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攻坚行动丨南阳:细梳妆巧打扮,城市颜值大提升

市城区文化宫街存在30余年,50余间违建,共2000余平方米被拆除;市一中东侧学苑路90余间违建,共1200平方米被拆除;提升改造游园7个,建绿透绿6800平方米,提升花坛绿化300余平方米,修剪行道树1935株……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正如火如荼进行,各区各街道积极行动,高效推进。道路更干净了,城市更美了,城市颜值大幅提升。
细化任务 全力推进攻坚行动
自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卧龙区车站街道迅速动员,全面排查,建立台账,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积极高效推进,辖区市容环境得到提升。
车站街道大力推进“双违”整治,围绕“消除存量、遏制增量”的目标,通过前期摸排,制订详细工作计划,联合城管、公安等部门,依法拆除红星美凯龙、南铁嘉园、新普电机家属院等处违建1300余平方米,并持续保持对辖区内各类违法建设、私搭乱建行为的高压态势。扎实开展园林绿化提升,对辖区内绿化带进行细致排查,及时补种补栽,消除黄土裸露、缺株断垄现象,目前已整体提升花坛绿化300余平方米,修剪绿篱平台40平方米,修剪行道树1935株。
加强对影响城市形象的户外广告、违法楼面广告、橱窗广告等行为的整治力度,规范门店招牌设置秩序,全面清除楼梯立面破、损、污、旧、挂等现象,共拆除治理中州路市十一小学对面、车站路华恩大厦、西苑南悦大酒店、铁东街楼顶等招牌23处。
全面维护提升市政设施,完善规范道路标识,拆除占道亭棚。车站街道各社区将道路破损、沉降、龟裂、井盖不平等现象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逐一排查辖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标识,共拆除两个占道值班亭,拆除地锁108个,清理道路障碍物25处,确保居民通行畅通。同时联合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对辖区车辆乱停乱放、“僵尸车”、商铺店外经营、占道经营、“黑票点”等乱象进行强力整治,共拖移僵尸车8辆,查处占道经营117起,暂扣流动摊贩车辆29台、小喇叭16个,整治店外经营31户,查处乱停乱放违法125起。
密切配合
拆除违建2000余平方米
1月7日下午,卧龙区梅溪街道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文化宫街集中拆违行动启动,对文化宫中街(梅溪路至梅溪河桥段)长期存在的违章建筑依法拆除。
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力量80余人,出动专业施工人员20余人,大型施工机械设备7台,对存在30余年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共拆除违章建筑50余间,2000余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挖掘机的机械轰鸣声中,各种大型机械密切配合,违章建筑被有序拆除。洒水车、渣土运输车连续伴随作业,拆违工作忙而不乱。拆除完毕后,电力、电信、自来水等部门迅速组织维修人员,对下水道、水电管网等进行检查和维修。
此次集中行动前,梅溪街道多次召开商户座谈会、公建单位协调会,明确任务和责任,讲清形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了商户大量工作后,沿街商户和所属单位积极配合,确保拆除工作顺利进行。梅溪街道接下来还将对该路段进行提升改造,拓宽快车道,铺设人行道,改造雨污分流,彻底治理乱象,真正做到还路于民。
美化家园
点滴变化市民点赞
1月9日下午,宛城区仲景街道陈棚社区群众代表,到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指挥部,对宛城区拆除市一中东侧学苑路违章建筑,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攻坚行动一切为民的高度赞扬。这是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攻坚行动指挥部再次收获赞誉,也是对宛城区强力推进双违整治工作的充分肯定。
按照我市整体工作安排,宛城区纵深推进整治工作,组织街道、城管等部门勠力同心,担当作为,严格按照“1050”双违拆除进度要求,不仅使20处台账任务提前清零,还自我加压,全面排查,全力以赴组织拆除,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90多处。1月8日,仅用一天时间,顺利将陈棚社区学苑路餐饮美食一条街90多间、1200平方米违建全部拆除完毕,完成率100%,使该区域道路一下子变得通畅了,附近群众拍手称快。
“这条街本身就不宽,餐饮美食摊点也多,不仅带来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而且每到学生上下学的时候拥堵严重。这下好了,道路敞亮多了,这才是真正的还路于民。”学苑路附近居民高兴地说。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在双违整治工作中,宛城区迎难而上,优化环境,以实际行动赢得民心。在澜湾盛景房地产拆迁遗留问题上,宛城区强力解决,不仅使164户居民的办证问题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让群众真正得到整治带来的实惠,放大了攻坚行动效应。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中,宛城区发扬攻坚克难、勇创先锋、勤政为民的精神,做实做细各项工作,下足绣花功夫,给辖区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大兵团”作战
强力提升城市环境
昨日,记者从宛城区获悉,在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观摩推进会议上,宛城区仲景街道再获“城市管理清洁行动”流动红旗荣誉称号,赢得奖金50万元。
“1050”专项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宛城区仲景街道以精细管理提升城市市容环境,在全市中心城区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工作会议上连续两次获得“城市管理清洁行动”流动红旗。仲景街道共开展“大兵团作战”150余次,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拆除违建临建286处,户外广告牌328块,报刊、违规亭棚24处,牌坊9处,拆违面积15000平方米,提升改造游园7个,建绿透绿6800平方米,提升亮化工程45处,改造无围墙城市建设单位9个,整治道乱占、车乱停等问题2400个。
仲景街道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标准,启动“大兵团作战”模式,成立“仲景街道‘1050’专项攻坚行动突击队”,以城市管理过程的重点难点、民生关注点、历史遗留问题的破解攻坚作为“大兵团作战”的首要任务,明确了10大项506小项具体任务,并逐个明确责任单位,绘好攻坚行动作战图,全力推动街道城市管理水平。

