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1、《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著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
《西游》一书,乃是丘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

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

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
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佛教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佛教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教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

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
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
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著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

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2、《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

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

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

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

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

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忙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

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例如孙悟空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莲花洞时,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在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

师徒四人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其所隐含的即是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的意思。这与取经回到东土,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
即是丹法火候中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而在具体故事中,芭蕉洞,言火候次序;通天河,辨药物斤两;朱紫国,写招摄作用。

整部书讲丹法有合说,有分说。前七回就是合说,路数是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俱备。

而其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或言正,如诸国土君王,是写正道,而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驸马,即是证正中劈邪;或言邪,如诸山洞妖精,是傍门,而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即是劈邪归正;

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拨火候之差,只是对不过某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出前七回总纲。

3、此书亦是讲“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是穷理;悟彻菩提妙理,是穷理;断魔归本,是尽性;取金箍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是至命。

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是穷理;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是尽性;收三徒,过流沙河,是至命。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都是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所以才有某些情节看似最难解实则极易解,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才能得正果?

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

该书尤其教人识得何为真何为假,故在展示真时,会先将假象破除。如欲写两界山悟空之真虎,而先以双叉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叉岭蛇虫引之;

欲写悟空、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提醒人们在修丹时往往执著与错误的概念而不自知。

悟空每到极难处,即求救于观音菩萨。其深意是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地方,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其实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这样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名字之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属于借用的方法,用来比喻世间的学道之人。

而三位徒弟各自都具有丑陋的相貌。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正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

又从变化上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说,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

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所以不变。

4、三位徒弟的兵器也大有讲究。
八戒、沙僧都是随身携带。只有行者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才取出来。此何以故?作者之深意为钉钯、宝杖代表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点,就能自己成就。
而金箍棒,乃是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的秘旨,是以术延命之法,在虚无中成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藏在耳内。

悟空到处自称是人家的孙外公,四处提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迹。其实若从解字角度看,外公,即是内无也;五百年前,即是先天也。

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自身中的事物。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

最后,悟元子刘一明评判历家注解,其数固然不可胜计,但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然推崇悟一子的《西游真诠》为此中最优,但未免也有所论不及的地方。

因此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更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应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的境地,觉不肯休歇。等到有所体会之时,再看他人的注解,扩充自己的识见,那么就能知道他人的注解之好坏与否,自己的心得是否正确。

如此坚持用功,日久必然深入其中。但是之后也不可自以为是,更当求师印证,才能有真知灼见。

以上是悟元子刘一明总结读《西游记》的关键方法,并将上述内容录于卷首,赠与有缘之人,愿读者留心。

一花六叶事已完 那个禅师来参禅?

喋喋不休何时了

无边苦海几时终
搬石压草,缘木求鱼


还有识末后一句,天下第一 否



《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

此至极透彻的一句,更无其他语句可以超过

此句再没有可超越,当然就是天下第一了

”一“,数的开始,第一个数,1即第一,天下第一也,释佛49年说法未说之“一”字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狂语者,不异语者,释佛说了49年法,说了那么多,又怎会糸说自已一个字都没有说,49年未说之一字真正的意思是49年说法,而什么是“一”这个字没有解说

这个“一”字佛49年没说,但另一个人老子,他在《道德经》说了: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相,即见如来,释迦牟尼佛说他没有说这个“一”字,这不正正说了?......释佛的意思是他49年说法没有去详细的解说“一”这个字,只是没有解说,并吾是没有说,只是说法没说,但说是说了,不然不会知道没有说
...................

佛教没有直接解说这个“一”字,但却有这个“一”字

《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达摩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达摩将佛法传入中国,一花开五叶,传五代,到了第五代 慧能 却称为六祖,五与六这里就差了一,

