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石林简讯# 【县委书记陈瑞斌:十项措施筑起疫情防控安全屏障】12月28日上午,石林县紧急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委书记陈瑞斌指出,疫情防控依然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针对当前疫情严峻形势,全县各级、各部门决不能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力度不减、劲头不松、决心不变,精准施策、精细管控,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陈瑞斌结合当前石林县疫情防控形势,对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十项具体措施。
陈瑞斌强调,一要理顺机制强统筹,形成反应迅速、应对及时的指挥体系。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总体领导指挥部以及社会管理组和工作专班,三个工作机构都要严格落实领导小组发出的指令,思想统一、同心同向、步调一致形成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确保指挥有力、行动迅速、处置果断。
二要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全县各级、各类公共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必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控制举办大型活动,严格执行活动审批管理,暂停举办各类展会、展销活动,确需举办大中型会议或活动的,需提前向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报告,并做好相关防控工作预案。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要充分发挥“哨点”作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发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引导其到发热门诊就诊。近期暂停开展跨省旅游活动,并暂停石林风景区昆明籍游客免票游览政策。
三要做好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管控。从严管好车站、医疗单位、养老场所、学校、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酒店、农贸市场和餐馆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严格落实测体温、健康码和疫苗接种信息核验、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措施,同时,加强日常消毒消杀,深化爱国卫生“7+1专项行动”,着力清除住宅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卫生死角,大力整治杂物乱堆乱放等现象,切实加强日常环卫保洁。
四要做好自检自查。做实做细县、乡、村三道“管控网”,对全县进出口外来人群进行全方位、无死角体温检测和登记,同时,实施外来人员分类管理,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返县人员,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对来自非疫情高风险地区的返乡人员,必须如实报备个人健康情况,严防输入风险。要加大排查和管理力度,对排查中发现的未返回石林的本县人员以及滞留石林的外来人员,要做好跟踪管理,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坚决防止疫情传播扩散。要强化对隔离留观场所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等工作标准,专人负责,补齐短板,筑牢筑实每一道疫情防线。
五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切实落实好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政治责任。元旦、春节期间,县级领导要做好值班值守工作,有什么问题随时处置,有什么情况现场检查,坚决扛牢主体责任。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工作督导,靠前指挥、抓紧调度,统筹指导全县做好疫情防控。各乡镇(街道)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把各项防疫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各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小区)要在网格管理、政策宣传、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等重点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医疗卫生系统要在医疗救护、基础防疫等岗位上发挥作用的同时,主动下沉社区,主动亮明身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指导、配合、协调所在村(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为平台和载体,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员摸排、流调溯源、小区管控、政策宣传、物资保障等工作。
六要强化督导检查。加大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就重点人员排查管控、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卫生机构感染防控、重点单位和场所疫情防控、疫情应急准备、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工作进行督查,做到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对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听从统一指挥、不服从统一安排、行动迟缓、工作不力、擅离职守、失职失责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依纪依规依法严肃查处。