【田在绿屏成一景!撂荒地上,稻浪千重…… 】
https://t.cn/A6xEc66s
今年夏天开始,津南八里台的居民发现,穿行在白万公路,只见路旁绿草如茵,鲜花争艳,碧绿的稻田一望无际,更有河湖廊台交相掩映。自己生活的地方,何时变成了一幅诗意画卷?原来,这里是新近落成的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又一力作“绿屏·八里湾”。

“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大绿成就大美,整个绿屏的建设,有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农田景观。津南区是小站稻的故乡,绿色生态屏障里,有这样一批种稻人,他们悉心耕作,春种秋收。在粮食生产者之外,他们也增加了一重身份,那就是绿屏的建设者。

种粮大户李树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耕种的2000多亩稻田,助力绿屏·八里湾成了一张天津生态的新名片。

爱土地 爱种稻
见到李树增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在津南区的安平顺达农业合作社里,他一会开着皮卡送工人去晒场干活,一会接电话和粮食收购商谈业务。

李树增今年59岁,是土生土长的津南人,原来家住巨葛庄,村庄拆迁后,他就几乎以合作社为家。

“17岁从学校下来后,就没离开过农活儿!”李树增笑着告诉记者,他是一个爱土地如命的人。

早年间务农,种的是水稻,但后来随着农业用水的缺乏,李树增发现,家乡这边的小站稻越来越种不成了,只能改种棉花。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来临,李树增有了自己的拖拉机,还置办了一辆东方红,农机越来越多。后来,他就告别种地,专职从事农机服务,给种地的人提供春种秋收的服务。静海、大港、津南、西青……他和农机手的足迹,遍布了天津的南部区域。

但李树增心念念的,还是种地。十几年前,津南农业部门有一次组织在宁河开会,会上,他受到启发,觉得在家乡种植水稻仍是可行的。振奋之余,他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就跑回家里。

跟家里说起种水稻的想法,瞬间被爱人一顿数落,“你看你又来劲,没水你种什么水稻?”老李不甘心,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着“你看着吧,我现在就去……看看水能不能够上,够上我就开始干。”

