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风建设年】迅速高效!“河南抗疫互助通道”网上网下联动 获群众点赞
核酸检测24小时了还没查到结果,怎么办?

现在高速下站口的管控政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从洛阳老城区自驾走高速回郑州,收费站还劝返吗?

苏八佳苑小区总是停电,老人没法下楼,孩子没法上网课,能否帮助解决?

单位开了证明,还能出管控区上班吗?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报道员变身战斗员,自1月7日大象新闻客户端开通“河南抗疫互助通道”后,迅速成为群众反映有关疫情防控问题、政府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要办的实事!在郑州,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客户端联合郑州市委网信办走好网上网下群众路线,及时回应网络关切,解决疫情下的民生诉求。
1月10日,在收到群众“核酸检测结果时隔24小时仍未查询到”和“单位开了证明,还能出管控区上班吗?”等诉求后,大象新闻客户端工作人员迅速将此问题转交,郑州市委网信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督办。很快,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和回复。

关于高速下站口管控政策问题,郑州市委网信办收到大象新闻客户端的线索后,迅速与郑州市疫情指挥部确认,确认如果不是在洛阳中高风险地区,可以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进郑州。并将政策第一时间告知求助人。

对于苏八佳苑小区经常停电的问题,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查明原因系该辖区周边的变电站(明珠变-刘湾变)一直未投入使用,只能用基建电暂时解决周边的民生问题,由于近期疫情和天气原因导致用电达到高峰,导致用电超负荷造成频繁停电。

查明原因后,街道办、苏庄村和物业各方采取紧急措施,周边的基建电除正常保障民生外,其他供电范围全部停止,全力保障辖区正常供电。随后,街道办、苏庄村委和开发商等经过沟通协调,已开始协调外围的变电站供计正式电,目前已经获得供电局的批准,现场正在为送正式电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争取在今年春节前让正式电引入辖区,彻底解决民生用电问题。

……

收到反馈的消息,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群众纷纷点赞,“河南抗疫互助通道”回应迅速、行动高效,真正解决了群众的“心头难事儿”。

你有所需,我有所应!登录大象新闻客户端“河南抗疫互助通道”,您的紧急需求,将一键发至河南广电全媒体,同时还将发给相关部门。

我们守望相助、同心抗疫!

如果你有关于疫情的任何诉求,均可扫描二维码,一键直达“河南抗疫互助通道”。

你也可以登录大象新闻客户端,在首页点击“抗疫互助”,一键求助。

honey~
嘿嘿,来打个卡~
最近试了很多方向,都不满意,暂时觉得这种基于游戏场景的HUD还行
正在做HUD底层结果的草图,第一张是我参考的情绪版~
争取这周把界面内的HUD搞定~
主形状应该也是基于游戏设定的六边形和三角形为主
最底框还是基于方型,再上面叠的图形或者底框试试主形状的延展
一起加油鸭~冲呀~

B.Y.S.M.I.A.O.A.O~o_o

#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最大制造国#
老话题了,制造业外移把很多人吓得不轻,但细究起来,想取代中国的产业地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们也太小看中国的实力了。

我们都知道,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低端制造业利润很低,有“一亿件短袖换一架飞机”的说法,所以基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把不太赚钱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去,比如说:

50年代美国把纺织和钢铁产业转移到日本。
70年代日本把玩具和服装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90年代中国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低端产业。

基本一个国家从承接低端制造业到转移低端制造业,经历的时间大概也就是20-30年之间,因为随着20多年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升,用人成本会直线飙升,而资本是趋利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就会自动把这些产业转移到用人成本更低的国家。

所以我国自从2008年之后,就出现了制造业外移的现象,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搬离中国,前往东南亚和印度,到了2019年的时候,孟加拉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服装生产基地,越南成了耐克最大的鞋类生产基地,当时无数人在网上叫衰,说中国也会出现产业空心化,说随着产业的不断外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不保之类的话,基本就是对前途非常悲观。

当然,他们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因为和美国、日本情况不同的是,美国日本是在拥有了优势高端产业之后,才开始淘汰落后产能的,比如说美国自己有汽车、航天、电子产业,日本也发展起来了汽车和电子产业,更重要的是,美日两国人口都比较少,依靠这些高端产业足以解决大部分国民的就业问题。

但中国不一样,第一,我们的产业转移出现在我们的产业升级尚未完成之前,我们没能建立起系统的高端制造业盈利群,也就是说,我们国内还不能稳定地提供大量的高收入岗位,比如说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感觉高收入的工作很难找。

