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一.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与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能力和良好沉降性能的絮绒状污泥颗粒,因具有生物化学活性,所以被称为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的性状:
从外观上看,活性污泥是像矾花一样的絮绒颗粒,又称生物絮凝体,絮凝体直径一般为0.02~0.2 mm,在静置时可立即凝聚成较大的绒粒而下沉。活性污泥的颜色因污水水质不同而异,一般为黄色或茶褐色,供氧不足或出现厌氧状态时呈黑色,供氧过多营养不足时星灰白色,略显酸性,稍具土壤的气味并夹带-些霉臭味。活性污泥含水率很高,一般都在99%以上,其比重因含水率不同而异,曝气池混合液相对密度为1.002~1.003,而回流污泥相对密度为1.004~1.006.活性污泥表面积一般为20~ 100 cm2/mL。
二.基本组成:
1.曝气池:反应主体
2.二沉池:
a.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b.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3.回流系统:
a.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
b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4.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a.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
b.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5.供氧系统:主要由供氧曝气风机和专用曝气器构成向曝气池内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三.运行条件
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 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 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 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 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 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四.基本流程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呈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说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成了干净的水。它本质上与自然界水体自净过程相似,只是经过人工强化,污水净化的效果更好。
五.常见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
目前常用的几种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是氧化沟、A2/O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SBR工艺以及A/O工艺等。
1.氧化沟
又称连续循环反应器,是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和发展,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平面结构一般呈环形沟渠状,平面多为椭圆形、圆形或马蹄形),沟内的污水沿着环状沟渠循环流动,曝气、沉淀和污泥稳定等过程在一个构筑物内完成,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流曝气沟渠。也有人称“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工艺由于具有较强的水力停留时间,污水进入氧化沟后立即被大即被大量的水稀释,因此其具有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
2.A2/O工艺

也称A-A-O工艺,即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对于目前国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3.传统活性污泥法

是一直沿用至今、应用广泛的一种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由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曝气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等组成。随着污水沿着池长方向流动,有机物在池内的降解主要经历了吸附和代谢两个阶段,微生物也经历了从池首端的对数增长、中期的减速增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平吸的完全生长周期。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于污水处理的效果极好,运行较为稳定,但也存在问题。该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由于微生物的降解效应,呈现前端高、后端负荷低的特点,因此为了避免前端出现供共氧不足的情况,进水有机负荷不宜过高,或采取渐减供养的方式。该工艺相对成熟,有机物去除效率高,BOD5的去除率通常为90%~95%,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比较稳定而处理程度要求高的污水处理厂。
4.SBR工艺

全名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来运转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能,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处理过程主要由初期的去除与吸附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絮凝体的形成与絮凝沉淀性能等几个净化过程组成。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5.A/O工艺
叫厌氧好氧工艺,A是厌氧段,主要用于脱氮除磷,O是好氧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它除了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可同时去除氮、磷,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及难降解废水,在好氧段前设置水解酸化段,可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由于其同时具有降解有机物及脱氮作用,运行管理方便,中小型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站较多采用了A/O工艺。

#惠州身边事# 【惠州市区今年将新增6470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到公园赏花,无处停车无奈而归;医院看病,堵在出入口;商场逛街,停车场寻车位花了半个钟……在享受惠州城市发展带来利好的同时,“城市病”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老城区和人流密集区域,行车难、停车难已成“顽疾”。

近年来,通过道路优化、潮汐车道等方式市区交通环境有所改观,但停车难受梏于场地问题迟迟难以改观。然而,随着惠州市自然资源局日前发布《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近期建设(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下称“停车场规划草案”)这一局面有望缓解。

根据规划内容,惠州今年将在市区中心区规划建设13个停车场,停车位共约6470个。其中,机械式立体车库(楼)有11个,自走式车库有2个。“通过向空间要增量,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增加停车位,也提升了城市停车配套服务水平,优化了城市生活体验。”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置在哪里?

