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关注2022贵阳市两会#【人才兴市,着力汇聚“强省会”的智力支撑!写在2022年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贵安实施“强省会”行动的起步之年。在奋进“十四五”、推动“强省会”的新征程上,贵阳贵安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这一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总量有提升、高端人才有突破、平台建设有进展、服务保障有创新、作用发挥有成效,全市人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强省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入筑,人才兴筑。如今,随着各类创新人才“落地生根”,贵阳贵安已成为聚才的“洼地”、用才的“高地”、留才的“福地”,已成为无数人才就业创业的热土。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大家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与贵阳贵安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打造聚才的“洼地

上个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引行动在贵州大学举行,1091家在筑央企制造业企业、省属国企和贵阳贵安重点产业企业线上线下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3878个,为在黔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

“我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看到这家公司还不错,想抓住这个好机会尝试一下。”贵州大学2022届毕业生周小朝说,为了这次招聘会,他提前准备好了简历,应聘了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的技术岗位。

2021年,为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强省会”,贵阳贵安相关部门以省内高校的27.58万名2022届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启动实施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所有到贵阳贵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来筑求职的毕业生可免费7天入住“筑梦驿站”;对申请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入住的,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

搭建系列“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平台,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提供“直通车”服务,积极打造全方位的资金扶持体系,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优厚的人才政策是贵阳贵安引才的诚意,也让毕业生对贵阳贵安的发展充满信心。“尤其了解到宣传视频里提到的“筑梦驿站”、租房相关政策,看到整洁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更是给足了我们女孩子安全感。我以后想留在贵阳,从事大数据相关的行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刘玲燕说。

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筑就业创业,只是贵阳贵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打造聚才“洼地”的一个缩影。2021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锚定工作目标,做好系统谋划,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创新人才引进制度,加强工作保障,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强大合力,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贵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人才总量达到160万人以上,研发人员突破20万人,提高人才增量在城区新增人口中的占比,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优化人才政策。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企业为支持对象,出台实施33个“强省会”系列人才政策及细则,降低企业的引才用才成本。鼓励在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到贵阳贵安兼职创新、在职领办创办企业,实施编制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独立薪酬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2021年累计兑现资金5088万元,拨付研究经费3000万元,投入应用研发资金6178万元。

加强工作保障。及时调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将原来28个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到32个。成立“强省会”人口人才指挥部,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

回顾一项项政策、一个个方案、一条条措施,无不体现了贵阳贵安抓好人才工作的用心细心精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爱惜。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 打造用才的“高地”

张小平是贵安新区湖潮乡的村民,去年春节后,他放弃了在东莞的工作机会,应聘了恒力(贵阳)产业园的生产操作工。“看到企业发布万余个岗位招聘信息,有行政、土建工程、操作工、水电工等岗位,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一应聘就成功了。”张小平说。“现在下班就可以回家,收入也不错,感到很安稳。”

如今,许多像张小平一样的人才,乘着贵阳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的东风,在家门口就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兴,产业兴。贵阳贵安深知,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是“强省会”的制胜法宝。

为此,贵阳贵安以“强省会”行动目标为导向,聚焦重点项目、产业聚才、重点群体、优势资源,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打造用才的“高地”,以创新人才集聚推动“强省会”目标实现——
在聚焦重点项目上,围绕重点产业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和重大产业项目互动招引“123”计划,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推动高层次人才赋能“强省会”。2021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700余人,直接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2个院士团队和30支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华为云全球数据基地投入运营,带动2万名创新人才到贵阳贵安工作。

在聚焦产业聚才上,坚持产业和人才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编制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1个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发布重点产业目录和人才需求目录,高标准谋划推动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引培各类产业重点人才7400人以上,2021年已引培1890余人。

在聚焦重点群体上,持续推进黔籍人才、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系列人才培养工程。2021年,遴选培养700余名青年人才,分级分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6.7万余人次。

在聚焦优势资源上,依托开发区及各类园区,打造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以优质平台集聚创新人才。2021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点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设首批专家工作站15个。

