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思考#

从我自己的体会拟出这样的图。三层意识,一层是当前体验着的;第二层是抽离的心眼视角;第三层是不自知的意识。

我们活在身体感官的体验、思考、情绪、言行中,那是“有”的部分,同时也可以被抽离的心眼“看到”。比方说,第一层意识是个体层面的,体验着看到花而高兴,第二层意识被抽离了,心眼看到了当下体验着高兴的人。而专注于在个体体验里,是感知不到第二层意识的。专注而放松时,第二层意识才会被感知到。

但不是全部,背后有个心眼暂时还看不到(不自知)的“无”的部分,它是推动我们去如何生活的动力&产生情绪的根源(信念、价值观、身份)。

要呈现那个“无”的部分,不是靠思考、逻辑直接得出来,它需要先抽离开,用心眼的第三视角去静观表层的部分,静静的“感悟”出一直持有却又不自知的念头。

下意识行为占所有时间的95%,意味着,95%的时间不断重复底层念头的需求。如果这个念头没有被看到,它会持续推动,直到人生卡壳为止。如果想要及时变道,“无”的部分是需要被了解到的。

《淮南子》保养纯洁的精神 • 去除名利的心思

一、
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内心的主宰,那么外在事物不管多大限度地满足他的需求,他的人生都很难有幸福可言,因为内心存在主宰,#国学实录# 才有正确感知生命且平衡外在事物的能力。
在《后汉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安贫乐道,恬于进取,三辅诸儒莫不慕。”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在贫富和仁义之间,如果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宁可忍受外在物质的贫苦也不愿放弃内心的仁义。
拥有外在的物质并不是坏事,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外在的物质都是生活的重要基础,但是正是因为物质所体现的重要性,才导致很多人在无形之中颠倒了物质与生命之间的平衡关系,在一味忽略内心仁义的同时,过分地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
最后不仅仅不能靠物质给自己带来良好的生活,反而活成了物质的傀儡,在物质存在于生命的得失过程中活的痛苦不堪。
就像《道德经》之中所说: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这就是内心力量缺失所造成的遗憾和苦恼,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不仅会在事物的得失之间彷徨徘徊,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正心正念,那么他也并不具备抓住拥有物质的机会,甚至当世俗层面上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时,他依然不能把握,甚至也不曾察觉。

这一点不能从人生的一时得失之中去看,要从相对长远的眼光去审视其中的得失存在,甚至可以绵延到自己后辈几代人之中,反之,只有具备深藏于内心的正确智慧与信仰之后,才能在两者的驱使下,得到正确的结果。
因为能够支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根本,一定是深藏于内心的厚道与智慧。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智慧典故,能够很恰当地说明这一点,#读书# 那就是与孙叔敖有关的事情。
在春秋期间,楚国令尹孙叔敖因为功劳卓著,非常受楚庄王器重,但是他品行依旧简朴,庄王几次想封地给他,都推辞不受。
后来孙叔敖病重之时,就嘱托自己的儿子孙安说:“我死后你就回乡下种地,千万不要做官,如果大王非赏赐你东西,你就要那一块没人要的寝丘之地。”
而寝丘之地位于楚越之间,地方十分偏僻,而且名字也非常不好,寓意为鬼地,不管在什么时代,这样一种不祥之地是不被人重视的。
后来孙叔敖去世之后,楚庄王果然封孙安为大夫,并且赏赐给他封地,孙安就依照孙叔敖的嘱托,要了寝丘之地。
辗转数年之后,按照惯例,一般大臣获取的封地都会在两代之后改封给其他功臣,但是寝丘之地则因为太过偏远,以至于被朝廷遗忘,所以孙叔敖的子孙十几代人都拥有这块地,也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二、
真正能让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族安身立命,甚至平安富贵的根本,其实就是取决于内在的智慧,也是自己人生的核心主宰。
而这个核心也必然含有超越世俗功利层面的信仰,只有用高于世俗的智慧去应对世俗,才能在世俗变化之间活得平安祥和,使自身具有在世间安身立命的资本。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说: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追求自然真理的正道非常宽广,稍微用心追求,就感觉心胸坦荡开朗。追求个人欲望的邪道非常狭窄,刚一跻身于此,就发现眼前布满荆棘泥泞,导致寸步难行。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在世俗之中,大多数人也都是活在名利之中,名利在无形之中仿佛已经成了世俗之人毋庸置疑的信仰,总祈求这种世俗的信仰能满足所有生命的需求。
但是遗憾的是,#传统文化# 如果一个人太过分重视外在名利物质的同时,必然会因为自己错误的执着心,使自己做出急功近利的事情,这也是一个人由本心欲念生出错误念头的过程,最终导致的必然是一个糟糕的结果。
就好像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在欲望的驱使下做出违反道德或者违反法律的事情,在以错误行为伤害他人的同时,最终也自食恶果,即便自己没有遇见这个错误所带来的惩罚,他的后辈子孙也依然需要为这潜移默化中的业障付出代价。
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甚至是知道如何通过擅长的事物去追求自己所需要的,并不一定真的重要,因为能够让你的人生变好的并不一定是你所擅长的和你认为自身所需要的。
真正能起到良好作用的,恰恰是世俗的观念中轻易忽略的,是那些潜藏于灵魂深处最纯净的东西。
能够适当地从自己擅长的和期待的眼光中逃离出来,当下或许是一种失去,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去看,或许才是真正的得到。

