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去世# 【越剧金派创始人金采风:电台唱出来的"越剧超女"】2012年9月,钱江晚报记者曾采访过金采风,并发表《越剧金派创始人金采风:电台唱出来的"越剧超女"》一稿。

原文如下:

此次采访,是在“活兰贞”的闺房里进行的。

不过,这位“大家闺秀”的生活相当节俭,房间里只有写字台、梳妆台几样古朴的家具。

只有床头挂着的《盘夫索夫》的剧照,透露女主人曾经红极一时的身份与地位。

金采风是越剧“金派”创始人,她主演的《盘夫索夫》《碧玉簪》等众多剧目,已经成为越剧艺术的经典;她所塑造的严兰贞、李秀英等艺术形象,被誉为“活兰贞”、“神秀英”。

眼前的金采风已经82岁高龄了,但嗓子依然响亮,比个兰花指,模样俏得很。提到越剧,就越发神采飞扬了。

记者去的时候,客厅里放着两个大箱子,敞开着,里面全是各种制作精美的珠钗、头饰,“这几天天气好,拿出来晒晒,不然会坏的。”

尽管已经许久没有登上越剧舞台,但金采风还是很爱这些伴随她一辈子的行头。金采风说,对戏曲演员来说,行头是天大的事。

料子、绣花、颜色的搭配……在那个年代,剧团都不管,都要自己动脑子折腾的,“每个戏最起码要6套行头,同一场戏不能穿一样的,观众记得很牢的。”

回忆起那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金采风说,苦啊。学戏学到皮包骨,眼睛还充血生了麦粒肿。不过,“幸福”二字,才是她回忆的主旋律。因为,遇见了黄沙——她的爱人,也是著名戏剧导演。

在越剧界,他俩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有名的“越剧伉俪”。他们珠联璧合,在艺术和生活上朝夕相伴。

金采风说,黄沙在艺术上带给她的最大的影响,就是老伴毕生追求的“老戏一定要新演”。就是在老伴影响下,她才既尊重传统又不墨守成规。

而现在,黄沙已经不在了,金采风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给他搞一个个人艺术展。

“你就是唱戏不会忘记,其他都不晓得。”这是女儿对金采风的抱怨。

对金采风来说,越剧真的陪伴了她一生,是生命中不能抹去的痕迹。

殊不知,刚登台的金采风,哪怕是跑个龙套,只有一句唱词,她就慌得神都飞走了。

于是,她有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电台成名”之路,直到有了那些个经典的“活兰贞”“神秀英”。

从大导演小明星到恩爱伉俪,丈夫黄沙一直是金采风不曾忘记的思念。哪怕是出书,若不拉上黄沙先生,她便断然不肯。

(以下记者简称“记”,金采风简称“金”)

【梁祝】 电台成名

在所有老一辈的越剧表演艺术家中,金采风的艺术道路是最与众不同的。

她既非科班出身,也没有进戏校专门训练过。她是唯一一个从纯粹的越剧爱好者,成长为一代越剧名家的演员。

记:听说您从小是个戏迷,看过很多名角的戏?

金:小时候,我常去马路对面的戏院看越剧。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邢竹琴……都是我迷恋的对象。

有一次看了《梁祝》,回到家里,脑子里满是小生花旦哥哥妹妹的动人情景,想啊想的,实在熬不住了,就拿起床单,披在身上,在我家那张雕花的红木床上,模仿着刚才看到的动作,像发疯似的,一个人唱了好一会儿。

记:后来您怎么会去学越剧的呢?

金:父亲去世后,家庭经济发生了困难。15岁那年,我考进了雪声剧团越剧训练班,拜师学艺。

但是老师们为生活所迫,整日忙着排练演出,根本没时间辅导我,训练班开了几次课就停掉了。

后来,二十多个同学陆陆续续都走了,只剩下我和另外两位同学,留在剧团当龙套演员。给我们的报酬是在日夜场之间吃一顿 “堂中饭”,当时,我也动摇过,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记:一开始,您演的都是太监、士兵这些跑龙套的角色吗?

金:是啊,我天生胆子小,怕难为情,上了台,灯光一照,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连步子都迈不出去了。一旦要开口,哪怕只是一两句话也要了我的命。

记得头一次开口,演的是清装戏《月光曲》。

演出前我横背竖背,已经滚瓜烂熟了,可一出场,真见鬼,唱词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一句都记不得了。

我愣在台上,胡编了几句,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词……

还有一次,是演《女儿国》,我扮演向袁老师(袁雪芬)饰演的国王报告军情的小兵,虽然只有一句台词,我也不敢小看。

早也背,晚也背,走路背,吃饭背,连倒背也背得出来,这样肯定没有问题了吧。

可一上台,风风火火地喊了一声“报”,袁老师询问“所报何来”,我一面对她那严峻的目光就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

亏得袁老师舞台经验丰富,急中生智地马上朝我叱了声:“下去!”我也响亮地回了一声“喳”,逃到后台。

我这一声“喳”,后来成为大家打趣模仿的笑料。

记:所以你的成名特别不一样,是在电台里唱出名的?