如今,在贵阳贵安,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留才的“福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贵阳贵安深知,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在人才快速流动的巨大洪流中,“留住人”一定程度上比“引来人”更难。

2021年,贵阳贵安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人才服务,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聚才、用才的产业环境、创新环境和安居环境,形成重视人才、尊崇人才、关爱人才、成就人才的浓厚氛围,奋力打造留才的“福地”。

建立“人才日”工作机制。举办贵阳贵安“人才日”主题活动暨区域人才发展研讨会,共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114场,开展贵阳贵安“筑人才·强省会”2022届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筑人才·强省会”的品牌效应初显。

建立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在市县乡三级选派人才服务专员3503人,点对点服务1780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主动联系、靠前帮扶、精准施策、方便快捷”的联络服务,累计帮助企业引进人才231名、搭建平台40个、解决困难问题172个、协调申报项目58个。

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慰问各类专家198名,组织245名专家和654名“贵阳的人才服务绿卡”持有人进行免费体检。开通贵阳贵安“96567”人才服务热线,在贵阳国际人才城挂牌运营贵阳贵安“人才之家”,2021年以来共受理人才服务咨询8100余人次,办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服务事项764件。以贵阳人才大厦为产业园核心园区,成功申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以安心发展、舒心生活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

贵阳还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机制环境。“贵阳市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改革试点”被列为2021年唯一一个人才领域的省级改革试点。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强磁场”、汇聚人才的“聚宝盆”。肥沃的创新创业土壤、多元化的优惠和帮扶政策、舒适的人才环境,让贵阳贵安吸引更多人在此筑梦,让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我和同学分别从深圳、山东、河北来贵阳创业。吸引我们的首先是政策,贵阳市把大数据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前景。”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说,贵阳的人才环境很好,创业还享受到了人才绿卡优惠和人才公寓,自己也从“贵漂”慢慢变成了“贵定”。

广邀四海精英“筑人才”,汇聚八方智慧“强省会”。在推进“强省会”新的征途上,贵阳贵安将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引进“精度”、拓宽人才工作“广度”、彰显人才服务“温度”,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努力成为“全省人才蓄水池”。

#洛阳24小时# 【洛阳2022年经济工作这样干!】22日,#中共洛阳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2022年全市经济工作要抓好十个方面重点——

重点一:着力稳定经济运行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既抓好惠企政策落实、生产要素保障、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尽心竭力为企业减负纾困,更引导支持企业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深化改革等,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扎实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

坚持“项目为王”,把产业项目作为重点,完善联审联批机制,加快实施“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全面实行重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项目直接落地等机制。

●有效激发消费潜能

在稳定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把扩大消费的重点放在线上消费上,积极谋划开展网上促消费活动,大力培育“直播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重点二:大力发展“风口”产业
●找准发展“风口”产业的主攻方向

结合洛阳在智能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优势,认真梳理发展“风口”产业的细分领域,加快编制“风口”产业发展图谱。

●集中扶持做大一批“风口”企业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尽快梳理出一批符合“风口”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抓好“风口”产业投融资

坚持扩大信贷规模、用好产业发展基金、发挥国有投资运营企业作用、扶持企业上市等协同发力,解决好“风口”产业投融资问题。

●积极引入“风口”产业运营商

围绕产业园区建设,筛选一批对“风口”产业研究比较深、有发展“风口”产业经验的高水平运营商,深化政府与运营商的合作。

重点三:加快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规划建设伊滨科技城

尽快编制完成伊滨科技城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先试科技创新政策,科学布局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科技孵化平台和研发中试基地,全力打造引领洛阳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重塑重振高新区

高质量建设自创区洛阳片区,高效运营创新创业街区双创会客厅,筹备设立产业创新发展投资基金,推动高新区真正成为引领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高质量建设智慧岛创新社区

瞄准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在中心城区试点建设一批智慧岛创新社区,更好集聚人才、金融、专业服务等创新资源,助推更多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以新理念加快推进龙门实验室建设、争取早日挂牌运行。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实施“揭榜挂帅”、科研项目招标等方式,推进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

