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上师:
僧团应该共同遵守的六条原则

文 :能海上师

和合,
就是团结的意思。

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徒,
共同团结起来,

组织成一个有典次有精神的僧团,
共同卫护三宝,
使三宝久住于世,

无论出家佛子或在家菩萨,
都一心一志地向三宝上着眼,

打破世间一切门户之见和自私自利之心,
这就叫作和合。

所以这和合的意义,
在我们佛教中是很重要的。

换句话说,
佛教的生命存在与否,
全视我们全部僧伽和合如何。

因为僧伽是住持佛教的,
和合又是住持僧伽的。

( 梵语僧伽,
此云
“ 和合众 ” )

没有和合,
即没有僧伽;

没有僧伽,
即没有佛教,
这是一定的道理。

但是这和合要怎样才能成功呢?

不是空口说空话而能成功的,
也不是但凭着各人的理想而能成功的。

要想和合成功,
就是一面我们全部的僧伽,

须要认识自己的立场:
我们即是代表伟大佛教的人,
全部佛教的责任都在我们肩上,

我们应当怎样的和合,
才能负得起这个伟大的责任哪!

一人是这样想,
多人是这样想,
乃至全部的僧伽都是这样想,
这和合也就可以成功了。

但这还是从一方面说话,
再一方面,

我们在各人的意识上,
还要有一种至诚恳切的慈悲心,
因为慈悲即是和合的基础。

有了这种的基础,
彼此能互相推让,
互相容纳,

才可以讲和合,
所以我说和合须建筑在慈悲心之上。

现在有一部分的僧伽,
明白了自己的立场,

终日谈和合,
终日想和合,
而终日不能和合,

或虽有暂时的和合,
而不能彻底的和合,
就是因为慈悲心太薄的原故。

所以我们现在的僧伽,
要想和合成功,

主要的条件,
还是在至诚恳切的慈悲心。

希望在会的大德,
对于此点特别注意!

和合的别体

和合的大义已明,
我们再来研究和合的别体。

和合的别体是怎么样呢?

依经论上说,
共有六种:

一 、身和:

言身和者,
就是对于各人的身业上,

彼此能和合无乖、
易可共住的意思。

如下座对于上座,

则礼拜问讯、
服劳让道及推座承事等恭敬身业。

上座对下座,
亦有慈祥将护等种种身业。

如是乃至上座对上座,
上座对中座等,
亦各有谦让身业。

如是上中下座的身业,
皆能如法亲近,
不相乖反,
是为身和。

( 具戒十九年以上为上座,
九年以上为中座,
九年以下为下座。)

二 、口和:

言口合者,
就是对于各人的语业上,

彼此互相融洽、
没有争执的意思。

这若细说起来,

如称赞有德、
远离恶语哪,

规谏有过哪,
乃至学问互相教授哪,
犯罪互相忏悔哪,
都是口和所摄的。

三 、意和:

意和,
是对各人的意业而说的。

我们各人的意业上,
彼此能谦和诚实,

出离我见我慢,
不固执个人的意思而违逆众心,

使众心和悦同住,
是名意和。

现在的僧伽,
因意见不和而起的是非,
不知有多少。

上下的意见不和,
故清众与班首闹,
执事与和尚闹;

同寮的意见不和,
故司房与客堂闹,
维那与纠察闹;

学教的意见不和,
故此派与彼派闹,
此宗与彼宗闹。

这么一来,
佛教的是非就多了,
佛教的本身也就有了生命的危险了,
希望大家不要这样办。

四 、戒和:

戒和就是对于世尊所制的净戒,

彼此能依法受持、
同修同学的意思。

所谓依法受持者,
最重要的有其两种:

一 、不杂,
二 、不沉。

不杂,
就是不要参杂自己的意见。

戒经是那样,
就是那样,
好好地如法遵行,
就罢了。

不沉,
就是不要离开戒律的范围之外,
更增加种种的仪式。

因为诸佛的净戒,
唯佛能制,
一切菩萨二乘,
但有承奉而无增减,
况余凡愚。

所以这沉的毛病,
是应当极力改除的。

有了这不杂不沉的条件,
然后能如法布萨,
如法羯磨,
如法安居,

大伙都一心一意地安住净戒海中,
就名戒和。

五 、见和:

见有三种,
一 、正见,
二 、真见,
三 、净见。

正见是对倒见而说的。

世间的人,
对于诸法的实相,
不能如实了知,
而妄起种种的分别。

诸法本来无常,
而妄执为常;

本来是苦,
而妄执为乐;

本来无我,
而妄执为我,

颠倒是非,
不称法体,
故名倒见。

与此相反,
即是正见。

真见,
是对妄见而说的。

世间的一切山河等等,
皆是如梦如幻,
皆是无有真实。

愚人不了,
妄认为真,
是名妄见。

离此妄见,
了达诸法皆空之理,
是名真见,
即契合诸法真理之见地。

净见,
是对染污而说的。

我们随起一见,

若不参杂有贪、
等烦恼,

而与一切诸清净法相应,
是名净见。

这三种的见,
是我们学佛法的人应当切实了解的!

其他的事情,
有时还可随顺世间,
唯有此见不可随顺。

因为世间的见,
都不正的。

我们大家若能都安住于自立的正见,
而不为世间一切的邪见所诱,
是名见和。

六 、利和:

凡有利益的事情,
能如法共分,
乃至粒米同餐,
毫不自私,
是名利和。

以上六和,
是戒律中的戒律,
戒律不可少,
六和尤不可少。

戒律,
就好像和梓人的规矩一样;