金:早先上海有很多家私营电台,经常请演员去唱戏。我很喜欢电台,因为面对的只是一个话筒,但电台外面却有无数听众。所以,只要轮到我唱,唱什么我都愿意。

有时我还一人唱两个角色。譬如唱《梁祝》“楼台会”,我既学范瑞娟老师唱梁山伯,也学傅全香老师唱祝英台。听众打电话到电台问,播音员说是一个叫“金采风”的小姑娘唱的。

日子一久,他们就记住了“金采风”的名字,常常点名要我唱。

【红楼梦】 改工花旦

金采风那时特别用心,对许多重要场子的唱段一字一腔,一板一眼都记下来,回去后再一一记到自己的小唱本上。她常常一人唱几个角色,还可以同时兼唱8种流派。

最早唱小生的她,因为经常在电台“顶唱”逐渐崭露头角后,进入了东山越艺社改演旦角。

记:您刚开始是演小生的,后来怎么改了花旦?

金:因为我的身材比较高,面架比较大,所以刚进雪声剧团时,老师认为我唱小生比较合适。

当听众熟悉了电台上的金采风,也开始注意起舞台上的金采风。一看,是个高瘦个,演的又是男角,不舒服,不适应。

这时我已经在范瑞娟、傅全香老师的东山越艺社,观众纷纷写信给剧团,建议我唱花旦。就我个人而言,我也想唱花旦,我喜欢旦角戏。

不过,各个行当都是一个栗子顶一个壳的。恰好花旦张云霞要结婚了,就让我顶替了她的角色,观众反应也不错。后来,我又在《红楼梦》中担当了袭人一角。

自此,我从生角改旦角算是改定了。范老师说:“你人瘦,改花旦蛮好。”

记:改了花旦之后,行头怎么办?

金:傅全香老师特别热心,当时团里没有适合我穿的行头,我自己又做不起,傅老师看我的个子跟她差不多,便把她的私房行头借给我。

但我的个子比傅老师还要高一些,裙子系上去有点短,只好系低一点。我的脚也比傅老师大,彩鞋穿上去有点紧,脚痛得要命,只好忍一忍,熬一熬,穿了几次也穿松了。

记:一提到你,大家就想到“活兰贞”和“神秀英”。

金:什么“活兰贞”“神秀英”,不过是角色比较对我的戏路,尤其是《碧玉簪》,似乎给观众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连我的家人,比如我妹妹金采凌,也认为我《碧玉簪》演得最好,似乎我本人也有点像李秀英。

【芦花记】 “黄金”伉俪

已故著名戏剧导演黄沙是金采风的爱人, 《梁祝》《西厢记》《追鱼》《碧玉簪》等经典剧目,均出自他手。金采风与黄沙相濡以沫的家庭与艺术生活经历,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记:您和黄沙先生怎么认识的?

金:我们相识时,他已经是一位在戏曲界颇有知名度的导演了,而我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演员,又是上下级关系,平时很少接触。

对他的第一印象,我觉得他蛮帅,蛮正派的。身材高挑,面容清瘦。穿得干干净净,袜子永远是白色的,对人也很和气,标准的绅士风度。

记:那什么时候开始有感情的?

金:在我们第一次合作排传统小戏《芦花记》的时候,当时我要演一个狠毒的继母,但我一点都没有感觉,他给了我很多建议。

我就觉得这个导演很聪明,有想法,而且还挺帅的,所以就对他很有好感。后来,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记:你们平时在一起聊的都是戏吧?

进:我们喜欢一起去看戏。吃夜宵的时候,就说这个戏怎么怎么样,睡觉的时候也讲。

遇到琢磨不准的角色,我会先唱给他听听,因为夫妻关系近,也好提意见,(我唱得)高了低了,好听不好听,他都会帮我指出来。

他一直追求“老戏新演”,他说哪怕一个动作,一个地位的改进,就是在变。老戏出新才能有生命力。

从一桌二椅发展到布景、服装改进等,只要不伤害传统,观众是会满意的。

记:现在的许多越剧也在尝试创新,你怎么看?

金:创新是好的,但我现在还是挺忧愁的,青年演员诱惑太多了。有多少青年演员愿意为越剧做到底,有多少人在练功?有多少人在努力?