经过考察水网情况,他认为可行,于是果断开工,自己修渠、建泵站……付出了大量艰辛,种植的200亩小站稻品种获得丰收。小站稻重现家乡,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随后,他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600亩,1000亩,到现在成了种植万亩粮田的种植大户。

绿屏里种地?不好干咱也得干!
李树增酷爱种地,种粮食,他有一个朴素而单一的愿望,就是发挥土地价值,让更多的人吃上安全、好吃的稻米。一直到去年底,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改变了他多年的认知。

当时,绿屏·八里湾项目正着手规划设计,本着生态屏障“宜林则林、宜田则田……”的原则,片区里2000多亩的撂荒地,经规划论证,比较适宜开发为稻田,和周边的河湖林草互相搭配,共同构成生态景观的主体。

“老李,这块地你种上吧!”有关部门一位领导这样给李树增做工作。

四十多年的务农生涯,老李可称得上是个“津南通”,八里台、双港、中义、大孙庄……远近的地,哪块能种,哪块不能种,哪块收的多,哪块收的少,他都门儿清。位于八里湾片区的那2000多亩地,地势低洼,盐碱大,前几年李树增在这里种过旱田,但收成不好,后来放弃了,因此一直撂荒着。

“有领导找到我,我也挠头啊!”李树增回忆去年接到种地“任务”时的想法。

但是,李树增并没有过多犹豫。他明白,这块地不好种,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这块地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从生态屏障建设的大局来看,那还是得种。他没有含糊,特别会种地的老李相信,只要来年插秧的时候天气正常,秧苗缓过来,就能长好。

今年一开春,老李带着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一下地,他们还是有些惊讶。这样大一片撂荒数年的地,整理起来实在是太难了。首先是土地不平,需要平整的地方太多了!而且,由于头一年种,土壤比较松软,插秧时没法用插秧机,只能用半机械化的机器。

干活工人的疑问和抱怨一个接着一个:

“这能种的出来吗?”

“只要把工夫用在这里,咱就能种出来!”老李回答。

“刚开的地,这也太难干了!”有的抱怨道。

“难干也得干,小站稻要振兴,绿屏要建设,还必须得干好了!”李树增的回答坚定有力。

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就想,这块地种水稻肯定是能种出来,但利润薄,不如熟地利润高,不过,为了市里生态建设,也不会考虑太多经济方面的因素。

就这样,2000多亩撂荒地,在老李和工人们的手中旧貌焕新颜,半年之后,在航拍画面里,呈现出“稻浪千重”的美景。

装点此绿屏 来年更好看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津南区在八里湾区域打造了6200亩高标准农田,发展小站稻等作物种植。同时绿屏建设遵循着“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的原则,部分农田本身就处在绿屏规划范围之内,稻田也就成了整个绿屏景观的一部分。

2000多亩绿屏内的地,多年后首次种植,经常有区里和镇上的工作人员过来找李树增询问情况,查看水稻长势,“看了之后都觉得满意,说好看”,老李说。

今年初冬的大雪来得早,李树增到绿屏内还未收割的稻田里查看了一圈,看到大雪并没有对稻子造成大的影响,他对今后的信心更足了。

“这撂荒的地啊,种上了,就是一年比一年好。”老李说,明年开春,他还要对绿屏里的这片地进一步平整、开发,按照绿屏的设计规划,搞好小站稻的种植,实现更佳的景观效果,“到时候你去看吧,肯定比今年更漂亮!”

实际上,对于李树增这样的农户,市区镇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以绿屏内的2000多亩稻田为例,为了给农户“减负”,稻田的水渠和泵站等设施,都由财政资金负担。这样,李树增在耕种时,只需要做好整理土地和耕作,无需在基础设施上再次投入。

目前,李树增种着8000多亩小站稻,3000多亩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仅稻米一项每年就能生产1000多万斤。

李树增的女儿,80后的李晶,目前也和父母一起干。在她眼里,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爱种地的人,“好多都是复垦的地,哪怕收拾一年、投入再多,他也要种!”李晶表示。父亲还不到60岁,走路已有些蹒跚,就是因为常年早起下地干活,腿部受损,让她非常心疼。

