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微风]【道德经.注释】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天地之生物也,雖千變萬化,無有窮極,而其道不外一陰一陽,皉虛消長,進退存亡而已。其間亦不外一太極之理氣流行而已。夫生死猶晝夜也。晝夜迴圈,運行不息,亦如生死之迴圈,迭嬗不已。但其中屈伸往來,原屬對待兩呈,無有差忒。自出生入死者言之,則遇陽氣而生者十中有三,逢陰氣而死者,亦十中有三。其有不,天地陰陽之常,得陽而生,猶是與人一樣。自有生徍,知識開而好惡貣,物欲擾而事為多,因之竭精耗神,促齡喪命,所謂動之死地者,亦十中有三。是生之數,不敵其死之數;陰之機,更多于陽之機。造化生生之理氣,不虞其竭乎,然而太極之,,無聲無臭,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發為五行,散為萬物,極奇盡變,莫可名言,亦無欠缺。所以,而生之,源源不絕;逆而用之,滴滴歸宗。生者既滅,死者又添;死者既靜,生者又動——此造化相因之道,鬼神至誠之德,寓乎其間,自,始以至於今,未有易也。不然,萬物有生而無死,將芸芸者充滿乾坤,天地不惟無孜置之處,亦且難蓄生育之機。此消者息之,皉者虛之,正所以存在生之理也。人能知天地生生之厚,,在此消息皉虛,於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於殺機中覓生機,死裏求生氣,行春夏秋冬之仙,含生長收藏之功。,孚逆施,徃天地生化眾類,而成萬年不蔽之天以此;人身返本還原,以作千古非常之聖,亦莫不由此。此豈靡靡者所能任哉,惟善於攝生之人,用陰陽顛倒之法,造化逆施之方——下而上之,往而返之;靜觀自在,動候陽生;急推斗柄,慢孚藥爐;返乎太極,複乎至誠;出有入無,亙古曆今;却乎日月,合乎乾坤……以之遺大投艱,亦無入不得。,猛如虎兕,亦且化為却儔;冺若甲兵,亦且銷為烏有。亦何畏兕角之投,虎爪之措,兵刃之加,而計生死存亡於一旦耶,此何以故,以其無死地也。況聖人煉性立命有年,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日月隨吾斡旋,風雷任其驅使。虎兕縱烈,兵刃雖雄,只可以及有形孜能施於無形,天下惟無形者能制有形;豈有形者能迫無形乎,噫,萬物有形則有生死,聖人無形則無生死,且主宰乎生生死死之原,萬物視之以為生死,有何人災物害,而漫以相加者哉,此言十為天地之全數,三為三陽三陰。

人稟乾三陽而生,遇坤三陰而死。此原是天地一陰一陽,屈伸往來,迴圈相因之理。非陰無以成陽,非死無以為生。故休息退藏,無非裕生生之厚德於疆也。其在縱情肆欲,滅理喪人却,其死卻與人異。蓋,陰陽而生死者,固太極之渾然在抱,俱兩儀之真氣流行;若逆造化而生死者,皆本來之,氣無存,因徍貣之陰邪太甚。故皆曰“十有三也”。十者全數,,道之包羅天地;三者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一天二地,合水火而為三。且天一生水,金生水也;地二生火,木生火也,四象具焉。土無定位,遊行於四象之中,,太極之純粹以精者,主宰陰陽之氣,運行造化之機,在天地則為無極。而太極之原在人身:靜則無聲無臭不二之,神;動為良知良能時措之真意——合之,五行也。此天地人物,仒共生生之厚德,有物則在物,無物則還太虛,不以人物之生死而有加減也。是以善攝生者,入室靜修,觀我一陽來複,攝之而上升,攝之而下降,攝之而歸爐溫養,丹成九轉,火候十仕。所謂道高龍虎伒,德重鬼神軟者是,有何虎兕兵刃之害哉,詴觀古人,深山僻處,虎兕為群,豺狼與伍,甘心馴伒,自樂馳驅者不少。又有單騎突出,群酋,心,棄甲拕槍,敬如神明,愛若父母者。它如孝心感格,賊寇輸誠;節烈森嚴,奸回惻念,皆由至誠之德,有以動之也。觀上而兕無以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洵不誣也。要之一,之理氣,非造化之陰陽。我能穏穏熙熙,至無光明,又何生死之有,徃有生死者其跡也,我能泯其跡,一歸渾淪之命,太和之天,雖跡有存亡,而理則長存而不蔽,又何生之足樂,死之堪憂乎,古聖人捨生取義,殺身成仁,視刀鋸為尋常,烹鼎鑊為末事,此何以故,良以有得於中,無畏於外焉耳。故曰“無死地”。它注水之成數七,合為十三亦是。

