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寄语 | 三宝的恩德,以何为报

三参法师 佛日清凉宝 2022-02-8

《普贤行愿品》十大愿其中一愿是“请佛住世”,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对象就是善知识,善知识是总集三宝的恩德,是众生利乐的源泉;能通达佛的真实义,能解释佛法,能统领僧团。但是不管是僧团也好,还是在家弟子也好,善知识所摄受的众生是具有双向性的。

一方面善知识建刹安僧,统领僧团,度化众生,这是他的愿力,是他要做的事业;另一方面这个事业也取决于他所面对的这个群体。这个群体如果如理如法,大家转换得比较好,修行比较得力,这样的团队就能够产生一种比较好的回馈。

就像一个人种地一样,这个地比较肥沃,种子也选得比较好,到了秋天就会有收获。如果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纵使很努力,种子也不是很好,有可能这一年就会贴本。所以一个善知识所摄受的众生,如果成长得比较良性,最后转凡成圣,就会硕果累累。这也是一份正能量,一份回馈。

以前我们要出去弘法的时候,都对送行的人说,你们好好努力啊,你们是我的大后方啊。往往这只是作为对大家的一种鞭策和希望吧,因为作为弟子,总是希望师父在外面不要太累。如果弟子能把这份心变成修行的动力,降伏烦恼,精进修行,那是很好的。

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娑婆世界,一个善知识往往要面对的是这个场景:前后受敌,四面楚歌我师父纵使这样子修行,度过了那一个个劫难,建了那么多道场,但是有一天师父还是说,这个娑婆世界没有立锥之地啊。这不是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这个没有,而是指世俗缘起上没有立锥之地。

虽然都是师父建立的道场,但是只要有人就有烦恼,只要写牌位就有阴性众生。人的烦恼加阴性众生,一个道场就很难呈现出阳性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一个漏洞,要注入多大的水量,才能超过漏洞的流量,而且不仅能够保持平衡,还可以让这个水呈增长趋势,这是要多大的福德资粮啊。

作为佛弟子、修行者,如果这一辈子的修行,连三宝的恩德都不能报,还怎么说自己在认真修行呢?实际上要成长到有报恩的能力,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是需要实力的。所以希望这个话题能变成大家精进修行的动力。

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就会把自己的生命集中起来做一点事情,就怕生命没有聚焦、没有一个精准的目标。我们看冬天的阳光好像没有力量,但是拿放大镜聚焦起来,照样可以点燃纸张;如果不用放大镜去聚焦阳光,就是夏天再猛烈的阳光,也不会让一张纸晒着晒着就点燃了。

你如果总是想着我现在吃着三宝的饭,我这一生能报恩吗?我想你会成为一个报恩者的。因为当你集中自己生命的力量,精准地去用功办道的时候,你会成为一个摆脱烦恼的修行者。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生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

并且老实说,这几十年没有多长时间可以用来修行。更何况睡觉还要去掉三分之一的时间,还有吃饭穿衣、生活琐碎要去掉很多时间,被烦恼围着打又去掉很多时间。我们在座的每一天制造轮回、生烦恼的时间,远远地要大于我们有道心、念佛持咒的时间。

我们要学佛很久,才会真正地现前智慧的。天天念“阿弥陀佛”,哪一天能知道真正的无量光无量寿是什么了,智慧就现前了,才有资格“烦恼即菩提”,否则烦恼就是烦恼,生死就是生死,佛弟子第一个就是要开智慧。

所以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是一切诸佛之师,是我们的师父。我们最重要的生命课题,是解脱还是轮回的根本点,就在于智慧有没有开。《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们是见诸相就是相,美其名曰是修行了。

但是我们脚踏实地的还是在这个烦恼生死网中。所以我师父百年纪录片为什么叫《觉岸》?就是要我们思考,怎样依着师父的殊胜因缘,我们也能在生死大海中两个脚尖点到地,能登上岸,不再受生死之苦。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虽然一起住、一起吃饭、一起劳动,但是修行是不能替代的,是要每一个人自己用功的。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成功。所以今天要抛出这个问题来:我们在三宝地里,我们此生能报恩吗?我们能成为一个报恩者吗?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甲子纳音

