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迎新春 乐享幸福年|咸阳:耍社火迎新春 带劲!】

编者语:社火是由远古时期的祭祀、庆典流传演变而来。作为农耕文明起源地之一的咸阳市长武县,历经千百年延承流传,完整保留了社火的文化精髓和艺术表现形式。长武人把社火表演也叫“耍故事”,锣鼓敲起来,提振精气神。那一刻,积攒了一年的亢奋、深藏心中的激情,以耍故事这种欢畅热闹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表演的人,还是看表演的人,都乐在其中,不能言表。

长武社火之“地故事”(一)

每年正月初五开始,长武各个镇、村的锣鼓家伙就开始响动了,村里的能人、把式们已经牵头、召集人做社火表演的准备了。

长武“故事”表演的内容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演义、民间传说故事。

“耍故事”的是村里最帅的小伙子、最漂亮的姑娘、媳妇、最风趣的老人以及最活泼的孩子。

长武农村有一种别具特色的“地摊社火”也叫“地故事”,这类“故事”以在夜晚、地面表演各种神话、历史、戏剧故事而得名,地故事最大的优点是不择场地,因而几乎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一伙把式,一套行头。大一些的村子,耍地故事的演员多达十几人,小点的村子地故事扮角三五人。

午饭后,被挑选出来参加社火表演的人们就聚集在村委会开始化妆。扮演最多的是《封神演义》中的各路神仙,每个社火队里必有一个红脸,以关公居多,其次为赵匡胤、赵公明等,过年就图个喜庆、红火。

“地故事”一般先在村里耍,也可以和邻村交流,还有一些不顾路程遥远赶到县城表演的。夜幕初降,扮好的“地故事”演员们在村里表演热闹一番后,便在村上负责人和村里有威望的长者的带领下出发了。

过去没有电灯,就用灯笼照明,每个地故事队伍都有一个大灯笼固定在木杆上,在队伍前面开路,演员伴着锣鼓走在前面,也有喜欢热闹的村民紧随其后。一般到县城都是在店铺和单位表演,也到独家单院去。

“耍故事”有“请故事”和“送故事”两种方式,所谓“请故事”就是商铺、单位或家庭放炮、放烟火迎接,进院子后要用酒菜招待,临走时还要给烟酒或谢金。谁家要是能接请“地故事”在自己院子耍一场,那可是很喜庆的。“送故事”则是给那些支持演出或者村里建设的单位和商铺友情演出,不收钱物。若单家独户被“送故事”,不仅喜庆更显示出该户主人有足够的威望。

每一段“地故事”都在讲述一个故事。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故事的人大多数都是赶热闹,可我虽然年纪小,但却也能看出点门道,因为爸爸就是我的义务讲解员。

一般来说,每个“地故事”的队伍里都有红脸、黑脸、“软身子”、净脸、丑角这几类角色。小时候,爸爸说到“软身子”的时候,自己只理解为因为其扮演的是女子的缘故吧。后来才明白软身子也就是戏曲里的旦角,因为这类角色表演时,演员腰肢柔软、身形妙曼,踏着碎步快跑慢移,翩然若蝶,因而被称为软身子。

爸爸还会告诉我每段社火的“故事”和来历,“黑虎搬三霄”是《封神演义》中赵公明请三霄的故事;“保皇嫂”是《三国演义》里关云长护送刘备二位夫人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分别是黑脸、红脸和软身子。男角出场时,一般都往火把上撒一把松香,配以烟火,那时候觉得好神奇。那两三个“软身子”踩着鼓点,脚下快速挪着碎步,与男角相互配合表演。 表演的人投入卖力,大家也是看得有滋有味。



一场“故事”耍毕,领队高声给所有的演员报一下主家的馈赠和现金数目,红脸道谢并说一些祝福主家日子红火,吉祥如意的话,就又去下一个场子了。

那时候好多孩子会一直跟着“地故事”队伍看表演,直到深夜十一、二点多,社会队偃旗息鼓,打道回府,孩子们才踏着月光、一路说笑嬉闹着依依不舍的回家。

长武社火之 “撅把”、“车亭”、“背亭”(二)

