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东数西算”投资指南,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来了



 

财联社

2022-02-20 08:29 · 财联社官方账号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东数西算”工程于近日正式全面启动,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8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国内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有望受益。

多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数西算的影响是长期的,会加大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和利用率,也将直接拉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投入。

与此同时,挑战也与机遇并存。有分析人士认为,西部地区虽然在资源和能耗方面具有优势,但人才等软环境仍存在不足。此外,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依赖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建设、运营运维和管理上也存在技术难点。

数据中心是一桩大生意

所谓“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通俗地讲,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

根据科智咨询的研究数据,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有各类数据中心部署,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

截至2020年底,北京及周边、上海及周边、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区IDC资源占比分别为23.3%、16.4%、13.7%。中西部地区IDC市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IDC资源占全国总量不足三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指出:“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多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东数西算的影响是长期的, 未来会加大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和利用率。

根据国家规划目标,到“十四五”末,东部数据中心总量占比由60%下降至50%左右,西部数据中心占比由10%上升至25%左右。

相比东部,西部的优势在于辽阔的土地以及光伏水电等低碳新能源。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分析,西部的能源产业,比如光伏和风电,之前在西部富余较多,输送到东部消耗又太大,所以在中西部的数据中心可以依托中西部廉价能源供给。

巨头重兵与核心上市公司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政策引导下,不少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数据中心落户于电力资源供给充足、气候适宜的中西部地区,实现降本增效。比如华为、快手、阿里巴巴、优刻得等企业均选择在内蒙古建设数据中心。

优刻得建设规划部技术副总监付东明对《科创板日报》表示,UCloud优刻得紧跟政策步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及长三角上海青浦投资兴建两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基地,其中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一期已于2021年9月正式投产,青浦云计算中心也将于今年建成投产。两大数据中心同属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西布局,协同联动,大大提高算力品质以及使用效率。

青云科技则表示,对云数据中心的采购会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计划将新的离线数据计算和存储需求节点全面向西部迁移,践行“东数西算”。

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正在加强西部数据中心人才培养和招聘,以及西部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相关耗材、服务器/交换机等零配件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未来在数据中心选址方面将多考虑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达100%。并探索绿色能源、低能耗等新技术和产品,在数据中心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环保因素。”

腾讯同样把西部数据中心作为建设重点。腾讯云相关负责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腾讯在贵州、京津冀、成渝等枢纽节点等均有布局,包括贵安七星数据中心、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腾讯怀来瑞北和东园两个数据中心、上海青浦数据中心等。

其中,正在建设的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占地107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打造西南地区腾讯公司的第一个Tbase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

部分互联网和云计算企业数据中心布局一览

随着“东数西算”的全面启动,未来西部地区有业务布局的IDC厂商将重点受益。目前,国内的知名第三方IDC运营商分别有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光环新网、数据港、奥飞数据、宝信软件等。

其中,奥飞数据是华南地区数据中心龙头,与阿里、快手和腾讯等大互联网客户保持良好关系;光环新网深耕一线城市,在北京、上海拥有大规模布局,并负责运营亚马逊云科技的北京区域云服务;数据港的数据中心业务从杭州、上海起步,已布局河北张北、北京房山、江苏南通、广东河源、内蒙古乌兰察布等数据中心,与阿里巴巴合作密切。

网络建设规模会比数据中心更大

“东数西算”本质上要解决算力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东部应用需求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土地辽阔、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适合于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但是,受限于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此前西部数据中心无法有效应对东部的应用需求。因此,“东数西算”的关键在于如何构建一张全国协同的 “算力网络”。

一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表示,东部的数据要传输至西部来计算,必然会拉动一系列网络建设。未来,网络建设规模比数据中心本身的建设会更大,可以新老基建一起带动。

国信通信指出,“东数西算”将加强网络设施联通,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有望带动网络设备采购需求,加大光纤光缆等基础设施需求,建议关注东西部直连网络建设对于ICT及光纤光缆厂商业务增量贡献。

此外,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领域也值得留意。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透露,已在全国部署了大量CDN节点,可以为东西部的企业和用户提供传输加速服务。未来,将积极推动与其他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