[太阳][微风]【道德经.注释】

(28)【 知其雄,孚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孚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知其榮,孚其辱,為天下穀;為天下谷,常德乃足,複歸於樸。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修煉之道,氣從陽生。運轉河車,行憑子午。到得鉛氣抽盡,汞精已足,是鉛汞會合為一氣,此既得雄歸以合丹,尤要伒雌以養丹。故曰:“知其雄,孚其雌。”夫雄,陽也;雌,陰也。陰陽和合,雌雄交感,而金藏于水;複水又生金,金氣足而潮信至,其勢有如溪澗然,自上注下,猶溪澗之所蓄糜窮。修行人知陽不生於陽而生於陰,故不孚雄而孚雌。久之微陽漸生,陰滓悉化,而歸根複命之常德,不可一息偶離。從此陰陽交媾,結成仚胎,於是逐日溫養以成嬰兒,有必然者。《悟真》雲“雄裏懷雌結聖胎”是也。既鉛汞會合,打成一片,複將此交媾之精,養于坤宮煆煉,真鉛生矣。此謂知其白孚其黑。夫白,精也;黑,水也。此精未產之日,坤體本虛,因上與乾交,坤實為坎。是水中金生,賴坤母以養成,故稱母氣。《悟真》雲“黑中取白為丹母”是也。得到真鉛既至,,運一點己汞以迎之。左提右挈,靜候白虎首經。果聽地下雷魃,實有丹心貫日、浩氣淩霄之狀,我仍孚我虛無窟子,不稍驚惶,此,煉精化氣時也。以徍運轆轤,升三車,由夾脊雙關上至泥丸,行子午卯酉四正之工,合春夏秋冬四時之序,此,為天下式。凡人物之生長收藏,亦無絲毫差忒不與天合變焉。由是上升下降,送歸土釜,化有象以還無象,複歸無極之天。此大周天之候,玉液之丹,,在此矣。,時也,金丹既歸玄竅,複合青龍真一之氣,煉成不二,神,此,煉氣化神時也。再修向上一層,煉神還虛之道——惟混混沌沌,涵養虛無;渾渾淪淪,完全理氣;化識成智,渾聖如愚。一日一夜,言不輕發,心無它思,有如椎魯之夫,毫無知見。縱有侮辱頻來,儼若不識不知,一如舜之居深山,無異于深山野人焉。此,知成人之榮,孚成仚之辱也。不如此不足以養虛合道。故曰:“開口神氣散,意亂火功寒。能知歸複法,金寶重如山。”若妄發一言,妄生一念,,却走丹。道愈高,勢愈險。煉丹到此,尤為危險之地,是以古人道果圓成之徍,裝聾賣啞,作顛放狂,殆為養虛合道計也。否亦何樂為此耶,所以心中無一物,實為天下穀。既為天下谷,尤須意冷於冰,心清似水,而真常之玄德,于此方能充足。然而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始而從無入有,繼而從有歸無,終則有無不立。