老城区优先考虑,充分评估可行性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惠州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惠州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了140万辆,这也使得城区配套停车设施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每逢市、区“两会”召开,如何疏导交通和缓解停车难都将成为热议话题。

针对当前市、区拟增建停车场问题,记者在麦地、下埔等地随机采访多位市民均得到同一回复:要建在哪里?什么时候建?

停车场规划草案划定范围将以江北、桥东、桥西、河南岸、龙丰、江南等发展成熟区为主,优先重点解决近期迫切的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具体到时间,规划的一期周期为2019年,这也意味着规划新增的停车场年内即将有望动工建设。

落地到具体的建设点,该规划指出一期将在市区中心区规划建设13个停车场,停车位共约6470个。其中,江北有4个,分别在旺岗路、原技工学校、鹅潭公园、东江公园;下角1个,在青少年宫;江南2个,在植物园和高榜山;桥东1个,在东坡公园;桥西1个,在滨江公园,西湖1个,在南湖公园;河南岸2个在花边岭广场,演达立交南;金山湖1个,在金山湖公园一期停车场。

“13个布点的选择最主要依据周边的车流量和停车需求决定,同时也充分评估了建设实施的可行性。”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择的基本都为老旧小区集中区、商业密集区,或者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区和旅游景区等,满足市民较为集中的停车需求,有效增加公共停车位的供给。

车位怎么建?

向存量找增量,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不同于以往的车库建设,新规划的车位将更加高效和节约用地。”该负责人介绍,停车难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人流车密集,开发程度高,这通常也意味着可用土地的稀缺。

以麦地片区为例,区域的可建设用地基本都已经使用殆尽,住宅社区、行车道路、商场或公园绿地等,基本都已经饱和。寻找新地块建设停车位并不现实,更多的还需存量中找增量。

记者注意到,停车位规划草案也确是如此,将有效推动智慧立体停车等新科技的应用,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13个新增停车场的规划中,有11个为机械式立体车库(楼),占比近90%,仅有两个为自走车库。

该局城市交通规划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借鉴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先进做法,优先选择机械立体车库,既可以增加车位,还能节约用地。他指出,通过向空间要增量,向存量要增量,在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公共设施的地下空间分层规划更好服务市民出行基础上,还将有效推动城市土地综合利用,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城市集约发展的切实需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年内要推进1.6万个公共停车位智能化管理,开工建设5座以上公共智能停车楼,鼓励开放共享私有停车位,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

市自然资源局城市交通规划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规划的为一期,为需求最为迫切的区域和布点,后续还将陆续在其他区域分期规划,有序的指导未来的城市停车场建设实施。

■实地走访

“停车难”原因不一,老城区需求迫切

根据13个拟建停车场的布点,并综合各停车场周边居民、景区、公共设施等情况,记者进行了走访。通过调查各区域面临的停车难问题和停车位使用频次等,对规划停车场需求的缓急也做出了梳理。

惠州植物园等景区:

停车难问题具有明显的周期属性

自去年建成开园以来,惠州市植物园成为惠州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面临着游人如织的局面,然而在平时则较为清淡。区域的停车场使用情况也类似,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属性。

针对这一情形,记者分别于4月7日和8日两个时段走访了惠州植物园。在7日,由于是周末,游客数量较多,很多车被堵在停车场入口,另有部分游客将车临时停到了三环西路两旁,选择走到景区来。无论是在景区东侧的地面停车场,还是西侧进入的地下停车场,均停满车辆。新来的游客只能排队等待观赏完的游客离开才能进入。

随后的8日为周一,景区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尽管有少量游客在景区游走,但在停车场仍有大量的空闲车位。

在同是景区的高榜山、金山湖景区同样出现类似局面,由于周六日游客的集中到来导致停车位不足,但其他时候则处于半空置状态。

对于区域将新增建设停车场、增加停车位的信息,多名游客均称是好事,而且也是较为刚性的需求。但同时也有社会评论人士认为在建设上可以有轻重缓急,停车位的使用频次也决定着停车需求的迫切性,相比较而言,老城区中心区、人流密集区的迫切性更加强烈。

