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是强周期股?硅料价格为何如此坚挺?硅料的逻辑反转与价值重估,值得深思】

问题探讨:

2025年之前硅料价格是否会突破300元/kg呢?

前段众多光伏自媒体大肆宣扬硅料大跌的预期,认为硅料是强周期,(结果硅片先跌为敬)
那么为何硅料企业反其道而行之大幅扩产呢?难道硅料企业没有光伏媒体聪明?就算如此,那么我们通过本篇文章来分析硅料是否应该被认定为强周期。

背景:

1.全球范围的碳达峰,碳中和—光伏是一个长赛道,硅料是光伏之源,故硅料也是一个长赛道;

2.平价上网:说明光伏已经进入市场化,如果叠加储能成本够低,那么光伏的发电量将越来越接近社会总用电量。

3.产量和价格:一般情况下: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产量↑,价格↓;在需求增速大于产量增速的情况下,价格↑;在需求增速等于产量增速的情况下,价格不变;在需求增速小于产量增速的情况下,价格↓;

硅料历史价格分析:

第一轮:光伏发展初期,2000年左右,硅料价格在9美元/kg左右;2001-2004年左右,硅料价格在20-30美元/kg左右;2005年左右,硅料价格在40美元/kg。

第二轮:光伏热潮开始,2006年左右,硅料价格在100美元/kg左右;2008-2010年左右,硅料价格高点在500美元/kg左右,低点到了50美元/kg左右。

第三轮:2011年左右,硅料价格从620元kg左右涨到730元/kg左右,再跌到200元/kg左右;2012年左右,硅料价格从200元/kg左右跌到120元/kg左右。

第四轮:2013-2018年左右,硅料价格在100-170元/kg左右。

第五轮:2018年531政策之后到2020年,硅料价格在150元/kg左右到56元/kg左右的低点。

第六轮也是本轮2020年—至今,硅料价格从56元/kg左右到目前270元/kg左右。

无论是做投资,还是做企业,我一般不会随便相信那些“大嘴”,也不会去随便相信那些教人赚钱的。我与此类人非亲非故,他们是没有亲戚朋友了吗?为什么赚钱会那么热衷于带上我?我一般还是更倾向于自己去获取数据,自己去调研。不会去随意相信所谓“大嘴”的“跳梁小丑”般的花里胡哨的“表演”。

在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因为某公司对某公司的举报事件之后,然后就跳出了一些所谓的光伏自媒体以及所谓的行业内人士或者是专业人士,我这边统称为“大嘴”,就是跳出了好多“大嘴”,从五六月份开始唱跌硅料价格,从200元左右一直唱到了现在270元左右,更有甚者,有些是从三四月份的一百多就开始唱跌。如果这些“大嘴”,是基于自己错误的判断,那么情有可原,那么我也不叫这类人“大嘴”,这种人虽然谈不上高尚的,但是好歹也算正常的。那如果是基于一些利益相关的,或者是一些自媒体,那我只能称之为“跳梁小丑”。

为什么我分析硅料也就是光伏硅料,不分析终端只分析硅片和工业硅呢。最简单的原因,当然是分析上游和下游,因为其他的,产业链里的人,他们自己会调节,市场也自己会调节。原因分析:

国外电价高,如果国外对光伏产品减税甚至是免税,那光伏发电的性价比在国外是非常高的。随着海运价格的下降,这一优势会更加明显。海运价格为什么会下降呢?这个到时候会放到周期那边去讲。光伏平价上网。平价上网的时代,如果收益率达到预期,各大光伏终端企业就会跑马圈地,因为好的可以建设光伏电站的地方有限,自然会互相竞争;光伏电站一旦安装就是20-25年左右的时间,可能更高,那么如果是户用光伏的话,一个农村房子的屋顶一般来讲不可能去安装两家安装商的光伏,这也涉及到跑马圈地了。而且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大家是很会“内卷”的。

