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 |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一直补到佛位

悟公上人 佛日清凉宝 今天

极乐世界,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所有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里面,还有许多人在这一世上,就可以补到佛的位置,多得很。也不是用算术就可以知道的数目,只能够拿“无量无边阿僧祇”来表达。

      “一生补处”四个字,上面我已经表达过,补到佛位的意思。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要修到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何况在一世里头修到等觉菩萨,这就是一生补处。“佛”,我们上面已经详详细细地说过,大家都晓得。佛是莲花已开、大梦已醒,三觉圆、万德备,有八十种好、有三十二相。

佛的补处的位,现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只有这一次,在莲花里头生出来,慢慢地一直向上修,就可以修到补处佛的位子。补处,就是补佛的位子。像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过了以后,观世音菩萨补处。所以,观世音菩萨头顶戴佛,这个佛就是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头顶戴着葫芦瓶,这就是大势至菩萨今后是补观世音菩萨的位子。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这个无量还是有数目的了。补处,就同现在做官补缺一样。有了一个缺处,才可以补到一个位子。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渐渐地修,修到了等觉菩萨的位子,只要有佛的位子缺出来,就可以补佛的位子,就是“补处”意思。

独留这部经在世间,现在这一个大劫,叫做贤劫。在这个贤劫里,总共有一千尊佛,这一千尊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出世,现在已经出了四尊佛了。第一尊佛叫拘留孙佛,第二尊佛叫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佛叫迦叶佛,第四尊佛叫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这尊佛涅槃了,就再有一尊佛出来补他的位子。

     将来到释迦牟尼佛末法一万年以后,差不多要过完的时候,所有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种种佛经,除了这一部《阿弥陀经》还住世一百年,还有一百年留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别的佛经,你到藏经楼去看看,本子翻开来,只有白纸没有黑字了,唯独还有一卷《阿弥陀经》保留着,独留在世。

     到那个时候,众生福气非常薄了,佛法也没有人传了。《阿弥陀经》比别种佛经多留一百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也是释迦牟尼佛的特别恩典。因为别种佛经都没有了,别种方法都不能够修了,把这部《阿弥陀经》多留一百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让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还可以修这种念佛法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免得在这个世界里头一世一世地受苦。

     到一百年过了以后,我们这个世界上就一句佛法也都没有了,再要经过很多很多的时候,到了增劫的时代。那么,从人的寿命加到八万四千岁,再减到八万岁,这个时候就应该轮到弥勒佛出世,补释迦牟尼佛的佛位了。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是阿弥陀佛,将来阿弥陀佛之后就是观世音菩萨补处,佛号叫“普光功德山王佛”。再后来就是大势至菩萨成佛了,佛号叫“善住功德宝王佛”。

不退转、寿命长, 讲到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可以一直补到佛位的缘故,是有两种讲法:一种就是上边所说过的,只有向上修,没有退转来的缘故;一种是因为寿命长的缘故。因为别个世界上的人,都没有这样长的寿命。所以用功的时候,也没有十分长久。

若是根机浅薄一些的,恐怕等不到修成功,寿命已经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寿命是无穷无尽,千千万万年地修上去,哪里会有修不成功的道理啊?况且,还有上边说的种种不会退转的缘故。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比任何什么世界都好,就为这种道理。这是说凡夫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能够到一生补处的地位。

     还有一种说法,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有许多已经修到了一生补处的地位。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已经修到了一生补处的大菩萨。这些大菩萨,都在佛前发愿,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可是你要晓得这是为了影响众生,这道理我们要晓得。可见得西方极乐世界实在是好得不得了,所以大菩萨也都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那么我们这种凡夫,还可以不赶紧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吗?若是真能够发这个愿心,将来自然一定会应的。阿弥陀佛的殊胜大愿,又《无量寿经》里头,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六十七亿不退转的菩萨,要发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他们都是供养过了无数的佛的,就同弥勒菩萨一样的。