滨江公园等居住密集区:

翠堤湾立体停车项目已停工近3个月

不同于植物园等景区,位于老城区中心位置的滨江公园、东江沙公园等地,一方面节假日吸引着大量市民游玩,另一方面由于周边居民区密集也导致长期存在停车难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惠沙堤一路,还是下堤路,道路两旁均停满了各种车辆,原本双向四车道的道路因为划定车位满足停车需求,仅剩下两条车道通行,出现拥堵。

事实上,该区域停车难问题也不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市人大代表杨择郡就多次提出应该设置立体停车场缓解这一局面。该议案也得到有效的推进落实,有关部门计划在惠沙堤一路滨江大厦与汇景大厦之间建设翠堤湾立体停车项目,预计将新增停车位达到500个左右,这也基本与当前规划中的滨江公园停车楼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建设方,惠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设置围挡且对该地块进行清场。“去年来清场的时候还是比较好奇的,后来看到挂出展板称是建设停车楼,我很高兴。”于该停车楼位置相邻的档口林记商行老板林先生说。

“地块清理完,平整好土地之后就没有动静了,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林先生无奈表示,规划是很好,立体停车楼的想法也很好,但就不知道实施起来是什么时候了。

记者通过围挡的缝隙看到此前地块上生长的树木已经清理,但残余枝干又发出了新芽。结合区域的居民聚集情况和道路路况,停车楼的建设需求显然紧迫,但就当前的规划建设效率而言无疑难以满足需求。

医院和商场等人流集散区:

看病逛街人群造成堵车已是常态

细看停车场规划草案的13处布点位置,除了热门景区和老城区外,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区域也有所兼顾。例如技工学校停车楼附近就有第一人民医院,南湖公园附近则有中心医院、皮肤病医院等。

“无论是去医院看病,还是送小孩上学校,停车体验都是很差的。”市民刘志直言去一次医院就堵一次,尤其是去第一妇幼保健院、第一人民医院等,经常长时间堵在路上。

记者于日前来到第一妇幼保健院,无论是道路两旁还是人行道都停满了车。另有部分车辆直接驶入道路内侧的绿化带。医院内部则已完全停满。

此外,同样作为人流集散地的商业广场也面临这一局面。在河南岸区域的港惠新天地商场,地下车库显得较为破旧,停车位置也较少,但得益于旁边有空地,基本能够满足顾客的停车需求。“现在的空地有一部分是项目三期,一旦开始围蔽动工,停车问题就会成为严重掣肘。”港惠方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医院和商场早就应该建设立体车库了,一方面是人流集中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优化服务和提高项目空间利用率的基础。”有游客直言,立体车位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很普遍,惠州作为知名旅游城市也不应滞后。

记者注意到,即使是在惠州目前配套最完善的华贸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库也均为地下自走式停车库,随着客流的不断增多,停车难问题也逐步凸显。

■观察眼

改善“停车难”还需市场要素加持

近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公示《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近期建设(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显示,2019年,惠城中心区规划建设13个停车场,停车位共约6470个,其中11个位机械式立体车库(楼)。该信息一经传出受到社会各方关注。

具体到关注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市民为停车难问题困扰太久,看病停车难、逛街停车难,出游停车难,已经成为影响市民城市居住体验的大“顽疾”。其次则是对于立体停车楼的期待,在老城区开发建设趋于饱和的背景下,通过建设立体停车位增加车位供给已成必由之路。

细看规划中的13个停车场布点,有惠州植物园等景区,有下埔滨江公园等老城区,也有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周边区域,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方面的城市停车难需求。

例如惠州植物园,停车位扩建改造后有了更多车位供给,在游客集中到来时也就有了更好的配套服务能力。但对比因社区老旧、居民集中而产生停车难问题的麦地、河南岸等老城区,这一随旅游周期变化的停车需求频次仍然较低。

