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才能无忧。无忧,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自在。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

岁月如流水,人生非常短暂,不患得患失,不忧心忡忡,每天乐乐陶陶,该有多好。遇到失意,疾首蹙额,心胆俱碎,多么难受。

人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一颗坦然的心看世事纷纭,不求万事皆如意,一半称心足矣。

知足常乐的人,看花草树木都很美,走过路过,全都是风景。

人生如月,月满则亏。凡事尽人意,唯求无愧于心。

海边,有个年轻人,捡了一条遗弃的漏船,补了又补,可以出海打鱼了。
每天唱着歌出海,即使空网而归,下了船,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唱着歌,非常快乐。
有个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每天早出晚归,回到家后,总是忙着算今天赚了多少、失了多少,整天愁眉苦脸。每天看着大海和天气,担心鱼价的涨跌,根本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
鱼贩的老婆,听见年轻渔夫的歌声,羡慕年轻人,怎么这么开心。

鱼贩看见渔夫每天早上出去打鱼,唱着歌回家,自己却每天担忧,一点也不开心。

鱼贩非常困惑,心想,我拥有这么多鱼,可这么不快乐;他一条鱼都没捞着,怎么这么快乐。

鱼贩觉得要好好找出原因,找个方法让渔夫也不要太高兴。

鱼贩对老婆说,我有办法试试他,是不是老天真的厚待他。

趁渔夫在岸上唱歌,鱼贩偷偷在渔夫的小船上,放了一大块金子。

太阳落山,渔夫回到小船上,一眼看见这块金子,喜出望外,这是老天给的礼物吗?

渔夫手里掂着这块金子。这块金子,可以换掉这条补了又补的漏船,换一条大船,这样他每天都可以打上一船鱼,然后再买更大的船,雇几个渔夫,为他去打鱼。

船,越换越大,整个大海的鱼,都可以属于他了。他在岸上做最大的鱼贩,把鱼价垄断了,他就可以是岸上最富有的人了。

渔夫想了整整一夜,那一晚他忘了唱歌。鱼贩在外面一直观察,他明白了让渔夫不再唱歌的原因是什么。

从那夜起,渔夫就有了烦恼心,再也听不见他唱歌了。他卖了漏船,用那块金子,负上高利贷,买了一条大船。扛了一大笔债务,每天活在压力下,他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鱼贩的老婆再也没听见渔夫的歌声。她从窗口看见渔夫下了船,面有忧色,心事重重。

她问老公:“你是怎么做到的,让他也像我们一样,不知快乐为何物。”

鱼贩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引发了他的贪欲。贫多一点,就是贪,他就再也没有了快乐。”
很多年以后,渔夫也成了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忙着算钱,整天愁眉苦脸。他每天看着大海和天气,担忧鱼价的涨跌。他有太多的忧。内心没有一时一刻的安静,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

一场龙卷风让几条渔船触礁,损失惨重。渔夫心情糟透了,一脸焦灼,到沙滩上踱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沙滩上唱着歌。

他想起了自己无忧的日子,问流浪汉:“你一无所有,怎么这么快乐呢?”
流浪汉说:“怎么会一无所有呢,我有沙滩,有阳光,有健康,衣食无忧。”

渔夫略有所悟,这个世上,只有知足,才能快乐。知足常乐,不是说说,而是每时每刻,内心真的知足。

他看着快乐的流浪汉,本来他也是这样知足常乐的人。他再也回不到从前,再也回不到他的本真。从那一块金子开始,他不再知足。

那一块金子,夺走了他的快乐。

而那块金子,又是什么呢,让人这样轻易而又彻彻底底,丢失了本真,丢失了快乐,丢失了内心的宁静。

从那以后,他在每条船上,都刻上“知足”二字。他知道,对抗压力,唯一的药,就是“知足”。

欲望,是永远也不能满足的。永远不知足,是一种流行病。我们仔细一看,身边没有知足的人,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来到世上,每天忙忙碌碌,无非为了内心快乐。而我们沉迷于外相,一生都在向外找寻快乐。我们不停地抱怨,压力山大。这些压力,细细想来,不是别人给的,恰恰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生就这么过了,没有几个快乐的日子。