     弥勒菩萨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既然说他们同弥勒菩萨一样,那么也都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了。照这样看起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确有许多已经修到一生补处的地位了。但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上边既然说都是不退转,并且还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劫的寿命,那么应该都修到一生补处地位。

为什么经里不说都是“一生补处”,但说是多有呢?“多”,有许多的意思,并不是完全的意思,这里头有道理的。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个大愿里,有一个愿心怎么说?若我成佛了,我国内人民的寿命没有数目限制的。除了那个人未来有其他的愿心,要去他方世界教化众生。那么,要长寿、要寿短,就可以随他的便。若是不能够这样的话,我就不愿成佛了。

还有一个愿心怎么说呢?我若是成了佛,旁的世界里的许多菩萨,若是要生到我国里来,一定能够修到一生补处地位。除了他自己本来有其他的愿心,要到其他的许多佛国里头去,修种种的功德,教化众生。那么,要去就去,也可以随他的愿。若是不能够这样,我就不愿成佛。

一生补处菩萨,因为阿弥陀佛有这样两个大愿心,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或是因为自己本来有旁的愿心,不要永远住在西方极乐世界。像弥勒菩萨已经亲近过阿弥陀佛,从阿弥陀佛世界出来,再到各处去度众生。或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得了些好处,等不到修到一生补处的地位,就要到别的佛国里头去修了,都可以随便各人自己的心愿。

那么,在西方极乐世界里头的修行人,就不一定都是得到一生补处的地位了。所以,这“一生补处”,只说“多有”,不说“都是”,就因为这个缘故。还有一层,照上边“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这两句经文看起来,可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不全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还有许多声闻在里头,这也是不能够说“都是”,只能说“多得很”。 

但是已经修到了一生补处的菩萨,也都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往生的自然多了。像上边所说娑婆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转的菩萨,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个世界已经有这样许多一生补处的大菩萨,生到那里去。那么,十方无穷无尽的世界里头,一定也都有这样的大菩萨。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哪还可以算得清数目?数不清。何况还加上了生到那里去的凡夫,也慢慢地修到了大菩萨的地位,那自然更加没有数目可以算得清楚。这一段是说凡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渐渐地修上去,一直都补处佛位的很多;并且已经修到了一生补处的大菩萨,愿意生到那里去的,也是很多。

 出处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悟公上人   讲解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净慧长老:生死就存在于生活中,把握当下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

佛教讲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死。简单地来说,生活问题如果不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话,主要靠物质来解决;而生死问题主要靠精神来解决。实际上佛教有时候是把两个问题糅合在一起,生死问题也包括了生活问题,生活问题也包括了生死问题。佛教是把两者放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点上来思考和处理的。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在分析的时候作两点来分析是可以的,但是解决的时候就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决,不能分成两次来解决,要一次性解决。解决生死问题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也就是解决生死问题。为什么呢?我们众生或者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就是生活,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它既包括生活问题,也包括生死问题,因为生死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我们一般人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总是截然地把生和死放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认为我们从娘肚子里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生,到临终咽气的那一刻就是死。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生和死实际上是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念当中,所谓念念生死。

没有生活当中每一念的生死,也就不可能有那种阶段性的生死,如果把生死仅仅看作是生的那一刻、死的那一刻,就没有因果的相续。因为生死是一个因果念念相续的过程,所以佛教在处理生活问题和生死问题时,把它们摆在一个点上作一个统一的思考、统一的处理。

这一个点在什么地方呢?这一个点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也是历代祖师所说的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既有生活问题也有生死问题, 把当下这一念处理好了,生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了。