在笔者走访过程中也发现,相较于景区和学校等,滨江公园等老城区和商业集散中心区域对于停车位的需求更加的明显。“不同于景区的周期特点,这些地方是每天的生活都会去,人流车流最为集中,停车位的使用频次也更高。”规划专家蒋峻涛受访时指出。

这是否意味着规划不够合理?再看13个停车场类型可发现,这些停车场均集中于少年宫、绿地公园等公用建筑周边,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实施主体为政府。而从规划指引上也只能针对该部分进行规划控制、进行优化,但结合老城区分布更广、人数更集中的商业体和老住宅社区布局,有效引导市场要素参与其中无疑同样关键,这也代表着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新增车位的数量都将得到充分释放。

事实上,市场方面也有着较为迫切的实施需求。就走访中港惠新天地、海雅等多个商住小区企业方反馈的信息,滞后的社区规划已经为当前的社区管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立体停车位改造和优化的需求切实存在。

笔者以为在这一基础上,主管部门在规划指引的同时也应该强化相关指标参数的规范。对于既有的商住小区停车位的更新改造如何开展,从工艺实施、报建流程等方面予以厘清,同时对于合乎改造条件的市场建筑进行全面的摸底和提供指引,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来推动“停车难”问题的解决。via南方日报

#惠州身边事# 【惠州市区今年将新增6470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到公园赏花,无处停车无奈而归;医院看病,堵在出入口;商场逛街,停车场寻车位花了半个钟……在享受惠州城市发展带来利好的同时,“城市病”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在老城区和人流密集区域,行车难、停车难已成“顽疾”。

近年来,通过道路优化、潮汐车道等方式市区交通环境有所改观,但停车难受梏于场地问题迟迟难以改观。然而,随着惠州市自然资源局日前发布《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近期建设(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下称“停车场规划草案”)这一局面有望缓解。

根据规划内容,惠州今年将在市区中心区规划建设13个停车场,停车位共约6470个。其中,机械式立体车库(楼)有11个,自走式车库有2个。“通过向空间要增量,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增加停车位,也提升了城市停车配套服务水平,优化了城市生活体验。”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置在哪里?

老城区优先考虑,充分评估可行性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惠州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惠州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了140万辆,这也使得城区配套停车设施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每逢市、区“两会”召开,如何疏导交通和缓解停车难都将成为热议话题。

针对当前市、区拟增建停车场问题,记者在麦地、下埔等地随机采访多位市民均得到同一回复:要建在哪里?什么时候建?

停车场规划草案划定范围将以江北、桥东、桥西、河南岸、龙丰、江南等发展成熟区为主,优先重点解决近期迫切的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具体到时间,规划的一期周期为2019年,这也意味着规划新增的停车场年内即将有望动工建设。

落地到具体的建设点,该规划指出一期将在市区中心区规划建设13个停车场,停车位共约6470个。其中,江北有4个,分别在旺岗路、原技工学校、鹅潭公园、东江公园;下角1个,在青少年宫;江南2个,在植物园和高榜山;桥东1个,在东坡公园;桥西1个,在滨江公园,西湖1个,在南湖公园;河南岸2个在花边岭广场,演达立交南;金山湖1个,在金山湖公园一期停车场。

“13个布点的选择最主要依据周边的车流量和停车需求决定,同时也充分评估了建设实施的可行性。”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择的基本都为老旧小区集中区、商业密集区,或者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区和旅游景区等,满足市民较为集中的停车需求,有效增加公共停车位的供给。

车位怎么建?