以下摘录<<三命通会>>之"论纳音取象", 以体味其义.
昔者, 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 号曰花甲子, 其花字诚为奥妙, 圣人借意而喻之, 不可着意执泥. 夫自子至亥十二宫, 各有金、木、水、火、土之属,始起于子为一阳, 终于亥为六阴, 其五行所属金、木、水、火、土, 在天为五星,于地为五岳, 于德为五常, 于人为五脏, 其于命也为五行. 是故甲子之属乃应之于命, 命则一世之事. 故甲子纳音象, 圣人喻之, 亦如人一世之事也. 何言乎?
子丑二位, 阴阳始孕, 人在胞胎, 物藏其根, 未有涯际; 寅卯二位, 阴阳渐开,人渐生长, 物以拆甲, 群葩渐剖, 如人将有立身也; 辰巳二位, 阴阳气盛, 物当华秀, 如人三十、四十而有立身之地, 始有进取之象; 午未二位, 阴阳彰露, 物已成奇, 人至五十、六十, 富贵贫贱可知, 凡百兴衰可见; 申酉二位, 阴阳肃杀,物已收成, 人已龟缩, 各得其静矣; 戌亥二位, 阴阳闭塞, 物气归根, 人当休息,各有归着. 详此十有二位先后, 六十甲子可以次第而晓.

甲子乙丑何以取象为海中之金? 盖气在包藏, 有名无形, 犹人之在母腹也;
壬寅癸卯绝地存金, 气尚柔弱, 薄若缯缟, 故曰金泊金. 庚辰辛巳以金居火土之地, 气已发生, 金尚在矿, 寄形生养之乡, 受西方之正色, 乃曰白蜡金; 甲午乙未之气已成, 物质自坚实, 混于沙而别于沙, 居于火而炼于火, 乃曰沙中金也,壬申癸酉气盛物极, 当施收敛之功, 颖脱锋锐之刃. 盖申酉金之正位, 干值壬癸,金水淬砺, 故取象剑锋而金之功用极矣; 至戌亥则金气藏伏, 形体已残, 锻炼首饰, 已成其状, 藏之闺阁, 无所施为, 而金之功用毕, 故曰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何以取象桑柘木? 盖气居盘屈, 形状未伸, 居于水地, 蚕衰之月, 桑柘受气, 取其时之生也; 庚寅辛丑则气已乘阳, 得栽培之势力其为状也, 奈居金下,凡金与霜素坚, 木居下得其旺, 岁寒后凋, 取其性之坚也, 故曰松柏木, 戊辰己巳则气不成量, 物已及时, 枝叶茂盛, 郁然成林, 取其木之盛也, 故曰大林木;壬午癸未, 木至午而死, 至未而墓, 故杨柳盛夏叶凋, 枝干微弱, 取其性之柔也;故曰杨柳木; 庚申辛酉, 五行属金而纳音属木, 以相克取之. 盖木性辛者, 唯石榴木; 申酉气归静肃, 物渐成实, 木居金地, 其味成辛, 故曰石榴木; 观它木至午而死, 惟此木至午而旺, 取其性之偏也; 戊戌己亥, 气归藏伏, 阴阳闭塞, 木气归根, 伏乎土中, 故曰平地木也.

丙子丁丑何以取象涧下水? 盖气未通济, 高段非水流之所, 卑湿乃水就之乡, 由地中行, 故曰涧下水; 甲寅乙卯, 气出阳明,水势恃源, 东流滔注, 其势浸大, 故曰大溪水; 壬辰癸巳, 势极东南, 气傍离宫,火明势盛, 水得归库, 盈科后进, 乃曰长流水也; 丙午丁未, 气当升降, 在高明火位, 有水沛然作霖, 以济火中之水, 惟天上乃有, 故曰天河水; 甲申乙酉, 气息安静, 子母同位, 出而不穷, 汲而不竭, 乃曰井泉水; 壬戌癸亥, 天门之地,气归闭塞, 水力遍而不趋, 势归乎宁谧之位, 来之不穷, 纳之不溢, 乃曰大海水也.

戊子己丑何以取象霹雳火? 盖气在一阳, 形居水位, 水中之火, 非神龙则无,故曰霹雳火; 丙寅丁卯, 气渐发辉, 因薪而显, 阴阳为治, 天地为炉, 乃曰炉中火也; 甲辰乙巳, 气形盛地, 势定高冈, 传明继晦, 子母相承, 乃曰覆灯火也;戊午己未, 气过阳宫, 重离相会, 丙灵交光, 发辉炎上, 乃曰天上火也; 丙申丁酉, 气息形藏, 势力韬光, 龟缩兑位, 力微体弱, 明不及远, 乃曰山下火也; 甲戌乙亥谓之山头火者, 山乃藏形, 头乃投光, 内明外暗, 隐而不显, 飞光投乾,归于休息之中, 故曰山头火也。