这样讲是不是有些玄呢?我们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实际上问题就是这么直接。我们每天晚课都要念的“蒙山施食”仪规,一开头有四句话:“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什么是法界性呢?这就包括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生死问题的本来、生活问题的本来就是法界性。法界性在哪个地方呢?一切唯心造。心有凡心、圣心,有生死心、菩提心,区别何在?一念迷悟之别。一念迷就是生死心,一念悟就是圣贤心。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行不要绕圈子,而是直截了当地从当下这一念来修。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够了生死于生活中;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能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生活可以说就是生死问题,修行也可以说就是生活问题。为什么呢?修行就是觉悟,生死是迷或者说生活是迷。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千头万绪,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也是千头万绪,种种的问题,把它概括起来,很简单, 就是一个生死问题、一个生活问题,或者说一个迷的问题、一个觉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和表现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一切条件的限制。任何东西可能都是有条件的存在,要说无条件存在的东西,恐怕就是烦恼。当然,烦恼也是有条件的,但在好多情况下,它可以不受条件的限制。我说的这个条件,比如职位高低、钱财多少、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等等,烦恼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限制。

它唯一可以让步的地方,那就是在觉者面前,在觉者面前烦恼转化了。烦恼在觉者面前还有没有呢?还是有,觉者也要面对我们人类所面对的这些问题, 但是对觉者来说,他不把烦恼当作烦恼,他在烦恼当中把烦恼转化了,所谓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在有些地方叫灭除烦恼、断烦恼。断也好,灭也好,实际上都是转化。他不以烦恼为烦恼,就是断了烦恼。

不以烦恼为烦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有人欺负你,你生气不生气?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古代有一位祖师,皇帝叫他到京城去,他不去,他说他有病。叫了一次他不去,第二次又来叫,又来催,他还是不去。到了第三次,皇帝派来的京官就对老和尚说:你老人家可要识抬举呀,皇帝三次召你都不去,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你人不去,就要把你的头拿去见皇帝。

他说那很好,于是说了四句话,我只记得后两句,“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杀头好像刀子割风,风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痒, 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那就是将烦恼转化了, 将生死转化了。生死就成了菩提了,生死就成了涅槃了。烦恼成为菩提了,彻底地觉醒了,历史上像这样的事情很多。

我们天天在诵《金刚经》,《金刚经》上面讲佛陀在因地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肢解,他在那个时候没有嗔恨心,更没有烦恼,他彻底地了了生死。在什么地方了生死呢?就是在生活中了生死,将刀子来割他的头,那就是生活,他不起烦恼,不动念头,这个就是真空。

不是说修行的人就没有烦恼了,烦恼都躲开他了。可以说越修行的人烦恼越多,他躲避不了的,怎么会躲避得了呢?烦恼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不论任何情况,就是看你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处理。你处理得好,烦恼就是菩提;处理得不好,烦恼就成了生死了。

所以,烦恼随时会遇到,烦恼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念当中,我们每一念都有生死,所谓“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烦恼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修行也同样要如此,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还要不能有疲厌,不能有满足感。

这个很现实啊!我们不管是年老的人也好,年轻的人也好,是出家修行也好,在家修行也好,一定要把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同时来解决。要在生活中解决生死问题,在解决生死问题的同时来生活。这样才是我们修道者、求道者的生活。能如此,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没有空过的时候。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观照自己,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生活在圆满、幸福、安祥之中。

实际上不是因为这样的推理才有这个问题存在,你当下去体会这个问题也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一念一念的迁流,哪有生死啊?这个念念迁流是从我们有这一期生命、从你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如果把这个念念迁流往前延伸,那就可以延伸到过去生中,一直可以延伸到过去的无量劫中;而把它往后延伸、往未来延伸,也是一直可以延伸到未来的无量劫中,这就是我们这一念心。

我们这一念心就叫法界性,法界性就是法身,法身是无始终、无内外的。我们人人具足此法身。虽然在迷失当中你不能确知,但是这一点灵明不昧的觉知觉照,永远没有离开你,永远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也可以说永远都是你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还没有觉知的时候,它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一念回光返照的时候,啊!原来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来面目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要从根本上来学,要立足在根本。既得本,何愁末?本是体,末是用,得了体,自然就能起用。

