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苏李五言诗

蘇武子卿《与胡妇詩》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
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離別,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人。
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徵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

蘇武子卿《与李陵少卿詩》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
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
請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絲竹厲清聲,慷慨有余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歸。
俯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
願為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
芳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徵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雲翔。
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願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李陵少卿《与蘇武子卿詩》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躑躕。
仰視浮雲馳,奄忽互相逾。
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長當從此別,且複立斯須。
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
遠望悲風至,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酒,與子結綢繆。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側,悢悢不得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李陵少卿《别歌》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李陵少卿《答苏武书》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鞴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菹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
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

阿难尊者宿世供养沙弥,缘此福故而得无量总持(地藏论坛佛教APP)
阿难尊者宿世因供养沙弥令其安稳专心勤加诵经,缘此福故而得无量总持闻佛所说,一言不失。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咸皆生疑:“贤者阿难,本造何行,获此总持,闻佛所说,一言不失?”俱往佛所,而白佛言:“贤者阿难,本兴何福,而得如是无量总持?唯愿世尊!当见开示。”

  佛告诸比丘:“谛听着心!斯之总持,皆由福德。乃往过去阿僧祇劫,尔时有一比丘,畜一沙弥,恒以严敕,教令诵经,日日课程,其经足者,便以欢喜,若其不足,苦切责之。于是沙弥,常怀懊恼,诵经虽得,复无食具,若行乞食,疾得食时,诵经便足,乞食若迟,诵则不充,若经不足,当被切责,心怀愁闷,啼哭而行。时有长者,见其啼哭,前呼问言:‘何以懊恼?’沙弥答曰:‘长者当知!我师严难,敕我诵经,日日课限,若其足者,即以欢喜,若其不充,苦切见责。我行乞食,若疾得者,诵经即足,若乞迟得,诵便不充,若不得经,便被切责。以是事故,我用愁耳。’于时长者,即语沙弥:‘从今以往,常诣我家,当供饮食,令汝不忧,食已专心勤加诵经。’于时沙弥,闻是语已,即得专心勤加诵学,课限不减,日日常度,师徒于是,俱同欢喜。”

  佛告比丘:“尔时师者,定光佛是。时沙弥者,今我身是。时大长者,供养食者,今阿难是。乃由过去造是行故,今得总持,无有忘失。”

  尔时诸比丘,闻是说已,欢喜信受,顶戴奉行。

——《贤愚经》卷第十

阿难因宿世供养沙弥令得沙弥得安诵经,缘是福报愿求来世聪睿博达多闻不忘。因此福愿世世所生明识强记。
===============================
昔无数世时。有一佛图。中有沙门数千余人止住其中。遣诸沙弥数百人行分卫供给众僧。日输米一斛。师便兼课一偈。有一沙弥。时过市中行且诵经。时肆上有贤者。见沙弥行诵。礼而问曰。道人行何所说。答曰。分卫给僧兼诵一偈。贤者又问。若无事可诵几偈。答曰。可得十余偈。又问。分卫几日。曰九十日。当输九十斛米。贤者谓诵道人。但还安意诵经。我当相代出米。沙弥大喜。贤者与米九十斛。还报师已便闲读经。经三月通千四百偈。启师。诵经已讫。要当诣檀越家试之。师即听。诣贤者所报曰。蒙君重惠得安诵经。今经已止故来说之。沙弥诵文句。流利无有踬碍。贤者欢喜稽首为礼。愿我来世聪睿博达多闻不忘。因此福愿世世所生明识强记。及到佛出世现为弟子。名曰阿难。常侍世尊特独辩通博闻第一。师曰。时贤者今阿难是。夫劝助学者志求愿功德不虚。缘是福报随愿而得如是也。须弥山南有一大树。高四千里。诸钵叉鸟栖宿其上。树常不动。有小鸟形类鹑鴳。住止其上。树即振摇。钵叉鸟语树神言。无知我身将重而初不动。小鸟未宿反更振动。树神言。此鸟虽小从大海底来纯食金刚。金刚为物所堕之处无不破坏。所以大怖不能自安。经以为喻。若有凡人解深经一句口诵心念。身中三毒四魔八万垢门皆不能自安。何况博采众法为世桥梁者也。《杂譬喻经》