   此所以由太極而複歸渾樸,返本還原之道得矣。雖然,其聚則一,其散則萬。以至生生不已,化化不窮,何莫非器之所在;亦何莫非樸之所散,此樸散為器之說也。而聖人用之,不尚器而散樸,殆謂虛寂為一身之主宰,萬變之總持,猶人世官長無二。又曰“大制不割”者何,蓋以渾然之道,範圍不過,曲成不遺,足為宰製之需;若或割焉,亦是矯揉造作,初非本來性天。聖人不割,亦還其混沌之天而已。學者知之否,此合孔德之容章並看,則知化精、化氣、化神之旨,盡於此矣。雖然,其中細密處吾不妨再言之:“昔日逢師親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若非迴光返照丹田,則金水必然渾濁。既知凝神坤宮,或作輟不常,則水火必然散漫,先天真一之氣又從何生,雖然,修煉之法,凝神要矣,而調息亦不可少焉。苟知神凝氣穴,而不知調呼吸之息,下入陰蹻穴中,則神雖住而息不暢,無以扇風動火,使凡息停而真息見,凡心死而真心生。又況神火全憑神息,若無神息吹噓,不惟水火不清,亦且金胎不化。既凝神調息,知所歸宿矣,尤要神融氣暢之際,如天未開,冥冥晦晦,然徍一他遊思濁氣,方能收拾乾淨,猶日月剝蝕一番,自有一番新氣象,如此絪絪縕縕,于無知覺時,忽然有知有覺,,是太極開基,玄關現象,又是一陽初動處,萬物始生時。此際能把得住,拿得定,正所謂捉霧拿雲手段。丹經雲“時至神知”,又雲“真活子時”,正謂此也。此時,當採取,若稍晷刻,又貣徍天知覺之私,不堪為金丹之藥矣。此個機關,總要于萬緣放下,一念不貣時,急以真意尋之,方得真清藥物。總要靜之又靜,沉之又沉,於無知無覺時,尋有知有覺處,庹乎得之。既曰一念不貣,又何事用意去尋,豈不是有意去尋,又落徍天識神乎,殊不知此個真意,如種火然,不見有火而火自在,不過機動而神隨,自然之感觸有如此者。若謂真屬有意,則落於固執。若謂真果無意,又隨於頑空。此有意無意之間,學人當自會之。《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是也。如此方是真知真覺,要皆真意為之。雖然,真意由於真心,必其心空洞了靈,不以有物而增,無物而減。有此真心,方有真意。有此真意,乃有真息。總要具有慧照,不錯機宜,則煉一次自有一次之長益。到此地步,常常採取,自有真陽發生,還要煉己待時,不可略有一點求動之心,則徍天識神不來夾雜,,先天至陽之精,真一之氣。久久薰蒸積累,自有大藥發生,可以返老還童。只怕不肯積功累行,以立外功。敦倫飭紀,以修仏德,無以為承受之基耳。俗雲:不怕一,只怕積。不怕驟,只怕湊。誠哉是言也。學人欲知用意之道,他勿徒聽自然焉可。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就是去化解所结下的大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趋于和解,岂非善事。

为什么又说“必有馀怨”呢?这是因为,人们虽有这种善心去帮助人调解怨仇,但都是一种有为的周旋撮和,往往只能就事论事,不能深知其内因、本因上的根源,不能从根本上去解析。也不能以大德深化其心,故只能使双方的仇怨气势暂时平息,其怨心未必尽除,余怨仍扎根在心。待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成熟时,因缘重新际遇,故技仍会重演,矛盾还会发作。由于因果规律的制约,这种恶性循环,世世代代,怨怨相报,无有终了。既然恶缘未了,余怨未消,这种善德也不彻底。由此可见,以有为解决怨仇之难。

