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人的心理,一个资本家不敢把财富交给后代,权位也是这样。我经常跟几位在位的老朋友们讲:你们要注意呀!权位就是魔鬼,没有到手以前,这个人很好,一旦到手了以后,便会着魔的。

——《易经系传别讲》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意思就是说一切境界来的时候,都不要抓住,不要执著,一执著就入魔道了。有许多人打坐修行,慢慢地会听到一些声音,声音告诉他什么都对了,哦!这是菩萨指示我。全错了,早就着相了,非着魔不可,这决不是神通,而是神经。记住啊!此时要记住“金刚经”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在这里特别作原则性的叮咛吩咐,“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修行上的障碍,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眼睛看到什么了,以为是得眼通了;另一种是耳朵会听到声音,或者听到美妙的音乐。记住!这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圆觉经略说》

静极了一定动。不要以为动了便是着魔、遇到鬼了。这样想,你才真是魔。前天一位女士来找我,说她被鬼迷了。她来了好几次,我实在很烦。我便骂她:我一辈子想见鬼都没有遇到过一次。你受过教育没有?鬼在哪里?鬼没有迷了你,是你迷了鬼了!世界上没有鬼迷人的,都是人迷鬼的。人才是真正的魔鬼呢!骂得她似懂非懂。事实上静极了必动,动是由你静极而来,不是由魔鬼来,你就知道动不是魔鬼了。动极了也必静,自然之理也。懂了这个道理,大家便好做功夫了。

——《易经系传别讲》

人生最怕是着魔,实际上,你学了佛法,学了道,把道跟佛法捆起来,你正是着魔了;着了佛魔,着了道魔,着了功夫魔,着了清净魔。

清净也是魔啊!所以禅宗祖师有几句话:「起心动念是天魔」,什么是天魔?是你的起心动念而已,你自己生的法相。「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大家注意啊!很多人都落在这个魔境,光想打起坐来什么都不知道,以为什么都不知道是入定,那个是不起心动念,不起心动念落在五阴境界,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有时候好像很清净,你觉得很清净吗?有时候又觉得心里头好像有一点游丝杂念,可是也不要紧,可是也迷迷糊糊,这个就是倒起不起烦恼魔,无明之魔。说什么走火入魔!魔从哪里来?魔完全是自心所造,没有其它的东西。「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倒起不起是烦恼魔。」如此而已。

佛学把魔境分析得很清楚,禅宗的大师们是用归纳的方法,非常简单扼要告诉你。实际上,这些心理的状况,这些境界,都是自生法相。由此更进一步说,我们佛学越学多了,唯识研究到最后,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学了,你越学的多,越被法相的绳子捆得紧,都是着了法相。所以在快要作结论的时候,佛告诉我们,不生法相才是最究竟。

——《金刚经说什么》

「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这个话更难翻译了,怎么无起呢?起心动念是凡夫法,甚至可以借用禅宗大珠和尚的话,前面已经说过,「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好不好呢?你们有人走这个路线,打坐坐到一个念头不起,「不起心动念是阴魔」。第三句话,「或起不起是烦恼魔」,等于非想非非想境界。除了这三个路线,你看如何不是魔障。换句话来讲,我们现在说起心动念是凡夫法;不起心动念是天人境界或声闻法,偏空的;菩萨道呢?提起即用,放下便休,起与不起,了无挂碍。「虽行无起」,不起心动念而起用,「起一切善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前两天我考过你们沩山禅师的四句警语,我要你们千万注意,必须背得,「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这就是菩萨道。放下的时候不着一尘,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譬如要上座了,我就要入休息定,放下万缘,不着一尘。要起而行,要用了,是万行门中,不舍一法,一点小善都要注意。这个道理懂了,就明白维摩居士说的「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

生活禪開示第四百零一篇如何修行减除五欲执着?离开五欲就能身心自在!
所谓五欲是说色、声、香、味、触,一般人称之为财、色、名、食、睡。五欲之所以会让我们物质世间的众生贪着,乃至让欲界天的天人起贪着,是为由五蕴而产生一些乐受,而这个乐受是因为五蕴暂时而有。即使五蕴的存在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但是那一切的乐受也都只是片段而已,这一些乐受与真如并不相干。因为五蕴是虚幻,所以这些乐受也是虚幻。我们在受一切乐受的时候,真如并没有所受。因为有这种见地,所以明心见性了以后,对于还没有得到的五欲乐受不贪求,现前有五欲乐受的时候并不排斥,有就用。这个乐受过去了、失去了,也不会去烦恼,更不会像一般学佛的人一样,为了不能够离欲而生起烦恼。因为在五欲之中,真如佛性还是照样自在。因为有这个见地,所以能够渐渐地开始离开五欲的束缚,因此心得自在而获得解脱。