除了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其他上下游产业链均有望获益。

有云计算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东数西算”的需求核心是以通用算力为主的,从长远来看,应该会是协同算力、多元算力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会给国内很多涉足异构计算、加速计算的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以技术能力驱动的公司会更受到更多的重视,会有比较好的成长机会。他们可以基于这个大平台的生态,围绕着“数”和“算”做很多应用开发。从更深层次来看,过去以互联网公司提供算力和服务为主的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本次东数西算也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属于底层基础设施,目前海内外科技巨头都在加大布局算力和数据建设,加之我国近期陆续颁布的规划、政策等,算力和数据流量相关赛道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可以更好的规划布局数据中心、优化各地的资源配置和供需,提升我国整体算力水平,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投资方面,比较直观的IDC产业链会获得直接受益,包括IDC、光模块、光通信、温控设施、ICT设备等。各赛道的龙头企业可以保持关注。”

盘和林也指出, IDC建设相关企业,包括服务器组件、通信服务商、服务器芯片、存储、系统,以及基础数据行业如数据存储、处理,数据流通企业和数据贸易商等等,这些行业都属于数据中心上下产业链,会受益于“东数西算”。

鲸平台智库专家、新峰地产大数据分析师许启凡同样认为,“东数西算”将直接利好IDC平台商、机电设备商、温控厂商、ICT厂商以及数据服务商”,包括头部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的平台型厂商,为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电源、温控等设备厂商等。

另一位分析师则提出,东数西算将拉动高性能芯片的发展。首创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数据处理量提升势必反向刺激数据处理速度,CPU、GPU等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带动绿色节能与双碳目标技术突破

“东数西算”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由于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要真正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盘和林分析,首先是资金方面的挑战,建设数据中心需要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其次是数据中心使用频率,部分数据中心所处区域较偏,距离算力需求区域距离较远,可能会出现资源调用不足,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此外,通信网络建设也是一大挑战,数据中心输送算力,要打破距离限制,所以,网络响应要进一步提高。

付东明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东数西算”工程是国家层面的宏伟布局,对算力国家枢纽节点内的集群数据中心的PUE、上架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等重要指标都进行了明确要求。在重大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此次明确的8大算力国家枢纽节点集群内的数据中心,将面对绿色节能、实现双碳目标的更高要求,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融合层面加快突破。

据付东明介绍,UCloud优刻得在数据中心创新技术方向提前进行了深度研发及储备。在2021年UCloud优刻得推出了“白露”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帮助数据中心大幅降低PUE。

另有数据中心专家认为,近两年来随着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基建政策逐步落地实施, IDC市场迎来了一股投资热潮,但由于缺少新应用支撑,因此在短时间内已出现供大于需的状况。特别是在服务器等ICT硬件设备方面,未来的增长还是取决于用户需求,而非政策驱动。

一位长期深耕云计算领域的资深人士则强调,“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在某些情况可能会对产业经济带来收缩效应。“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会使得服务能力集中到一起,这意味着采购和服务行为都会更为集中化。这对于原来依靠分散采购模式的集成商、地方性公司会有比较大的不利影响。”

该人士还指出,“除了资金上的挑战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从建设,到运营运维、管理的技术难点也较大。在大业务生态方面,怎么把大平台用起来是关键。这些边远地区拥有资源和能耗的优势,但能不能吸引人才,软环境方面的建设也是需要考虑的。”

老金:这是振兴西部大招!!!

搜索

东数西算概念股

数字经济黑马

云计算培训班

真正的云计算股票一览

数字新基建三只股

“东数西算”工程

最全“东数西算”投资指南,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来了



 

财联社

2022-02-20 08:29 · 财联社官方账号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东数西算”工程于近日正式全面启动,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8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国内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有望受益。

多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东数西算的影响是长期的,会加大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和利用率,也将直接拉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投入。

与此同时,挑战也与机遇并存。有分析人士认为,西部地区虽然在资源和能耗方面具有优势,但人才等软环境仍存在不足。此外,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依赖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建设、运营运维和管理上也存在技术难点。

数据中心是一桩大生意

所谓“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通俗地讲,即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