正月十三开始,长武县城各村的社火故事也耍开了。长武故事名目繁多:舞龙、旱船、秧歌、高跷、“撅把”、“马故事”……。

根据各村故事的特点,长武人还编出“东关的马故事,西关的‘车亭子’,南关的高跷,北关的‘撅把’”的顺口溜。

长武人把踩高跷叫“载撅把”,小时候,总以为大人们说的“撅把”是“脚把”二字。
之所以叫“撅把”,是因为高跷的形状就像撅把头。“撅把”触地面积太小,“三寸金莲”与其相比都显得太大!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表演者的双脚必须不停的踱着,因而叫“载撅把”。

长武北关“撅把”区别于一米多高跷之处是,“撅把”只有农村的小板凳腿那么高,耍的人操作更方便,也能出花样。小时候见过“撅把”耍的好的,能带着“撅把”劈叉、下腰,翻跟斗,那可是真功夫呢。现在几乎没有那样功夫的人了,想来甚是可惜。

关于故事,长武人还有“东街的狮子,南街的龙,西街车亭,尧头的娃(指大头娃娃),灵凤的旱船满地行”之说。县城四关的社火可是长武故事的压轴戏,个个都精彩。
我最喜欢的当属西关“车亭”,特别羡慕车亭上扮相精美的小女孩们,随着车子的移动,色彩鲜艳的戏装,长长的水袖,身上的飘带随风飘飞,对同龄的小女孩来说极具诱惑。

我有一个表姐就在西关村委会工作,记得自己刚上小学那年她来给爸爸拜年,我趁机向表姐打听自己能不能也去扮一回车亭子。表姐本就负责村里的故事,很爽快的答应了。我兴奋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胡同的小伙伴,她们脸上满满的羡慕。我心里憧憬着自己扮上“车亭”美美的样子,也就更急切的盼着早点到十五。
  遗憾的是,我的这个心愿始终却没有实现。我给表姐说的时候是背着爸爸妈妈的,可是因为自己太高调,被老爸知道了。

老爸说什么都不让我去,原来“车亭”上那些看着装扮精美、衣袂飘飘的孩子并非想象中美好。那些选定扮“车亭”的孩子们在化妆前只能吃一两个煮鸡蛋,不能喝水。因为那些孩子化妆好后就被绑在“车亭”的支架上去了,只有头和手能活动。一绑上去就得支撑一天,期间最多也就是给吃个糖什么的。



听老爸这么一说,心里虽然还是惦念着,可是想到一天都得绑在上面的难受劲,就算是在小伙伴面前丢脸,自己也得打这个退堂鼓了,还是乖乖当个自由自在的观众得了。

说到车亭子就不得不说说武家沟的背亭子,记忆中只见过一次“背亭子”。
“背亭子”与西关的“车亭”类似,不同的是支撑孩子的底座是捆缚在身强力壮的壮汉脊背上。那可都是村里健壮且行动灵活、身手不凡的男子。别致的是,“背亭子”的人也要化妆成戏剧人物,和背着的人构成一出戏剧故事。《猪八戒背媳妇》《苏三起解》《拾玉镯》《断桥》《三借芭蕉扇》是“背亭子”常用的扮相。

背亭子表演者随着鼓点,踩着灵活优美的舞步,滑稽逗趣。至今想起依然回味无穷!