李晶表示,从去年起,父亲在种地的同时,还多了共同营造绿屏景观、保护生态的任务。对此,能参与天津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为城市“绿肺”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很自豪。

……

冬日,李树增的绿屏稻田里,“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大字矗立在收割完毕的田畴间。田边的园林工作者在抓紧平土、划线、种树、补绿。不远处,是坐落在一座小岛上的绿屏·八里湾观景台。阳光下,几只野鸭湖中水面上,悠然地凫水、觅食。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绿屏建设是一项政府和全社会参与的大工程,而像李树增这样的种稻人,也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津云

【田在绿屏成一景!撂荒地上,稻浪千重……】今年夏天开始,津南八里台的居民发现,穿行在白万公路,只见路旁绿草如茵,鲜花争艳,碧绿的稻田一望无际,更有河湖廊台交相掩映。自己生活的地方,何时变成了一幅诗意画卷?原来,这里是新近落成的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又一力作“绿屏·八里湾”。

“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大绿成就大美,整个绿屏的建设,有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农田景观。津南区是小站稻的故乡,绿色生态屏障里,有这样一批种稻人,他们悉心耕作,春种秋收。在粮食生产者之外,他们也增加了一重身份,那就是绿屏的建设者。

种粮大户李树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耕种的2000多亩稻田,助力绿屏·八里湾成了一张天津生态的新名片。

爱土地 爱种稻
见到李树增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在津南区的安平顺达农业合作社里,他一会开着皮卡送工人去晒场干活,一会接电话和粮食收购商谈业务。

李树增今年59岁,是土生土长的津南人,原来家住巨葛庄,村庄拆迁后,他就几乎以合作社为家。

“17岁从学校下来后,就没离开过农活儿!”李树增笑着告诉记者,他是一个爱土地如命的人。

早年间务农,种的是水稻,但后来随着农业用水的缺乏,李树增发现,家乡这边的小站稻越来越种不成了,只能改种棉花。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来临,李树增有了自己的拖拉机,还置办了一辆东方红,农机越来越多。后来,他就告别种地,专职从事农机服务,给种地的人提供春种秋收的服务。静海、大港、津南、西青……他和农机手的足迹,遍布了天津的南部区域。

但李树增心念念的,还是种地。十几年前,津南农业部门有一次组织在宁河开会,会上,他受到启发,觉得在家乡种植水稻仍是可行的。振奋之余,他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就跑回家里。

跟家里说起种水稻的想法,瞬间被爱人一顿数落,“你看你又来劲,没水你种什么水稻?”老李不甘心,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着“你看着吧,我现在就去……看看水能不能够上,够上我就开始干。”

经过考察水网情况,他认为可行,于是果断开工,自己修渠、建泵站……付出了大量艰辛,种植的200亩小站稻品种获得丰收。小站稻重现家乡,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随后,他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600亩,1000亩,到现在成了种植万亩粮田的种植大户。

绿屏里种地?不好干咱也得干!
李树增酷爱种地,种粮食,他有一个朴素而单一的愿望,就是发挥土地价值,让更多的人吃上安全、好吃的稻米。一直到去年底,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改变了他多年的认知。

当时,绿屏·八里湾项目正着手规划设计,本着生态屏障“宜林则林、宜田则田……”的原则,片区里2000多亩的撂荒地,经规划论证,比较适宜开发为稻田,和周边的河湖林草互相搭配,共同构成生态景观的主体。

“老李,这块地你种上吧!”有关部门一位领导这样给李树增做工作。

四十多年的务农生涯,老李可称得上是个“津南通”,八里台、双港、中义、大孙庄……远近的地,哪块能种,哪块不能种,哪块收的多,哪块收的少,他都门儿清。位于八里湾片区的那2000多亩地,地势低洼,盐碱大,前几年李树增在这里种过旱田,但收成不好,后来放弃了,因此一直撂荒着。

