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第一段空二格之用)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懂你(有时甚至包括自己),就像没有任何一处景色能收获两个人相同的心境。但我相信定有一人,能给你从始至终毫无保留的信任,他会肯定你人生的任何一种可能性,即便你贫穷、也哪怕你一无是处———我想这能给你无穷的力量。

可是啊,人的力量终是需要自己夺得,我的动力总不能以期待他人的美好为源,所以若有人伤你,那便当他是片云好了,蔚蓝的天空里,没有任何一片云能停在一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让你的天空灰暗到底。我爱天空,爱它蔚蓝的底色,爱它的光亮,自然也爱那过往的云。

我想,一生寻得一知己足以,也但愿有一天,一个人甚至一些人能够毫无保留的给我信任,但前提一定是足够信任自己。所以从现在开始,想象自己的能量足够强大,信任自己,保持积极,在奔跑的路上也别怕“热脸贴到冷屁股”,持续地给出你的真心吧,你的能量足够的多,哪怕没有结果也毫无关系,因为这才是你,这才构成了你。

越加相信自己,收获的信任便足够多与真挚。(“朋友”篇,写给自己)

今天破天荒地在线下书店买了一本书。我有好多年没有在线下购买过书籍了。

这些年来每当路过实体书店,虽然还是会想进去逛逛,时不时也能在书堆里翻出一两本自己一直慕名想要阅读的书,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迟疑之后,最后总是会选择将书放下。书本太笨重了,不仅不便于携带,线下的价格也是毫无优势。为什么不选择回去在网上下单呢?线下的书店究竟有何意义?

抱有如此想法的我,在如今网络时代知识更加易于获取的背景下,却几乎丢失了阅读的兴趣。家里依然堆满着从网络平台上购买的各类书籍,网店活动的时候都是成套地购入,购买书籍的这种行为更像是完成一种仪式,平日里却鲜有翻开他们的动机。进入社会之后,现代生活的高压使得一切复杂的精神生活都变成了一种奢侈享受。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放松,我会选择那些不那么费力的娱乐方式,玩玩单机游戏,做做模型,鲜有心情好好坐下翻开一本“闲书”。这时我才突然理解了实体书店存在的意义。回想起来过去互联网尚未如此发达的年代,买到一本自己想要的书其实非常不容易。在堆成山的书籍中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那一本,不仅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也同样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世界上某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将这本并不算畅销的书籍摆上了书柜寸土寸金的某个角落,最终意外地为你所发现,带给你欢乐与惊喜。这种浪漫的相遇会让你对得之不易的书本更加珍惜,抱着这样的热情,很容易就能全心全意地完成阅读。我人生中大多数的阅读量似乎都是在那个时期积累下来的。

当然这种情况也仅限于出于兴趣与精神享受的阅读。互联网对于工具书易得性的提高,还是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效率,但是很难再为人们提供这种浪漫的体验了。所幸的是这种浪漫在世上依然有所留存。如果足够幸运的话,请务必不要错过,进去走走看看。沉溺吧,哪怕终有一散。 https://t.cn/z8Aqn7k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在于是否有真信切愿。印光大师也说:“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乎。”信愿行三者,是西方净土之生因,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三资粮。“盖净土法门,不出信、行、愿三。”这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对净土三资粮,净土宗历代祖师大德多有开示、说明,多位祖师留下著作造福后世、当今。如十一祖省庵大师写《劝发菩提心文》,作《西方发愿文注》,著《涅槃会发愿文》。其净土思想中立愿指向明确,发愿理论丰富。省庵大师把发愿作为修学净土法门的第一要务,认为立愿是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彰显、重视立愿的重要性。