或许,每天醒来,让自己“知足”三分钟,真心地对自己说,“我们拥有的已经足够了。

知足,才能无忧。无忧,才能心静。心静,才能自在。自在,才能发自内心的快乐。

所以说,万事只求半称心,这不是玩世,这是求是。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
不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就在身边。

人生在世,真的不用太强求,快乐永远属于知足者。
古人云,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丰子恺有言: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深明事理,知足常乐,幸福之源也。

大自然给予生活许多快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知足是一种活在人世的态度,常乐是一种豁达释然的情怀。

人的需要和知足,是和其努力一同发展的,这样的需要和知足才真正让人快乐。心存美好的向往,从身边的点滴中,寻找生存的机会,这是知足常乐的源泉。

愿知足常乐者,乐山,山似画;愿知足常乐者,观水,水无边。愿知足常乐者,平平安安走天涯,从从容容度人生。 https://t.cn/z8AtFQJ

《大悲咒》第五十三句
(第六十四段)
53、【悉陀夜xī tuó yè】观世音菩萨现舍利弗尊者相:舍利弗意译鹙鹭子、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而命名为舍利,所以舍利弗之名意为舍利之子。
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中,享有“智慧第一”的美誉。他父亲是当时很有名的论师,母亲的弟弟拘稀罗,也很善于议论,但每当他和怀孕的姐姐议论时,总是辞穷力拙,不支而退。拘稀罗因此惭愧得离家出走,他知道姐姐所怀的胎儿,一定是一位有大智能的人,自己若再不求进步,将来不如外甥,岂不给人笑话!因此他就到处参访明师,研究学问,连指甲都没有时间剪,当时的人都叫他长爪梵志,后来因舍利弗皈依佛陀,他也皈依佛门做了比丘。
舍利弗八岁的时候,就能通解一切书籍,当时的摩揭陀国,有长者兄弟二人,兄名吉利,弟名阿伽罗,设宴招待国王太子,大臣论师,作乐歌舞,谈古论今。宴会中规定什么身分的人坐什么位置,但八岁的舍利弗,却坐上论师的宝座,旁若无人,一点都不畏惧。很多的大臣论师起初都觉得他年少无知,不屑与语。他们都派年少的弟子和他酬答,但舍利弗言词清晰,义理周详,语惊四座,诸大论师此时才都佩服赞叹,国王也很欢喜,当即将一个村庄赏赐给了舍利弗。
舍利弗最初师从六师外道删阇那毗罗胝子,在其门下出家,与目犍连是同学,因老师的教法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与目犍连脱离其师,独立创教,收受弟子。后因偶然间遇到佛陀弟子阿舍婆誓,阿舍婆誓是最初在鹿野苑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经过多年的苦行,直到听闻佛陀四圣谛法,才证得圣果。
阿舍婆誓有庄严的身相,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就很喜欢,主动与其交谈,得知阿舍婆誓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城外不远的竹林精舍,常对弟子们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等道理,使弟子们受益无穷。