何为周期,周期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之间的时间。从宏观概念上来看,万物皆有周期。但是有些周期弱,有些周期强,有些甚至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没有周期的,是可以把这个周期忽略不计的。就好比有些人认为光伏没有前途的理由是太阳有周期,万一哪天太阳没有了怎么办?这明显是杞人忧天的做法。封建王朝有周期。比如猪肉有周期,为什么呢?因为目前在国内市场,猪肉的需求量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总体日常上不会出现大增大涨。但是想象一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硅料的需求量如果还是在60元/kg左右,会不出现大涨吗?因为光伏显然是一个增量市场,而且是增速较快的增量市场,虽然没有达到从无到有的那种程度,所以很明显,需求量会出现大涨。那么讲一下海运价格,我们海运量难道真的上涨很多吗?是可持续的吗?是一个长赛道吗?我们反问自己这个问题,就知道了,已经自己心知肚明。这就涉及到中远海控等,我们这边不作讨论。

有些人本末倒置,认为现在硅片产能开不足,是因为硅片卖不出去,却没有分析原因是因为硅料短缺,硅料价格高企。市场规律证明,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且硅料这东西,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中间商赚差价,很难形成囤积居奇的局面。有些人也是本末倒置,认为颗粒硅掺杂不足,还有比例低,是因为颗粒硅只能掺杂那么多,却不知之前颗粒硅产能只有1万吨,最近才上升到3万吨。

先分析上游,光伏硅料的上游是工业硅,工业硅下游主要为有机硅,多晶硅,铝合金等;多晶硅目前所占工业硅的比例还不算很多,而且和工业硅的产能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而且,部分光伏多晶硅产商目前也逐渐布局原料这一块,所以,上游一般来讲,无需担心。

再分析下游,光伏硅料的下游是硅片。我们来算一下已经可以统计的已经建成或者可能会建成的硅片的产能。

隆基股份约110GW,
中环股份约105GW,保利协鑫能源约40GW,
上机数控约35GW,
晶科能源约33GW,
晶澳科技约32GW,
双良节能约40GW,
金阳新能源20GW,
京运通约40GW,
包头美科约18GW,
高景太阳能约50GW,
阿特斯太阳能约11GW,
阳光能源约10GW,
通威股份约15GW,
宇泽半导体约5GW,
合计约564GW。

回到光伏硅料,我们来算一下已经可以统计的已经建成或者可能会建成的硅料的产能。

据统计截止2023年:
通威股份约33万吨,保利协鑫能源约20万吨,特变电工(新特能源)约8.5万吨,大全能源约12万吨,东方希望约7万吨,亚洲硅业8万吨,其他约6万吨,合计约95万吨。为什么我不把剩下的其他的公司的产能也算进来呢?因为硅片公司的产能,可能也会有新进入者,或者超预期扩产者,这部分的硅料产能我个人认为将其与其他公司的硅料产能抵消。

95万吨的光伏硅料,在能耗双控的前提条件下,我们仍然假设将产能拉满,95万吨的光伏硅料假设可以支持约350GW的硅片生产,也仅能支持约62%的硅片开工率。如果要让开工率达到90%以上,显然硅料是不足的。而在电价上涨的预期,以及光伏平价上网的条件下,只要光伏投资收益率达到一个预期,我们甚至可以把光伏的安装量无限接近于现在的社会的有光照条件下的用电量。而光伏有一个好处,就是发电高峰和用电高峰比较重合,这点和风电比较的话是很大的优势。

假如把新能源时代的光伏组件当成旧能源时代的石油,那么光伏低价出口,无异于低价卖资源。因为光伏制造的碳排放是留在国内的,而所赚的碳减排却是国外的。在国外政策对光伏恢复正常关税或者减税之后,在海运价格趋于理性之后,无需分析很多,分析行业背景,上游,下游,政策,那么我们可以得出 ,光伏硅料的价格,把时间线拉长到未来一两年,是没有下降的理由的。当然,价格的短期调整,也是有可能的,就好比我们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再比如硅料厂商可能适当给下游长协议价企业适当的优惠,以缓解成本压力等!

最后,您觉得2025年之前硅料价格是否会突破300元/kg呢?

(以上数据如收集不全,还请大家指证,谢谢)#股票##财经##基金##光伏# https://t.cn/RI7nYAL

崛起吧,大宁“小苹果”!