庚子辛丑何以取象壁上土? 气居闭塞, 物尚包藏,掩形遮体, 内外不交, 故曰壁上土; 戊寅己卯, 气能成物, 功以育物, 发乎根茎,壮乎萼蕊, 乃曰城头土; 丙辰丁巳, 气以承阳, 发生已过, 成其未来, 乃曰沙中土也; 庚午辛未, 气当成形, 物以路彰, 有形可质, 有物可彰, 乃曰路傍土也,戊申己酉, 气已归息, 物当收敛, 龟缩退闲, 美而无事, 乃曰大驿土也; 丙戌丁亥, 气成物府, 事以美圆,阴阳历遍, 势得期间, 乃曰屋上土也.
余见路旁之土, 播殖百谷, 午未之地, 其盛长养之时乎? 大驿之土通达四方,申酉之地, 其得朋利亨之理乎? 城头之土取堤防之功, 五公恃之, 立国而为民也,壁上之土明粉饰之用, 臣庶资之, 爰居而爰处也; 沙中之土, 土之最润者也, 土润则生, 故成其未来而有用; 屋上之土, 土之成功者也, 成功者静, 故止一定而不迁. 盖居五行之中, 行负载之令, 主养育之权, 三才五行皆不可失, 处高下而得位, 居四季而有功, 金得之锋锐雄刚, 火得之光明照耀, 木得之英华越秀, 水得之滥波不泛, 土得之稼穑愈丰. 聚之不散, 必能为山, 山者, 高也; 散之不聚,必能为地, 地者, 原也. 用之无穷, 生之罔极, 土之功用大矣哉!

五行取象, 皆以对待而分阴阳, 即始终而变化. 如甲子乙丑对甲午乙未, 海中沙中, 水土之辨, 刚柔之别也; 庚申辛已对庚戌辛亥, 白蜡钗钏, 乾巽异方,形色各尽也; 壬子癸酉对壬午癸未, 桑柘杨柳, 一曲一柔, 形质多别也; 庚寅辛卯对庚申辛酉, 松柏石榴, 一坚一辛, 性味迥异也; 戊辰己巳对戊戌己亥, 大林平地, 一盛一衰, 巽乾殊方也; 戊子己丑对戊午己未, 霹雳天上, 雷霆挥鞭, 日明同照也; 丙寅丁卯对丙申丁酉, 炉中山下, 火盛木焚, 金旺火灭也; 甲辰乙巳对甲戌乙亥, 覆灯山头, 含光畏风, 投光止艮也; 庚子辛丑对庚午辛未, 壁上路旁, 形分聚散, 类别死生也; 戊寅己卯对戊申己酉, 城头大驿, 东南西北, 坤艮正位也;

丙辰丁巳对丙戌丁亥, 沙中屋上, 干湿互用, 变化始终也.圆看方看, 不外旺相死休; 因近取远, 莫逃金木水火土. 以干支而分配五行,论阴阳而大明始终. 天成人力相兼, 生旺死绝并类. 呜呼! 六十甲子圣人不过借其象以明其理, 而五行性情, 材质, 形色, 功用无不曲尽而造化无余蕴矣.

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所谓「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一般人都知道文殊法门「 弹偏斥小 」,

却忽略了文殊法门所弹斥的,乃是小乘的不发心,不是弹斥小乘的修行。

在修行上,三乘同观性空,岂可轻率否定。
  
通达法性者,自然就明白「 法无定法 」的妙用。

「 法无定法 」是般若智慧的精义之所在。

此一精义,在文殊法门中更是发挥无遗。

值得注意的是,「 法无定法 」如果被滥用,

那么,「 法无定法 」可能就变成无法无天了。

因此,所谓「 善用方便 」,

必须以「 深观法性 」的智慧为基础,

否则方便的结果反而是不方便了。

《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所谓
「 无方便慧缚,
有方便慧解,
无慧方便缚,
有慧方便解。」
  
文殊法门的方便善巧很多。

如实而论,在本文上下文中,很多法门都可以说是方便门。

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广引细谈。
  
9 . 入一切诸佛法门。
  
在《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

特别谈到了一个法门,
叫做「 入一切诸佛法门 」。

阿难尊者在维摩诘居士向香积佛请饭之后,不禁大为赞叹。

佛陀便为他说了一番开示。
  
阿难白佛言:
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
如是如是,阿难!

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

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

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

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
  
这一段话有两个重点。

第一层,施作佛事,方便多多。

香积佛可以用香饭来转化人心,

阿弥陀佛可以用五尘说法来接引众生,

这是何等丰富的启示!