六和,
就好像和胶漆一样。

有了规矩,
固然可以成器,
但若再加以胶漆,

则更光美可观、
坚固可用了。

今此亦然,
有了戒律,
固然可以成立僧伽,

但若再加以六和,
则僧之作用更大,
僧之团结愈严了。

所以在世界潮流直转的今日,
能海最希望诸位大德提倡戒律,
尤希望全部僧伽完成六和。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禅宗语,出自《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这里的贼,可不是我们以为的飞檐走壁鼠窃狗偷之辈,或者我们家庭里的某个人,而是身体的内贼。佛教有“六贼”之说,即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六根的贪欲,因为它能劫夺修行人的功德法财,侵害慧命,所以被比喻为贼,故称之为“家贼”。《西游记》第十四回云“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在这一回,作者写被孙悟空金箍棒打死的六个凡人毛贼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一看这些名字我们就知道,他们只是佛教“六贼”的人格化表现而已。《呻吟语•问学》曰:“自欺心,自利心,学者于此二心,一毫摆脱不尽,与做贼何异?心猿解放,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都是自欺自利、自损自役之心,所以是贼。”《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唐僧师徒取经队伍在朱紫国降伏了狮子犼,救出王后,医治好国王的病,然后来到了蜘蛛精的盘丝洞。国王的病表面上是为情所困,思念成疾,实际上是欲望使人蒙昧缺德,贪恋嗔恨愚痴扭曲本性。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则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所以蜘蛛精这一回的回目是“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八戒是指八关斋戒降服六欲的化身--【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包括不吸毒),不非时食,不着香花曼,不歌舞伎乐,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梵行(意指行淫事,比丘、比丘尼犯此,将遭僧团摈逐,属于四波罗夷罪之一。在家之淫戒,称为邪淫戒;对此,非梵行戒乃出家之淫戒)】。七个蜘蛛精,乃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的化身。悟空打死的七个蜘蛛精,就是七情化身。锁心猿拴意马,修心除去七情六欲,重返“五行山定心之际,喜怒哀乐之未发。已离音声无闻见,断诸言词无说示。虽知语性如空响,以大悲心而演说。于诸有情心平等,知心如幻无自性。悉知心行无思虑,平等究竟心为心。示现种种度世间,善逝身形无所得”的状态,方能悟道成圣。唐僧师徒取经到达雷音寺,佛就吩咐大弟子迦叶尊者把三藏十二部经典交给他们,迦叶尊者问佛:“给哪一种经?”佛说:“他们从遥远的东方来,奔波劳累,功德圆满,要给最好的。”阿难、迦叶也把藏经阁里的空白无字经书的一大卷白纸交给了唐僧四人,说这就是真经,你们带回去东土大唐吧。看着唐僧带着经书心满意足地离开,有一位佛祖却不忍心看着唐僧如此就被雷音寺给骗了,就是燃灯古佛。他派出白雄尊者吹了一阵风把那无字经书吹开来。唐僧和孙悟空一看,大吃一惊,怎么说好的三藏真经却一个字都没有。尊者就对唐僧说,不要着语言文字相,最好的经典是没有文字的,只是你们慧根不够,没有看懂,其实所有的真经都藏在里面了,所以第一等智慧不需要文字,在文字上求道找不到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你们要自己参透。《金刚经》云:“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1939年春,周恩来到南岳衡山为游击干部训练班作报告。当时南岳寺里的僧人以丘赞、演文法师为首,组织了一个救亡团体--“南岳佛教救国协会”,决心为抗日事业尽一份力量。但是他们的意见很不一致,演文法师主张成立一支僧军,奔赴抗日战场,直接同日本鬼子拼杀,而丘赞法师不同意,认为杀生是犯了佛门戒律,彼此争执不休,便请周恩来“裁决”。周总理高度赞扬了僧人们的爱国热情,又提出不必成立僧军的主张。谈话将要结束时,丘赞请周恩来题词。周恩来没有推辞,接过毛笔默想片刻,即席挥毫在宣纸上写了八个大字“上马杀贼,下马学佛。”丘赞望着题词,沉吟了一会道:“弟子斗胆请教,先生题词‘杀贼’与‘学佛’联系在一起,于教义是否相符?”周恩来笑着解释说:“阿罗汉的第一个汉译是‘杀贼’。不杀除烦恼之贼,就成不了阿罗汉。我写的是‘杀贼’,不是‘杀人’,这个‘贼’当然是指佛教中不能容忍的歹徒。现在日本强贼正在大批杀我同胞,我们不把杀人的贼杀掉,怎么普渡众生?这是善举,杀贼就是为了爱国,也是为了佛门清静。你们出家人只出家没有出国,所以同样要保国爱国。抗战就是杀贼,杀贼就是抗战爱国。”周恩来把“杀贼”与“学佛”紧紧联系起来,使得丘赞不得不心悦诚服地承认杀贼的合理性,接着又把“杀人”与“杀贼”这两个关系区别分清,将“杀贼”提高到“普渡众生”、“上报四重恩”这样的佛家最高教义上来认识,最后说到抗战救国的大目标上来。真是步步为营,循循善诱。丘赞听后激动地说:“周先生真是博学,精于教义,通晓佛理。我明白了,只有上马杀贼,才能下马学佛。”王阳明曰,撼山中贼易,撼心中贼难! 昔雪峰义存,问德山:“如何是从上宗乘?”山打一棒。明日又问,山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峰因此有省。法眼云:“证佛地者,名持金刚经。经言: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且道唤甚么作此经,莫是黄卷赤轴底是么,且莫错认。”有僧问首山:“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山曰:“低声低声。”又问:“如何受持?”山曰:“不染污。”案宗门持此经,皆从无字处,直透向上,会得此旨,可与参金刚心印矣。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地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世间离生灭 犹如虚空华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 远离于心识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远离于断常 世间恒如梦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 烦恼及尔焰 常清净无相 而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 无有涅槃佛 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 是二悉俱离 牟尼寂静观 是则远离生

  是名为不取 今世后世净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 通达于大乘 今以百八义 仰谘尊中上

  世间解之士 闻彼所说偈 观察一切众 告诸佛子言

  汝等诸佛子 今皆恣所问 我当为汝说 自觉之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云何净其念 云何念增长 云何见痴惑 云何惑增长