第二,我国的人口数量比日本和美国多太多了,就算完成了产业升级,能不能彻底不依靠低端制造业?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低端制造业是绝对不能彻底转移出中国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嫌工厂里面一个月3000多的工资低,所以叫嚣着应该关闭这些工资低的工厂,但是我告诉你,就拿我的老家湖北来说,如果现在有人能提供100万个工资3000的工作岗位,整个湖北政府都会把你供起来。

所以,把大量的低端制造业彻底搬出中国,至少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沿海地区看不上的那些低收入岗位,在中西部地区,可能就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因此,如果你足够细心,应该就能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正在积极引导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富士康落户郑州。

除了这种跨省份的搬迁之外,各省内部之间也在进行产业重新配置,比如说我的老家湖北,从好几年前开始,就有大量的服装厂、化工厂从武汉市区搬到周边县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为武汉的产业升级腾出空间,第二,为周边县市解决就业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政府还是很有前瞻性的,知道要阻止制造业外迁的这种趋势,但是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有两点:

1.制造业外迁是一种时代趋势,随着用人成本的上升,资本会自动去到用人成本最低的地方,国内工资3000嫌低,越南工资1500,孟加拉国工资1000都能满足,你是老板,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选,所以,强如美帝,天天喊制造业回流,有用么?

2.低端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工资比较低,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提升收入的需求很大,所以政府一方面是要保住制造业,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提升老百姓收入,这项工作确实不太好做。

前面我说当下我国一个重要问题是: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如果你听不懂,我用更通俗的话和你讲:

1. 没有了低端制造业,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2. 保留了低端制造业,如何稳步提升老百姓的收入?

你先不要着急说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我很清楚,只是为了告诉看不清时代局势的朋友一个道理——在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难的!毕竟关系到14亿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只能不断摸索,最终才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1. 低端制造业到底保留多少?

2. 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内哪里?

3. 高端产业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崛起?

我们总说现在是转型期,是改革阵痛期,其实就是因为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一方面高端产业还没崛起,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低端制造业外移,所以放大了国内的就业问题,才让很多人感觉到日子不太好过。

特朗普之所以在2018年发起贸易战,其实就是看准了我国的这个挣扎期,所以想通过贸易战进一步放大我们国内的问题,事实上他的目的也达成了一部分,虽然美国自己国内也承受了损失,但由于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中国南方的工厂可以说是经历了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如果你家里有做生意的,你随便找个人问问就清楚了。

本来这种局面会困扰我国很长时间,没想到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疫情爆发了,印度、东南亚工业体系瘫痪,全世界75亿人的需求却没有消失,所以大量的工厂开始搬回中国,中国以一国之力供应全世界,及时的遏制住了制造业外移的这种趋势。

而且疫情已经爆发了接近2年了,现在东南亚和印度还在不停地传出这样的消息:

越南停产,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

东南亚发生罢工游行,工厂无法开工。

印度疫情期间产品不达标,买方拒绝验收。

如果你是全球的资本投资人,你会怎么考虑自己的投资方向?

而且除了疫情的影响,中国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就是标题说的杀手锏,那就是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

前段时间北京周报社的《对话太平洋》节目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一个来自欧美的嘉宾直言:“中国劳动力可不便宜,比印度尼西亚、越南贵多了,比印度和孟加拉也要贵,很多外企之所以选择留在中国,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十分发达;第二个原因是制造商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原材料、组装厂、零部件销售集群化,极大的降低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任何一家厂家,想单独离开这个产业链都很困难。”

也就是说,很多人只看到工资成本,觉得印度工资1500,中国工资5000,所以外资必然选择印度,但是很多人不清楚,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成成品,中间有很多复杂的步骤,可能会涉及到100个原材料供应商,200个加工厂,300个组装测试工厂、以及10个品牌销售公司,在中国,这条产业链也许全部集中于珠三角或者长三角,所以从运输到各厂之间沟通都十分便捷,极大的降低了中间成本。

可一旦其中有一个工厂转移到了印度,运输成本和信息沟通成本就会直接翻倍,花钱多是一回事,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产品的交付,所以即便中国人工成本更贵,但很多外资企业依然愿意留在中国。

有人说,那难道越南和印度就不能把整个产业集群都学过去么?

