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洋边上的海心村 藏着“最番禺”的岭南水乡风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海心村
 进入小岛,微微的风,满眼的绿,淡淡的果香,纯朴的民风,让你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不得不让人感叹它的美。在这里,还可以采摘水果、品河鲜大餐、海边骑行、露营、放风筝……

  “芭蕉河汊鱼虾,小桥流水人家”,海鸥岛是珠江口的一个绿色岛屿,被莲花山水道和狮子洋水道所包围,岛内大片红树林风光旖旎,农业生产井然有序,具有较丰富的绿色景观资源。

  近年来,位于海鸥岛上的海心村在发挥农业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资源整合,结合发展休闲乡村旅游,渐渐声名鹊起,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从城市中心来到这个偏于一隅的绿色岛屿,便可领略岭南水乡风情。

  昔日闭塞岛上村 今天美丽新农村

  海鸥大桥全长1400米,远远望去仿佛静卧在海面上的一道长虹,前方右侧是狮子洋,正前方是仍然保留着珠江三角大沙田风情的海鸥岛。1996年海鸥大桥建成,贯穿全岛12公里长的水泥主干道同时开通使用。驱车过了海鸥大桥,来到海鸥岛的海心村。新拓宽的海鸥公路直插海岛中心,公路旁边的花开得正好,姹紫嫣红,非常引人注目。

  勤劳的海心村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尔还会开着小船到江河里捞点鱼虾帮补生计,生活十分简单朴素。“以前村里大多是巴掌大的田基泥路,每次下雨,道路泥泞,走起来可真是步步惊心!现在就大不一样了,小汽车都可以开到家门口了。”72岁的村民陈叔回忆道。

  自2016年以来,海心村先后完成了公共服务中心修缮工程,深沙、沙尾片区、南围片区机耕路硬底化工程,尤其是在田间塘头小路采用轻质砖、沙石等材料进行硬底化,极富乡村特色;完成了瑞盛片区给水改造工程、沙尾片区路灯建设工程、中心村片区人行道改造及南围片区道路两旁绿化整治工程。同时充分利用村内水网、错落有致的田间鱼塘等资源,因地制宜,或耕或养,见缝插绿,实现屋前屋后绿化美化,宜业宜居的新农村面貌进一步改观。

  2020年,石楼镇村两级对村内道路、海鸥公路两旁再进行了升级改造,路面实现“白改黑”,由水泥路面改为沥青路面,人行道铺上了红地砖,马路两旁绿化带也新种了开花的植物,在人员密集处增设了行人过街斑马线及过街安全岛。另外对村内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常年进行卫生整治等,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11.3公里海岸线

  成海岛游打卡胜地

  被珠江环抱着的海鸥岛,与莲花山风景区、黄埔、东莞沙头隔江相望,海心村海岸线长约11.3公里,是广东万里碧道之一。

  为开发海鸥岛的旅游资源,2013年,番禺区在海心村投资建设了海鸥岛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休息、租车、购物等服务。随着海鸥岛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入,海鸥岛旅客服务中心、海鸥公园、深沙公园、合兴公园各项设施进一步完善,规范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等,使这一片区域成为海鸥岛一个热门景点。

  游客服务中心出来就是江堤边。在这里,环岛骑行或跑步会很拉风,呼吸着略带腥味的海风,远眺着浩荡的江水、移动的船舶,尽情挥洒生命的热情与活力,惬意无限。渔人码头至红树林购物街共7.7公里东堤绿道为自行车骑行路线,沿路四季花开,累了可以在沿途的景观长廊休息。

  渔人码头段的绿道与莲花山旅游景区隔江相望,很多摄影发烧友们不惜驱车几十公里,专门来到这里拍摄望莲花山日落延时大片。这条绿道入选游客们最喜爱的骑行路段之一,同时也非常适合环岛慢跑。

  江边还能看到不少钓鱼发烧友,他们一坐就是一天,面朝开阔的江海,静心垂钓,这对于他们来说或者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吧!