向存量找增量,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不同于以往的车库建设,新规划的车位将更加高效和节约用地。”该负责人介绍,停车难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人流车密集,开发程度高,这通常也意味着可用土地的稀缺。

以麦地片区为例,区域的可建设用地基本都已经使用殆尽,住宅社区、行车道路、商场或公园绿地等,基本都已经饱和。寻找新地块建设停车位并不现实,更多的还需存量中找增量。

记者注意到,停车位规划草案也确是如此,将有效推动智慧立体停车等新科技的应用,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在13个新增停车场的规划中,有11个为机械式立体车库(楼),占比近90%,仅有两个为自走车库。

该局城市交通规划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借鉴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先进做法,优先选择机械立体车库,既可以增加车位,还能节约用地。他指出,通过向空间要增量,向存量要增量,在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广场等公共设施的地下空间分层规划更好服务市民出行基础上,还将有效推动城市土地综合利用,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城市集约发展的切实需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年内要推进1.6万个公共停车位智能化管理,开工建设5座以上公共智能停车楼,鼓励开放共享私有停车位,缓解市区停车难问题。

市自然资源局城市交通规划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规划的为一期,为需求最为迫切的区域和布点,后续还将陆续在其他区域分期规划,有序的指导未来的城市停车场建设实施。

■实地走访

“停车难”原因不一,老城区需求迫切

根据13个拟建停车场的布点,并综合各停车场周边居民、景区、公共设施等情况,记者进行了走访。通过调查各区域面临的停车难问题和停车位使用频次等,对规划停车场需求的缓急也做出了梳理。

惠州植物园等景区:

停车难问题具有明显的周期属性

自去年建成开园以来,惠州市植物园成为惠州市民的网红打卡地。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面临着游人如织的局面,然而在平时则较为清淡。区域的停车场使用情况也类似,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属性。

针对这一情形,记者分别于4月7日和8日两个时段走访了惠州植物园。在7日,由于是周末,游客数量较多,很多车被堵在停车场入口,另有部分游客将车临时停到了三环西路两旁,选择走到景区来。无论是在景区东侧的地面停车场,还是西侧进入的地下停车场,均停满车辆。新来的游客只能排队等待观赏完的游客离开才能进入。

随后的8日为周一,景区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尽管有少量游客在景区游走,但在停车场仍有大量的空闲车位。

在同是景区的高榜山、金山湖景区同样出现类似局面,由于周六日游客的集中到来导致停车位不足,但其他时候则处于半空置状态。

对于区域将新增建设停车场、增加停车位的信息,多名游客均称是好事,而且也是较为刚性的需求。但同时也有社会评论人士认为在建设上可以有轻重缓急,停车位的使用频次也决定着停车需求的迫切性,相比较而言,老城区中心区、人流密集区的迫切性更加强烈。

滨江公园等居住密集区:

翠堤湾立体停车项目已停工近3个月

不同于植物园等景区,位于老城区中心位置的滨江公园、东江沙公园等地,一方面节假日吸引着大量市民游玩,另一方面由于周边居民区密集也导致长期存在停车难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惠沙堤一路,还是下堤路,道路两旁均停满了各种车辆,原本双向四车道的道路因为划定车位满足停车需求,仅剩下两条车道通行,出现拥堵。

事实上,该区域停车难问题也不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市人大代表杨择郡就多次提出应该设置立体停车场缓解这一局面。该议案也得到有效的推进落实,有关部门计划在惠沙堤一路滨江大厦与汇景大厦之间建设翠堤湾立体停车项目,预计将新增停车位达到500个左右,这也基本与当前规划中的滨江公园停车楼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建设方,惠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设置围挡且对该地块进行清场。“去年来清场的时候还是比较好奇的,后来看到挂出展板称是建设停车楼,我很高兴。”于该停车楼位置相邻的档口林记商行老板林先生说。

“地块清理完,平整好土地之后就没有动静了,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林先生无奈表示,规划是很好,立体停车楼的想法也很好,但就不知道实施起来是什么时候了。

记者通过围挡的缝隙看到此前地块上生长的树木已经清理,但残余枝干又发出了新芽。结合区域的居民聚集情况和道路路况,停车楼的建设需求显然紧迫,但就当前的规划建设效率而言无疑难以满足需求。

医院和商场等人流集散区:

看病逛街人群造成堵车已是常态

细看停车场规划草案的13处布点位置,除了热门景区和老城区外,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区域也有所兼顾。例如技工学校停车楼附近就有第一人民医院,南湖公园附近则有中心医院、皮肤病医院等。

