稳夺得半程头名,一只脚已经踏上了冠军宝座。
在欧冠赛场,皇马同样以小组头名出线,未来的淘汰赛阶段则将变成实力与运气的综合较量,但无论如何,安切洛蒂在齐达内之后执教,没有使皇马球迷承受任何失望,已经是难能可贵。

热刺
时间:2021年6月30日;11月2日
变动:穆里尼奥→梅森(临时)→努诺→孔蒂
评级:★
算上临时教练梅森在内,热刺帅位在一年内三度易主,足以证明俱乐部的选帅操作不会太成功。上赛季尾声,“狂人”穆里尼奥被热刺解雇,没有带来任何奖杯,DNA少帅梅森的接任也难以扭转乾坤,今年夏天,他们迎来了昔日的狼队主帅努诺。
换帅后的剧本往往如出一辙,本赛季热刺首轮就1-0力克卫冕冠军曼城,前3场联赛全胜,创造了队史最好开局,也让努诺拿到了8月英超最佳主帅。但好景不长,进入9月后,努诺仅在英联杯中凭点球淘汰老东家,其余比赛无一胜绩。
列维的耐心非常有限,11月初,努诺带着近6轮4负的成绩下课,主场0-3完败曼联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此时,两个月前他捧得英超最佳主帅的时刻还历历在目。孔蒂成为了球队新帅,但他也难以在短期内带队重回正轨,欧协联爆冷负弱旅后,孔蒂坦言热刺“水平没那么高”。
如今热刺队内疫情爆发,是对孔蒂新的考验,他是否能为球队来脱胎换骨的改变仍是未知数。但显然,热刺近年的阵容下滑明显,中场穆萨-登贝莱、埃里克森先后出走,西索科、阿里等人能力暴跌,若不进行引援,不仅冠军无望,哪怕重回波切蒂诺时代的水平也是痴人说梦。一年三度换帅,然而热刺的问题仅仅通过换帅就可以解决吗?这一切需要列维反思。

巴萨
时间:2021年11月6日
变动:科曼→哈维
评级:★★
在当今足坛,巴萨并不是唯一一家相信DNA的俱乐部,在DNA主帅罗纳德-科曼上任一年半、球队战绩却仍没有明显起色的时候,另一位DNA主帅哈维接替了他的位置。
自从去年年初疫情令俱乐部财务崩盘之后,巴萨已经开始走上下坡路,而今夏梅西的离队则堪称雪上加霜。阿圭罗因心脏问题意外退役,布莱斯维特等老将难以出战,法蒂与佩德里等新锐受伤病困扰,无人可用,却没有资金进行引援,巴萨的问题早已不止主帅人选。
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接手球队,足以看出哈维的诚意与决心。然而,尽管上任后前三战取得两胜一平,进入12月后却开始连场不胜。但考虑到客观条件,让哈维为巴萨的低迷负全责未免有失公允。相比科曼,他与球迷和董事会的关系都更加缓和,在巴萨内外局势都水深火热的情况下,他的确是更好的主帅人选。
如今巴萨欧冠之旅已经结束,很难说两任主帅谁的责任更大,不过对于哈维来讲,在未来半年里,争取到下赛季的欧冠资格才是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巴萨此次换帅成效的检验标准。