“有领导找到我,我也挠头啊!”李树增回忆去年接到种地“任务”时的想法。

但是,李树增并没有过多犹豫。他明白,这块地不好种,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这块地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从生态屏障建设的大局来看,那还是得种。他没有含糊,特别会种地的老李相信,只要来年插秧的时候天气正常,秧苗缓过来,就能长好。

今年一开春,老李带着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一下地,他们还是有些惊讶。这样大一片撂荒数年的地,整理起来实在是太难了。首先是土地不平,需要平整的地方太多了!而且,由于头一年种,土壤比较松软,插秧时没法用插秧机,只能用半机械化的机器。

干活工人的疑问和抱怨一个接着一个:

“这能种的出来吗?”

“只要把工夫用在这里,咱就能种出来!”老李回答。

“刚开的地,这也太难干了!”有的抱怨道。

“难干也得干,小站稻要振兴,绿屏要建设,还必须得干好了!”李树增的回答坚定有力。

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就想,这块地种水稻肯定是能种出来,但利润薄,不如熟地利润高,不过,为了市里生态建设,也不会考虑太多经济方面的因素。

就这样,2000多亩撂荒地,在老李和工人们的手中旧貌焕新颜,半年之后,在航拍画面里,呈现出“稻浪千重”的美景。

装点此绿屏 来年更好看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津南区在八里湾区域打造了6200亩高标准农田,发展小站稻等作物种植。同时绿屏建设遵循着“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的原则,部分农田本身就处在绿屏规划范围之内,稻田也就成了整个绿屏景观的一部分。

2000多亩绿屏内的地,多年后首次种植,经常有区里和镇上的工作人员过来找李树增询问情况,查看水稻长势,“看了之后都觉得满意,说好看”,老李说。

今年初冬的大雪来得早,李树增到绿屏内还未收割的稻田里查看了一圈,看到大雪并没有对稻子造成大的影响,他对今后的信心更足了。

“这撂荒的地啊,种上了,就是一年比一年好。”老李说,明年开春,他还要对绿屏里的这片地进一步平整、开发,按照绿屏的设计规划,搞好小站稻的种植,实现更佳的景观效果,“到时候你去看吧,肯定比今年更漂亮!”

实际上,对于李树增这样的农户,市区镇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以绿屏内的2000多亩稻田为例,为了给农户“减负”,稻田的水渠和泵站等设施,都由财政资金负担。这样,李树增在耕种时,只需要做好整理土地和耕作,无需在基础设施上再次投入。

目前,李树增种着8000多亩小站稻,3000多亩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仅稻米一项每年就能生产1000多万斤。

李树增的女儿,80后的李晶,目前也和父母一起干。在她眼里,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爱种地的人,“好多都是复垦的地,哪怕收拾一年、投入再多,他也要种!”李晶表示。父亲还不到60岁,走路已有些蹒跚,就是因为常年早起下地干活,腿部受损,让她非常心疼。

李晶表示,从去年起,父亲在种地的同时,还多了共同营造绿屏景观、保护生态的任务。对此,能参与天津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为城市“绿肺”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很自豪。