“无论是去医院看病,还是送小孩上学校,停车体验都是很差的。”市民刘志直言去一次医院就堵一次,尤其是去第一妇幼保健院、第一人民医院等,经常长时间堵在路上。

记者于日前来到第一妇幼保健院,无论是道路两旁还是人行道都停满了车。另有部分车辆直接驶入道路内侧的绿化带。医院内部则已完全停满。

此外,同样作为人流集散地的商业广场也面临这一局面。在河南岸区域的港惠新天地商场,地下车库显得较为破旧,停车位置也较少,但得益于旁边有空地,基本能够满足顾客的停车需求。“现在的空地有一部分是项目三期,一旦开始围蔽动工,停车问题就会成为严重掣肘。”港惠方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医院和商场早就应该建设立体车库了,一方面是人流集中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优化服务和提高项目空间利用率的基础。”有游客直言,立体车位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很普遍,惠州作为知名旅游城市也不应滞后。

记者注意到,即使是在惠州目前配套最完善的华贸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库也均为地下自走式停车库,随着客流的不断增多,停车难问题也逐步凸显。

■观察眼

改善“停车难”还需市场要素加持

近日,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公示《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近期建设(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显示,2019年,惠城中心区规划建设13个停车场,停车位共约6470个,其中11个位机械式立体车库(楼)。该信息一经传出受到社会各方关注。

具体到关注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市民为停车难问题困扰太久,看病停车难、逛街停车难,出游停车难,已经成为影响市民城市居住体验的大“顽疾”。其次则是对于立体停车楼的期待,在老城区开发建设趋于饱和的背景下,通过建设立体停车位增加车位供给已成必由之路。

细看规划中的13个停车场布点,有惠州植物园等景区,有下埔滨江公园等老城区,也有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周边区域,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方面的城市停车难需求。

例如惠州植物园,停车位扩建改造后有了更多车位供给,在游客集中到来时也就有了更好的配套服务能力。但对比因社区老旧、居民集中而产生停车难问题的麦地、河南岸等老城区,这一随旅游周期变化的停车需求频次仍然较低。

在笔者走访过程中也发现,相较于景区和学校等,滨江公园等老城区和商业集散中心区域对于停车位的需求更加的明显。“不同于景区的周期特点,这些地方是每天的生活都会去,人流车流最为集中,停车位的使用频次也更高。”规划专家蒋峻涛受访时指出。

这是否意味着规划不够合理?再看13个停车场类型可发现,这些停车场均集中于少年宫、绿地公园等公用建筑周边,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实施主体为政府。而从规划指引上也只能针对该部分进行规划控制、进行优化,但结合老城区分布更广、人数更集中的商业体和老住宅社区布局,有效引导市场要素参与其中无疑同样关键,这也代表着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新增车位的数量都将得到充分释放。

事实上,市场方面也有着较为迫切的实施需求。就走访中港惠新天地、海雅等多个商住小区企业方反馈的信息,滞后的社区规划已经为当前的社区管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立体停车位改造和优化的需求切实存在。