曼联
时间:2021年12月2日
变动:索尔斯克亚→卡里克(临时)→朗尼克(临时)
评级:★★★
2021/22上半赛季的英超迎来了换帅浪潮,曼联也成为了其中之一,在任整整三年后,索尔斯克亚终于离开了曼联帅位。卡里克短暂带队期间,继任者从齐达内传到孔蒂,最终曼联选择了德国人朗尼克担任临时主帅。
朗尼克并没有辉煌的球员生涯,也从未执教过豪门,但他的上任意味着很多,并不仅限于他执掌球队的余下半年,更重要的是转岗球队顾问的未来两年。相对于其他纯粹的球队主帅,朗尼克自带建队理念,曾一手将RB莱比锡从征战地区级联赛的小球队打造为欧冠级劲旅,不仅能够胜任教练之位,还在担任体育总监方面经验丰富,在来到曼联之前,他正在莫斯科火车头担任体育发展主管。
自从弗格森离任之后,曼联的主帅频频更替,但始终很难将改革之刃刺向真正的症结,红魔的精神难再重现。朗尼克的上任体现着曼联高层重建的决心,将眼光放向了三年之后,而不仅仅是几个月之内的战绩,并且将这一计划托付给极具声望的朗尼克,而非执教和建队经验都并不丰富的DNA教练。
当然,对于朗尼克来说,下半年的成绩同样重要,目前球队位列英超第6,这是曼联绝对难以接受的。在追回此前失分的同时,让球队重返前四,为未来的建队计划打好地基,是红魔任命朗尼克的关键目的。

#你的2021足球记忆# #微盘点#

职称评审迎大变化:打破“天花板” 论文不做硬杠杠
近日,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历经5年,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已完成,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出炉。这一涉及全国约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改革措施将产生哪些影响?
27个职称系列改革指导意见出炉,增设11个系列正高
9月以来,许多地方启动了今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尽管还没收到正式通知,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绘画师李小贵非常期待:“2015年我评上副高,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这个职称‘天花板’会突破。”
李小贵从事陶瓷绘画18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按照过去的规定,就算他终其一生雕琢技艺,也只能止步副高。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发布《关于深化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这一行业的人员首次设置正高职称。“这是对我们专业水平的更高认可,激励大家进一步提高造诣。”李小贵说。
尽管职业评价体系已经多元化、市场化,但在诸多行业企业,职称仍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并与工资待遇、科研资源、上升通道等密切相关。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包括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医护人员等在内的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全部出台。
“不只是工艺美术人才,这次改革增设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正高,惠及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改革健全了制度体系,完善了评价标准,创新了评价机制,着重解决评价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等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说。
涉及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政策,迎来多年未有的大调整:
——工程、农业等一批职称系列的评审专业得以细分;
——新兴职业不断纳入职称评价范围,新增动漫游戏、运动防护师、快递工程等13个评审专业;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考试、评审、考评结合、面试答辩、实践操作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对研究人员探索实行代表作制度;
——对互联网领域的奇才、“怪才”建立评审绿色通道……
“这是现行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来首次进行的全面系统改革。种种突破性的安排,旨在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刘冬梅表示,核心目标是从申报上打破身份、档案等制约,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从评审上减少条条框框,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真正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
鼓励以实绩论英雄,解决评价与使用相脱节问题
“这次改革不再唯学历、唯资历,论文、学历不做‘硬杠杠’,以实绩论英雄。”刘冬梅说,对医护人员主要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对教师主要看教学质量,鼓励大家在一线建功立业。
56岁的于刚是山东省立医院眩晕诊疗中心主任,因医术精湛,被称为山东治晕“第一人”,常年一号难求。但也正是因为精力主要放在临床上,论文和科研成果较少,他获评副高14年还没评上正高。
两年前,山东试水卫生职称“双自主”改革,于刚被定为临床优势型人才,通过侧重临床实绩、降低论文评价,在2020年3月获得主任医师的证书。
“职称毕竟是对专业水平的认可,申请加入专业学会或者申报科研项目都对职称有较高要求。另外,评上正高也有利于带团队、开展工作。”于刚坦言。
2020年,包括山东省立医院在内的55家改革试点单位,共有5037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高级职称。
此次改革令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比如,对高校教师不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对医护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和从业行为评价,淡化论文要求;对翻译、演员、计算机等行业不再做学历要求等等。
近日,山西省发布2021年全省中小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通知,要求校长、园长和各级教研室教研员如果不从事学科教育教学,不得申报正高级教师,同时取消了申报正高级教师的奖励和荣誉要求。
太原市某小学教师张静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有了好的评价标准,老师们更能安心站讲台,全心谋教学。
南京林业大学蒋华松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仅以教学业绩评上了教授;只有高中学历但创作成果斐然的江苏作家周洁,从中级直接获评正高;航天六院长动集团军品事业部车二班班长黄汉华等1万多名操作工、电工、钳工等,打破学历和身份限制评上正高……
“随着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先行破冰、红利释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解决了人才评价与人才使用相脱节,评上的用不上、用上的评不上等问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表示。
破除条条框框后,如何确保公平公正?
5年来,职称政策制度体系初步确立,标准、程序等方面基本有规可依、有据可循。但记者采访发现,强调论文篇数、论资排辈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扰人才的“烦心事”“老难题”尚未完全破解。
“国家的改革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对待论文、论著等研究成果。但看最近单位发的评审通知,对论文的要求还是没变。”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陈女士告诉记者。
这家单位负责人事工作的徐先生则认为:“职称标准破易立难。尽管论文与业务关系不大,但评职称总要有一些衡量标准。如果论文、奖项、年头这些都不看,那拿什么来筛选?”
在采访中,部分“211”高校的青年教师也表达了困惑:“核心期刊论文数至少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指标,现在不拿它作为要求,那就没有硬性标准了。评审决定权都在专家委员会,谁来决定请哪些专家?如何排除人情干扰?操作空间会不会更大?”
少数受访者反映,职称能不能评得上、多久能评上,还是受人情世故、资历年限以及和领导的关系等因素影响。
“破‘四唯’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但‘不唯’不是‘不要’,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国家层面已经制定了新的标准条件,建立了综合监管体系,现在要做的是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落细。”刘冬梅说。
“各单位需要着眼实际,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根据行业和专业差异,选择论文和奖励权重,研究制定评价能力、贡献和业绩的细化指标。”孙锐说。
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加强职称评审全流程监管、完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制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孙锐建议,下一步需细化相关办法,推进制度落地,去除企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干扰,同时推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职称评价。
刘冬梅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建立专家诚信记录,健全同行评价机制,尽可能地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新华社客户端)