一、发愿的重要性

净土三资粮中,发愿是生信之后的必然步骤。对西方净土要有信有仰,信者相信也,仰者乐求也,也就是欣然愿往生到净土。愿就是心愿,是从自己内心发心立愿,是发自肺腑的誓愿。净土法门的修行重在立愿,愿是净土得生与否的关键,如蕅益大师所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又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省庵大师秉承净土法门有关发愿的思想理论,对净土立愿的重要性给予多次论证、说明和劝导。他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殷殷嘱托道:“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修学佛法之入门要道,不在他处,首在发菩提心。佛法修行最紧急的要事,首先是立愿,行无愿不成,无愿必至退转。发心立愿,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是上求下化的必然条件。如果不能发平等慈悲的广大之心,立下坚固不退之愿,则纵使经历尘点劫数,依然不能了脱生死,还在六道轮回。所谓的修行,只是徒劳。《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有一菩萨,往昔遇佛,发菩提心。后在世间修行,将前所发菩提心忘失,结果所修无论世间善,还是出世间善,都成了魔业。忘失菩提心尚如此,何况未发?所谓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发愿是修行不可缓之事,欲修学佛法必先立愿。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观音菩萨发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等等,都是后世修学的模范,也昭示了修行以立愿为本的道理。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开示:“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不要认为一念轻微,虚愿无益。能发一念西方愿,即播将来净土种。依真心修行,心真则事也真实;依大愿精进,愿广则行深。世间至大者无非虚空,然而与心想比,虚空非大,还是心为大。此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太虚,周沙界。世间至坚者无非金刚,然而与愿力相比,金刚非坚,还是愿力最坚。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西方愿。与会大众,近日结成莲社,发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那么我们未来成就果觉圆满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就是以今天的发愿为起点。净土十祖行策大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然选佛场开,是处可入。无论深山净刹世路风尘,要须心作南车,愿为前导,苟所向不乖。”往生西方净土,必须以发心立愿为导向。否则,就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列举了十大愿王的神妙德能,描述其在行者临命终时所显发的力用。经云:“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经文描述了一个临终者,哪怕是国王这样的世间最至尊至贵的人,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他的大臣辅相、象马车乘以及一切珍宝财物、妻妾奴婢、尊贵荣誉等等有形的和无相的一切,都不能随他而去。十大愿王内含了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之功德,在临命终时,显发无作妙用,引导行人往生西方。以此类推,我们净业行人平时立愿往生西方,精进修行,是植愿力之因,而临命终时乘愿往生极乐,即是兑现愿力之殊胜果报。

所以说,信愿行净土三资粮中,愿起着决定性作用。省庵大师在《劝修净土诗》的序言中说:“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没有生到西方净土的愿力,纵使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也不会生到西方。在《西方发愿文注》中,省庵大师论述了信愿行净土三资粮的关系:“又愿之一字,具该信、行。信则自、他、因、果、事、理不虚(信得自心是佛,他人亦然。念佛为因,往生作佛为果实也。西方是事,唯心本性是理。一一真实,故云不虚) 。行则专事持名, 不杂不散。愿则心心好乐,念念希求。如此三事,缺一不可。有信、行而无愿者有矣,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也。”

净土法门的发愿,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蕅益大师所说的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实不虚(即相信自心本来是佛,别人也如此。相信念佛为因,必会成就往生净土和最终成佛的果报。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而理体上的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心所具、所现。这些一一都是真实的,因此说不虚)。行则是专一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杂不散。愿则是心里时时都怀着喜乐,念念都期盼往生。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有的人对西方净土有信有行,但仍可能不愿往生。但是,已发下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誓愿,却仍然对净土无信,并没有念佛的行持,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省庵大师作有一首论述净土信愿行三资粮的诗,诗中写道:“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信根先向心田种,行足还加愿力坚。路乏资粮终不到(有信愿无行),马无缰御孰能前(有信行无愿) 。但将三事为符契, 携手同登九品莲。”有信愿无念佛的行持,往生不了西方净土。有信有行却没有往生的誓愿,这就像马没有缰绳而不能驾驭前行一样,是不能生到西方净土的。

有人对往生净土需要发愿心有疑问,省庵大师在《西方发愿文注》中作了假设性的问答,对发愿的疑问进行了解疑答惑:“又问:为善生天,作恶入地狱,本不发愿。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何须待愿而后生耶?答:三界因果,随业所感,固不待愿而成。求生西方,出世正因,若无大愿要期,纵然念佛,决不成就。譬如牛行熟路,虽无御者,亦知归宿。如行生路,决无趋向,必须御者手执绳头,复加鞭策,然后方行。众生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似绳头,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如牛无御。故必以发愿为要也。”

有人问道:行善者生天,作恶者堕入地狱,并不需要发愿。念佛往生,也应如此,何必非要发愿后才能往生呢?省庵大师解释道:三界内的因果报应,都是随众生各自的业力所感,自然不用发愿便会如此。求生西方净土乃是横超三界、出离生死的出世间大事因缘,如果不发大愿激励、约束自己,纵然念佛,也决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虽然无人驾御,也能回家。如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会搞不清方向,必须由御者手执缰绳,再加以鞭策,然后才能前行。众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净土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缰绳,四弘誓如鞭策。往生西方净土犹如行路,无愿便不能往生,就像牛无人驾御不能前行一样。所以往生净土的事业,必须用发愿来激励自己、约束自己、引导自己。