凡夫、众生、未证道的佛弟子,会为了求三界“有”的各种境界或物质,而生起烦恼。精进的佛弟子则是为求离欲却无法行清净行而生起烦恼,为了求远离三界的有而生起烦恼。明心见性而不退失的人,就没有这个烦恼,因为真如佛性在五欲之中依旧不增不减,所以明心见性的人不因不能离欲而起烦恼,也不因得不到五欲而起烦恼。

但是明心见性以后,退失悟境不见佛性了,而明心的禅悦也过去了的话,可能会产生贪欲转盛的现象。但是智者大师说,悟道的人有道共戒的缘故,所以他必定“非妇不淫”或者“非夫不淫”。但是随着悟后起修,渐渐地往前迈进,终究会转为薄贪瞋痴的境界。

明心见性以后应该将《无行经》里面的一段话先做思维整理。《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瞋恚亦如是。”曾经有善知识开示,大意是说:“密教里面,大圣欢喜双身修法,只是一种阴和阳的表征,不是指性行为可以悟道。”但是其实是真的有这个法——可由性的行为悟道。如果在这里面就不能悟道的话,那么就表示真如佛性不是不生不灭的,所以那样的讲法,是错的。

不能够因为众生常行淫欲而不能悟道,就说这一件事情之中不能悟道。一个真正明得心真、见得性明的人,他很清楚地知道,不论什么样的行为之中都可以让人明心见性,不能把性的行为排除在外。但是一些人也不要误会了,就说我们提倡要在这个事情上去悟道。严格禁止一切僧团体里面见性的人,用这个方法去助人明心或见性。除非你见性之后,下列两个条件具足,你才能用这个方法帮人明心见性。

第一,你所度的那个人有因缘明心见性,但是他除了对与你做这件事情有兴趣以外,别的事情,统统没兴趣,第二,你本身已经是菩萨摩诃萨,已断贪欲,而且有变化身,对方若是女众,你变为男身去度她:对方若是男众,你变为女身去度他,你若有这样的功夫,那没人敢禁止,因为大家还要拜你为师呢!虽然明知真如佛性在任何的行为里面都很明显的,如如不动而永恒不断地在运作,乃至在性行为之中也是一样。但是为免宗门的断绝,严格地要求在僧团之中见道的人,不要用这个法去度人。

在这里讲这些话的目的只是作知见上的证明《无行经》所讲的“贪欲即是道,瞋恚亦如是”的道理,把它解释一下而已,但是《无行经》紧接着又有一段话说:“复不得断,断成增上慢;复不得随,随之将人向恶道,”所以见性之后要思维《无行经》这段话。如果是出家菩萨,本来就应该断贪欲,但是在家人要记住《无行经》这句话,如果断了贪欲,那就成了增上慢人,认为自己了不得了,断欲了,已是圣人了。所以虽然身为在家人,有配偶而不能行离欲行,但是因缘还没有来的时候根本就不憧憬。因缘具足的时候,该做就做,不起烦恼。已经过去了,完全不回忆、不留恋。

如果听说贪欲即是道,就“旦旦而伐”,结果就会“将人向恶道”。为什么?因为贪着的心就会越来越重。贪着心若越来越重,接下来感情的执着就越来越深,然后两个人就难分难舍,这就是束缚的根源,所以不能“随”。

【睡前读】——《论语》35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甲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衍生阅读:孔子的回答言简意赅,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他明确指出,要想让百姓恭敬,统治者必须“临之以庄”,意思是说,为政者在面对老百姓的时候,只有保持着庄重严肃的态度,才会赢得人们的恭敬。也就是说,若是想让别人尊敬你,首先你得尊敬别人才行,这是礼“上,来。执政者应当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以虔敬之心对待君主,以庄重严肃的态度处理政务,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之情,那么,老百姓自然会效仿,敬重执政者。