人类的这个问题,科学家也存在,农民也存在,做大官的也存在,而且他的这个问题更突出,因为凡是做大官的人应该说都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所以,人们经常看到那些伟人面对茫茫苦海也会发出长叹。什么是茫茫的苦海?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迷失,我们不要以为在我们心之外有个苦海,苦海就在我们方寸之间,把方寸之间的问题解决好了,那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回头是很快的,一步也不用走动,就到了彼岸。学佛要学到这样的地步了,那么对佛法可以说有些了解了,那就可以修行了。如果没有学到这个地步,认为从苦海到极乐世界有很远很远的路,要搭飞机轮船,可以说你永远到不了,你要知道回头是岸。

所以,再建议大家认真地读《六祖坛经》,读《金刚经》,读《普贤行愿品》。我们在家教徒时间宝贵,不可能读很多的经典,读这三本经,就能够真正体会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修行要经常看经典,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能够经常得到善知识的启发,修行就可以少走弯路,就能够沿着一条捷径来修。不过,这虽然是个捷径,不离寸步就从苦海到达了极乐世界,但又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修行方法。如果把这个方法比作革命的话,它是要革自己当下的命,不是等待很久,不是革别人的命,而是革自己的命。

你当下的烦恼怎么解决?一事当前你是怎么面对的?人家打了你一个嘴巴,你是跟人家没完没了, 还是问问自己他为什么会打我?如果你能反问自己,你就不会去想对方怎么样怎么样,你就会想到你自己有什么不对。

我们很多的事情往往总不知道要求自己,总是要求别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总是希望别人做得事事都满你的意,怎么可能呢?我们每个人回想一下,有家庭生活的人,希望家庭所有的人都听你的话,家里人所想的一切问题,都跟你想的一样。我们出家人,没有家庭,住在寺院,住在佛学院,也希望常住的所有的事情都满我的意,老师教书满我的意,管事的人满我的意,一切的事情都不要违背我的意愿。

怎么可能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条心,满了你的意就不大可能满第二个人的意,张三这么想,李四那么想,王五又是一个想法,怎么办呢?大家总要取得一些妥协,取得一些谅解,能做到大体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一法门就是我提倡的生活禅。修生活禅这一法,大家一听起来好像有些庸俗,但是你仔细思考一下,生活当中要有禅,要在禅悦当中生活, 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而是最难最难的法门。但是,你如果真正实行起来,那是最有味道的、最活的法门,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用得上,都有力量。

今天我讲的就是我们人类面对的两大问题—生死问题和生活问题。佛教的根本出发点是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虑,因为解决好了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生死问题,解决了生死问题也解决好了生活问题。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就是时时觉照,念念觉照。因为生死在念念中,所以需要念念觉照,一念相应就最容易,一念相应就能念念相应,如果你一念不相应,你念念都不相应,那就成了最难的法门。

希望大家能够很好地去思考,很好地去体会,真正做到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内容来源:净慧长老浅释“妙法莲华经”

一天中,太阳会升起,同时也会落下。人生也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自己身上的光芒消失。#观书有悟#