  “位于岛尖的渔人码头是热门的打卡胜地,我们将盘活周边土地,结合渔人码头周边,拟将这里打造成为海鸥岛名副其实的文旅名片。”海心村党委书记梁汉华说。

  随着周末和小长假自驾游的兴起,海鸥岛游客逐年增多,逐渐凸显出岛内对应配套设施的不足。梁汉华表示,未来海心村除了大力打造渔人码头周边之外,还将积极筹建海鸥岛特色手信农贸市场。

  鱼米之岛美名传 美味记忆难忘怀

  海鸥岛内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一派田园风光,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美食是海岛度假旅游的必选项。

  海心村在“吃”这方面当然也不让人失望,海鸥大桥下成行成市的美食一条街最能说明一切,江边海鲜美食、钊记饮食店、水上人家、米佬烧鸡等食肆,都成为了老餮们的打卡胜地,主打菜式都是来自珠江口最新鲜的河鲜。如果来到海心村不吃上一顿鲜美的河鲜大餐,可不要告诉别人你来过海鸥岛。

  海鸥岛素有鱼米之岛的美誉,四面绕水的海鸥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其中,生长于咸淡水交界的江鸥沥麻虾最为出名,闻名遐迩。每到节假日不少周边的街坊专程来岛上吃河鲜,村里各个大排档座无虚席,门庭若市。

  “江鸥沥麻虾虾体淡棕色,腹部游泳肢鲜红色,虾体细长,个头不大,煮熟后虾体红艳、油润有光泽,壳薄肉多,肉质爽脆可口,口感清爽鲜甜,色味俱佳,熟后虾身上可见红点麻点方为正宗。” 梁汉华说。

  深冬时节的海心村,家家户户都会晒制一些鱼干、腊肉。因此,在点菜时餐厅部长都会向客人推荐“农家腊肉蒸鱼干”。自家晒制的农家腊肉,肥瘦肉相间呈半透明状,隐隐散发着肉香,将其切成小方块后,配以黄鱼干、鱼立鱼干、鲮鱼干,再拌上姜丝、豉油一起蒸上十多分钟便可上桌。甘香的腊肉与咸甜鲜美的鱼干,可谓最佳搭配,再浇上两勺碟中的豉油,轻松搞掂两碗饭不是问题。对于番禺人来说,这个味,是妈妈的味道,也是最温暖的、最地道的冬天味道。

  白灼麻虾、农家腊肉蒸鱼干、莲藕焖火腩、清蒸杂鱼、特色脆皮烧鹅,再加一碟上汤油菜,看似简单,却让人食指大动,成为难以忘怀的美味记忆。

  四季果园采摘忙 亲子体验农家乐

  提起海鸥岛,大家第一时间想到吃海鲜之外,一定还会想到番石榴、火龙果、无花果!

  来到海心村,不能不来采摘水果!四季皆宜的番石榴这个时候迎来了最好吃的季节。“我最喜欢海鸥岛上的番石榴,这里的泥土种出来的番石榴就是特别脆甜,从小吃到大,越吃越爱!”说起海心村的番石榴,梁汉华不自觉地当起了“代言人”。

  来到果园,记者也迫不及待地品尝了一个番石榴。一口咬下去,松化的口感,果然又甜又脆,名不虚传!

  在德记果园里,沃柑今年也迎来了丰收,一人高的果树上挂满了一簇簇金黄的沃柑,令人垂涎欲滴!摘一个尝尝,爆汁清甜,是那种一吃就让人爱上的口感。摘果之乐,品果之鲜,相信小朋友、大朋友都会为之兴奋不已!

