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棒喝 ( 061 - 080 )

61.

问:有位法师说,妇女怀孕诵楞严咒会流产,是否可信?

上人:胡说八道。

62.

问:佛教是超乎物外,宇宙性之真理,为何却拘泥于男女的问题而不能超脱?

上人:刚才罗杰士神父已提出,修行人欲持戒清净,不仅要持身,就算在心里也不能存淫秽的妄想。我们现在都是凡夫,尚未成佛,谁敢说自己是真正超脱了呢?你还不是需要吃饭,需要穿衣,需要睡觉?既然还需要吃饭、穿衣、睡觉,你究竟超脱了什么?

63.

问:我听上人屡次说自己很愚痴,大概这是一种自谦的美德。可是,假如说得太多了,却反映出上人缺乏自信心,犹疑不决,又怎么样能主持大局呢?所谓“愚痴”,究竟是什么意思?

上人:假如我不是愚痴,怎么叫蚊虫不要咬旁人,只咬我就好?假如我不是愚痴,为什么我不贪更多的钱?假如我不是愚痴,为什么人人所好的享受,我都不要?这不是愚痴,还叫什么?

64.

问:现在的报纸上,常见有“供养婴灵”的广告,婴灵是可以供养的吗?

上人:这事不能谈“供养”,因为它不是三宝﹝佛、法、僧﹞;若说是“供养”,就落入邪见。应该讲做“超度”,但是此冤甚深,很难超度。因为夺命债,就需以夺命还。但是如遇到不贪财的真修行者,可以有机会超度他们的。

65.

问:有许多人付钱供养婴灵,能解冤吗?

上人:不能解。

66.

问:现在有很多人藉婴灵敛财,有些佛教人士颇不以为然。请问师父您的观点如何?婴灵是否会造成当事者身体不健康,或带来其他方面的困扰?让一些堕胎的当事者因畏惧、害怕,结果花钱为婴灵买牌位。请问师父您对这方面的看法如何?婴灵是否会作怪?又该如何去调伏?才能够让婴灵安心?

上人:弄个牌位,不如没有位。什么叫没有位呢?根本就是不该去堕胎;不堕胎,就不杀生;不杀生,就免得多此一举。至于给婴灵弄个牌位,这叫舍本逐末、掩耳盗铃。能不能超度?是否可以解开这个冤债?是不一定的。所以,与其后悔之于后,不如防之于前;在未婚前,不要吃避孕药,也不要发生男女的关系,为什么等不了呢?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呢?为什么要那么馋?这就是因为自己太无耻了。

67.

问:佛说,佛法不离世间法,请问如何能让佛法圆满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上人: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68.

问:有人说,每日持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连续三年必有成就。但是我工作较忙,无法每日花一个多小时,一次持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如果我每天分数次完成这一百零八次的持诵,可不可以?

上人:只要有诚,一切OK。

69.

问:蟑螂、蚊蝇,是六道中的一道,它们是属于害虫,我们是否可以消灭它们?

上人:我不是蟑螂,我是小蚊虫。你们要消灭小蚊虫,就要先消灭我。

70.

问:听说比丘有权举出比丘尼之过失,但比丘尼却不能提出比丘之过失,这不是男人压迫女人吗?

上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在佛教里不分高低,一视同仁。在这里比丘若有过失,比丘尼随时可以提出;比丘尼有过失,比丘也随时可以提出。并不是男人压迫女人,或女人压迫男人。虽然男女界分开工作,各不相扰,此乃本于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压迫。假如我有过错,旁人随时都可以提出来。

71.

问:我本人在养鸡场工作,一时之间无法换工作,我如何才能学地藏菩萨的精神,将养鸡场变做道场,超度它们?

上人:这是个进退维谷的难题,最好的方法,是你不要去养鸡,而去养人。

72.

问:请问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就是我们所住的这个世界?还是另有一个空间存在?

上人:你想要知道,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73.

问:信佛四、五年了,为何还有邪魔鬼怪缠身?

上人:拜佛拜得不真,错因果了,所以才受果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你就是信佛,错因果一样要受报应,所以邪魔外道也就来教训你。

74.

问:高雄地区的弟子,很需要上人的教导,可否请上人在高雄建道场?

上人:我没有能力建道场,你们要是有人能建道场的,我可以做个工人。

75.

问:有人说,持诵楞严咒一定要在清晨五点前最好,是否如此?

上人:只要你随时持诵,随时都是清晨五点钟。

76.