七要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各相关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必须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和相关工作规程,研究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用以检验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根据演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必须充分保障供应体系,及时清查盘点疫情防控物资;强化社区网格化治理,针对重点人员开展摸排清查,动员未接种疫苗人员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动员潜在风险密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及时排除疫情隐患;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预警机制,对突发疫情做到及时分析、适时预警、及早响应、快速处置,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八要统筹兼顾,做好民生保障。元旦、春节将近,必须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做好“两节”期间的民生保障工作。切实加强物资供应保障,拓宽供货渠道,增强医用物资供应能力,加强统筹调度和市场监管,做好元旦、春节市场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对生活物资的供应要长远谋划、精准供应、科学调配,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确保市场平稳有序。
九要做好疫情舆论导向。年关将至,正值年终总结会议、村(社区)红白喜事、杀猪饭等人员集聚高峰期,相关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通过智慧广播、乡村大喇叭等方式,劝阻各类聚集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能开视频会的就开视频会,能不出行的就不出行,确保人员不扎堆、不集聚。同时,在抓好疫情防控宣传下,要科学做好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准确通报疫情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确保公众信息对称,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十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牢记党员身份、更加清楚党员标准、更加明确党员义务,冲锋在前、率先垂范。要带头落实扫码、消杀、测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如实报告健康状况和行程,做好政策宣传。要带头配合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小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同违反疫情防控的行为做斗争。要带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清理公共场所卫生死角,提高公共卫生水平。要带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抵制网络谣言。要带头抵制和劝阻各类聚集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区活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朋友的文章】 走,神保町吃碗牛大去 周末,带着兰州市有关部门领导的“请您多拍点图片资料”的期待,拉着“大黑柱”奔向神保町,吃碗牛大。兰州人称牛肉面为牛大。
  • !#佐目zoemg蘑菇豆[超话]##佐目纤之魅芙瑞塔茉特mos天使橙# 先来感受一‮新下‬鲜的‮测内‬效果[害羞]​前‮给才天几‬高层寄‮版测内‬ 一天2.6斤
  • 雖有得藥成丹,亦不過以神為父,以炁為母,兩兩扭結一團,融通無間,生出天地生我之初一點真靈,,所謂離宮之真精,又謂人身之真汞;以我神炁煉比一個真汞,結胎成嬰,日徍
  • #fpx[超话]#看了这么多冰粉,给各位妈妈们推荐点别的吃的吧【都是无滤镜原图】1-2分米鸡3担担面(我加了臊子面的臊子在里面4丸子盖浇饭5米线6圣代7汉堡薯条
  • # #线下分享签书会# #苏州# #苏州[地点]# #苏州·猫猫虫书店[地点]#苏州游轨迹:打卡苏州诚品书店—九分之一书店—猫猫虫书店在诚品里看到好多喜欢的小物
  • 论在武术上的造诣和成绩,吴京和甄子丹远不如张晋。论在武术上的造诣和成绩,吴京和甄子丹远不如张晋。
  • 一. 特点:PC218是一款专业测试音响系统中音箱相位的一款测试仪,该仪器是音响工程安装调试准确的小型测试仪,它可以正确的测试出各种音响声场系统的相位差异(0°
  • #奥山和纱[超话]#▽  奥山かずさちゃん @kazusa_okuyama_official 表紙&巻頭グラビア&DVD たくさん登場してくれたかずさち
  • 反而是私教和办卡那些靠自觉的,你可能就像买kindle一样丢在那里……他:你说的好有道理哦……我:以后你就带着崽去上课外班,你去上健身班,我呢?我只是想给你一个
  • " 颜师古 曰:"言乘势便易。《汉书·蒯通传》中写到,"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范阳令,使驰骛於 燕 赵 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
  • 今日份朋友圈文案 ❶ 为什么你不在 问山风你会回来 ❷ 一厢情愿就该愿赌服输 ❸ 你不会真以为会有人像拍电影一样喜欢你四五年吧 ❹ 我藏在永夜的心害怕却
  • 当你有了一个标准化的店铺,想要开分店就会容易多了,直接复制粘贴你的首家店铺就可以了,无论走到哪里,一看到你这家店铺的外在形象就会认出一定是你的店,因为这个时候,
  • 尽我所能,感恩所有#副业刚需##宝妈兼职# #娅茜艾诗塔##娅茜优艾##樱桃裤# 有‮担人‬心教会徒弟‮饿会‬死师傅,‮从我‬来不担心​‎ ͏  我‮直一‬觉得
  • 这三句意为无论是贫士的陋室还是权贵的豪宅,以及王侯的舞榭歌台,宇宙间的一切都被大雪覆盖了,不因贫富高低而有所区分。小令利用元代散曲可以加“衬字”的特点,大笔渲染
  • 我不是买压缩面膜纸吗,不小心买成压缩洗面巾了,从保湿水里捞出纸敷脸上的时候,才发现,暗暗痛骂自己:老子就是个猪!别人敷面膜的照片都是美美哒,我是丑丑哒。
  • “拙手笨脚”的钱钟书先生,乖巧懂事、思维灵活开阔的女儿钱瑗,曾经是最亲密最熟悉的人,但他们都已远去,我们仨最终还是走散了。我知你们的不同,但我们始终是存异的。
  • 用大国地板,享健康生活!用大国地板,享健康生活!
  • 劫财太重为忌的人,比劫为同事朋友,都来克你的财,所以和他们相处是非常困难的。正官为工作,官轻比劫重,一来不旺夫,二来也代表自己事业运比较的弱,很难有一份好的工作
  • 合唱环节同学们用歌声感染了现场的观众教本二班的同学们也都深深地沉浸其中-小品-小品《和平饭店》的精彩表演更是让观众们笑声连连幽默诙谐的台词可歌可泣的故事再辅以演
  • 我们都需要时间和耐心,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长大;我们还要尽可能敞开自己,吸纳阳光、空气、水和土壤里的养分;我们更会经历突如其来的狂风、大雨、暴雪,然后懂得世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