  位于海鸥公路旁的德记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以番石榴、火龙果等亚热带水果种植、品种研发、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和农家乐亲子体验等为主要经营内容。依托海鸥岛生态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不断改良种植技术,开发优良品种,开拓新市场。

  德哥种水果已有20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果园的种植面积最大时有一百多亩,不过近年仅剩下六十亩,种植的水果品种有番石榴、释迦、火龙果、无花果、沃柑、夏威夷木瓜等。”德哥边说边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去看其中一个新品种火龙果——黄龙。黄龙果是火龙果中的珍贵品种,糖度较高,口感好,黄皮白肉是火龙果中品质最佳、口感甜度最好的一个类型。黄龙果冬天吃最甜,到了夏天,果肉会带酸,甜度也不足。

  除了黄龙,“黄燕窝”也是德哥最新培育的新品种,果实不大,只有黄龙果半个那么大,由于它还没到成熟期,目前只有一个鸡蛋那么大,与其它未熟的火龙果没两样,故未能一睹它成熟后的“芳容”。

  海心村另一水果专业合作社——广州市番禺区悦佳水果专业合作社,同样也是一个集农业种植+观光休闲+科普教育+农业科技于一体的农业公园。

  海岛风情新乡村 提升生活幸福感

  村民黎叔说,两个孩子已经成家立业,他和妻子除了有养老保险之外,两亩多田地已经租给别人耕种,老两口在屋前屋后种些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既能动动筋骨,又能实现蔬菜自给自足,晚年生活无忧无虑。

  据村党委书记梁汉华介绍,近年来,随着海鸥岛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入,海心村也逐步丰富了以农业生产、农村风光为依托的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到目前为止,海心村已有花场5个、水果种植基地10个。“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的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正逐渐兴起。

  除此之外,海心村的渔业养殖发展也很迅速,村内有大大小小养虾塘30多个,主要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海心村逐渐成为番禺地区海鲜供应基地之一。

  接下来,石楼镇将创建海岛风情新乡村示范带,完善沿线民房规划微改造、公共环境配套设施提升优化、红树林生态修复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为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石楼镇也将串联民宿、农场果园、休闲垂钓、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点等资源进行推广宣传,让群众直接感受到项目创建带动效益,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文/图:冯洁芯 刘瑞媚 王敏杰

#为什么大家都爱张同学# #如何看待张同学的走红# #洞见计划#
张同学爆红,为何大家爱看农村的日常?(文丨贝小戎)

张同学迅速蹿红,发布44个作品,粉丝已经达到1479万。他是一个东北人,早上用破毛巾擦把脸,然后从事各种劳作。

视频中,他穿着朴素,家里、村里乱糟糟,但推门就能看到蓝天白云,吃的是最新鲜的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卜白菜,拖完地直接拿着拖把去小河里涮洗干净,然后晾在路边的篱笆上。人也收拾得很干净、很精神。他还展示了农村人如何自己做豆腐,用的舀水的容器也很传统。

为什么他突然就火了呢?《乡村爱情》都拍了十多季了。类似的乡村生活视频博主以前也有,比如华农兄弟、大叔彼得洛夫董德升。但张的视频更长一些,节奏更快,话不多说,视频也更原生态,不只展示物产,也展示真实的生活环境、传统的获取和制作食物的方式。

大部分人对乡村的向往带有浪漫色彩,是有选择性的,其实有的乡村也有污染,垃圾成堆,现代的生活用品随处可见,而张同学的视频很粗粝,没有任何美化。就像英国前汽车节目主持人克拉克森的纪录片,疫情期间他去开了一个占地1000英亩的农场,忙了整整一年,种庄稼、养蜜蜂,年底一结算,只赚了124英镑。

张同学家位于辽宁营口市大石桥市建一镇松树村,1986年出生,他的老家好像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像是一片未被现代化冲击的角落。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大家都会怀恋简单、纯朴的乡村生活。农村人虽然为了生活要不停劳作,却显得很健康、积极向上。

那个阶段,如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利所说:“我们爱好美丽的东西,但是没有因此而至于奢侈;我们爱好智慧,但是没有因此而至于柔弱。我们把财富当作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把它当作可以自己夸耀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自己的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不择手段以避免贫穷。”

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在《恋地情结》一书中说:“不同时代的诗人都拥有相似的情感,都明白城市生活的喧嚣与诱惑,渴望在乡村里寻找到一份安宁。一旦人类社会变得复杂与精致起来,人们就开始关注和欣赏相对质朴的大自然了。野人与瞪羚一起吃草,同野兽挤在水坑里。对乡野的情感只有在大城市出现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乡村的喜爱具有浪漫色彩,也反衬出了城市代表的权势与财富。”