长武社火之“马故事”、“跑旱船”(三)

正月十三、十四的社火都是在为正月十五的社火巡演热场子,即便如此,其对人们的吸引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县城各村社火一般是上午十一点左右才装扮齐整上街,反倒是那些乡下的“故事”早上九、十点钟就赶到县城了。

只要街上的锣鼓家伙一响起,人们便从四面八方闻声赶来看社火表演。不管是乡下还是县城四关、各村的故事,其最终目的地便是县城中心西门十字。

我家就在西门十字旁边的胡同里,从家里到胡同口不过一百多米距离。小时候总觉得故事队伍锣鼓声的穿透力似乎特别强大,我在家明明听见那勾人心弦的锣鼓声已经到了十字,可是百米冲刺般速度跑出去后,看到的只是一个个与我一样翘首四顾寻找“故事”的人群。

除了“地故事”、“车亭”、“背亭”和“撅把”之外,我较为偏爱的家乡社火还有“马故事”和“跑旱船”。

所谓“马故事”,就是社火演员装扮成戏曲人物、摆出所扮人物的经典招式骑在马上进行表演。中国古代边关战事中,将帅交锋多在马上进行,因而“马故事”基本上以武戏为主。

长武自古便是秦陇交界的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很多古战场遗址。唐代时长武浅水塬便是关陇养马基地。据宣统版长武县志记载,长武县城以前还建有气势恢宏的马王庙,各乡也都供奉马王爷。因此长武人对马较其他牲畜而言是格外厚待的。据说以前各乡甚至各村都有马故事,慢慢的因各种原因,只有县城东街的“马故事”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东街村独具特色的社火之一。

县城东街的“马故事”多以《封神演义》中的《黄河阵》、戏剧《八大锤》《杨家将》等为主,以故事情节组编人物顺序,自成阵容,气势宏伟。马上的表演者戏装鲜艳,其脸谱勾画毫不逊色于专业剧团演员,他们手执器物,威武的乘骑踩蹬于马背上。

别看那些演员是坐着的,可是那坐上去就不能变换的坐马式和架子功,要没点真功夫还真坚持不下来。就是那些牵马的人也不是随便谁都可以胜任的,他们主要作用是防止因为鞭炮和喧闹的锣鼓而使马受惊。

“跑旱船”又叫“采莲船”,船中表演者既要扶船又要表演,因此旱船船体架子原料是越轻越好。“旱船”长度一般在一米五到两米之间,用竹或秫秸扎成带棚子的船形,用纸糊起船体,船中间留有表演者站立活动的空间,用布带系在表演者的肩上或腰间。船边用彩绸、纸花装饰,用绸布把船形下面围住,以遮挡表演者的腿脚。

艄公和船中女子大多是扮作父女,也有扮作夫妻的。女在船中,男在船外撑篙或划桨,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

行进时,只舞不唱。当在宽阔的场地表演时,两个人就开始唱曲子了,记忆中我只看过一次唱曲,但是因为离的远,加之人多嘈杂,只看着艄公一手扶浆一手扶着船帮,轻轻摇晃着说唱,感觉跟陕北信天游和陇东民歌比较相似。开始几句是“正月里来是新春,小小莲船要起身......”这句唱完就开始起身舞动了,后面的词也就听不清楚了。

从艄公边唱边舞的动作可以看出水面时而平静时而风浪大作,时而又要调转方向。女的手握船舷,配合“艄公”做出相应的动作,不论前行后移还是随波倾斜起伏,脚下走的都是快速碎步,这样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保证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而船边的绸布和飘带也随着移动产生的微风轻轻飘荡,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此后,我再没有看到过且歌且舞的“跑旱船”。听老人们说“旱船”的词曲没有书面版本,都是那些把式们口口相传的,好的把式还可以自己根据情况现编现唱。
(咸阳广电新媒体记者 李江 《看咸阳》特约通讯员 李胜灵 报道)

冬天来了,天气变化异常。十一月二十日晚上一晚的风,十一月二十一晚上一晚的雨。两天夜晚一晚是风一晚是雨,肆虐的北风一晚上,冷酷的小雨一夜晚。

寒潮也来了,天气降温很快。这样连续两个恶劣天气的晚上冬天常有,这也让我想起有那么一年的两天休息日晚上也是这样。那还是二十多年前,在研究所上班,冬天到了,最忙的季节到了,那时研究所是差额单位,许多收入要自已创收。前些年做的水稻油菜作物品种品试,没有什么效益,已经不做了,改做食用菌(香菇、木耳、凤尾菇)栽培种卖菌种了。星期四刚刚中午加班,晚上六点多菌种消毒,轮流值班36小时后,到星期六上午七点多结束。利用双休日,我又坐上了去常熟的汽车。