因为施作佛事的方便不同,

因此菩萨对于十方佛土的净与不净,应当一视同仁。
  
第二层,八万四千烦恼,表面上看来,是八万四千魔,芸芸众生为之疲劳不已,

但从文殊法门看来,这却实是诸佛施作佛事的另一种方便。

为什么?

因为众生有所贪,你贪福报,你贪功德,

很好很好,我来教你布施法门吧,布施可以修福呀!

佛不我欺,布施修久了,贪心慢慢也就化掉了。

《大般若经》所谓
「 如是烦恼于大菩提虽为障碍,

而于能引菩提资粮有能助力。

是故菩萨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永灭除。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贪瞋痴等烦恼,对凡夫而言,

虽然是苦恼的根源,却未尝不可因势利导,

把它转化为引生菩提的资粮。

你不用担心,贪福报、贪功德不也是「 贪 」吗?

没关系,「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这一层奥妙,值得善加体会。
  
《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有一段经文,

与上文善用烦恼而施作佛事的理念可以相互辉映。
  
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示行贪欲离诸染着,

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

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

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示行瞋恚而常慈忍,

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

示行乱意而常念定,

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

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示入刑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这一段话说明了菩萨道的广大弹性。

但不管弹性有多大,一切作为的业报,都必须由你自己承担。

此所以经中说
「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为什么?

戒律是死的,生命情境却是活的。

在常态下,当然要严守净戒,

但遇到非常状况,这个时候,开缘的判断,就非常重要。

因此,有些作为,看来好象是犯戒,其实不然。
  
不但如此,在佛教的修行上,

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 罪恶感 」。

罪恶感会干扰禅定的生起,

罪恶感会摧毁善念的增长,

罪恶感会导致自暴自弃,最糟糕的是,

罪恶感会障碍智慧的开显。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罪恶感愈重,修行愈不容易得力。

此所以佛教只许「 忏悔 」,

不许「 后悔 」。

「 忏悔 」与
「 后悔 」不同。

「 忏悔 」是断悔,是利用改过迁善来断除心中的悔恨之根。

「 后悔 」则是让自己的心灵在悔恨中不断地「 重复 」而已。

《维摩诘经》〈弟子品〉也触及这个问题。
  
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

来问我言:
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我即为其如法解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所以者何?

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其心然,
罪垢亦然,
诸法亦然,
不出于如。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我言:
不也。

维摩诘言:
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

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 犯律行以为耻 」,这是罪恶感。

这个罪恶感的延续,只是增长这两个比丘对戒律与僧团的逃避倾向罢了。

经中所谓「 不敢问佛 」,正是一个讯号。

文殊法门的过失管理,是从「 深观法性 」上,深观罪性不可得,

否则「 戒垢 」就可能被内化为「 心垢 」,这根本不是佛法。

此所以维摩诘居士直接了当地告诉优波离尊者说:

「 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10 . 不动相法门。
  
《诸法无行经》在佛陀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中,出现了一段有关「 不动相 」的说明。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远离诤讼通达贪欲性故,

世尊!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拿贪欲做例子,很多人一听到贪欲,心理上就会起排斥。

但《诸法无行经》经中说,

一切诸佛因为已经深入了一切法的平等性,

在贪欲法上,已经通达了贪欲的法性,也就是空无自性,

所以一切诸佛对于贪欲法,

已经安住在「 不动相 」之中。

所谓「 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这句话是总关键。

菩提菩提,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通达了贪欲的真实性。

明白处叫做菩提,不明白处叫做贪欲。

已明白者称之为佛,不明白者称之为凡夫。

就是这么简单。
  
文殊法门在整个佛教的传承上,

基本上是以「 阿閦佛 」为中心,

「 阿閦佛 」意为不动佛,

在五方佛的信仰体系中,属于东方之佛。

《维摩诘经》也特别提到,

维摩诘居士来自「 阿閦佛 」的佛土。

这个「不动相」法门,在文殊法门的修持上,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文殊法门极为深广奥妙,上文所述,

只不过是笔者个人把这几年来研读

《维摩诘经》与
《诸法无行经》的心得,
稍作整理而已。

限于时间与篇幅,有些细微的地方,不及详论。

再如《文殊.般若经》详述一行三昧的修持法要,

深入阐明「 即心即佛 」的念佛观,

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容当另文述之。
  
整体而论,文殊法门处处不离圆顿要义。

但圆顿要义不是空谈高论,其切入处乃在当下这一念心。

圆顿要义的实现,也离不开日用寻常之间的渐进渐入。
  
本文写作之际,笔者心中忽现一偈,

爰题之为「 文殊法门摄颂 」,录之如下。
  
如实深观法界性,
当下烦恼即菩提;
  