根据科智咨询的研究数据,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均有各类数据中心部署,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分布较少。

截至2020年底,北京及周边、上海及周边、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区IDC资源占比分别为23.3%、16.4%、13.7%。中西部地区IDC市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IDC资源占全国总量不足三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负责人指出:“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多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东数西算的影响是长期的, 未来会加大西部数据中心布局和利用率。

根据国家规划目标,到“十四五”末,东部数据中心总量占比由60%下降至50%左右,西部数据中心占比由10%上升至25%左右。

相比东部,西部的优势在于辽阔的土地以及光伏水电等低碳新能源。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分析,西部的能源产业,比如光伏和风电,之前在西部富余较多,输送到东部消耗又太大,所以在中西部的数据中心可以依托中西部廉价能源供给。

巨头重兵与核心上市公司

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政策引导下,不少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数据中心落户于电力资源供给充足、气候适宜的中西部地区,实现降本增效。比如华为、快手、阿里巴巴、优刻得等企业均选择在内蒙古建设数据中心。

优刻得建设规划部技术副总监付东明对《科创板日报》表示,UCloud优刻得紧跟政策步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及长三角上海青浦投资兴建两个超大型数据中心基地,其中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一期已于2021年9月正式投产,青浦云计算中心也将于今年建成投产。两大数据中心同属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西布局,协同联动,大大提高算力品质以及使用效率。

青云科技则表示,对云数据中心的采购会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计划将新的离线数据计算和存储需求节点全面向西部迁移,践行“东数西算”。

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正在加强西部数据中心人才培养和招聘,以及西部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相关耗材、服务器/交换机等零配件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建设。未来在数据中心选址方面将多考虑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最高可达100%。并探索绿色能源、低能耗等新技术和产品,在数据中心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环保因素。”

腾讯同样把西部数据中心作为建设重点。腾讯云相关负责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腾讯在贵州、京津冀、成渝等枢纽节点等均有布局,包括贵安七星数据中心、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腾讯怀来瑞北和东园两个数据中心、上海青浦数据中心等。

其中,正在建设的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占地107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打造西南地区腾讯公司的第一个Tbase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

部分互联网和云计算企业数据中心布局一览

随着“东数西算”的全面启动,未来西部地区有业务布局的IDC厂商将重点受益。目前,国内的知名第三方IDC运营商分别有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光环新网、数据港、奥飞数据、宝信软件等。

其中,奥飞数据是华南地区数据中心龙头,与阿里、快手和腾讯等大互联网客户保持良好关系;光环新网深耕一线城市,在北京、上海拥有大规模布局,并负责运营亚马逊云科技的北京区域云服务;数据港的数据中心业务从杭州、上海起步,已布局河北张北、北京房山、江苏南通、广东河源、内蒙古乌兰察布等数据中心,与阿里巴巴合作密切。

网络建设规模会比数据中心更大

“东数西算”本质上要解决算力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东部应用需求大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度很大;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土地辽阔、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适合于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但是,受限于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用高等瓶颈,此前西部数据中心无法有效应对东部的应用需求。因此,“东数西算”的关键在于如何构建一张全国协同的 “算力网络”。

一位数据中心业内人士表示,东部的数据要传输至西部来计算,必然会拉动一系列网络建设。未来,网络建设规模比数据中心本身的建设会更大,可以新老基建一起带动。

国信通信指出,“东数西算”将加强网络设施联通,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有望带动网络设备采购需求,加大光纤光缆等基础设施需求,建议关注东西部直连网络建设对于ICT及光纤光缆厂商业务增量贡献。

此外,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领域也值得留意。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透露,已在全国部署了大量CDN节点,可以为东西部的企业和用户提供传输加速服务。未来,将积极推动与其他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

除了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其他上下游产业链均有望获益。

有云计算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东数西算”的需求核心是以通用算力为主的,从长远来看,应该会是协同算力、多元算力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会给国内很多涉足异构计算、加速计算的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以技术能力驱动的公司会更受到更多的重视,会有比较好的成长机会。他们可以基于这个大平台的生态,围绕着“数”和“算”做很多应用开发。从更深层次来看,过去以互联网公司提供算力和服务为主的模式,可能会发生改变。