#大变化!涉及职称评审!

近日,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历经5年,职称制度改革重点任务已完成,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出炉。这一涉及全国约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改革措施将产生哪些影响?

27个职称系列改革指导意见出炉

增设11个系列正高

9月以来,许多地方启动了今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尽管还没收到正式通知,江西景德镇的陶瓷绘画师李小贵非常期待:“2015年我评上副高,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这个职称‘天花板’会突破。”

李小贵从事陶瓷绘画18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按照过去的规定,就算他终其一生雕琢技艺,也只能止步副高。

今年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发布《关于深化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这一行业的人员首次设置正高职称。“这是对我们专业水平的更高认可,激励大家进一步提高造诣。”李小贵说。

尽管职业评价体系已经多元化、市场化,但在诸多行业企业,职称仍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并与工资待遇、科研资源、上升通道等密切相关。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包括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医护人员等在内的27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全部出台。

“不只是工艺美术人才,这次改革增设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正高,惠及近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改革健全了制度体系,完善了评价标准,创新了评价机制,着重解决评价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等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刘冬梅说。

涉及8000万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政策,迎来多年未有的大调整:

——工程、农业等一批职称系列的评审专业得以细分;

——新兴职业不断纳入职称评价范围,新增动漫游戏、运动防护师、快递工程等13个评审专业;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考试、评审、考评结合、面试答辩、实践操作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对研究人员探索实行代表作制度;

——对互联网领域的奇才、“怪才”建立评审绿色通道……

“这是现行职称制度实施30多年来首次进行的全面系统改革。种种突破性的安排,旨在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刘冬梅表示,核心目标是从申报上打破身份、档案等制约,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从评审上减少条条框框,让干得好的人能评得上,真正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