●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

广泛开展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合作“四有”研发活动,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

重点四: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加快重塑洛阳古都风貌

抓好隋唐洛阳城历史中轴线复原展示和宫城区、里坊区遗址公园建设,持续实施天街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谋划推进玄武门、永泰门等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尽快恢复古都历史中轴线气象,打造独具魅力的隋唐文化标识。

●推动一批沉浸式文旅项目落地见效

依托《风起洛阳》《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优质文旅IP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加快“5G XR电竞未来乐园”、九洲池二期、大河荟、唐宫市场文旅商综合体等沉浸式文旅项目建设。

●打造文旅企业总部基地

加大对文旅企业特别是沉浸式文旅企业总部的培育和招商力度,谋划举办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论坛,叫响洛阳文旅企业总部的品牌。

重点五: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强化交通枢纽功能

加快推动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按照打造枢纽机场的定位,提升现有机场吞吐能力;加快推进济源至新安、郑州至洛阳、沁阳至伊川、洛宁至栾川、嵩县至内乡等高速建设。

●提升城市与青年的契合度

完善“租售补”一体化的青年安居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人才公寓、产业社区公寓等供给力度和覆盖面。高标准打造一批“青年驿站”,积极筹建市就业创业体验馆,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场所。试点建设一批青年友好型街区,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青年主题游园等。

●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持续抓好老旧小区组团连片改造,全面启动重点片区城中村改造,积极探索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工作。统筹抓好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街头游园改造、断头路打通和慢行系统优化等工作。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市容市貌“四清四严”行动,全面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加大非标电动三轮、四轮车非法上路整治力度。

重点六: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建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建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加强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的培训。

●抓好乡村运营

加大对乡村运营的培训力度,持续引进优质乡村运营商,分级分类抓好“达标村”“精品村”创建。

●抓好乡贤返乡创业

扎实开展“千企兴千村”活动,尽快建立市县两级信息平台,为乡贤返乡创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抓好集镇建设

全面推开集镇试点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向集镇合理流动,实现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良性互动。

●抓好“三变”改革

有效盘活土地、房屋等闲置资源,加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快推动农村土地向村集体合作社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重点七:扎实抓好全省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市域试点建设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加快健全要素市场,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深化开发区改革

加快推进省级开发区整合、扩区、调规、改制工作,确保3月底前完成整合挂牌、6月底前全部完成改制,实质化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

●深化放权赋能改革

确保下放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全面落实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深化市与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体制机制

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开展隐性障碍清理专项行动,支持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商会协会,完善市县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尽快理顺体制机制,持续推进整合后企业业务融合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推进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

扎实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推进部门内设机构改革,推行聘任制公务员。稳妥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确保上半年大头落地、年底前全面完成。

重点八: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大力推进“三大改造”

积极培育引进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全面落实各类支持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加速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三大改造”。特别是要持续推进高排放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实施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行动。

●推动配套制度改革创新

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南部四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覆盖市县两级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碳普惠机制。

重点九: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
●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就业

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实施技能人才竞赛成长计划。

●提升教育发展质量

分批分步骤实施城市区高中迁建,6月底前开工建设首批8所现代化高中;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加快实现农村学生就学由“就近就便”转向“就优”。全面完成“县管校聘”改革。加快洛阳乌拉尔大学申报批筹和规划建设,支持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争创职业本科大学。

●加快建设“健康洛阳”

试点建设一批城市医疗集团,加快省第二儿童医院、市中心医院伊滨医院等重点医疗项目建设,高质量建设呼吸、中医骨伤科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提升县乡村医疗水平,分批推进县级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6月底前完成以“六个统一”为特征的县乡村一体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同步组建专科联盟,发展远程医疗。

●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五级养老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推进乡镇区域养老服务站、农村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点、小型农村集中养老服务站三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重点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