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本次东数西算也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属于底层基础设施,目前海内外科技巨头都在加大布局算力和数据建设,加之我国近期陆续颁布的规划、政策等,算力和数据流量相关赛道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可以更好的规划布局数据中心、优化各地的资源配置和供需,提升我国整体算力水平,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投资方面,比较直观的IDC产业链会获得直接受益,包括IDC、光模块、光通信、温控设施、ICT设备等。各赛道的龙头企业可以保持关注。”

盘和林也指出, IDC建设相关企业,包括服务器组件、通信服务商、服务器芯片、存储、系统,以及基础数据行业如数据存储、处理,数据流通企业和数据贸易商等等,这些行业都属于数据中心上下产业链,会受益于“东数西算”。

鲸平台智库专家、新峰地产大数据分析师许启凡同样认为,“东数西算”将直接利好IDC平台商、机电设备商、温控厂商、ICT厂商以及数据服务商”,包括头部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的平台型厂商,为国家一体化数据中心建设提供电源、温控等设备厂商等。

另一位分析师则提出,东数西算将拉动高性能芯片的发展。首创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数据处理量提升势必反向刺激数据处理速度,CPU、GPU等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带动绿色节能与双碳目标技术突破

“东数西算”的实现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由于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要真正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盘和林分析,首先是资金方面的挑战,建设数据中心需要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其次是数据中心使用频率,部分数据中心所处区域较偏,距离算力需求区域距离较远,可能会出现资源调用不足,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此外,通信网络建设也是一大挑战,数据中心输送算力,要打破距离限制,所以,网络响应要进一步提高。

付东明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东数西算”工程是国家层面的宏伟布局,对算力国家枢纽节点内的集群数据中心的PUE、上架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等重要指标都进行了明确要求。在重大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此次明确的8大算力国家枢纽节点集群内的数据中心,将面对绿色节能、实现双碳目标的更高要求,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融合层面加快突破。

据付东明介绍,UCloud优刻得在数据中心创新技术方向提前进行了深度研发及储备。在2021年UCloud优刻得推出了“白露”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帮助数据中心大幅降低PUE。

另有数据中心专家认为,近两年来随着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新基建政策逐步落地实施, IDC市场迎来了一股投资热潮,但由于缺少新应用支撑,因此在短时间内已出现供大于需的状况。特别是在服务器等ICT硬件设备方面,未来的增长还是取决于用户需求,而非政策驱动。

一位长期深耕云计算领域的资深人士则强调,“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在某些情况可能会对产业经济带来收缩效应。“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会使得服务能力集中到一起,这意味着采购和服务行为都会更为集中化。这对于原来依靠分散采购模式的集成商、地方性公司会有比较大的不利影响。”

该人士还指出,“除了资金上的挑战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从建设,到运营运维、管理的技术难点也较大。在大业务生态方面,怎么把大平台用起来是关键。这些边远地区拥有资源和能耗的优势,但能不能吸引人才,软环境方面的建设也是需要考虑的。”

老金:这是振兴西部大招!!!

搜索

东数西算概念股

数字经济黑马

云计算培训班

真正的云计算股票一览

数字新基建三只股

“东数西算”工程

春季的骚动,粮票的大幕
今天,多数人已经接受大宗商品牛市的观点,而高盛甚至认为包括油气在内的大宗商品未来会出现超级周期。

去年的天然气和煤炭危机,只是能源危机的序幕,这从国际煤炭价格指数走势上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见下图)。虽然煤价在去年十月受到最大的原煤生产国——中国 行 政力量的打压而迅速回调,但仅仅两个月之后就已经再创新高,目前已经处于创历史记录的高位261美元/吨,这说明支撑煤价上涨的是供需关系使然,而不是什么游资炒作。美国主要煤企已经将今年的产量销售一空,印尼在今年1月限制煤炭出口,这都显示煤炭处于紧缺状态。据媒体报道,欧洲为应对天然气危机正拟重启部分燃煤电厂,这会进一步加大煤炭需求。因此个人认为,或许在今年会出现再一轮更强烈的电荒,进而导致全球产业链再次大规模断裂,但这是后话。这场能源危机将以什么作为高潮的标志?也只能是石油危机。只有石油、天然气、煤炭价格共同上涨、开始明显抑制需求的时候(即“需求破坏”),才会意味着本轮能源危机的结束。

但今天要探讨不再是化石能源问题,而是化石能源问题逐渐深入时会出现的重大衍生问题,它就是粮食危机!