  何故刹土化 相及诸外道 云何无受次 何故名无受

  何故名佛子 解脱至何所 谁缚谁解脱 何等禅境界

  云何有三乘 唯愿为解说 缘起何所生 云何作所作

  云何俱异说 云何为增长 云何无色定 及与灭正受

  云何为想灭 何因从定觉 云何所作生 进去及持身

  云何现分别 云何生诸地 破三有者谁 何处身云何

  往生何所至 云何最胜子 何因得神通 及自在三昧

  云何三昧心 最胜为我说 云何名为藏 云何意及识

  云何生与灭 云何见已还 云何为种姓 非种及心量

  云何建立相 及与非我义 云何无众生 云何世俗说

  云何为断见 及常见不生 云何佛外道 其相不相违

  云何当来世 种种诸异部 云何空何因 云何刹那坏

  云何胎藏生 云何世不动 何因如幻梦 及揵闼婆城

  世间热时焰 及与水月光 何因说觉支 及与菩提分

  云何国土乱 云何作有见 云何不生灭 世如虚空华

  云何觉世间 云何说离字 离妄想者谁 云何虚空譬

  如实有几种 几波罗密心 何因度诸地 谁至无所受

  何等二无我 云何尔焰净 诸智有几种 几戒众生性

  谁生诸宝性 摩尼真珠等 谁生诸语言 众生种种性

  明处及伎术 谁之所显示 伽陀有几种 长颂及短句

  成为有几种 云何名为论 云何生饮食 及生诸爱欲

  云何名为王 转轮及小王 云何守护国 诸天有几种

  云何名为地 星宿及日月 解脱修行者 是各有几种

  弟子有几种 云何阿阇黎 佛复有几种 复有几种生

  魔及诸异学 彼各有几种 自性及与心 彼复各几种

  云何施设量 唯愿最胜说 云何空风云 云何念聪明

  云何为林树 云何为蔓草 云何象马鹿 云何而捕取

  云何为卑陋 何因而卑陋 云何六节摄 云何一阐提

  男女及不男 斯皆云何生 云何修行退 云何修行生

  禅师以何法 建立何等人 众生生诸趣 何相何像类

  云何为财富 何因致财富 云何为释种 何因有释种

  云何甘蔗种 无上尊愿说 云何长苦仙 彼云何教授

  如来云何于 一切时刹现 种种名色类 最胜子围绕

  云何不食肉 云何制断肉 食肉诸种类 何因故食肉

  云何日月形 须弥及莲华 师子胜相刹 侧住覆世界

  如因陀罗网 或悉诸珍宝 箜篌细腰鼓 状种种诸华

  或离日月光 如是等无量 云何为化佛 云何报生佛

  云何如如佛 云何智慧佛 云何于欲界 不成等正觉

  何故色究竟 离欲得菩提 善逝般涅槃 谁当持正法

  天师住久如 正法几时住 悉檀及与见 各复有几种

  毗尼比丘分 云何何因缘 彼诸最胜子 缘觉及声闻

  何因百变易 云何百无受 云何世俗通 云何出世间

  云何为七地 唯愿为演说 僧伽有几种 云何为坏僧

  云何医方论 是复何因缘 何故大牟尼 唱说如是言

  迦叶拘留孙 拘那含是我 何故说断常 及与我无我

  何不一切时 演说真实义 而复为众生 分别说心量

  何因男女林 诃梨阿摩勒 鸡罗及铁围 金刚等诸山

  无量宝庄严 仙闼婆充满 无上世间解 闻彼所说偈

  大乘诸度门 诸佛心第一 善哉善哉问 大慧善谛听

  我今当次第 如汝所问说 生及与不生 涅槃空刹那

  趣至无自性 佛诸波罗蜜 佛子与声闻 缘觉诸外道

  及与无色行 如是种种事 须弥巨海山 洲渚刹土地

  星宿及日月 外道天修罗 解脱自在通 力禅三摩提

  灭及如意足 觉支及道品 诸禅定无量 诸阴身往来

  正受灭尽定 三昧起心说 心意及与识 无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 及与现二见 乘及诸种性 金银摩尼等

