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士懋:20余载疑窦,不吐不快;事关性命,不容不辨。

二十多年前,讲授1979年版《温病学》时,见载有“内闭外脱”一证,方用参附龙牡汤送服安宫牛黄丸,取安宫牛黄丸以开闭,参附龙牡汤以救脱。

1985年新版《温病学》,于风温、暑温章中,更专列“内闭外脱”条目论述之。

余不敏,但也从事中医急症临床多年,所历何止百千,此等病证未尝一见,且闭脱并见亦与医理不合,故疑之。

然恐浅陋谬辨,未敢成文。疑窦已二十余载,鲠于胸臆。每读书辄留意于此,诸家所论皆与教材有别,益疑教材乃望文生训、杜撰。事关性命,不容不辨。

1、闭与脱,原为阐明神昏病机有虚实之别。
闭乃邪气闭郁于内,出入废,神机化灭而神昏;脱乃正气衰败,脱越于外,神无所倚而神昏,二者连读,有“内闭外脱”之称。

“内闭外脱”含义有三:

一是或然之意,即或为内闭,或为外脱,非指一证既内闭又外脱;

二是指邪气闭郁于内,正气不得外达而外脱,此乃真实假虚,或曰真闭假脱;

三是正气衰败而成脱,神无所倚而神昏,此属虚衰之证,这种神昏,亦可称为闭,即机窍闭,但此闭,已非指邪实的病机,而是指正气衰败,神明失守的一种症状表现。

若望文生训,把“内闭外脱”作为病证同时存在的两个病机,则是错误的。

2、闭脱乃病已至垂危阶段,非闭即脱,不得兼而有之。

闭乃邪实之证。实证,必邪气亢盛,正气亦相对较强,正邪剧争,方能出现实证。脱证,乃正气衰败,真气不能固藏而脱越于外。正气已然衰败,无力与邪抗争,纵然有邪,亦不能表现出实证,也不可能外脱而里不脱。在里之正气已脱,孰与邪抗争而呈现大实的闭证?所以脱与闭不能并存。当然,虚实可以并见,补泻常可兼施。

但虚实相兼者,毕竟正气未至脱败,尚有余力与邪抗争,故可虚实并见。若正气已然脱败,毫无与邪抗争之力,不可能出现实闭的表现,也就无闭脱相兼之理。虚实相兼与闭脱,是疾病不同阶段、不同实质的改变,不能混谈。
再者,参附汤合安宫牛黄丸,亦与理不合。安宫牛黄丸属凉开之剂,治疗热闭心包者,热邪亢极之时,清之犹恐不及,论焉可再用参附壮阳,岂不火上浇油?参附汤乃益气回阳救脱之剂,真气已然脱败,急固尚难挽回,怎敢再合以开破清心之品,岂不雪上加霜?

或曰:安宫牛黄丸加参附汤,乃寒热并用之剂。固然,寒热错杂证颇广,寒热并用之方亦甚多,但毕竟寒热错杂与闭脱,是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质的病变。已然垂绝,非闭即脱,当此病情危笃,千钧一发之际,应药专力宏,自不同于一般补泻兼施、寒热并用之剂。至于寒剂佐以热,热剂佐以寒,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以防格拒,属于用药的反佐法,与寒热并用燮理阴阳不同。

3、临床实践中是否真有闭脱并见者?

《温病学》典型病案中,未列此等医案,1979年版《中医内科学·昏迷》中列举蒲辅周一病案,录之于下:

朱某,男性,29岁。住某医院已6日,诊断为乙脑。曾连服大剂辛凉苦寒及犀羚牛黄至宝之品,高烧不退,四肢微厥,神识如蒙,时清时昏,目能动,口不能言,胸腹满满,下利稀溏,随矢气流出,量不多,尿不利,头汗出,漱水不欲咽,口唇燥,板齿干,舌质淡红,苔白,脉象尺寸弱,关弦缓。