古罗马也有田园诗,“茂盛的榆树和白杨树在头顶上方窃窃私语,河水从仙女洞潺潺淌出,从我们身旁流过。绿荫丛中,知了鸣叫,云雀歌唱,鸽子低吟,蜜蜂嗡嗡地掠过泉水。四周充满着丰收果实的芬芳。梨子、苹果掉落在地,滚到我们脚旁。李树的枝条因结果太多,沉甸甸地垂到了地面上。”

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而优则仕,仕途不顺还可以归隐乡间,脱下朝服,自由散漫地生活。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回不去那个纯朴的乡间了。接触自然也只是短暂的、旁观式的。而农民对大地有着最切身的体验,他们对自然界的了解源于生计的需要。

“对农民来讲,大自然融入了他们的生命,并且携带着其特质与过程的美。农民身上的肌肉与疤痕就是在与自然界亲密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见证。他们依赖于物质,同时也蕴含着大地本身作为记忆与永续希望的一种存在方式。在生活节奏较慢的时代,人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融入自然界里。”

一位年轻的佃农不愿离开故土,因为到了城里就再也见不到日落了,他将“漂浮不定,犹如烛光一样,等着燃完所有的蜡,消失于黑暗之中。”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但他们坚信再也没有其他任何职业更适合自己了。

恋地情结指人类对物质环境的所有情感纽带。人对环境的反应可以来自触觉,触摸到风、水、土地时感受到的快乐。依恋某个地方,因为那里是他的家园和记忆储藏之地,也是生计的来源。

城里人不会非常依恋自己的办公室和工位吧?而农村的很多东西却令人怀念,段义孚先生指出,古希腊人是非常优秀的海员,但相对于海洋,他们更喜欢待在农场和果园。在农场生活的回报是什么?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在《工作与时日》(公元前7世纪)一书中指出,回报是土地与土壤、四季周而复始、连续性和稳定性、播种和收获的密切联系,以及在更具体层面上体现出的,那些来自大自然的赏心悦目的礼物:蝉鸣、酷暑、鲜羊奶、凉风,以及可供人们饭后休息的树荫。

以前的冬天比现在更冷,但人们依靠简单的材料和手工技能,照样能过得很暖和。我们老家有一种用芦苇编的鞋,两块木头做鞋底,不怕雨雪和泥泞、降低热传导,效果非常好。没有冰箱时,人们也没吃多少腐烂的食物。无论是淘洗粮食还是洗衣服,都可以去河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村里没有超市,但是总有一两户人家开油坊、豆腐坊、铁匠铺。开油坊的要在家里洗芝麻、炒芝麻,再用牲口拉磨,然后还要晃油。每个村里当然也会有一两位算命先生、风水先生、赤脚医生、若干位红娘。

农村人或主动或自觉地融入了现代生活,用上了自来水,有了超市,开上了汽车,生了孩子用纸尿布,孩子坐的也不是传统的竹子或木头童车了。大部分都是进步,但有时科技意味着冷冰冰,意味着浪费,像卢梭说的,科学会滋长闲逸。当生活日益舒适,勇敢就会被削弱。

#请进,我们的直播间#【云端直播间,探秘雪豹之乡】今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昨日,本报把直播间搬到了海拔4000米的澜沧江源头,带网友领略“雪豹之乡”的魅力,邀请昂赛乡乡长才旺多杰、昂赛乡年都村党支部副书记萨昂丁增、昂赛乡生态管护员扎西尼玛做客直播间,畅聊生态保护的故事。

绝美昂赛让网友大呼“壮哉”

10日7时,《西海都市报》记者一行人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出发,驱车赶往“雪豹之乡”杂多县昂赛乡。汽车穿过结古大道、214国道、345国道,翻过一座座山脉,跨过一条条河流,一路抵达杂多县尕昂段。一路上,雪山、草甸、河流、云雾、牛羊与我们为伴。

