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今天——12月16日】1943年12月16日 毛泽东和彭德怀致电邓小平分析目前国际形势及对中国时局的影响
1943年12月16日,毛泽东和彭德怀致电邓小平。电报分析目前国际形势及对中国时局的影响,指出:太平洋战争两年,中日战争六年余,日本实力仍相当强大,且据太平洋之险,英、美反攻非易事。反之,国民党机构腐化,特务横行,在长期战略相持阶段中,力量未见增长,反而减弱。开罗会议打击了日本诱降(但未最后放弃),堵塞了蒋介石寻求妥协之门,给与澎湖、台湾、满洲支票,可能招致日寇正面进攻之祸。德黑兰会议肯定开辟欧陆第二战场,与蒋希望快在太平洋反攻相违背。故蒋此次由开罗飞返重庆,不及前次废约之大吹大擂、兴高采烈了。时局于抗日、革命是极为有利的,但困难仍在增加(如开罗会议可能促使日本财阀间、军阀间各派别之矛盾减少,而较前更妥协团结,坚持持久战争等),特别处于敌后之华北须有充分准备,再坚持三五年,防止在德黑兰、开罗会议及苏联不断胜利下,引起轻敌,放松长期准备。

1945年12月16日 周恩来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到达重庆准备出席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12月16日,周恩来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到达重庆,准备出席政治协商会议。
12月27日,中共代表团向国民党政府代表提交一份书面建议,要求无条件停战,以利于政治协商会议的进行。这个建议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国民党政府由于全面内战的准备尚未就绪,并由于苏、美、英对中国问题的态度,不得不表示同意谈判停战问题。
1946年1月5日,国共双方代表初步达成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约定双方军队应就各自位置上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但有一些停战的关键问题仍未解决。
1月10日,中共代表同国民党政府代表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同日,双方下达于1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战令。

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访问苏联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时,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他对苏联的第一次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余年来的屈辱外交的历史。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原则,新中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2月16号,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毛泽东,并与毛泽东举行了正式会谈。当时,中国政府既要争取苏联对新中国的支持和援助,又要面对双方之间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何处理中苏关系,难度很大。双方就一系列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

1949年12月16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会议通过《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通则》。
为保证中央政令的统一和有力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国成立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五个大行政区,任命高岗为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任命饶漱石、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分别为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是各该区所辖省(市)高一级的地方政权机关,并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地方政府工作的代表机关;凡军事工作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彻底实现,各界人民已有充分组织的大行政区,即应实行普选,召开大行政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选举大行政区的人民政府委员会。
在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后,军政委员会即宣告结束。

1953年12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195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决议》总结了办社的经验,进一步指明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这是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指出发展农业合作化,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根据农民自愿这一个根本的原则。在此指引下,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试办时期开始进入发展时期。
在决议的指引下,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试办时期开始进入发展时期。到1954年春,合作社发展到九万多个,生产普遍增长,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

1957年12月16日 朱德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发表讲话
1957年12月16日,朱德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发展手工业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讲话,指出:手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手工业不仅过去和现在,而且在今后长时期中,都将是国营工业不可缺少的助手;必须贯彻执行民主办社和“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合作社生产的勤俭办社原则,积极地发展对于国计民生有利和有广大的国外市场的手工业;现有的手工业合作社,还担负有协助政府团结、教育和改造个体手工业户的任务;手工业是地方工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的近两千万的集体手工业劳动者,是我国六亿四千万人所组成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军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是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力量。

1963年12月16日毛泽东强调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1963年12月16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关于十年科学技术规划问题的汇报时,强调了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他在插话中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他还指出:科学研究有实用的,还有理论的。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有专人搞,不搞理论是不行的。要培养一批懂得理论的人才,也可以从工人农民中间来培养。

1963年12月16日 罗荣桓元帅逝世
196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罗荣桓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
罗荣桓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9年起,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委,第一军团江西区和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解放后,历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长。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大会上,当选为副委员长,同时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67年12月16日 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进行修改党纲党章工作的通知》
1967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进行修改党纲党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参照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开展群众性修改党纲党章运动的经验,组织党纲党章修改小组组织群众性的讨论,提出关于修改党纲党章的方案。

1971年12月16日至翌年2月12日 全国计划会议在北京举行
1971年12月16日至翌年2月12日,全国计划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计划会议提出批林要联系经济战线的实际批判林彪一伙鼓吹的“空头政治”,解决他们干扰破坏造成的恶果问题。
会前,周恩来在12月5日听取国家计委汇报会议情况时指出,现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乱得很,要整顿。随后,国务院主持起草了《一九七二年全国计划会议纪要》,提出了若干整顿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统一计划,整顿企业管理,落实党对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政策,坚持又红又专,反对“空头政治”,反对无政府主义等等。在企业的管理上,明确规定企业要恢复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检验制度等七项制度;企业要抓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劳动生产率等七项指标。
这个会议纪要经周恩来主持讨论定稿后,国务院领导提请中央批转下发。张春桥极为不满,借口“文件长了,不好发”。他还反对批“空头政治”,声称批“空头政治”就是批“文化大革命”,否定了这份文件。
在这次全国计划会议期间,周恩来发现了由于“1970年大膨胀”所造成的“三个突破”问题,他在会上指出:职工人数突破了五千万人,工资支出突破了三百亿元,粮食销量突破了八百亿斤,这三个突破对国民经济各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注意解决,就会犯错误。