就像《淮南子》之中有一句话说: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
意思就是说:因此圣人要在内部修治根本,而不在外部粉饰末节,保养他的内心精神,熄灭他的智巧;寂静无声地依循规律,就没有什么办不成;淡泊的好像不加治理而没有什么不能治理的。
所谓“去除他的智巧”,就是去除外在追求世俗名利的心思;所谓“保养他的内心精神”,就是保养那个轻易被我们所忽略的仁德之心。
只有富养了自己厚重的灵魂,才有可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知乎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语音文字视频

如是三障,其体是何?
--------略谈三障

薄伽梵说:重障有三,谓业障、烦恼障、异熟障。这句话是说:佛说了,重的障碍有三种即业障、烦恼障、异熟障。人活在世上,所遭受到的一切灾难困苦,心内各种各样的无名烦恼,都是由三障带来的。没解脱的众生均在三障中。这些障碍我们得解脱道成佛,障碍修菩萨道,障碍成佛之道。障碍智慧和慈悲心,也障碍禅定,顺缘具足、障碍消除,就能够成就。只有破了三障,才能度一切苦厄。

如是三障,其体是何?颂曰:三障无间业,及数行烦恼,并一切恶趣,北洲无想天。论曰:言无间业者,谓五无间业。 一者害母,二者杀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为业障。造了这五种业是要到无间地狱去受苦的,重业先牵,五逆甚重,能遮止其他业先成熟。一个人六根健全,如果犯下五逆罪,纵然信佛修行也不能证果。一个没有造五无间业的人证果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更何况造无间业的人。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阻力、挫折。生活在社会上的任何人,包括出家人,都是要做事的。出家人要修道、助道、弘法利生。在家人要工作。因此,无论你做什么,只要对大众有利,就要尽心尽力,好好地做,尽量把事办好、办圆满,这就是善。反之,如果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事情没办好,还出了错误,甚至做损人利己的事,则是恶。所谓人道者,就是过去世做了善事,也做了恶事,善恶混杂。因为他贪嗔痴俱全,只是份量少些,所以他因中有善有恶,以致于办事时,不免会碰到棘手的问题,这就是业障。

因有前面的报障、业障存在,人在立身处世时,就难免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一旦不能称心如意,就妄想纷飞、胡思乱想、烦恼丛生、苦不堪言,这就是烦恼障。烦恼障者,谓猛利烦恼、长时烦恼。由此烦恼于现法中,以其种种净行所缘,不能令净,是名烦恼障。烦恼障:即是第二类的三障,亦即贪欲、嗔恚、不正见。唯识中所说的烦恼有六种根本烦恼,现在说明如下:根本烦恼分为贪、嗔、痴(不正见)、无漏的空慧相应,才能够消除贪嗔痴等的烦恼诸毒。何谓无漏呢?是无着、无染的空慧,是从缘起法而知道一切法,自性本空,一切法因缘起因缘灭,本身的自性本是空的,谛观一切法自性空,实证一切法自性空,修行但为除执,不期待世间果报回馈。修有为的无漏功德,不求回报,没有条件,没有希求。一切是缘起而自性空,修持戒定慧的目的,便是实证无漏的空慧,本身功德也是自性空。了解这个道理,则修一切法门均能断烦恼。因此从听闻缘起性空的佛法,而能深信不疑,则可以断见惑烦恼,修持戒定慧三无漏学,则渐渐能伏能断思惑烦恼了。

然后下边还有,“全三恶趣、人趣北洲,及无想天,名异熟障。”这是说三恶趣全部的生命,都是“异熟障”。“异熟”,就是身体或者说生命形态。它的这种身体、生命形态,导致它无法修道,不能够听闻佛法,不能够修学佛法,没办法解脱,没有解脱的机会。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不长,于是生处异熟果生。异熟障就是受生的地方对于修行造成障碍。受生的地方、得果报的地方,或者在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里面得果报,或者到长寿天,到北俱卢州去。或有生处,圣道依彼虽得生长;而于其中异熟果生,聋呆愚钝,盲瞽瘖哑,以手代言,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是名异熟障。这是“根有缺”。受生的地方,有佛法可为依止,在这地方得到受生的时候,这个人是“聋”,耳朵听不见声音;“呆”,就是愚钝。“盲瞽瘖哑”:聋呆愚钝是说耳识和意识,“盲”:眼睛盲;“瞽”:形容眼睛像瞽似的,目失明,也不能看见东西了;“瘖哑”:是舌根有问题,不能说话;“以手代言”:要用手的动作代表言语。“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这是意识愚钝,表示第六意识没有力量、没有智慧鉴别善说的法义,恶说的法义。这样子的果报体,纵使生存在有佛法的地方,也不能修行圣道。