草原上的气候千变万化,忽而雨雪不断,忽而艳阳高照。山间云雾缭绕,阳光时而拨开云层洒向金色的草原,广袤的草原瞬间金光闪闪,犹如一片仙境。

9时许,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杂多县昂赛乡境内。之前,山上还是大雪纷飞,而此时,昂赛乡却是阴雨绵绵。与之前广袤无垠的草原不同,眼前是一座座岩石山、一片片柏树林,澜沧江波涛滚滚一路向东奔涌而去,目光所及皆是美景。

对于昂赛乡,这只是普通的一天,可对于本报《请进,我们的直播间》栏目,却是难忘又特别的一天,我们第一次将直播间搬到了三江源,搬上了海拔4000米的昂赛大峡谷,搬进了与雪豹距离最近的大自然。

我们为何跋涉千里,从西宁来到玉树,探秘杂多昂赛?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将在云南昆明召开。青海是全国32个生物多样性优先区之一,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素有“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昂塞乡有“雪豹之乡”的美誉,这里栖息的雪豹是我国境内密度最高的,昂塞大峡谷因此得名“大猫谷”。昂赛大峡谷还有古老的原始森林、高寒草甸、赤壁丹霞,地形地貌千姿百态,构成了世界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多种生态系统类型,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所以,我们把直播间搬到澜沧江源头。昂赛乡位于杂多县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5公里,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小气候优越,高而不寒,有“杂多小江南”之称。

11时30分,气候多样的昂赛拨云见日,艳阳高照。为了揭开昂赛大峡谷的神秘面纱,《西海都市报》记者首次用无人机从高空俯瞰昂赛乡,用直播间的镜头,带网友领略澜沧江源头的壮丽风光。

滔滔澜沧江从这里出发,流出国门,汇入太平洋,全长4909公里。神奇的昂赛为澜沧江中下游的土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谷底是澜沧江水,谷峰直插云层,绝美的景色让网友大呼“壮哉!”

昂赛乡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五个乡之一。这里有丹霞地貌、森林草原、峡谷流水、野生动物,拥有古岩画、森阿赛遗址等景观,是名副其实的“地质红石公园”和自然与人文乐园。

听他们讲述生态管护的故事

昂赛乡有1516名管护员,守护着1300平方公里的雪豹家园,守护着几十只“雪山精灵”。为了解更美的昂赛,听到更多的三江源生态保护故事,我们邀请了昂赛乡乡长才旺多杰、昂赛乡年都村党支部副书记萨昂丁增、昂赛乡生态管护员扎西尼玛做客直播间。

13时10分,直播从昂赛大桥开始,桥下是滚滚澜沧江水。跟随才旺多杰的脚步,我们一起领略昂赛的壮美风光。才旺多杰介绍,最近因降雨量比较大,澜沧江江水比较浑浊,等到冬季,江水特别清澈。

《西海都市报》用独特、新颖的形式让网友跟着镜头,走进澜沧江源头,近距离感受昂赛大峡谷。才旺多杰在昂赛乡工作8年之久,他说,这是杂多县气候最好的一个乡,能在“杂多小江南”工作,他特别开心。

穿过昂赛大桥,能看到古岩画,这里是很多人慕名而来的地方。不同的季节,昂赛乡有不同的景色。春天,万物复苏,访客为雪豹而来;夏天,绿水青山;秋天,一片金黄;冬天,白雪皑皑。

这几年,昂赛乡有很大的变化,自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以来,村里施行“一户一岗”政策,每个牧户家都有一名生态管护员,每月有1800元的收入,此外,村民每人每年还有4000元的草原奖补金,加上虫草、畜牧业相关的收入,每家每户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

这里有4座不同时代的大桥,从简陋的木桥到吊桥,再到现代化的立交桥,4座桥见证了昂赛乡的发展速度,也提升了昂赛牧民越来越高的幸福指数。才旺多杰说,乡亲们叫这4座桥为“时光四桥”。