问:请开示悟佛之见?

上人:悟佛之见,就是明白佛是怎么成的,有佛的智慧。这没什么玄妙的,像佛一样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是悟佛之见了嘛!

77.

问:不久前,我家中有亲人去世,我想为他超度,使之往生,应该怎么做?

上人:我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在泰国有一位上校,曾经死了三次又活了过来。据他的经验说:供养三宝的功德是无量的,也可以超度六亲眷属。所以,自己先要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就是超度六亲眷属唯一的方法。

78.

问:如何断除人世间的名利和欲望?

上人:死了之后便断了。

79.

问: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什么是无为法?

上人:详细想知无为法有六个,可查《百法明门论》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

80.

问:如何修持才可以了生脱死?

上人:吃饭、穿衣、睡觉。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人在不顺的时候,看看这四句话!
生命,本是一场旅程。人活一世,在这趟旅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时而风雨时而晴,路过山高,路过平原,路过大海。
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好好地生活,用内心去感悟,不说放弃,不言辛苦,勇敢直前,积极面对,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人生才能被茁壮成长,只有经过山水的跋涉,人生才有以后的美好的安宁。
人在不顺的时候,看看这四句话,瞬间豁然开朗。

一、心中有光,才能点亮长夜漫漫。
人这辈子,总有遇到不顺的时候,感觉到特别无助,特别心酸。想要找人帮忙,想要找人诉说,却无人可找,甚至连最好的朋友都不愿意打扰。
一个盲人在夜晚里提着一盏灯,有人觉得他不需要这样做。
而盲人说,外界的光亮,足以让他人看见我的存在,让别人撞不到我,而我,也不至于被撞到。
人生实苦,唯有自救。黑夜给你一双黑夜的眼睛,其实是让你用来点亮光明的,心中有光,便会点亮长夜漫漫。
我们在人生路上行走,磕磕碰碰总会有的,大事小事,自己承受着,苦不苦,心不心酸,只有自己最清楚。
而人生,也唯有自救,才是最好的出路。
正如诗人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人在不顺的时候,希望你依然心中有光,心怀希望,不气馁,不放弃,熬过这段黑暗的时光,将会迎来光明。

二、生活是你爱它,它才会爱你。
曾经有人问,“如果一个人之前很穷,后来发财了,亲人会怎么对待他?”
而用苏秦的经历,就是最好的回答。
苏秦曾经不被人重用,穷困潦倒,到处碰壁,连母亲都懒得给他做饭吃。
后来,他成为了六国的军师,家人都纷纷出来迎接,而嫂子都给他下跪施礼。
于是苏秦笑问嫂子为何前倨而后恭。嫂子直言:“因为你现在位高而多金。”
世态炎凉,只有身处低谷的时候,才会看到人性的险恶。
人穷了,谁都看不起,人富了,谁都过来巴结,这都是人生的常态。
但是,你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上,唯有靠自己,才是最好的出路。不要奢求被人能够对你感同身受,生活有苦有乐,就看你怎么对待。
人在不顺的时候,也不要对他人抱怨,别人若是帮你,便是情分,不帮你,也不要去记恨。
而你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好好爱自己。
正如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三、心若是复杂,便容易陷入庸人自扰的境地。
人生漫漫长路,凡事都要想开一些,看开一些。很多人马不停蹄地去寻找幸福,苦苦追求所谓的成功,却让自己陷入了迷茫,陷入了困境,后来回过头看,幸福不过是藏于我们的心中。
越是在不顺的时候,你想得越多,烦恼越多。
或许我们是心有不甘,为了生活中的不如意而烦恼,为了工作中的不顺利而生气。
但是心若是复杂了,便会陷入庸人自扰的境地。
一个成语说,杞人忧天。总是在担心天塌下来了怎么办?越担心越睡不着,心里就越害怕。
越是为一些还没发生的事情所烦恼,越容易产生焦虑,人若是想不开,看不透,那么生活只会变得一团糟。
在不顺的时候,要学会淡然,正如苏轼的生活态度一样,他在被贬期间,不是抱怨,也不是苦恼,而是做起了东坡肉,结交良友,创作文学作品,好好地享受生命赐予的馈赠。
其实他就是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所以才如此豁达。
越是不顺的时候,越要豁达面对,心中淡然,才能观看云卷云舒的美好。