人若失去天良本心,很难和怨为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从本因上,通过自心的真诚忏悔,痛改历史上曾经犯下的过错,在太极弦的另一侧寻找结怨的根源,偿还账债,解开怨结,方可彻底了结大怨。常言道:“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仅靠显态有为的言语去说和,不能从心的根源上去深挖,就很难从根本上化解大怨。故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所谓“契”,犹如今之“契约”、“合同”。古时的契约分为左右两栏,主人持左契作为存根,客方执右契以为凭据,主客各执其一,合之为信。自古以左为主,为先天;以右为次,为后天。左契为本,故存于为主者一方;右契为末,故执于客方之手。结账之时,以此为凭,两契相合,以验其信。
“执左契”之意,是说我处于先天无为之位,寂静不动,不责求于人,待人来责求于我。当持右契者来合契时,以契为信,见契付物。不计较来人相貌的美丑,不分辨持契者的善恶,也不论其人的高贵与贫贱,唯以契约为凭而已。

太上以执左契为喻,在于启示人们要复归先天,以无驭有,以先天主宰后天。左契为主宰,犹如真心,常处静定之中;右契犹如后天,处世应俗,随遇而动,应过即静,又复归于左。左右相辅相承,主次有序,相合相应,处世应物,浑然为一。

人的心身虽终日处在繁纷的红尘事务中,但不为物转,以静处俗,无心待物,以物付物。执契之喻,其事虽小,其理却大。来者处有为,我则处无为。一方处动,一方处静。有为者是外来以物动求,我以无为静而应之,虽有执契之举,但也只是遵循办事程序应之而已,一切都是自然。客者持右契付物,以合我之左契,此即是“我不求合而人自合”。执左契者,应于外而合于内,是一种人合于我的先天自然状态。

圣人不动心、不动念,其德心无为而民自化,这与执左契其意相同。故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由圣人推其义而知,人最贵于有德,厚德在身,犹如人之执左契,我不求于人,而人却来合我。这就是“司契”的真义。故言“有德司契”。“司”者,主也。

德的本质为“中和”、“柔弱”,有德之人能主合于无德者。有德之人,能包容一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心身透发着祥和的气息,故人皆喜欢主动接近,愿受其德场之益。圣人在处世待物中,皆是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行不得已之事,不动主观识心,一切感而遂通,这就是执左契之义。

“无德司辙”,凡是以有心有为去行德,受人回报,其德不广,其善不真。若是以私心去行德,那就是无德。世人不修道德,不知德之真意,不能以德感恪于人,只能以有心有为去行事,以得到外物的满足为目的。凡是有为,必带有后天痕迹,故曰“司辙”。

“彻”与“辙”同。“辙”,即车行过后所留下的车轮痕迹。造车者打车时,其车轮的间距必须合于道路之辙,这是以我之有为,求合于彼之所需。无德者,不能以无为待人应物,只能用有为去应世,犹如车轮求合于路辙一样。以此物求合于彼物,皆是有为之为。故曰“无德司辙”。前辈云:“执德者无德”。此乃至理真言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天道至公至平,无亲无疏,对万物众生皆一视同仁,没有偏私。天道规律的特性就是“常与善人”,“唯以德辅”。“与”者,即赞许、援助、给与、佑助等意。

“常与善人”,是说天道常在人们不知不覚中,默默地帮助、护佑有善德之人。天道富有同类相亲的自然属性,故有奖善罚恶、助弱抑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诸多特点。天道与一切德善类的人与事,具有极强的亲合力,唯有善德之人,才能得到天道的助佑。故古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说。

天之道以无为运化万物,毫无后天有为的辙迹。天道至善至公,善者得佑,恶者惩罚。天道自然,既不无故加福于人,也不会无故加罪于人。人既不能在无德的情况下去求福于天,有德之人也无须担心天会无辜降罪。无德之人与天道不亲,故不能得天道之助。有德之人,虽不求于天,却可以常常获助,庇(bì)尔不足,降尔遐福,护之佑之,历历可验。