——东野圭吾《白夜行》#书单推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还没开始看1988的时候就看见很多人喜欢狗焕心疼狗焕 狗焕那么喜欢德善 一直默默付出 花了很多小心思 最后德善没有选择他确实遗憾可是阿泽对德善的喜欢足够勇敢足
  • 此次大赛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本次大赛设一项主体赛事和两项专项赛事,主体赛主要围绕盐湖化工创新、有色冶金、能源化
  • 尽共合和至心听 极善清净心数法 菩萨本缘所说事 今佛显现故昔偈 天中之天三佛陀 如来在世诸比丘 更出恶言相讥毁 大悲见闻如此言 集比丘僧作是说 诸比丘依我出家
  •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以及苏东坡的一首《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采桑子] 其七[宋]欧阳修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
  • [心][大毛惊讶]#剩女# ️【英国超市又到了英国车厘子自由的季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就很激动,因为本口水娃是一个酷爱车厘子的人,在这个时候真的阔以实现车厘子自由
  • #修炼失败记#:仙人三次助其飞升,却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壹 北周至隋朝间有个叫杜子春的人。他年少时就豪迈不羁,心思从不放在积累家产上。然而,他却志向高远,将世
  • 陈迪不是一个屌癌,屌癌大多愚笨,而陈迪聪明且善辩,他知道没脑子的女性想听什么,也熟悉把弱势群体绑架上船的玩儿法,这都不算错,他的下流只有一点,就是把「女性对这个
  • 挺好的,不妥协,不迁就任何人,人生是自己的,不为任何人而活过自己喜欢的人生。下午刷抖音看到房琪被求婚了 看着她说我愿意时我就不停地掉眼泪然后就去搜了好多求婚现场
  • 如果你的生活充满磨难,如果你渴望成功,那么从现在开始,不要吝啬对你身边的人每一个微笑,相信你的生活会因为一个微笑而彻底蜕变。@王嘉宁JN 宝宝全程注意力都在“董
  • 你需要的是,做得更好。这个世界的问题一件接一件,永远解决不完,但头脑总是侥幸的认为不要放弃,我还差那么一丁点问题就能解决了,我还差那么一丁点就要圆满了,我还差那
  • #中国文娱金数据#【周榜·潜力艺人活跃粉丝榜:周深 黄明昊 张颜齐 拿下前三】2020年第29周 (07-13至07-19)【潜力艺人活跃粉丝周榜】TOP20:
  • 深圳牙齿稀疏矫正:整牙终于毕业啦,我的门牙牙缝很大,上下门牙都有缝,门牙有点小突,照相的时候牙缝很显眼,我选择了进口金属矫正,矫治后正畸关闭间隙,现在笑起来不漏
  • #Mesue娱乐博主[超话]##Somi[超话]# 全昭弥将携《What You Waiting For》回归,Teddy参与制作! 据报道,SOMI所属公
  • 所以当初张海娇养了一群佛性腿毛[嘻嘻]我是真的服了,都被嘲讽耍大牌还在那儿护,早就应该被骂的事非要等,不过幸好是骂过了给她刷了让她滚的话题,[嘻嘻]有没有作用不
  • #异地恋的哪个瞬间让你想放弃##异地恋最糟糕的事# 异地恋感情淡了怎么办?异地恋感情变淡了怎么办?异地恋的分开不单纯是因为两个人不住在一个城市,不常见面而疏远的
  • 一家充满禅意的中式咖啡馆,墙上写着“人间有味是清欢”很佛系的感觉,门口拍照很好看,没人可随意凹造型。 点了烟熏三文鱼班尼迪克蛋,颜值挺高,用刀切开蛋黄马上流出来
  • 《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金秀贤眼泪集合 “想要弄哭的男人一位” 演员金秀贤正在以“心酸诱发者”积极活动中。22日tvN公开了在电视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是没关系》
  • 微博上朋友们问近况 说好像变化很大 不知道在经历什么 感谢关心 不一一回复 谢谢这么长时间的陪伴和支持 微博上每一条评论我都有认真看 半个月前 和一个对我很
  • 假期出门必备物品清单[心]#旅行# 端午小长假到了,各位小仙女们都打算去哪里玩呢? 阿美君也要出去玩了,不过行李都还没有收拾,讲真女孩子出趟门真的好麻烦,
  • #肖战[超话]##肖战粉丝请肖战看风景# 欢迎肖战粉丝小飞侠们来北京感受京味文化。从重庆男孩肖战在疫情期间手绘的《加油》作品,以及精彩演绎的《家规》小短片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