笔者以为在这一基础上,主管部门在规划指引的同时也应该强化相关指标参数的规范。对于既有的商住小区停车位的更新改造如何开展,从工艺实施、报建流程等方面予以厘清,同时对于合乎改造条件的市场建筑进行全面的摸底和提供指引,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来推动“停车难”问题的解决。via南方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调查组在金堤河贾垓桥(张秋)断面周边溯源时发现,金堤河右岸蓄滞洪区存在多处黑臭水体(经采样监测,确认为黑臭水体)有水皆污情况突出,有关黑臭水体抽排入金堤河将对河
  • 我不做这样的人,我只要开心就好。我不做这样的人,我只要开心就好。
  • 在面对情、生、S、劫后,TA们最后都给出了“唯爱永恒”的答案。而这些故事都是从中国古代千万篇志怪故事中的情节发展而来,这本《天干物燥小心GUI狐》就是100篇中
  • 15.只求能感动自己,不失去对梦想的坚持。10.不出发的借口可以有千万个,但是出发的理由只有一个:走!
  • *° ℯ ° *•.¸♡任嘉伦 ♡¸.•* ღ(¯`◕‿◕´¯) ♫ ♪ ♫ ѕm ♫ ♪ ♫ (¯`◕‿◕´¯)ღ [微风] [微风][微风][微风
  • 但近两年来,由于生产乙脑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厂家暂停生产,导致接种门诊乙脑灭活疫苗缺货的情况时有发生。 人畜共患,主要靠预防 资料中的“乙脑”是一种非常
  •   刚到无极神功的九宫时,逍遥本尊本身的本命仙婴利用接神台-造神池转化神婴出世之机:结合9颗本源灵珠,调动天地9大本源之灵力相助化出天地灵 婴,亦称九玄神灵之婴
  • 人们渴望的一切,像这花一样,会在我生命的浪涛上出现,却从此不告诉我欲望该倾向何方。人们渴望的一切,像这花一样,会在我生命的浪涛上出现,却从此不告诉我欲望该倾向何
  • 打算记录下下#我跟闺蜜的日常#,今天先说说基本情况,我本人,文化不高,乡下土妞[害羞]一枚,一直在社会底层艰辛地讨生活~~;小七[并不简单],北京某顶级985本
  • #和迪丽热巴相遇的30天#dlrb#迪丽热巴任安乐# 「Day4 这些声音原来都是迪丽热巴」在我心目中,小巴的声音一直都很甜,记得那年生日会上的小巴,与爱丽丝
  • 我们大哥真的是太让人爱啦,既是充满正能量的高能少年,又是可爱乖萌的小兔子,还是伞下充满令人心动的仙子凯,更是我们最爱的蟹老板。我们大哥真的是太让人爱啦,既是充满
  • 因为一切事物,时间也好,空间也好,在时空中一切有为有作的万法,没有一件事是恒常不变的,所谓“瞬息万变”。就在不可得的这个地方来安身立命,这就是生命的解脱之道。
  • 我也不想抗压,我能把我经历的那些事儿退货吗[doge]我也觉得我本来是一个温和的人,明明应该拿柔软的剧本。我的人生真是太精彩了,外人给到我的那些看法,评价,都让
  • 南天信息作为华为的产业生态合作一员,我们有大量的金融行业SAAS解决方案,华为的河图引擎对我们简化了IT部署的复杂性,提高了开发效率,对我们的业务发展有较好的促
  • 本肖战粉丝小飞侠觉得小飞侠的任务是让天上所有能飞的都认识和喜欢如梦之梦五号病人、余生请多指教顾魏、王牌部队顾一野、玉骨遥时影、梦中的那片海肖春生爬爬的任务是让地
  • (央视记者魏星) ​​​​【广东查获数百吨涉嫌走私牛肉冻品 价值超千万 可能产自疫区】近日,广东海警在北部湾海域截获两艘涉嫌走私船只,查获牛肉冻品数百吨,价值超
  • #黄铉辰宇航员造型大片# 铉辰尼吃巧克力蛋糕ฅ^•ﻌ•^ฅstay们我来吃蛋糕啦❣️( ˘ ³˘)♥︎闻起来好香啊| (• ◡•)|哇上面还有栗子诶(⊃。•́‿
  • 这个号好像很久很久没更新了,主要是吧,太懒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说说最近吧,跳跳进家了很可爱,ccy对我又恢复到了之前吵架时候那样的状态,感觉对我又开始小心翼
  • #朴塑减脂咖啡[超话]# 文文‮我和‬做代理两周3月已‮存经‬款过万/​‎ ͏ 文文刚‮我和‬做代‮两理‬周 3月刚开始已‮存经‬款过万拉啦 ‮个一‬人逆袭你可
  • #TWICE[超话]##林娜琏0624 IM NAYEON# 220629 日推更新TWICE相关TWICEファンクラブ「W MEMBER」限定ページがオープ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