脉证虚实互见,邪陷中焦之象,与邪入心包不同,引用吴氏《温病条辨》,上焦未清,里虚内陷,主以人参泻心,去枳实易半夏辛通苦泻法。

人参三钱,干姜两钱,黄连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法半夏三钱,白芍四钱。服后,尿多利止,腹满减,全身汗出,热退。但此时邪热虽去,元气大伤,而见筋惕肉瞤,脉微欲绝,有阳脱之危,急以生脉加附子、龙骨、牡蛎回阳固阴。

台参一两,寸冬五钱,五味子二钱,熟川附子二钱,生龙骨八钱,生牡蛎六钱。

浓煎徐服,不拘时,渐能安眠。肢厥渐回,战栗渐止,神识略清,汗出减,舌齿转润,阴回阳生,脉搏徐复。

后以养阴益胃,兼清余热,用三才汤加枣仁、阿胶、石斛数剂,一切正常,停药观察,唯以饮食消息之,越数日痊愈出院。

《中医内科学》编者按云:“本例属闭脱互见的昏迷。”

确实,实践中找出一例参附汤送服安宫丸的内闭外脱病例不易,讲义权把蒲老的这则医案充作内闭外脱的实例,勉为其难。

可是案中明言“邪陷中焦之象,与邪入心包不同”,且所述症状,乃一派暑湿内陷之象。前医多予凉开而不愈者,以其寒遏而湿不化,故用辛开苦降法。辛开则阳气宣通,苦降则浊阴得泄,清升浊降,三焦气畅,何患之有。

此案与内闭外脱何涉!此案难以作为《温病学》所云“内闭外脱”支撑的实例。

4、下面,不妨再看看一些温病名家的医案,进一步说明上述观点。



《洄溪医案·暑》:芦墟迮耕石暑湿坏证,脉微欲绝,遗尿谵语,寻衣摸床,此阳越之证,将大汗出而脱。急以参附加童便,饮之少苏而未识人也。越三日未请,亟往果生矣。医者谓前药已效,仍用前方,药成未饮。余至曰,阳已回,火复燃,阴欲竭矣,附子入咽即危,命以西瓜啖之。病者大喜,连日啖数枚,更饮以清暑开胃而愈。

按:本为暑热证,因邪热亢盛而正气不支,转为亡阳。已然亡阳,暑热之邪尽消乎?未必尽消。纵然有邪,但因正气已衰,无力与邪抗争,也不可能表现出实闭证来。所以闭脱不能相兼,也不会出现参附汤送服安宫丸的那种治法。
案中急以参附汤加童便回阳救脱,童便虽咸寒,仅为反佐之用,自不同于寒热错杂者。待阳回,正气有能力再度与邪相争,又可出现阳热实证,此时再用附子,则“入咽即危”,当转而清暑。
当然,再度出现阳热亢盛实证时,毕竟经过亡阳的阶段,邪势亦挫,不会再像亡阳以前那样邪热亢盛。



《临证指南医案·疟·汪案》:邪弥漫,神昏喘急,谵妄惊搐,皆邪无出路,内闭则外脱。方用:细叶菖蒲根汁两钱,草果仁五分,茯苓皮三钱,紫厚朴一钱,绵茵陈三钱,辰砂益元散五钱,连翘心一钱半,金银花三钱,另用牛黄丸一服。

《临证指南医案·痉厥·杨案》:暑由上受,先入肺络,日期渐多,气分热邪送传入营,遂逼心包络中,神昏欲躁,舌暗缩,手足牵引,乃暑热深陷,谓之发痉,热闭在里,肢体反不发热,热邪内闭则外脱,岂非至急。考古人方法,清络热必兼芳香,开里窍以清神识。若重药攻邪,直走肠胃,与包络结闭无干涉也。犀角,元参,鲜生地,连翘,鲜菖蒲,银花,至宝丹四丸。

按:“内闭则外脱”,一个则字,明确指明内闭与外脱的因果闭关系。由于邪气闭结于内,神明失守,正气不得畅达于外而外脱,绝非正气衰败之脱。方用清心化浊开窍,何须参附回阳救脱。

