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ROS1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进展】

  ROS1基因融合突变首先是2007年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被报道,从那以后ROS1的重排就被作为肺癌的一个明确的治疗性靶点,ROS1的重排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突变比例约占1%-2%,虽然比例很低,但我国每年肺癌患者有70-80万,也就是近七八千的患者可能是ROS1基因突变,对患者来说,真要是这个基因突变,对所有肺癌患者1-2%的概率,对自己却意味着1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刘晓梅

  2016年3月,FDA批准克唑替尼用于治疗ROS1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克唑替尼具有ALK、MET和ROS1三个靶点。克唑替尼治疗ROS1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7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是19.2个月。克唑替尼是目前唯一获批的靶向药物,但是患者使用克唑替尼一段时间,总是不可避免地耐药。

  虽然惹是生非,但ROS1这个基因在人体的生物学作用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癌度今天给大家解读的这篇文献综述,会对ROS1的这个靶点、目前正在研发的靶向药物,以及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靶向药物做些梳理。

  哪些癌症种类有ROS1突变

  ROS1基因重排首先是在人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被鉴定出来,在成人胶质母细胞瘤也发现有ROS1与其他基因的融合突变。随后在多个癌症种类发现了ROS1基因的重排,如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胆管癌、卵巢癌、胃癌、结直肠、血管肉瘤、鼻息肉黑素瘤、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第二种发现ROS1重排突变的实体瘤。ROS1基因的突变形式是与其他的基因发生融合,这种融合造成了一个新的基因,能够驱动肿瘤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现ROS1可以与14种基因发生融合,尽管CD74-RO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是最常见的,但是如果要想彻底摸清楚ROS1是否突变,最好的办法还是测序,如果用针对CD74-ROS1的抗体做免疫组化,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漏检。

  这里也提醒病友,没有基因突变是不会导致癌症的,对于检测结果阴性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其他的检测手段,至少有2-3种检测技术来去相互佐证。

  与ALK基因突变类似,出现ROS1突变的患者,更多的是年轻的、非吸烟的肺癌患者,其中肺腺癌居多。另外在大细胞肺癌、鳞状细胞肺癌里也发现ROS1重排的突变。

  与ALK基因重排突变不同,ROS1重排的患者,脑转移的概率较小。即这两种突变的转移模式可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肿瘤的驱动基因突变是互相排斥的,1073个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样本检测发现,ALK和ROS1这两个基因没有出现在同一个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里,但是EGFR和BRAF突变的肺癌患者中存在ROS1的重排突变,尽管这一概率很低。

  ROS1的临床诊断

  ROS1的临床诊断技术很多与ALK的诊断技术类似,ALK的诊断技术有原位免疫荧光杂交(FISH),还有克唑替尼的伴随诊断技术(Ventana D5F3抗体),这些是获得了FDA批准的。不过ROS1没有什么伴随诊断技术,常用的检测技术有FISH(原位免疫荧光杂交)、IHC(免疫组化)、逆转录PCR、二代检测技术。

  尽管FISH、IHC更简单,价格低,医院本身就可以开展,但是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假阴性概率(即不是可以给一个100%的保障)。目前最靠谱的办法,还是找一个靠谱的基因检测公司,做二代测序。尤其是在样本非常少的情况下。

  很多患者先做了个模棱两可的检测,基因突变未找出来,但是样本没有了,后续的治疗就非常地被动。这个情况下再使用替代外周血,因为血液样本灵敏度受限,所以建议第一次检测时一定要使用组织样本,彻底将驱动肿瘤的基因突变找出来。

  ROS1的靶向治疗

  克唑替尼是目前唯一已经获批用于ROS1重排的靶向药物,下图是一个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克唑替尼治疗之前,和使用克唑替尼治疗6周后,可以看到肺部肿瘤病灶快速缩小,疗效极为显著。

  很让人抓狂的问题是克唑替尼的耐药,目前关于ROS1突变的患者,克唑替尼的耐药主要有下面两个情况。

  ROS1激酶结构域的突变,占比50-60%,远高于ALK(只占20-25%)。ROS1激酶结构域比较常见的突变有G2032R,这个与ALK的G1202R类似,都可以比作守门员突变。ROS1的G2032R突变造成了空间位阻,使得药物与ROS1蛋白不能结合。