大宁县在果业发展上,着力打造产业转型的“主心骨”、乡村振兴的“顶梁柱”
“宁脆”来了,今日千亩,明日万亩!

寒冬时节,吕梁山南端大宁县的广袤大地上却是“春潮”涌动:一株株新栽的小树苗扎根落户,一台台机械繁忙作业,一座座示范果园初具雏形,一个个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伴随着2000亩“宁脆”苹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全面推进,一派兴旺的景象展现在眼前,一股生机活力在这里跃动。沿着盘山路,记者去这个素有“三川十塬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之说的山区县一探究竟。

破局:“一个方案”定核心
找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2021年,大宁将在全县5个乡镇集中规划建设‘宁脆’苹果科技示范基地2000亩;未来5年,‘宁脆’在大宁全县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在多次调研、科学论证基础上,该县出台的2021年“宁脆”苹果科技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勾画了这样一个蓝图。

  对于拥有5.2万余人口、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县,提出这个目标并非轻而易举的事。这看似只是一个小决策,却事关大宁县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农民增收、持续发展的“破局”。

  方案因何而来?底气从何而生?

  “农业要特色转型,实现优质高效发展。”前不久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林武的殷切嘱托仍在耳畔。大宁县推动苹果产业提档升级,走优质高端苹果发展之路与此不谋而合。

  这是大宁县建设“宁脆”苹果科技示范项目的“航向标”。

  市委书记闫晨曦在全市推进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必然是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的“二十件大事”中,把“建设粮食、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五个百亿级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基地”作为目标与方向。

  这是大宁县建设“宁脆”苹果科技示范项目的“指南针”。

  今年5月以来,大宁县委成立了农业产业提升领导组,县委书记王晓斌,县委副书记、县长樊宇挂帅;随即,县委副书记王志华、县政协主席杨对明、副县长李栋带队,组织各乡镇、村委负责人和果农代表赴陕西洛川、乾县等邻近果业大县实地考察;在大宁县“宁脆”果园实地观摩;召开座谈会,让广大群众自己看自己说自己定。如此紧锣密鼓,透露出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对于“转型”的“饥渴”。

  “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民意、科学研判,我们认为推广‘宁脆’是大宁苹果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直道领跑的最优解。”大宁县委书记王晓斌有着推广玉露香梨的成功经验,他相信推广“特”“优”农产品是大势所趋,“‘宁脆’是市面上最优良的苹果品种之一,最终我们确定了以‘宁脆’苹果为龙头、带动玉露香梨和其他水果发展的思路,打造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高端消费群体的水果产业体系。”

  这是大宁县建设“宁脆”苹果科技示范项目的“强心剂”。

  值得一提的是,“宁脆”在当地不仅属于“新、特、优”,而且具有独特的生长性、良好的适应性、较佳的经济性。

  作为“宁脆”示范基地建设的特聘专家,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仁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廷桢说:“‘宁脆’是外地品种同我们果树所研究的矮化砧木结合,选择接穗品种的适宜砧木并进行组配的方式而产生的。我们经过实验发现,这种方式具有最佳的生产能力,能满足果树集约化栽培、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可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这是大宁县建设“宁脆”苹果科技示范项目的“定心丸”。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

布局:“一个目标”定标杆
统一产业振兴的“总旗帜”

  “去年才改接的果树,今年就挂果子了,最大的果子一斤多哩!”昕水镇东铁村村民贺旭鹏脸上乐开了花,“这苹果可甜可甜了,不愁将来找市场,我感觉日子越来越有指望了!”

  贺旭鹏是“摸着石头过河”种植“宁脆”的第一批人,他的手机里有一张一直舍不得删的照片:红彤彤的果子挂枝头,映得半山红。这是他在乾县实地观摩苹果园时拍的。“看着这张照片我就有劲儿。这一年来,我每天想的都是啥时候我的果园也能有这样一片光景。”

  今年,2000亩“宁脆”不仅在5个乡镇13个村委331户人家落地生根,而且,这个总投资达3000余万元的项目散发着浓浓的“现代化”味道:水电设施配套、果园专用农机具购置、水肥一体化建设、农业科技培训……建园、栽植、管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不仅仅是在探索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模式,更是为乡村振兴提供范本。

  11月,走进东堡村“宁脆”苹果栽植区,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拉线、挖定植穴、回填、栽植、灌水,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出去考察了以后,发现‘宁脆’这个品种确实好,价格好、品质好、果面好。在得知它在大宁县表现更为优异时,我就动员26户农户成立了合作社,并加快发展速度,现在200多亩地都种上了‘宁脆’。”大宁县东堡宁脆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水平兴奋地说,“发展这新的品种,可得好好努力,好好管理,我们才能更快走上致富路!”