鼓励以实绩论英雄

解决评价与使用相脱节问题

“这次改革不再唯学历、唯资历,论文、学历不做‘硬杠杠’,以实绩论英雄。”刘冬梅说,对医护人员主要突出临床实践能力,对教师主要看教学质量,鼓励大家在一线建功立业。

56岁的于刚是山东省立医院眩晕诊疗中心主任,因医术精湛,被称为山东治晕“第一人”,常年一号难求。但也正是因为精力主要放在临床上,论文和科研成果较少,他获评副高14年还没评上正高。

两年前,山东试水卫生职称“双自主”改革,于刚被定为临床优势型人才,通过侧重临床实绩、降低论文评价,在2020年3月获得主任医师的证书。

“职称毕竟是对专业水平的认可,申请加入专业学会或者申报科研项目都对职称有较高要求。另外,评上正高也有利于带团队、开展工作。”于刚坦言。

2020年,包括山东省立医院在内的55家改革试点单位,共有5037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高级职称。

此次改革令职称评价标准回归岗位需求和实际贡献。比如,对高校教师不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对医护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和从业行为评价,淡化论文要求;对翻译、演员、计算机等行业不再做学历要求等等。

近日,山西省发布2021年全省中小学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通知,要求校长、园长和各级教研室教研员如果不从事学科教育教学,不得申报正高级教师,同时取消了申报正高级教师的奖励和荣誉要求。

太原市某小学教师张静认为,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有了好的评价标准,老师们更能安心站讲台,全心谋教学。

南京林业大学蒋华松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仅以教学业绩评上了教授;只有高中学历但创作成果斐然的江苏作家周洁,从中级直接获评正高;航天六院长动集团军品事业部车二班班长黄汉华等1万多名操作工、电工、钳工等,打破学历和身份限制评上正高……

“随着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先行破冰、红利释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解决了人才评价与人才使用相脱节,评上的用不上、用上的评不上等问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表示。

破除条条框框后

如何确保公平公正?

5年来,职称政策制度体系初步确立,标准、程序等方面基本有规可依、有据可循。但记者采访发现,强调论文篇数、论资排辈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扰人才的“烦心事”“老难题”尚未完全破解。

“国家的改革指导意见提出要科学对待论文、论著等研究成果。但看最近单位发的评审通知,对论文的要求还是没变。”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陈女士告诉记者。

这家单位负责人事工作的徐先生则认为:“职称标准破易立难。尽管论文与业务关系不大,但评职称总要有一些衡量标准。如果论文、奖项、年头这些都不看,那拿什么来筛选?”

在采访中,部分“211”高校的青年教师也表达了困惑:“核心期刊论文数至少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指标,现在不拿它作为要求,那就没有硬性标准了。评审决定权都在专家委员会,谁来决定请哪些专家?如何排除人情干扰?操作空间会不会更大?”

少数受访者反映,职称能不能评得上、多久能评上,还是受人情世故、资历年限以及和领导的关系等因素影响。

“破‘四唯’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但‘不唯’不是‘不要’,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国家层面已经制定了新的标准条件,建立了综合监管体系,现在要做的是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落细。”刘冬梅说。

“各单位需要着眼实际,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根据行业和专业差异,选择论文和奖励权重,研究制定评价能力、贡献和业绩的细化指标。”孙锐说。

201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加强职称评审全流程监管、完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制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孙锐建议,下一步需细化相关办法,推进制度落地,去除企事业单位行政化、官僚化干扰,同时推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职称评价。