阿难宿世因缘。阿难宿世造诸善根,藉彼善根乞种种愿,而得成就如今贤者阿难。
========
又于一时。长老阿难。被诸梵行大德人辈劝请。令彼奉侍世尊。从尔已来。尽心尽力。意行调适。如来所说。悉皆受持。从如来口所闻之事。或世间事。或出世事。悉能受持。永不忘失。若有人来咨问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欢喜。以是因缘。世尊集众。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于我声闻弟子之中。多闻利智。侍者之内。阿难比丘。是其人也。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长老阿难。于往昔时。造何善根。藉彼善根。今生释种大豪姓家。巨富饶财。大有势力。乃至一切无所乏少。复以何业。今得出家。受具足戒。得诸圣法。若闻世间出世间事。永不忘失。若有诸人来问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欢喜。世尊复记谓诸比丘。若知于我声闻弟子多闻智慧强记不忘最第一者。此即阿难比丘是也。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我念往昔。过去世中。久远之时。还于此处波罗奈城。有王治化。名曰梵德。彼王尔时生于二子。一名喜根。二名婆奴(隋言月)。二子之内。喜根为大。其大子者。本性调善。贤直柔和。多有慈心。畏惧诸罪。厌离爱有。其彼王子。见其城内为诸王事之所逼切。悬官苦恼。杀害无穷。多有系闭。所谓枷锁杻械囹圄。地牢固禁。斩截手足。割其耳鼻。挑其眼目。既见此事。遂作是念。我之父王。百年已往。我身云何当治王位。我今知用如此王位。欲作何事。及我身命。亦知何用。所以者何。今见一切诸众生辈。以种种苦逼切其身。如我今者。不如舍家出家修道。作是念已。诣父母边。白言。父母。我欲舍家出家修道。

尔时父母。报其子言。汝身是我所爱之子。不离心意。瞻看无厌。我等宁死。不能别汝。我等但使身命存在。终不相放。如是再过。喜根童子。白父母言。父母当知。我今必定舍家出家。唯愿父母。哀愍许我。如是数数咨请父母。而彼父母。遂即听许舍家出家。而告之言。汝是我子如汝所乐。随汝意也。尔时梵德喜根王子。以其父母许得出家。至于他日。舍家剃发。次第修道。而悟缘觉。能作神通变化之事。放光放水。回天动地。兴云致雨。如是等事。皆悉能办。彼辟支佛。作如是念。我为何事。而得出家。如是之事。我今已办。已得己利。所作已办。我今可往本生之地。怜愍父母诸眷属故。及余众生。令作福田。

尔时喜根辟支世尊。次第游行。至波罗奈。至彼国已。依住彼城父王梵德庵罗林内。

尔时梵德。传闻他说。喜根童子。已成大仙。还来于此。住我境界。我今可往至喜根边。显现于彼。问讯慰喻。时梵德王。以大势力。严盛威风。示现神德。从城而出。有四兵众。前后围绕。

尔时喜根尊者辟支。遥见父来。而作是念。此诸人辈。梵德王等。大有威力。我慢贡高。我若随宜。在彼前者。梵德王等。必不敬我。作是念已。飞腾虚空。现诸神变。坐卧经行。半身放烟。半身出火。身上放火。身下出水。示现如是种种神通。

时梵德王。诸臣百官。见彼尊者大圣辟支飞腾虚空现诸神变。彼等见已。作如是念。我之童子。虽舍王位今得出家。已成大仙。有大威德。有大神通。其心尔时即大欢喜。踊跃无量。遍满其体。不能自胜。诣彼喜根辟支佛所。王既渐进。佛复下空。王到其所。欢喜敬仰。时辟支佛。下住地上。即便坐于所敷之座。

尔时梵德。到辟支边。顶礼佛足。却住一面。坐一面已。时辟支佛。少说诸法。令王欢喜踊跃无量。显示善事。

尔时大王。从辟支佛。听闻法已。欢喜踊跃。白辟支言。善哉大仙。今受我请。常住我家。我为尊者。当作伽蓝经行房窟四事供养。心所乐者。悉皆办与。若欲哀愍诸众生故。村落城邑。欲行乞食。任意所行。我不障碍。辟支佛尊。默然而受父王所请。于时彼王。见彼尊者喜根缘觉默然受请。即办种种诸供养具。经行房窟。四事供养。悉持施与。自余须者。一切办给。