四、越是不顺的时候,越要学会取舍。
古人云:“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人生海海,有舍才有得,有顺境就会有逆境,越是不顺的时候,越要看淡得失,学会取舍,不要满眼都是欲望,有时候,你抓得越紧,指缝间流失的就会越多。
不管是在生活里,还是工作上,走不通的路,爱而不得的人,求而不得的东西,就要学会放下,学会舍弃。
越是执着一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就越痛苦,该释怀的就要释怀,该忘记的就要忘记,该舍弃就不必执着。
当你懂得了放下,便懂得了取舍。
正如《卧虎藏龙》中所说:“当你握紧拳头,手里什么也没有;而当你双手摊开,万物就在你心中。”
命运的车轮要向前。跟过去释怀,跨过阴影与屏障。打碎命运的壁垒,将心放在诗和远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幸福唯一的捷径若你总是试图变成想象中的某个人,难题就来了。
  • 佛说自己昔日做忍辱仙人五百世,并且在某一世“修忍辱行”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安住在“一切相虚妄”的见地上,无我相、人相、无可忍的事相,不起嗔念,最后才能在“忍辱行
  • 虽然语文不好但还是喜欢看书,我永远喜欢鲁迅先生(大声)就这样吧,待编辑!是玲娜贝儿的妈粉蓝莓云的女友粉(不过已经有点淡圈了)[星星]是恋与玩家!
  • 然历来修道之人,皆不能出此五位。然五位之旨,非我所喜而教人者也。
  • 记得之前,每一次介绍自己都会带前缀,如今只是单纯的说自己是“XXX”有心酸吧,更多是可悲,是不是再过几年,就看不到彼此的生日庆生了,其实这对于团粉来说,更加难受
  • ”研儿只顾看商品不理她,脸上却不知觉地笑着。除了我的工作内容,被通知加了一份新工,大概问了下原来承办的同事,一年审件一千多件,感觉我的干眼症和颈椎病不适立刻就出
  • [勾引] ​​​‍♀️女孩子世间多美好的物种啊,就应该超凡脱俗,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什么一定要完成的使命,女孩子来到凡间就是一路尝着人间冷暖,一路逍遥地做自己
  • 16、关于“读书”梁晓声的这句话说得真好: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23、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 主食:彩虹蛋糕+自制红薯饼干配餐:煮蛋+鸡胸肉+芝士肠+生菜水果:蓝莓+猕猴桃饮料:自制养乐多草莓布丁+美式生酮饮食真的蛮难坚持的,有太多隐形的碳水,早上顺从自
  • 【《经济学人》驻港记者申续签被拒 特首强调特区政府有权审批签注】香港特区入境处早前拒绝英国《经济学人》驻港记者黄淑琳的工作签注续期申请,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
  • 你是此生最美的风景#实时号测试# [鲜花]#阳光信用# 还记得那年的夏天椰子树占据了海边太阳光灿烂得刺眼你轻轻吻了我的脸飞机越过海面划下微笑弧线就在一瞬间 你和
  • ”一个拥有大格局的父亲,才会明白,所谓“计深远”不是要让自己的孩子成功走上成名、暴富的道路,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目光长远,心思纯良,正直勇敢,胸襟开阔的人。”
  • 有都市异能类创作代表作家“老鹰吃小鸡”《万族之劫》长期占据各大平台榜单榜首,创下的网络辉煌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开创“稳健流”文风的《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让作者“
  • (出镜:岳怡婷)“晓玉兔”在哪里❗ 晓晓子带着中秋礼物来找你玩啦~车专+关,揪1️⃣个晓宝贝 @海马体照相馆 国风照-长乐六宫格1套平+点[赞啊],揪1️⃣个
  • 永远有玩不完的球,梦里有小花来找你玩,醒来就能吃很多你爱吃的东西!愿居居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 !没错!
  • 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很多人都不好,觉得自己很难,到处碰壁,你很委屈,每个人对你都不好,为什么没有人来爱你,其实说明你健康已经出问题,身体能量很弱,先不要去思考周围
  • 让自己开心,是智慧,有掌控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让别人放心,是能力,更是一种美好品质;让家人安心,是担当,把责任当成前行的动力。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态度和努力同样重
  • 我其实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斗罗,我(大多数书粉)看小说时基本上都在上学,说斗罗的世界充满了我们的青春时期也不算过分,热血、战斗、各种武魂、魂技...这些在咱们
  • 海口核酸找了儿童医院,24小时都可以做,核酸结果时间较短且确定。涉疫区过去的需要48小时2次核酸(且间隔24小时以上)纸质版电子版都可以,电子版需要有采样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