第一,能源危机本质就是粮食危机。

无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一旦燃油短缺,整个社会都会停摆,这是一个常识性的定论。这一点在北美尤其严重,当燃油短缺时不仅运输活动停顿(汽车运输是北美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家庭也无法上班和购物,社会将立即陷入瘫痪。因此美国被誉为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也就是一个浮在燃油之上的国家。

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力保燃油的供给,这是最核心的社会问题!

从原油提炼燃油自然是燃油的主要供给方式,但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带来的教训,各国都已经深刻体会到仅仅将燃油供给寄托在石油上是不够的、也是十分危险的,还必须多渠道保证燃油供给,避免社会陷入停摆的困境。

通过谷物和植物油脂提炼燃油就是多渠道稳定燃油供给的方式。

在有数据可查的2006年,美国就投入了4200万吨玉米生产乙醇,这其中的大部分是用于制造燃油。而2019年全年美国的玉米出口量才是4130万吨,这个数字与2006年制造乙醇所消耗的玉米差不多。目前全球玉米出口总量不足1.5亿吨,美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量的27.5%,由此可见美国在乙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玉米数量对全球粮食贸易的重要性。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费水平来计算,将4130万吨玉米折成食品足以满足1.3亿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换句话说,如果美国在生产乙醇过程中多消耗这么多的玉米,就断掉了世界上1.3亿人的食品供给。
利用大豆生产油脂,然后再制成生物柴油,是稳定柴油供给的主要手段,而柴油支撑着世界尤其是北美的运输活动。美国是全球大豆的主产地之一(另一个是巴西),2020年美国作为生物柴油原料而消耗的豆油占豆油总产量的33%。
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的生物燃油工业也十分发达,源于它们都是玉米、大豆的主产国,与美国的情形类似。

欧洲为了稳定自己的燃油供给体系,使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
亚洲的印尼和马来西亚使用棕榈油生产生物柴油,稳定自己的燃油供给。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生物燃料(生物汽油、生物柴油)属于新能源,是各国政策鼓励的范畴。因此,全球生物柴油的产量在近年来不断增长(下图,单位是千桶/天)。

一旦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甚至爆发石油危机(即石油短缺),基于稳定燃油供给是每个社会的核心任务,农产品出口国就必然会加速消耗玉米、大豆、菜籽油、棕榈油等农产品,而在很多场合玉米和小麦又具有可替代性,当玉米被加速消耗时小麦的需求就会放大,所以石油危机就会引爆粮食市场。

由此也就看到,随着去年以来油气价格的快速上涨,让油脂价格的涨幅明显高于其他食品(下图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图),源于油脂是最先受到油气价格上涨而牵动的品种。

结论是,石油危机意味着农产品尤其是玉米(小麦)、油脂的需求放大。

第二,化石能源供给不足会导致农业产量下降。

本质上来说,谷物与化石能源一样都属于人类所需的基础能源,过去很多年全球农业产量的增长,其核心推动力之一就是化石能源的充足供给加大了对农业活动中的化肥、电力、农资、农药等方面的投入,进而推高了农业产量,这本质是化石能源(通过农业活动)转化为谷物能源的过程。

煤炭是中国生产尿素的主要原料,而中国的尿素产能大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强。由于煤炭供给紧张的因素,网传已经收缩了尿素出口。前期欧美一些尿素生产企业因天然气价格高涨和供给不足,也已经暂停了部分尿素产能。这就让韩国、印度、德国都不同程度上遭遇了尿素短缺。春季即将到来,以尿素为核心的肥料价格上涨甚至短缺将严重冲击今年的农业活动。