冬日,李树增的绿屏稻田里,“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大字矗立在收割完毕的田畴间。田边的园林工作者在抓紧平土、划线、种树、补绿。不远处,是坐落在一座小岛上的绿屏·八里湾观景台。阳光下,几只野鸭湖中水面上,悠然地凫水、觅食。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绿屏建设是一项政府和全社会参与的大工程,而像李树增这样的种稻人,也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是术后第4天,对,我48岁,本命年,今年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肺结节长大了 医生建议切除,能怎样呢,听医生的。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它该发生的意义,既然命运如此安排,
  • 哲不仅是队伍的主心骨也是我们的主心骨,所以看到哲酱哭了我突然一点都不生气了,我甚至也能感受到大家的不容易。今天快乐医师节蹭吃了主任请的吉野家分到了科室的大蛋糕还
  • (红星新闻) ​【上海吴淞口沉船事故10名失踪者均确认遇难】被撞沉15天后,今日,“顺强2”轮被吊出水面。请大家相互转告~详见↓↓【上海吴淞口沉船事故10名失踪
  • 想看就看,堪比影院级视听盛宴姐妹们最近我纠结要不要买一个投影仪因为本精致猪猪女孩算了算这些年看电影的钱,完全够买一个投影仪了呜呜呜虽然用手机也能看电影和看剧,但
  • [憨笑]但是,这是真正的红糖吗?反正皮下已经阵亡[二哈]专辑gou买详情请看置顶博[心][心][心]专辑全部保证计入销量[haha][haha][haha]大家
  • [憧憬]我其实有点不信车上,男主那句暗戳戳的“其实我喜欢比我大的”女主没听到哈哈,可能是因为身上隐藏的太多了,即使也有同样的好感但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这段感情?另外
  • 众多地下路网在未来建成后,将极大缩短经开板块空间距离,加速“大车都”与大武汉核心板块融合互通;教育方面:越秀·逸境自带一所12班制幼儿园,现已完工并移交区教育局
  • 高光下接受最美的礼赞平凡的他们闪耀英雄城6月16日,英雄城南昌迎来了一群最美的客人:为16支援鄂医疗队解决“头顶大事”的武汉最美“剃头匠”宋忠桥,倾尽所有守护雇
  • 全县1700亩的火龙果受灾面积超过了85%,上天无疑给了罗甸县火龙果产业一记重拳,但承担火龙果产业发展重任的张永忠并没有因此被击垮,他认为这是对火龙果生长环境和
  • 据了解,该项目通过“农业公司+村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进行合作,打造“田野上的扶贫车间”和“产业孵化基地”目前有覃塘街道谷罗村、樟木镇中团村、邓保村、山北
  • 此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急救工作,竟出动了敌、我双方的战机。挂完电话,医护人员们立刻行动起来,选择了一块稍平的谷地,砍掉周围的树木,设下标记,并将方位告诉了
  • 那些偏执不甘心的梦啊,让你我这些年一点也没好受过,你不能说它错了,只是,我们得承认至少目前它不属于你我,有些朋友注定会跑出你的视野,有些工作注定会与你擦肩而过,
  • 我真的怀疑人生[费解][费解][费解]小灰昨天早上首飞 直接给我越过屋顶上树了;一整天不吃不喝 一动不动 出动无人机才总算给找着了;而后 animal cont
  • 区别于第一家门店,Bambbo Hood 对品牌进行精简后将 Hed Mayner, Arnar Már Jónsson, Namacheko,Andersso
  • 一个人能苦熬至最后,才能迎接黎明的曙光,这就需要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这样的人常常能比别人承受更多,却也收获更大,那么这样的星座有哪个呢?很多时候,如果换做别人
  • “[忘拿包日]#志训我们忘拿包!非常非常感谢和爱着一直都相信我们爱着我们的忘拿包们”(这么一大段我真的快哭了[允悲]我们击昏尼真的超暖啊!
  • 打工人的“躺平”利器,Steelcase Revital系列最新产品——元醒座椅,其设计灵感源于Steelcase对神经科学及工作效率的多项研究,从造型到材质,
  • 主角的戏都没有配角多:三月、离殊,总是吵架、和好,吵架、和好洛洛、空明,总是牵手、亲嘴,抱抱、亲亲看《夜叉姬》的时候,麻麻问这个穿红色衣服的是犬夜叉吗?长意随随
  • 真‮很的‬猛很牛 按‮本原‬生活节奏 毕业22起‮也码‬要奋斗‮五三‬年才能指‮买望‬车 但‮创是‬业就能让‮少你‬奋斗十年都‮了说‬跟着我是‮赚稳‬不赔的 不
  • ”居然之家创始人兼董事长汪林朋说,天津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家提供最优质服务的做法,增强了企业家们在天津发展的信心。”就像亚布力论坛创始人、主席田源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