尔时喜根辟支仙人。为欲怜愍诸众生故。入城乞食。如此之时。即得入城。其月王子。日别至于喜根仙人辟支佛边。承事供养。于诸法中。心有所疑。时时往问彼辟支佛。其辟支佛。或被婆奴王子所问。默然不答。唯于诸指。出其光炎。尔时婆奴。作如是念。此辟支佛。大有神通。而无才辩。

尔时喜根尊者辟支。告婆奴言。婆奴王子。汝来出家。汝今若其不肯出家。我定知汝命终之后。必堕恶道。若其出家。汝亦应当成就大仙。有大神通。尔时婆奴。诣向父母。白如是言。善哉父母。喜根仙人。今已出家。我今意欲随出家也。唯愿父母。哀愍许我。而彼父母。遂不许可。婆奴王子。犹故数数至彼喜根仙人之所。承事供养。其辟支佛。复数语彼婆奴王子。汝当出家。婆奴王子。复报兄言。父母今日决不听我舍家事云何也。

尔时王子婆奴。面上色相。出现于七日内必当命终。尔时喜根辟支仙人。告婆奴言。汝来婆奴。汝必当须舍家出家。何以故。汝熟相现。于七日内。必当命终。尔时婆奴。至父母边。白言。父母。唯愿放我舍家出家。

尔时喜根辟支世尊。亦即诣向自父母边。白言。父母。汝等当放婆奴出家。所以者何。其相出现。七日之内。定当命终。以此因缘。父母必当与彼别离。以是定故。宁放出家。在于法内。取于命终。莫令在家取命终也。父母报言。婆奴王子。于七日内。必取命终。与我别者。我今当许舍家出家。

婆奴王子。当于尔时即剃须发。着袈裟衣。其出家已。于七日中。供养恭敬。事彼喜根。时辟支佛。教授威仪。过六日已。至其七日。定知命终。哀愍彼故。从坐而起。飞腾虚空。经行坐卧。放烟放火。隐身不现。种种神通。婆奴仙人。见彼喜根辟支佛尊。于虚空中。现于种种神通变化。见已心生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合十指掌。顶礼向彼辟支佛尊。既顶礼已。发如是愿。愿我来世。恒值如是辟支圣人。或胜此者。彼所说法。愿我闻已。悉令通解。又愿我身。于彼圣人。得为侍者。供养彼圣。又愿来世。得诸神通。所有威力。皆如此佛。若有来问我之义者。我悉为解。令彼欢喜。又愿生生世世之中。不在恶道。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比丘。若有心疑。于彼之时。婆奴王子。于七日内。供养于彼辟支佛尊。受教法者。莫作异见。此即阿难比丘是也。于彼之时。婆奴王子。以欢喜心。供养喜根辟支佛故。以彼业报。今得生于释种之家。而于彼边。乞如是愿。愿我生生世世之中。不堕恶道。以彼业报。所生之处。不曾堕于恶道之中。唯生人天。流转往反。受大快乐。而于彼时。复作是愿。愿我来世。值遇如是教师圣人。或胜此者。彼所说法。愿我一闻。即得知解。以是业报。今得值我如是教师。又于我边。而得出家。受具足戒。得诸圣法其于彼时。乞如是愿。愿我来世。若当值遇如是教师。我于彼边。得作侍者。供养彼圣。藉彼业报。今于我边。得作侍者。供养于我。其于彼时。又乞是愿。我于来世。得大神通。得大威力。藉彼业报。今得成于如是大圣。得大威力。其于彼时。又乞是愿。若有人来问所疑者。我悉为彼分别解说。令心欢喜。藉彼业报。今日阿难。有人来问心中所疑皆悉为解。令心欢喜。

