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要有人会实施急救#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我们收治的病人往往病情较重,特别是住在我们专科ICU里的病人,在医院里,我们医护常常通过电除颤把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遗憾的是,作为能够在关键时刻决定人生死的仪器——AED,在医院以外的地方却处于"数量不足,无人会有"的处境,这样的现状使得很多心脏骤停者错过黄金 4 分钟的最佳救治时间。

抢救,不仅仅只在医院,院前抢救也是与死神赛跑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数据表明,在我国,每分钟就有1个人因为心脏骤停突然倒地。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高以翔事件,根据相关报道,高以翔在深夜录制节目时发生心源性猝死,但直到 5、6 分钟后才进行心肺复苏,也并未使用 AED,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

由于AED的缺乏和相关科普的不足,很多人对AED都有误区,觉得这个应该很难,需要专业人员使用。从某种角度来说,AED的使用比心肺复苏更加简单,因为心肺复苏还涉及按压深度和频率等等,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很多时候抢救并不标准。

而且AED的操作更加简单,这个仪器本身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率,并决定是否进行电除颤。所以,AED 并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使用AED 来抢救生命的人员,可以是家人,可以是周围的学生,可以是经过的大妈大爷,可以是专业的医务人员,也可以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以是在场的每一个普通人,但在拿起 AED 的那一刻,他们的身份都是——为挽救生命而努力的人。

我希望有一天,在我们身边的每个公共场所都有这样一个承载着"希望"的生命仪器——AED
#V光计划##健康美美过新年#

我儿子。

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B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

在预产期前20多天,B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41mm*38mm。

4*4C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婴儿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毕竟长达10个月的孕检,啥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最后半个月才讨论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第三天就做了B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62mm*42mm*42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晴天霹雳。

那种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照顾好产妇和BB,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出生后20天做了第一次MR。

说起做MR,真没想到是这么难。因为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省城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第一次检查失败。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不管怎么样,第二次终于把检查做好了。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58mm×42mm×49 mm,考虑为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差不多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MR,结果:“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50mm×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时我们早有心理准备了,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省里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省里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100元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先简单说一下情况吧。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全省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

我们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毫无道理!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

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100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5分钟。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这……

叫我们怎么办?

唉……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市里面的医院看,还有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而且我担心,名气不大的医生需要争取经验和案例,积累自己的技术和声望,能力不知道达到水平没有。

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于是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B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但是,观察又怎样?

从开始的4CM,3个月就长到了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肚里。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给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9CM,而是变成了7CM!

再下一个月,7CM变成了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6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MR,已经变成了39mm×30mm。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谢天谢地,更感谢小BB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一年后,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B超,验血,各种指标正常,B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一个8CM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4S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这个事,本来不打算说出来让人知道,但还是写了这么多。

因为,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https://t.cn/RGKiYxK

#面瘫[超话]# #神经外科[超话]#
8岁女孩重获新生[太阳]
患者女性,8岁,来自安徽六安,因“右眼斜视约2个月,走路不稳约1个月”入院。核磁检查发现脑干占位性病变。入院时右眼外展受限,左眼外展轻度受限,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由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俊廷主任主刀,行“右远外侧入路脑干肿瘤切除术”,肿瘤近全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治疗后患者右侧面瘫及眼球活动情况较前好转,切口拆线,甲级愈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易峰情书】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四季】你是我的春天, 你是路旁的烟柳, 牵动着我的目光, 不知不觉的我已沦陷,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你一袭白衣,翩然而来, 抑
  • 员工只要拿出证据,证明你是因用人单位安排了过多的工作任务或减少了工作人员,而使你不得不在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加班,那么,这就是事实加班。所以,你如果想要加班费,
  • 我们从吴敏霞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夺得女子双人三米台冠军得来的灵感,特地为她准备了一个三米高的婚礼蛋糕,这应该也算是目前国内婚礼史上最高的婚礼蛋糕了吧!
  • #mti# #翻译硕士# 求助:杨老师,我是2019级跨专业的双非M T I,冒昧的打扰您是因为内心非常着急,迷茫不知所措,另外也想借此机会,通过您的QQ空间告
  • #小野推文# 推:《不妥》作者:linxuan 这个也是一个小短文,就是每次受两次分手都被攻给撞到,其实攻早都对受有意思了,但是作者大大真的太会写了,暧昧期间简
  • 《笑红尘》《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主题曲,不得不说,那时候的影视歌曲无论词曲还是歌手的演唱,都是万里挑一!那些个耳熟能详的大人物相信很多人可以一口气说出十几二十个
  • 爱国是一种坚坚定的民族精神,更互动不要带没有宽似海,哪有风风平浪浪静,做人,尽本分,做事,凭良,穷时,要要把自己己当人人,没人扶的时时候自己要站直,富时,要把别
  • #股票##财经##我要上微头条#炒股,一旦出现“涨停回旋镖”形态,我会果断进场,坐等主力二次拉升的开始,如果你也喜欢做强势股,请认真阅读本文,并领悟其中精髓,值
  • 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最少可用原则”采集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重点包括医疗机构资质、医务人员资质、诊疗科目等信息,对互联网诊疗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明确整改
  • 以前距离很遥远、懵懂且简单所以能够好好地注视艺术如今在现实,开始逐渐懂得并接纳背后的缘由时,看不进去原来觉得好的东西只想看轻松的,看b站和抖音《一一》我想看好久
  • #尼泊尔# 每次出发前总是那么的焦灼烦躁,忐忑不安,而每次从公司离开时同事们温暖的践行都让我觉得像生死离别似的又好笑又感动,还有爸爸帮我打包的鹞鹰,和一句句看似
  • 同样,在去年12月底,老营派出所民警在辖区摸排欠薪矛盾纠纷工作中发现,2019年1月至8月,武当山特区有宏精铸有限公司因公司经营不善于2019年9月停止生产,3
  • 而这背后就是此消彼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和社会崩溃,20多年里完全失去了更新战舰的能力,而中国则稳步研发并装备了各级战舰。就以被认为技术进步最迟缓的陆军为例
  • #丁程鑫[超话]# ✨#丁程鑫 十九岁不被定义的s# [牛大发]新春快乐& !『鑫想事程』w//x封面 ✨获取方式:1. 关注@时代少年团-丁程鑫2.
  • 研究院将为研究生提供高质量课题和实践内容,保障研究生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选派优秀企业导师全面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及相关合作。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恭喜你迎来人生的第二十三个年头,以及你来到中国过的第一个生日,这个生日可能没有妈妈和姐姐的陪伴,老朋友也不在,但是他们肯定都会换种方式祝福你。从前很吝啬宣之于口
  • 如果我有一个铲屎官和主人,严格把控我的饮食,把一切吃的都藏起来,并且没收所有零用钱,相信我也能瘦下来。就在这个时候,大的也回来了,嘴里也叼着个东西,貌似比小的叼
  •  王勃以他一身的才学,虽然因为年少轻狂和无知,得罪了当朝,冒犯了天子,再加上命运的作弄,令自己繫上了死罪,但在监牢中的那几年,他从未停止过创作及思考国家的兴盛之
  • 你更适合真正的大女主、女强人的剧本,别整太多天真无邪[污][嘻嘻]P.S.吐槽一下最后一集的剧情,你俩都知道不会放任对方独闯敌营解救楚有祯,为什么不能敞开心扉、
  • 来一场谋划已久的旅游,迫不及待的对让自己心痒难耐答案,与朋友去最喜欢小餐厅相互庆祝然后说说考后计划呢,直接冲进网吧玩个三天三夜,拿回很久没有触碰的手机捣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