我觉得搞艺术工作的人,一定要专心致志。我当年就是人家练一遍,我练一百遍,只有我喜欢我痴迷,才能做好艺术,演员,就是要有“痴”。

#三联早图# #梁思成逝世50周年#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

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https://t.cn/A6JUaqCa https://t.cn/A6JUaqCa

她艺压韦唯毛阿敏,离婚却被亲弟弟砸到脑震荡,靠当保姆为生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亲人总是在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关系也相处的比较好。可是亲戚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牢靠,甚至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亲戚反而会带来麻烦。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就已经说明了这种情况。正是因为有着亲戚关系,所以才更容易出现利益上的矛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配料不复杂,所以基本上速食的羊肉泡馍基本上和当地正宗的一个味道~而且它不仅可以煮,还可以微波炉或者有的直接热水泡就能吃,很方便,一般一包在七八元左右。重庆酸
  • Tritium应该是进入语言爆发的阶段了,现在每天都有惊喜,听到他会说新的表达,例如今天门外有人上木楼梯发出声响,他就说It's noisy!我们可没教过他这句
  • 复制$ZG0Y1d6YEva$,到手机淘宝领券。还没装修好所以这家店也没什么人~去的时候只有一家人家在装修的粉粉嫩嫩~基本的玩的东西也都有~ 餐点味道也还不错~
  • 2017年3月24日姚景林于北京什么是好朋友,就是不管男女,能懂你,理解你,珍惜你,尊重你,在乎你,才可称之为好朋,交一个有情的朋友,是一种荣幸:交一个真诚的朋
  • 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复旦在我心中的那种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真的以高分进了其他学校的任何一个系,那种遗憾又岂是坐到复旦门口去大哭一场所能排遣的呢?我知道那一个燥
  • ”试点开展以来,货拉拉党委为近300名像张师傅这样的流动司机党员找到组织,举办司机恳谈会21场,“书记信箱”上线以来收信办信176封,通过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
  • 再就是东北人爱美,特别爱打扮,女人都爱化妆,描眉描口红,尤其女人割双眼皮的特别多,在南方真的不多。人大部分都比较豪爽,问个路什么的,基本都会告诉你。
  • 完全不顾及伦理道德,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破坏了她们完整的家[悲伤][悲伤][悲伤][悲伤]这对在地狱般的马里乌波尔市劫后余生的老妇人,请求跟随俄军一起进入战区的
  • 羊城晚报记者近半年观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放眼全国市场,最好卖的预制菜多以辣取胜,即使是广东的网红预制菜,也多是酸菜鱼、烤鱼、小龙虾等重口味“选手”。#两个先
  • 网套是软管安装在压力管道中的主要承压件,同时对波纹管起保护作用,根据管道中的压力大小及应用场所,可选择一层或多层的不锈钢丝或 钢带进行编织。一般在以下两种情况发
  • 夜读:人在困难时,记住六句话,贵人必来!
  • 他说,“最精彩的部分一定是亲爱的队友们,我们的目标一致,心灵纯粹,都在朝着红色旗帜飘扬的方向奔赴着,这样的一段经历,这样的一份友情,给我的大学生活里添上了浓墨重
  • 但凡没有些演技,能有这么多人第一时间想看?麻烦黑粉跟带有有色眼镜的,不喜欢热巴的剧的人绕路,不喜欢可以不看,没必要逼自己去看然后找不痛快,然后对着脸吐槽对妆容吐
  • 生命存在的意义  做人要有用,对他人对社会对这个世界都要有用,而且这个用要用得很清净,付出不能怨要心甘情愿欢喜开心,不能在为他人付出的同时还让人家感觉到不舒服。
  • 比永博说道:“当我加入球队时,当我开始打球时,数据自然会说明一切。与他并肩作战,你就可以看出他有多聪明,可以看出他对比赛的阅读程度。
  • 如果说现在的女星美是化妆美,那么多年前的香港女星叫做不施粉黛的美,不需要任何化妆品的修饰,全凭自己的五官和皮肤,下图淑贞、靓靓、青霞3人并坐更是说的上最惊艳最经
  • 虽然是俄罗斯一个国家不要美欧元,但是已经让其他国家看到了美元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这不挺好的吗,俄罗斯让西方国家用卢布买天然气,西方国家不肯,俄罗斯现在用卢布来还债
  • 泡泡袖很遮手臂的肉[春游家族]也不显肩宽(对我而言不显)身高167,长度大概到脚脖子上5.6厘米 腰围70左右,胸下围应该不到80,上身正好,感觉大幅度动作可能
  • 好多次做梦,梦见你,我们都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玩、在闹、在为了小事争吵;可真让人感到幸福,我知道光有爱是不够的,所以,梦里的你就好好生活在我心里那篇美好
  • 可就是这样的说法出问题了,时不时有西安的博友在网上留言,从2017年一直持续到现在,你不是说西安不值得投资吗,西安房价上涨了,打脸了吧。如果我说过的不值得买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