  脱靶,即ROS1之外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旁路激活。

  下面这个图,解释了目前临床报道的,使用克唑替尼靶向治疗时ROS1的耐药位点,以及新一代的靶向药物,针对不同ROS1的耐药位点的抑制情况。

  如上图所示,最近的研究发现卡博替尼(XL184)竟然可对多个ROS1的突变位点进行抑制,当然3922劳拉替尼也不错,需要注意的是3922对于G2032R的抑制活性可能不是很好,这个还需要等进一步的数据来看。具体的可结合耐药突变位点来定,但是上面都是临床试验的数据,没有获批正式采用于临床,请一定慎重考虑。

  鉴于篇幅原因,关于上面这些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数据癌度不再解读,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阅读下面的参考文献。

  当您做基因检测时,一个靠谱的基因检测公司,其实会给到这些信息:如检测到的是哪个突变,目前的靶向药物治疗数据,这一数据是源自哪个参考文献。因此建议做基因检测选择时,一定要找基因检测公司拿报告模板参考,不能是一张纸几个字母,这种检测报告是不可取的。

  与ALK患者相似,有研究表明ROS1重排的患者可能受益于培美曲塞的化疗,但是免疫治疗的疗效方面并不清楚。目前发现EGFR和ALK的患者受益于免疫治疗的数据不是很理想。

  如上图所示,目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ROS1突变,推荐的治疗措施还是先进行活检穿刺,明确基因突变,再选择相应的靶向治疗。需要注意的是ROS1的G2032R这个耐药突变位点,3922的抑制效果不是很明确,有报道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是ROS1突变耐药,不要模仿ALK,以为3922是万能神药,一切还是要以数据为主。

#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最大制造国#
老话题了,制造业外移把很多人吓得不轻,但细究起来,想取代中国的产业地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们也太小看中国的实力了。

我们都知道,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低端制造业利润很低,有“一亿件短袖换一架飞机”的说法,所以基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把不太赚钱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去,比如说:

50年代美国把纺织和钢铁产业转移到日本。
70年代日本把玩具和服装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90年代中国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低端产业。

基本一个国家从承接低端制造业到转移低端制造业,经历的时间大概也就是20-30年之间,因为随着20多年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升,用人成本会直线飙升,而资本是趋利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就会自动把这些产业转移到用人成本更低的国家。

所以我国自从2008年之后,就出现了制造业外移的现象,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搬离中国,前往东南亚和印度,到了2019年的时候,孟加拉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服装生产基地,越南成了耐克最大的鞋类生产基地,当时无数人在网上叫衰,说中国也会出现产业空心化,说随着产业的不断外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不保之类的话,基本就是对前途非常悲观。

当然,他们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因为和美国、日本情况不同的是,美国日本是在拥有了优势高端产业之后,才开始淘汰落后产能的,比如说美国自己有汽车、航天、电子产业,日本也发展起来了汽车和电子产业,更重要的是,美日两国人口都比较少,依靠这些高端产业足以解决大部分国民的就业问题。

但中国不一样,第一,我们的产业转移出现在我们的产业升级尚未完成之前,我们没能建立起系统的高端制造业盈利群,也就是说,我们国内还不能稳定地提供大量的高收入岗位,比如说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感觉高收入的工作很难找。

第二,我国的人口数量比日本和美国多太多了,就算完成了产业升级,能不能彻底不依靠低端制造业?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低端制造业是绝对不能彻底转移出中国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嫌工厂里面一个月3000多的工资低,所以叫嚣着应该关闭这些工资低的工厂,但是我告诉你,就拿我的老家湖北来说,如果现在有人能提供100万个工资3000的工作岗位,整个湖北政府都会把你供起来。

所以,把大量的低端制造业彻底搬出中国,至少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沿海地区看不上的那些低收入岗位,在中西部地区,可能就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因此,如果你足够细心,应该就能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正在积极引导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富士康落户郑州。

除了这种跨省份的搬迁之外,各省内部之间也在进行产业重新配置,比如说我的老家湖北,从好几年前开始,就有大量的服装厂、化工厂从武汉市区搬到周边县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为武汉的产业升级腾出空间,第二,为周边县市解决就业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政府还是很有前瞻性的,知道要阻止制造业外迁的这种趋势,但是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有两点:

1.制造业外迁是一种时代趋势,随着用人成本的上升,资本会自动去到用人成本最低的地方,国内工资3000嫌低,越南工资1500,孟加拉国工资1000都能满足,你是老板,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选,所以,强如美帝,天天喊制造业回流,有用么?