舍利弗从阿舍婆誓的口中,听到佛陀别具一格的真理教法,闻所未闻,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眼前顿时一片光明,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疑云,也一扫而空,他和阿舍婆誓边走边谈,像百年的知交,最后约定,一定要去拜访佛陀。
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处,非常欢喜地将这个事情告诉了目犍连,对目犍连说:我真欢喜,这是我今生最高兴的事,我告诉你,我找到了能够带领我们求证真理的老师。目犍连听后也很高兴,于是二人相约,各率领二百五十名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在佛陀座下。
舍利弗是最受佛陀信任的首座弟子,佛陀成道后第一次回到祖国迦毘罗卫城的时候,罗睺罗要出家,佛陀就叫他拜舍利弗为亲教师,受沙弥戒。舍利弗并受佛陀的嘱托,经常关照僧团中年少的比丘和沙弥。舍利弗更负起僧团和合的重责大任,有一次,僧团弟子中有少数信仰不坚定的人,因为受提婆达多的威胁利诱而动摇心志,变节离开僧团。舍利弗挺身而出,教诫这些变节的人,令他们心生忏悔,重新回到僧团中。因此,舍利弗在僧团中很有威望,备受尊敬。
佛陀在祗园精舍的时候,因怜悯众生漂泊生死大海之苦,轮回在六道中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归宿,虽然有救度的法门,又怕小根小机的人不能信受,最后决定以大智舍利弗一定会相信极乐国土的庄严和清净,一定能接受阿弥陀佛的信仰,于是以舍利弗为当机众,促成了佛陀下决心宣讲极乐佛国《佛说阿弥陀经》的讲经因缘。
佛陀在毘舍离城附近竹芳村的森林中说法后,告诉大家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佛陀三个月后要进入涅槃。当舍利弗听说佛陀即将入灭,特地来到毘舍离,向佛陀请求先佛进入涅槃,并得到允许,向大众做最后的赠言,随后回到自己的故乡迦罗臂拏迦村庄,告别老母,安住禅定,右胁而卧,进入涅槃。
舍利弗的真身舍利,完整的牙齿舍利,由鉴真法师带去日本最著名的镰仓寺供养,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舍利佛尊者舍利不知去向,现在仅存当年的一张素描图。
舍利弗是修观心法门证得阿罗汉果的,在《楞严经》中,舍利弗对世尊说:我得大无畏智,成就了阿罗汉果,继承如来法脉,为佛长子,可代佛宣言,犹如从佛的口里所生、又犹如从佛法中所化生,安住于空性境界,心得自在。
佛问圆通,我的体会是:“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这两句的大概意思是:用智慧心观看自性本心,观久了就会有大光明,在这极亮的大光明中显现出的知见本体就是如来藏,像这样去体悟即是圆通第一的法门。从这里可以看出,舍利弗尊者是悟破因缘、修心地法而开悟证果的。
观世音菩萨在这里现舍利弗尊者相是什么意思呢?是菩萨告诉众生,凡是有大学问的人,都要有智慧,要像舍利弗尊者那样,虽然博得了世间名利,又聪明过人,有大学问,但为了追求真理,敢于放下自尊,谦虚谨慎,以真诚之心皈依佛门,一心向道,常随佛学,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果学佛之人能这样做,就能取得与舍利弗尊者一样的大成就。
这篇咒语中的“悉陀夜”译为“法无边、摆脱名利得大成就。”此句的意思是:菩萨要众生摆脱名利、力行修道。世人执迷不悟,以假为真,只知争名夺利,贪图眼前享受,不知珍惜本性,任其污染,实为不幸。
名利是造成一切苦果的根源,菩萨为救众生免于沦入苦海,广施佛法度化众生了悟名利之害,劝其速回头修积功德,否则,无常一到,万事皆休,名利越大,痛苦越多,何不先求清净,去除贪欲,须知贪欲一去,则本性即明,本性明,则道心生,一切众苦,自然消失,终而还归净土,得享极乐。