妻子心里急着一件事:因为过去以来,照相馆用135理光相机照年轻人婚纱像,放大后不清晰,仿佛颗粒粗很模糊的样子。那个时期城市大的影楼婚纱像片放大非要用120胶卷不可以,而我们从来没买过120彩色相机。夏天,去苏州虎丘婚纱照材市场,就听他们说照婚纱像一定要买120相机。下半年又到了,许多年轻人问起照婚纱像,妻子在我面前就急起来了。我是星期六上午十点多坐上石台去常熟的汽车的,汽车是老式的那种,没有空调,没有软垫,还是木质长条椅长条货架那种,玻璃窗是右右滑动的两块玻璃。知道晚上要在汽车上过夜,妻叫我带上一件从父亲那拿来的军大衣,那时家穷没钱买寒衣,上身穿着两件毛衣,其中有一件还是上大学前读高中时寄宿在爷爷家,爷爷的妻子给织的有三四种毛线颜色的毛衣,下身加穿了一件毛线裤。天黑了,汽车行驶在南陵去广德的318国道线上,车窗外的北风呼叫着盖过车的哐当声,也肆无忌惮的从玻璃窗缝隙中穿透进来,肆虐全车箱。我裹紧着大衣靠在窗边,望着窗外偶而一盏一盏路灯又偶而微弱的夜空光线下的阡陌油菜田。在寒冷的冬夜下,大地已经忽忽发白,白茫茫一片,我知道地上已经结了很厚的霜了,车厢里与外面一样冰冷刺骨。迎着北风,汽车左右摆动前后颠簸,玻璃窗“哐、哐”的响声和着北风的呼啸声震撼耳膜双耳发聩,屁股底下的发动机“轰、轰”响声,震得我到了夜晚十一点也睡不着。已经坐在车中十二个小时了,我知道还有五个小时就要到常熟汽车站了,实在是困乏之下,裹着大衣去最后的一排长条椅上想睡一下,无赖后排更大的颠簸几次把我从椅子上掀到车内地板上,我只好裹着大衣赖进了车中过道两张椅子中间,席地而卧。三点多以后,汽车停靠常熟批发市场。一切是那么的寂静,市埸内的灯光星星点点,影影绰绰。卷闸门一间又一间慢慢打开,车内去市埸批发衣服货物的人都开始陆续下车走了,司机也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在车内守住冰冷的车厢,我终于裹紧着大衣倒靠在长条椅上睡着了。

天一亮,扔下大衣,我就去赶常熟往苏州的汽车,哪怕是站着也不能错过去苏州汽车的时间。到苏州汽车站(与火车站在一起)后,又坐上公交车,那时出租车很少,直接奔赴苏州虎丘器材婚纱服装城,买好我要的“基辅120”相机(前苏联产的,价格低)后就直奔公交站台去苏州汽车站,马不停蹄赶赴苏州去常熟的汽车。一来一回的匆忙赶路,都是站在车上的人群中间。已经过了中午时间,只好在常熟站买点中午吃的或晚上吃的一样干粮带在身边。下午边上,去常熟批发市场批发货物的人陆续到齐回来了,汽车动身了,我又坐上了常熟去往石台的班车。