  在栽植过程中,三多乡还邀请省农科院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全程参与,从选址到栽植,再到栽后管理,为果农详细讲解指导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确保栽植一棵成活一棵。

  这只是“宁脆”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未来,该县将以2021年2000亩“宁脆”苹果科技示范项目为引导,推行果树标准化管理,提升果园机械化作业水平,强化果农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革新,让苹果与这片土地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催生出更加旺盛的蓬勃生机。

  产业兴,乡村稳,天下安。

新局:“一条路径”定方向
拧紧组织振兴的“总开关”

  “我们家从父亲那辈就开始种苹果,光景最好的时候市场上四五块钱一斤。但到果农这儿,就拿不到这么好的价格。”昕水镇白杜村村委会主任马旭平道出了大多数农户曾经的困境,“我们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经常处于弱势地位。”

  有着数十年经验的果业专家、大宁“宁脆”示范基地建设的特聘专家李新建非常能理解这种现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现代化基层组织体系,使得农民在市场上难有话语权。”

  李新建说:“在项目建设中,新型合作社模式是大宁县探索的更有价值的一条路。”

  该县不仅仅把推广“宁脆”作为品种创新、产业转型的课题,更是作为农民组织化模式探索的路径来研究。就此,他们坚持市场化组织原则,以共同议定、共同遵守、民主决策、高效协作为手段,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打造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航母”。

  “我们村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组织,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在质量、成本、品牌、技术等方面统一化管理。把单个的农户组织起来,把松散的社员组织起来,不仅能抢占市场,还可获得更高收益。”马旭平介绍,“‘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真正把这个事情做大做强。”

  展望未来,县委书记王晓斌目光中透出坚定:“我们将继续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统筹谋划好、实施好品牌打造、策划营销、电商平台等一系列工程。大宁县的果业一定会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言语间,他充满了自信,“10万亩的‘宁脆’进入盛果期后,对于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也会形成户均近2亩、人均年收入3万元的良好发展态势。那么我们必定会踏入省、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这“宁脆”是承载果农增收期望的“小红果”,是支撑大宁县产业发展的“金苹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丰收的热望、激扬的旋律在大宁县流淌……

来源:临汾日报

#美好辽宁欢迎您# 【念好人才“三字经” 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盘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紧扣盘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难题,从乡村人才队伍的实际出发,在人才“育、用、引”上花大力气,为乡村振兴增添“人才”的源头活水,造就了一批奉献农业、扎根农村、热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念好“育”字经,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既熟悉本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环境,又心怀浓厚的乡土情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市在乡村本土人才培育上,以发展壮大盘锦水稻、河蟹两大特色农村产业为目标,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按照“群众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主导”的思路,对人才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全覆盖与滴灌相结合的全方位培育。

实训是培育本土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如何实现精准培训,首先要精准规划教学,就是要精准切中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能力之“困”,打造带头人培训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在本土人才培训上,紧跟时代步伐,规划设置中央1号文件解读、农业高质量发展、创业创新指导、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建设和发展等课程。将培训对象分层级、分类型明确培育目标要求,然后分解培育任务,制定培育教学计划,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对发展需求的适应性。既培养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又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的“本地”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人次。全市实训主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达11家,家庭农场达到93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

本土人才和实训主体在数量、质量上实现了双增长,加快了全市种植、养殖,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批典型“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引领农民致富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方面,拿稻蟹种植养殖业来说,全市新增稻蟹种养面积11.5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0万亩。还有一大批农村人才开始涉足农产品电商平台经营业务,农产品线上销量占比达到57%,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水平有效提升。

念好“用”字经,搭建乡村振兴“大舞台”