“看!宽敞整洁的马路,那里是老年活动室,那里是文化广场,还有电商……” 才旺多杰越说越自豪。

主播和才旺多杰穿梭在昂赛乡的各条道路时,两名生态管护员正在越尼日吾切山巡护。才旺多杰说,生态管护员的工作包括监测生物多样性,目前,昂赛乡共监测到82只雪豹,14只金钱豹。乡里有22个接待家庭,平时,访客可以住到牧户家,体验自然生态,邂逅雪豹。才旺多杰介绍,能看到雪豹的概率很大,以前一个访客团一天拍到了7只雪豹。

主播和工作人员气喘吁吁爬上越尼日吾切山后,与萨昂丁增、扎西尼玛迎面相遇,大家席地而坐,向网友更深层次地介绍昂赛的生物多样性。

从生态的利用者到保护者,生态管护员们一直在拼尽全力守护雪豹家园,守护着“雪山精灵”。他们每天9时出发,自带干粮,晚上6时才回家。

扎西尼玛说,除了雪豹,平时还能看见金钱豹、白唇鹿、岩羊、棕熊、赤狐、藏狐、马麝等,而野生动物活动的区域以山的高度不同而不同,以亚荣拉泽山为例,山顶的裸岩处,雪豹、鹿、岩羊出没较为频繁,半山腰有棕熊,往下柏树密集的地方有猞猁、狐等动物,不同的高度会看到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

萨昂丁增说,这几年,他看到马麝的数量逐年增多,平时看到野生动物,他们不会上前打扰,久而久之,他们与动物们达成了一种默契,动物们看到牧民也不会被吓跑。

他们与雪豹,也有很多难忘的故事,才旺多杰说,记得2017年,派出所民警在路上发现一只受伤的雪豹,乡上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救护。大家自发买肉喂养,养了一个多月后放归山林。这几年,雪豹吃牧户家牛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老乡们保护意识很强,并没有伤害雪豹。扎西尼玛说,上了年纪的雪豹在山上找不到食物,有时候会跑到牧民家寻找食物,牧民会投食自家存储的牛羊肉。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才旺多杰介绍,这几年,昂赛乡的植被更加丰富,野生动植物明显增多,有时下乡还能偶遇几百只白唇鹿,牧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大家有自己的住房,有自己的草场,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小康生活。

“在那澜沧江发源的地方,有我们美丽可爱的故乡,这里的男儿潇洒彪悍,这里的姑娘美丽善良……”嘹亮的歌声回绕在山间,才旺多杰用一首《故乡杂多》祝福杂多越来越繁荣。

担任生态管护员多年,扎西尼玛也有很多感悟,他说:“澜沧江发源地在杂多县,途经6个国家流入太平洋,我们要继续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让下游的人喝上安全的饮用水。”

网友们迫不及待地想看澜沧江,想看昂赛乡的壮丽美景。无人机再次飞上高空,为网友展现澜沧江源头的神秘。“山因水而含灵,水因山而增秀,这里是一块天造地设的风水宝地。”“人在画中游!”“大美青海,美在昂赛”“无需奔赴星辰大海,也不必追求诗和远方,喜欢在这样的光阴里感受生活的美好。”……网友纷纷点赞大美青海。

最美的景色配上一曲《我爱你中国》,令人心潮澎湃。网友小草说:“此时此刻,不能仅用美来形容,人间天堂,仙境昂赛。”

“在外地看到自己家乡的美景,祝愿家乡越来越好。”网友清风朗月说,玉树美景,让人越看越激动,感谢《西海都市报》带大家领略这么美的青海风光。

网友豆妈说,“心潮澎湃,爱我中华。”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在最美的澜沧江源头,主播和嘉宾们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为青海、为祖国送上最诚挚的祝福。(记者 郭红霞/文 邓建青/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
  • 首款产后抑郁症药问世、小猪佩奇被批性别歧视、东京奥运火炬揭晓丨今日天下
  • 郑爽发布会扇嘴巴,演绎“疼痛”青春 网友:是个狠人
  • 三星长女滥用麻醉 网友却纷纷提起“凤凰男”前夫
  • 关晓彤晒清宫装造型,手拿小帕娇羞动人,话题一夜之间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