首先,中国是14亿人口,其中至少有10亿人是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工业化人口,比整个东南亚的人口都多,越南一个国家承接不了中国的产业链。

第二,印度人口确实够多,但是基建落后,国内文盲多,而中国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向社会输出了超过1亿的大专以上文凭的高学历人才,而且中国每年还在源源不断的诞生新的工程师,这种人才供给速度,印度短时间内不可能跟上。

所以,东南亚和印度想彻底取代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绝对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事,如果你有过研究,就会发现,我国转移到越南的产业基本都是像服装和鞋子这种工序简单的产业,一旦工序复杂,比如说手机电脑,这种会涉及到几十家不同厂家配合的产业,越南就承接不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国可以高枕无忧,疫情的出现的确为我国争取到了几年时间,但这种局面不会永远存在,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引导低端制造业向我国西部转移,帮助我国尽快走出现在的挣扎期,等到有一天我国完成了新的产业布局,整个局面都会焕然一新。

很多人总是担心印度会不会在承接产业之后崛起,我说实话,等到印度制造业发展起来的那一天,全球可能已经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或者人工智能已经大规模普及,到那时候,20亿印度人可能不是人口红利,而是人口负担。
#微博新知博主##我国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曼玲粥店因后厨卫生问题被罚# 曾被曝出售口水粥】#曼玲粥店多次被曝食安问题#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福鼎市曼玲粥店因后厨清洁不到位且拒不改正,被福鼎市市场监
  • 就是说看到这个消息还挺难过的,我的小猫之前得过传腹,算是我心里的一根刺了吧,那个时候去医院医生说只有打441才能有活命的机会,治疗费用五六千起步且不包括检查费用
  • 他有知识有文化,但连续几个月没有找到工作,因此他的儿子在有钱人嘲弄的笑声和施舍下吃牡蛎,他却没有吃。法王中文開示:事實上,對於一個人來說,在某個時間點要承辦這
  •  保单贷:有个保单即可,上班做生意都可,可申请15万,费率(1.4-2.45%)。退休的也可以,可申请15万,费率(1.8-2.3%) 房主贷:名下有商品房,按
  • [鲜花]我讲过的话都出现在她梦中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亲亲][亲亲]我告诉她这是真实存在的[doge]这不是梦 [打脸]但我很满足了[月亮]今天一天水逆服了 新
  • 这帝师身份我都爱了,而且这是一个霸气侧漏,人狠话少的角色,跟他本身差别蛮大的,很考虑演技,所以格外期待也格外好奇;况且预告这喊娘娘时“欲”劲十足的样子,哦no,
  • 据说岁月是杀猪刀,越来越多的90后80后加入脱发阵营。 即使是明星也很难摆脱脱发的麻烦。 接下来,小编将带领大家盘点几位深受脱发困扰的明星!
  • 今天瓦洛佳生日,那就祝瓦洛佳身体健康永远神武,此战必赢!排队!
  • 维摩居士说,“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对修行人来讲,就是考验,不要说成佛
  • 山南的风,有时直接叫成了一树海鸥倪蓉棣盐盆山通了邃道,山南的风,在山北奔跑,满身潮湿、咸腥,有时直接叫成了一树海鸥。台风来临的时候,墙皮呜呜嘶叫,我的心,总将三
  • 别说就是一时糊涂,他根本就是明知故犯,前车之鉴,有曾和他同一战壕的吴签、王某之流。别说就是一时糊涂,他根本就是明知故犯,前车之鉴,有曾和他同一战壕的吴签、王某之
  • 三、面对老公的逼离行为,你要做好离婚的心理建设,在敢于面对离婚的基础上,通过多轮夫妻会谈,保护婚姻、争取自己的利益。#朱身勇信箱# #情感#二刷完了,剧情设计挺
  • ”《记录一次把口罩都哭湿的观后感》[明明可以什么都不用管选择安全地回家,却还是不顾一切地回头]完全踩到最近思考的点上了,我一直在理性,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应该而不
  • 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喜欢他的潇洒旷达,他的随遇而安,他的悲天悯人古道热肠,他的诗情才华,他的吃货本
  • 幸福的人都是活在别人的宽容之中,也是在不断宽容别人中度过的。当你拥有一颗举重若轻的宽容之心,你会找寻到人生的快乐,也会发现轻松的法则。
  • 崭新十月,我们要快乐的活着,深情的爱着,将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李沁请君被求婚的反应#我不允许没人看过《请君》34集13分14秒那段于登登月下哭戏[泪]!从
  • 因为在这档节目中,宋丹丹把自己的胜负欲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在猜歌环节华晨宇作为歌手,表现太优秀了,基本上前奏一响就知道是什么歌,毕竟音乐造诣摆在那里,在后续的抢麦
  • 举报中国船舶701所官员对外输送国有资产等违纪违法行为(第2部分) ———权力就像墙上的阴影,再渺小的人也能投射出巨大的影子4. 关于2018年年中,中国船舶7
  • 杨幂说:你真的觉得别人会关心你吗 你觉得 多少人会感同身受 所以你没必要把你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你只需把你最好的状态 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至于那些小情绪不开心委屈
  • 2022年 第五部《尼罗河上的惨案》我记得2017年 看了《东方快车谋杀案》结尾 就提到了尼罗河 这部就应该是接着上部的结尾进行下去的 一眨眼就五年了 时间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