只有能源供给充足,才能保证电力供给,才能保证农田的灌溉;只有石油的稳定供给才能保证地膜等农资的稳定供给;只有石油的稳定供给才能保证农药的供给,等等。
所以,化石能源的稳定供给是保证农业产量的基石。传统农业是太阳光能转变为谷物能源的过程,产量很低而且很不稳定,所以传统农业活动的单产很低,很多时候在五百斤以内,而且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产量,让人类只能看天吃饭,这就让人口增长缓慢。但在现代农业中,农业活动不仅是太阳光转变为谷物能源的过程,还是化石能源转变为谷物能源的过程,这带来了两点巨大的优势:第一,产量大幅提升,相对传统农业来说预计的增产幅度很可能超过50%甚至100%。对这一点农民朋友会有深刻的体会,今天如果没有比较充足的肥料、农药、灌溉水供给农业产量必然会惨不忍睹;第二,现代农业可以实现稳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看天吃饭。这很可能才是最近五十多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下图上为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总数走势图,2018年之后的红、桔、绿色线为不同机构的预计走势;下图下为1961年之后世界人口曲线与全球谷物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二战之后化石能源以化肥、农药、农资、电力、农机用燃油等方式大量投入到农业活动中,推动了全球谷物产量的快速增长,这是这一时期全球人口总量加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现代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化石能源供给体系之上的,当能源危机爆发时投入到农业活动的化石能源就会停滞甚至减少,农业产量就会停滞甚至减产,这已经被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所证实,更重要的是化石能源的投入减少之后农业产量将不再稳定,这对全球的食品供给意味着巨大的危机。

结论是,石油危机意味着谷物和食品的供给端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第3, 气候越来越恶化。
相信人们还对去年的恶劣气候记忆犹新,6月28日,美西波特兰的气温攀升到约46.7摄氏度并连续三天打破历史最高纪录,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利顿市的气温升至约47.9摄氏度,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难耐的热浪袭击了整个北美中西部。此后热浪和洪水又开始袭击亚洲和欧洲,中国的河南等地、欧洲的希腊周边地区、德国周边等地都受到了高温或洪水的冲击。而南美的巴西、非洲的南非却受到罕见的冰雪袭击,这在往年是难以想象的。
第4, 去年的极端气候已经给全球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了明显的破坏。
以小麦市场来说,俄罗斯、欧盟、美国、加拿大、乌克兰是全球最主要的小麦出口国(或地区),近5年年均出口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71%,它们各自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8.6%、16.9%、13.4%、12.1%、10%。去年的热浪导致北美小麦严重减产,加拿大的减产幅度居然高达40%,严重削弱了北美的库存水平和出口能力。近5年,世界小麦平均产量约7.75亿吨左右,而消耗量高于产量(2021年的小麦消耗量约7.867亿吨)。诸多因素导致全球谷物库存连续下降(下图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目前的全球谷物人均库存已经处于低位,一旦恶劣气候持续下去导致库存加速下滑,粮食危机就会爆发。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冬季,1月原本是北半球最寒冷的季节,但加拿大中北部在1月的气温却已经长时间停留在零上,甚至有时高达8-10度,这在往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汤加火山喷发高度达到25000-30000米,这必将对今年的气候带来明显影响。任何一次极端气候周期一旦开启就绝不会在短期内就结束,在开始阶段往往都会愈演愈烈,这意味着极端气候还会持续,这是今年和未来一些年农业活动将面对的最大威胁。

结论是:极端气候在威胁着全球谷物的供需关系而且已经明显发挥了作用。

综上所述,石油危机为代表的能源危机将快速放大农产品的需求端,加速消耗全球库存;能源危机又意味着化石能源供给不足,这会影响农业产量,抑制供给端,所以,能源危机就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紧缩全球的粮食供需平衡,它本质就是粮食危机。而极端气候不断持续将不断削弱全球库存,导致谷物供需市场走向进一步恶化。