一花开五叶,达摩东渡中土,一花开五叶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五代祖师。而五叶慧能却被称为六祖而不是五,明显是差了一,与五叶不对。若说达摩是一花,而其东土五个祖师为五叶,慧能就排到第五,这样要称为五祖才对。达摩是一花为“1”,那么二祖慧可就是第一叶,这同为“1”,达摩为“1”,慧可为第一叶又为"1",就成了两个“1”,但佛法为不二法门,不二就是没有两个一样的,唯一的,只有一个“1”。而就算不是不二法门,搞出两个“1”出来,也明显不对,1就糸1,怎会有两个1,有两个,就不是1而是2了,所以花是花,叶是叶,达摩是一花,东土五祖为花下的五片叶,花叶分拆明显不对。又道达摩是初祖,慧可是二祖,僧璨三、道信四、弘忍五、惠能六,那达摩初祖是算0还是1,算0慧能只是排到第五,不能称为六。若达摩算1,慧可就是“2”了,僧璨就是“3”、去到慧能就成了六叶,所以这排来排去这一花开五叶与六字就是对不上,达摩是一花,东土五祖为五叶,那谁是第一叶,达摩为一花,东土五祖为五叶那慧可就是第一叶,这样慧能就只能排到五而不是六。所以一花开五叶,慧能却称为六明显有问题,达摩是一花,只有达摩也是第一叶,慧能才能排到第六,但这样就不是一朵花与五片叶了。一花开五叶,关键的是谁是第一叶。达摩是第一叶,那么东土五祖又岂只是叶,而不是花。达摩是一花,东土五祖是五叶又怎会对。

....................

又道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为五叶,需知据《六祖坛经》,此五派并没佛衣禀承,这又岂是一花开五叶

.....................

金刚经云:世界实有者为一合相,又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言达摩为一花,生出东土五祖这五片叶,达摩为初祖,慧可是二祖,僧璨三、道信四、弘忍五、惠能六,这个就是相,明明开五叶,却要称为六,这个一花五开叶这个相不对,就是非相,所以说诸相非相,并不是这样的,而是达摩为一叶,其它五祖为五叶,合起来才为一花,这一朵花合五片叶这件事就为一合相。

一合相即是一花六叶,六叶即为六块花瓣,达摩为第一叶的花瓣,第二叶的慧可,第三为僧璨,道信四、弘忍五、惠能六。一朵花由六叶的花瓣合起来组成,一合相,五叶与达摩合,一花六叶。六叶就与六祖对上了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拈花示众,唯迦叶微笑,这个迦叶是什么?怎就他微笑,佛又把衣法传给了他。这个迦叶其实就是加叶,释佛拈的花要加上一叶的意思,花与叶要合起来。六祖慧能入灭,被问及衣法应该付给谁,慧能说根据达摩的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六祖慧能明明系六祖,怎就一花开五叶,成了五叶了,要六叶才对啊,故这里实质缺了一叶,缺了“一”。要加一叶,所以加叶微笑,这也只能加叶微笑,,加叶,能加到这个“一”,就是天下第一,因为他加了这个一,得到了这个“一”,他就糸这个“一”

而这个加叶,加“一”
就以末后一句来加
因为末后一句是天下第一即“一”,只有是“一”,才能加到五叶里,五叶缺的是“一”,

到此,若还认为一花开五叶,而慧能却被称为六祖,五与六并没不妥处,则可从达摩的偈:我来本兹土,传法救迷情的这个迷情是到底指什么来了解即知

这个迷情,无非有两个解释
1 指各位修行不得法,迷在那里不知怎样修行
2 指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是五浊恶世这个样

我们这个世界,又名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充满了各种的恶人恶事,众生都忍受种种烦恼苦难
这样如此不堪的一个世界要不要救

这个世界恶成这样,若言不用救,那就已经不是佛了
所以,达摩言救迷情,这个迷情一定指的是要救这个五浊恶世,而不是各位修行不得法

而要救这个五浊恶世,这个恶世,恶的根在那里,是什么真正的原因导至了这个世界会变成这样
历代学道得道的人这么多,若出来为这个世界主持公道,这个世界一定不会如此之恶,但一个也没有,一个神也没有真正的显灵

《道德经》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谓:天无已清将恐裂,地无已宁将恐废;神无已灵将恐歇,侯王无已贵以高将恐蹶。

《道德经》将这个世界为什么是五浊恶世这个样子讲得很清楚,因为没有这个“一”,而天裂地废,神不显灵,侯王倾倒覆灭天下不正,天地时刻交战,才出现种种恶人恶事,而这些恶人恶事的根源就是因为没有这个“一”,没有这个“一”就个个都一样 连神也一样这样的认为自己是最对的,别人都要听自已的,这样连神也在争,这个世界又怎会变得好

而要得到这个一,就从一花开五叶,慧能却被称六祖,五叶与六不对,这里可以参得,
这样整个佛教即变成一个可救世人出离恶世之教,不然一大教藏只教人修身了命,却不救这个五浊之恶世,这又有什么慈悲可言,又算什么佛

..........................