一天的赶车,还是这班车,跑在回来的路上。夜晚,汽车又行驶在广德到南陵旷野之中,天下起了雨,冬天的雨不大,但冰凉透骨,绵绵落落。流过玻璃窗的雨水随着北风溜进车窗内,浅到脸面手上到处都有,感觉更加冰冷。那些开店来常熟批发东西的人都睡倒在了自己批发的服装上了,夜晚十二点了,我仿佛看到整个车箱里只有我一个人,看见自已一个人疾走在冷风冷雨的黑夜。我裹着大衣,脸靠在窗边,已分不清玻璃窗上的雨水是在里还是外了,我的眼神已经模糊分不清了。怎么也不想睡,眼睛一直望着窗外,窗外急驶而过的雨夜闯进眼里也冲击心里。我想起了许多人许多事,想起与妻开店以来经历的风风雨雨,想起妻子还在等着我的120相机,玻璃窗上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任凭脸面贴在冰冷的窗玻璃上。我更加睡不着了,脸上的肉变得麻木了,双脚也已经冻得没有感觉了,双手不知放在哪里取暖。军大衣已经包裹不往身体的温暖,寒冷彻骨,全身冰凉,这是夜晚乘车最艰难的一次,也是我们家庭那时最艰难的岁月,内忧外困,内有举债外有竞争,拼命突围。想着想着,天亮时候到了,己经星期一早上五六点了,汽车终于停在了妻开照相馆街后面的车站了,妻子知道我要先到店里,己经早早在店等着了,我来不及说什么,把基辅120相机给她就抱着军大衣回来研究所上班去了。

后来的冬天,每当遇到风雨交加又风又雨的晚上,就想起往来常熟苏州的这两天,也每每让我与妻子坐在家中,谈起曾经的那两个夜晚,一同感慨。站在自已家阳台的窗口边,自已现在的照相馆门面依旧还在这条街上,就在楼下,望着自已店面前的这条大街,我们一同伫立很久很久。

冬天来了,天气变化异常。十一月二十日晚上一晚的风,十一月二十一晚上一晚的雨。两天夜晚一晚是风一晚是雨,肆虐的北风一晚上,冷酷的小雨一夜晚。

寒潮也来了,天气降温很快。这样连续两个恶劣天气的晚上冬天常有,这也让我想起有那么一年的两天休息日晚上也是这样。那还是二十多年前,在研究所上班,冬天到了,最忙的季节到了,那时研究所是差额单位,许多收入要自已创收。前些年做的水稻油菜作物品种品试,没有什么效益,已经不做了,改做食用菌(香菇、木耳、凤尾菇)栽培种卖菌种了。星期四刚刚中午加班,晚上六点多菌种消毒,轮流值班36小时后,到星期六上午七点多结束。利用双休日,我又坐上了去常熟的汽车。

妻子心里急着一件事:因为过去以来,照相馆用135理光相机照年轻人婚纱像,放大后不清晰,仿佛颗粒粗很模糊的样子。那个时期城市大的影楼婚纱像片放大非要用120胶卷不可以,而我们从来没买过120彩色相机。夏天,去苏州虎丘婚纱照材市场,就听他们说照婚纱像一定要买120相机。下半年又到了,许多年轻人问起照婚纱像,妻子在我面前就急起来了。我是星期六上午十点多坐上石台去常熟的汽车的,汽车是老式的那种,没有空调,没有软垫,还是木质长条椅长条货架那种,玻璃窗是右右滑动的两块玻璃。知道晚上要在汽车上过夜,妻叫我带上一件从父亲那拿来的军大衣,那时家穷没钱买寒衣,上身穿着两件毛衣,其中有一件还是上大学前读高中时寄宿在爷爷家,爷爷的妻子给织的有三四种毛线颜色的毛衣,下身加穿了一件毛线裤。天黑了,汽车行驶在南陵去广德的318国道线上,车窗外的北风呼叫着盖过车的哐当声,也肆无忌惮的从玻璃窗缝隙中穿透进来,肆虐全车箱。我裹紧着大衣靠在窗边,望着窗外偶而一盏一盏路灯又偶而微弱的夜空光线下的阡陌油菜田。在寒冷的冬夜下,大地已经忽忽发白,白茫茫一片,我知道地上已经结了很厚的霜了,车厢里与外面一样冰冷刺骨。迎着北风,汽车左右摆动前后颠簸,玻璃窗“哐、哐”的响声和着北风的呼啸声震撼耳膜双耳发聩,屁股底下的发动机“轰、轰”响声,震得我到了夜晚十一点也睡不着。已经坐在车中十二个小时了,我知道还有五个小时就要到常熟汽车站了,实在是困乏之下,裹着大衣去最后的一排长条椅上想睡一下,无赖后排更大的颠簸几次把我从椅子上掀到车内地板上,我只好裹着大衣赖进了车中过道两张椅子中间,席地而卧。三点多以后,汽车停靠常熟批发市场。一切是那么的寂静,市埸内的灯光星星点点,影影绰绰。卷闸门一间又一间慢慢打开,车内去市埸批发衣服货物的人都开始陆续下车走了,司机也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在车内守住冰冷的车厢,我终于裹紧着大衣倒靠在长条椅上睡着了。