... 能信願持名求往生者不可思議,所得功德不可思議。超情離見,絕待圓融。但能全身心靠倒,自然一了百了。
............................................

大安法師 / 不測之人與不測之《註》 (四)

——恭讀《往生論註》的幾點體會

二、觀察依正  信解佛心

3.地功德。
——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10)

極樂世界的地面,曠闊坦夷,無有偏陂。地由黃金及眾寶和合而成。地上聳立著無數的宮殿樓觀,棟宇相承,窗闥交映。一切皆以妙寶莊嚴。宮殿內外的壁屏簷柱,光瑩如鏡,隨人意欲,悉能顯現十方剎土的淨穢境相、善惡業緣。高大的寶樹亦如一大彩色屏幕,能應念映現無量世界的境況。猶如明鏡睹其面相那樣的清晰。見到他方世界善妙勝事,見賢思齊,策進道業;見到他方國土惡劣弊事,回光自省,力免覆敗。如是任運成就止惡修善的淨業。此影為佛事,安可思議。

 4.功德成就。
——偈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11)

極樂世界日夜六時,常雨種種寶衣、寶華、幢幡寶蓋等種種供養之具。以雨為比喻,雨適時則無洪滔之患,表安樂剎土種種供具、資生之物,隨念而至,並無累情之物。《無量壽經》云: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煒曄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蓮華是依報、諸佛是正報。蓮華現佛(依報現正報),佛放光度眾生。依正相即,蓮華諸佛一如。此亦大不可議。

 5.主功德。
——偈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12)

阿彌陀佛自證的聖功德,諸如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能為普度九法界眾生往生淨土疾速成佛提供保證。阿彌陀佛光明遍照十方無央數世界,攝受念佛人往生淨土。其光明亦直透阿鼻地獄最底層,令有緣的地獄眾生蒙光照觸攝受,徑生西方。「度盡阿鼻苦眾生」,(13) 阿彌陀佛的悲願,無以言表。阿彌陀佛亦以光明願力住持西方淨土。若人一生到安樂淨土,意願回入生死稠林度化有緣眾生,阿彌陀佛加持這類往生者,捨淨土命,隨願得生他方世界。雖然生到五濁惡世貪瞋水火中,其無上菩提種子,畢竟不朽。雖然在濁惡極盛的世界投生,自己不明了自己的來處,然臨終亦有勝緣,令其念佛往生淨土。何以故?經阿彌陀佛威神願力加持,功不唐捐故。

 6.不動應化德。
——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14)

極樂世界菩薩隨順阿彌陀佛的教敕,亦有著深廣的普度眾生的大慈悲心。他們於安樂本土報身不動搖,而遍十方世界,示現種種應化身。紹隆三寶,開顯眾生煩惱淤泥中的正覺蓮華。古往今來,極樂世界佛菩薩於娑婆穢土的示現,或隱或顯,現種種身,種種神通,種種說法,皆以本願力起。諸如善導、豐幹、永明、蓮池、覺明妙行、印光等,有證據表明乃安養佛菩薩示跡。誠如覺明妙行菩薩示偈云:「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無量照群迷。當知本體原無二,不動莊嚴變化機。」(15)極樂佛菩薩以悲心願力,導引有緣眾生,至安樂處。

由上可見,觀察西方不可思議的依正莊嚴,能生真實淨信。由信啟願,由願導行,必定得生彼安樂佛土。由觀啟信的緣由有三:其一,依據依正不二的理則,觀察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功德,能夠了達阿彌陀佛的悲願,深契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心。由生佛同體的立場生起對阿彌陀佛決定救度我等的信心。其二,由兩土淨穢鮮明對比,引發厭欣心。淨土經典對西方清淨妙嚴、自在快樂的描述,為吾人展示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以此至真至善至美至慧的完美境界作參照系,便能深刻地認識到娑婆世界的污穢、殘缺與苦難。以安養之樂,回觀娑婆之苦,厭離自然深切;如離廁坑,如出牢獄。以娑婆之苦,遙觀彼土之樂,欣樂自切,如歸故鄉,如奔寶所。厭離娑婆欣慕極樂的願心懇切,自然感應彌陀願力加持,得遂往生。其三,淨土法門乃大不可思議的圓頓大法。透過西方淨土不可思議功德的觀察,有助於吾人從不可思議的本位契入對淨宗不可思議事理因果的信解。從中領略阿彌陀佛願力不可思議,全德立名的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吾人自性功德不可思議,能信願持名求往生者不可思議,所得功德不可思議。超情離見,絕待圓融。但能全身心靠倒,自然一了百了。證知:天親菩薩對安樂淨土三類二十九種莊嚴的概述,以及曇公慧心獨運的妙釋,對末法眾生的啟信生願,厥功甚偉。(待續)

【註釋】

(10)(11)(12)(14)《往生論註》/(曇鸞大師撰)

(13)《佛說無量壽經》/(康本)

(15)《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述)
..................................................