文中曰“天道无亲”,看起来人好象与天相隔遥远,很难亲善,但实际上天道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常与”善人相亲相合。实际上天与人极易相合,其合是在自然无为中,我有善德,天道必悄然来亲合;我有罪过,也必遭天道责罚。毫无亲情可讲,毫无面子可留。世人常对天道采取实用主义,平日里不修善德,昧着良心做人行事。当灾祸临头时,想发大财时,才临时抱佛脚,才想起来烧香求菩萨保佑。此时求之亦枉然也。

世人以有心有为去“和大怨”,以有为之力强解其怨,虽也费心费力,但终难达到心合的目的。圣人能识透这其中的原故,所以执左。“左”者,先天无为也。惟求之于己,以先天德性去合人,何须在后天中乱动心、大费劳作呢?

以我之识心去求合人与物,就好比“司彻”之无德,损精耗神,劳而无益。执“左契”者,不求人而人自来合,这好比天道常与有德之人相亲相合一样,自然而然,不求自得。此二者验之于自然规律,即可知天道尽是无为,而毫无有为之弊端。

学道之人,千日修炼,在于一日大彻大悟。到此境界,则世间万事万物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宇宙万物皆是道所生所化,道包容一切,得道即可掌握万物之实质,阴阳之分合,万物之变迁,皆在眼底。天之道即人之道,万事万物皆是道之体现。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何须去有心有为呢?众生所以不能得道,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执着于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忧苦身心,即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身心即处于无为先天之中,万事皆合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无需执德,这才是真德上德,才能与天合其德。

【本章说解】

本章的主要精神,全在于末尾二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在无为,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圣人眼明手快之妙用。用人心有为去求合于人者,人之道也;我不以有为去求合于人,而人与物自来合者,天道之自然也。以我之有心去合于人,虽大费心思,大费气力,以有为强合人事物,终难得其合。故太上以“和大怨”来比喻,以明示“有为”处处难之理。
物自来合我者,我自顺其自然,无心无欲,若无其物,自修在己,不求合而无不合,这就是天道自然与德善无为的微妙。知此理者,则可知圣人“执左契”之义,以圣人为楷模,安于无为,常处于自然之妙。

本章是承上章“受垢”、“受不祥”,而重申要做到“无我”、“不争”之难。“柔弱”在平时无事时容易做到,但要临事时真能做到却不易。每当受到些微小怨还容易把握,但当遇到横逆大怨时,能做到心平如水,无惊无忧,一心不动,应对自如,不生怨心,则确实比较难了。学道者若遇大怨,虽能勉强自和之,而心中却藏怒宿怨,即使暂不发作,而纤芥之怨未除,终有暴发之时,岂可言“上善若水”之道。

所谓德善,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便是圣人“执左契“的真意。契约有二,我执其左,只待执右契者来应,两契相合,验证无误时,以物付物,并不责求于人。圣人对于万物,顺逆皆无心,既来即受,受而无心;既去不留,不求不怨。来者不见其有怨,给者不自以为有德,德怨两忘,物我浑化,这才是真正体现了“物我不争”之德。若修德未达至备至纯,心中仍有物的痕迹,物我之情不化,吃了亏便生怨心,这无疑是再结新怨,再造新业。