天一亮,扔下大衣,我就去赶常熟往苏州的汽车,哪怕是站着也不能错过去苏州汽车的时间。到苏州汽车站(与火车站在一起)后,又坐上公交车,那时出租车很少,直接奔赴苏州虎丘器材婚纱服装城,买好我要的“基辅120”相机(前苏联产的,价格低)后就直奔公交站台去苏州汽车站,马不停蹄赶赴苏州去常熟的汽车。一来一回的匆忙赶路,都是站在车上的人群中间。已经过了中午时间,只好在常熟站买点中午吃的或晚上吃的一样干粮带在身边。下午边上,去常熟批发市场批发货物的人陆续到齐回来了,汽车动身了,我又坐上了常熟去往石台的班车。

一天的赶车,还是这班车,跑在回来的路上。夜晚,汽车又行驶在广德到南陵旷野之中,天下起了雨,冬天的雨不大,但冰凉透骨,绵绵落落。流过玻璃窗的雨水随着北风溜进车窗内,浅到脸面手上到处都有,感觉更加冰冷。那些开店来常熟批发东西的人都睡倒在了自己批发的服装上了,夜晚十二点了,我仿佛看到整个车箱里只有我一个人,看见自已一个人疾走在冷风冷雨的黑夜。我裹着大衣,脸靠在窗边,已分不清玻璃窗上的雨水是在里还是外了,我的眼神已经模糊分不清了。怎么也不想睡,眼睛一直望着窗外,窗外急驶而过的雨夜闯进眼里也冲击心里。我想起了许多人许多事,想起与妻开店以来经历的风风雨雨,想起妻子还在等着我的120相机,玻璃窗上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任凭脸面贴在冰冷的窗玻璃上。我更加睡不着了,脸上的肉变得麻木了,双脚也已经冻得没有感觉了,双手不知放在哪里取暖。军大衣已经包裹不往身体的温暖,寒冷彻骨,全身冰凉,这是夜晚乘车最艰难的一次,也是我们家庭那时最艰难的岁月,内忧外困,内有举债外有竞争,拼命突围。想着想着,天亮时候到了,己经星期一早上五六点了,汽车终于停在了妻开照相馆街后面的车站了,妻子知道我要先到店里,己经早早在店等着了,我来不及说什么,把基辅120相机给她就抱着军大衣回来研究所上班去了。