  一阐提大种 荒乱及一佛 智尔焰得向 众生有无有

  象马诸禽兽 云何而捕取 譬因成悉檀 及与作所作

  丛林迷惑通 心量不现有 诸地不相至 百变百无受

  医方工巧论 伎术诸明处 诸山须弥地 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众生 身各几微尘 一一刹几尘 弓弓数有几

  肘步拘楼舍 半由延由延 兔毫窗尘虮 羊毛[麥广]麦尘

  钵他几[麥广]麦 阿罗[麥广]麦几 独笼那佉梨 勒叉及举利

  乃至频婆罗 是各有几数 为有几阿[少/免] 名舍梨沙婆

  几舍梨沙婆 名为一赖提 几赖提摩沙 几摩沙陀那

  复几陀那罗 为迦梨沙那 几迦梨沙那 为成一波罗

  此等积聚相 几波罗弥楼 是等所应请 何须问余事

  声闻辟支佛 佛及最胜子 身各有几数 何故不问此

  火焰几阿[少/免] 风阿[少/免]复几 根根几阿[少/免] 毛孔眉毛几

  护财自在王 转轮圣帝王 云何王守护 云何为解脱

  广说及句说 如汝之所问 众生种种欲 种种诸饮食

  云何男女林 金刚坚固山 云何如梦幻 野鹿渴爱譬

  云何山天仙 揵闼婆庄严 解脱至何所 谁缚谁解脱

  云何禅境界 变化及外道 云何无因作 云何有因作

  有因无因作 及非有无因 云何现已灭 云何净诸觉

  云何诸觉转 及转诸所作 云何断诸想 云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谁 何处为何身 云何无众生 而说有吾我

