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禅——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粑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选自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拾起是幸,放下是福……

佛曰:非已之物对你并非吉兆。

禅者有言:“行在路上,活在道中”。

在红尘之外,静观云卷云舒;在生活之中,笑看花开花落。

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

放下压力,活得轻松;放下烦恼,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懒惰,活得充实;放下消极,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犹豫,活得潇洒;放下狭隘,活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

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树木,把枯黄的落叶放下,长出一个美丽的春天。

苍穹,把灰色的云翳放下,才有一个灿烂的晴空。

心灵,把沉重的郁结放下,就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拾起是幸,放下是福

佛曰:非已之物对你并非吉兆。

禅者有言:“行在路上,活在道中”。

在红尘之外,静观云卷云舒;在生活之中,笑看花开花落。

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

放下压力,活得轻松;放下烦恼,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懒惰,活得充实;放下消极,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犹豫,活得潇洒;放下狭隘,活得自在……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

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树木,把枯黄的落叶放下,长出一个美丽的春天。

苍穹,把灰色的云翳放下,才有一个灿烂的晴空。

心灵,把沉重的郁结放下,就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史记》中的30句名言,句句经典,古人的大智慧,受益无穷!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释:天下吵吵嚷嚷,都是为私利而来;天下拥挤奔忙,都
  • #张峻豪[超话]##张峻豪十五不染溯光澄明##张峻豪0720生日快乐# “我不敢对你保证,我能一直年轻充满活力”张扬似火少年郎峻岭崇高压不住豪言壮语斗志燃072
  • 不管是此刻正在做微商的你,还是开实体店的你,总有一张是你现在的状态,每天在不停的包装,发货,进货,写快递单,还要处理售后,我看着都觉得累,别说正在经历的你了,曾
  • 不得不說KFC的營銷還是成功的茶葉蛋加上九龍金玉的前綴定價7塊一個九龙金玉茶叶蛋 一個字一塊錢哈KFC敢賣大家也敢買但是也真的會有不少像我這種單純好奇它到底神奇
  • 从今天开始绝交,以后你也不要找我,我也不会带你去吃好吃的妹妹:行行行 你使唤我吧 但是你是真的懒我:……[单身狗]要不然你出钱我出力妹妹:…….我:妹妹帮我拿下
  • #A股下跌该如何应对##财经知识分享官#早上好,继续抄底恐慌,已经是第二段的杀跌了,跌得越多就反弹得越猛,上周还说市场没有波动,现在波动来了刚刚好,[鼓掌][可
  • 有这么一个演员,她出道多年参演了46部剧,其中作为主演的就有38部,可是非常遗憾并没有人知道她到底是谁。有这么一个演员,她出道多年参演了46部剧,其中作为主演的
  • 4、经过仙城中学考点的线路 (1)222路公交北站(江都火车站)始发,按原线路运行至新都北路与华山路交叉口后,临时改道新都北路、黄山路、龙川北路至世纪花园东门站
  • 而针对四白眼,也就是上下 眼睑和瞳孔中都露出眼白,这样的眼 睛称之为四白眼,这样的人看看起来 就会给自身带来一种可怕的感觉,内 心相当的奸诈,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 苏州租房|狮山万科上瑞阁三室两厅一停车位苏州高新区狮山核心板块万科上瑞阁精装修107平 三室两厅两卫 带一车位阳台已封 全新家具家电 首次出租(冰箱、洗衣机、床
  • 投资平台Republic计划推出7亿美元的加密基金#财经[超话]##btc[超话]##加密货币# 投资平台Republic计划推出两个以加密货币为重点的基金,包
  • 3、分寸感,对生命、生活、世界的理解,需要恰当好处地定位在陈宇的阅历上。汽水当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在炎热的夏天适当喝可以起到解渴的效果。
  • hio001#谜之微笑##晚安##书法#[唐 褚遂良 摹兰亭序(南亭八柱第二柱)]高清大图:;《兰亭序褚遂良本》刻入兰亭八柱的第二根柱子上。#下载#hio001
  • 我的生活比较枯燥乏味,但是在枯燥乏味的生活里只要记起你我就有努力和坚持下去的动力,看着你在努力的同时也会带动着我,想让你知道我并没有因为追星没有好好生活,追星并
  • 3.热门小众拍照点蟹洞,被称为上帝之眼,这是一座因海蚀而形成的拱形石洞,彩色斑斓的岩石和哗哗拍岸的浪花,海风骚弄,留恋到不想离开。1.一条在1955年误闯维港而
  • 农 我听别的同学说 你在宿舍承认了你会喜欢我的这件事情 我明白 双向奔赴固然是好的 可是我们没有这个必要抓住这个机会 我也想过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吴说过的一句话:
  • #读书笔记# 《西安城墙》西安城墙军事防御(二)-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守民*羊马城羊马城,也称牛马城,是拱卫瓮城和大城墙较矮的城墙。城门前护城河,长掘成外凸的月弧
  • 男生的兄弟同理10、有些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我的老公和朋友们真的很厉害
  • #潮流生活#心愿一个一个都实现我一谈对象整个人就非常等 靠 要这不得不说是对女性教化的某种成功好玩的地方想让对方带我玩想吃的东西想让对方带我吃想去的地方想让对方
  • 除了哈维外,球队现时只余前德国国家队教头勒夫、前罗马教练保罗·丰塞卡(Paulo Fonseca)可以选择;后者和纽卡斯尔联显然是走得更近的;因此哈维已是巴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