触处皆是不二门,
圆成方便妙吉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算久违的睡前碎碎念[揣手]坦白一下单身日记其实写了一天就没再翻开本儿懒人表示想写什么但又懒得记下来再也不是高三天天写日记还夹花瓣的小姑娘了[裂开]跟G老师复盘
  • #蛋挞# #蛋挞的做法# 分享我的蛋挞做法食材:淡奶油50克, 纯牛奶100克,鸡蛋3个(想要蛋味浓一些可以自己加) 细砂糖:2勺(吃饭的小勺)蛋挞皮的多少看
  • 所谓演法度人,若是连自己都修持不好的话,所演之法所度之人又会是哪般?我喜欢过演出后逛赛斯,老板可能不在there's30级赛罗(3局)​​☔ 枉棂梅,失心疯♨
  • 从舞台上散发耀眼光芒的Z世代原创音乐领军人物,到银幕上注入角色灵魂的百变演员,再到此次解锁特邀主演和音乐策划双重身份人生第一次看脱口秀之旅第一位小哥哥忘记名字了
  • @摩登兄弟刘宇宁 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刘宇宁白愁飞 ❥刘宇宁★lyn❦ 摩登兄弟刘宇宁☆宁哥❧棚主[抱抱]#摩登兄弟[超话]# ​​​#任嘉伦[超话]##任
  • 薛洋最后的结局,他也后悔了吧,他和晓星尘终究不是一路人,谁能保证,不会选择薛洋那条路呢?可能到最后会觉得也无所谓真假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Hansen还很喜欢历史和神话,他曾将历史事件与神话结合起来,呈现在画布上(图6)。【赠送运费险】 淘宝天猫优惠券搜索神器猛戳》【丹麦艺术】-一幅画带你走进丹麦
  • #缓解emo书单#【2022年刀锋图书奖春季非虚构榜单】#嘉佳分享#没有书单是完美的,但正如作家张佳玮所说,热爱书的人善于从每一本书、每一份书单里按图索骥找到更
  • 来吃传说中炒面里的“爱马仕”七点多在小巷子里面找了半天,后来打电话问老板地址说要八点半才能来,又去转了几圈,老板来的时候被围上来的四五个熟客催促营业,后面来的只
  • 那就喝它低GI奶茶!那就喝它低GI奶茶!
  • FDU丨品牌情报站HACKESCH️ FDU®✨ HACKESCH -HACKESCH真的是取向狙击 简简单单随性慵懒开衫和碎花一直是人气爆棚单品毫不费力就能完
  • 此外,黄疸一般都是轻度的,孩子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临床表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表现的特点是,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0天消退,
  • 心灵大解脱后,你所见的云、雾、水、月、光、色、花、叶,可能没有一样是真的,可靠的,即使这一切是虚幻的虚幻,但在你肉体的这一刹那的感觉反应上,至少它们都可见可触,
  • 3*最后调色的话,再保留原有的皮肤上统一肤色就可以了。很多新人都想记录出嫁前的样子[女孩儿]和闺蜜伴娘们一起,拍摄闺房照[兔子]早上化妆后-穿婚纱秀禾之前:[星
  • (全部都有聲音,並且也看一萬遍爸媽一起害羞的轉身16. 猜歌唱生日快樂那裏,爸好開心的看著媽唱出那句:親愛的親愛的生日快樂17. 還是猜歌,我忘記是哪首了,但
  • 眉心舒展,面带微笑和平盛世的动乱冲击极大若把杜甫诗集又仔细重读一遍,突然间明白了安史之乱这件事,为啥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冲击大.此前历史上的乱世都有预兆期,知识分子
  • 前年,在DY看到金晨跳舞的视频,很燃,吸引了我,然后搜了下她资料,主要是看美照[哈哈],也发现我TB上用了N年的头像原来是金晨的[哈哈]去年看七种武器,挺喜欢后
  • 【财经新闻早知道:个人养老金制度有望落地 每人每年缴纳上限或1.2万元】宏观经济◆国务院常务会议:稳就业与稳物价同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财政部、
  • 在10月27日的听证会上,华云数字一方有理有据地的阐述了平台秉承的是利他的初心,践行的是国家的消费扶贫政策,其发心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华云数
  •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说走就走的朋友、一个说来就来的假期、果然、一切都刚刚好。我冬天在海南度过,四季如春,对春的归来“钝感”没有一惊一咋地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