刘冬梅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评审专家队伍建设,建立专家诚信记录,健全同行评价机制,尽可能地提高职称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嘻嘻嘻,花跟春天有约,那我就跟花有约,可太喜欢了花了,尽管种的花没有开出来,那也影响不了我的热情,都说没有血缘的人对你好都是AL的恩赐,真的是这样,科室里的老师
  • 读书学典:《论语.颜渊》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听讼:听取诉讼以判定案件。《集说》:“讼者,人有所争而讼之公也。听谓受而决之也
  • 【#天齐锂业提名SQM董事人选# ,有一位是曾持续报道其收购智利锂矿的记者】4月12日,天齐锂业(002466.SZ)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SQM在智利宣布了其主
  • 我朋友说我长的像苏晓彤,嘿嘿。 为什么我嘴这么歪啊[允悲] 今晚带着两块凤梨酥去给教授家的女儿和前工头分享她俩刚好要去超市买东西一起在小河边散了个步把心里的疑惑
  • 愿我们时时都能提醒自己,乐观和爱才是生活最好的解药。好的关系,不会有越界的打扰和刻意的强求。
  • ”余正华的眼镜跌了一半,他张着嘴,有种被人揪了小辫儿的感觉,门卫这才放行,余正华未免尴尬,轻声说道:“明,明老师,这是您的书。”我先是一惊,后又觉着这应是个很长
  • ”高星朗将手放在关煦晨的肩膀上,爽朗地笑着说,“小汤,走,我请你去吃东西吧。”“我怕他是骗人的嘛……”关煦晨嘟囔道,然后低下头,像是做了什么错事的小孩子一样。
  • #电视剧##承包你童年的国产动画有哪些#小时候真没少看动画片,什么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黑猫警长、三个和尚等等等等,都没错过……不过要说最喜欢的还是《天书奇谭》
  • 少年眼里的星河,温柔我的岁月,昨日点滴在风中摇曳,我会始终目光跟随你,在日落大道等你最好的回音[心]”@摩登兄弟刘宇宁 摩登兄弟刘宇宁宁哥 lyn棚主1、这一年
  • 可没吃饱我去~[费解]哦对,我记起来为什么昨晚又睡不着了...又是因为饿的![怒骂][怒骂]老了不漂亮了,所以也可以“不要”瘦了,就可以“胡吃海塞”大吃特吃了。
  • 夜里,见“丁丁保卫战”恶心,遂发文:必须要保护好这位撰稿发布的小编,TA才是第六人民医院的良心,也是上海人民的良心 4月2日,夜里,见婴幼儿单独隔离事件,
  • 我在自己的微博吐槽、抒发情绪,没带任何话题,他不请自来到我的评论区撒野[微笑]先是装作很理性很博学的样子,企图教育我,我居然还试图反驳他。而44男像是眯着眼睛笑
  • #关于之宥的一切# 第一次吃了整根的胡萝卜和一小块小牙齿磨叽磨叽吞下去~ 过程中yue了好几次老母亲吓得赶紧拍背紧盯着你眼睛都不敢眨~ 但这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 整天跟催命一样就问问问,这种弱智问题以后真的不想回复,我还要专门去朋友圈给ta转发的推文点赞[可怜]和刘冲结婚这么久还没有分开住过,我俩吵再大的架不是我怂怂的被
  • 以前在岳南老师的文字里面读到过一些,赴台嫣然成为一种活命的手段,似乎有明显的政治因素,后期来看政治的迫害要强烈于战争的直接。作者依据大量丰富、可靠和翔实的资料,
  • #小户型装修[超话]##pink室内设计# 〖瓶子工作室〗森系搭配樱桃木工作室设计,我的″梦中情室″ 身处高楼林立的钢筋森林里 虽然无法拥有广袤的花园 但在
  • #lisa金发樱花照##lisa樱花树下随拍# 12日下午,BLACKPINK成员LISA在自己的Instagram上上传了花的表情和照片, 是一组她站在樱花树
  • #师奶Jo的牙套日记# 千山钻石系列电动牙刷推荐指数:★★★★★评语:自从戴牙套牙齿矫正后我特别特别注重牙齿的护理了,即便现在进入最后期戴保持器阶段我也是如此,
  • 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
  • 章盟主、赵老哥、养家、ASKing上榜,一张图了解目前活跃在A股上的大游资席位号以及操作风格,干货升级,先关注再收藏!所谓好货不私藏,于是分享出来供大家一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