而要想让民众忠诚于政府,最好的办法是执政者时'孝慈”。领导者在生活中,若能做到孝顺父母,并以慈爱之心对待子女,并将此推及普罗大众,以仁慈之心关爱他们,没有任何的刻薄之情,那么,民众就会自然归附,并忠诚于自己的领导。也就是说,为政者若是能善待大众,其恩德之情也足能获取民心,百姓自然没有悖逆之心。

#一杯干净的茶# #非遗在身边# #中华匠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默念佛号能听清自己的声音(净空老法师介绍他自己的念佛方法) na mo a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信愿持名
  • 如果下个路口要分开了,那么祝你以后的路也会开心顺利♡ 佐樱同人文合集(17.10.30更新)文一周两至三更。但是双花瑞金双道长不可拆想着再来一波互fo~[日常不
  • ” 作者追溯了黑泽明生命中标志性的记忆或创伤——被1923年大地震和两次世界大战接连毁灭的故乡东京,还有兄长的决然离世,还原了黑泽明独特的美学自觉背后深刻的历
  • 警惕儿童自闭症的11项征兆 1.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2.五个月大,不能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3.不能辨认父母的声音 4
  • 学会做一个随性而有个性的人,武装自己,做好自己,别人喜不喜欢你是别人的事儿……时间珍惜点活,别浪费;感情珍惜点处,别愧对;健康珍惜点用,别挥霍;生命珍惜点活,别
  • 小黄却太亲人了,我陪着他吃完一顿猫粮,他还追着我去打水,喵喵叫着,我心都快碎了,感觉自己好无助,不能带他回家,我感觉自己快忍不住哭出来了。路过有几个人,小黄又喵
  • 瑞士珠宝商 Boghossian 在 Masterpiece London 伦敦艺术博览会上推出的新一季高级珠宝——「Silk」灵感源自中国西安、撒马尔罕、威尼
  • 开禧乙丑,刘改之过京口,时广汉章以初(升之)、东阳黄几叔(机)、敷原王安世(遇)、英伯(迈)皆寓是邦,暇日,相与奇吊古,改之题多景楼,有“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
  • [鼓掌] 这段时间咨询和报学关于我们亚航传媒童星的孩子和家长非常多,在此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亚航传媒的关注和支持!【 东莞市亚航传媒有限公司—— 专业致力于小明
  • 龙宫洞周围苍翠欲滴的乌龙山脉如同绿色的屏障,将神秘的龙宫洞揽入怀中。龙宫洞周围苍翠欲滴的乌龙山脉如同绿色的屏障,将神秘的龙宫洞揽入怀中。
  • ![笑而不语]之前因为要考试把微博卸载了,害得我断签了,啊啊啊好难过,怎么可以这亚子[泪][泪][泪]东宫女孩的初见太好听了,你们实在是优秀[心]可是咱们超话排
  • 哈哈哈哈哈哈??
  • 菩 萨救度那些在共业所为中受到伤害的有缘众生,而且都是 好人,只有好人菩萨才会救,比如得同样病的人,为什么 有些人就能活下来,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死了,而那些年
  • #红娘青岛[超话]#【神秘男嘉宾190683号】出生年:1994生肖:狗星座:双子身高:185祖籍:江苏现居地:青岛市南区学历:本科职业:政府部门事业编爱好:拍
  • 哪怕一个人也好,想让全世界知道你所得到的,都源自你的努力,你真的值得世界的宽容以待,因你已受太多磨难。太多人想要伤害他,他却总在称赞粉丝对他的好,给予他舞台与生
  • 体验了挫折,才会更好的把握,风风雨雨是磨练自己的脆弱;平淡不是平庸,厚道不是懦弱,无愧于心无愧于今,心宽自有海阔。体验了挫折,才会更好的把握,风风雨雨是磨练自己
  • 在我们没有功德和愿力去改变它时就当顺应,我们看到的所谓(世风日下)只不过与自已的妄识不等量而已。你本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心]如果让我早点遇见篮球该多好
  • 你最喜欢的古诗词有哪些?[心] 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去年南京大雪时,刚好看到这句,心生欢喜。 2.“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朋
  • 生命中令人悲伤的一件事是,你遇到了一个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但却最终发现你们有缘无份,因此你不得不放手。人生最大的彻悟,是怎么来和怎么去;人生最大的选择,是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