诸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这大事情因缘是什么事,是性命否?这性命长生不死又与别人何干,于世又有何益,长生不死又怎会改变这个五浊恶世的浊与恶,这不过是令自已活得好

.....
《法华经》卷一︰‘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
.....

这大事因缘是因为佛要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佛之知见:即佛之见解,意见,佛对世界的看法与主张

这正与达摩说传法救迷情所说相合,这个迷情正正就是这个五浊恶世为什么这样,佛又以什么办法解决,有什么主张,主张正确才能清净,长生不死但思想不正确,整天的争名夺利,用尽各种非法手段又怎会清净,所以达摩所说的迷情并不是修性命

................................

很多人并不知道佛法的真正作用,门外的就以为四大皆空,无欲无求,看破了红尘,大部份有点了解的就认为这是为了了脱生死或去西方极乐世界,但什么才是了脱生死,是否像藏传佛教那样修到虹化想去那里就去那里可任意转生了就是了脱生死了,这并不是,像他们的活佛转生了十多世,到了这两世,被人从宫殿赶了出来,这样就是这个报身断了,生死未了,这个就像孙悟空一样,他得道了回到花果山,可还想当玉皇大帝,住在天宫享各种的福报一样。修道要三身具足才叫完满,寺庙内释佛的像是三尊相同的坐在那里的,这代表了佛的三身,这三身分别为: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这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孙悟空,西藏的活佛,他们的法身已经修得很好,可以虹化,投生可自已作主,但这报身不行,这还得轮回,报就是福报,什么都没有还长生不死,这不等于永远活受罪,这还不如死了好,,所以要成佛成道,三身完满,这个就是达摩东渡传法,佛法立天下第一之旨。有了天下第一,断了轮回,别人就没什么理由把You从皇宫里赶出

..................

一花六叶事已完 那个禅师来参禅?此句末后一句为何不能超越,,首先,我前面已经讲过,佛衣的传承根据《六祖坛经》六祖所言这要根据达摩的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而一花开五叶,实则缺一叶,故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释佛拈花而迦叶微笑之旨,五叶而加一,这就糸六叶 一花六叶,,一花六叶已被我所说,其它人已不能再说,不能再说再加叶这如何还能再超越,六叶就完整了,完了,You不能说七叶八叶,七叶,八叶也吾是加一,六叶完了,故我此句后再没可下片语者,不能再被超越,,, “那个禅师来参禅”,此锁断要津,不通凡圣之语,,修行得了道,最后到底是想要当神当官当皇帝,但当了神当了皇帝后又被其它得道的反了,取去性命,道行一下子就又没了,又要重新修过,修行人就是这样不停的:修行得道-享福-被杀-重头再修,不停的轮回,总了不了,停不下来,,悟了,六祖的修法即可顿超,,事情已经完了,You又还参什么禅,贼心不死的图个什么

......................................

佛学是终极究竟的智慧之学,以一花开五叶,立天下第一,以不能被超越,断轮回,以数经世,依这个就是依道理,不依这个就是依武力,睇下边个的力量大,边个杀人历害,,不讲道理,当然就是谁打赢了就作主,但是You能打赢取代别人,别人以后一样能打赢取代You,这个就是轮回的根本