5、关于内闭外脱的机理,《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语说得极为明确:“痧胀干霍乱,痞胀痉厥,脏腑窒塞之类,是内闭外脱也。”

由于邪气闭结于内,气机窒塞,正气不得畅达于外,致成外脱。这种外脱,绝非正气衰败,亦无须参附回阳,待里之闭结开,气机畅达,外脱自消。



《王孟英医案·附录》:“邪闭则正气无以自容而外脱者,阳从上脱,则汗多而气夺,阴从下脱,则泻多而液亡,所谓内闭外脱也。欲其不脱,必开其内闭,如紫雪、绛雪、行军散,皆开闭透伏之良方也”;又云:“昧者不知邪闭血凝,热深厥亦深之理,见其肢冷脉伏,即以为寒,又疑为脱,既不敢刺,更投热药,使邪无宣泄,愈闭愈冷,虽七窍流血而死亦不悔悟。”

按:王氏说得很清楚,由于内闭才导致外脱,虽肢冷脉伏,亦非寒、非脱,乃热深厥深,愈闭愈冷。欲救其“脱”,必开其闭结,断非参附所宜。



《吴鞠通医案·冬温·某案》:初二日,冬温谵语神昏,皆误表之故,邪在心包,宜急急速开膻中,不然则内闭外脱矣。先与广东牛黄丸二三丸,以开膻中,继以大承气汤攻阳明之实。生大黄八钱,元参八钱,老厚朴二钱,元明粉三钱,丹皮五钱,小枳实四钱。煮三盅,先服一盅,得便即止,不便再服。

按:本案之内闭外脱,是大承气合牛黄丸,而不是参附汤合牛黄丸。《温病学》非望文生训者何?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薛生白医案》:暑者,热中之阴邪也,心先受之,侵入胞络,怠惰不语,神昏肢冷,为不治。今脉迟软,渐有是机,四末渐冷,竟有内闭外脱之虞。急用通阳救逆之法,仿上大顺散之意,未识何为。桂枝,半夏,焦白芍,炙甘草。

按:迟软为阴脉,神昏肢冷乃阴证,知此神昏乃正气衰败所致。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佐半夏交通阴阳。此闭也,非邪实闭阻心包,而是正衰神明失守的一种症状表现。

6、综上所述,诸温病大家所言之内闭外脱,或指邪闭心包,正气不得外达而外脱;或正衰神明失守而内闭。

《温病学》称闭脱相兼,竟用参附龙牡汤合用安宫牛黄丸,不仅与理不合,亦乏事实依据,乃望文敷义。

闭脱乃性命攸关之际,焉能以杜撰之文堂而皇之地羼入大学教科书中,故辨之。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中国历代养生学派浅析(二)#健康养生##我在微博涨知识#

(二)养形学派

形,指形体,形乃神之宅,养形学派认为养神也必养形,形神合一方能健康长寿。

到了汉代,动形养生法有了发展。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五禽戏”。 晋代和唐代,受汉代动形养生思想的影响,主张运动、导引、按摩的养生家很多。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说:“体欲常劳……劳无过极。”说明动形要持之以恒,但要适度。

其后,历代对运动养生法多有创见,至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导引》中说:“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曹氏还首创”卧功、坐功、立功“。他还在《散步篇》中对散步的作用及要求,作了详细的论述。

近年兴起的站桩、甩手及各种运动、舞蹈等锻炼形体的方法,都是我国古代养形法的继承和发展。

(三)保精学派

中国医家和养生家所说的精,主要指肾所藏之精,也包括脏腑之精。保精养生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

最早提出保精养生的当推彭祖,《养性延命录》引彭祖的话说:“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其后,《管子·内业》中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半百而衰也。”

这些论述均是主张节欲保精的。后世养生家多从《内经》之旨,主张节欲。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房室勿令竭乏。”

梁代陶弘景也是主张节欲保精的。 唐代孙思邈遵从晋人葛洪的主张,说:“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者,可以增寿。”。唐以后养生家亦多重视保精。元代朱丹溪完善了保精养生法。 明代张介宾也很重视保精,他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明代万全在认为房劳不仅伤及肾精,同时也伤及脏腑之精。清代曹庭栋强调:“老年断欲,亦盛衰自然之道。”可见历代医家多遵从精关乎寿命的学说,主张节欲保精以延寿。