  云何世俗说 唯愿广分别 所问相云何 及所问非我

  云何为胎藏 及种种异身 云何断常见 云何心得定

  言说及诸智 戒种性佛子 云何成及论 云何师弟子

  种种诸众生 斯等复云何 云何为饮食 聪明魔施设

  云何树葛藤 最胜子所问 云何种种刹 仙人长苦行

  云何为族姓 从何师受学 云何为丑陋 云何人修行

  欲界何不觉 阿迦腻吒成 云何俗神通 云何为比丘

  云何为化佛 云何为报佛 云何如如佛 平等智慧佛

  云何为众僧 佛子如是问 箜篌腰鼓华 刹土离光明

  心地者有七 所问皆如实 此及余众多 佛子所应问

  一一相相应 远离诸见过 悉檀离言说 我今当显示

  次第建立句 佛子善谛听 此上百八句 如诸佛所说

  不生句生句。常句无常句。相句无相句。住异句非住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离自性句。空句不空句。断句不断句。边句非边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凡有三常。此常梵音与上常音异也)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净句非净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师句非师句。种性句非种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缘自圣智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刹土句非刹土句。阿[少/免]句非阿[少/免]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实句非实句。数句非数句。明句非明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术明处句非工巧伎术明处句。风句非风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设句非施设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阴句非阴句。众生句非众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尔焰句非尔焰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乱句非荒乱句。幻句非幻句。梦句非梦句。焰句非焰句。像句非像句。轮句非轮句。揵闼婆句非揵闼婆句。天句非天句。饮食句非饮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见句非见句。波罗密句非波罗密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谛句非谛句。果句非果句。灭起句非灭起句。治句非治句。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摄受句非摄受句。宝句非宝句。记句非记句。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觉句非觉句。动句非动句。根句非根句。有为句非有为句。无为句非无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节句非节句。丛树葛藤句非丛树葛藤句。杂句非杂句。说句非说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处句非处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巧中国字,心田正反思,给宝宝取上品好名+怀梧老师薇❤:lihuaiwu980】 #起名##起名[超话]##宝宝取名##姓名分析##姓名大作战##八字算命、八
  •  如果你想找个放心又有爱的纯粉群愉快玩耍,龙寨欢迎你~龙寨口号:不要钱不要粮  只为大哥打江山强调:⚠️龙寨审核非常❗严格❗ 能配合管理员进行私信审核,并提供所
  • ![鲜花]我是粉丝,我承认他并不完美,他还在成长期,我期待陪伴着我的偶像肖战一起成长。
  • #遛yo之香港迪士尼#以前怎么没看过老头养猴子打开魔法宝石盒子家里的一切都变成恐怖片的迪士尼著作呢,在其他迪斯尼也没见过涅,有点吓人,感觉如果说过山车是心脏突突
  • 此fa事是专门为公司、门店量身定制的、需提供公司或门店实际操控人的阳历生辰、公司/店铺全名,此珐式为大珐式,里面包含了10大珐门(召财、守财、升运、人缘、贵人、
  • 昨日,在锦辉购物广场高新店,虽然大门入口处有工作人员严格把关,但记者发现可以从旁边麦当劳的侧门随意进出锦辉购物广场,并不需要测温和扫码。在扶梯入口处,记者看到一
  • 看上去是个猎奇志怪甚至言情故事,内核基本上是全方位讽刺大清的各种现象,譬如报国寺的屡试不中的书生拿捞元宵来比科举取士;譬如云家的狐狸精听闻人类有真情,下凡体验生
  • #杨芸晴[超话]#[心]#太阳星[超话]##sunnee黄子韬合作新歌# ⭐追星小記錄☞黃子韜老師⭐☞2014年看偶像演唱會被邀請上了台~☞2018年參與選秀節
  • 好像每一天都有这样的问题,平凡人的生活大多如此,不过amoon却有着不一样的手巧,不一会儿就弄出来一顿可口的早餐,看着我大口吃着,微笑着…(奶酪心想我是不是走错
  • 他们在1978年举办了首届亚美电影作品展,由此发展成今天全美历史最悠久的亚美国际影展。#侨报新闻速递#【亚美国际影展迎42周年】始于1978年的纽约亚美国际影展
  • 近几周来活动亢进的欧盟委员会还在12月15日公布了一系列旨在限制数字巨头、特别是美国GAFA(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公司的首字母组合——本网注)超级力量的措施
  • 作品表现的是少年时期的丘比特非常喜欢恶作剧,他偷走过战神马尔斯的武器和大力士海克利斯的狼牙棒,并为此洋洋得意。1732年回法之时,被国王任命职位,并在卢浮宫获得
  • 对各级各类疫情防控部门文件详细分类处理,起草下发,使学校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做到全盘指导学校应对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强督查落实,促进常态化管理。会上
  • 记得来听哦[兔子][太阳]午间快报:12:00~12:10主播:王婷 张效菂时代先锋:12:10~12:30主播:王婷 吕新宇歌单:《对你爱不完》——性感的拖鞋
  • #军事潮流# #军事风穿搭# #军事风格# 资深的户外人或许对这个来自瑞典的超级厉害的品牌略有耳闻,但由于品牌主要的市场在欧洲,攀山鼠这个品牌在国内知道的朋友相
  • 沿石梯而上,到达四层用餐区,映入眼帘的是“华贵苑”和“福泽苑”2个用餐庭院,可同时容纳60人用餐,两个厅房采用独门独院的设计以及单独的入厅通道,整个布局溪流
  • 墨尔本的冬季没有霜冻,几乎热带、亚热带、温带所有种类的树木在这里都可以茁壮生长!所以,即使在冬季,这里放眼望去也是满目绿色。
  • 伙计们,让我安静地恢复身体健康吧,我的目标是随蒙扎一起,为球队做出更多的贡献!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生病在家需要人照顾,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这对刚刚脱贫的家庭来说,
  • 他和其他年轻干部一样,24小时值守在防疫一线,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倪水明主动请战,投入到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得知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重时,大通村外出务工人
  • On the eve of the settlement of the futures index, the Hong Kong stock market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