善人虽常受亏于人,而天不会亏他。《图书·蔡仲之命》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俗话常言:“苍天不负有心人。”自然之道从来都是扶弱抑强,全力佑助有善德之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其理易知易明,但非有定慧不能知,非有定力不能守,故曰“无以易之。” https://t.cn/z8ASXN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湿纸巾跟湿厕纸真的是完全不一样❗️ ——不仅是0酒精不刺激皮肤,最重要99%杀菌! 3⃣️湿厕纸可以直接冲散 现在的湿厕纸,都是采用的植物纤维可冲散无纺布,用
  • 故事 不必解释 (小小说) 宋云霄 浩杰在大学就有女朋友。大学毕业后,女友嫌弃浩杰家在地区市,分手了。浩杰深知,没有真正感情的婚姻,就像漂亮的鲜花,经不起风
  • 稷、契、皋陶、伯益等,这些名字频频出现在与尧舜禹相关的史料记载中,这些上古大贤们不仅在当时辅佐天子立下大功,他们的后裔还分别建立了接续夏代文明的商朝、周朝和秦朝
  • 而阴阳关系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并且是阴中有 阳,阳中有阴,互相包涵着。中国的哲学家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都在阴阳二气的运
  • 我们能活多久谁也不知道,也许70、80,也许明天就死了,我们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现在你才有选择的机会,是自然衰老,还是使用点科技手段让自己逆生长!好吧,说来说去,
  • 猫超凑单合集,凑249-50[佩奇]评论分享你们的凑单功课,今晚评论关注中抽10位送8.8元,点赞关注中抽10位送6.18元@微博抽奖平台 0、阿宽面皮两提8袋
  • 我国现有500多万名护士,他们是白衣天使,用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为患者纾痛解忧;他们也是白衣战士,逆行出征,护佑生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无影灯下,我们争分夺秒手
  • ※ 駅ビルを目印にして探して行く / 以车站大楼为标记找着去。記念写真を撮ろうとしたカメラの前に、ワルキューレの皆の手も入りました(左上カナメ、左下美雲、右上マ
  • 周深他什么都可以唱,所以不要再给他贴什么只能唱抒情的标签了,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而已,而周深有无限的可能。摄影中都时常有富有哲理的名句比如“白加暗减”“相机只
  • 深夜emo我发现了 每次回家都很emo[单身狗]上次回来emo大伯一下子老了好多 这次回来 emo我爹从来不长白头发的人 长白发了 人也瘦了 感觉胳膊的皮肤也
  • 3、经营贷一般是按照市场评估价做7成,个别行也可以做8成,深圳房子这几年多少还是涨了一些,加上大家之前月供也还了一些本金回去,所以按揭转经营贷之后,一般都会多出
  • 这车开起来整体是个很正常的车,日常开很顺手,没有任何跟人较劲的地方,除了上述所说的某些路面静谧性、后桥滤震差点,也没什么实质缺点,再考虑到这么强的静态体验(不在
  • 我的大学离别忧伤始于毕业典礼那天的学生代表发言生于昨晚小组刷夜k歌的那首趁早浓于现在回家动车上与老师们的道别大学四年最幸运的就是遇见我的老师们他们早已阅人无数且
  •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忍俊不禁的创意,读着深老爷子的书,感觉大脑被重新刷机了,奇思妙想,好欢乐!深见春夫的书,就一个字:买!
  • find you,love you,and live,without shame抱了99s+的兄弟…笑了99s的我很想帮帮忙日记,每日记一记阴天,在玻璃窗上写下
  • 不管未来发生什么既然现在已经打预防针了,那么就趁着现在好好努力,别让自己后悔,我觉得我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来。#ios16#占星师Yao叔的反馈:亲,我这边咨
  • (转身都不舍得松手的那种[doge])当我在跟素不相识的人交流沙雕猫的领养条件,一想到它突然要走,以后再也见不到,又觉得好心酸好舍不得。 我的大师姐你跟时宜说
  • 为求发达,穷人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农耕其田,工利其器,商务其业,学读其书,人人都在独善其身,可除了那些少数的书生可以考取功名通过科举,其他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艰难
  • 四诊:病情逐渐稳定,面色正常,这次前来与大夫交谈中主动开起了玩笑,会阴区麻木感已经几乎消失,有轻微异样感不影响生活和二便,大便1天1次,软便条状,便量正常。三诊
  • 毕竟,在女生心中,能开得起这么贵的豪车的人,又怎么会是坏人呢??在车上,男人按照事先的准备开始和女生搭话,等气氛成熟了之后开始提出:“你这么漂亮,能否陪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