(四)调气学派

中国医家和养生家所谓的气指真气,主要包括元气、营气、卫气、宗气、脏腑之气。调气养生指调养真气,使之充盛调和,以达养生延年的目的。

重视气在人类生命中的作用,首见于《管子》:“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对气的功能及气对人的寿命影响的论述当推《黄帝内经》。该书《灵枢·刺节真邪》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说明真气是由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宋元时期的医家和养生家对气与形、神、精的关系亦多有阐发,并指出气对人体寿夭的影响是很大的,

李东恒对气的作用尤为重视,他认为元气由后天脾胃之气充养,脾胃气亏,则元气也不能充足。

明清时代的养生家、医家对气的作用尤其重视,认为气是生命之根本,精神之所系。明代高濂主张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

(五)食养学派

用适当的饮食调养以达补益精气,协调脏腑,抗衰延寿目的的养生派,称为食养学派。食养学派在中国养生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饮食养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商代伊尹善烹调,著《汤液经》。周代已设立了专管帝王饮食的“食医”,讲究四季配膳和食物宜忌。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列多味食用药味。如大枣、芝麻、龙眼、百合、山药等,并注明久服这类药物可延年,这对后世盛行的食疗有很大影响。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为食养立下了法则。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我国最早的食养专篇。

宋元时期,食养学派以陈直、邹铉的贡献最为突出。他们强调了四时食养的不同宜忌。

如春季,他们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胃”、“唯酒不可多饮”;夏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饮食温软,不令太饱” ;秋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冬季,要求“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 陈、邹二氏继承和发展了饮膳养生法,完善了养生学的内容。金元时期, 忽思慧提出了食养的四时所宜,及食养与气候、季节的关系等,明清时期,饮膳养生学派主要处于充实、整理、完善阶段,医家、养生家多继承孙、陈二氏学说,并给予补充论证。

(六)药饵学派

药饵养生学派是利用药物,平调阴阳,补益脏腑、气血,以达抗衰延寿的养生学派。

我国利用药物延寿,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山海经》,其中记载了一些抗衰延寿的药物。该书中说:“有草焉,其名曰,服之不夭”,“有木焉……名柏蓟,服者不塞”等。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书《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65种有延年益寿作用的药物。如人参、沙参、地黄、天冬、黄芪、何首乌、百合、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等,至今沿用,效果可靠。从秦至唐,药饵养生误入炼丹服石以求长生的歧途。

唐代孙思邈继承和发展了药饵养生法,提出“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四时勿阙补药,如此可以延年”。宋元时期,陈直、邹铉提出了药饵养生的原则、方法、药物、方剂等。强调了药饵以扶持为主,只可用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药。他们首次提出了 使用药饵养生的关键在于温养肾气、健脾理气的观点。 明代以后,药饵养生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全面继承了明以前药饵养生的成就,充实了方药运用的法则,使药饵养生成为比较完整的单独养生体系。 李时珍推崇脾胃之说,主张调理脾胃,培补元气,升发清阳,多用温养之剂,以养生延寿。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的观点,尤重温补命门之火。李杲在药饵养生方面,反对贪补、峻补、唯补的偏弊,强调了“量体选药”的重要法则。李氏指出:“中年以后,必须药饵扶持者,亦须量体,宁从缓治,不可责效目前,反致奇疾。” 清代养生家继承历代药饵养生的经验,并予以补充,使药饵学派更趋完善。