1971年12月16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指示
1971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指示。
针对当时农村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普遍存在分配不兑现,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等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状况,要求各地不要硬搬照套大寨的管理办法,要从实际出发。总结当地好的经验,坚持那些为群众所欢迎的简便易行的办法;强调农业要全面发展,不能把党的政策允许的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去批判;规定了有利于集体增产个人增收、减轻农民负担和使分配兑现的一些具体政策。
这个指示受到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1978年12月16日 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联合公报,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重申1972年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建交当日,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美两国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建立了外交关系,促进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与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同时也有力地反对了霸权主义。但是在这次谈判中,有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美国希望中国只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则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人干涉。最后双方就此各自发表一个声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表明,尽管中美达成建交协议,美国却没有完全放弃它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1979年4月10日,美国总统卡特就签署了由美国国会众、参两院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这是违反中美两国建交公报原则、干涉中国内政的立法,给中美两国随后在两国关系和台湾问题上留下了隐患。

1978年12月16日 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六十一人案件”的调查报告》
1978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六十一人案件”的调查报告》,郑重宣布,把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定为“叛徒集团”是不正确的,为这一错案平反。
此前的6月25日,邓小平在一份关于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的申诉材料上批示:“这个问题总得处理才行,这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

1980年12月16日至25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
1980年12月16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形势和经济调整问题。
陈云在会上作了题为《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讲话。陈云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改革,但步子要稳;好事要做,又要量力而行;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决不要再作不切实际的预言;开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目前的调整意味着某些方面的后退,而且要退够,不要害怕这个清醒的健康的调整。陈云还强调,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化,仍然是我们在干部政策上的大方针。
12月25日,邓小平作《贯彻调整方针,改善党的工作,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强调经济调整是件大事,如果不调整,四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为保证调整的顺利进行,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三中全会以来一切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措施,继续把经济搞活,执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步骤地和稳妥地实行干部离休、退休制度,废除实际上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继续巩固还是遭到破坏,是这次调整成败的关键。

1987年12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关于党中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1987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关于党中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会议决定:党中央机构改革方案由中央书记处组织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由国务院组织实施。

1991年12月16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一个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实现祖国统一为宗旨的民间组织。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章程》有关条款规定,为实现协会宗旨,协会将致力于加强同赞成本会宗旨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协助有关方面促进海峡两岸各项交往和交流;协助有关方面处理海峡两岸同胞交往中的问题,维护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
协会还可接受有关方面委托,与台湾有关部门和授权团体、人士商谈两岸交往中的有关问题,并可签订协议性文件。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网、人民网

#年轻人有哪些奇葩收藏癖#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
许多人喜欢收藏娃娃、票根、包装纸等实实在在的东西,你有没有想过瞬息万变的[光]也可以被收集呢?
豆瓣中有一个小组,“致力于寻找光、光线、光影、光韵……,珍藏那些灿烂、斑驳、耀眼、又转瞬即逝的与光有关的故事,”捕捉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却容易被忽略的[光]的温暖与美好~

三国一武将:忘恩负义专杀自己恩人,现今却被后世当成英雄祭拜?

内事不决问郭图,外事不决问张松,阵前先锋邢道荣,帐下上将潘凤,后勤总管李严,靠谱粮食官苟安,仓库守卫淳于琼,义子奉先万夫不当之勇,爱妻蔡氏温柔枕边之风,更有忠心谋士司马懿,何愁大业不成,天下不定。

文首这一段,乃是在网络上盛传的有关三国历史的段子,以反讽的手法将各个武将文臣的过失尽皆点了出来。譬如李严曾因粮草问题致使诸葛亮不得不暂停北伐回到成都,致使北伐失败;比如吕布专害义父先杀丁原再斩董卓;比如司马懿操控曹魏大权意图谋反,跟上文之中所说的“优点”全都格格不入。

而除了这些为人所熟知的人物之外,在三国历史上还诞生了一个极其残暴狠毒的武将,他忘恩负义,毫无品德,专杀对自己好的恩人,可谓是三国一大恶人。结果引得天怒人怨,最终死在扬州刺史刘繇之手,

他的名字叫——笮(zé)融。

笮融为人彪悍,武艺高超,勇武过人。一开始,他投身在徐州牧陶谦的麾下,陶谦看他颇有大将之风,就将彭城、下邳、广陵三郡的运粮之事全权交给了笮融,可谓是相当重视了。

而笮融的任务则是将在这三郡当中收到的粮食送到东海郡郯县去,但是笮融得到了三郡的粮食和贡品之后,却心生贪念,将陶谦的命令完全抛诸脑后,把这些粮食和钱财全都扣押了下来,用来作为自己和麾下将士的挥霍。