乡村振兴是一个既可以培养人才又可以成就人才的“大舞台”。驻镇村第一书记在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过硬党员干部队伍、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20年底,我市共选派驻镇村干部428人,覆盖21个镇、284个村。在“百名驻村第一书记代言产品”活动中,他们以微视频的形式代言推介本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等,提升美丽乡村和产品知名度、影响力。通过“第一书记助力圆梦”精准帮扶公益活动,帮助48个行政村解决文化体育设施、村路维修等多项村级服务保障需求。一群在农村逐梦的“第一书记”切切实实为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乡村带来了活力。2021年,新一批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共187人又进一步充实到我市基层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农业专家的“舞台”在乡村,只有走到乡村田野,帮助农民服务农民,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撑。近年来,我市按照“基层急需、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专家人才+合作社+农户”发展联合体,鼓励专家与合作社、企业、村民等结成帮扶对子,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解难题、搞服务、促发展,在一线帮着群众干、带着群众赚,以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全市共筛选水稻试验示范新品种品系14个,重点推广盐粳939、锦稻香103、越光等优质品种,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培育虾苗1.2亿尾、蟹苗3500公斤;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3%。

这种精准服务乡村的模式在地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2021年,盘山县启动“专家服务团助力西部镇街振兴发展工程”,着眼于西部镇街在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组建11支专家服务团,聚集了58名专家人才,采取“按需选派、组团选派、按需服务”的方式,实现与乡村建设精准对接。如今,这批“专家服务团”正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起,锚定奋斗目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驰骋,把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最切合实际的致富思路送到农户手中。

念好“引”字经,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撬动农村资源要素投入,不仅要做好人才存量,也要做好人才增量。近年来,我市大力拓宽农业引才渠道,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引贤下乡、论坛展会”等新形式,引导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成立20多年来一直重视科技投入,每年投入300余万元用于科研攻关,与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开发“滨海盐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业化”项目,使碱地日光温室高糖番茄产量提高15%,推广面积达15万亩,实现了产业化发展。2020年8月,辽宁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专家工作站落户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盘锦首个老专家工作站,10余名老专家进站,开展科技攻关、科技普及等工作,服务“三农”。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一批科研合作协议,实现了企业和院校之间的长期稳定战略性合作。5年来,近500名高校学子在此完成了科研任务,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也为企业科研引入了外部人力资源。

2020年,我市推出“乡村振兴合伙人”合作项目,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乡村振兴,投身农村现代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合作经济等事业。盘山县胡家镇红岩村是盘山县较大的朝鲜族村,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开发,全村发展民宿27家,特色民宿游已初具规模,前来就餐、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一批批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农村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6家。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举办“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农业农村现代化论坛、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农民丰收节、蟹王争霸赛、大米品鉴会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本地人才回乡创业热情,撬动农村农业人才市场的活力。念好人才“育、用、引”三字经,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冰雪辽宁喜迎冬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
  • 首款产后抑郁症药问世、小猪佩奇被批性别歧视、东京奥运火炬揭晓丨今日天下
  • 郑爽发布会扇嘴巴,演绎“疼痛”青春 网友:是个狠人
  • 三星长女滥用麻醉 网友却纷纷提起“凤凰男”前夫
  • 关晓彤晒清宫装造型,手拿小帕娇羞动人,话题一夜之间上热搜!
  • 阴曹地府货币发行量即将输给委内瑞拉
  • 刀锋|重磅!科创板首批名单出炉(概念股大全)
  • 沪指坚守3100点?写在跌破2440之前...
  • 流浪大师真实身份是什么?抖音流浪大师背景资料
  • 英国究竟想干啥?梅姨要求推迟脱欧日期三个月
  • 什么情况?杨幂胜诉后发声 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五一放假四天,高速免费!但别高兴太早…
  • 首节27分,末节连得13分收割比赛,球迷不退场,全体起立致敬哈登
  • 倪萍董卿同框 央视两代当家女主持人此番跨界充满童趣
  • 全国中小学百强榜来了!广西有这些学校入选!
  • 湖人不敌篮网,无缘季后赛
  • 全联盟年薪前十的球员,只有他和詹姆斯无缘季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