尔时佛复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久远之时。波罗奈城。其城有一大富长者。名曰僧萨陀那(隋言王安)。其彼长者。大富饶财。多有生业。犹如毗沙天王无异。家中日别恒有五百辟支佛。来向其家食。其时而有一辟支佛所持之钵。下底尖小。如牛乳形。其钵所安。或在草上。或帘箔上。随即倾倒。不得安住。彼时长者僧萨陀那。有一女子。可喜端正。女相具足。其女见彼辟支佛钵倾倒不住。即自脱钏。奉辟支佛。而白之言。唯愿大仙。取此钏用安其钵下。尔时彼仙。为怜愍故。即取此钏。用安其钵。而彼钵盂。遂不倾动。于时彼女。既见此钵更不倾动安住钏上。欢喜踊跃。遍满其礼。不能自胜。心发是愿。如此仙人安钏上。不倾不倒。我于来世。所闻如是。若世间事。出世间事。悉令忆持。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比丘。若有心疑。于彼之时。长者家女。今为谁者。莫作异见。此即阿难比丘是也。由于彼时。以欢喜心。自脱手钏。以奉尊者辟支仙人。安置钵器。因发是愿。如此仙人。以钵安钏不倾倒故。愿我来世。若有所闻。若世间事。出世间事。悉皆忆持。永不忘失。由彼业缘。今所闻事。悉不遗忘。
《佛本行集经》
阿难尊者宿世供养沙弥,缘此福故而得无量总持
https://t.cn/A6M9lAOe
(出处: 地藏论坛-佛教APP)#佛教# #地藏论坛# #地藏论坛佛教app# #佛教APP# #阿弥陀佛# #佛法看世间##佛教音乐##佛教[超话]##世界佛教论坛超话#

从四川《安岳尹氏族谱》、湖南《泉口尹氏族谱》
               看1806年前齿录记载的真伪
 
一、四川《安岳尹氏族谱》清乾隆年间的序,德二郎入楚年代。
 
   “而兴儒兴诗等近而溯之乃由和靖而递传由是以观洵名门也兹者乃祖以明初迁楚清初入蜀而遂而岳昭穆秩然支派釐然然伯仲叔季昭然有序亲疏远近蔼然可亲礼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然则尹氏之谱其殆漾于礼文也夫”(乾隆六年1741年辛酉岁夏六月上浣遂邑庠生龚国贵德安氏撰)”。
    如果,1741年有正元公的生年齿录记载,有德二郎公元至元年间入楚记载,就断没有“乃祖以明初迁楚清初入蜀”一说。
 
二、湖南《泉口尹氏族谱》雪蕉公的“世德流源总叙”矛盾的德二郎人楚年代。
 
    “世德源流总叙,“谱之有序者何?序始祖所自出与,宗派所由分,且综全谱之义例,悉揭于一叙中也。吾族何祖?祖德二也。族何宗?宗子贵子受也。尹氏衍系繁矣,何以祖?德二曰始迁祖也。别子之义也。元至元间,公自豫章迁衡,明初占籍清化八甲,编名贵二,今横冲塘其遗址焉。我子孙世世守之,勿替其宗。子贵子受者何先是?德二祖生友博,博生正元两叶,皆单嬗。元公有子六人,唯贵受二公守楚,祧是吾族分房大宗也。继别之义然也,贵为宗,而大荣、大山皆贵所递传者也。受为宗,而大祖、大龙、大孟、大章、大贵,皆受所派衍者也。各公之裔与徙者,后先踵相接,惟山公龙公孟公章公,嗣居清化,祖公嗣隶长乐,世耕且读,迄于今十八代,谊尚未衰也,恩尚未薄也。易世而后,欲其恩益明谊益美者,是重赖乎。谱之作也,夫谱之义通乎?史史有纲目,谱亦类然,祖纲而宗目也,大宗纲而小宗又目也。遵欧氏式,序以五世者纲,于此举目于此张,棼绪无淩节也。自始祖历今,四百余年,生卒必书也,婚配必表也,茔域必详也。用是垂诸,奕禩可按籍稽也。而其则,古称先著为规训,皆所以教孝教弟,靳吾宗之日登于古也,若夫上溯前代,不乏伟人,何弗一纪述耶,曰杜板援也,诎铺张也。”(嗣孙定辙雪蕉氏敬述1806年)”
     既然“元至元间(1296年前),公自豫章迁衡”,又何来“(1806年)自始祖历今,四百余年(1406年)”?如果有正元公的生年齿录记载,怎么会有这些矛盾的说法?
 