公元193年,曹操已经开始发迹,并且派兵攻打徐州,整个徐州都有如惊弓之鸟,陶谦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正想要求援于拥兵的笮融时,却发现笮融早已弃他而去,跑到南边的广陵郡去了。

而广陵郡长赵昱看到笮融前来,觉得此人相貌神武,身后又有几千兵马,广陵郡也算是有了跟其他州郡的一战之力。于是赵昱十分开心地接待了笮融,将笮融奉为上宾,对他和他的部将乃至士兵都相当尊重。

但是笮融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广陵郡的物产十分丰富,比他之前管理的三郡都要好上不少,在赵昱府上也有很多金银珠宝,因此他又起了歹心。一天,赵昱再次邀请笮融前去赴宴,二人聊得十分愉快,笮融便端起一个酒杯,说要敬赵昱一杯,以感谢赵昱收留之恩。

赵昱没有多想,便举起酒杯跟笮融碰杯喝酒。而就在赵昱抬首饮酒之时,笮融立即抽出身边短刀,之间一点寒芒闪过,赵昱的脖子就被抹出了长长的一道血口子。杀死赵昱之后,笮融立即下令让自己的士兵在城内烧杀抢掠,将整个广陵郡洗劫一空。

随后,笮融又带着兵马去到了薛礼檐下,而后故伎重施,再次将薛礼斩于刀下,并且带着金银珠宝又来到了刘繇手下。公元195年,刘繇让朱皓跟笮融一同进攻诸葛玄,结果到达前线扎营之后,笮融再次以老方法杀死了朱皓,只是刘繇大怒,带领大军进攻笮融,笮融不敌,败逃深山。

而此时的笮融已经身败名裂,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忘恩负义、残暴不仁的小人。因此,最后笮融死在了老百姓的手上,脑袋也被割去献给了刘繇,三国一大恶人终于伏法。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作恶多端的恶人,到了现在却被许多人当成英雄祭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说起笮融的另一个爱好——拜佛了。可能笮融自知自己一生作孽颇多,害怕死后进入地狱受折磨,因此在世之时,笮融修建了很多佛寺。他在陶谦手下督三郡粮草之时,很大一部分的钱财都被他用来在当地修建佛庙,下邳的浮屠寺、九镜塔就是笮融出资修建的,其中浮屠寺堂阁甚至可以容纳3000多人在其中讲经,每当到了佛教盛会之时,来往拜佛之人更是可以达到万人之多!

而佛教本身是在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兴起,而在当时的东汉末年,佛教在中原的影响力却并不大,因此笮融此举,是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也成为了中国佛教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佛教能够在中国变得兴盛,笮融是绝对功不可没的。

因此,笮融时至今日,在一些佛堂之中还有他的雕像,很多信佛之人依然还会跪在其像面前参佛读经,笮融在这佛寺之中,却成为了一名英雄,熟不知这英雄的背后,却是花着战乱年间百姓用血汗打拼回来的粮食和财富,花着无数人的鲜血和无数家的破碎,才换得了这样的名声。这个英雄,不拜也罢!

#历史那些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林志玲回应鱼尾纹表现出了高情商,可手却再次暴露年龄
  • 酷骑单车倒闭欠薪 员工:经理让我们拆车轮抵工资
  • 赵本山发微博秒删,疑似今年有望回归春晚。网友评论炸了。。。
  • 发现第二个太阳系!
  • 偶遇鹿晗关晓彤吃烤肉好甜蜜!只是下次别再偷拍了!
  • 一代飞机一代魂!叶挺将军之子叶正大逝世,享年90岁
  • 印尼6.9级地震触发海啸预警
  • 因为做了一个梦,这位74岁老太1个月偷12次超市…
  • 国足1-1朝鲜获东亚杯第三;北京2022冬奥会会徽正式发布
  • 余光中逝世,他的秘密终于可以说了…
  • 中年少女惹谁了?林志玲竟这样回应长鱼尾纹!网友怒赞!
  • 谢娜晒与维嘉合影,整个人都圆润了很多
  • 杨紫向张一山讨债?张一山用七个“我”爆笑回应
  • 狮子脑袋被卡圆桶中 狮子:我不要面子的吗!
  • No.1166:6岁男孩直播玩玩具,年入千万。。。
  • 巨石强森或将竞选总统 川普的地位要不保啦!?
  • 自愿加班不算加班!
  • 川足快报丨【快评】中国女足3-1韩国女足、 2017年国际足联“追梦女孩足球节”德阳站正式启动……
  • 贾跃亭被限制消费
  • 袁立获乐嘉力挺,娱乐圈有几个敢说真话的?