2.低端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工资比较低,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提升收入的需求很大,所以政府一方面是要保住制造业,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提升老百姓收入,这项工作确实不太好做。

前面我说当下我国一个重要问题是: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如果你听不懂,我用更通俗的话和你讲:

1. 没有了低端制造业,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2. 保留了低端制造业,如何稳步提升老百姓的收入?

你先不要着急说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我很清楚,只是为了告诉看不清时代局势的朋友一个道理——在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难的!毕竟关系到14亿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只能不断摸索,最终才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1. 低端制造业到底保留多少?

2. 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内哪里?

3. 高端产业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崛起?

我们总说现在是转型期,是改革阵痛期,其实就是因为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一方面高端产业还没崛起,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低端制造业外移,所以放大了国内的就业问题,才让很多人感觉到日子不太好过。

特朗普之所以在2018年发起贸易战,其实就是看准了我国的这个挣扎期,所以想通过贸易战进一步放大我们国内的问题,事实上他的目的也达成了一部分,虽然美国自己国内也承受了损失,但由于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中国南方的工厂可以说是经历了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如果你家里有做生意的,你随便找个人问问就清楚了。

本来这种局面会困扰我国很长时间,没想到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疫情爆发了,印度、东南亚工业体系瘫痪,全世界75亿人的需求却没有消失,所以大量的工厂开始搬回中国,中国以一国之力供应全世界,及时的遏制住了制造业外移的这种趋势。

而且疫情已经爆发了接近2年了,现在东南亚和印度还在不停地传出这样的消息:

越南停产,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

东南亚发生罢工游行,工厂无法开工。

印度疫情期间产品不达标,买方拒绝验收。

如果你是全球的资本投资人,你会怎么考虑自己的投资方向?

而且除了疫情的影响,中国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就是标题说的杀手锏,那就是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

前段时间北京周报社的《对话太平洋》节目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一个来自欧美的嘉宾直言:“中国劳动力可不便宜,比印度尼西亚、越南贵多了,比印度和孟加拉也要贵,很多外企之所以选择留在中国,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十分发达;第二个原因是制造商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原材料、组装厂、零部件销售集群化,极大的降低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任何一家厂家,想单独离开这个产业链都很困难。”

也就是说,很多人只看到工资成本,觉得印度工资1500,中国工资5000,所以外资必然选择印度,但是很多人不清楚,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成成品,中间有很多复杂的步骤,可能会涉及到100个原材料供应商,200个加工厂,300个组装测试工厂、以及10个品牌销售公司,在中国,这条产业链也许全部集中于珠三角或者长三角,所以从运输到各厂之间沟通都十分便捷,极大的降低了中间成本。

可一旦其中有一个工厂转移到了印度,运输成本和信息沟通成本就会直接翻倍,花钱多是一回事,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产品的交付,所以即便中国人工成本更贵,但很多外资企业依然愿意留在中国。

有人说,那难道越南和印度就不能把整个产业集群都学过去么?

首先,中国是14亿人口,其中至少有10亿人是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工业化人口,比整个东南亚的人口都多,越南一个国家承接不了中国的产业链。

第二,印度人口确实够多,但是基建落后,国内文盲多,而中国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向社会输出了超过1亿的大专以上文凭的高学历人才,而且中国每年还在源源不断的诞生新的工程师,这种人才供给速度,印度短时间内不可能跟上。

所以,东南亚和印度想彻底取代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绝对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事,如果你有过研究,就会发现,我国转移到越南的产业基本都是像服装和鞋子这种工序简单的产业,一旦工序复杂,比如说手机电脑,这种会涉及到几十家不同厂家配合的产业,越南就承接不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国可以高枕无忧,疫情的出现的确为我国争取到了几年时间,但这种局面不会永远存在,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引导低端制造业向我国西部转移,帮助我国尽快走出现在的挣扎期,等到有一天我国完成了新的产业布局,整个局面都会焕然一新。