我们要信天下第一,是因为我们要讲道理,不讲武力,

距最近一次封号,还差几天就一年了,在数次转生又数次被封后,本已决定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卸载微博,不再参与相关的话题讨论。奈何小家终不能独立于国家社会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的影响,个人对小家的保护再周全,也经不住某些大环境不利因素的冲击。是可以选择移民离开,但这里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是我深深眷恋的祖国,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的可爱同胞,有我为之自豪的伟大历史,有我流连忘返大好河山,有我此生难尽的美味佳肴,又怎么能舍弃一切,把这片神圣而美好的土地让给那些外来的寄生虫?!又怎么能充耳不闻,任那些狂妄的嚣叫蔑视我的民族和同胞?!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一个人的声音是渺小的,但如果因为微弱和渺小,选择无动于衷和沉默,那活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国家被毁灭和湮没!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所以,我回来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1年10月25日《政风行风热线》 上线单位: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上线嘉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吴怀刚 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 蔡铁汉 主持人:
  • 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不吃拼搏的苦,就会吃生活的
  • 【#遥感星图# 】青海:人间离仙境最近的地方 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一次次抬升,到卡约文化的文明先声;从秃发乌孤的壮志酬筹,到年羹尧的运筹帷幄;从金银滩草原的第
  • 为什么在父母的眼里 结婚就是二十几岁 必须要做的事情 甚至觉得可以将就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也想辩解 我们不是单纯的为了繁衍后代 我们来到这世界
  • 因为太阳炙烤(太渴)放弃了第二梯队的宝贵前排,但还好没错过大波浪的蹦蹦现场和痛仰的火车 圈圈现场!!蹦蹦蹦蹦,转转转转,爽且快乐[喵喵] 我永远爱去尝试新鲜的事
  • #宜春工匠#【熊文波: 酿造芬芳 陶醉世界】在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熊文波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今年50岁的他看起来文质彬彬,长期担任该公司生产二部精勾车间主任。这
  • #福建出手整治天价茶#COCOHELENA# 奶茶向“天价”说不 COCO HELENA潮牌椰饮,以“潮”为灵魂,以“茶饮”为媒介,优选鲜材,自研有料奶茶、茶茶
  • 【自建雕塑】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的《乐优农业科技示范园》,属于私有企业出资建设的。园区占地近千亩,建有现代化温室10000平米,主要开展旱作雨养农业研究示范与
  • 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是长大后才读懂的人生! 经典思想感悟 今天 你还记得小时候,课本上的那些课文吗? 当再看小时候的这些文章,少了纯净简单,却因为人生的历练
  • 粉丝问:$沪电股份 sz002463$ 怎么操作?10.30成本 ? 答:1、沪电股份,公司为国内规模最大的PCBicon制造商之一,长期业绩还算稳定,但近两
  • #刘宇宁我们的歌# 。#刘宇宁小林暖宝宝代言人#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我最喜欢你[心] 像向日葵喜欢太阳 像鲸鱼深爱海洋[爱你] 永远支
  • #winky诗[超话]#[泪][泪][泪]#Winky诗万梦集# 不相信qq音乐,怕第一遍听的感觉再被删掉,就记手机里了。是一边听歌一边在脑海里看见的故事[
  • 很多人在挽回的过程前期,是毫无章法的,盲目的选择错误方式去挽回。后来,他在各式挽回文章与咨询师中抽取挽回方法,今天咨询A,然后明天咨询B….A说:这是某某型人格
  • 680玩转四川的四天三夜✔️满满干货|||如果你想出趟门‍♀️感受都市的繁华又想看看人间美景山与水~那你一定要选择来到四川 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几天来一趟四川吧!
  • 【重要课程通知】 ⚡️中国首家获得顶级资本风投的微商品牌企业——思埠集团董事长亲自开讲‼️ 明晚是一个将现实与梦想连接上的课程: 告诉你屌丝如何逆袭 告诉你20
  • 招聘兼职 全职 不想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的看这里山东快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综合性平台!扩大团队,急招兼职人员!手机和电脑都行的!无论谁,最少一天30,一月900,
  • #随笔[超话]# - 阿故,又下雨了。 我躲在屋檐下听雨。 你说下个月初三就回来,你诓我,今天是第四十一个初三。 雨下大了,我撑伞去了那棵梨树下。
  • 歌手是个高危行业吗?怎么这么多人在舞台上受伤或是丧命? 10月16日晚,张杰在苏州开演唱会时,被长降台夹伤,导致腰椎横突骨裂,手上鲜血直流。 唉,被无数掌声与尖
  • #狗狗##萌宠##家有萌宠# 长大以后从来没想过我会有一只属于我自己的狗崽崽。可可爱爱的人比熊犬。你很乖,今天是我们正式相处的第一天我要开始记录我们美好的生活,
  • #稳哥的恐惧# 今天出门前要给小稳稳换一件套头的衣服,卷起的衣服卡在脖子盖住了他的脸好几秒,稳哥突然害怕整个人发抖,我赶紧把衣服拉下来,他才缓过来。菜老师说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