进入2022年以来,石油与油脂(豆油、菜籽油、棕榈油)价格的不断上行,或许就是粮食危机的春季骚动。#股票##A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也许每片落下的雪花,都是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只是在这冷冷内敛的季节,释放了所有的奔放后,所有的繁杂后,融化,然后被岁月一一删除去。我们对雪落,有了珍惜,是它在用雪
  • #家居好物# #好物推荐# #我的平价好物# #粉色少女心#▪️ 完善了一下预览. 写了下用料 . 有的用料摆幅很夸张的也带了一下 . 粉色大衣意想不到的居然用
  • 被偷以后什么都没想,唯一想的就是联系不上老公了 赶紧拿崔的手机给我老公发消息 本来真没什么感觉的去jc局还和jc叔叔有说有笑的,但是他一回我我就感觉超级委屈甚至
  • 这个时候,如果你纠缠不休,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反而会让他下定决心离开你,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只有你放手让他去感受,他才会想起你的好,才会觉得没有你后,他的生
  • 四十一岁随感出生在农村,执着苦打拼;家教很正统,心性较单纯;求学勤努力,追求美善真;江湖水浑浊,棱角渐磨平;成家又立业,岁月不饶人;转眼四十一,事业无大成。人
  • 当然,罗韬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航空知识的“狂热粉”自他接触了摄影之后,便把飞机与摄影相结合,专注于航空摄影。每一位摄影师,都有自己专注的拍摄领域。
  •   记者在成都街头走访发现,“低风险”区的不少火锅店开始恢复堂食,有的火锅店在门口贴出“隔桌就餐、限量接待、鼓励自提、支持外卖”的提示。记者在北京部分商圈走访发
  • 人性的天平上站着恐惧与贪婪,每个人都在做当下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客户在做购买决定时既渴望拥有,又害怕失去,谁能获得客户的信任,谁就能消除客户的恐惧,谁就可以拿到
  • 2.肃州辖区酒嘉城际公路,通行条件良好,车速较快,但交叉口多,易发生因频繁变道或追尾交通事故。11.G30连霍高速总寨收费站、玉门收费站、桥湾收费站、瓜州收费站
  • 让回家的路明亮又安全“不麻烦政府”是老百姓的朴素心愿,但杭州的“民呼我为”则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主动去接收、发现群众的需求和呼声。”余杭街道了解到该公司的困难后
  • 还有好多好多数不清了,她很贴心,会在半夜我饿的时候煮东西给我吃;她很靠谱,不管什么事情找她,她总能解决,就像个百事通,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她很温柔,这种温柔不是
  • 最近其最出色的亮点是他于2011年初,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的音乐会。在他22岁的时候,他被邀请作客出任捷克共和国赫拉德茨 - 克拉洛韦音乐节的指挥。
  • 还是我们大酒楼员工服和龙凤衬衣?还是我们大酒楼员工服和龙凤衬衣?
  • #萌娃大作战成长伊起晒# #要爱牙就要爱上刷牙#如果用心观察,会发现口腔发出的警示信号,提醒你口腔已经出现问题:★牙齿上出现了“黑点”。有的宝宝体质差、免疫力低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魔法觉醒超话七日狂欢# 印象最深刻是我不知道第几次遇到几天就拜拜的cp 那时候是真的想退游 然后好兄弟拉我拍照安慰我把我留下来
  • 是的,其实经历了年少时期的风浪之后,生活对于自己已经是如同又苦又咸的海水一样,总有一个人会成为你的远方,总有一个人会让你向往,而对于我来说,无论是远方的向往,还
  • 交易一定跟住盘面趋势,仓位,心态,风控,技术完美结合才是一个交易,不要追涨杀跌,因为你看到的都是走过的行情,永远到不了的点,在有一定记得趋势波段才是利润源泉。交
  • 田柾国是:防弹法制咖第一人 花臂美珠情侣纹身拥有者 半夜出没的大奔车神 被chaoxian日报点名批评第一人 人间巨婴 进局子还要拖着队友一起丢人 人间小偷 干
  • 结合仓库管理特色,集中仓还依托具备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第三方配送)资质的江苏佳利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了独立的医疗器械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与客户、委托公司内
  • 男高中生鼓手真是越看越可爱,黑巴士的主唱也太有意思了,前几话我很讨厌须原的,越往后看越觉得这女人不简单(很有魅力很强但是好可怕,感觉是天蝎座)而且渐渐喜欢上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