后来的冬天,每当遇到风雨交加又风又雨的晚上,就想起往来常熟苏州的这两天,也每每让我与妻子坐在家中,谈起曾经的那两个夜晚,一同感慨。站在自已家阳台的窗口边,自已现在的照相馆门面依旧还在这条街上,就在楼下,望着自已店面前的这条大街,我们一同伫立很久很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蒋舒婷[超话]#一大早把我心疼哭了我真的时常很心疼蒋舒婷因为她每次在粉丝面前展现的都是很快乐的一面从来带给粉丝都是正能量的东西可是我也会时常思考人怎么可能一直
  • 能在社会中留下来的,肯定有方法的,多想一想别人的立足之本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适不适合,只有不断地磨合,这就需要爱
  • #服装生意#【京东到家、小时购:元宵、情人节美妆即时消费增长超8倍】2月16日消息,近两日是2.14情人节与元宵节,据京东到家、小时购数据分析来看,巧克力、鲜花
  • ”  “ 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啰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持〈楞严咒〉最要紧的是严持戒律,若不持戒律,怎么诵持也不灵;
  • 实体编号: 27 栖息地: Level 302 实体27,见于Level 302。 描述 实体27常见于Level 302,外表几乎完全类似前厅的普通北京鸭1
  • 当年特别讨厌各种年代表和事件的作用意义…这哈好了 少赚不努力 老大开始徒伤悲了…总该要还回去的啊[笑cry]现在吃饭看年代剧 一听到xx年第一反应就是各种回想当
  • 根据对方提供的视频和照片,李先生每天几点出门、遛狗多长时间、跟谁打了招呼都有详细的记录,就这,物业经理还嫌他们监控不够及时:“ 你们这几天查监控怎么这么慢,昨
  • 不止防弹衣,红点瞄准具,瞄准镜,这两年国内企业也做得越来越好,全世界百分之70的衣服也是中国制造,我去苏州看过几家不同的科技企业,一家是有机化工合成,一家是智能
  • 一我原以为煎饼只是一片乡间烟火,没想到在日照,煎饼居然餐餐端陈在大酒店的餐桌上;我原以为远方来客唯有我喜欢煎饼,没想到江南塞北以至京都来的各位,一见到煎饼都会置
  • 嘻嘻嘻美滋滋 大前天休假,前天上班回家时候发现哈哈哈家里小区被封了,芜湖然后昨天不用上班[举杠铃]美滋滋关于我这几天不用上班的故事嘻嘻美滋滋做了手机壳好喜欢,吃
  • ——《野草.序》12.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春末闲谈》15.中国的孩子,只要
  • 【馆长先生.遇到你是我的福气】本该写一个小作文的无奈昨天做了小手术取掉输液港的部位从昨天到今天一点点隐隐作痛,是没有止疼药不行的手术中痛感加剧又添加了一次局部麻
  • 徐国平向胡省长一行介绍了海澜智云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海澜智云以“海澜智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能效提升切入,对生产流程进行系统
  • 12.除了对你好(不花钱的好)外,一无是处的男生,请谨慎考虑结婚——一事无成的人,时间是他们最廉价的东西。13.通过“作”来证明他对你的爱,只会渐渐将他推远。
  • 发挥合力,工界生态赋能中小企业,而生态建设的背后,除了资源、技术、产品服务之外,最主要的是企业在行业里的口碑与影响力。前者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受限于资源、平台及信
  • 因为在这项运动中,无论是第一次出海的“菜鸟”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司机”都会遇到令人措手不及的狂风,或者是迎面向你扑来的三米高的海浪,它们冷漠无情,它们张牙舞爪,但
  • 半个月可以用杏枝山速白瓶或英诺小棕瓶或伊肤泉美白等美白的微针治疗,不建议刷酸。色沉是皮炎导致的色素沉着,困难主要是判断色沉的层次,治疗上用大光斑+低能量+低频率
  • 一般来说,苦杏仁入药,甜杏仁用于膳食,二者决不能混淆,而且值得提醒的是,杏仁带有微量的毒性,毒性来自于苦杏仁苷这种物质,食用过量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苦杏仁的苦杏
  • 阳光下的影子很是公平,它勾勒不出色彩,显露不出每个人的表情和情绪,当你面对影子的时候,你或者是热闹的被陪伴,或者是孤独的无处诉说。《杂的文》 今天哈尔滨温度还可
  • 所以,遗留下的每张第一套人民币都是精品!如;山东滨州的一场钱币收藏鉴赏会上,一枚1951年印制的壹万圆牧马图标价50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