另附:


漫畫/《曇鸞大師的故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Eichmann(2007)# 先说好的,摄影构图很赞,色彩调的很美,TK形象突破巨大。 再来说遗憾的,感觉片子各方面一味在追求“形似”略显刻意限制了很多
  • 与你相遇那天,我喝下这世间最烈的酒,从此无论山川湖海,痕迹和脚印都有温度。雨夜的倒影,微漾着欲言又止的孤寂。沉默的我们,都如跌入大海的星辰。羽化成一朵离开水面的
  • 今天突然有人回复了我一个多月前的评论 顺势就看见了我评论下⬇️层楼的回复 对于4楼的评价我尊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强求每个人都喜欢她 但对于这
  • 拳师太多了,我个人建议男人努力赚钱,然后组团到养老院体验生活,不论打牌还是看剧,亦或者出去喝酒,可以缓解男人的孤独之感。除非你愿意当傀儡被猴子耍,我是男人,所以
  • ⭕️Ariana Page Russell,这位女艺术家的皮肤有一种罕见的病症,轻微的刺激就能让皮肤产生浮肿与淤血。于是,她用自己身体作为画布开始创作各种纹理的
  • 【隽言教育|广州中考自主招生预录取名单公示:预录取1227人】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7月20日,广州市招考办官网公示202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
  • 【event repo】210515「ENLIGHTRIBE リリース記念イベント」 ①from twi.田丸笃志: 感谢大家观看感谢ENLIGHTRIBE发
  • 今天出门逛街,到处都是两个宝 倍轻松:“你买没买啊”“我刚买”“怎么样”“还没到” (然后回到家就到了) 红米:让我瞧瞧一亿像素怎么样,嗯拍啵啵挺清楚的 中国李
  • #博君一肖[超话]##博君一肖# 愿你历遍山河,觉得这人间值得 年复一年,陈酒醉年 星辰少年,染光逐月 万物皆酷,慢慢成长 相信成长的馈赠远不止于眼前星光 你
  • Doublelift将和Tactical在一队轮换 TL老板Steve: Rikara加入TL二队,所以Doublelift和Tactical都可以专注于LC
  • 听老人们讲:以前只要你出门,不管见到谁?第一句话就是问您吃了吗?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什么地方,路上、厕所、汽车上等各种地方都是您吃了吗?后来改变了,见面又说您好了
  • #一一丫丫[超话]##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一一丫丫0505生日快乐# 喜欢你的每一个笑容,笑的灿烂,笑的天真,你的笑声总是能荡起快乐与幸福的味道,滋润着心中
  • #遇见艺术[超话]# 团练3期示范:冬 春夏秋冬齐活!古风四季系列完结撒花~[打call] 这张设计了很多耐看的亮点,比如手上的小肥啾,衣服刺绣…虽然花了好多
  • #酒林趣话# 白居易酿酒 白居易以醉吟先生自喻,称自己生性嗜酒,并且喜欢吟诗弹琴,因此结交了不少的酒友、诗客和琴侣。白居易“醉吟先生”的雅号也由此而生。白
  • #王源[超话]##chopard萧邦品牌大使王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环球人物专栏王源说# ​​​ 在最美的年华里,奋勇追梦,砥砺前行,不断提升自我
  •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小家小院儿忙碌不完,小锅小灶的炊烟沸腾街巷。”是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个人身上的烟火气,总归得有一点儿,但再多也不能超过七分。那些
  • 可恶800年难得动心,上次动心还是k联动的乙游,我宝推荐我玩太对了,被安利得体无完肤 我就喜欢这种买斩断游戏,咩有抽卡就是咩有痛苦 其实我是萧勉单推人,可恶可是
  • 细数花名:马鞭草…你无语的摇曳 令我读懂了藏掖在花蕊中全部含义 马鞭草的花语是正义,期待。 《马鞭草》 作者: 竹风徐来 如果描述 那么我是薰衣草的姊妹
  • 有一说一真的觉得时间好快啊,记不得具体什么时候喜欢地团了,但是第一次和他们一起过周年好像是五周年,第一次投票就赶上了MAMA的五连,对地人的名字一直在变,九锥茶
  • 其实我还没太从昨天我爸和他妈在一起吃了顿饭这件事里缓过来,虽然他们在一起吃饭不是因为我也不是因为他。 我爸说他妈真的是很关心我隔一段时间就来问一下。我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