每一部都是好看到舍不得睡觉 以前以为刑侦剧是tvb的天花板 也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弹幕刷罗嘉良
温兆伦 现在发现戚其义的剧才是yyds[泪] 以后看刑侦剧只能是食不知味了 剧情紧凑 跌宕起伏 把人性的自私和愚笨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啊 人怎么可能非黑即白 好看到我语无伦次 吃了没问化的亏[泪]
tvb的黄金时代绝对是1990-200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我们蓦然回首那些曾经的点滴碎片,原来仍然如铅般沉重压在心头,令人窒息#伦敦塔楼大火#[哆啦A梦汗]#晚安# 岁月无痕沧桑有迹,回首身后跌跌撞撞的经历,总有一些
  • !!
  • #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同时更博#想想还是好激动![羞嗒嗒]作为四叶草 超容易满足!现在一直喜欢他们仨,未来也会一直喜欢下去[爱你]因为,他们个人有个人的魅力组合
  • 要放开视野,多层次交友减[赞啊]肥食谱,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放开视野,多层次交友减[赞啊]肥食谱,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 入灭前开示当时,智者大师就在新昌大佛寺的大佛前入灭,面向西方,因为他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火车”是指地狱的狱火,主要是指九品中的下三品,当地狱狱火相现前的时
  • 20210829个人的命运就算真能够发展的与众不同,其中的个性也会被磨灭得只剩下梦里的支离破碎。p5 八月底的重庆我已经开始穿卫衣了p6 时隔三年我又开始pla
  • #傅慎行[超话]# 可能我就是三观不正吧,刚看完《掌中之物》小说,一直迫切的想要看到结局,但当看到时又舍不得往下看傅慎行(沈知节)的结局,他到死都爱的卑微,‘
  • ”仙人王方平发现有一个叫蔡经的人,虽然不是好道者,也不知保养精气,修身养性上也还不如很多普通人,但就是有得道成仙的命,便自己找上门传授仙法。”葛洪认为世人在出生
  • #国际时尚品牌# #东京时装周##时尚[超话]# #lookbook# part 2-2日本时尚品牌 SOSHIOTSUKI 2023春夏系列品牌创始人是S
  • 我在!我在!
  • 【旅行伴侣|要像个大男孩生活自由自在】halo,一直在旅行路上的子文又上线咯~.曾经的我,也是一名体制内的上班族,每天按时打卡上班下班,开不完的大会小会,可我天
  • 心口如一,为良知心与口是人发语的两端,按照佛家的观点,心为善生,而口为妄生。■ 始终如一,为坦荡中国人做事贵在一个“恒”字,而“恒”要的就是始终如一与不忘初心。
  • 虽然这一点和红黑馆相似,但死刑犯里的叙诡顺滑太多了,而且丝毫不会让我感觉到恶意叙诡,纯粹是通过文字描写使我进入思维误区。画面的冲击感给我带来的揪心情绪,外交官们
  • 很搞笑 睡不着 想他写给我的话 是写给我看的吧 我想了很久写的信 没有思念的字眼但处处都是 我想告诉他我很想他 他走了我也有努力好好生活 我透过日常想起回忆去想
  • ”(怀海);“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往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走过秋雨,走过冬雪,有泥泞,有坎坷;盼来春风,等来夏花,有阳光,也有温暖。
  • ​看了22岁大衣哥儿子二婚,我才明白什么是最危险的家庭教育不久前,一组短视频火了。​看了22岁大衣哥儿子二婚,我才明白什么是最危险的家庭教育不久前,一组短视频火
  • 从而能有消耗多余脂肪,抑制脂肪吸收,达到正常饮食也能减肥的功效 【DR.CICI专业吸脂医院】#北京抽脂#瘦身成功案例分享[礼物]术前专业检测肥胖类型+定制瘦身
  • 人的一生中无数值得怀念的时光,或许都是不经意间走过的刹那,却永远温暖铭心了我们清欢的心房…秋,在灵魂里居住。真想扑倒在那金黄的落叶里,在那如诗如画的地方,烙印下
  • 会上,2021“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店名单出炉,宁波33家登榜,并在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其中,包括宁波状元楼酒店、宁海食府(北岸店)、天港禧悦酒店(
  • 明天要正式送幼儿园了,心中有些怅然若失一场渐行渐远的旅途就这么要开始了,不舍与留恋刚出生时、一个月时、一岁、两岁、三岁…无数个日日夜夜就在眼前,但也再回不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