    综合四川《安岳尹氏族谱》和湖南《泉口尹氏族谱》最早的序(叙)所留下的信息,这两个时间段,还没有正元公的生年齿录记载。
 
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正元公的生年齿录记载?
 
根据湖南《泉口尹氏族谱》三修“续谱总叙”:“吾族自德二郎肇基数传后,衍派实繁;而徙蜀徙粤,旧帙不无散佚。嘉庆丙寅(1806年)先父雪蕉公念笃恩谊,毅然任此创举,一时族长。。。等人,同心称职,以成事今披而读焉”。“削所宜削,增所宜增,无敢狥至传序、记赞所以导扬先德,或仍其旧,或编夫新;无没善亦无滥厕,而其自元而明,以迄今”。(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安敔)。
是三修时的“削所宜削,增所宜增”,造成了雪蕉公“世德源流总叙”,充满了矛盾,面目全非。
如果那时候有正元公的生年(1349年)齿录,就不会有1741年的“乃祖以明初迁楚清初入蜀”。
如果那时候有正元公的生年(1349年)齿录,就不会有1806年的“自始祖历今,四百余年”。
如果那时候有德二元至元年间(1296年前)入楚的记载,就就不会有1741年的“乃祖以明初迁楚清初入蜀”。
如果那时候有德二元至元年间(1296年前)入楚的记载,就不会有1806年的“自始祖历今,四百余年”。
所以,这些矛盾的出现,产生于1844年以后。
 
四、代距告诉我们的事实真相
 
德二公到正元公,大概是1266年到1349年,代距是42岁\代。
正元公到定达公,是1349年到1745年,代距是31岁\代
定达公到文禄公,是1745年到1917年,代距是29岁\代。
平均代距:1266年到1917年,代距是31岁\代。
也就是说,这个平均代距,已经远远大于尹氏族人的平均代距。
 
五、湖南《泉口尹氏族谱》是1806年首创的族谱
 
首创湖南《泉口尹氏族谱》时,潭产公和靖公之后裔,就已经否认了德二公非和靖公世系,“吾烏知两地之非出一源哉”。(尹氏族谱叙)他称雪蕉公支系为“君族”,并非“吾族”,可知两地尹氏是不同源的,即雪蕉公支系不是和靖公世系。直接否定了四川《安岳尹氏族谱》的和靖公后裔之说。
既然雪蕉公说:“自始祖历今,四百余年(1406年前,而不是1306年前),生卒必书也,婚配必表也,茔域必详也”。他怎么不直接说始迁祖入楚五百多年呢?(1296年前元至元年间)
四百多年来,泉口尹氏“生卒必书也,婚配必表也,茔域必详也”,已经是族谱记载了,何来1806年族谱首创之说?
 
六、湖南《泉口尹氏族谱》没有打开本支系字辈的秘密
 
     派字辈的人是德友,正子,德友是尹正的儿子。必添仲仕,德友是次子(仲),(孔子曰:学而优则仕。仕途即官道)就是说德友家必出做官的人。
世大宗良承,尹氏三飞湖南鼎三田,与泉口尹氏族谱序(叙)记载相同。
兴国定安仁,尹正公奉旨复征黎寇有功,在湖南安仁授锦衣卫千户的事迹,与字辈完全相同。
一经启文运,雄飞公位下,彦德公慰岳军,受岳穆授“一经堂”,与尹正公世系字辈不谋而合。
离开了字辈,何从寻根问祖?
德二,名洪德,正好说明了与德友的父子关系,更能证明德二是正公后裔的依据是:
尹正-荣--能仲-伯恭
尹正-华-咸恭(得一)-伯圭
尹正-华-洪德(德二)-友伯(博)
尹正四世孙,名均有“伯(博)”,这正是老尹家取名的秘密。
父子联“德”,兄弟同“伯(博)”这也是老尹家以前取名的秘诀。
 