省庵大师“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广则行深”、“有行无愿,终不往生”、“愿之一字,具该信、行”、“未有有愿而无信行者”、“往生如行路,无愿不生”、净土法门“以发愿为要”等有关净土立愿的观点,既继承了以前净土祖师大德有关净土立愿的思想,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把立愿摆到了修学净土法门的首要位置,作为念佛行持的动力源泉,具该信、行的资粮枢纽,成办往生事业的第一要务,充分彰显了立愿的重要性和在往生西方净土中的关键作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赶不上?冰雪节期间举办冬泳比赛、冰球赛、雪地足球赛、高山滑雪邀请赛、冰雕比赛、国际冰雕比赛、冰上速滑赛、冰雪节诗会、冰雪摄影展、图书展、冰雪电影艺术节、冰上婚礼
  • 【川商成长与上市加速器投运 计划3-5年推动8家川企上市】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川商该如何践行高质量发展?【川商成长与上市加速器投运 计划3-5年推动8家川企上市】
  • 关于今日XQN 1、每一个侃侃而谈淡定从容都是钱堆出来的。财富的差距绝不仅是吃穿更好见的更多,而是每一点每一滴、每一分每一秒。无论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归根结底,
  • 《法华经》说: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法华经》说: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
  • 汤实在是太下饭了,都吃了两碗汤泡饭哈哈哈位置在贵阳的花溪区政府第三小学一家。忘记名字了!
  • Thanks for the everything ♥️随着星际种子的觉醒,TFs也将更加忙碌,因为作为地球天使,将帮助他们激活DNA,一波一波的能量,一波一波
  • #赤俏# #江上看山##赤羽信之介##俏如来# 筹备已久的赤俏合志《江上看山》终于来啦!须知请戳图↓↓↓九脉峰入口见评论↓↓↓ 卷花并关注主页,12.20啾一
  • 可是那个老板就不愿意了,说现在的时间不够做两个人的。我知道跟他在这些知识上讲道理肯定讲不过他,于是我对他说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发型,最简单的那种就可以了。
  • 弟兄姊妹,天使的语言,直接从情感流出,而思维,乃是其情感,所分布的各种形态 ,所以,他们三言两语,就能描述我们千言万语,才能描述的内容。所以,元音并不属于语言,
  • 后来,高二一班来了名转校生,和姜衢同桌……后来,姜衢无意中登陆了陆淮的游戏账号……姜衢觉得,他已经在陆淮身上栽倒四五六七八次了,必须主动出击。他模仿美人漏肩,滑
  • 常朝仪的核心部分是礼十方,同后来的早晚功课以诵念咒经诰为主不同。宫观道士的早晚功课的程序大致相同,都是以“开经偈”或“香赞”开始,以“十二愿”和“三皈依”结束。
  • 第十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开幕式在我校举行为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锐意创新”的理科教师后备力量,搭建“以赛促学、
  • 重点推进智慧农超改造项目,对城区江东、城南、城北等部分菜市场进行智慧化改造;在江东开展邻里中心建设试点。高标准设计,集约化实施,对市区主要街道进行全面更新改造,
  • 网友一:每次有新人女明星走红,都要被爆我贺大公子是她的男友/金主/隔壁老王,你们就不能换个人吗!1⃣️“甜甜的一天从马铃薯开始”         嗨嗨  
  •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新专辑十# 。#刘宇宁湖南卫视跨年##元気青春伙伴刘宇宁# ∴.﹡﹒。﹒◌. 春风秋叶轮转, 山南水北走遍, 你一眼万物不
  • ![加油]要记得坚持每天投!
  • 11 有人问我朋友圈为什么仅三天可见,我说因为我不能保证每张自拍都P得一样 12 你要说我好看,我就说我是p的,但你要说我是p的,我就骂你(。•ˇ‸ˇ•。n#
  • 常常听到很多失恋患者像告状一样在我这里数落着前任有多绝情,很快就找到新欢了,从来不懂浪漫,从来不主动关心我.... 这个时候我的回答是:既然这个人这么不堪,那你
  • 悲剧OUT~喜剧GO~ 不再是一本正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而是场疯狂迷乱的party 。然后,正式开场,先从场景便能感觉到剧组对于舞台的搭建是非常之简洁的
  • 摘下眼镜的片刻我一般处于放松的时间,在不同于平时的视觉中,我看到了些不同的光景。突然有一只绒毛的触手触到我的脸,空气开始流动,空洞开始坍缩,我又回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