很多人总是担心印度会不会在承接产业之后崛起,我说实话,等到印度制造业发展起来的那一天,全球可能已经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或者人工智能已经大规模普及,到那时候,20亿印度人可能不是人口红利,而是人口负担。
#微博新知博主##我国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股市风暴[超话]#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30%##全国重点50城成交基本筑底#】财联社1月5日电,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为15442套,环比上涨30%,这个成交量是2021年9月来连续4个月的高点,接近2021年8月市场成交量。2021年全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达到了19.31万套,是最近5年的最高点。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10-12月,重点50城贝壳二手房月度成交量环比分别增加8%,2%及24%,二手房市场成交基本筑底。部分重点城市正在逐步走出低谷,如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上海、合肥、苏州等成交量持续改善。 (券商中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射手座男女检验真爱的方法:正儿八经的探讨一件事以超级害怕麻烦而闻名的射手座,你跟他们说一百件事,至少有九十九件事,他们是不会真的当回事的。处女座男女检验真爱的方
  • 但光有央行主账户是不够的,属于中央财政的预算部门,很多都有大量地方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的收入、支出行为,仅靠央行主账户显然难以满足。若在改革前,这些未实际支出
  • #TFBOYS[超话]#那年的4.15 横空出世 高朋满座 惊艳全场 宾客不识少年郎 粉丝捧星拥满堂 走过八年星程坦荡  踩碎流言 实力为王   415 蓝色
  • 我还在某天,把这首歌分享给了我当时最喜欢的男孩子,和他说,这是我最喜欢的歌,你可以听听看。我佛了刚上课上到发抖气死我了一个坏孩子 上课也不知道在干嘛呢点他起来问
  • 当你真遇到时,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了”#怦然心动[超话]#有些人 当你见到他的第一面就深陷于他 也许是他的眼睛 笑容亦或是他的气质……布莱斯和茱莉就是这样一对青梅竹
  • 这一场冬阳唱的还不错,Angel走的那一场戏挺感人的,但还不是像08版一样让人撕心裂肺。(我觉得我流泪多半还是对Angel的爱太浓了)丁汀的Joanne和刘杨的
  • 美好的一天加油开始㊗️周末愉快[咖啡]➕❤️siyuanzhukao#考研资料# 没有谁是真正孤独的,只要你足够勇敢、努力,哪怕在人生的路上你只身前行,你的身
  • ”卢生更为震惊,老头便对那小人儿说道:“王大人,卢生是你的表侄,家里遭灾,千里迢迢来寻你接济,可你受了他一拜之礼,居然不屑一顾,似你这种不仁不义的无礼之徒,有何
  • 3、急性咽炎有两种治法:(1)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14、呃逆疗法1:涌泉俯卧位
  • 他们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是自战“疫”打响后他们很少见面,他们放弃阖家团圆,舍小家、护大家,聚少离多、各自坚守,只为担当起职责使命,打赢这场疫情防
  • 在中国现当代雕塑发展进程中,梁明诚属于“承前启后”的一代:在上世纪80年代前,梁明诚的创作风格深受潘鹤影响,两人一起合作了《广州解放纪念像》《大刀进行曲》等作品
  • #熊猫守护者[超话]#[熊猫]#阳光信用#[太开心]#熊猫守护者#【较好及以上可私我互粉请勿直关 】【不吞指路hui快车专 hui tag 】大熊猫活动的区域多
  • 有的人还会头痛欲裂,像爆炸一样,越来越疼,吃药没用,甚至伴有恶心,其实那是身边有不好的东西,挡道,因为你的人家很厉害,将来可以治他们,来扰乱你!有的人还会梦见难
  •  这段看下来,不能理解的点是:既然洛锦桑被设定的是“丑女”为什么不能化一个确实是有斑的妆容,她呈现出来的容貌明明这么漂亮,却被说成丑,让人很混乱。 听了“寻觅佳
  • #查理苏[超话]# 虽然知道查宝大部分是以喜剧人的形象出圈 我被吸引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 [单身狗][单身狗]但是真的很讨厌一些云玩家把小查当可以随意辱骂编
  • 如图2,深圳2020年住房结构中,村民自建房占据了47%,即深圳有一半的房子是村民自建房。如图2,深圳2020年住房结构中,村民自建房占据了47%,即深圳有一半
  • 他超越了死亡, 忘却生命,精神是那样的愉快人生本是无常,我们无法左右生死祸福,不如一切顺之自然。庄子:当明白了无常,你就不会张扬道法自然...人生有两大哀叹:一
  • 她在送人三色堇的时候,就说了这么一句:这些是三色堇,它代表着“思念”。” 额头上传来温软微凉的触感,他动作小心翼翼,似乎是在对待某种易碎的珍宝。
  • 迷幻的几天成长经历 感觉迷迷糊糊的就当了妈妈 我的整个孕期都很顺利也很轻松开心没有什么不良情绪也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是个天使宝宝了 主要是老公安排的好哈哈哈 4
  • — 茅盾《子夜》
 和我很熟的几个小伙伴在追熙路上,多多少少都被“方”过,由于要去看熙熙演出,突然被安排加班,被飞机拉到隔壁城市,恶劣天气坐绿皮去遥远陌生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