续谱,不能改动老谱,这是对前人的尊重,也是信息的传承。如果发现族谱里出现了混乱的信息传递,这部族谱的真实性就会遭到质疑。正元公以后的生年齿录记载就是这样。
我们现在续谱,发现了以前的族谱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要去修改它。用现在的几修序(叙)去说明存在的问题,让后人们的智慧去甄别和鉴别,保留原始信息就好。
让不断的真实信息涌现出来,厚积薄发,自自然然就会展现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https://t.cn/RxHkmO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魔鬼深夜秀 악마와의 토크쇼 (2024) Late Night with the Devil 이거 별로 안무섭다는 말 듣고 보러갔는데 내기준 무서웠음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而华北等地11-12日在冷涡南侧,有可能出现蓝天白云的美景。5-6月又到了冷涡活跃的季节,冷涡蓝值得期待。
  • 不稳定斑块,就是软斑,容易破裂或脱落堵住血管,引发脑梗、心梗,所以危险性较大,也被大家称为“不定时”。脸上长斑不仅会影响美貌能还预示着一些健康问题但斑长在脸上不
  • 其三,杜兰特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弱点,那就是他的效率受体能充沛程度的影响极大,而他的体能水平一直算不上顶尖。 其三,杜兰特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弱点,那就是他的效率受体
  • 和我一起用好省APP,买什么都有优惠券。和我一起用好省APP,买什么都有优惠券。
  • 给我听清楚,本人一直在中国过的好好的!即然你当初选择了安逸懒惰,那你就好好承受今天所遭遇的平庸艰难,若是心中仍有不甘,那就从现在起发奋图强,有时候世界就是这
  • 人生确实苦短 好不容易有所得 智慧凸显 就要开启真正的人生之旅 却又要被收拾 再进入新的“生长收藏”有限无限循环所以很多祖师爷追求成仙或许就是想打破这个轮回怪圈
  • 4、永远不要埋怨已发生的事,你强大就去改变它,你弱小,就去接受它。2、想和别人讲道理,就要混的比别人好,因为让人闭嘴的从来都不是道理,而是你的身份。
  • ” ​会带着这份心意变成更好的自己 不断前进 现在都还在想 如果没有看到点赞的视频 没有说 原来你也喜欢这个啊 以前和现在 我们好像都不会再有羁绊了 故事的开始
  • 最近《垃圾场决战》将引进中国内地,如果你无法抢到4月27日北影节的展映票,还可以静等它6月15日在院线上映。《数码宝贝:最初的召唤》由于阐述二代的故事,已经不是
  • 1. 自己财运旺盛,挣的多者,但是经常莫名其妙的破财,劫财,花钱,而存不住钱财者,需要做补财库!1. 自己财运旺盛,挣的多者,但是经常莫名其妙的破财,劫财,花钱
  • 5、纵使生活没那么容易,我还是想把你放在未来里,一生欢喜,不为世俗所及。别急着让生活一下子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沉下心来,默默蓄力,才能厚积薄发好的人生,需要慢慢来
  • 奧特來就在我住的酒店附近,等於說我從A去到了B,又返回A,就折騰吧反正地陪毛已經徹底被我“征服”中午12點左右到達了奧特來,看了宣傳冊這裡晚上8點結束,地陪毛建
  • 我的计划是在明天的早盘买回持仓,因为我看好5月份的市场,对于任何回撤都要把握机会。”而盘前的笔记也提出了明确的策略:“近期市场虽然出现了一些热点,但都不是大热点
  • 你是不是常常有这样的感觉。 很多话,到了嘴边,却没有说出来,想一想还是算了。 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大概在别人看来,全是废话吧。 终于明白,此处无声胜有声。
  • 做着做着,还是困了,还是晚了,还是继续,收尾,晚安[月亮]~古琴曲丨《禅茶一味》一禅一世界,一茶一人生#音乐分享#(补个朋友圈repo)过了一晚记忆像是被重置
  • 与此同时,吴钊燮特别强调称这是选举期间的言论,立陶宛并非总统制国家,今年8月会再进行议会选举,之后才会形成新的政府。瑙塞达也在接受对话时表示,“立陶宛犯了一个错
  •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平步青云 宅斗 励志人生搜索关键字: 主角:黎耀楠,林以轩 ┃ 配角:黎泰安,马玉莲,黎家和林家一干人等 ┃ 其它:宅斗,励志,当好官,
  • 5⃣️、包月心态建设、帮助走出分手【龟龟,状态最差的时候最感谢你陪我稳住情绪,保住工作,没有让我去做出格的事情,一步步把我从泥潭里拉出来】【你让我知道,其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