惟愿大众三障诸烦恼都消除,得到真实的智慧,一切的罪障悉消除,生生世世常行菩萨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优秀青年演员杨霞云、陈丽俐、武延兴主演的婺剧《白蛇传》在晚会中精彩亮相,这也是婺剧第二次在央视元宵戏曲晚会上亮相。四上春晚的​婺剧背后,有浙
  • 万:好姐妹我送你一套不就完了吗。不爱看你就屏蔽我别看我呀 我可没逼你看呢[憧憬](这套话术也是学到了[憧憬]#案婊 贱到没边#我穿衣自 由言论自由我有身材我就晒
  • #文朱[超话]# 纸飞机的轨迹滑落到海边你拾起了我沉甸甸的思念和不受控的心眼难熬的不仅仅是时间别人种麦稻 我种向日葵比起果腹 更偏爱1650千米的爱和浪漫即使
  •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子游戏市场并未饱和 | La industria considera que el mercado del videojuego en Ch
  •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超话]# 9.25巧克力蛙/拼图寻宝[给你小心心] 巧克力蛙NPC位置(P1) 自从-谁都没有死:占卜课教室-和NPC对话--完成对话即可
  • 现在做‮理代‬还赚钱吗❓​‎ ͏ 看我‮的们‬代理‮精的‬准引流全‮都部‬是直接咨询的客‮ 源‬这一波‮是就‬根据我‮的们‬方法 ‮全完‬没问题 百分‮热百‬门
  • 此外,姜探长也是令我敬佩的人,恪守真理的人,追求真相的人,终会连成一条战线。懂爱的人都懂放手,守护才是最大的自由,爱埋在心底。
  • [求关注] 肖战主演的电视剧斗罗大陆特效好看,剧情饱满,唐三形象非常励志,很多经典台词,适合全家老少一起看,我喜欢肖战诠释的角色❤️恭喜肖战的余生请多指教定档了
  • 从奥运冠军的数量来看,排球产生了最多的冠军,一共有36人,贡献了3枚奥运金牌。从奥运冠军的数量来看,排球产生了最多的冠军,一共有36人,贡献了3枚奥运金牌。
  • 题目分析第二题是比较常见的词句解释类的题目,相同类似的题目有:1、2019年地市级第四题——“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2、2017年地市级第二题“阐
  • 我发誓,不能再吃那么多提拉米苏我对咖啡真的敏感~晚安,做个好梦~明天的休息日是你们的我要继续早起上班~[心][心]“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里的“淡若
  • 就算是硬件城市再好福利再多排名再高的学校,死记硬背僵化教条纯粹混日子,我也不屑;就算是硬件再差学校排名低城市五线就算是考不上,只要是不混日子,对自己负责,我也尊
  • 天空飘着小雨,偶尔翻看朋友圈,看到厦门姐姐发的小区里核酸检测的场景,听着徐帆主演的《关于我妈的一切》主题曲。生活不如意事常有,但努力尽责。
  • 我想这个结局他的内心可能已排练了很多次,异国征战数年,他早已明白战争的结果如何,但一切都回不去了,他不再是那个纯洁可爱的青年,手上沾满鲜血,再加上一个战俘的身份
  • #泉州##泉州身边事##泉州生活##泉州美食##晋江##石狮#女嘉宾推荐出生年:1998身高:158职业:平面设计师收入:6w学历:大专星座:双鱼座现居:河南
  • …照他们这种僵化思维,蝴蝶效应就是不存在的,且不说中医理论早就告诉人们“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一整套理论体系他们不懂也就算了,唯物辩证法也早就告诉人们世
  • 而最后时宜不想连累家族和阿娘为她冒险,不想连累等在城外救她的平秦王。她心里好羡慕,羡慕这个朋友能够拥有一种极为美丽与丰盛的世界#大理婚纱照##云南大理丽江旅拍#
  • 工期分两年实施,两年以后,黄金波段5g700M将覆盖全国,反过来的意思就是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将率先建设成功5G基站并覆盖全国,将弯道超车超过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 #重庆旅行# #古寺# #成都·净音寺[地点]##洛阳生活# 【洛城往事记忆[照相机]|曾是全市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 体育场路因它而得名】洛阳体育场的历史可追溯到
  • 虽然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在不断地引导,但是无奈孩子的模仿能力太强了,在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时候,全盘接受是非常恐怖的。旅程中,我很欢喜地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差距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