●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

●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洛报融媒记者 李迎博 孙小蕊 李东慧 白云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Comtes de Tastes 德泰仕家族在法国波尔多的葡萄园产业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辉煌可以追溯到1342年,为皇室提供御酒。Comtes de
  • 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 目前,尚没有科学家做马来穿山甲的亚种分化研究,但鉴于岛屿带来的地理隔离是新亚种产生的重要因素,这两个区块上的马来穿山甲很可能已经产生了亚种分化,甚至有可能分化成
  • 《心经》是全部般若经的中心,认识此经,便可认识全部般若圣典,虽寥寥二百余字,却能总持一切,于大部精要奥旨都收摄无遗,为六百卷大般若的中心,因此以《心经》命名。
  • 亚洲第二位是印度,一共有9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包括2位英属印度的公民,3位印度独立后的公民,以及4位出生于印度,但获奖时已是他国公民的得主。截至2020年,美国是
  • 杨幂的座驾是100多万的红色法拉利,刘诗诗的座驾是300多万的玛莎拉蒂GT,当初吴奇隆求婚时特意送的。张馨予的座驾是100多万的奔驰斯宾特房车,倪妮的座驾是50
  • ✔ 新加坡悦榕集团在广东首家悦椿品牌全海景城市度假酒店✔ 豪华舒适的客房,基础面积63平方米起,拥有全开放式露台,每间客房可尽览日出日落✔ 50多间客房拥有私家
  • 因为只有少做一点事,你才有机会比别人做得好所以一个人不要面面俱到,而要认认真真地把正在做的事做到极致。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的三观是子女三观的来源。
  • “金贤洙”是一名普通大学生,直到在一个愉快的夜晚之后改变了他的生活,并导致他被认定为谋杀与他共度一夜的女人的主要嫌疑人。 “金贤洙”是一名普通大学生,直到在一
  • 根据《贵阳贵安推动企业上市倍增行动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计划》),贵阳贵安将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工作思路,加强政策推
  • (夕如)“夕如”这一名字的发音为xīrú,听起来是十分悦耳动听的,比较符合女性柔美的气质。这一名字好听有色彩感,而且很形象,指女孩像傍晚天边的彩霞那样红艳美丽,
  • ”————边伯贤“身患绝症的人只要心态良好配合治疗,他的寿命就还没到极限。”————边伯贤“身患绝症的人只要心态良好配合治疗,他的寿命就还没到极限。
  • 因为令和第一弹的零一是一部描写人与AI这一科学技术共存与纠葛的作品,所以在技术革新不断推进、人们的状态受到质疑的现在,正因为如此,我想描写人类,所以制定了企划。
  • 以我喜欢的还是以让你不那么为难的口吻呢?@嗷嗷垂耳兔 从小就一个人撑着 告诉自己要像个男孩一样不管怎么走 走哪条路都不要怕 要交朋友 要不亢不卑 要百面玲珑
  • 奶奶一个人也能带着出去玩了,反思一下,确实是我把麦穗带的太粘人了,当我重新做回我自己的时候,麦穗也就成长了,我妈说的对,把爱放心里就好了,不用特别表现出只有你对
  •   10月16日9:00—14:00时,在饭店工作,下班直接回宿舍休息。  10月15日9:00—22:30时,在饭店工作,22:34时在鸿顺商行购物,之后回宿
  • "cab 总经理:Klaus Bardutzky 及 Alexander Bardutzky#德国条码打印机##欧洲最大的标识产品制造商##德国CAB
  • 无论生活给予我们的是什么,我们都要欣然接受。九月,我们要全心全意地爱自己。
  • 带孩子的女的已经丢了橘子,还跟她小孩说你看猴子吃我们的橘子了,意图再投。今天没怎么好好吃饭,但是也不是很饿,可能是因为昨天晚上吃了潮汕牛肉火锅有罪恶感吧……[裂
  • 【感情与话题】《好的态度以思和容情》情绪的计度保容善感,是名誉的升合目录“任命合实合从励久明信”人以心脑理净无毒,计程理行保智而升;人和保志态,和谐为美好升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